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75|回复: 6

深入经藏:暇满人生莫蹉跎 思维圆满得智慧 #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8-2009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慧海慈航:认识内心 把握内心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http://fo.ifeng.com/juewu/200908/0817_18_57446.shtml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自己的心,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心,最终超越一切束缚,得到涅槃寂静之乐,这是非常美妙的境界。当年佛陀证悟到了这个境界,便从内心流出无尽的悲悯,以圆满的智慧,向我们揭示了“心为法本,心尊心使”的真理。了解心,无疑就是了解了一切事理的根源,而智慧地运用此“心”,就能引导一切众生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

“心”本来是自然的、清净的,没有造作,不染纤尘。如同静静的湖水,内不涌动,外无波澜,映现万事万物,明明朗朗。而心的这个“本来”,被无明烦恼障蔽后,变得杂乱垢染,念念无常,如同湖面起了波涛。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在领受和觉知法尘,刹那刹那变化不停。在“心”的变迁中,如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善是怎么生的,恶是怎么起的,并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心不向外追逐,便可安住于平静中。这种平静离开了苦乐的对立,离开了善恶的造作,解脱了烦恼的束缚,超越了世人的日常感受。这对于从来没有受过有效心灵训练的人,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其实,它的内涵不过是通过种种正确无误的手段、方法,使人去掉无明烦恼,恢复本来的清净而已。

世人的心,因为对我及我所有的执着,通常处在“贪”、“嗔”、“痴”三毒中。贪得无厌,就会掠夺;嗔心大作,就会杀害;痴无智慧,就会加剧贪婪与仇恨。

颠倒的认识,使得众生不能看清因因果果的对应。现实的残酷,唤起了一部分人的思考,开始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反省。然而智慧的陋劣,使人总是迷于现象,看不到始作俑者是“心”。纵然作一些补救的措施,也是在枝节上忙碌,不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

人类社会出现的种种恶行,不出三毒的作用。佛陀教育我们修戒定慧,就是对治贪嗔痴。当人们开始按照佛陀智慧精神指导生活,心中有了“法”,人我的分别对立就会减轻,私欲的膨胀就会得到遏制,身口意三业的肆意造作就会收敛。人心才能从贪嗔痴三毒的扰乱中渐渐解脱出来,才能将纷乱无序的心念慢慢归于平静。保持这种安静祥和的状态,进入三摩地,并通过毗婆舍那的修习,开发出大智慧,便能对因果报应了如指掌,进而选择一种幸福美满的因行,最终达到自在无碍的境界。

平和的人心,必将造就平和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切,家庭会更加稳固,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再有尖锐的矛盾,更不会有战乱的苦难,而大自然也会因为人类合理的利用变得更加美丽。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种高度和谐的时候,地球将成为人类的天堂。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 本帖最后由 山野草夫 于 21-8-2009 11:4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8-2009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机锋无限:尘世的谤惑与牵挂都是绳 割断欲望之绳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验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 “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 “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大悟!

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固为被绳牵住,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份残羹,常常让我们蹙眉千度。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转团团;为了欲,我们上上下下奔窜,为了名,我们日日夜夜窜奔。快乐哪去了?幸福哪去了?

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水牛失去了草原;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

你看,曾经与鹰同一基固的鸡,现在怎样在鸡埘边打转?你看,曾经邀游江海的鱼,现在怎么上了钓钩而摆上人家的餐桌?你看,曾经蹦蹦跳跳的少年,现在是怎样的满面愁云惨雾?你看,当年日记本上红笔书写的豪言壮语,现在又怎样成了黑色的点点符号?

大象在木桩旁团团转,水牛在树底下转团团;我们在一件事里团团转,我们在一种情绪里转团团,为什么都挣不脱?为什么都拔不出?

皆因绳未断啊!

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谤惑与牵挂都是绳。人生三千烦恼丝,你斩断了多少根?老禅者说:“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9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么长的文章!但顶一顶天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09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过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09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achHuman 于 19-8-2009 01:13 PM 发表
第一篇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过做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知易难行啊。
不过还是得尽一切努力。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8-2009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经藏:暇满人生莫蹉跎 思维圆满得智慧
http://fo.ifeng.com/juewu/200908/0821_18_57536.shtml

如何思维已经得生人间的因缘,就叫做思维暇满人生。“暇”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有这个时间,二是指有这个因缘。如果说有了这个时间、有了这个因缘就叫做有暇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因缘就叫做无暇的人生。有这个时间、有这个因缘做什么呢?用以得闻佛法,用以修行。

有暇和无暇是相对的,各有十种。唯识宗讲八无暇,密宗讲十无暇。我们根据唯识宗讲八无暇。八无暇就是指我们人生感受到有八种环境是没有条件得闻佛法、学习佛法的。哪八种环境呢? 

第一种无暇是地狱。因为在地狱中经常受苦,根本没有因缘得闻佛法,故称无暇。

第二种无暇是饿鬼。饿鬼也是痛苦很多,连饮食都不能满足。因为饿鬼肚子很大,咽喉很细,时时刻刻渴求饮食,根本就没有机会得闻佛法。

第三种无暇是畜生。因为畜生没有思维能力,便没有办法接受佛法。所以在三恶道受苦的这些众生,它们不得自在、不闻佛法。

第四种无暇是边地。边地指文化落后、没有佛法传播的地方。从我们国家来讲,有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从世界来讲,也有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这些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就是边地。佛法传播不到的地方,同它那里文化落后、各个方面都不发达有关系。所以我们发愿时,都希望不要生在边地,要生生世世生逢中国,得遇明师。

第五种无暇是长寿天。长寿天由于它修福报,所感的寿命很长,它整个的生命过程就是昏昏沉沉,没有智慧,没有觉醒,所以它也不可能有得闻佛法的机会。

第六种无暇就是没有佛出世的地方。有佛出世,我们才能听闻佛法;没有佛出世,没有经典的流通,没有法音的传播,我们要想接受佛法也是不可能的。

第七种无暇就是诸根不具。比如聋哑,你要叫他来修学佛法有很大困难。或者是呆傻的人,也不可能听闻佛法。

第八种无暇就是邪见。这种人他可能已经避免了上面七种无遐,他或许还很聪明,但他有邪见,他不相信因果轮回,不相信三宝。他有可能天天与佛法接触,却不会有敬信心。这样的人很多,这种人也属于无遐,叫做无遐来接受佛法。

以上这八种无暇,我们都避免了,我们翻无遐为有遐。我们现在既不在地狱、饿鬼、畜生当中,也不在边地,不在长寿天,而是在有佛出世的世间,而且六根具足,也没有堕于邪见的罗网。所以我们为此应该感到庆幸,应该生起一种难得的稀有心。这就是上面所讲的“暇”。

满是什么呢?满就是圆满。有自圆满和他圆满。自圆满和他圆满各有五种,一共有十种圆满。

自圆满:第一种圆满就是生在人中,第二种圆满是生在中国,第三种圆满是诸根具足,第四种圆满是无宿业的颠倒,第五种圆满是具足正信。如果我们具足这五种圆满,我们也就具备了接受佛法的内在因素。

还有外在的五种圆满,即他圆满:第一种圆满是佛出世,第二种圆满是说正法,第三种圆满是教法住世,第四种圆满是助法随转,第五种圆满是有善知识摄受。这是我们能够接受佛法的外在五个积极因素。

自圆满和他圆满这两者加在一起就叫做十圆满。我们做为一个学佛的人,就是要经常地思维这十种圆满。我们就以这十种圆满来检查一下,看看我们学佛的环境是否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应该说,我们还有很多的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都具备了这十种圆满。既然具备了这十种圆满和八种有暇,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我们既然得到了一个暇满的人生,就不要辜负它,就要时时刻刻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暇满人生。

我记得我们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正果老法师就教导弟子要经常思维我们这个暇满的人生,要充分利用这个暇满的人生来很好地修行,很好地学佛。在平常,我们往往不去思考,不去思维,就感觉不到我们已经得到的人身是多么难得稀有,就感觉不到我们现在这种环境的殊胜和来之不易。但你仔细思考,就知人身得来不易。佛教有一句话:“失去人生的机会就像大地上的土;得到人生的机会就像针尖上的土。”针尖上的土与大地上的土是根本无法相比的。我们如果把这个道理经常加以思考,就会时时刻刻珍惜此生,发起无上的道心。特别是我们年轻人,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放逸,就不知道抓紧时间趁着青春年少的时机多学习、多修行、多来充实自己。

我为什么要讲“思维暇满人生?”就是提醒大家要强化“人生难得,佛法难闻”这个思想。因为我们平常讲“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往往比较抽象,如果用这八种有暇、十种圆满来加以强调,就会有一种更清晰、更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就是要大家经常思维我们这个得之不易的暇满人生,一定要把这个暇满人生的法数记住。只有记住这个法数,经常思维这个道理,才能对我们修行有利,对教化众生有利。

我们学佛时,常常信心不足,精进心发不起来,都是由于在这方面思维不够。我们经常在这个方面多做思考,精进心才能发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9-2011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03:46 PM , Processed in 0.15138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