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918|回复: 30

你选用的潜水装备(转帖自潜入深蓝俱乐部,作者:cmchanh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11-2010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选用的潜水装备(转帖自潜入深蓝俱乐部,作者:cmchanhk)
以呼吸器来说,我个人用开都是“Scubapro”MK25加S600。http://www.scubaproasiapacific.com/products.asp?catid=1 但近期新出了A700,看起来很有型。http://www.scubapro.com/americas ... ms/systems/mk25a700 有些人推介“Apeks”XTX200,话在深水时会比较畅顺。http://www.apeks.co.uk/products/ ... Category=Regulators 我的朋友大部份采用“Scubapro”呼吸器,可是当中有些选用了“Mares” http://www.mares.com/padv.php?ty ... d=57&region=ALL 或“Tusa” http://www.tusa.com/shop/tusa-regulators-c-15_21.html 这两个品牌的呼吸器。

提到呼吸器的一级头部份,主要分为Yoke头及Din头两种,一般休闲潜水使用Yoke头,例如这网页上的http://www.aqualung.com/us/content/view/101/292/ ,Din头通常用在技术潜水上,例如这网页上的http://www.omsdive.com/regs.html ,主因是Din头用螺丝文转入气瓶头上,气瓶内压力可以大一点点,到220Bars左右,另外亦可以减少漏气的机会。而Din头只需加个配件“Yoke Adapter”,便可变回Yoke头使用。可能你会不明白气瓶头的分别,从这网页上,最下面右边的相片http://www.omsdive.com/valves.html ,就是DIN型气瓶头,同样地,加上个配件“Yoke Adapter”,便可让Yoke型呼吸器的一级头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你会觉得买Din型呼吸器的一级头,配上“Yoke Adapter”,便会方便很多,我现在都是这样做,但是,如果你只从事休闲潜水活动,九十九个巴仙都是提供Yoke型头气瓶,故此,很少机会或者说基本上用不上DIN头,加上在“Yoke Adapter”的连接位置会有机会漏气,考虑到安全问题,所以不建议使用Din型呼吸器的一级头配上“Yoke Adapter”,而且,市面购买Yoke型呼吸器一级头比较容易。

谈了呼吸器的一级头外刑,内里结构主要分为“Piston”型和“Diaphragm”型,详情可参阅这网页http://en.wikipedia.org/wiki/Diving_regulator#First_stage ,“Piston”型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可靠性高一点,可是,因“Piston”型一级头有部份内件会与外面的水接触,当外面的水温低过5度时,内里配件有机会因此失凌。故此,购买呼吸器一级头亦要考虑可靠性及实际用述。

至于呼吸器喉管方面,一般休闲潜水来说,主呼吸器喉管长32寸,后备呼吸器喉管长40寸,气压表等喉管长28寸。可是某些组织建议使用主呼吸器喉管长5尺或7尺,后备呼吸器喉管长22寸,气压表等喉管长24寸,如这网页上的图片http://www.halcyon.net/?q=node/51 。当潜伴空气耗尽时,便把自己主呼吸器给缺气者,自己呼吸后备呼吸器。好处在于更加流线形,如果主呼吸器意外甩掉,后备呼吸器已在咀嚼下方,加上当潜伴空气耗尽,与潜伴共享空气时,相方距离可以远一点,使共同升水或处理其他紧急事时,方便很多。当然,这种装备需受训后才可使用,请大家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现时呼吸调节器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时期,比较好的调节器有流量调节,如这网页图片http://www.diverite.com/products/catalog/regulators/rg3000 ,右手边的制是大小流量调节,而红色的制是微调。理论上,把调节器的流量调到越大,呼吸时越舒服,可是,在浅水区时,太大流量有机会做成调节器不断漏气 “free flow"情形出现,所以两者要作适当调节,达到呼吸畅顺为止。本人做法,一般调到中流量,当落到深水时,如三十米以下,才把流量调大。注意,调节流量主要在呼吸不畅顺时才需要,过多的调节,返而有机会做成调节器失灵。呼吸调节器的标准主要跟随欧联或美国海军,详情参阅这网页http://en.wikipedia.org/wiki/Breathing_performance_of_regulators

至于备用气源调节器“Octopus”,款式亦很多,一般以黄色面盍及黄色喉管作记认,如这网页的http://www.aqualung.com/us/content/view/185/268/ ,有些使用时,可以转180度,方便呼吸,例如这个http://www.oceanicworldwide.com/p_regulators_octoswivmag.html 。不过,有些人希望减少喉管数量,所以不用这类备用气源调节器,改为使用Air2、Air Source等这类形备用气源,安装在浮力控制器的充气喉上,如这图http://www.diverite.com/products/catalog/regulators/rg2200 ,注意,购买Air2这类形备用气源调节器,应配备一条低压充气喉,因这喉与备用气源调节器的连接口,比标准的大一点,必须在一级头上更换这喉才可使用。为何会大一点,原因是流量,必须满足人的呼吸量,及同时满足BC充气量。

整套呼吸调节器,除了一级调节器、二级主调节器、备用气源调节器和低压充气喉,还有仪表群“Console”,这包括深度计、气压计和指北针,例如这个http://www.beuchat.fr/index.php? ... scat=4&prod=207 。随着计算机表的普及,有实时深度显示,已很少人配备深度计,例如这个http://www.scubaproasiapacific.c ... id=3&prodid=309 。另外,我个人觉得指北针在console上,使用时十分不便,因此,我把气压计和指北针分开配置,一级头只连接气压计,例如这个http://www.zeagle.com/showproduct/97/Slimline-Pressure-Gauge/ ,而指北针带在手上。到这里,整套呼吸调节器就是这样设置,你选用的装备是怎样呢?注意,建议每年把呼吸调节器送到特约维修保养公司,作检查及保养工作,如换O-ring等,特别是备用气源调节器,很多人买了这个之后,一次也未用过,其实都不知道操作是否正常,当要使用时,才发现失灵就不好了。

同呼吸调节器有紧密关系的,便是浮力控制器“BCD”,简称“BC”。BC主要分三类型,就是背心型、背气囊型及背板型。背心型BC的气囊,藏在整件BC的夹心内,故此,穿戴时不可把带子拉得太紧,必须预留少许空间,让内里的气囊充气,以免气囊涨起来时,压至身体两侧受痛。有些款色两侧设有铅袋,例如这个http://www.cressi-sub.it/2009/SchedeVedi.asp?id=394 ,免除配带铅带的不便。它的设计就像救生衣一样,浮起来时十分稳定,穿戴亦容易,所以是初学者的至爱。

近年有些供货商产品,把BC的充气管取消,例如这件http://www.aqualung.com/us/content/view/39/126/ ,当需要充气时,便按左边袋子位置的按制,排气时便拉BC肩上的泄气阀,可惜这种设计,当进行口吹BC时,需要从袋内抽出吹气管,十分不便。另外,背心型 BC,由于要预留空间给气囊涨起来,使BC未能紧贴身体,潜游时会有一轻微左右遥摆的情形。而且在身体两侧,会有臃肿的感觉。

至于背气囊型BC,它的气囊便是放在背上,例如这个http://www.zeagle.com/showproduct/17/Escape/ ,这可使BC紧贴身体,潜游时,就像把整个人扚起来,又没有臃肿及压迫的感觉,所以在水里十分舒服。它的铅袋设在两侧,及气瓶带的两侧,装铅时必须考虑分布,往往因重量分布不当,使垂直身体时,会有不断向前倾的动力,尤其浮在水面时,气囊充得满涨,向前倾的动力会很大,要用腰力向后倾,才可作出平衡
另外一款BC是背板形,它是由几个配件合成,首先是背板“Backplate”,材料主要是铝板或钢板,例如这两件http://www.diverite.com/products ... ackplates/bc1034blk 、http://www.diverite.com/products ... s/backplates/bc2116 ,铝板比较轻,约1.5磅,而钢板较重,约5.5至6磅。第二样配件是BC带“Harness System” ,款色亦很多,例如http://www.omsdive.com/backplate.html ,第三样配件是气囊“Bladder”,例如http://www.oxycheq.com/Oxycheq/Wings-Single.html ,休闲潜水单瓶一般使用18磅或30磅浮升力的气囊,最后一样配件是单气瓶架“Single Tank Adapter”,例如这个BCA290-K http://www.omsdive.com/softband.html 。组合方法是这样,首先把BC带穿好在背板上,然后张气囊夹在背板及单气瓶架之间,整套BC系统便完成,就如这网页右边照片http://www.halcyon.net/?q=bc/eclip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处女下凡用了全部新的用具去潜水
第一次low on air的时候突然听到horn
一班潜水员看来看去以为谁在horn
结果发现horn来自我的用具
还以为是我买的aquatec airhorn的声音
拆了在去另外一个dive
结果还是有这样的声音,以为是我的regulator的声音
换了octopus来用依然是有horn的声音
搞到我在海底也会尴尬
后来发现原来是我的first stage din会在low on air的时候发出这样的signal的
我用的是这个

http://www.scubatexpro.com/proddetail.php?prod=R410N

一直horn不停,一吸就horn
搞到我low on air了就要先上来
因为真的很吵
不然的话可以用到30或者20bar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0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horn不停,一吸就horn
搞到我low on air了就要先上来
因为真的很吵,不然的话可以用到30或者20bar都好.
siokae0422 发表于 18-11-2010 12:53 PM

這位潛友,需要玩到這麼盡嗎?
還是留多點的Air防備一下比較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以为,背板形BC是应用在技术潜水上,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休闲潜水员喜欢使用它,原因是它比其他两款BC,更加紧贴身体,有如身体一部份,无论稳定性及灵活性也加强。虽然BC带“Harness System” 款色很多,但建议采用最简单那款One Piece Harness System,例如这个BP-166 http://www.omsdive.com/backplate.html ,原因是越简单越好,减小在水中钓扣失灵或被纠缠的机会,不过,它穿衣时比较麻烦,亦难调整尺寸,所以初学潜水者,不建议使用。要正确调整这款BC带,可参考这网页http://dir-diver.com/en/equipment/backplate_adjustment.html

之前谈及背板主要分为铝板或钢板,钢板好处在于较重,约5.5至6磅,这重量平均分布在背脊上,使稳定性增加;加上单气瓶架重约2至3磅,如在暖水环境,穿的不是厚衣,这重量加起来约8至9磅,已足够下潜,连铅带也可不配带,例如在菲律宾等地方。不过这重量搬运不便,尤其乘座飞机,超重是经常发生,故此,有些人改用铝板配铅袋,为了减轻搬运重量,可是使用铅袋始终差一点儿,而铝板硬度也没有钢板好。为了搬运重量问题,某供货商设计了“SS Travel Backplate”和“Ultra Lite Travel Backplate” http://www.oxycheq.com/Oxycheq/Wings-BackPlates.html ,这两款背板,各有好处和坏处。

而关于气囊“Bladder”方面,用在单气瓶的有分18磅、30磅及40磅浮升力,一般亚州人身形比较矮少,用18磅或30磅浮升力已足够,18磅来说,一个人用已包含安全参数,但当潜伴BC出问题,两人加起来便成问题,所以要30磅浮升力才足够,故此,这是个人喜好来选择了。至于再大浮力的BC,因会太过累聚、不方便,而且内里的空气因身体的动作,走动越大越难稳定,所以单气瓶不建议使用过大气囊。另外,有些气囊设计了气瓶带吼,例如BC116-32B http://www.omsdive.com/buoyancy.html ,可让气瓶带穿过这吼直接扣在背板上,便可免用单气瓶架。

至于马蹄形Bladder加Bungee,其作用之一,就是把Bladder内的气平衡,例如这个http://www.omsdive.com/buoyancy.html BC117-K45。但当你想想,Bladder因某些原因,突然破了漏气,Bungee便会加快排气,使应娈时间减少,反而更危险。所以现时新出的Bladder已没有Bungee,故此,现时大多供货商都设计O形Bladder,例如http://en.istsports.com/product-74.aspx

大多数BC加负重的位置差不多,背心型和背气囊型是在腰间两旁及背后气瓶带两侧,例如这款http://www.aqualung.com/us/content/view/299/ ,从这网页下面的视频便有介绍,而背板型负重除这两个位置,亦可加在单气瓶架上,例如这网页上的介绍http://www.halcyon.net/?q=node/7 。对我来说,我比较喜欢用背板型BC,负重会加在气瓶带两侧,使整件BC的重量平均起来。可能有人觉得这种负重设置,会否影响紧急卸重,对于这个问题,众说分分,我们应从几方面探讨。首先,多少配重才是正确呢?在平静水域潜水练习二里,便有适当配重测试:“憋住一口气,把BC内的空气全部排出,你的视线正在水面水平,呼出这口气便可下潜,这时的配重便是正确。”负重量实际不应过多,用个人踢水是应能保持不再下沉,或游回水面,最后才采取卸除部份负重措施。相返地,预到紧急时便马上卸重,会引伸至失控上升,如在30米水下发生,特别是万一越出了免减压极限,到了水面后,便有机会产生减压病。

提到踢水,自然需要有好的蛙鞋,个人首选这对http://www.scubaproasiapacific.c ... id=4&prodid=264 ,理由是它短小、比较硬,虽然重了点,但是由于这重量,加强了推进力,这叫momentum force;OMS有对蛙鞋样子很像,名叫slipstream http://www.omsdive.com/fin.html ,朋友用过,发觉太轻,有往上的浮力,引至倒吊情形出现。个人副选这对http://www.mares.com/product_detail.php?id=456&region=ALL ,很多朋友都用它,口碑很好,形容它稳定性及推进力非常好。可惜它比较长及软,对技术潜水要求有差异。无诧那种蛙鞋,踢水方法需按那类蛙鞋设计,例如这种force fins http://www.forcefin.com/ ,踢水时有如踏自行车。

除了Force fins踢水方法有点区别,另有一类蛙鞋踢水副度较小的,比较出名是Apollo Bio Fin http://scubareview.org/others/apollo-bio-fins/ ,它以密而小的踢水方法推进,这里有介绍http://www.scubadivingtube.com/play.php?vid=102 。另外,有些人亦讨论了jet fins、power fins及slipstreams这三对蛙鞋的性能http://www.divematrix.com/showthread.php?t=3543 ,可以作为参考。除了Apollo Bio Fins的介绍短片,Force Fins也有一段短片,当中有些很特别和有趣的设计,值得参考。http://www.scubadivingtube.com/play.php?vid=496

打象拔 Surface Marker Buoy (SMB),Padi 教学系统里,没有这要求。可是,我的魔鬼教练在进阶课程里,已经要我们学打,原因是它并不是装饰品,这两个网页介绍了它的作用,http://chinadiver.com/wiki/doc-view-762.html  及http://en.wikipedia.org/wiki/Surface_Marker_Buoy 。不过,个人认为,选择象拔有些要点需注意。首先是它的长度,有些只有3尺3长度,一口气便能吹满,理论上很好,可以你想想,如浪高水急时,水面的人能看见吗?建议长度达5、6尺才合适。第二样是负重量,建议有30磅以上,万一Bladder出问题,可用它作浮升袋。第三样是建议选半密闭形,因发放后,它在水面不容易漏气。最后是选用绳辘发放,因为它可以视乎绳辘长度,再较深的水下发放,而某些品牌带有条7米绳,这便多了限制,解决方法便是除了这条绳,换用绳辘便可。

另一样必备的潜水装备是潜水灯,这有分主灯及备用灯。早期是以xenon 或者 halogen 灯泡为主,后来转为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灯泡,近年又改为LED灯泡,主要考虑的是火力、穿透力及耐用时间。以 火力来说,LED已经追近HID,但是,穿透力还是HID优胜,而耐用时间反是LED好一点,所以要个人恒量了。个人来说,休闲潜水用10W的灯已经可以,而日潜我都会带备备用灯,原因是有时可以照进小洞,看看有否小动物在里面,另外,应急时也可用。后面是我个人觉得较好的选择,可作你的参考。http://www.uwkinetics.com/product/5http://www.oxycheq.com/Oxycheq/Torch-Raider1.htmlhttp://www.halcyon.net/?q=lights/explor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1-2010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位潛友,需要玩到這麼盡嗎?
還是留多點的Air防備一下比較好吧!
lkchau 发表于 18-11-2010 01:19 PM



    我的耗气量比较大,所以比较快用完,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0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siokae0422


    和我一样囖。。那样你的备用气更加需要维持在50Bar便上去了。要不然上去在水上你没有气pump B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1-2010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iokae0422


    和我一样囖。。那样你的备用气更加需要维持在50Bar便上去了。要不然上去在水上 ...
raywyt 发表于 18-11-2010 02:04 PM



    也是有道理,但是上去自己吹的话应该还是没有问题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7: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有道理,但是上去自己吹的话应该还是没有问题啦
siokae0422 发表于 19-11-2010 01:12 AM


哈,很冷静,不过安全第一,50 bar 就上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以为,背板形BC是应用在技术潜水上,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休闲潜水员喜欢使用它,原因是它比其他两 ...
raywyt 发表于 18-11-2010 01:40 PM



有兴趣用背板形BC的霸帝下星期可以join 我们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耗气量比较大,所以比较快用完,嘻嘻
siokae0422 发表于 18-11-2010 01:54 PM

哈哈哈,我就跟你相反,我是小氣鬼!


哈,很冷静,不过安全第一,50 bar 就上来吧。
豪坤 发表于 19-11-2010 07:36 AM

老師說得對,安全第一,50bar就可以開始上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1-2010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ywyt 于 19-11-2010 03:43 PM 编辑

回复 9# siokae0422


    有时候紧张时候你会忘记基本动作。例如你向上时到一半突然抽筋,向上时有船经过?不够或刚刚好的气是不能应付紧急或突发状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iokae0422
有时候紧张时候你会忘记基本动作。
例如你向上时到一半突然抽筋,向上时有船经过?
不够或刚刚好的气是不能应付紧急或突发状况的。 ...
raywyt 发表于 19-11-2010 03:42 PM

重點來了,燒雞,你還是乖乖點,看到50bar就準備上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0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iokae0422


    和我一样囖。。那样你的备用气更加需要维持在50Bar便上去了。要不然上去在水上 ...
raywyt 发表于 18-11-2010 02:04 PM

我的耗气量比较大,所以比较快用完,嘻嘻
siokae0422 发表于 18-11-2010 01:54 PM


这样的话 , 就用twin tank 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06: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Star@~


    考多奶也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010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ar@~


    考多奶也可以
raywyt 发表于 20-11-2010 06:08 AM

奶多的好处是,你可以待在水底的时间(bottom time),比普通气瓶久而已。
如果你的用气量还是一样大,可能四十分钟,你就要上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10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kimilim


    Kimi 經過大師兄指導後。現在已能夠用普通Tank在水底耐40分鐘上來balance40-50bar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我就跟你相反,我是小氣鬼!



老師說得對,安全第一,50bar就可以開始上升了!
lkchau 发表于 19-11-2010 11:46 AM



    我知道
但是很害羞每次都扫大家的兴
因为我50bar是人家还有80b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10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
但是很害羞每次都扫大家的兴
因为我50bar是人家还有80bar
siokae0422 发表于 20-11-2010 02:52 PM

儘量每次的1呼+1吸都用12秒以上完成
這樣你就會省很多氣了
我本身是控制自己的呼吸法
儘量在15秒的時間來完成1呼+1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5-2024 10:20 AM , Processed in 0.07082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