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97|回复: 7

印度之佛教。。。。想理解佛教?請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4-2011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5/yinshun35-00.html

印度之佛教目次

自序.................................................一──七
第一章 印度佛教流變概觀............................一──一一
第二章 釋尊略傳..................................一三──三六
第一節 出家前之釋尊....................................一三
第二節 出家............................................一六
第三節 成正覺..........................................二0
第四節 轉法輪..........................................二四
第五節 入涅槃..........................................三四
第三章 佛理要略..................................三七──五二
第一節 世間............................................三七
第二節 世間之淨化......................................四一
第三節 世間之解脫......................................四六
第四章 聖典之結集................................五三──七九
第一節 王舍城之第一結集................................五三
第二節 毘舍離之第二結集................................五八
第三節 傳說中之第三結集................................六三
第四節 法毘奈耶之初型..................................六三
第五章 阿恕迦王與佛教............................八一──九五
第一節 法阿育與黑阿育..................................八一
第二節 阿恕迦王之政教..................................八五
第三節 阿恕迦王時代之佛教..............................八九
第六章 學派之分裂..............................九七──一二二
第一節 二部、三系、四派................................九七
第二節 大眾系末派之分裂..............................一0四
第三節 上座系末派之分裂..............................一一0
第四節 五部、十八部..................................一二0
第七章 阿毘達磨之發達........................一二三──一四二
第一節 優波提舍、摩呾理迦與阿毘達磨..................一二三
第二節 阿毘達磨之流派及發展..........................一二六
第三節 阿毘達磨之組織................................一三四
第八章 學派思想泛論..........................一四三──一六0
第一節 思想分化之原因................................一四三
第二節 聖德觀........................................一四五
第三節 無我無常之世間................................一四九
第四節 無我涅槃之出世................................一五八
第九章 中印之法難............................一六一──一六八
第一節 教難之概況及其由來............................一六一
第二節 教難引起之後果................................一六五
第十章 南北朝時代之佛教......................一六九──一七八
第一節 王朝之變遷....................................一六九
第二節 西北印佛教之隆盛..............................一七一
第三節 佛化雕刻之發達................................一七五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一七九──一九八
第一節 思想之根柢、啟發與完成........................一七九
第二節 大乘藏結集流布之謎............................一八一
第三節 菩薩之偉大....................................一八九
第四節 大乘初興......................................一九三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傳宏......................一九九──二一八
第一節 龍樹師資事略..................................一九九
第二節 性空論之前瞻..................................二0三
第三節 性空唯名論述要................................二一一
第十三章 笈多王朝之佛教......................二一九──二三五
第一節 王朝之盛衰與佛教..............................二一九
第二節 小乘學之餘輝..................................二二三
第三節 因明之大成....................................二三0
第十四章 虛妄唯識論..........................二三七──二六六
第一節 無著師資事略..................................二三七
第二節 瑜伽師與禪者..................................二四一
第三節 唯心論成立之經過C..............................二四五
第四節 虛妄唯識論述要................................二四九
第五節 真常、一乘與唯心..............................二六二
第十五章 真常唯心論..........................二六七──二八四
第一節 思想之淵源及成立..............................二六七
第二節 真常唯心論述要................................二七二
第三節 辨偽與釋疑....................................二八一
第十六章 教難之嚴重..........................二八五──三0三
第一節 教難之嚴重....................................二八五
第二節 空有之爭......................................二八七
第三節 性空者之復興與分流............................二九三
第四節 虛妄唯識者之分流..............................二九七
第五節 真常者之融合..................................三0三
第十七章 密教之興與佛教之滅..................三0五──三二六
第一節 秘密思想之濫觴................................三0五
第二節 秘密教之傳布..................................三一0
第三節 秘密教之特色..................................三二0
第四節 印度佛教之衰亡................................三二五
第十八章 印度佛教之回顧......................三二七──三三二
附錄
印度佛教大事年表............................三三三──三三九
重版後記..............................................三四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學三要。。。。要如何學佛?請看看!

本帖最后由 榴蓮 于 7-4-2011 06:15 PM 编辑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9/yinshun19-00.html

學佛三要目次

一 學佛之根本意趣…………………………………………………1──20
一 人生所為何事……………………………………………………………1
二 我在宇宙之間……………………………………………………………6
三 學佛是人生向上事…………………………………………………… 11
四 學佛的切要行解……………………………………………………… 16
二 生生不已之流………………………………………………… 21──42
一 有情為本……………………………………………………………… 23
二 有情為繼往開來的瀑流……………………………………………… 24
三 有情為即心色而非心色的存在……………………………………… 28
四 前生與後世…………………………………………………………… 31
五 流轉者誰……………………………………………………………… 36
六 生命的光光之網……………………………………………………… 38
七 生命的愛悅與悲哀……………………………………………………… 40
三 心為一切法的主導者………………………………………… 43──64
一 一切法與心簡說……………………………………………………… 44
二 心為一切法的要因…………………………………………………… 48
三 心能影響報體之實例………………………………………………… 51
四 心為行為善惡之決定者……………………………………………… 54
五 從禪定說明心對根身之主宰力……………………………………… 56
六 心對身外事物的影響………………………………………………… 59
七 結說…………………………………………………………………… 61
四 學佛三要……………………………………………………… 65──82
一 信願‧慈悲‧智慧…………………………………………………… 65
二 儒‧耶‧佛C…………………………………………………………… 68
三 入門‧登堂‧入室…………………………………………………… 71
四 發心‧修行‧證得…………………………………………………… 74
五 念佛‧喫素‧誦經…………………………………………………… 77
五 信心及其修學………………………………………………… 83──94
一 信心的必要…………………………………………………………… 83
二 正信與迷信…………………………………………………………… 84
三 順信與淨信…………………………………………………………… 87
四 信忍信求與證信……………………………………………………… 89
五 正常道與方便道……………………………………………………… 91
六 菩提心的修習次第……………………………………………95──116
一 菩提心是大乘法種…………………………………………………… 95
二 菩提心的類別………………………………………………………… 97
三 菩提心之本在悲……………………………………………………… 99
四 菩提心修習的前提……………………………………………………101
五 修習菩提心的所依──知母、念恩、念報恩………………………104
六 菩提心的正修──慈、悲、增上意樂………………………………110
七 菩提心的成就…………………………………………………………113
八 菩提心的次第進修……………………………………………………114
七 慈悲為佛法宗本…………………………………………… 117──140
一 佛法以慈悲為本………………………………………………………117
二 慈悲的根源……………………………………………………………120
三 慈悲與仁愛的比較……………………………………………………123
四 慈悲心與慈悲行………………………………………………………130
五 慈悲的長養……………………………………………………………133
六 慈悲的體驗……………………………………………………………136
八 自利與利他………………………………………………… 141──154
一 問題的提出……………………………………………………………141
二 「利」是什麼…………………………………………………………142
三 重於利他的大乘………………………………………………………145
四 長在生死利眾生………………………………………………………149
五 慈悲為本的人菩薩行…………………………………………………152
九 慧學概說…………………………………………………… 155──194
一 佛學之要在慧學………………………………………………………155
二 慧之名義與究極體相…………………………………………………160
三 智慧之類別……………………………………………………………165
四 慧之觀境………………………………………………………………173
五 慧之進修………………………………………………………………182
六 慧學進修之成就………………………………………………………189
十 解脫者之境界……………………………………………… 195──212
一 解脫即是自由…………………………………………………………195
二 解脫的層次……………………………………………………………198
三 解脫的重點……………………………………………………………201
四 解脫者之心境…………………………………………………………206
五 解脫者之生活…………………………………………………………209
六 解脫與究竟解脫………………………………………………………211
十一 佛教之涅槃觀……………………………………………… 213──241
一 涅槃之意義……………………………………………………………213
二 從生死說起……………………………………………………………214
三 涅槃之一般意義………………………………………………………224
四 涅槃之深究……………………………………………………………228
五 結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佛教思想史。。。。想理解佛教思想的演變?請看看!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1/yinshun31-00.html

印度佛教思想史目次

自序………………………………………………………………一──七
凡例………………………………………………………………………一
第一章 「佛法」……………………………………………一──三二
第一節 佛法興起與印度的時代文明………………………………一
第二節 釋尊略傳……………………………………………………七
第三節 中道正法…………………………………………………一八
第二章 聖典結集與部派分化……………………………三三──八0
第一節 舍利塔與結集……………………………………………三三
第二節 部派分化與論書…………………………………………三八
第三節 部派思想泛論……………………………………………五七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法」……………………………八一──一一八
第一節 初期大乘經的流布………………………………………八一
第二節 深智大行的大乘…………………………………………九一
第三節 方便易行的大乘………………………………………一一0
第四章 中觀大乘──「性空唯名論」……………一一九──一五二
第一節 龍樹及其論著…………………………………………一一九
第二節 龍樹的思想……………………………………………一二六
第三節 提婆的「百」論………………………………………一四七
第五章 後期「大乘佛法」…………………………一五三──一七八
第一節 後期大乘經……………………………………………一五三
第二節 如來藏我思想的特色…………………………………一六六
第六章 大乘時代之聲聞學派………………………一七九──二四0
第一節 說一切有部……………………………………………一七九
第二節 譬喻.分別說.正量.大眾部………………………二0二
第三節 經部興起以後的綜合學派……………………………二一九
第七章 瑜伽大乘──「虛妄唯識論」……………二四一──二八二
第一節 瑜伽行者與論書………………………………………二四一
第二節 瑜伽行者對一般大乘法的見解………………………二五一
第三節 瑜伽行派學要…………………………………………二六二
第八章 如來藏與「真常唯心論」…………………二八三──三二0
第一節 般若學者的佛性說……………………………………二八三
第二節 融唯識而成的「真常唯心論」………………………二九四
第三節 如來藏與「如來論」…………………………………三一一
第九章 瑜伽.中觀之對抗與合流…………………三二一──三八四
第一節 瑜伽與中觀論師………………………………………三二一
第二節 瑜伽學的發展…………………………………………三三一
第三節 中觀學的復興…………………………………………三六0
第四節 對抗與合流……………………………………………三七一
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三八五──四四六
第一節 秘密大乘的時地因緣…………………………………三八五
第二節 如來(藏)本具與念佛成佛…………………………三九九
第三節 金剛乘與天行…………………………………………四一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人間。。。。真的如此嗎?請看看!

本帖最后由 榴蓮 于 7-4-2011 05:40 PM 编辑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6/yinshun16-00.html

佛在人間目次

一 佛在人間……………………………………………………………1──16
一 釋尊小史……………………………………………………………………1
二 佛陀的身命…………………………………………………………………3
三 釋尊的故國之思……………………………………………………………7
四 出家更接近了人間…………………………………………………………9
五 佛從人間被升到天上…………………………………………………… 13
二 人間佛教緒言…………………………………………………… 17──28
一 人間佛教的展開………………………………………………………… 17
二 人間佛教的三寶觀……………………………………………………… 22
三 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 29──74
一 教乘應機的安立………………………………………………………… 29
二 諸乘應機的分析………………………………………………………… 44
四 人性……………………………………………………………… 75──98
一 人與眾生性……………………………………………………………… 75
二 人性與佛性……………………………………………………………… 86
五 人間佛教要略……………………………………………………99──126
一 論題核心………………………………………………………………… 99
二 理論原則…………………………………………………………………104
三 時代傾向…………………………………………………………………112
四 修持心要…………………………………………………………………122
六 從人到成佛之路……………………………………………… 127──142
一 學佛即向佛學習…………………………………………………………127
二 唯人為能學佛……………………………………………………………131
三 學佛所不可少的信解……………………………………………………134
四 從十善菩薩學起…………………………………………………………137
七 佛法與人類和平……………………………………………… 143──164
一 和平的意義………………………………………………………………143
二 不和(不平)的心因……………………………………………………146
三 (不和) 不平的事緣……………………………………………………151
四 外緣為重的世間和平……………………………………………………153
五 著重內因的心地和平……………………………………………………159
六 內因外事並重的究竟和平………………………………………………161
八 佛法是救世之仁……………………………………………… 165──242
一 人間相互引起的憂苦的救濟……………………………………………166
二 身心充滿憂苦的解脫……………………………………………………204
九 佛教的財富觀………………………………………………… 243──266
一 敘起………………………………………………………………………243
二 財富由布施福業而來……………………………………………………247
三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251
四 財富的處理………………………………………………………………258
五 財富究屬於誰……………………………………………………………259
十 佛教的知識觀………………………………………………… 267──296
一 一般文化界的看法………………………………………………………268
二 佛教的知識觀……………………………………………………………276
三 現代知識應有之反省……………………………………………………290
十一 佛教的戰鬥觀………………………………………………… 297──304
十二 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 305──322
一 道德與不道德……………………………………………………………306
二 最一般的道德與道德律…………………………………………………307
三 道德的變與不變…………………………………………………………312
四 道德的三增上……………………………………………………………315
五 佛化的道德在般若………………………………………………………317
六 學佛即是道德的實踐……………………………………………………320
十三 佛教與教育…………………………………………………… 323──332
十四 發揚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 333──350
一 佛法與世界性……………………………………………………………333
二 佛教的世界性原理………………………………………………………337
三 佛教的世界性事例………………………………………………………344
四 結論………………………………………………………………………3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4-2011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世间也有入世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概論。。。。想了解佛法大綱?請看看!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1/yinshun21-00.html

佛法概論目次

自序
緒言
第一章 法與法創覺者與奉行者……………………………… 5──25
第一節 法
 文法義
 意境法
 歸依法
第二節 佛法的創覺者──佛
 覺苦覺樂覺中道
 即人成佛
 自覺與覺他
第三節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六和敬
 事和與理和
第二章 教法……………………………………………………27──42
第一節 能詮的教法
 能詮與所詮
 詮表
第二節 教典略說
 聖典的編集
 教典的語文
第三章 有情──人類為本的佛法……………………………43──56
第一節 佛法從有情說起
 有情的定義
 有情為問題的根本
第二節 莫辜負此人身
 人在有情的地位
 人類的特勝
第四章 有情與有情的身心……………………………………57──68
第一節 有情的分析
 三處觀
 蘊觀
 處觀
 界觀
第二節 有情與身心的關係
 有情的神化
 無常相續的有情論
第五章 有情的延續與新生……………………………………69──78
第一節 有情的延續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四食
第二節 有情的出生
 四生
 生命的由來與化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本…………………………………79──89
第一節 生死根本的抉擇
 無明與愛
 我見與識
第二節 情愛的活動形態
 戀舊與趨新
 逐物與離世
 存在與否定
第七章 關於有情流轉的業力……………………………… 91──103
第一節 行業的發見與價值
 業與行
 業感說的價值
第二節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
 業的本質
 業的類別
 從前生到後生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觀………………………………………105──119
第一節 心意識
 意為有情的中樞
 依意生識
 心及三者的綜合
第二節 心與心所
 認識的過程
 善心所與惡心所
第九章 我們的世間…………………………………………121──134
第一節 世間的一般情況
 世間
 須彌山與四洲
 天魔梵與三界
第二節 人類世界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的成立
 人類社會的演進
 未來的世界
第十章 我論因說因…………………………………………135──144
第一節 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
 總說
 無因邪因與正因
第二節 因緣的類別
 三重因緣
 二大理則
第十一章 緣起法……………………………………………145──154
第一節 緣起的定義與內容
 緣起的定義
 緣起的內容
第二節 緣起的流轉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
 緣起的還滅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統一…………………………………155──165
第一節 三法印
 略說
 三法印的真實性
 三法印的實踐性
第二節 三法印與一法印
 從無我中貫徹一切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論…………………………………………167──176
第一節 人類的德行
 從神到人
 從少數人到多數人
 從人類到一切有情
第二節 正覺的德行
 依法修行的現覺
 正覺的生活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177──187
第一節 德行的心理要素
 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純潔
第二節 德行的實施原則
 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德行深化的真義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189──197
第一節 信徒必備的條件
 歸依三寶
 受持五戒
第二節 佛徒不同的類形
 在家眾與出家眾
 聲聞與辟支佛
 菩薩
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199──211
第一節 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正常的經濟生活
 合理的社會生活
 德化的政治生活
第二節 特勝的信眾行
 五法俱足
 六念
 在家信眾的模範人物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213──224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僧團生活的一斑
第二節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道的抉擇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225──240
第一節 戒
 懺悔與持戒
 持戒與慈悲
第二節 定
 離欲與定
 定與神通
第三節 慧
 聞思修與慧
 慧與覺證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241──254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從聲聞到菩薩
第二節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依三心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第二十章 正覺與解脫………………………………………255──268
第一節 聲聞的解脫
 次第證果
 生死解脫
 涅槃
第二節 佛陀的正覺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4-2011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顺长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请看看!

本帖最后由 榴蓮 于 7-4-2011 06:02 PM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9%A0%86%E9%95%B7%E8%80%81

(請自行打開,以上網站看看詳細內容)


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海宁人,为太虚大师门徒,近代著名的佛教大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著作等身,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4-2011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您好!

首先谢谢您的转贴分享,请集中在此楼讨论或发表有关印顺长老的文章。

在发表之前,请先参考本论坛规则:
7)论坛资源宝贵。对您转载的新闻、文章和宗教经文等内容,请附上引用或转载的资料来源。请采用明确的中文注解或发表个人意见,并把所要讨论的议题明确地写下

http://cforum1.cari.com.my/viewt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5-2024 07:30 PM , Processed in 0.06837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