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 victoriliqchuan
Part 2
太极劲汇编(三) ,太极劲到底如何理解? 答:太极劲由两个劲组成,一是由外向内的收劲,一是由内向外的透劲,收透二劲相吻接便是太极劲。 收,吸收、接收、内收之义。收劲是由外向内的劲。收劲意欲把放出的劲收回,如有巨大的力量把外面的东西吸收进来。 透,渗透、穿透、通透之义。透劲是由内向外的劲。透劲意欲把收人体内的劲向外透达,如有巨大的力量从体内向外奔发。 二劲相吻接,即指收劲是透劲的内收,收劲要有助于透劲的向外通达,透劲是收劲的外放,透劲要有助于收劲的向内吸人。至此,二劲贯通,首尾相接,故名之为太极劲。 太极劲与非太极劲(外力)中的阴阳配合是两种不同的结构系统,因而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功能。在外力系统中,对立的二劲各自为阵.处于交替运行的状态,如收劲与透劲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劲,但它们通过互相让位的方式来配合,取得了二者的协同。而在太极劲系统中,对立的二劲则是同时并存、互相渗透,形成了交互运行的状态。(原作:田金龙) 太极劲汇编(四) 太极劲分三种,长劲,短劲,沉劲,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劲法.长劲作用与人身上可将人弹发出去,但人身体不会觉得疼,短劲(透劲)可伤人身体内(劲透到了身体内部,使内部受损)但皮肉不会疼,松沉劲可伤人表皮(如同软鞭作用在人身上,打皮肉疼). (原作:作者:朱亚林) 劲的建立重要的就是“顶头悬(虚领顶劲)和充实丹田气”。属于内在的修为。我们常说的“太极劲”,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也就是《太极拳论》上说的“得机得势”。(原文:吴式太极拳体用要义) 太极劲汇编(五) 太极劲的练法 柔化,为运化功力之基。孟乃昌先生说:“柔也是劲,柔即内劲,内劲含刚。”“柔软之后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轻灵虚无。这才符合小力胜大力和以柔克刚的原则。”
轻灵,是太极拳劲的主要特点,也是入门的主要途径。吴鉴泉说:“......轻是太极下手处。”轻而不飘,灵而不滞,神舒体展,四肢百骸,松空圆活,轻灵通透,气血流畅,内劲自生。
沉,李雅轩老师曰:“沉重和轻灵都是自身松净过后的一种感觉。果能松净了,则全身都有沉重的感觉(是自然的重,不是用力)。”杨公澄甫曰:“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铁,分量极沉。”这既是说劲的松柔又是说劲的沉重,是真正太极劲的写照。
真正的太极沉劲是周身一家,轻灵沉稳,内神不昧,外气清明,八方支撑,八面转换,上下相随之产物。能沉着,方能虚灵,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势势有着落,处处分虚实,静中寓欲动之意,动中有腾挪之势,沉而腾虚,松沉轻灵,圆活机变,故沉劲即是轻灵劲,轻灵劲即是沉劲。(原作:王志远) 太极劲汇编(六) 一、内劲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来源于呼吸。演练武术,所采用的呼吸与平常人是不同的,它要求有规律地呼吸。有的采用胸式呼吸,有的采用腹式呼吸,能在意识指导下完成某个运气过程。 “以心行气”,指的是心意为主帅,气为士卒。“气沉丹田”,强调了气的归宿。丹田部位是内气的老营盘,元气所在。练丹田气,既要沉人丹田,又要通过鼓荡而送到四梢。“以气运身”,当内气从丹田发送时,切记“里边不动,外边不发”。要使内气周流全身。 太极劲与常人的力是不一样的,虽不能截然划分,但是有区别。概括言之,力方而劲圆,力滞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太极劲,灵捷无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击中之后无劲,只在中敌之刹那发劲,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原作:张迎忠 ) 太极劲汇编(七) 二、太极内劲追求的过程,可用四个宇概括,即通、充、疾、冲。这四个环节是在追求中循序而达到的。 所谓通,就是要求内劲通达四梢。“气”好似一种水,腹式呼吸好似压力器。丹田好似压力容器罐,浑身经脉好似流水的管道,四肢是较大的管道,心是指导气流的总机关。用心意调整腹式呼吸使内气先沉于丹田。然后使丹田部位鼓荡,加强压力器——呼吸的功能。呼吸要做到:深、长、细、缓、匀、柔,务必与动作合拍。通过呼吸使压力容器罐向四梢送气。
从压力罐向四肢分发的过程是,用意识将六分气上流,分达两肩,缠绕运转,至膊、肘、腕、掌达于两手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同时将四分气分流往下,运行经胯,分达两腿,缠绕运转,至膝、足达于两足尖,先小趾,依次至大趾。这是气流随着动作的开展、引伸、呼气而运转缠绕到达四梢。
所谓充,就是要求内劲要充满之意。当内气能运行四梢时,还要追求内劲的充满。关键还是意识指导呼吸。通过逆式腹呼吸,使丹田的鼓荡性逐渐增强,在呼与吸换接时,要有稍微停顿,使丹田腹部充实圆满,浑身上下,就像打足气的气球。有外似棉花、内似钢的状态。此阶段会出现手指尖麻、胀、针刺的感觉,手臂有膨胀的感觉,有气遍身躯的感觉。在推手时,棚劲充足,沾连粘随劲增强,处处能与对方气力相吸合。久练既有抗击力,又有爆发力。
所谓疾,指的是气流运转的速度要快。内劲潜转,要疾如闪电。拳论曰:“意之所注,气即至焉”久练推手后,才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才能达到“依着何处,何处击”的随心所欲功夫。 内气疾,送气快,关键还是用意,要刻意揣摩“调兵遣将”的练习方法。加速内气运转速度。如向前必想后,有左必想右,有上必想下,有来必想回,有攻必想防。要轻重、刚柔、快慢、虚实、忽隐忽现等相结合地形象思维练习,逐渐能在瞬息之间完成各种想象及动作表现。 劲速在腰胯。腰档劲练好,灵机一动,鸟难飞。要多练太极的抖劲,抖劲就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要明白抖劲特点,按照快速,螺旋,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练习。 所谓冲,就是要求内气冲出体外。这是更高的一层功夫。推手时,发劲则如箭离弦,击敌即倒。这种功夫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时常要有“想当然”的想象力,不论练拳或推手,要有无数圆圈和无数个圆切线想象。然后确定落点位置,出劲的方位,发劲的速度,发劲的力度等想象。 太极发劲是圆走化、方出点的快速刚劲。当对方落空之机已成,应当采用合力而击之。此时必须审明机势、方向、时间,三者不可缺一。发劲如弹丸,无往不利。发劲又如放箭,曲中求直,直达指端,发劲时须敛气凝神,先内动然后随意识的指导下,松腰落胯,含胸拔背,开裆合裆,脚跟蹬地产生地面反作用力,目视对方受力点,形不到而气力应先人,如枪弹出膛,迅猛异常
太极劲实际上就是把松劲练整练圆,松劲虽然以无僵力,但其仍有明显的方向性,太极劲则无明显的方 向,周身一太极,随心所欲,顺其自然,阴阳变化,刚柔瞬变。 笔者将人体所受的力分为支撑力、磨擦力,对手的打击力和打击对手的反作用力;将人体发的力分为肢体力、气力和念力;将太极拳运劲发力过程分为产生、运行和发放三个阶段;并根据劲力在三个阶段中的不同特征,将劲力划分为太极力、太极劲和爆发力。人体所发的肢体力、气力、念力叫太极力;传导、运化中的太极力叫太极劲;太极劲以最大值发放出去叫爆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