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據說源流
對於詠春拳源流中各人物如至善禅師,伍枚師太,白眉,苗顯,祖師嚴詠春,(这些武功名人, 都出現在很多南派拳術源流出現或另一个據說紅船摊手伍(張伍) 所創, 这都二百年,是真而假,不重要, 应以祖師梁赞公开始, 可實之高,梁赞公得技紅船, 後因常受各派武師邀為切磋武技, 從经验领语悟, 使这拳術有了整体組系.
之後祖師梁赞公, 晚年回鶴山古勞, 在將詠春拳化為散手法, 同一祖師, 就承傳兩个不同体系, 其始每种拳術的創派, 是始創者, 經苦练, 比武, 專研, 的一种自卫打鬥方程式, 但會因時间, 領悟, 專研, 又會到達另一个境界.
三)詠春与永春之看法
很多時候, 我们會听到别支流門人說, 詠春与永春同出一源, 有說當年太師公陳华順之兒陳汝錦在佛山市設館, 衆华順公門人送一牌面写上” 永春嫡傳” 四字, 作為詠春与永春同出一源
的証據, 但後學認為名稱祇是稱呼, 最重要是否有詠春应有特点, 以柔克剛, 以小勝大, 以卸借捨為輔, 精简法度, 詠春本無形, 是將實战的時间,直線, 角位, 位置, 配合人体身,手,腳同時運用的一套科學.
但反規其他詠春支派, 容入别派武術技法, 手法沒連消帶打, 兼手法中門大开, 招式付度大. 最重要是否運用逻輯性.
今天反观世界各地都出現很多詠春或永春, 有廣洲詠春, 越南詠春, 陳汝錦詠春, 或某某人詠春, 技法各異, 很多標榜一脈傳承,但对武功有專研實战者而言, 運用最重要時间, 位置逻輯性, 但有很多是本身插加个人方式, 但这种方式他本人有致用过嗎? 實用嗎? 因為詠春是當今大流派, 有很多詠春拳師要特出他此系為最好最历害” 詠春”, 反而和詠春精简拳理, 哲学大反违行.
四) 真正詠春弘揚者
作為习武者,不管您的拳脚練的何等历害,或几登峰照極,不管您浸受在武林界多久,那也不是真正习武者最有責任目的與意義.那祇是一般习武者強身健身兼達到保卫自命的目的吧了!.
作為某一种武術門派弟子,門人,或嫡傳入室門人,您為此門派每天附出几多精神,心思,策劃,時间去弘揚???很多時候武林界也和别的界别一样,很少人可以附出,多人要收獲,习武如人生,生活如哲理,是关於个人心態與思維,如祖師將笫一拳套名為"小念头"同一道理,做人從小立正基本,本心,尊師重道.有者,习武數十年,一直追求形式上的修為,忘了通过习武中甜苦歲月,经驗,領悟人生,使个人達到一定内函修養.
最重要知道自已习武目的?而後學在这十數年内,看到有者,喜爱說門派历史故事,一知半解,從不腳踏實地練习,有者强调:他所学习的是嫡传正宗,而不知 实战经验如电光石火般,缺乏打斗经验, 所谓的嫡传也一定倒地.有者還误人子弟,教弟子斯凌弱小,有者身為土生馬來西亞公民,多友族國家,不教友族,祇傳华人的古 人作风,為什么還要住大馬呢?,有者跟挑頒離间同門自相敵对!,
後學希望他们回头是岸,习武與弘揚本是-件為民族文化,希望跟多民衆學习門人应該團結.走向大同.
MALAYSIA INTERNATIONAL VING CHUN KUNG FU FEDERATION
大馬國際詠春總會(葉问詠春)
大馬唯一受政府公認掌管詠春發展与國際詠春組織.
http://malaysiavingchunkungfu.blogspot.com
vingchunkungfu.com
10-2,2nd Floor,Jalan 28/70A,Desa Sri Hartmas 50480 Kuala Lumpur
E-Mail:mivckff@hotmail.com / mivckff @gmail.com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c_cshao 于 10-10-2009 03:31 PM 发表
....  ,有者身為土生馬來西亞公民,多友族國家,不教友族,祇傳华人的古人作风,為什么還要住大馬呢?...
君可能入世未深,可不谅解古人为何不不教友族....
其一为,印者,昔日多为好狠斗勇,醉酒闹事为多;
其二为,马者无道义观念,无尊师重教之心;今天教会,明天就自立另一稀拉派(Silat),
以创始人-宗师自居,实之为他人拳术.....
难怪古人不敢外传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0-2009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轻风静 的帖子
每族群都有好人坏人,不能一枝竿打全棚人,害群之馬都是小部份人,习武必有正思,正观,正覺,中國功夫博大精深,須个人领悟,不是外形可抄,习武如做人,導人正观是习武者,教武者本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