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茶物语

不是'所谓够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2011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4 20:18 编辑

    昨日泡了一个茶,至第四泡,清淡如水,几乎没有一丝气味,也没有一丝滋味,却有一种很深切的触觉感,从咽喉一直到小腹,久久不去。

  之后我变得很平静,恍若空间和时间凝固了一般,却又能真切的感知到周围的声响和空气的流动,以及对面茶友的言谈举止。

  这种感觉让人很踏实,远胜一切传说中的刺激和高潮。

  好景不长,茶毕,继续聊天,虽所言话题尽是真善美相关,然语来言往之间,心绪渐动,之后茶席散,各自回家歇息。

  道德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人多孽缘,清静难得。

  我们想清静,同时充满欲望。

  究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是风不吹则树不爽?

  一天后,我忆起了那些被我遗弃了的亲人和朋友,还有小动物们,同时我发现,不知不觉间,我的心灵上竟然敷上了那么厚的尘埃。

  茶,确实可以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2011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茶物语


    茶大果然有意境
幽的境界,能體會
是一種福氣
好茶難尋,要能把一泡好茶,泡出這種境界
更是一門功夫
今天剛好聽説了這種境界
上來,也看到了

一種共鳴,在這裡留下痕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7-2011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茶物语 于 3-7-2011 10:10 AM 编辑
回复  茶物语

今天刚好听说了这种境界
上来,也看到了

一种共鸣,在这里留下痕

谢雨轩 发表于 2-7-2011 11:51 PM

认同,能体会是一种福气。

喝茶若与你一起,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7-2011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泡开始茶汤,滋味,香气开始有下降的趋势。
此时应当欣赏啥?
wuming76 发表于 20-6-2011 04:26 PM

>可能是 小时了了 的茶吗?
>好茶,存放好和泡的好的茶,是有尾劲,前泡后的醇,汤感,甘甜劲,水香等都很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1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krn

意淫:道德经是写给圣人看的;而儒学经典,则相当于圣人行教的教材。茶,是最重要的实验器材。

  教材中提到的学习顺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来不以为然,现在才略知其然。因为经历过一些事,略举二例:

  1.早年上学学声乐,老师教我们发声的方法:要张开嘴,像打哈欠一样,打开后边,然后找到头腔共鸣,很多同学半年多甚至毕业了都没找到这种感觉。

  头腔共鸣其实很简单,人体的鼻腔,蝶窦和额窦和口腔是通着的,声音通过小舌前面的孔,到鼻腔和蝶窦额窦里绕一圈,获得一个共鸣,举个例子,就像隔着几厘米吹响一个啤酒瓶。吹响了就有,吹不响就没有,先打开口腔后部的方法,就像把一个啤酒瓶放在离嘴很远的地方,让人去吹响,当然就很难。但若是先把啤酒瓶放到嘴边,吹响后再慢慢移开,其实就很容易了。

  2.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惹我老爹(我爸的爸)生气,他老人家脾气很大,出手很重,但我一直不怕他,原因是我老爹脚上有伤,老了之后走路要拄拐,瘸,走得慢,我总在空间大的地方才敢惹他生气,他一生气,我就溜了,老人家心胸开阔,过后也就不计较了。所以,他老人家一直就没能够亲自理麻过我。

  举着两个例子,主要是要表达一个意思:不论做什么,一定要够得着。

  喝茶的时候我又发现,很多东西其实是我够不着的:譬如,别人喝到的感觉;茶的准确信息。。。。。。

  再然后我又发现,我一直在够这些我根本够不着的东西,譬如,我总是热衷于和判断别人喝到的感觉,以及分析一个茶的成因。

  再再然后我又发现,我够着了的东西实在不多,因为我老是分神去琢磨那些够不着的事。

  再再再然后我又发现:一切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我够不着的或者没去够的。

  我认真的回忆总结了我之前的生活,包括:我们公司的管理,我的家庭生活,包括我的身体等等一系列,然后我就传说中的崩溃了。

  因为我发现,一切都被我弄得很不好。

  为什么呢?

  我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原因,就是:够不着。

  不能够管理好公司,是因为不理解公司的架构。不能够照顾好家庭,是因为不明白家庭的伦常关系,不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因为不理解人身体的结构。

  要理解公司的架构,就得理解社会,而社会是又一个又一个的家庭组成的。家庭又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组成的。儒家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以上是分析,以下才是命题:

  我们唯一能够得着的,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古人的一切智慧,钧由此而来。

  重要逻辑:软件源于硬件,所以,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属于身体范畴。包括“置生死于度外”这样的行为。

由外不由内的社会普世价值观,使人们越来越丧失了观身的能力,于是越来越依赖大脑和感官,这样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形式的干扰,越来越迷惑。有的人,赚了很多钱,却成天只会打麻将泡夜总汇,落了一身病,越来越怕死,却不懂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照顾自己的亲人;有的人,很年轻就成为围棋冠军,却连袜子都不会洗,沦为生活白痴。更多的人,既照顾不好自己,又照顾不好家庭,更做不好事业(兄弟我正是此类典型)。

  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本末倒置者,犹如杀鸡取卵,最终得不偿失。

  修身本身也存在秩序,修身首先应由观身而起,而非学习知识或为人处世。观身是指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继而通过身体和外环境的变化以感知到身体的运转机理,接着通过自己的体验谐振并察觉到其他人的状态以及其余物种的运动规律(意淫:孔子所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皆由此而来),最后明白天地万物的始末和根本,这个境界,道德经上有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我们的身体和古人已经不太一样了,身体的进化(其实更确切的说应当是退化)导致了我们对大脑和感官的依赖越来越强,而对自己的内脏和经络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弱。这一点,我们从那些人体经络图谱上可以推知(古人能够细致洞察到如此深度,而大多数现代人,对经络的感知能力基本接近零)。

  我们的古人传下了很多理论,帮助我们去理解我们的身体,譬如(黄帝内经);我们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由此而来,但我们需要做的,却并不是学习理论,而是实践,因为一切不能建立在实践上的理论,都是知见障,于事无济反而倒因为果,阻碍别人实证。

  实践的方式很简单,静坐,静卧,站桩,抚琴,吹箫,画画,甚至吃饭睡觉都可妙用,任何事,一门深入都可得大智慧、因此有“吃喝拉撒皆是佛事”一说;而其中,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喝茶。

  方法也很简单:1。静坐,2。调息。3.喝茶。4.体验。

  道德经云“难易想成”,任何事,说起来总是容易的,做起来却总是难的,但说都说不好,就更谈不上去做了,所以思来想去,明知说不清楚,还是勉强说一下。文末发两句口号,以资鼓励吧;顺便自我鞭笞下: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只要功夫够,茶到人通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7-2011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茶物语 于 9-7-2011 11:31 PM 编辑

大滇飞扬

目前官方的定义为 : 在云南一定产区内,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
在云南一定产区内,这个概念一出,就充斥了铜臭味 ,也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到了爪哇国 ,历史上的普洱茶,除了云南,还有老挝,越南、泰国、广西都有生产 ,没理由只有云南生产,翻开历史一查,以前云南省的范围在很久以前就包括了缅甸某些地区 ,然则,随着边境的变化,那些茶树跟着退回了云南?同样再看布朗山,山这边的可以做普洱茶,那边的就是边境茶?国外茶,就不能做普洱?同样,历史上广西云南边境上的茶,也都有做普洱的传统 (广云贡 ,广东产),所以,解读普洱茶,不能按地区 ,必须按树种。
既然定义了大叶种,这个只是必要条件 。
我们来解读第二句采用大叶种晒青毛茶,大滇又有问题了(原谅我吧),怎么解释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中倚邦的茶?倚邦是小叶种居多的茶 ,难道倚邦茶不属于普洱茶?
附注:关于大叶种的定义大、中、小种茶树,是根据茶树型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进行区分的。叶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叶面积=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部位)×0.7注:0.7为叶面积系数
据此计算公式,把
叶面积≥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茶树:
叶面积≥40~60平方厘米的,称大叶种茶树:
叶面积≥20~40平方厘米的,称中叶种茶树:
叶面积≤20平方厘米的,称小叶种茶树。
本来就是根据叶面大小来测定的,必须选取真叶进行测量,真叶是继鱼叶以后长出的叶片,寿命脉一般长达一年半,人们通常所说“叶片”,就是真叶。鳞片和鱼叶不是典型叶,不能代表茶树的种性,应选择真叶进行测量。


小的是鱼叶,真叶是大的,比较的是成年的叶子。

再回到第三点,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
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生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 刚压制的生茶 ,比如易武典藏301批、302批的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按这个定义来说,搞不清楚了。。。
我的结论,很遗憾,不是。。。
绿茶,晒青绿茶 ,当然可以叫做晒青毛茶。
回到绿茶的定义:未发酵茶,或者说发酵程度为0的茶,是绿茶。
根据上面的定义,经自然后发酵或者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显然,只有老生茶和熟茶才属于普洱茶 ,所以大家平时喝的,多数是晒青绿茶 。。。
在以上讲述中,涉及到几个专业的概念,纯科学定义: 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 ,所以,依据科学定义,和云南地方的官方定义,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也是很多人不认同普洱茶是单独的茶类的原因 。
我个人认为,要成为普洱茶,必须是生饼经过了发酵,产生了不同于原来的变化,起码要有轻微的后发酵,才能认为是普洱茶 ,轻度发酵普洱茶、中度发酵、发酵结束,也许是生饼的生命周期 ,看是不是普洱茶,要看发酵程度,一饼易武茶,转化三年,汤色转深,饼面颜色变深,有明显的变化迹象,可认为是轻微发酵,这个时候,可大致认为进入普洱茶的第一状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8-7-2011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6 01:00 编辑

 照旧,讲两个故事先

  故事一:有位农村老大爷,采摘野菜为生,某日进城卖菜,背了一背篓荠菜(一种野菜)被一个餐馆全买了,心里一爽就决定在此餐馆吃个饭,一看菜单,上有一道“红烧龙爪”,一琢磨,挺贵,估计是皇帝吃的,于是点了一个,上来一看,耶,原来是刚才卖给馆子的荠菜,一结账,一盘菜花掉了刚才卖了一背篓赚到的。。

  启示:没文化的,容易吃文化的亏。

  故事二:楚国有个兄弟乘舟渡江,不甚把佩剑掉落于江中,船家慌忙停舟,不料这位兄弟无比的淡定,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说“继续前进吧,待会儿上了岸,我换好游泳裤,从此下去,捞上来,即可”。

  启示:有知识的,容易上知识的当。

  我们的大脑总是在不断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在一个又一个总结中得到不断的欣慰和满足。

  譬如喝茶的时候。

  一个茶入口,很多大脑里常常就会浮现出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香?接下来,就开始检索,有什么花草,木材,香料,食品,水果,干果,蔬菜等和这种香类似,找到了,大脑通常也就满足了。

  找不到也没什么关系,因为还有诲人不倦的高人们。

  可是,此香真的是彼香吗?

  还有那些其它的呢?

  所以喜茶者兄说“我们的大脑限制了我们”

  所以道德经说“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破除知见障的方法很简单:把大脑从主席台上拉下来,放到最后一排,让茶上去主持工作。

  但我们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大脑有着无以伦比的欲望和权势,而且精力无穷。

  大脑就像一个自己会不断点火的发动机,而且只有自己才能够关上电门。

  因此只能够让大脑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己学会主动熄火。

  开始很难,后来就会越来越容易。

  只要每一次喝茶,都坚持这样做。

  有一天,大脑能够变成一个彻底的学生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大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11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ustinckk 于 22-7-2011 01:08 PM 编辑

刚好茶兄之前有分享到关于茶香的感受,有幸另一位前辈也和小弟说过类似的茶香。借这里转帖一下同作者wkrcn的分享:

参考:http://www.51tea.com/club/redirect.php?tid=8203&goto=lastpost

转帖:http://www.livepuerh.com/viewthread.php?tid=1866&extra=page%3D7



习茶小窍门:体验五个层次的茶香

  初级的茶香,水飘香,茶香肤浅飘扬,闻得见,喝不着,其特征是,泡茶时散发在空中的气味,以及茶汤杯盖等,嗅起来很香,但入口后,香气即大幅下降,甚至没有什么香气,光剩苦涩。

  次级的茶香,香入水,茶香大部分弥散开,少部分融入茶汤中,此类茶香给人的体验是: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香,不过没有闻着那么香。

  中级的茶香,水含香,茶香少部分弥散,大部分融入到茶汤中,融入到茶汤中的香气下沉,一部分从口齿中发散,一部分从喉咙中发散。体验这样的茶香,方法是,茶汤入口时屏住呼吸,待茶汤下喉后,闭嘴,从鼻腔中缓慢深出气,注意体验香气的源头。

  高级的茶香,水生香,茶香和茶汤的融合度极好,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顶级的茶香,水即香,这类茶,必须是原料工艺淳化都很优质的陈茶,其陈香浓郁丰富,和茶汤完全的融为一体,茶汤流到哪里,陈香就到哪里,且茶汤会随着茶香的挥发而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化感”,饮之,有“汤即是香,香即是汤”的美妙感觉。

  初学时,体验不同层次的茶香,最主要依靠反复的对比,重点是注意力的分配,体验香入水,最关键是比较泡茶时挥发出来的香气和喝茶时的香气,若喝起来比较香,则应当将注意力移到喉咙和口腔中,体验水含香的程度,若茶汤喝完后比含在嘴里还香,则将注意力长时间放在喉咙部位,体验水生香,重点关注茶汤下咽后喉咙部位的香气的散发特征,持久度和浓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7-2011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闻起来几乎不香,但喝完后,香气从喉咙深处缓慢回出,异常持久。此类茶的汤感,通常比较油润。
justinckk 发表于 22-7-2011 01:04 PM

不是'所谓够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7-2011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25 18:13 编辑



  我们会时常听到“心”这个词,譬如一个人事没做好,于是领导就会说“做事要用心”,再譬如一个徒弟喝不明白茶,师傅就会说“你没有用心”。

  还有一种说法,心是地,譬如“心地善良”。

  六祖坛经上又说:“心原是妄,知心如幻”。

  心,究竟是个啥?让我们来看看

  以下是心字的进化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可见:心这个字,早先就是画了一个心脏。
  
  以上是摘录,以下是意淫:

  心脏是否在跳动,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的首要依据,因此古人画一个心脏来表示生命的最根本状态。

  也就是说,人活着,是因为有心,乃至于所有一切动物活着,都是基于心。心是一切生命的最基础,进一步说:仅仅就单纯的生命状态来说,大家都一样,因此我们才可以说:众生平等。

  总结:心是最单纯的生命状态,在心的状态下,众生平等。

  但人和其余动物们活着的状态并不一样。

  不但如此,人和人活着的状态也不同,所以有社会,有阶级,有贫富贵贱,有长寿短命。。。

  原因是:人与人除了大家都会心跳之外,其余的状态都有所区别,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有的人住在房子里,有的人流浪在街头。有的人身体强壮,有的人身体虚弱,有的人服务大众,有的人危害社会。。。。
 
  人和人活得不一样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没有单纯的活在心的状态下。而是活在欲望的驱动下。

  睡欲驱动我们睡觉,食欲驱动我们吃饭,色欲驱动我们交配,情欲驱动我们爱恨,意欲(大脑的欲望)驱动我们猎奇,并将其他的欲望放大,交叉并复杂化。

  欲望们令我们的生命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桎梏了我们:

  睡觉时我们桎梏于昏沉和梦境,吃饭时我们桎梏于消化和食物,交配时我们桎梏于自体和异体,动情时我们桎梏于情绪和感动,动脑时我们桎梏于意淫和总结。

  而天地之间的任何一个地方,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妙,都在不断的运动中,同时发生着很多事。但我们被欲望困住了,因此只能感觉到很狭隘的一点点内容。

  只有在摆脱了各种桎梏,回到纯粹的生命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到自然的广袤和生命的真切。

  以上是意淫,以下还是意淫:

  名词释义:

  清:清扫。

  清心:清扫心外的桎梏。

  茶可以清心:茶可以用来清扫我们心外的桎梏。

  心外的桎梏:由意,情,色,食,睡五种欲望所导致的桎梏。

  茶能醒脑,驱睡欲,茶能润喉,消食欲,茶能清体,化色欲,茶能暖腹,解情欲,茶能安神,除意欲。  
  
  茶虽可以清心,然饮者多技巧,故本末倒置者比比皆是,或逐欲以致口爽者,纵情以致纠结者,多思以致意淫者,自彰以显才高者,自矜以示清雅者,如此种种,饮茶不但不能清心,反有助欲之害。

  故凡习茶清心者,必先正其思:以习茶悟道为志,不逐欲而味自觉,不纵情而身自安,不意淫而真切至,不自彰而人我除,不自矜而功德增,如此饮茶,则茶可以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11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25 18:13 编辑



  我们会时常听到“心”这个词,譬如一个人事没做好, ...
茶物语 发表于 25-7-2011 10:17 PM

以茶清心,以茶入道。
高深莫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11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25 18:13 编辑



  我们会时常听到“心”这个词,譬如一个人事没做好, ...
茶物语 发表于 25-7-2011 10:17 PM



    有道理。如果心摆正了,触觉也敏锐了,会感受到很多平时没有感受的,就如喝咖啡,生吃蔬菜水果等等都多一些感受和享受。最近吃了一条小青瓜,发现也回味无穷。。。平时吃太多杂七杂八的,所以很多时候没有真正享受每一样东西的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11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如果心摆正了,触觉也敏锐了,会感受到很多平时没有感受的,就如喝咖啡,生吃蔬菜水果等 ...
justinckk 发表于 26-7-2011 17:24



justinck兄功力又进一大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7-2011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茶清心,以茶入道。
高深莫测。
wuming76 发表于 25-7-2011 10:50 PM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8 03:08 编辑



  

  茶本有高下
  人亦有区分
  装作看不见
  痴人梦难全
  
  茶动人觉起
  人动诸相生
  不识相互境
  如何见茶真
  
  茶有千万种
  人只有一身
  习茶为清心
  心在自己身
  
  品茶莫想事
  茶饮心自清
  但见自己过
  不见茶中非

  品茶莫逐欲
  逐欲见贪嗔
  欲化心自定
  茶道自然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1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krn

看您到无锡论茶,结合我最近的一些感觉,从最近这段时间和外地茶友喝茶的时候,当口腔中那种散发得很彻底很干净的甜润感出现的时候,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淡泊”,反而那些农药茶,台地茶那久久不化的苦和涩会被认为是“有质感”,所以以“质感”为主题发个帖,交流碰撞下,希望能相得益彰。

  大多数觉得“淡薄”的兄弟们都是因为那一直久存在舌面上和口腔中的滋味感忽然消失了,所以不习惯,我交流过几个,他们其实是觉得当口腔中和舌面上没有味觉附着感的时候,香气和汤感似乎都失去了支撑点,这种滋味附着感,一直在普洱茶界贯穿,甚至被誉为“典范特征”,其实,不过是低档茶类的一种缺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8-2011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krcn 于 2011-6-8 03:08 编辑



  

  茶本有高下
  人亦有区分
  装作看 ...
茶物语 发表于 26-7-2011 09:51 PM



    斗胆问下, 这诗, 是茶大写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8-2011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krn

反而那些农药茶,台地茶那久久不化的苦和涩会被认为是“有质感” ...
茶物语 发表于 5-8-2011 11:40 AM

以上是 所谓够味 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8-2011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6# kingofsleeper
是wkrn写的。是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8-2011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茶物语


    哈, 写的不错下~~ 想COPY下来自用. 可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8-2011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一 于 11-7-23 11:06 编辑

茶界中传说的洗脑与催眠

洗脑与催眠,也许大家误认为是传销中才有,其实在南方茶界最为普遍,茶叶市场南北差异很大,南方人买茶投资多是成件收藏,非几斤几两的买,所以也就相应产生了很多歪门邪道!




? ? 经常雅集,请朋友们品鉴一款96***,传承有序,是一款不错的易武古树茶,很多做茶朋友与喝茶多年朋友却说是垃圾,边境茶。那些梅子香等等都是做出来的。都是杂味!
然后拿出一些所谓的易武正山古树茶,味道平平,难以下咽。标准的台地茶也。
后来我在反思,在徘徊,是不是我的茶真的有问题,上万块钱的茶会是边境茶?就不断找人求证,茶没有错,人出问题了。




二,去一朋友开的岩茶店,请他喝低端单从茶仿造的大红袍,此朋友说好茶,一不留神看到他一罐大红袍茶,在强烈要求下给我泡了一泡,此朋友却说他这茶是垃圾!其实那是非常高端的正岩茶。我说想买这垃圾,但又不卖,呵呵矛盾!
深知茶界内幕的人都知道,这是标准的维护市场。如果叫你知道什么是正岩茶了,品味提高了,那以后那些垃圾去卖给谁?还不如把你搞傻算了!




心里学中有个词叫“洗脑” 也称精神控制。
在茶界,我们在进一家茶叶店,很多缺德败坏的奸商,会把你以前对茶叶品鉴的方式方法,不论对错统统给你打碎,然后根据他经营的茶叶,重新树立一套茶叶品鉴体系,使你彻底改变对自己以前学习的经历和茶叶个人的看法,灌输新的价值观。
从此你,
喝习惯了高温高湿做旧茶,喝到陈年老茶都是垃圾。
喝多了台地茶,喝到古树茶也是垃圾
喝多了假岩茶,喝到正岩茶,感觉与以前味道不对也是垃圾!
无语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还不能给他纠正,否则他还跟你急!




他的茶,只有他那个牌子的茶都是好茶,喝其他茶叶店地茶甚至别人的茶都是垃圾,往往也认为自己就是大师,唯我独尊,依据自己的审评标准,大量的收藏采购垃圾茶!
这就是洗脑,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客户群,也在不断地招募培养自己的客户群,最后有甚者是如传销般,不断的进仓,并且集体行骗!因为这个品牌的茶,不论好坏,可以流通,有人以更高价格接盘!




那么这么垃圾的茶,这些人味觉难道出问题了吗?难道都是傻子吗?
这就运用了催眠营销,催眠在心理学上是说由各种不同技术引发的一种意识的替代状态。
你跟这个老板玩,他给你高温高湿做旧茶喝,然后一边喝,一边说:“好茶”,告诉你“舒服”,你也说“舒服”,说的多了,不舒服也舒服了,就如赵本山卖拐,把人忽悠瘸了!
其实,这就是意识的替代状态,你对他的暗示慢慢的产生习惯性的反应,只要一喝到高温高湿这个味道就是“舒服”。并且根深蒂固的植入你的知觉、记忆中,以后一遇到这种味道就相应的做出舒服的反应,自己也就成了受害者!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也希望那些整天误导大家的奸商改变自己的营销策略,还茶界一片净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4-2024 11:55 AM , Processed in 0.0788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