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三法印

耆那教,一位佛教徒必需了解的的宗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0-2010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9# 清池


   
我用公元前后一世纪


不菅公元前一世纪, 龙树都未出现
好心你连你的老师几时出世都不清楚
还谈中观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0-2010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01:05 PM 编辑

回三法印
学菩萨道就是要发愿常来生死道弘法度人,所以生死就免不了,
但说回来,佛陀在成道之后才能渡人,
1)有谁听过佛陀在还没成道之前就能渡人出生死??没有对吗
--的确佛陀还是菩萨时"帮过"很多人,在帮人时也为自己累积功德,帮人和渡人是很大的分别.
2)菩萨弘法度人--佛陀还是菩萨的时没听过说他已经通晓得佛法,能去渡人.若可以就不用和外道学坐禅,也不用觉悟成佛..
所以在没成佛前的菩萨是位不通晓得佛法,不能渡人离生死的有情..


2。 这是做学生的学习水平问题,与老师的智慧无关。
      若一些学生不能理解当时老师的说法,又没有去再问清楚。
      老师不在了,又有选择性地的去纪录老师的前说法。
      你本认为那学说在后世的流布就会不全了吗?
      而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解为‘无记‘ (当作没有发生过,老师没讲过,就这样子跳过)
      这也是为何当时,佛陀把他的大乘学说是负托给他的天人第子,而不是给他的凡人第子
     (因为天人的智慧和福分是都比凡人高)


     龙树的论点是有理证和现证的
     理证-

     是能有跟据大乘经典而来的。

         也经在佛教内部的严格论辩而来的

     证-
           是经得起二千年来的时间的考验的
        大乘学说在人类历史和各文化的的伟大智慧和福业的供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2# 清池


   
这也是为何当时,佛陀把他的大乘学说是负托给他的天人第子,而不是给他的凡人第子


毫无根据的说法
也许只有法华经才有
佛陀教的是一乘菩提道,
何来大乘学说或小乘学说,
请师兄引经据典,
别天马行空的说说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根据的说法
也许只有法华经才有
佛陀教的是一乘菩提道,
何来大乘学说或小乘学说,
请师兄引经据典,

法华经 不是北传经典? 在古印度,中亚,汉地 的大乘都修的。
‘佛陀教的是一乘菩提道‘- 这句也是从法华经而来的

有时间我可以拿各北传经典证据给你看,你之后要入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2# 清池


   
而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只能解为‘无记‘ (当作每有发生过,就这样子跳过)


哎, 都说了
无记是有错误知见的人问错误的问题,
怎么会有答案呢
沒有答案怎么会明白呢
不是逃避问题
故八正道是以正见为首
不是你的"戎,定,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4# 清池


   
‘佛陀教的是一乘菩提道‘- 这句也是从法华经而来的


即然如此, 何来大乘学说?
你不是自打嘴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0-2010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都说了
无记是有错误知见的人问错误的问题,


以佛陀的德行智慧,他会这样对没有价值的论点,要花一大堆话来说,然后说这就当我没说过。 然而 这论点又在部派经中跟不同学生从讲了几次。
又在大乘经中以不同的方式,又讲得很深入。


以佛陀的德行智慧,他对没有价值的论点 –只要保持默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4# 清池


   
有时间我可以拿各北传经典证据给你看,你之后要入门吗


谢谢你!
我已经走在一乘菩提道上
还在迷失的是你
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0-2010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7# 清池


    看来你真的迷失了!
    Wake up!
   觉醒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cks123
即然如此, 何来大乘学说?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教法,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密圓融,顯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因經中宣講內容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華經》也譽爲“經中之王”。
法華宗旨
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为二乘或小乘,以「菩萨」为大乘的说法。《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化城喻品」所说),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这是一种崭新的学说思想,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第二方便品: 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兩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緣,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第三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學无學人記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內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http://zh.wikipedia.org/zh/%E5%A ... 2%E5%8D%8E%E7%BB%8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三法印


2。 这是做学生的学习水平问题,与老师的智慧无关。
      若一些学生不能理解当时老师的说 ...
清池 发表于 27-10-2010 10:18 AM
十四无记,大乘称为十四難。
大乘佛教也不谈论十四无记。
因为这十四个问题,对修行无益。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http://www.baus-ebs.org/sutra/fan-read/008/1509/028.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0# 清池


    说穿了, 这只是部派学说!
    对正觉无多大的帮助
    难怪师兄你迷失了
    原来是有因有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1# 山野草夫


    对呀, 沒有人会有空去讨论错误的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11:45 AM 编辑
说穿了, 这只是部派学说!

南传也不是从部派佛教演变而来的吗?以为是从石中涌出来的还是从天宫而降的?
学术上的比较,南传的经典和论典,都有与原本的上座部都有不一样了。
更淡不上‘ 原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12:51 PM 编辑

回山野草夫
十四无记,大乘称为十四難。
大乘佛教也不谈论十四无记。


就如无明的人们有常见和断见的极端的两边偏执,佛陀方能教导正见中道的智慧

所以,就因为无明的人们有在十四无记中的“常断、有无、一异、来去”极端的两边偏执,
方能有龙树的性空中观论(中道)的智慧

中道本是超越一切相对的两边或两极端的原理,故佛教諸派常說"中道"
在大乘,中道第一义就是空性观,所以称为中道第一空义真理, 或 中道实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02:05 PM 编辑

在各学派,因为各的解脱道不同,所以各的中道定义是有不同,这是因为解脱智慧法有不同水平的原理。

如,
有的教,苦行是一边,   乐行是一边,
有的教,常见是一边,   断见是一边,
有的教,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
有的教,我是一边,     无我是一边,
有的教,生死是一边,   大菩提是一边,
有的教,假谛是一边,   空谛是一边,
有的教,常是一边,     无常是一边,
有的教,般若是一边,  非般若是一边,
有的教,事是一边,     理是一边,

有的教,出世法是一边,   入世法是一边,
等等等

中道就是佛的解脱智慧,就是正觉,就是般若,就是实相


《大宝积经》大正藏11·633c︰‘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0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10-2010 02:10 PM 编辑

在大乘经藏,佛陀已经讲过他本已成佛久远,也一直以不同的身份在这裟婆世界渡人,可以示佛身也有示菩萨身, 佛陀根本就不是在古印度成佛的,那只是他渡人的一种演化过程
---------
是不是, 大家来看一看,清海所说的大乘经藏是否提倡--常论者?--相信成佛后, 身死后可以"永恒存在", 就是说有个主体的存在, 而且可以变回菩萨身, 佛身和什么身的..

看出来清海本身就是常论者, 虽口口声声说不是常论者, 他想和以为成佛后以后可永远存在..
"永恒不灭的我", 这就是嗜那教里的"命", JIVA 的观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7-10-2010 01:55 PM 编辑

回三法印朋友,

是不是, 大家来看一看,大乘经藏是提倡--常论者?--相信成佛后, 身死后可以"永恒存在", 记得有个主体的存在, 而且可以变回菩萨身, 佛身和什么身的..

在这段文,大乘的观点可是望文生义,是付和佛陀所说的他的如来法身可是不生不灭的,是不有不无的,不来不去的, ..




什么叫做'非有非无 ,非无 '?

这就是大乘的中道解脱智慧了


Now, Anuradha, since a Tathagata is not to be found in this very life, is it proper for you to say: 'This noble and supreme one has pointed out and explained these four propositions:
1. Tathagata exists after death;  如来非无 ;( 如来死后存在  )

2. Tathagata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如来非有 ; ( 如来死后不存在  )
3. Tathagata exists and yet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如来非非有非无 ;( 如来死后,存在又不存在 )
4. Tathagata neither exists nor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如来非亦有亦无 ;( 如来死后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
(Anuradha Sutta - Samyutta Nikaya)


那你是如何解这段大乘经文:

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 《大宝积经》大正藏11·633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0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三法印朋友,

好我来跟你讲
解义- 世上没人学佛了-如来就是无,但是只要世上还有一人认真学佛-如来就是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0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7-10-2010 02:18 PM 编辑

"And so, Anuradha — when you can't pin down the Tathagata as a truth or reality even in the present life — is it proper for you to declare, 'Friends, the Tathagata — the supreme man, the superlative man, attainer of the superlative attainment — being described, is described otherwise than with these four positions: The Tathagata exists after death,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both does &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neither exists nor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No, lord."

"Very good, Anuradha. Very good. Both formerly & now, it is only stress that I describe, and the cessation of stress."

(Anuradha Sutta - Samyutta Nikaya)
请读好来,清海...

你认为成佛后会永远一直存对在吗? 一直重复来渡世弘法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3-2024 10:33 PM , Processed in 0.1077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