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ylee_lee

[分享]网上学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9-12-2004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38

辯論的二元思考

大纲

一、先論光譜概念

二、正方與反方

三、主觀與客觀

四、原因與結果

五、相對與絕對

六、應然與實然

七、其他的二元思考模式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09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39

一、先論光譜概念
    心得:這一段關於國家的論述,是很好的上課題材,(參考現代國際法筆記第五章)你對台灣與大
    陸的關係:
    (1)覺得會【事實預測】
    (2)希望【個人價值希望】
    (3)應該【政策評估】

    發展成
    *各自單一國(臺灣獨立建國模式)
    *各自單一國(兩個中國模式)
    *國協
    *兄弟國(一中二國):有未來共同目的的過渡性國家
    *大中華經濟圈
    *經濟共同體:經濟整合、政治分離
    *邦聯
    *君合國或政合國(一國二府)
    *被保護國 (從此以下附庸色彩愈來愈強)
    *屬國
    *一國兩制
    *聯邦
    *同一單一國(中央地方分權模式)
    *同一單一國(中央集權模式)
    *同一單一國(中央極權模式—獨裁模式)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12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0

二、正方與反方(兼論正反定位策略)
    1.辯論的初步構成à二元性的決定

    2.論辯論的正反定位研討辯題:我國應設立色情特區
      (1)正方
         I.傳統正方
           A. 特區數 - 單一特區:全國設單一特區
                     - 複數特區:分區設區域特區à(分區區劃的大與小)
           B. 特區營業純度 - 純色情
                           - 仍開放其他行業進駐
         II.異種正方:超越或貼近反方潛在價值
           A. 色特中禁止金錢交易 - 將性關係視為正常交誼活動,由政府提供交誼特區,提供良
                                   好品質的色情交誼場所
           B. 非限定特區經營色情行業 - 特區僅為重點發展之區域(色情工業重鎮)
                                     - 比正方更正方的反方還要正方(當反方採就地合法)
      (2)反方
         I.傳統反方
           A. 禁娼
         II.異種反方
           A. 合法化(超越正方à比正方更正方,物極必反)
           B. 開放、報備、準則、許可、特許制
      (3)旁論:策略未定的反方
         潛在立場矛盾à住商混同

    3.正方跳入反方的通常模式à貼近現狀(源於奧瑞岡)
      (1)研討辯題.我國安樂死應合法化
         安樂死實施範圍的極度限縮
         設立多項嚴苛條件à
                  I.死亡在可預見短期的確定發生
        II.病人的自由意志決定
       III.貼近【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 條    為尊重不可治癒末期病人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益,特制定本條例;本條|
    |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討辯題.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反方逼近正方)
         I.死刑條件嚴苛à全民個案公投死刑(2/3or3/4同意)
        II.讓死刑成為不具法律規範實益,只是一種最後手段的宣示
       III.刑期無刑的新解?讓「刑」沒有被執行的可能

    4.政策震盪期之正反浮動(政策剛實施時的廢政策討論)
      (1)研討辯題.我國應廢除全民健保
         I.觀念浮動(源自於奧瑞岡違反現狀假定的浮動)
        II.推定利益浮動

    5.兼論事物與觀點的兩面性
      (1)物有二面,其所以正亦所以反
         舉例:你很老實
         笑話:督察進山洞
      (2)研討辯題:現代社會女人累vs現代社會男人累
         I.男人四十歲,性功能旺盛à一尾活龍
           女人…à如狼似虎
           結論…..增加女人累的主張強度
        II.反面思考à一尾活龍的反面à一條死蟲
           男人在四十歲時,有補陽的社會壓力
           結論…..增加男人累的主張強度
           笑話:男人到了四十歲,難道只剩一張嘴?

    6.小結:
      (1)正方未必正,反方未必反
      (2)過度越界:正方的不合題危機與反方的合題危機
      (3)在價值追求上的相對座標,成為正方與反方的界限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22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1

三、主觀與客觀
    1.定義:
      (1)主觀:由個體(自己)出發的觀點
      (2)客觀:通常一般人置於相同狀況下,會產生的認知或作出的判斷

    2.案例研討
      (1) CASE 租屋契約
          I.房東主觀à約期未定,隨時可解約
         II.房客主觀à約期未定,依舊約約期
        III.客觀(通常一般人置於相同狀況下,會產生的認知或作出的判斷)à依舊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法第  153 條                                                               |
    |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
    |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 |
    |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CASE 人倫悲劇案
          I.法客觀有利vs被告的主觀有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刑事訴訟法                                                                   |
    |第  2 條    實施刑事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就該管案件,應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 |
    |一律注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辯題:我國應採陪審團制度
          I.多數的主觀是不是客觀?
         II.客觀的相對性,一個主觀與多個主觀的比較
        III.客觀是來自一般經驗法則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28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2

四、原因與結果(兼論根屬性)
    1.因果關系的發生形態
      (1)聚合的因果關系  A+B才能造成C
          I.例如甲、乙對丙下毒,其各自下毒分量均不足致死,但合併時,即足致死
         II.根屬性分析
            A. C 不根屬於A,亦不根屬於B,而是根屬於A+B
            B. 政策討論中,若A+B同時產生才會發生弊端,則主張政策(立場)者,只要證明
         A或B其中任一不會發生,即可免除對該弊端的不利益。
      (2)擇一的因果關系  A or B任一均可造成C
          I.例如甲、乙對丙下毒,其各自下毒分量均足以致死,
         II.根屬性分析
             A. C 既根屬於产 A,亦根屬於 B
             B. 主張政策(立場)者,必須證明A或B皆不會發生,方可免除對該弊端的不利益。
      (3)無因果關系  A、B or A+B 均無法造成 C

    2.因果關系的垂直分析
      (1)成立因果關系
           I.條件理論不可想像其不存在
          II.相當性
             以原因所造成的客觀存在事實為觀察的基礎,並就此客觀存在事實,依一般經驗法則
             判斷,通常均有發生同樣損害結果之可能者,原因與結果間,即具有因果關系
         III.CASE.追撞車禍,乘客落橋死亡案件
      (2)範圍(內容)因果關系
           I.利益(或不利益)內容的因果關系
          II.例如車禍現場的油桶,雖可能不是造成事故的「成立原因」,但在事故造成時,卻
             會擴大損害

    3.辯題:網路交友利大於弊
      (1)社交防禦心與網路交友à約會強暴?
      (2)社交防禦心低+交友à聚合因果關系約會強暴
           I.交友是聚合原因之一,
          II.網路交友、生活交友、電話交友、信件交友則是第二聚合原因之可能形態
             (類擇一原因)
         III.問題:約會強暴是否根屬於網路交友?
      (3)反方利論:網路交友相對於其他交友路徑,更容易降低社交防禦心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3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3

五、相對與絕對
    1.辯論通常立基於相對觀(比較觀),利弊分析就是一種比較觀
    2. CASE 少數政府是仙丹還是毒藥
       (1)少數政府在政治上必定失敗(絕對觀) vs 少數政府是損害最少的選擇(相對觀)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2004 at 11:4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4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4

六、應然與實然
    1.相對主義à應當永遠來自另一個應當

    2.辯論的共識檢驗法
      (1)採實證主義的觀點
      (2)切斷式的應當

    3.無共識下的辯論檢驗
      (1)採自然主義的觀點
         格勞秀斯:自然法代表理性與人的本性,永恆不變。
      (2)一般正當理性檢驗(客觀理性檢驗)
          I.一般正當理性是否存在?
         II.例如性開放的觀點,是不是普世價值或普世非價? - 不知
           但性自主的觀點,幾乎所有具正當理性的一般人都會認同,而成為普世價值

    4.對於違反立即可認的事實的處理
      (1)採共識檢驗or一般理性檢驗
      (2)例如台灣是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I.二個討論點
            A. 國家 - 是不是違反事實?
               政治爭議,可能只有相對事實,而未必有絕對事實
               涉及對國家的定義
            B. 土地面積最大à是不是違反事實?
               絕對事實
      (3)應以共識檢驗優先,在無共識時方採一般理性檢驗
          I.理由à從哲學角度切入
            A. 辯論抽剝至最純的原貌時,其實是一種哲學的討論
            B. 哲學討論中有所謂的第一原則即我思故我在
               即除了「我懷疑我是不是存在」的這個「懷疑」,是事實的存在以外,其他所有的
              「事實」都是可懷疑的。
                                                                                                   
         實證觀:How to build the house well.

                 /\
               /    \
             /        \
           /_   ____   _\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ace A                    Place B                     Place C         
                                                                                                   
       自然觀:Why we built the house on Place A? Where should we build the house?
                                                                                                       
       附註:反應至命題格式,
       它是房子嗎? - 事實性的關心
       它為什麼是房子? - 事實的究因,對定義的關心(仍在事實層次)
       它蓋的好嗎? - 價值性的關心
       它該用什麼材料蓋? - 政策性的價值關心
       它該蓋在那裡? - 政策性的關心
       我們該蓋房子嗎? - 超政策的關心

       事實 - 超事實
       價值 - 超價值
       政策 - 超政策

       事實、價值與政策的設定或許根本就是個錯誤

       若以房子形容成辯論客體,就房子本身的範圍做評價,是屬於實證的問題
       對以房子以外的標準衡量房子,則是超實證的問題(自然的問題)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1-12-2004 at 12:01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2004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5

七、其他的二元思考模式
    1.精神與物質
    2.開放與封閉
    3.直接與間接(兼論反射利益)
    4.原則與例外(常例與特例)
      (1) 例如米老鼠與唐老鴨
    5.理性與感性
      (1)研討辯題:網路交友利大於弊
         感性敘述 vs 理性敘述
    6.積極與消極
    7.一般與特定
    8.抽象與具體
      (1) 例如人是一種具有理性的生物體(抽象),羅智強是人(具體)
      (2) 例如王令麟案 [1]
      (3)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人道是一種對全人類的仁愛精神,……..由於別人的痛苦以及想
          要解除別人的痛苦而極端煩惱…….」- (敘述結構分析:抽象敘述加上具體事例敘述à
                    可用在對定義模式的理解上)
    9.雙贏與零和
   10.唯心與唯物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1-12-2004 at 12:04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2-2004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较忙,所以耽搁了。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9-1-2005 at 10:15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05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6

思考辯題的基本框架

(一) 找出辯題中最容易出現歧義的詞語
     歧義,指一個字可能出現兩種或更多的解釋或意思。我們審視這類政策性辯題,第一步要做是
     (1) 找出所有政策性字眼背後的內容 及
     (2) 找出辯題中可辯性最高的字眼。這些字眼通常沒有必然的單一解釋。

     題目為「單議席單票制較比例代表制更能反映民意」。解構辯題,可以將之寫為A較B更能C。當中
     A及B是現存的一些投票機制,正反雙方出現歧義的可能性理論上不大,要小心的就是C,「反映民
     意」這個詞語。究竟何謂「反映民意」?明顯地那一方可以為「更能反映民意」定出一個評判信
     服而又有利於自己的準則,那一方即使不能運籌帷幄,至少也可以多了點勝算。


(二) 為出現歧義的詞語找出所有可能性
     要知道何謂「反映民意」?總要知道民意在想甚麼。
     正方同學準備時應要想一想市民投票究竟想幹甚麼?除了一些關係票或政治鄉親力量所動員的票
     源以外,選民理論上是想選賢任能,問題是他們究竟是(1) 想選人 或是(2) 想選黨?想選人的,
     自然想將自己神聖的一票投到屬意的候選人;想選黨的,就會以政黨背景為大前題。他們可能不
     太清楚那位候選人的資歷及政積,但卻因為他是打著某政黨的旗幟而來而投他一票。
     ﹙如要再仔細研究,也有部份人是因為明知自己屬意的那個當選機會不高,而策略投票,改投在
     另一個較有機會當選的人身上,從而防止自己最不喜歡的另一黨或另一人當選。當然要不要提及
     這種投票取態則要視乎主線取向而定)


(三) 找出兩個政策之間的主要分別
     以單議席單票制與比例代表制為例,其實兩者在很多方面也有分別,同學可能會問:雙方是否要
     羅列所有的異同?可以如何取捨?
     我個人的想法是:盡量去蕪存菁,列舉與歧義字有關係的分別。以這個辯題為例,就是單議席單
     票制是以候選人為單位;比例代表制則以候選名單為單位,這個異同正正就與歧義字「反映民
     意」中選人或選黨的解釋有最大關係。

     然而正方德蘭當日將單議席單票制與比例代表制比較時列了很多準則和問題,但很多時卻未有與
    「反映民意」緊扣,例如:
     正方認為單議席單票制較比例代表制簡單易明,然而複雜的機制仍然有機會可以充分反映民吧!
     縱使它並不十分有效率;又例如正方曾經論及在比例代表制的情況下投票率下降,然而想清一
     點,投票人數的多少與是否更能反映民意有些甚麼必然關係?想深一層,姑勿理這是否正確的態
     度,但選民可不可以是透過不參與作為對現況的控訴?這樣是否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

     說多一點,沒有投票的人,是否因為比例代表制的複雜問題?會否是因為政府的宣傳不足、候選
     人的變更、或是其他?當辯論場上某一方經常出現這種單線思維邏輯,難免令評判懷疑他們是否
     藥石亂投,主線標準是否可信堅固。


(四) 堆砌成一種有利於自己的客觀條件
     筆者個人認為,大部份政治制度或取態總有其優劣,發揮如何很大程度是取決於其他客觀的條
     件。所以要正立辯題,正方有必要令評判接受那個對他們有利的歧義字解釋(選民想選人而非
     黨),方法就是營造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社會環境,如鋪陳多些選民的意願、政黨政治的成熟程度、
     獨立候選人及政黨的表態、競選經費來源及運用限制等等,令評判認為現今選民(甚至候選人)也
     是想來個選人而非選名單的制度。當日正方同學雖有點出反映政情的標題,卻點題而實不至,沒
     有充分發展當中對自己有利的內容,這方面正方實有寸進之空間。

以上四個步驟並不是甚麼金科玉律,只是筆者思考這類辯題的基本框架,當然在實際準備時其他因素如評判背景以及對方可能出現的佈置亦應在考慮之列。思辯客興幸沒有因俗務而錯過當日兩戰。季軍戰後個別評判的評語雖然嚴如斧鉞,譭多譽少,然而看在筆者眼裡同學表現實非乏善可陳。反方一句天上繁星換來正方一句地下沙土,本身當然與內容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悅己怡人,為接近一小時的比賽平添了不少風采。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9-1-2005 at 10:21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05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7

一切由定義開始

辯論,還原到最原始的一步,其實就是一場定義的遊戲。

辯論的勝負,源自論點的強弱;論點的強弱,源自辯題的定義。

大專盃其中一場分組賽,理大對中大,賽前估計是旗鼓相當的一場賽事。豈料甫一接戰,戰情便一面倒傾向中大,結果中大亦順利以三比零勝出。關鍵之一,就是對辯題的定義。

當日辯題為「市場主導傳媒對香港利多於弊」,理大為正方,中大為反方。牌面上,中大似乎比較有利,因為直覺上大家都認為「市場主導傳媒」就是指那些以煽色腥為賣點的報章、雜誌,它們的存在對社會表面看來是弊大於利。

但實際上這是一個「五五波」的題目,而定義正是這個辯題的決勝關鍵。

可惜,理大作為正方,定義上做得不夠審慎,在辯論期間竟對「傳媒」一詞作了一個近乎「異端」的定義:傳媒與麵包一樣是商品,故此顧客喜歡甚麼,供應者便應提供甚麼。

其實,「麵包論」是黎智英所提出,從商業角度而言,這無可厚非;但你問任何一位傳播學者的話,他們一定會告訴你:「錯!」傳媒不是一般商品,它有教育、宣傳、改變社會風氣的作用,故此絕對不能「顧客喜歡甚麼便提供甚麼」。

那場比賽的評判,都是大專院校的教授,他們無論在心理上或理智上,都不會輕易接受「麵包論」。正方作出這樣一個不是普遍受落的定義,自然處於下風。中辯作為一支有級數的隊伍,對方露出如此破綻,當然會窮追不捨,結果理大便被迫入死角:一方面說市民大眾有能力選擇優質的傳媒,故此市場主導的傳媒,只要按市民大眾的喜好去經營,自然對社會最有利;但當被中大追問不少報章按市民大眾喜好而刊登色情資訊的選擇時,理大又解釋那不是市民大眾的喜好。結果這便成了一個笑話:報章為何無緣無故刊登色情資訊?

定義有偏差,論據自然有誤。

事實上,「市場主導傳媒」本身是個有歧義的詞語,狹義的解釋是:以佔有市場為最重要目標的傳媒。這類傳媒走的是大眾化路線,內容包羅萬有,以求極大化市場,例子是《XX日報》、《XX日報》等。

不過,「市場主導傳媒」亦有更廣義的解釋:任何受市場力量帶動其編輯方向的傳媒。換句話說,專攻知識分子市場的《X報》、專做財經新聞的《X報》,全都屬於「市場主導傳媒」,因為他們都以攻佔市場某一類讀者為目標。
上述兩種定義其實都有根有據,前者是傳播學對「市場主導」的解釋,後者則是市場學對「市場主導」的解釋。

兩條進路,在論點上都不會比反方輸蝕。例如將「市場主導傳媒」的定義局限於《XX日報》和《XX日報》之類的傳媒的話,論點可以是:新聞齊全、副刊多姿多采、廣告資訊多等等,這些都是大眾化傳媒比其他傳媒優勝之處。而將「市場主導傳媒」的定義擴展至《X報》、《X報》之類的傳媒的話,論點則可以是:照顧不同讀者需要、資訊多元化等等。

由此觀之,辯論比賽,一切皆由定義開始。

為辯者,不能不察。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005 at 09:06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05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8

定義清晰,論點精闢

中文大學於二零零二年七月廿一日到馬交作客與澳大切磋,題目為「港澳政府應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圍」。

筆者希望借這場比賽大家分享兩點辯論之道,而首先就要從港澳賽的特點講起。
港澳兩所大學一向都會篩選一些於兩地均屬熱門話題的題目作賽。能選擇兩地學生均有涉獵的題目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由於兩地社會、經濟、政制及文化等的差異,同學很容易在一些政策定義上犯上「想當然」的謬誤。
以這場比賽為例,中大隊員聽到「義務教育」就自自然然地將之與九年免費教育劃上等號,繼而又將義務教育與及政府開支拉上另一個想當然的關係,故此很快就得出一個重要的論點--可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眾多,將之納入義務教育,勢必加重政府負擔。

這個論點聽來沒有甚麼大問題。怎料隊員在出征澳門前的最後一晚,才在無意間發現澳門的義務教育並非免費。一眾隊員頓時恍然大悟,猶幸唯時未晚,不過先前預備好的材料難免要修改一番。
為辯者,定義不可不深究之。

另一點值得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在比賽中出現過的邏輯問題:中學教育重要,故大家亦明白要將之納入義務教育的範圍;那麼學前教育是否亦同樣重要?如果是同樣重要的話,那麼為何又不列入義務教育的範疇?

反方當然可以很快就回應道:中學教育與學前教育有很大的分別,所以不應混為一談;而且反過來說,如果重要就必順要納入於義務教育的範疇之下,那麼大專教育為社會提供高質素人才,是否又很重要,是否又要納入義務教育之內?

這種邏輯問題在大專辯論賽俯拾皆是,對於上述正反雙方的論調,閣下又會有何理解,覺得誰是誰非?

筆者以為,要再論辯下去,必先有更多的補充材料,否則雙方不斷重彈舊調,最後只會苦了評判及觀眾。而筆者的愚見如下:

首先正方的提問在策略上起了主動出擊的一步,而且假若對方真是被問得手足無措的話,更可借此將反方拉入辯論的泥沼(何為辯論的泥沼,希望可以在以後的文章為大家分享),將反方的攻擊重點分散。

當時反方的回覆,大概一指學前兒童不適合太早接受統一的正規教育,而應該因應兒童不同的性向而選擇;二稱學前兒童更需要父母陪伴及家庭教育,不應花上太多時間於學校接受規範化的教育。

兩個論點聽來言之有物,但是只要稍為想深一層,正方大可以說不少調查發現很多適齡入讀中學的學生亦因為性向及個人長處等因素而不適合接受正規的九年免費教育,難道九年免費教育就要取消?

再者,有誰講過義務教育一定是劃一的呆坐在課室上課,在教學時間、模式、內容、程度上也不會靈活多變?而且,如果將之納入義務教育之後,可以對教學時間作出規範,又如何一定大大減少父母與子女見面的機會?

然而,反方亦有很多空間可以發輝:
一。 可不斷提出更多中學教育和學前教育不同的地方;
二。 是繼續反駁上述論點;
三。 可乾脆承認中學強迫教育的弊處,但指出此與辯題本身無關;
四。 指正方所提出學前教育的定義過份寬鬆,做不到一般社會人士所理解學前教育的目的。

不過若繼續爭辯下去,有可能顧此失彼,沒有足夠時間闡述對自己更有利的主線及論點。

而當時澳大卻以其他論點,如外國例子,減輕家長負擔等作辯,在策略上似乎只屬廣而不深(這亦是很多中學辯論隊所犯的毛病)。

精闢的辯論,很多時都是一針見血,而不是以論點多寡來衡量。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005 at 09:11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05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49

析題淺談

戰爭,必有戰場。辯論既是舌戰,自然亦有其戰場。辯題之於辯論,便有如戰場之於戰爭。辯題為辯論雙方定下爭辯的最大可能範圍,就好像戰場是兩軍劃地交戰的地理範圍一樣。

對戰場的客觀理解,是部署軍力和制定作戰策略的前提條件。兩軍相爭於戰場之上,他們對戰場環境的認識與利用,更對戰果具決定性的影響。根據相同道理,辯論員在準備辯論之時,剖析辯題以決定它如何能為我方所用,為我方提供最有利的客觀環境,也是至為重要的。因此,我們為辯論進行準備工作時,首要的任務便是分析辯題;而要做好辯題分析,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熟悉背景
  很多時候,辯題並非憑空想像出來的。辯論員對辯題背景的理解,不但有助自己對該問題作出全面的考慮,更能避免使辯論脫離現實,淪為象牙塔中的口舌之爭。我建議各位辯論員在為辯題下定義前,先看看相關的新聞及文獻。這樣做的目的並非為採納新聞及文獻中的論點,而是希望從過程中增加自己對該事件或議題的客觀認識。

2.釐清文意
  文字是人類用作溝通的「密碼」。雖然我們學習運用相同的一套「密碼」,但是在「解碼」的時候,各人也可有不同的闡述。在面對同一辯題時,辯論雙方也可以對辯題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辯論員必須把辯題化整為零,對辯題的文意詳加思慮,以期了解辯題中每一個字/詞的可能含意。這個步驟不但能為己方在下定義前做好準備,更有助預料對方的可能策略。

3.確定要求
  每條辯題都賦與正反雙方不同的責任,但辯題的句式則不離以下幾種常見的選擇:
  a.「XXX(地方/機構)應推行/實施XXX(政策/方案)」
  例:港府應成立基金支援環保工業

  b.「XXX(政策/方案)利多於弊/弊多於利」
  例:削減基建開支弊多於利

  c.「XXX(事件/政策)應XXX(建議)」
  例:複製人類應予立法禁止

  d.「XXX(事件/政策)XXX(形容詞)」
  例:大學合併不切實際

  辯論員於處理辯題時,須確定辯題對其站方的要求,釐清辯題中的邏輯關係,方能証立或推翻辯題。

4.明白理論
  辯論員如希望進行較高水平的辯論,應對辯題具備更深層的理解。其實一些好的辯題,除了表面的含意外,更會牽涉其他更重要的原則或理念。在辯論這類題目時,爭論往往提升至一個更高的層次。例如一位合格的辯論員在支持大學合併時,總不能對「大學理念」、「政府對教育的責任」、「公共行政/財政」、「干預學術」等概念絕口不提。所以,辯論員分析辯題時,切記要拓闊自己的眼光,盡量涉獵所有與辯題相關的理論。

5.鎖定爭拗點
  所謂爭拗點,是指辯論中最重要的分歧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則勝,失之則敗。只要能在爭拗點上取得評判的支持,即大勝可期。根據我辯論的經驗,爭拗點往往就在辯題中一個字詞的定義之上。理由是辯論雙方在大是大非的原則上不容易有嚴重分歧,所以爭拗往往源自對辯題的不同理解。例如辯論「公務員鐵飯碗應予保留」,正反雙方皆必然認同政府須有效運用資源,因此爭拗點在於「鐵飯碗」一詞的定義之上。說服評判現行的「鐵飯碗」制度經已具備反方所要求的賞懲機制。辯論員必須懂得分輕重,鎖定爭拗點,方能有的放矢。

6.訂出衡量標準
衡量標準是指用以決定辯題應否成立的準則,其作用有如量度工具,協助我們判斷事物。缺乏衡量標準,或對衡量標準欠缺共識,會令辯論陷於混戰。因此辯論員應詳細思索與辯題相應的衡量標準,免得錯用間尺來量體重。例如決定應否削減基建開支,一個合理的衡量標準便是對社會的長遠發展是否有利。

本文目的在於令各位明白析題的重要性,以及和各位分享一些處理辯題時須注意的地方。分析辯題是辯論的開始,就好像商界的市場調查、戰場的情報搜集,均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然而,好的開始只是成功的一半。析題是取勝的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卻絕非取勝的充分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辯海無涯,「思途遙,辯道遠」正是這個意思。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005 at 09:15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005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50

主席評判在座各位.應然可行利多於弊

主席、評判、在座各位」,基乎是每位辯員在比賽時必講的一句話,其重要性在於:顯示辯員的最基本禮貌。

至於「應然、可行、利多於弊」,則是一個分析辯題的重要「心法」,有了這個「心法」,辯員便能較容易、較具體地掌握辯題。本來這是中大辯論隊的家傳秘技,實在不宜宣揚,以免外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但近年多次擔任中學比賽的評判,發覺不少隊伍都已懂得將「應然、可行、利多於弊」這八字真言掛在口邊,既然如此,已難稱為甚麼秘技,故此便淺談一下。

翻開辯論比賽的辯題,不難發現超過一半的句式都是「……應……」,例如:賭波應該合法化、港府應推行高官問責制、公務員薪酬應與表現掛勾等。記得有次擔任評判,辯題是「香港應訂立公平競爭法」,反方質疑正方如何立法及如何執行,豈料正方的回應是:「今日的辯題是一個應然性的題目,我們只需在理念上討論有否需要訂立公平競爭法,至於法例內容和實際執行的問題,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按字面解釋,確實言之成理,但正方明顯忽略一個事實:我們討論的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政策,而且是立法的問題──既然如此,我們豈能空談理念?若純粹空談理念,恐怕香港要立法規定人人孝順父母。
事實上,我們辯論的題目,超過90%都是社會政策或立法的問題,不能只講理念,不談實際。「應然、可行、利多於弊」正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框架:

一、應然:理念上應否實施?
二、可行:實際上能否執行?
三、利多於弊:實行之後,利處多還是弊處多?

正方的責任就是要證明某政策能完全符合上述三項要求,反方的責任則是要在其中一處或多處著手破壞。以「香港應設立紅燈區」為例:反方可主攻「應然」,指嫖妓賣淫本身並不道德,理念上不能通過;又或主攻「可行」,質問正方欲在十九區中的哪區設立紅燈區;又或主攻「利弊」,指出縱然紅燈區能帶來稅收,但卻破壞社會風氣,得不償失。

當然,「應然、可行、利多於弊」之下還隱藏了很多學問,每個項目還可逐一分析:如何衡量「應然」?如何衡量「可行」?如何衡量「利弊」?篇幅所限,日後再談。但,筆者期望各界辯友,以後看到「……應……」這種辯題,不妨以「應然、可行、利多於弊」來分拆辯題。熟習了這個基本心法,即使遇到不太熟悉的辯題,也必能想出一些論點,不致交白卷。

應然可行利多於弊這個架構,除了用來處理「xx應xxxx」這類題目外,還可用於分析愛情。

所謂應然性,其實就是一些不證自明的道理。用在愛情方面,就是指「feel」。辯論時有些道理,是你一說出來便不會被反駁的,例如道德、民主、社會公義等等「理念」,是一種「直覺」,人人接受,不用特別「論證」。男女相戀也是如此,你喜歡一個人,就是這樣的一種直覺,很難解釋原因,總之就是有feel;即使客觀分析對方後,你發覺他/她有些缺點,但你還是會喜歡他/她,所謂「情人眼內出西施」是也。

至於可行性,在辯論上就是指一項政策的執行問題。用在愛情方面,就是指你和對方是否有「談戀愛的可能」。舉最誇張的例子來說,不少中學女同學都很崇拜一些男歌星──謝霆鋒好、余文樂好、蕭正楠好、陳冠希也好,可能妳很希望對方成為妳的白馬王子,但大家也知道,這種期望的「可行性」幾乎等如零。用另一個較接近日常生活的例子,就是某男同學喜歡了隔鄰女校的一位女同學,問題是,他如何接近對方、甚至要令對方對自己有好感呢?他可以每天特意跟對方在同一個車站候車,又或透過一些聯校活動跟對方接觸,甚至「假裝」碰跌對方的東西來搭訕……這種種「策略」,其實就是「可行性」了!由此引伸,大家也理解追求同班女同學比追求鄰校女同學的可行性是更高的吧!?

最後是利多於弊。說到底,一男一女相戀,始終會考慮一個問題:將來會否幸福?這就是所謂「利弊」,「利弊」不一定要講錢這麼市儈──當然,你有權從錢銀來衡量「幸福」。談戀愛的利可能是:有人同行互勉、生活更多姿采、得到快樂、可以解悶、讓別人羡慕、有人夾錢買樓、滿足家長期望;而弊則可能是:要花時間、消費增加、家長反對、自主性受損、性格不合時有拗撬……談戀愛,一開始縱然會講feel,但熱情過後,總要想利與弊的問題。

文章基本到此結束。你可能問:「这篇文章这么无聊?根本与辯論無關的!」其實不然。有些辯友或者早已質疑思辯客只懂說「應然可行利多於弊」,是否顯示我們江郎才盡?其實,「應然可行利多於弊」可以有很多變化,期望上文能啟發大家一同思考「應然可行利多於弊」的變招。:)

[ Last edited by wylee_lee on 10-1-2005 at 09:17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enjianle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6-1-2005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嘛!可以学习基本辩论,楼主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05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因为有梦而精彩

一流!谢谢楼主!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7-2005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资料仓(hardisk)被朋友拿错拿出国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06:27 PM , Processed in 0.05830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