|
查看: 5417|回复: 26
|
'糜’和‘粥’
[复制链接]
|
|
|
|
請問閩南語的粥念成muey(糜)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發音?還是閩南語不存在‘粥’這個字? |
|
|
|
|
|
|
|
|
|
|
发表于 9-4-2011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9-4-2011 11:32 PM 编辑
中国历史上的的晋惠帝(公元290年)。
《晋书》上记载,这位不知民间疾苦的晋惠帝, 有人向他报告听说天下荒饥,没有饭吃,百姓饿死,
他近乎于白痴的反问:“何不食肉糜 (mi)?”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其实南方华人都知道,粥和糜是有分别的,不是一样的东西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不要误导别人,潮语粥和糜有别,但闽南话是“糜=粥=稀饭'。
他们的字典特别说明了,粥=用米、面等煮成的比较稠的半流质食品。糜=用米加水做的、饭粒完整成型、能与饭汤分开的稀饭。与半流质的粥不同。
虽然在靠近潮州的诏安也许和潮州一样,不过那不是闽南话的主流。诏安人说的蜻蜓= suann me 只是潮语而已。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4-2011 06:56 PM 编辑
回复 5# ongtk
不对,
潮州的那种才叫 糜,稀饭, 自古潮州/闽南的那种都只称糜, 北方人称为稀饭
广东的那种米糊才是真正的 粥
只有近代才会有“糜=粥=稀饭'的错联
古时哪有[潮语粥]这词,是近代的错字,因为他们不会写糜字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ngtk
不对,
潮州的那种才叫 糜,稀饭, 自古潮州/闽南的那种都只称糜, 北方人称 ...
清池 发表于 10-4-2011 06:52 PM 
不知你認為的近代是什麼時候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孟鞋仔
当南方华人开始用北方人/胡人的方言为他们的通用语(国语/普通话)时,
他们就发现他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用语对不上这些通用语了,
但那时他们还不太懂得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所用的用语就是古书上的中古汉语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4-2011 09:46 AM 编辑
他们发现在家里讲的 日头,兄,娘,行,册,郎君,箸,鼎,颜,冥时,。。。(中古汉语)
但在学校却叫 太阳,哥,妈,走,书,医生,筷子,锅,脸,晚上,。。。(很多都是北方胡语)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孟鞋仔
当南方华人开始用北方人/胡人的方言为他们的通用语(国语/普通话)时,
他们就发 ...
清池 发表于 10-4-2011 10:54 PM 
“粥”本字為“鬻”,《爾雅·釋言》鬻,糜也。《爾雅》成書於西漢成書,算是上古漢語時代。古人尚如此,何必事事都往胡人頭上算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4-2011 11:21 PM 编辑
回复 10# 孟鞋仔
但我们日常生活都知道 粥和糜是指不一样的食物,是有细别的,
你可混乱这两样东西,但大多数人不想混乱他们
近来大多数的糜店用糜,大多数的粥店用粥, 他们要分别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清池
我當然知道兩者的區別。
但是對於母語沒有“糜”但只有“粥”的部分華人來說,兩者的區別就是比較稠和稀的“粥”吧了。
把任何不存古的現象就判定是胡人影響,這點我不予苟同。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4-2011 11:44 PM 编辑
回复 12# 孟鞋仔
我觉的古人在用语时也有总别之分
鬻,糜也 - 是泛称/总称/广称,不是别称/细称
因该要常续的讨论,才能还历史的大白, 在厉史当中的混乱是因有中间有人要隐瞒/膜糊真相 |
|
|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1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孟鞋仔
我觉的古人在用语时也有总别之分
鬻,糜也 - 是泛称/总称/广称,不是别称/细称
清池 发表于 10-4-2011 11:39 PM 
有後人考究時曾給予註解:即“淖糜”,有可能就是你提及的原因所致。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1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4-2011 01:07 AM 编辑
日人,法人,意大利人都自觉他们是有文化的文明人,对自己的食物都有很细别的名称,
如日人对鱼的深识,就造了很多有关鱼的字,连不同时节或年龄的同一种鱼,都有不同的名称
华人同样是有文化的文明人,对自己的食物同样有很细别的各别名称
看来因该只有野蛮夷之人才对食物用粗枝大叶的乱称一团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1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1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1-4-2011 11:59 AM 编辑
回复 16# ongtk
你所指之文,原至大陆,那里还是北方语言太强势之地
在南洋地方,在这一点,近来开始正本清源的用回他们正确的古汉字来分别了
在民间,大多数的糜店用糜字,大多数的粥店用粥字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1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這種網友我是不會回帖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1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ongtk
不好意思,不能理解你的回复?? |
|
|
|
|
|
|
|
|
|
|
发表于 12-4-2011 06: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口氣那麼大的人跟你說根本是浪費時間,先編一本小字典才來批評別人吧!
粥比較爛糊,看不清米粒。糜沒那麼爛糊,可看清米粒。(這是粵方言人士的看法)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