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50|回复: 46

正知而入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4-2011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尔时,诸比丘以食美味,失正念、不正知而入眠。彼等失正念、不正知
入眠,。。。。

——————

以上的经文告诉我们,

佛陀要求比丘们要“正知而入眠”

问题来了:如何才属于“正知而入眠”???

看来,在家居士在处理生活中的凡务的时候,也许也可以参考如何才能“正知而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4-2011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知,是为了舍弃,
正知入眠,
我觉得正知入眠,应该是可以在睡梦中修行。

我们身体会累,需要睡眠,但是,很多时候,睡眠的状况,我们的意识就会散乱,
而且,醒来的时候,都需要从贪睡的烦恼中解放出来。

这种情形,如果比较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也是需要完全投入工作,
一旦工作完毕,仿佛是梦醒一样地回到佛法的世界。

所以,我们要如何地“正知入眠”和“正知工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11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睡眠,观照,工作。

以上三者,是如何安排呢?

睡眠和观照,属于没有主动性的行动,你不需要安排如何观照或睡眠,
但,工作的时候,你需要安排时间,需要按照计划移动身口意来完成这些事物。

在工作的时候,你不可能使用“观照法相的无常生灭”心态来面对这些工作,
要不然,你只能明白“工作来了,工作走了,什么都没做,什么都耽误了。。。”

虽然你明白了工作无常,非我,但是,这些明白,不能让你继续留在“家”,因为,你根本不能把在家的责任办妥。

所以,在工作的时间,在已经被安排了的节奏里,你不可能脱离这个轨道来内观自己,
既然如此,你的修行又是如何“正知”呢?

“正知睡眠”应该也是没有“观照的行动”,要不然,如何睡眠?

工作,无法内观,
但是,应该保留着“正知”
这个“正知”,应该是离开“内观”以外的一种有利修行的因素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11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为在家居士,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生活状况,
当面对家人,听到他们说话,明白自己将会回答什么,明白自己将会做些什么,
明白自己责任所用上的时间是多少,明白自己内观的时间又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11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居士,面对一个非常可怕的烦恼,就是懒惰。

懒惰,为何如此强呢?
因为,热忱修行解脱的在家居士,对工作的野心已经很渺小了,
没有了这种冲劲,工作上如同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剩下的,就是得过且过的“懒惰”习气。。

每一件事物的出现,懒惰就会随着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11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们在家我们面对的烦恼来自内心. 心会想能去"修行"多好, 应该是这样, 应该是那样..
当我们去到道场修行, 面对的烦恼还是来自内心. 心会想家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这里好多蚊虫,
看到吗? 都是心在妄想做怪.. 一下跑去"想"过去, 一下有去计算将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三法印

对,心就是如此不断地想东想西。。。。

我觉得:既然入眠都可以被正知,为何工作的时候,不妨尝试“正知”呢?

在家居士,除了睡眠,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把责任办好,我希望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些有利修行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知而工作,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

行时知道在行,坐时知道在坐,吃时知道在吃,时时保持正念。正念及内观是两回事,在专注于工作时,可以保持正念但不一定要内观。正念是内观的基础,若可以做到时时刻刻都觉知自己的言行举止,那已是非常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4-2011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是取自哪部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是取自哪部经啊。
山野草夫 发表于 6-4-2011 01:35 PM



    这个好像是出自律部(巴利律/四分律/十诵律)的-僧残罪(2)
二(一) 尔时,诸比丘以食美味,失正念、不正知而入眠。彼等失正念、不正知
入眠,在梦中漏不净。彼等心生后悔:“由世尊所制立之学处:‘ 故意行泄不净者,
僧残。’ 我等梦中漏泄不净,其时心得〔受乐〕,我等非犯僧残罪耶?”以此事白世
尊。〔世尊曰:〕“诸比丘!虽有心〔而无意识之目的者〕非犯罪也。”“诸比丘!汝
等当如是诵此学处──除梦中外,若故意行泄不净者,僧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wusen

当下能"正知正念", 不管工作时, 休憩时, 要睡眠前时等等的当下都是当下. 正知正念只能用在"现在"或"当下", 不是用在"将来"和"过去".
在巴利文的SATI 的意思, 其实是包含"正知和正念", 华文字"正念"的"念"字很有意味, 把"念"拆开就是"今心", 也就是"当下的心". 古人说:日用而不知, 若把日换去掉, "当下"用都不知. 身心无时无刻都在做用, 烦恼也都无时无刻在, 知觉也在当下用着. 所要做到用而知之, 就在当下修, 不管那里, 那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6-4-2011 04:07 PM 编辑
在家居士,面对一个非常可怕的烦恼,就是懒惰。

懒惰,为何如此强呢?
因为,热忱修行解脱的在家居士, ...
wusen 发表于 5-4-2011 06:53 PM

“正知”并不只是在睡觉中,真正的正念正知,是在生活的每分每秒每一刻。

无论站着、走着、坐着、躺着,应确立此念。

在工作时,应当正念专注于工作,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放逸懒惰。

懒惰的人,和“热忱修行解脱”一点儿也沾不上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了一个实验:

我现在使用“正知”应用在观察我的工作进程,发现了3:30pm,我需要联络一位客户,
当我明白了这个责任已经出现了,
很快的,我知道我的身口意就会提起电话,交待了所应该交待的事物了,
这一切,都已经是一种习惯了的反应。

好了,回到原点,3:38pm 了,我以“知”来观察我的工作进程,
四周围的事物都在变动,我的客户也在变动,我看见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言论,他们的意见,
从他们的变动,我知道我的责任需要随着他们的变动而行动,
我需要行动,这个行动来自我的责任,这是在家的责任。。。

他们走后,刚才的一系列行动,又回到空寂,观察着。。。。

在没有客户的到来,手头上就是收拾店里的点点滴滴。。。这又是什么呢?
这些闲杂的事物,总是陪伴着懒惰的意识。。。。。。。

我知道这些收拾的工作,是被讨厌的,是被懒惰的,但是,它始终是责任的一部分。。

就这样,这些懒惰做的事情,就在懒惰的气氛下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师兄的实验,我个人有小小的看法。

师兄以"正知"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及周围环境的情况,但不知师兄是否有观察到自己内心情绪或感受的变化?

懒惰也是内心感受的一种,是不稳定性的,没有人会永远的懒惰。而讨厌懒惰,讨厌本身也是内心情绪的一种起伏。

建议师兄多观察内心,而不是外在的人事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1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引用的经文是指某比丘,没有正念、正知而入睡,所以导致彼比丘漏不净(梦遗/遗精)。
而不是注重在-睡(卧)而已,而是时时刻刻(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30pm,
观察工作和责任, 当你知道工作的进展,就不可能知道内心的懒惰,

当你知道内心的懒惰,就不会知道工作的进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懒惰,大多数出现在事情的开始,
一旦启动了,就会消失。。。。

如果不断注意内心的懒惰,工作好像无法启动,停顿在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eggy_str,

谢谢建议,

观察内心的时候,工作就好像停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as,

正知,的确是用在很多方面。

当然,我还不能做到“正知入眠”,以上的经文来自你所找到的那一篇,

我引用“正知入眠”,因为这个“正知”超越了清醒内观的范围,
这种超越内观的,和我们工作的时候,拥有同样的状况。
那就是工作的时候,不可能内观,而是追求完成任务的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4-2011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要从佛法的平静状况出发,去完成下一个责任的时候,就会面对懒惰来干扰。。

如果在乎这个懒惰,那么,那个任务就会变得吃力,
如果继续内观懒惰,那么,那个任务几乎就是停顿了。。。

用力一使,冲出这个懒惰的意识,奋不顾身地思考和努力完成所指定的责任。。。

如此一冲,冲啊冲啊。。。良久,超越了一轮又一轮的事物,。。。
佛法就离我而去了,

当我发现了,正知呢?观照呢?身念处呢?他们何时离我而去的?
刚才我离开佛法的平静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如今,为何我不是从第一个目标的完成,就会回到之前的平静呢?

显然,当我离开平静进入实行第一个责任的时候,就已经散乱了。。。
直到责任完成后,也找不到自己刚才正在修行的念头了。。。

而为什么,现在又会发现要修行呢?中间的那一个空洞,就好像睡眠一样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1:09 PM , Processed in 0.06721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