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366|回复: 79

客家人的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1-2004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转载自各大网站的一些关于客家人的文化文章。

客家人的由來

客家人根在中原,後來,客家先民因為 中原戰亂而南遷,先後遷徙到了贛江、濘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區。他們在那裡披荊斬棘,開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對當地原居民,他們被稱為客家,後來也自稱客家。


客家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的移民運動緊密相連。在歷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後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運動。 南遷漢人渡江後,集中匯聚於贛、閩、粵三省邊境山區,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占了優勢,並形成自己的大本營,客家民系始得在此形成。  
遠播海外
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遷播的同時,又基於國內政治,經濟和家庭等原因,從南宋末年以來的700餘年間,各地客家人先後分別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家沖等港口乘船,冒險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北美洲。 現在客家後裔已遍及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正所謂“凡海水所到之處,就有華僑,有華僑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經過1600多年的發展,因內外客家人總數已達6560多萬︰分布在國內大陸17個省、180多個縣市的約有5512萬人;分布在港澳台地區的有595萬人;散居在海外84個國家和地區的約有454萬人。因此客家人被譽為“日不落”民系。





[ 本帖最后由 delonmun 于 4-8-2005 03:2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

谚语,属“熟语”之一种。是流行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它与其它熟语,如俗语、成语、格言、歇后语有所不同。?
     谚语的组成,往往只有两句,多至四句,主旨多为人民生活与斗争经验的总结。与俗语较类似,但俗语则较多单句式。因此,两者很难区别。现在民间流行的谚语、俗语,多混在一起,作用基本相同,因此,也就不必去计较了。?
     谚语,从内容上分,大体可分为“社会谚语”与“生产谚语”两大类,“社会”类,包括时政、修养、生活、伦理、社交等方面;生产类包括自然科学、天文、地理及各种生产经验等。?
     因为谚语很多,内容丰富,要详细注释亦不易。因此,我只能选取其中最常见、最有实际教育意义者作简要解释。在此还要说明一下,此所选的谚语,侧重于流行在客家地区,具有较浓厚的客家风味的谚语,并作简要注解。词义明白者,则不加注。?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09

[ Last edited by delonmun on 14-11-2004 at 03:53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类?
△有树才有花,有国才有家。
△宁做太平狗,唔当亡国奴。
注:希望国家强盛,过太平日子。
△国难思良将,家贫惜贤妻。
注:国难当头,只有依赖良将良臣保卫国家;家穷时节,就要靠贤劳之妻才能持家。
△国强民富,国弱民穷。?
注:因为国家是人民的保障。国强才能民安,才能兴家致富;反之,国弱则民贫,受外敌欺
凌,国破则家亡。故古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注:旧社会每个姓族还有族法。国法是管全国的,宪法是总法,下面又有依据宪法精神制定的各种法律。旧时家法(规)是管一家的;族法是管理全姓族人的,其主流方面遵儒家规范,但也含着封建色彩,如“三从四德”等扼制妇女的条条。
△别人龙床再好,唔当自家狗薮。
注:龙床,是皇帝的眠床;狗薮,指狗窝。这意思是说,别人的再好也是别人享受的;自己的狗薮(床)再坏,也是属于自家的。不要有甚奢想,要讲现实点。
△生在苏州,住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注:苏州人生来美貌;杭州地方繁华;广州吃的丰富;柳州的棺材最好,据说多用柳木做的。?
△走上走落,唔当涯兴宁长乐。
注:长乐,是今五华。这是人们家乡观念浓重的反映,故乡再差,也总觉得还是自家家乡好啊。?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注:这从字面上看,好似明白;但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若在家千日,都觉得好过;出门半朝,你就会知道难过了”。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注:这本是劝人莫忘家乡故土之意。对于外出谋生者影响很深。如华侨等。但老是“亲人难舍,故土难离”又怎能以“四海为家”,去开拓发展呢?!
△大虫另 食细虫另 ,蛤蟆食老蟹。
注:此喻“以大欺小,恃强欺弱”的“弱肉强食”现象。虫另 :即青蛙,蛙,古音读“虫另 ”。
△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处杨梅一样花。
注:此喻社会,是说旧时到处社会也一般黑暗;到处杨梅也是满树花。这“花”,指“花花世界”。
△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注:此喻旧时官场的腐败。办事不是讲理,而是只看钱。
△官清马瘦,吏贪民贫。
注:喻清官马都瘦,因为没甚好吃的;吏贪则民穷,因为官吏剥削多,则民不聊生。
△阎王唔怕鬼瘦,贪官唔顾民穷。
注:鬼是受阎王驱使的,再瘦也得听他差遣;民众是受官管辖的,若是贪官,就再穷也照样受他剥削敲榨。
△老虎专食孤寒肉,狐狸专打夜啼鸡。
注:喻愈是孤凄贫弱就会愈受欺凌。
△人无伤虎心,虎有伤人意。
注:人与虎是对立的,但人弱当然不敢惹虎,而虎是恶的,你不惹他他也想吃你就吃你。此劝人不可太天真善良,此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同人坐,鬼同鬼嬲。
注:这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通俗解释。人和“鬼”是不能共同生活的。因为“鬼” 是害人的“妖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二)

△养兵千日,用兵一朝。
注:喻长期准备是为了一旦急时之用。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注:这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劝人勿忘家乡与乡亲。
△亲人难舍,故土难离。
注:这是客家人在千百年来不断流徙中的切身体会。但先民们为了生存,又不得不离乡背井去开拓前进。
△你做你的官,我打我的砖。
注:喻虽然两者职业、地位不同,但都是为了谋生。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鱼捞鱼,虾捞虾,乌龟王八共一家。
注: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一种通俗说法。
△亲帮亲,邻帮邻,天下穷人帮穷人。
注:同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相亲。
△赶狗入穷巷,穷巷狗咬人。
注:喻不要欺人太甚,否则就会遭到报复。
△唔知鱼死还系网破;唔知牛死还系藤断。
注:喻两者对立,但胜败未卜,劝人做事不要过份。
△你有上天梯,涯有下地索。
注:是说各人有各人的手段,不要只依恃自己的本事。
△莫把豺狼当作羊,莫把蛇哥当黄鳝。
注:喻看人不要单看表相。
△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
注:劝人不要逞恶,须知还有更恶的人会对付你。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注:喻世上之不平。劝人“善亦不宜过善”。
△命好唔知命噩人;肚饱唔知肚饥人。
注:喻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可“为富不仁”,应同情贫弱之人。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注:喻坏人相似老鼠,人人恼恨。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注:这是说“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犯法,都要依法判刑,不能恂私纵恿,官官相护。
△人心似铁,国法如炉。
注:喻不论谁人犯法,都要同样处治。哪怕你就是一块铁,也会在国法“熔炉”中熔化。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注:喻好事人们往往不注意,坏事一下子便传开,因为人人恼恨坏人坏事。
△朝里无人莫做官,厨下无人莫乱钻。
注:“朝里”指“政府内”。若朝里无自己人就不要做官,因为旧时政治腐败,官官相护,你若没“人”(指后台、靠山),再好也不会被重用;反之,再坏也有人包庇。古诗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正是此理。
△人敬有钱侪,狗敬“犁屎侪”。
注:这是旧社会人情世故的写照。“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而今又改为“杯杯先敬有权人”,可见“钱、权”是有必然的联系。“笑贫不笑娼”,固其然也。
△住人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注:这是说一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对着权贵,便不得不低声下气。此自古皆然。
△有钱能使鬼挨磨,有权能使人喊爹。
注:此喻在旧社会时,有钱有权者,“颐指气使”无所不为,而贫贱者多被逼无奈地任由驱使;或有丧失骨气者“有奶便是娘”甘为不耻之徒。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注:此是古代成语。喻一个人“得势”,他家的鸡狗都似神仙。
△金刚再大企门角,佛子细细坐正堂。
注:金刚,此指佛家的“四大金刚”又称“四大天王”。佛像很大,但只是“守护神”为主人“佛祖”守山门殿门的,再大也是“奴”;而佛子(佛祖)纵使再小也“坐正堂”。此喻主次地位不同也。
△一朝权在手,将把令来行。
注:此喻一个人,一朝大权在握,便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更有一说是:“一朝权在手,‘核卵’准炸弹。”
△上夜三斤狗,下夜三伯公。
注:此有典故,出自梅县;有个穷汉名三斤九,因穷,人人看不起他,把“三斤九”,喊作“三斤狗”。谁知年三十晚下半夜时他儿子从南洋回来,赚了很多钱,用花边(银元)敬祖公。人们势利,一改常规,都恭敬叫他“三伯公”了。
△夫人死,将帅临门;将军死,息息无闻。
注:此喻旧时人的势利之心。因为,将军之夫人死时,人们为奉承巴结将军,个个虔敬,所以“将帅临门”,以期日后关照。而将军本人死时,则“息息无闻”,无人上门。因为“大树已倒”,猢狲亦无可希望也。
△不怕官,只怕管。
注:因为官再大,不一定能管到自己;而直接管自己的人,官再小也会怕他打击报复。此自古皆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 (三) 黄火兴 选注
△横肠吊肚,门前拴马牯;直肠直肚,锅里无米煮。
注:喻心肝枭恶之人都过着富裕生活;老实之人却过着穷苦日子。说明世道之不公自古皆然。
△狗仗人势,火趁风势,脚踏马屎傍官势。
注:喻趋炎附势之徒。往往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供人无人情,供狗识主人。
注:“供”即供养。喻“忘恩负义”之人,还不如狗之识亲。
△床头有箩糠,死后有人扛;床头有箩谷,死后有人哭。
注:喻一个人老了之后,要是有一定家财,就会有人关照。今天所说的“老了要有‘三老’——老本、老伴、老友”第一个“老本”就是指钱财。
△还生无人喊姑婆,死了有人扌亥“且箩”。
注:喻人之无情与势利。穷姑婆还生时无人喊;她死后,做“外家”的有一餐吃,都争着去了。“且箩”用竹篾编织“箩隔”。
△荒田无人耕,耕哩有人争。
注:耕荒田者首先要卖力开垦,懒者就不愿耕;有人开垦好了去耕时,却有人出面争了。此喻一心不劳而获之人。
△牛耕田,马食谷。
注:喻穷人辛苦,富人享福。
△一代做官,三代孤寒。
注:此指刚正廉明的清官。他们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代贫寒,四门无靠”。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贪官正好作鲜明的对照。
△朱门出阿斗,茅寮出状元。
注:“朱门富户”往往培养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知五谷从何来的“阿斗”;而穷苦之家却可能出德才兼备之人才。“自古英雄出草莱”此言不谬也。
△山中无老虎,猴哥称大王。
注:雄狮、猛虎、均称“兽中之王”,在无狮、虎之山,则猴子称王。此喻“在一个地方,如无最凶恶势力,则会由最狡猾者称王,猴子则属此类。
△蜀中无能将,廖化作先锋。
注:事出“三国蜀汉”在蜀汉后期,“五虎将”已亡,刘玄德、诸葛亮已故,蜀军中能征善战者之老将唯廖化等人,自然担任了先锋之职,这是时势使然,并非贬廖为无能之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注:这从历史事实来看,善恶之报,确是循循相因,但实属“人为”并非“天意”。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个国家、政权之得失,亦关键在“人心之向背”不可不信也。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注:这是《增广贤文》中之一句。语意自明,很有现实意义。其根源出自“势利”思想。
△人无十足,卵无满笃。
注:喻一个人无十全十美。正如一个卵(蛋),表面看个个圆满,但其实内部都不是十足的“饱满”。古语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此理。
△真金唔怕火,怕火非真金。
注:喻看事物好坏要看本质。“真好的说不坏,真坏的说不好”。一个好人不怕他人毁谤中伤;一个坏人也不怕有人包庇保护,终归会黑白分明。
△再好良田有冇谷,再好草山有瘦牛。
注:喻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再好的田里也会长出冇谷穗,再好的草山也会养出有瘦牛。反过来,再坏的田也可能夺得丰收,再差的草山也可能养出健壮肥胖之牛。关键是“事在人为”,是掌握事物发展的人。
△海深总有底,树高总有根。
注:喻凡事物发展总有一定的“限度”。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注:喻事物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的思想总是向上的,向前进的;水总是向东(低处)流的。人若是向下、向后退,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所以改革是人类社会必然要不断发生的规律。
△手指伸出有长短,莲花出水有高低。
注:喻别要求绝对平均主义。事物在同等条件下都不可能绝对平等,何况人呢?!
△鸭女麻难得鸬鹚嘴,鸬鹚难得鸭女麻毛。
注:此喻事物各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或说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鸭,毛不怕水,但嘴甲不如鸬鹚嘴;鸬鹚的嘴会抓鱼,但毛很怕水。这就是它们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人,也是这样的。长处与短处,往往并存互见。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注:喻事物均不可能长久都处于美好的优势。何况“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注:俗话说:“田塍堵得水,道理服得人”。都是喻“只有真理才能服人”的道理。
△蔗就老来甜,姜就老来辣。
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此喻人愈老愈有经验,愈见真功夫。劝人要尊老敬老。
△鱼怕离水,草怕见霜。
注:鱼水相依则活,草霜对立则枯。借物喻人,如“党群”、“军民”则如鱼水关系,等。
△天有阴晴,事有成败。
注:自然与人事的成败都不是“必成”或“必败”的。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胜败乃兵家常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败不是可由人主观决定的。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注:喻“势均力敌者”相斗都必有一败。劝人勿恃强好斗,应和平相处、“以和为贵”。
△蛇有蛇路,虫另有虫另路。
注:虫另即青蛙。蛇和青蛙都在田里活动,过后都会留下行迹。表面相似,但都有不同的“迹像”。此又喻人各有自己谋生的渠道或手段。
△无油难脱锅,无水难行船。
注:把“油”和“水”比作钱,都喻无钱办不成事。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注:这是相对的真理,在社会现实中正是这样。此喻面对困难,总有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水落石出,蛇死脚出。
注:“蛇死脚出”据说,蛇死后会露出已经退化的“脚”的“痕迹”。此则谚语,总的是喻每个“事件”,都始终会“水清见底”露出原形真象。
△独墙难挡四面风,独柴难烧一锅红。
注:喻一定的力量只能办其“力所能及”的事。劝人要团结协作。
△红梅做过青梅来,担竿做过竹笋来。
注:此喻自己是“过来人”。因为红梅是青梅变的,担竿是由竹笋变竹再变成担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 (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食饭千人,主事一人;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路有千条,真理一条;歪理千条,真理一条。
▲理是直的,路是弯的。
▲一只巴掌拍唔响,一只草鞋难上岗。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
注:状元,是“科举”时代,殿试一甲第一名的人。
▲人是生成的,鬼是画成的。
▲功夫是真的,把戏是假的。
注:功夫,即武术,这里指“本事”;“把戏”指过去走江湖者耍的魔术、幻术,是虚假的。
▲千寻大海泉流汇,万丈高楼从底起。
注;千寻,“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里的’千寻”指海的深度。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注:秉性,指一个人先天的本性,所以,又说为“本性难移”。
▲留得青山在,唔怕无柴烧。
▲大漏漏唔长,小漏漏干塘。
注:这里以池塘、水库的漏洞比喻人的错误。漏大易发现,能及时堵住;小漏则不易发觉,等到漏久了,塘干了,才来补漏就迟了。对人的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注:此喻同类事物,不论大小,其内部结构都是一样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醒)。
注:此以下棋喻各种人为之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万事难,就怕怕麻烦。
▲思前想后,瞻前顾后。
注:此劝人做事要想得周到、长远。
▲针无两头利,刀有两面光。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人有相像,物有相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注:“十年窗下”指读书;“一举成名”指考中“举人”。
▲无风唔会起尘,无鬼唔会死人。
▲蛇过有路,鸟过有声。
▲独木不成桥,单砖不成墙。
▲无针难引线,无水难行船。
▲八斗小瓮,难装一石。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水晶眼镜,各人合戴。
注:水晶眼镜,又叫老花眼镜,有显微、放大作用。
▲树大一年多一托,人大一岁多想作。
▲小鱼翻不起大浪,小虫能蛀大梁。
注:小虫,指蛀虫。
▲想三步,行一步。
注:此喻人办事要“三思而后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日肩头四日脚,四日一过闲索索。
▲相佛容易刻佛难,看花容易绣花难。
▲不登高山,不知平地;不吃黄连,不知苦味。
▲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多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活到老,学到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唔怕唔识货,就怕货比货。
▲打了三年官司,当得半个律师。
▲有牛唔知牛辛苦,无牛正知苦倒人。
▲有猫唔知猫功劳,无猫正知老鼠多。
▲上山才知山高矮,下海才知海浅深。
▲便宜无好货,好货无便宜。
▲要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
▲人爱灵通,火爱窿空。
▲水打千斤石,难打四两铁。
▲人上一百,七鼓八笛。
▲人丁满百,武艺皆全。
▲文书千担,口诀一拈。
▲一艺不精,误了终身。
▲未作陂,先谋圳。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把戏人人撮,窍妙各不同。
注:撮,即耍;窍妙,指诀窍。
▲识得者当作宝,唔识者当作草。
▲劈柴看纹理,做事识道理。
注:纹理,指木柴的纹路。
▲三虎必有一豹,三鸠必有一鹞。
▲火辣(烈)唔怕生鲁萁,刀利唔怕死牛皮。
▲响水唔滚,滚水唔响。
注:指煮(煲)滚水时,晓响便没滚,滚了就唔响。
▲人多好同阵,艺多好随身。
▲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
▲晓食唔晓动,金山也食空。
▲海水舀唔尽,知识用唔完。
▲秀才遇到兵,有理讲唔清。
▲有理讲真话,无理讲蛮话。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帮理唔帮亲,认理唔认人。
▲狗怕夹尾,人怕理亏。
▲舌麻无骨,嚼入嚼出。
注:比喻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者。
▲舌麻无骨,任人拗屈。
▲人无理说横话,牛无力捡横耙。
▲来历不明,是问中人;嫁娶不明,是问媒人。
注:“中人”是买卖的中介人;媒人,是旧时婚嫁的介绍人。
▲话多闲言,篾多闲缠。
▲唔会撑船嫌溪曲,唔会行路怨路曲。
▲屙屎唔出骂乌蝇,灶背跌倒赖灶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五)
(编者按:“客家谚语”原分两大类:社会与生产。现据读者意见,分部小一些。已发的第一期为“时政”;第二期为“世态”;第三期为“事理”。第四期为“知识”。本期起为“修养”。
立志
▲食水不忘挖井人,食糖不忘种蔗人。
注:也有说:“食水爱念水源头”。都是“饮水思源莫忘本”之意。
▲薪臼唔合家娘意,绣出莲花也话“鬼点火”。
注:薪臼,即媳妇,家娘,即婆婆。“鬼点火”喻难看。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企得高,望得远。
▲人怕无志,树怕无皮。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气高,自愿过水唔过桥。
▲唔怨天,唔怨地,怨得自家无志气。
▲人穷志不穷,蟒蛇脱壳变成龙。
注:一说“男蛇脱壳变成龙”。
▲男人无志做无家,女人无志“生离女麻”。
注:生离女麻,指被丈夫离弃。
▲穷要有志气,富要靠田地。
▲鸟无翼不能飞,人无志无作为。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胸有壮志,遇难不畏。
▲人穷力出,山崩石角。
注:角 ,la-音路。客话意为山崩了石头就露出来了。
▲大鹏翼展九霄翔,男人有志走四方。
▲网烂纲唔烂,人穷志不穷。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蟾蜍蹲缸脚,鹞婆飞上天。
▲人子细细心肝足,石子细细打穿屋。
▲唔怕路长,就怕志短。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井井无泉。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舍不得娇妻,做不得好汉。
▲有脚唔怕无路走,是佛何愁无殿坐。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人怕人打落,火怕人烧着。
注:打落,客话,即奚落。
▲得志一条龙,失意一条虫。
▲有钱须念无钱日,得志毋忘失意时。
▲有钱唔好用尽,有势唔好使尽。
▲一靠志气,二靠运气,三靠人缘,四靠天时搭地利。
道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注:这个“道”,就指道德。
▲有钱施功德,无钱拈开 。
▲枭心枭自己,好心好别人。
注:枭心,指歹心。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注:负,指欺负、亏负、辜负。
▲好人为大家,好猫管千家。
▲帮人帮到底,送佛到西天。
▲忍气人留财,受气人得福。
▲好心唔使食长斋,好脚唔使穿绣鞋。
▲少做缺德事,自有好儿孙。
▲朋友妻,不可欺。
▲牛唔做,贼唔做,横打直过。
注:“做牛”,旧指与内宗妇人通奸。
▲行得正,坐得正,屎
翻转好照镜。
注:屎 ,又叫矢 即屁股。
▲君子不饮过量酒,正人不贪意外财。
▲日嬲夜游,唔系做贼就偷牛。
▲好人唔翻旧事,好狗唔食旧屎。
▲口念阿弥陀,手拿杀人刀。
▲得人钱财,替人消灾。
▲蜂糖嘴,辣椒心。
▲美色无美德,好比花有 。
▲莫笑他人老,自家轮得到。
▲狐狸唔知尾下臭,田螺唔知尾下皱。
▲有花自然香,何必当风扬。
▲盲到八十八,唔好笑人眼珠瞎。
▲自家粘到满身屎,还嫌别人透气臭。
▲当面一枝花,背后一条蛇。
▲吃人一口,报人一斗。
▲食人碗前,讲人碗背。
▲满面笑吟吟,肚里一包针。
▲好人唔讲谎言,明人唔做暗事。
▲十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
▲花花假假,雷公会打。
注:指花言巧语,谎话骗人。
▲台上握手,台下踢脚。
▲乌蝇莫笑鳖,鳖笑乌蝇还过得。
▲生疮唔知化脓,打屁唔知面红。
▲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唔做亏心事,唔怕鬼叫门。
▲丢了讨食筒,忘了叫化身。
▲发财唔到怨祖公,讨食唔到怨竹筒。
▲还细偷针,大哩偷金。
▲只贪眼前花,日后扌亥铁枷。
▲好赌之人无春光,好嫖之人命唔长。
▲赌博好唔好,问过吴三保,亲手造条万胜街,亲手赌到“了”。
注:吴三保,兴宁人,一生好赌。赢了很多钱,在兴宁县城造了一条“万胜街”,最终又亲手赌光了。
▲一心赌博望春光,谁知紧赌紧郎当。
▲嫖人妻女笑哈哈,妻女人嫖正知羞。
▲纸做龙船放落水,身溶正知漂(嫖)坏哩。
▲鱼子食到茶麸水,肠断正知肚(赌)坏哩。
▲好嫖好赌,一生辛苦。
▲唔嫖唔赌,妻贤子肖;一嫖一赌,妻离子散。
▲鸦片烟,似砒霜,一上瘾,命难长。
▲嫖赌吸毒最害人,毁撇身家害亲人。
▲船无罗盘满江飘,人无道德鬼都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暂时缺乏

客家谚语(七)

社交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
△ 居必择邻,交必择友。
△ 人无人缘人欺死,菜无菜园鸡啄死。
△ 良言莫嫌少,良友莫嫌多。
△ 行爱有好伴,住要有好邻。
△ 人情好,食水甜。
△ 一人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
△ 你有春风,我有夏雨。
△ 交一个朋友,千言万语;绝一个朋友,三言两语。
△ 人穷朋友少,衫烂虱女麻多。
△ 若要人尊敬,自家先敬人。
△ 若想人帮助,自家先帮人。
△ 若要好,两头来,一头不好好唔来。
△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鱼情看水情。
△ 人情还人情,钱财爱分明。
△ 只好救苦,唔好救赌。
△ 盲做生理,先学肚量;盲曾出门,先学谦让。
注:盲、盲曾,未曾也。
△ 退一步天宽地阔,进一步打死人命。
△ 人爱长交?数爱短结。 注:数,指钱财数目。
△ 入乡随俗,入巷随弯。
△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 生处好寻钱,熟处好过年。
△ 平凡做人易,忠厚做人难。
△ 人情大过债,锅头拿去卖。
△ 出门无老无大,各人包袱各人带。
△ 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注:旧秤为16两一斤。
△ 生理好做,伙计难寻。
△ 问路不施礼,多走几十里。
△ 交人要交心,听话要听音。
△ 将军额上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 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事不忍上大当。
△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 入门看面色,出门看天色。
△ 君子不与牛斗力,凤凰不与鸡争食。
△ 和气生财,斗气生灾。
△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 讲到人爱听,做到人相信。
△ 讲得好,唔当做得好。
△ 若要朋友信,做事讲诚信。
△ 对儿孙爱严,对朋友爱尊。
△ 千里送鹅毛,物轻人意重。
△ 锦上添花容易做,雪中送炭几人能。
△ 交结朋友重情意,行走江湖讲义气。
△ 朋友重情重义,爱学桃园结义。
△ 谦让多朋友,自私无帮手。
△ 当面不吹牛拍马,背后莫讲人坏话。
△ 真正朋友,万古千秋;酒肉朋友,见难就溜。
注:此“难”指灾难。
△ 真情良友不可少,酒肉朋友切莫交。
△ 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 朋友都真诚,心心如一人。
△ 看人顺境时,隔远先招手;遇人逆境时,隔远岔路走。
△ 真朋友,雪中送炭;假朋友,落井下石。
△ 交个良友,如得个良师;交个歹友,似得个狐狸。
△ 买卖不成人情在,只有和气正生财。
△ 和买笑卖,齐家自在。
△ 真情真义胜黄金,万金难买一片情。
团 结
△ 人心齐,泰山移。
△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 众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各人一个心,无钱堪买针。
△ 人多人强,狗多咬狼。
△ 单拳难敌众手,单人难擒猛虎。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
△ 一个巴掌拍不响,单只草鞋难上岗。
△ 打虎就要亲兄弟,上阵要靠子弟兵。
△ 鼓破众人擂,墙倒众人推。
△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折不断。
△ 独手难举石,众手可移山。
△ 单肩难挑千斤担,独脚难行千里路。
△ 轻霜打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 独木架桥难行走,众木成排好渡江。
△ 不怕恶人欺,只怕心不齐。
△ 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水涨小河满。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人多力量大,神仙也不怕。
△ 十人扶人易,一人扶十难。
△ 人多好办事,水大好行船。
△ 有理之事望人和,无理之事托人和。
△ 食饭千人,主事一人。
△ 老少一条心,家和万事兴。
△ 兄弟分开成邻舍,上昼分开下昼借。
△ 兄弟不和鬼打架,夫妻不和难做家。
△ 内宗不和,别人看轻;兄弟不和,做事唔成。
△ 唔怕困难多,最怕人不和。
△ 歌曲无谱唱唔成,军队无帅令唔行。
△ 各吹各的号,各放各的炮。
△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千人万众人心齐,千军万马听指挥。
△ 众人一心可炼金,众志凌云可成城。
△ 清不清,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八)
训 诫

▲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苍天不负经霜树,事业不亏苦心人。
▲ 想得鲜鱼食,敢落深池塘。
▲ 若要人下水,自己脱衣裳。
▲ 百行不如一志,百晓不如一精。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学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出状元郎。
▲ 不怕事难,就怕人懒。
▲ 鸡女麻多,懒生卵;薪臼多,懒洗碗。
?注?客家话谓蛋为卵,媳妇为“薪臼”。“薪”指柴草,“臼”指舂米,均指家务。古谓媳妇管“薪臼”之事,故名。“萁帚”,亦谓“媳妇”,“萁”,指柴禾,“帚”指扫帚,亦指媳妇所负之家务也。
▲ 一个和尚挑水食,两个和尚扛水食,三个和尚无水食。
▲ 食哪家饭,念哪家经。
▲ 食人俸禄,工夫做足。
?注?俸禄:古代当官者的“工资”之谓;一般做工的“工钱”称“薪水”即指伙食、柴水费。
▲ 今日有官今日做,明日无官卖杂货。
?注?谓“要能官能民,能上能下”。
▲ 看山砍柴,看菜绑(送)饭。
▲ 端人饭碗,服人家管。
▲ 识得主人意,正系好功夫。
▲ 行差一颗子,输了一盘棋。
▲ 蒸酒做豆腐,到老唔敢逞师傅。
▲ 能管千军万马,难管厨房灶下。
▲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遇到腰痛无把握。
?注?喻人掌握知识要全面,做事要灵活。
▲ 善事多做,恶事莫为;与人为善,何乐不为。
▲ 有钱唔好用尽,有势唔好使尽。
▲ 会水的河中死,会打的拳下亡。
▲ 爬得越高,跌得越凶。
▲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外贼好避,内贼难防。家贼难防,偷尽屋梁。
▲ 讨食莫同路,同路会饿肚。
▲ 亲戚莫共财,共财无往来。
▲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 作客莫在后,见官莫在前。
▲ 过头话不说,过头事莫做。
▲ 便宜莫贪,嫖赌莫沾。
▲ 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 贪竿食,跌死牛。
?注?竿,指芒竿,一般多生在山崖险处。
▲ 贪秆食,鼻公贪出血。
?注?过去客家多有“稻草棚”俗称“秆棚”,棚下拴牛,为防牛食秆,把牛绳束短,牛还要贪食磨擦多了,牛鼻被牛鼻圈磨出了血。因有此谚。
▲ 不怕虎狼对面吼,就怕人前两面刀。
▲ 走平地,防跌跤;顺水船,防暗礁。
▲ 南蛇钻竹篱,不死也会脱身皮。
▲ 严是爱,纵是害。
?注?对子女而言。“纵”是指“娇纵”、怂恿。
▲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 相骂莫帮言,相打莫帮拳。
▲ 一年算了三次命,无病也会变有病。
▲ 食人的口短,用人的手软。
▲ 打蛇唔死三分罪,放虎归山害自家。
▲ 当家莫当两头家,做人莫做两头蛇。
谈吐
▲ 君子坦坦荡,有话当面讲。
▲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刀伤容易治,口伤正难医。
▲ 心直口快,惹人见怪。
▲ 话唔好讲绝,事唔好做绝。
▲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 话软入耳,水软入石。
▲ 做事分缓急,讲话知浅深。
▲ 好人面前莫说假,小人面前莫说真。
▲ 胶多唔粘,话多唔甜。
▲ 有钱钱安人,无钱话安人。
▲ 饭可以乱食,话唔好乱讲。
▲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心诚唔在话多,酒好唔在量多。
▲ 讲讲笑笑是正理,讲人闲事惹是非。
▲ 唔会吹笛祭坏“地”,唔会讲话搞坏事。
?注?客家话称墓为“地”,扫墓,称“祭地”或“筛地”、“ 酉丽地”。
▲ 馊粥馊饭容易食,冷言冷语难落肚。
▲ 讲笑讲“伤慈“,搔痒搔脱皮。
▲ 巧言不如直说,直说不如硬断。
▲ 见到唐人讲番话,见到番人唔晓话。
?注?意为故意说让别人听不懂的话。“唐人”中国人;“番人”指外国人。
▲ 食官饭,打官腔。
▲ 若要江湖走,磨利一把口。
▲ 量体裁衣,看人讲话。
▲ 讲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言多有失,酒多伤胃。
▲ 力贱得人敬,喙贱得人恼。
▲ 人有失言,马有失蹄。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人老喙多,树老根多。
▲ 一人讲假,十人传真。
▲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
▲ 有理唔在声大,药好唔怕病重。
▲ 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再大困难也唔怕。
▲ 讲话假大空,办事不成功。
▲ 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谚语(九)

▲ 做人贤为本,百行孝为先。
▲ 不贤难入世,不孝难为人。
▲ 财多唔当身体健,官大唔当子孙贤。
▲ 勤俭能保祖公业,贤孝享得儿孙福。
▲ 行路走正道,做人讲贤孝。
▲ 不贤不孝,不良不肖。
▲ 贤慧孝悌,一家和气。
▲ 做官买田,唔当子肖妻贤。
▲唔怕穷,唔怕苦,就怕儿孙学嫖赌。
▲ 兄弟和好土变金,子嫂和好家业兴。
▲ 兄弟不和外人欺,夫妻不和门背企。
▲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断难得续,衣破遭羞辱。
?注?后二句,原为“衣破犹可缝,手断不可续”,这是旧礼教“重兄弟、轻妻子”的旧思想,是不对的。笔者以为:不论对兄弟、妻子,都要互相尊重,否则都会遭人非议,自惹其辱。
▲ 家中有一老,当得无价宝。
▲ 还生食四两,当过死后祭猪羊。
▲ 还生唔孝顺,死哩哄鬼神。
▲千跪万拜一炉香,唔当生前食碗汤。
▲ 有爷有哀金银宝,无爷无哀路边草。
▲好子唔贪爷田地,好女唔贪嫁时衣。
?注?指子不贪祖业田,女不贪嫁妆。关键要靠自己勤俭持家,劳动致富。
▲ 父母思量子女好似长江水,子女思量父母都无担竿长。
▲ 买不尽子孙田,做不尽子孙屋。
▲ 唔当家唔知柴米贵,唔生子唔知父母恩。
▲ 养儿不知娘辛苦,养女才知苦了娘。
▲ 受得爷娘气,可得儿孙福。
▲ 若怕老哩难,子女薪臼爱有缘。
▲塘里无鱼虾也贵,身边无子女值钱。
▲ 五月种茄不得食,五十养子不得力。
▲ 若要子孙贤,莫让娇纵乱花钱;若要子孙孝,对待父母公婆先尽孝。
▲ 父母无好样,儿孙就学样。
▲ 爷老以公样,猪笼上起灶棚上。
▲ 家中有一老,当得一把锁。
▲ 后生无孝道,老哩现眼报。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爱想一生好,首先讲孝道。
▲ 拗拗暴暴,唔讲孝道,无上无下,不贤不肖。
▲ 要学好,先敬老。
▲ 今朝若得真富贵,要问生身何处来?
▲ 不敬翁姑,试问丈夫。
?注?翁姑:指家官家娘。为人媳妇不敬翁姑,首先要怪罪其丈夫。要是为子者贤孝,媳妇何敢不敬公姑?
▲ 子女不教道,将来就拗暴。
▲ 子不教,父母过。
▲ 子女满间角,唔当老公(老婆)一只脚。
▲ 家里有,唔当老公有;老公有,唔当自家有;自家有,唔当贤孝子女并薪臼。
▲ 爷望子成龙,子望爷升天。
▲ 三个做官爷,唔当一个“告化”哀(指“乞丐”娘)。
▲ 长子当父,长嫂当母(又一说为“长女当母”)。
▲ 有钱就妻贤子肖,无钱就蛇声鬼叫。
衣食住行
▲ 佛靠金镶,人靠衣装。
▲ 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打扮成哩像阿旦。
?注?阿旦,即古装戏中的“旦角”,都是美女形象。
▲ 多衣多寒,少衣自暖。
?注?这是过去穷人无奈的自我安慰。
▲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 平时爱着好,作客无新祆。
▲ 着袜唔知脚下暖,脱袜正知脚下寒。
▲ 要同人比工作,莫同人比衣着。
▲ 食十足,着九六。
▲ 有食无食看面上,有着无着看身上。
▲ 大火煮粥,细火焖肉。
▲ 人多无好菜,猪多无好糠。
▲ 卖菜人,食菜耳;分食人,吮手指。
▲ 肚饥糠也好,肚饱肉嫌肥。
▲ 猪撑大,狗撑坏,人就撑成猴精怪。
▲ 三年大旱,饿唔死厨官。
▲ 大人望莳田,细人望过年。
▲ 食鱼肥,食肉瘦。
▲ 人是铁,饭是钢。
▲ 家有三件宝,无钱米也好。
▲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 饥不择食,贫不择衣(另一句为“贫不择妻”)。
▲ 日求三餐,夜求一宿。
▲ 耕南田,住北屋,无食都过享福。
▲ 无钱唔敢乱赴圩,搭床唔敢乱“邦被”。
▲ 棉被堆到栋,唔当人气冲。
▲ 三欢(床)被骨,唔当一个人气。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 食肉不如养肉,捡田螺唔当睡目。
▲ 江湖走得老,六月出门带棉袄。
▲ 赌钱莫赌食,欺山莫欺水。
▲ 行船走马三分命,平地也会跌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埔传统客家美食

大埔县美食小吃品种多样,风味独特,色香味俱全,充分体现了客家美食文化的特色,颇负盛名,深受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国内乡亲的喜爱。
  薄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清朝雍正年间,百侯人杨赞绪,任陕西按察使时带回家乡的四种点式(薄饼、绿豆粄、豆子羹、蕨粉粄)之一。薄饼有“锦囊藏宝”之称。其制作方法:一是用面粉作饼皮。把面粉加进适量的水和少许盐水,用力揉搓至软韧粘结后,放入加热后的平面锅上,推平压薄,烤熟时饼薄如纸。二是制作馅料。一般以肉、豆腐干、蒜白、香菇、虾仁、鱿鱼丝等为原料,再加上适当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包入饼皮扎好,再加上胡椒粉或辣酱等佐料,即可食用,其味鲜美、香甜可口。
  鸭松羹制作原料为纯净洁白的雪粉、红糖、猪油、生姜及陈皮碎未。其制法先把生粉炒熟,再将红糖加适量的水煮稠,用粗纱布过滤,除净杂质,放回锅里,撒上生姜及陈皮碎未,加上适量的油。待煮沸时,一边把炒熟的生粉用细筛均匀地筛选进稠糖上,一边缓慢地注入油料,并不停地搅拌,直至羹呈黑褐色,光亮润泽,香气喷发时便成。其味香甜松脆。
  忆子粄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得名于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明朝,大埔某地有一户人家叫松婶,其儿子阿根武艺出众,在郑成功下当一名海军,飘洋过海到台湾去剪除倭寇,除暴安民。松婶思念儿子,每逢中秋节,就做了儿子爱吃的粄,摆在月下,对月怀思。秋去冬来,足足等了30年。在一个中秋之夜,儿子突然回来,接过母亲手上的“忆子粄”,欢庆团圆,此粄因而得名。其制作:一是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软韧粘结,分成小团,撒上适量的生粉,压成粄皮;二是制作馅料,一般以靓肉片、鱿鱼丝、豆腐干、蒜白、香菇、虾米等为原料,加上适量的食油和酱油,焖至熟透,然后把馅料包进粄皮里,扎成四方立体形,用干净的叶子包好,涂上食油,放蒸笼里,用猛火蒸熟,再加上佐料,即可食用,其味别具一格。
  珍珠粄原名老鼠粄,系由著名作家杜埃取的名。它的主要原料用粘米,以冷水浸几小时后,捞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开水拌和,反复揉搓至适度后拧成团,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面上,将粄团压在粄擦上用力来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条1-2寸的粄条掉在锅中,待粄熟浮面时捞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却后再捞起晾干即可备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碎、花、胡椒粉等佐料,味美有加。大埔县内以西河一带珍珠粄最为有名。绿豆粄其主要原料比例为绿豆1、糯米3、红糖4,再加上适量的桔饼、枣肉、龙眼肉、瓜片等为佐料。其制作方法大至与忆子粄相同;把糯米磨成粉未作粄皮,以豆沙及佐料作馅,包进粄皮里,用干净的蕉叶扎成长方形搽上食油包好,放在蒸笼里猛火蒸熟则成。吃时清甜香鲜,四味俱全,故有“沙里淘金”之称。据实验测定:内含丰富的维生素、果糖、鞣质等营养成份。
  人丁粄主要以粘米与糯米混合磨成粉未,加上过滤后的红糖水或开水搅拌,洒上少许食用红色素,揉搓至软韧粘结后,捏成小团,用手掌滚成圆柱条,长约15公分左右,放在蒸笼中猛火蒸透即可。大埔农村老百姓在年节或迎神会期间,大都有做此人丁粄,作为供品。其谐意家庭幸福,人丁兴旺。
算盘子主要原料为芋头、雪粉,比例为2:1,配料有靓肉碎、鱿鱼丝、香菇、虾仁等。制作方法:将芋头削皮、洗净、切片、洒些盐、蒸透、热掺入薯粉,加开水拌匀揉韧,搓成条状后,切成颗粒,搓成圆形,再用母指与食指按,成两面凹的扁圆形,有如算盘上的珠子。后放进沸水锅里煮熟,捞起滴干水份,再放进锅里与配料炒匀,倒入用猪骨熬好的上汤,洒上葱花或元荽,就可上桌。其味香滑,鲜美可口。
  笋粄、豆粄其制作包括粄皮和肉馅两部分。粄皮以薯粉为原料,用开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肉馅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冬笋为好)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虾米、鱿鱼丝、香菇、胡椒粉、盐等。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馅,捏稳封口成半月形,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至于豆粄,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不同的是内馅则以煮烂熟的赤豆或白豆为主,咸甜皆可,煮成后用熟油浸润,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且不致相粘。
  豆腐干大埔的豆腐干有近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名播岭南,远销海内外,早在一九五九年就被誉为广东省名牌优质食品。大埔豆腐干,其制法上以上等黄豆为主要原料;香料以肉桂、花椒、八角、豆寇、丁香、甘草、公丁、桂皮、砂仁、大小茴香等十多种药材磨成粉未;用山黄栀或柠檬冲制在开水锅里,染成淡黄色。特点质坚韧,有弹性,甘、咸、香、鲜四味俱全,可以下酒,佐菜。配以高温灭菌、真空精美包装,成为送礼佳品。
  除上所述,大埔传统名小吃还有豆子羹、艾粄、菜丝粄、甜粄、米粉、玉粉、牛肉丸、猪肉丸、酿豆腐、苦笋煲、梅菜扣肉、白切鸡、姜酒鸡、盐酒鸡等,举不胜举。目前,城乡人民生活改善了,但对于本地传统名小吃总是不厌其食,特别是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及外出乡亲,每回桑梓,总要家人弄点传统食品,以慰怀恋家乡、思念故土之情。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54

[ Last edited by delonmun on 14-11-2004 at 04:08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民俗活动中的傩舞

  建宁客家民间至今每年还有一个“五谷节”,日子是农历五月二十五日。每到这天,全村各家各户都要出钱出人去朝拜“五谷菩萨”和各路神仙。建宁客家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各村各乡都有一个主管五谷的菩萨,如均口镇的五谷菩萨在孕育千里的闽江的严峰山上,每到这一天,各个村都会组织人马敲锣打鼓,挑着供品翻山越岭到严隆山上去朝拜.所以闽江源水有神水之说。其中与江西毗邻的溪源乡的村庄还组织傩舞队。不仅一路舞着去朝拜五谷神,而且朝拜回来后,还要到村庄、田间去周游一趟,以驱邪镇魔,祈求五谷丰登,人寿年丰。旧时,每到这日,全村老少都沐浴吃斋。
   
   傩舞产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古代驱邪镇魔的一种巫舞,经长期传承发展已渐渐从单纯驱邪向娱乐方面转变,并成为民间的一种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由于傩舞的历史悠久,流传于民间的渐少,故被视为研究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活化石。

   建宁溪源乡的傩舞的起源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清道光二年(1882年)。建宁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万物枯萎,虫害肆虐。眼看就要绝收了,当朝的政府也拿不出什么抗旱的上策,靠天吃饭的百姓忧心如焚,为避免粮食绝收,许多村民便自发集资组织一支“乞神保收”的民间鼓乐队来求神降雨,驱邪镇魔,祈盼五谷丰收,当时的民间艺人就结合人们这一心态,创作了一种符合人们求神降雨这一活动特点的民间舞蹈——傩舞,并一直流传至今。

   傩舞的表演形式是以大众组合而成,有一支引人注目的扮相舞蹈队。先由一人扮观音娘娘在前面引路,接着是六位男子以六种各具特色的扮相边舞边击鼓,他们的面具上分别有代表双、福、禄、寿、喜、金六位神仙的标记。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毯”即“平坦、平安”之意;“鼓”与“谷”同有,为“五谷丰登”之意。此六人一边敲击着木鱼、跳鼓、尺板等道具,合奏出雄壮的打击乐曲,一边舞蹈,其舞蹈动作原始古朴,以马步、弓步、摆拳、跳跃为主,有时也穿插翻滚。叠罗汉、排字等动作,在锣鼓的强烈节奉中展现出租犷凶悍的雄姿。后面是一男子扛百家伞,百家伞意为神赐百家福。百家伞是客家的姑娘和新媳妇缝合而成,布条上均写上或绣上各家户主的名字和吉祥词。百家伞紧随六位神仙之后,撑伞者应随着乐曲不停地转动伞,并回旋、跳跃,表演出各种舞蹈动作。随后是器乐队,乐器以唢呐、笛子为主调,吹奏的多是《五谷祭》。最后是助威或看热闹的村民。

   傩舞表演时,全村男女老幼,倾村而出,演的演,看热闹的看热闹,村庄大的多达几百人,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傩舞威威,喊声阵阵,锣鼓喧天,彩旗飘飘,鞭炮齐鸣,场面非常壮观。旧时,傩舞的表演都由男性担当,表演的场地都集中在田间地头,主要以祭五谷,驱邪,祈求风调雨顺。因此,傩舞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切喜爱,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农事或节庆时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还成立了“傩舞会”,由各农户轮流作东。1993年,“中国建莲节”文艺踩街时,溪源乡的傩舞队登场演出,一展天姿优雅,使外宾们倍感新鲜,并受到一致的好评。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人物游长街 客家高跷舞千姿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赣州人叫做“高脚师”,它是民间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据《京都风俗志》载:“秧歌以数人扮头陀、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登竖木,谓之高脚秧歌。”另《定县秧歌论》也说:“唱秧歌的人,脚底下绑上三四尺高的木棍,叫做踏高跷脚。”

    高跷这种表演活动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面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而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腊月、正月间。新年一到,人们便打起了绑腿,踩着高跷,盛装出行,走街串巷,好不热闹。踩在高跷上的人,有种高入云端的感觉。高跷表演中多配以“灯”、“蚌壳”、“彩莲旱船”,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

    赣南客家的高跷表演吸收了赣南民间戏剧、客家灯彩的表演形式,多为“扮故事”。表演者注重人物的服饰,侧重“扮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

    古老的赣南客家高跷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项独特绝技,表演形式丰富。高跷表演一般由12至16人组成,扮饰《八仙过海》、《封神榜》、《水浒传》中的人物。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赣南客家高跷活动兴盛,赣州城区就有四五支高跷表演队,在章贡路举行过比赛。建国后,市文化馆发动客家民间艺人组织高跷表演队,扮饰工农大众和人民解放军等形象,经常在节假日或大型集会时表演。

    如今,在赣县活跃着一支客家高跷队,它是民间艺人王昭富组建的队伍,其中少年女子高跷表演队,是江西省惟一的青少年高跷表演队伍,王昭富在民间高跷表演艺术上大胆创新,创下了高跷与杂技表演、高跷上变魔术的新记录。他为发扬光大赣南民间高跷表演艺术作出了贡献。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客家忌讳事

作者:alan99  转贴自:天涯虚拟社区

我在客家农村长大,现在长大出来了时时会想起小时候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比较特别的事,不知道这些事是只有客家才有还是别的地方都有,反正我们那时候就是这样的,现在想起来还会觉得很有趣,能想起多少就写多少,供大家分享!
  
  “坑揽扑“,就是胸朝床睡,客家话翻译成中文就叫坑揽扑。相信现在许多人都喜欢那样睡觉,觉得舒服,我小的时候很是喜欢那样睡,一爬上床就来个坑揽扑,每当这样的时候,阿太(就是曾祖母)就会开始唠叨说那样会驼背,还吓我要在我胸前绑“里基”,呵,里基就是山里长的一种会扎人的植物,那时村里的人经常会上山砍些弄来烧火,因为在农村里经常会见到,阿太这样一说,我就觉得像被扎了一样,赶快翻过身来,生怕阿太真的会去抱里基来绑我身上。
  头上戴纸,无论你带的是报纸还是蜡纸,也是被认为很不吉利的,因为在农村里有人下葬的时候,家里的人就要披麻戴孝,一般会在头上包个白布做帽子,但有的时候也会用白纸扎个帽子或干脆就直接用蜡纸袋扣在头上表示。我小时也没忌讳那么多,尤其那个时候电视里放个济公的电视,看完电视我就喜欢学济公那个样子拿个破扇子,然后还自己用报纸扎个济公帽往头上戴,这会可不得了,惹得我阿太抡着拐杖就要来打我,嘴里直骂“汝样暗衰、汝样暗衰”。
  农村里下葬往山里抬时都会一路放鞭炮,刚开始小孩子不懂,以为像过年时那样鞭炮可以随便捡来玩,于是在放学回家看到路上有好多鞭炮时就会冲上去比看谁捡得多,结果一个个都被大人拎着耳朵回家。现在如果回家看到路上的鞭炮,别说捡,踩到不敢踩,见到唯恐避之不及,沾上了讳气。
  毛毛虫大家都知道吧,那时农村里特别多,就是那种全身黑黑的,客家话我们叫它“狗毛虫”,长得就像路边的狗尾巴草,只不过狗尾巴草是绿的,它是黑的。在乡村的小路经常可以看到它在路边上慢慢地爬,不过小的时候一点都不怕它,还喜欢捉它玩,但就是不能踩到它,踩到它的话会很衰,晚上可能会一大堆狗毛虫来找你讳气。但
  要是不小心在路上踩到了怎么办?不要紧,老人家说只要你马上往地上狠狠地吐上两口口水就没事了,呵呵。
  不知道大家上完厕所后有没有拿写过字的纸擦屁股,现在这样擦可能无所谓,但要是还是小孩子正长知识的年龄就不能这样了。小的时候没记性或者实在太急了又找不到手纸在哪里就会随手拿一张纸来代替,经常会是报纸或是在已经写过的写字本上撕下一两张,每当擦完屁股起来时,关心我的阿太总是会拄着一根拐杖在地上笃来笃去,说用有字的纸擦屁股将来会不识字,呵呵,虽然我阿太一个字都识。
  现在要是得了红眼病,大家肯定都会去医院看看医生买两瓶眼药水滴滴。但在我小时候农村里可不是这样,得了红眼病不先买眼药水,而是找来一小段红绳子绑在手指上,对绑在哪根手指有没有规定记不清了,据说那样绑三天到一个星期就会好的,那时候记得小孩子好容易得红眼病,于是个个都会在手指上缠根红绳子,有时候就那样不滴眼
  药水不看医生,一个星期左右果真就好了,呵呵呵
    吃饭的时候碗筷的摆放也有规矩。记得有一次准备吃晚饭的时候,饭满满一碗盛好了,我拿好筷子正准备开吃的时候,突然想到要去洗手或是干么的,于是随手便把一双筷子往饭里一插转身就想离开,这会可惨了,惹来答答(爷爷)一顿劈头大骂,愣是要我把筷子在桌上放好,小时候答答对我特别严历,我很怕他,他为什么那么怒我问都不敢问。现在想起来,我才明白其中原因,农村里上坟或是祭拜的时候都要烧香,没有香炉的时候,就经常会用一个破碗装满一碗沙子,然后就把香插到碗里,这样是不是很像在盛满饭的碗里插了几根筷子?呵........
        还有,在农村流行土葬,当家里有亲人去世的时候,家里人是不能看盖棺的.记得97年我阿太去世时,要盖棺的那天晚上,家里所有人都守在旁边,当盖棺的时间到时,大人就叫我背转身子不要看.不知这个忌讳有什么说法?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农耕文明的奇观——上堡梯田







  以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其规模与品位仅次于广西龙胜、云南元阳梯田,名列全国第三。1.2万多亩梯田散落在全乡12个村高高低低的山岭上,那层层叠叠,涌向天际的梯田有的多达数百级,令人叹为观止。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赣南著名摄影家李雪明的第一张反映上堡农民在梯田中劳动的黑白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上堡梯田渐渐闻名全国,以至每年总有无以计数的摄影家、作家、画家们一次次来到上堡,走进梯田群。

  史书上关于上堡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文中介绍了从广东返迁此地的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上堡梯田最美的季节是春播阶段,五月末,中稻莳田前,尚未插下秧的梯田里田水如镜,倒映着青山和蓝天,层次感最为丰富。插过秧后的梯田泛着绿色,不规则的田畴与规则的绿苗,生长着诗情与画意。九月底,梯田里的稻子已呈金黄色,在山里的劲风舞动下,飘逸起伏的稻浪,韵律般轻奏起天地之梵音,悠扬而醉人!

  “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泉流充足,即使处于山顶上的梯田,灌溉也不成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好,少有病虫害,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因此,所产稻谷,米质晶莹柔软,颇受市场欢迎。

  客家先民不仅留下种植稻菽,维持生存的土地,更为后辈创造一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如今的上堡人更具慧眼,他们继承和发扬客家先民的创业精神,充分利用这里的风景资源和自然优势,在这幅趣味盎然的写意画上,让流光溢彩的梯田景致,打造成令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让山里的风情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游人一批又一批走近上堡梯田。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这是20世纪以来人们形容客家人在世界上分布之厂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但是,关于客家人的人口确切数目和分布情况,我们一直很难以获得,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对客家人进行专项的人口普查工人,我们所得的关于客家在世界各地人口数据和分布情况大多来自各地客家社团的估计数目;而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客家人口数和分布情况,则主要依据关于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划分,参照不同时期的人口普查资料进行估算的。所谓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首先提出,其划分标准是以当时(1933年)的县区为单位,"视各县居民是否全数为客,抑或若干为客,而将各省属县,分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这种划分方法为后来的客家研究者所采用。后来,一般用"客家人在本县市占人口95%以上的叫纯客住县;与其他族系杂居拥有数量不等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的县叫非纯客住县"。到目前为止,关于客家人口总数和分布情况已有多种说法,不过,这些说法都有一个时间先后的次序,所以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客家的迁移和自身发展情况。
  一 关于客家人的人口数最早报告客家人口总数的是英国传教士肯贝尔和美国现代文化地理权威韩廷敦,肯贝尔在其1912年发表的《客家的源流与迁移》中认为"能操客语的人口,已达一千五百万";而韩廷敦则在其《种族的品性》中谓:"客家的人口,总数在一千万以上"。不过对这两位英美人士的说法,我们不能置信,罗香林认为,其实这都是极其主的估计,他们根本没把客家居址先弄清楚,范围也没一定,所以所得的结论,也就极难置信了。因此,对客家人口进行科学的估计,首先必须先了解客家人的基本住地,然后再根据基本住地估算客家人口。这项工作是由罗香林先生最早从事的。他根据各地志书及谱谍,以及个人亲向客家人士访问所得的消息,与其他零星记载进行资料排比,初步列出了纯客县和非纯客县(后详),然后根据:1922年《中国年书》所载中国各省人口调查报告和当年2月广东省政府所公布广东各县人口报告以及陈达博士《中国之移民》关于台湾客家人口数,得出20年代客家总数为16,548,074人。(当时海外侨胞持双重国籍,不另统计海外客家),占当时中国人口436,094,953人的百分之三点七九,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九四(几达百分之一)。根据同样的方法,罗香林先生在其1950年发表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估计客家总人口(包括海外侨胞)"约为二千五百二十余万人"。5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制度,海外华侨即从原来"双重国籍"开始进人为"单一国籍"。同时,"华侨时代"开始进入"华人时代"。客家研究中也开始注意到海外客家人口数和分布情况的研究。1950年香港崇正总会编撰的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就载有专门研究海外客属社团和客属侨胞分布的论文。据该文称,到1950年时,客属侨居海外人士"估计殆达一百三十万至一百五十万之间"。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材料来看,继罗香林先生之后对客家总人数和分布情况作具体研究的是1970年香港崇正总会公布的数目。全世界客家人的总数,以及他们在海外分布的数目,虽无确切的调查统计,但根据一般人口专家的估计,约在4500万人左右。其中4000万住在国内,其大致情况是:广东省约1550万人,江西与广西两省各有500万人,福建省约有400万人,四川省约有250万人,湖南省约有50万人,台湾省约有170万人,其余散居在各省约有50万人,合计总人数约在4000万人左右。其余500万人则为侨居海外各地的客属人士。这个说法为陈运栋在其1978年出版的《客家人》一书所采用。关于海外客家约500万人口数目,陈运栋先生还参考了1973年在台湾地区举行的世界客属第二次恳亲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翁铃的说法和台湾"侨委会委员长"毛松年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所作的侨务报告的数字,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另据1982年9月26日泰国《世界周报》报道:"客家人居海外者达700万之众"。罗英祥先生在其1994年出版的《飘洋过海的客家人》一书中,根据1985年前后刊登在国内外报刊上的有关海外客家人口统计数目,推算海外客家人数为4. 119. 350人,大约占海外华人的六分之一。1994年梅州市为在梅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6562.429万人,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6107.8万人,国外454.629万人。本书倾向于采取这个统计数据。
  二 关于客家人的分布罗香林先生十1933年统计的客家人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7、江西10、福建5,合计32县;非纯各住县:广东44、江西17、福建4、广东13、四川10、湖南4、台湾3,合计95县;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127县。后在1950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他又称客家人的分布情况是,纯客住县:广东15、江西10、福建8,合计33;非纯客住县:广东50、江西17、福建7、广西45、四川13、西康1、湖南5、贵州1、台湾5,合计144;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总数为177县。罗香林先生概括客家分布的大体范围,"客家居地"已达177县,就中除30余县为纯客住地外,其余都杂有其他各族各系的住民,彼此没明确界域,……不过,从统括的界域来讲,大体在东亚大陆南部及其他滨海小岛南起北纬18°的崖县(在海南岛)三亚街起,北至北纬31°的广汉县(在四川省)止,西起东经103°广汉县起,东至东经121°彰化县(在台湾岛)止,联结崖县、彰化、广汉三地点,适成一大三角形。其间所包含的地方,有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其中除湖北一省外,其余皆有客家在那里居住,这可说是客家居地的相对方位;至于其中所包含的纯客住县,则纯在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这个闽赣粤三省交界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客家大本营。罗先生是第一个详细研究客家人的住地和人口及其分布地域的人,尽管其统计不够准确乃至谬误之处还不少,但基本的轮廓已经清楚。后人在其基础上,已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下面,笔者根据多位学者的调查统计资料,并参以自己的调查了解,试就中国和海外客家人口分布情况整理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国国内容家人口分布情况1、内地客家人口分布广东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纯客县65个:韶关、南雄、曲江、乐昌、乳源、连南、连县、连山、阳山、宝安、惠阳、河源、东莞、花县、清远、佛冈、从化、惠东、揭西、陆河、海丰、陆丰、饶平、潮州、揭阳、丰顺、潮阳、惠来、普宁、珠海、斗门、龙门、深圳、南海、曾城、博罗、广州、中山、新会、广宁、三水、高要、云浮、封开、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德庆、阳春、阳西、阳江、遂溪、海康、徐闻、电白等县市。总人口2100万人。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宁都、石城、安远、兴国、瑞金、会昌、赣县、于都、铜鼓、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市、非纯客住县有20个:广昌、永丰、吉安、吉水、莲花、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萍乡、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横峰、武宁等。总人口1250万人。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县;非纯客住县17个:龙岩、漳平、诏安、平和、南靖、云霄、沙县、永安、顺昌、泰宁、将乐、邵武、浦城、建瓯、建阳、福鼎、福安、福州等。总人口约50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没有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76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0.5%:邕宁、武呜、宾阳、上林、马山、横县、隆安、大新、抉绥、崇左、宁明、龙州、凭祥、合浦、钦州、防城、溥北、灵山、上思、玉林、北流、容县、陆川、博白、贵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来宾、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苍梧、藤县、岑溪、贺县、钟山、富川、昭平、临桂、阳朔、平乐、恭城、荔浦、永福、灵川、龙胜、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西林等。总人口约有460多万人。四川省:无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市有35个:成都(市郊)、新都、涪陵、金堂、广汉、什邡、彭县、温江、双流、新津、简阳、仁寿、乐至、安岳、威远、内江、荣昌、隆昌、资中、宜宾、合江、沪县、仪陇、巴县、通江、广安、西昌、木台、德阳、绵竹、梓潼、会理、华阳、新繁、灌县等县市。总人口约380万人。湖南省:非纯客住县有个:汝城、郴州、桂东、酃县、茶陵、攸县、浏阳、平江、江永、新田、江华等。总人口约200万人。浙江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云禾、松阳、青田、丽水、宣平、龙泉、遂昌、景宁、缙云、泰顺、金华、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等县市。总人口100万人。海南省:非纯客住县有2个: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贵州省:非纯客住县有榕江县。总人口约10万人。云南省:客家人约2万人。江苏南:客家人约2万人。安徽省:客家人约2万人。陕西省:客家人约0.5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客家人约0.3万人。其他:客家人约300万人。2、台港澳地区客家人分布台湾省:非纯客住县有19个县市:桃园县、新竹县、苗粟县、屏东县、彰化县、高雄市、花莲县、台中县、台中市、台北县、台南县、台北市、南投县、云林县、嘉义县、台东县、宜兰县等,总人口460万人。香港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25万人;澳门特区:客家总人口约10万人。以上统计,中国境内纯客住县41个,非纯客住县246个,纯客住县非纯客县合计287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海外客家人分布情况1、亚洲旅居亚洲的客家人共约380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尼约为150万,其主要居住地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苏拉威西、摩鹿加群岛;马来西亚125万,居住在马来西亚各州,尤以马六甲、槟榔屿、霹雳、吉打、柔佛、雪兰莪、沙巴、沙捞越为多;泰国55万,主要居住在曼谷、清迈、北揽坡、万仑、普吉、合艾等城市;新加坡20万;缅甸约10余万,主要居住在仰光、曼德勒、土瓦及墨尔阶等地;越南约15万,以西贡(胡志明市)和堤岸为多;菲律宾约6800人,多集中在马尼拉;印度约2.5万人;日本约1.2万人,集中在东京和大坂。2、大洋洲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6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4.3万人,主要居住在墨尔本、悉尼、新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亚洲;另外在大溪地(又译作塔希堤)、斐济、新西兰、所罗门、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瑞鲁、西萨摩亚也有客家人聚居。3、美洲旅居美洲的客家人约46万人,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约28、4万人,主要居住在檀香山、三藩市、纽约等地;加拿大约8.1万人;中南美洲的秘鲁与牙买加是客家人较集中分布、人口也较多的国家,分别有15万人和10万人。在古巴、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苏利南、巴拿马、巴西也有较多的客家人。此外,阿根廷、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多米尼加、玻利维亚也有少数客家人居住。4、欧洲旅居欧洲的客家人约有20万,分布在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英国最多,约有15万人,法国约有3万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也有数千人至上万客家人。5、非洲旅居非洲的客家人约8万人,分布在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毛里求斯较多,约3.5万人,留尼旺约1.8万人,南非约2.5万人。以上总计,海外客家人总数为454.629万人,分布在五大洲81个国家和地区。详见下表:表1 海外客家人分布 单位:万人国名 人数 国名 人数 国名 人数印尼 150 法国 3 牙买加 10马来西亚 125 荷兰 0.2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6泰国 55 俄罗斯 0.12 巴拿马 0.5新加坡 20 丹麦 0.12 多米尼加 0.12菲律宾 0.68 挪威 0.03 危地马拉 0.01越南 15 美国 28.4 玻利维亚 0.01缅甸 5.5 加拿大 8.1 毛里求斯 3.5柬埔寨 1 所罗门 0.12 留尼旺 1.8印度 2.5 巴西 0.24 塞舌尔 0.05老挝 0.5 秘鲁 20 南非 2.5沙特阿垃伯 0.22 圭亚那 0.6 澳大利亚 4.3国名 人数 国名 人数 国名 人数日本 1.2 智利 0.12 新西兰 0.1文莱 0.8 古巴 0.81 塔希堤 1英国 15.2 苏利南 0.41 斐济 0.5新几内亚 0.12 斯里兰卡 0.017 卢森堡 0.02瑙鲁 0.12 科威特 0.017 孟加拉 0.05腊色尔 0.12 朝鲜 0.1 厄瓜多尔 0.02巴基斯坦 0.2 韩国 2 委内瑞拉 0.02德国 0.5 捷克 0.01 墨西哥 0.01意大利 0.1 马达加斯加 0.02 哥伦比亚 0.01瑞士 0.1 奥地利 0.05 肯尼亚 0.01比利时 0.043 塞拉利昂 0.006 安哥拉 0.02葡萄牙 0.05 尼日利亚 0.02 莫桑比克 0.03阿根廷 0.05 冰岛 0.01 扎伊尔 0.02尼泊尔 0.24 加纳 0.02 马绍尔 0.05瑞典 0.24 赞比亚 0.006 西萨摩亚 0.03南斯拉夫 0.24 西班牙 0.02 土耳其 0.05总计:454.629资料来源:转引自胡希张等:《客家风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中国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几项比较海外客家人和中国国内客家人相比,很多的相同点:迁徙,是客家人的一大特点,另一特点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不论论在什么地方,除了少数国家外,客家人口总不多。许多资料表明:明:19世纪以来,在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徒、流动,不愿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客家人往往很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的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弧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这也是他信为什么喜爱的零星散居的形式生活的原因之一。就迁徙的形式而论,他们不同于华商和华工,他们不往繁华的地区流动,哪儿需要开拓,他们就往哪儿去。有风险,哪儿需要开拓,他们就往哪儿去。他价不擅长从事商业活动。另外,有趣的是,客家人乐意再迁徙,换句话说,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有"刺激"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和海外客家人也有很多不同点,特别是在居住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居住的自然环境看,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居住在连片的山区农村,其中以闽粤赣边区最为典型,少数居住在海岛、城市;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居住在海岛、城市,少数居于山区和农村。海海外客家人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有: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古巴、海地、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利南、巴西、秘鲁、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留尼旺,欧洲的荷兰、英国、法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大溪地、斐济、西萨摩亚等。从气候方面来说,中国国内客家人大多生活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四季较为分明;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生活在热带海洋气候区,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次,从经济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农民,而海外客家人大多数从事工商业和和服务业。其中美洲和东南亚的客家人,不仅已向专业技术、金融贸易挺进,而且政治上也崭露头角。据1950年台湾当局的有关调查资料,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马来西亚的华侨"大多数住在城市经商,如开设杂货店、皮鞋店、药店等,还有一些则从事建筑业、典当业。在山区者,多以开采锡矿及种植橡胶、椰子为业"。印尼是客家华人最多的一个国家,"所操职业,以经商为多,其中以经营杂货、酒酪、皮鞋、首饰、衣服、药材等业者众"。东帝汶客属侨胞,"多经营杂货、药材等商业行业,亦有从事种植业者"。美国的客家人,在纽约及东部地区,"以经营餐饮及洗衣业者为多。此外,则为杂货商店及出入口公司,亦有从事农业者"。 旧金山客家人"经商和种植为其主要职业"。在巴拿马的华侨中,客属人士占一半,"以原籍广东惠阳,赤溪者为多,皆从事工商业"。古巴华侨中客家人约数千,"以经营工商业"。在牙买加,华侨几乎全部都是客家人,"尤以原籍广东东莞、惠阳、宝安者为多,在当地颇有势力,多操工商业"。千里达的客家人"以经商者为多,在当地社会地位颇高"。在苏利南:'亦有客属侨胞数千人,颇有经济势力"。这种职业分工,和中国国内以农业种植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基本职业是很不相同的。又次,从社会文化生活来说,中国国内的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是生活在没有种族歧视且占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的国家之中;而海外客家人属于海外华人的一个支系,海外华人除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属主体民族外,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外华人都属于少数民族。与中国国内相比,海外客家人生活在种族构成、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语言民俗等方面都相对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海外客家人生活的国度,大多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点。美国、加拿大及大多数美洲国家都是移民国家,大洋洲、东南亚各国也具有多民族的特点。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马来西亚,就是主要由印尼人、华人、印度人三大主体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美国更是由欧洲移民为主包括了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移民构成的国家;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个岛国,也是由印度人、黑人、华人组成的移民国家,宝安客家人何才在70年代担任总督;南美洲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人口约71万人,内有华人、白人、印第安人及非洲印度混血族,华人约有5000人,以原籍惠州的客属人士最大多。该国于1966年5月脱离英国统治宣布独立,并由客家人张亚瑟当选为首任总统。1999年,有客家血统的华裔伍冰枝当选为加拿大总督兼三军总司令。目前,海外客家人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人物,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呈上升趋势。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4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话诠释·经典版

无搭碓(doi52)

无搭闪

意为没有多大意思,不感兴趣。“碓”为脚踏的舂米工具,旧时做米糕(米反)用碓舂米,若碓头上一丁点儿东西都没粘上,意味着碓臼里货料有限,少得可怜之碓臼里的东西往往提不起人们的胃口,故谓之“无搭碓”。亦作无搭闪,闪,是指星星点点之物,即碓头上一丁点儿都不粘。

这部电影媒体上炒作得厉害,秋(昨)晡日涯看哩,其实真真系无的搭碓。

顶顶碓碓

抱怨某人总是重复出现相同的差错从而使他人麻烦不断。做米糕(米反)用碓舂米,舂米时通常碓头会被湿米粉粘牢,故常把碓头顶起并刮去碓头和碓臼中粘牢的米粉,如此多次重复顶起碓头,麻烦不断。尚作顶顶碓、真顶碓、顶碓货、顶之顶碓

话汝炒菜记得放盐,可这次又唔记得耶,真系顶顶碓碓。

春春车车

“春车”实为“伸叉”,其引申的意义较多,述略如下:

“伸”古音为cun,现梅县仍保持该字的古音读法,如: 伸(春)筋;伸(春)手伸脚 。

“伸”其义为双手平展、直开;“叉”为双手叉腰,这都是人体的基本姿势、动作。

A 伸和叉即直与曲,其姿势简洁,故引申为清晰、清楚、明朗。

B 伸和叉是人体平衡对称的姿势,引申为平整、光滑、顺敞、舒服及心情舒畅

C 伸和叉是锻练、习武时应完成的一套基本动作,故又引申为完成、完善。

伸叉为偏义词,常偏向“伸”。

瘌痢头――理唔春车。指某人难对付或某事难处置。

例:1、这条路太长,细人子行唔“春车”--------------------- 表完成

2、这条题太复杂,涯搞唔“春车”----------------- ------表清楚

3、刚刚烫个裤,看起来“春春车车” ---------------------表平整

4、渠今日剃了须,面上显得“春春车车”------------------表光滑

5、期末成绩考得唔错,这个暑假涯过得“春春车车”――――表心情舒畅(惠州)

啮啮擦擦

  意指吝啬。“啮”,音ngat31 ,为“咬”之意,“啮擦”为何又解释为吝啬呢?

客家人表示“吃”是用“食”字,而对小口斯文地咬用“啮”字。“啮”本是啮齿(牙小,无臼齿)动物吃的用字,以“啮”来表示吃,是具有舍不得吃之隐意。国语“吝”字为文口结构,亦是小口咬的意思;“擦”为食每一口后极斯文地擦拭嘴巴,具舍不得马上吃完之隐意。显然,“啮擦”一词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快吃之意,即吝啬。后来,“啮擦”一词亦具舍不得把物具借给于人之意,即吝啬。啮俭(Kiang55),亦是省吃.省用吝啬之意。

相传旧时有个挤佬哥,劳碌俭朴,一生积聚还算殷实,但生性孤癖,邻里都看不其啮食的丑态,又不肯帮助他人,从不把自已的东西借与他人,行为挺“挤”,后来“挤佬鬼”一词表示吝啬。

城皇庙个老鼠-----“啮”过鬼。双关语,这里指极为吝啬。

冇革(结) 煞  

指事件突发时无计可施,无法阻挡前态势,心焦如焚。革(革几),音gad31,为马之缰绳,亦为约束、阻止之意;煞,即刹,车刹。旧时马车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快速行驶时,突遇意外,驾者慌乱之中拽不到缰绳(革几),踩不到车刹,无计可施,心焦如焚,故谓之“冇革冇煞”。“冇得渠革煞”,即真拿他没办法,怎奈之何之意。革煞,另写成:结煞,为结束、完结之意。

1、  小李唔曾带水衣,一出门就落雨,冇革冇煞只好到转来。

2、  老师一上课就点名喊涯背书,因为无准备,搞得涯冇革冇煞。

样革(结)煞

即“怎么办、怎奈之何、如何阻挡前势态之意”。

样革煞!老天还唔落雨,田丘都哔坼(裂开)咧!坼,音“尺”。

多下数

常语有:多下数  冇的下数  唔懂下数

下数,量词,原指占卜的次数。“一卜”构成“下”字,即占卜一次,记为一下。远古时代是神崇拜的社会,人们每做一件要事都要占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意外和不惑的现象都要占卜问神求知凶吉。占卜时当然有其俗定的程序和规矩,“多下数”指多次进行占卜,引申为多规矩、多麻烦、多意外;“冇的下数”即遇事、做事时不按俗规占卜求神,引申为没有规矩、没有道理之行为。唔懂下数,亦即不懂规矩。

1、渠每次登门都带恁(an)多特产来,真系多下数。            (规矩、礼节)

2、渠每次出门穿衣戴帽、化妆都有要一个小时,真系十分多下数  (麻烦      )

3、渠刚学开车两日,就敢上高速路快速行驶,真真冇的下数。    (规矩、道理)

4、这小孩十分瘦弱,从细到大都十分多下数。                  (意外、疾病)

梅县有一俗说:夏万秋个灯笼,十分多“夏字”(下数)。双关语,即多规矩、多麻烦。“夏万秋”楼是梅县著名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现辟为客家民俗旅游区。

冇路数

常语有:冇路数  唔照路数

路数,武术的招式、套路之总称。古时人们尚武,打擂台比武是常事,胜者被拥戴,为成功的象征。擂主武功高强,功底扎实,挑战者亦须心中有数,找到破解对方套路。冇路数,即尚无取胜的招式,隐意谋事不成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唔照路数,即不按固有的定式去化解对方的套路,亦指不按规矩办事,或打破成规谋事。

师傅怕樵坼(sad31)---唔照路数,无可奈何。樵坼,即柴片。这片坼、那片坼,即这边、那边之意。

1、  中国队一上场就被动,退守后场,这场球涯看脉个路数。

2、  教练每次都派主力队员为首发,而这次关键赛事却唔照路数,大部分由新手担纲,没想到大获全胜。

限在、限势――偏偏……之时、不巧之意

限,局限于;在或势,为现在、此时此刻、当前情况之意。即就此时此刻而言,也就是不巧、偏偏此时之意。通常恰恰碰上如意之事,我们称为恰巧;恰恰碰上不如意之事谓之不巧,偏偏,即“限在”。

限在涯作业唔田做撇,汝又来碌涯。

意为:偏偏我作业还未做完,你又来捣蛋。

白水字

一日,某教书先生授课写字,待学生磨好墨,备好纸笔,便由先生示范,“人之初,性本善 ”,书毕,便滔滔不绝地释义和解说书写要点。一学生举手发言,曰:“先生,课本印字与汝所书有异,书中‘初’之偏旁为‘衤’,汝书为‘礻’,一点之差,孰之误焉?”。先生顿觉有错,思索片刻,故作镇静曰:“没错,算汝观察仔细,涯正是有意考考汝等,请大家再仔细观察涯之所书‘初’字,没看到‘礻’中另一点的痕迹么?涯特用水所书,色白如纸,谅汝等未察觉耶”。学生面面相觑,点头称是,曰:白水字之故也!……

从此,客家人把错字及同音之别字便俗称为“白水字”。而蹩脚的、常出差错的教书先生便称之为“白水先生”。

脏――“oh  no”   

通常客家人对脏的表达是用1.秽或浼,客音为mei44,即污秽之意。刮秽,即十分肮脏。2.腌臢(lad11  zad11);此外尚有一种较特异的叫法:eu44  neu44,类似于“懊恼”或英文“oh  no”之发音,此种叫法多为梅县范围内流行。英文“oh  no”  是表达“不、不行” 等否定之意,此种对脏的叫法或许是受外文的影响。当说“oh  no”( 秽)时,左手捏鼻孔,右手摆动,表示恶心得无法靠近,那些离开故乡较久的华侨或侨裔,对眼前一些脏的现象只能通过简易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亦不失为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故有此一说:“oh  no”…“脏”

讽鬼神  

“讽鬼神”是对敷衍了事、做无意义之事及作令人不满之事行为的嘲讽。敬神之事是极为庄重的,有一套繁礼缛节,若心不虔诚,装模作样地敷衍了事,则是骗神骗鬼胡弄的行为,是对神的不敬和极大的讽刺,故谓之“讽鬼神”。另写成“奉鬼神”、“哄鬼神”。

注:对敷衍了事的行为用“讽鬼神.奉鬼神”均可;而对做令人不满之事及无意义之事的表达用“讽鬼神”较准确。

老师分付个作业无5分钟渠就做撇咧,涯一检查都有近半差错,渠真系讽鬼神。

无鬼怨灶神

出了差错不向自已找原因而把责任推委他人,或抱怨运气不济。客家人的灶头都设有神位,灶神(或灶君)是主厨室生香之神,少了灶神则会无米落锅或五味不全。原指把饭烧糊了,不想想自已的差错,而是怨灶神不庇佑。

小王脚法差,射门总是偏,又无鬼怨灶神,老埋怨小李球传得唔好 。

   蛇声鬼叫

意指无中生有地嘲讽、攻击他人。蛇声和鬼叫自然界都不存在,故都是莫须有的。

汝话涯昨暗晡同细妹子共下看电影,可涯一暗晡都学(在)屋家看电视,汝话汝系唔系蛇声鬼叫!

同伯公讲

不值得反驳、回应的意思。比“同鬼讲”来得文雅。伯公是神,如土地伯公、河唇伯公、坳背伯公.天伯公等。

A:涯个手机花了2000元, 值么?B:汝同伯公讲!这么过时的黑白机,还值?!!

  冇太过  净绛  盲得时

A、冇太过----  一般般

即没什么了不起,仅一般般之意。过,过分。冇太过,即并不太过分,言下之意为“一般般”,并非国语中“过失”之意。

B、净绛(gang52)---- 有限

俗语云:老刀麻――净绛。“绛”为紫红色的刀锈,“净绛”表示布满铁锈,故老刀麻已无锋利可言,引申为能力不比往昔,或能力不足、程度有限。麻(女麻)是阴性词,客家人对事物认识有阴、阳之分,如:雷公、碗公、虾公、蛇哥、滑哥、笠麻、勺麻等。

C、盲得时---- 差得远

意指尚差远矣。摸目(瞎子)等天光---肓得时,即早着呢、差得远呢。盲,看不见,或“未”之意;得,满意,行;时,时候。即还看不见满意的时候,程度深一点就是“尚差远矣”!

无太过、净绛、盲得时是一组程度修饰用语,程度逐步加强。

1、涯看这教练水平净绛,中国足球这次肯定凶多吉少。

2、这房间铁(忒)暗,纵使全部窗门打开也还无太过,盲得时达得到光亮度的要求。

打斧头

克扣,或贪图某小利益而暗中截留他人财物的手段。斧头为砍、削之利器,利用斧头来削(谋)取其中利益,即硬从其中截取一些为已有,其手段不一般。

100块钱才买哩2斤肉,渠(他)一定系打斧头。

发皱风

指无端的发脾气,撒野。囗语念作“boid31 皱风”。原本平静的旷野,突然间气流上升,带动尘埃盘旋上冲,形成一股小旋风,俗称皱风。原指小孩无端的躺在地上旋动身体手拽脚踩地撒泼,就像盘旋的皱风一样。现泛指他人突然间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尤指板起脸孔不出声的脾气。亦写作“发皱疯”、“发性”。

胡鳅甲滑哥

意为张冠李戴。“读书读得多,料字写成科,韭菜话麦草,胡鳅甲滑哥” 这是客家地区流传的顺口溜,意为张冠李戴,其实质是对死读书、不参与劳动之人的讽刺,对无生活常识的嘲笑。

“甲”即合,为合并、混在一起的意思。滑哥(塘虱)个头不大与胡鳅(个头更小)的外形颇为相似,无常识的人就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死田螺唔晓过丘

指保守,活动能力差或死守某一领域不向外拓展,致使错失良机。田螺是行动迟缓的,觅食时更不能过田埂,天旱时该死的田螺注定乌乎。

老Q摆摊档做了十多年,还是恁样死气沉沉,真系死田螺唔晓过丘

鸡公髻(gi52),外来肉

指意外的收获,不得白不得。鸡公髻(gi)指公鸡的冠,长在头上,故称为身外之肉。质

前日阿婆超市购物时,抽奖券中了200元的礼物,真系鸡公髻――外来肉,大家都很开心。

东门唔开,西门哔坼

意指某一方案行不通时就采取另一方案,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想尽千方百计,东边不亮西边亮。“哔坼”指裂缝。太平军攻打嘉应州时,城东门久攻不下,后改攻西门,最终炸开个大口。

小李前几日去深圳推销新产品,销量不理想,仍唔死心,小李想:东门唔开,西门哔拆,改日去广州推销肯定能行。


http://www.kejiaren.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5-2024 03:19 AM , Processed in 0.06181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