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4|回复: 3
|
楊欣儒‧:從“亞庇”談譯名規範原則
[复制链接]
|
|
转自 : http://www.sinchew-i.com/article ... 386&data=scnews
從“亞庇”談譯名規範原則
updated:2004-06-18 19:19:24 MYT
最近新聞部副部長林祥才在沙巴指出,該州首府KK華文譯名“哥打京那巴魯”還是“亞庇”,應交華社決定。
要談譯名規範,首先要考慮“普及性”的原則。例如沙巴州首府Kota Kinabalu,還有一個名稱叫Api。
Api從字音上來看,就有“阿庇”“雅庇”和“亞庇”幾個譯名。不過從該地人民習慣上的用法來說,卻只有“亞庇”一個譯名,因此如果當地華社接受“亞庇”取代“哥打京那巴魯”,那麼“亞庇”作為該州首府華文的譯名是毋庸置疑的。
其他地名如檳城州的Bukit Mertajam,華社已叫慣了“大山腳”,也無需為其改為音譯的“武吉莫大仁”。至於丁加奴州的譯名,則比較有爭論性,因為當地的華社叫它為“登嘉樓”,而全國都已叫慣它為“丁加奴”,我們到底要根據當地的普及性原則(登嘉樓),還是全國的普及性原則(丁加奴)?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應由丁加奴華社提出來和華語規範理事會討論。
譯名規範有三大原則
華語規範理事會曾經討論了內閣名單譯名,對於馬來族譯名問題,其中一個很普遍的名字是Mohamad。針對它的譯名,有人認為“莫哈瑪”比較接近原來的發音,不過最後的決定是“莫哈末”,因為這個譯名很普及,大家已經認同了。這就符合了普及性原則。
第二個原則是“準確性”。這裡要談幾個方面,首先是通名和專名的問題。例如Gunung Tahan譯為“大漢山”就很貼切,因為專名Tahan音譯為“大漢”,Gunung則意譯為“山”,符合專名和通名分開譯名的原則。霹靂州的Gunung Rapat譯為“昆侖喇叭”就比較勉強,因為通名“山”不必音譯為“昆侖”,如果譯為“喇叭山”反而更為恰當。此外,許多地方都有Jalan Besar的路名,當地華人就喜歡音譯為“惹蘭勿殺”,這種譯名的確“惹”人不悅,為甚麼捨意譯“大街”不用而音譯得令人啼笑皆非?
其次是因誤解馬來語而意譯錯誤。例如馬來文batu在標明距離或地區時就有“英里”的意義,早期的華人卻誤解為“石頭”,所以把Batu Tiga(三英里)給意譯為“三條石”。有些因對馬來語發音不甚了了,或者從方言音譯為馬來文,結果是譯名和馬來文的原名有天淵之別,例如Kuala Pompin譯為“雲冰”,Dengkil譯為“龍溪”就讓人莫名其妙。
其實音譯還要考慮用字是否雅,例如國父東姑阿都拉曼,早期就有華人譯為“東姑鴨都拉曼”,當中的“鴨”譯得很不雅,相信這是根據方音而譯的。音譯也要避免使用多音字,例如美國總統Bush的譯名為“布什”,這個“什”就有“十”和“神”兩種念法,乖離了準確性原則。
第三個原則是“實用性”。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只要我們使用的是漢字,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通用字。所謂通用字是中國在1988年3月25日發佈的7000個漢字,包括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現在電腦上中文之星的字庫、一般手機裡的字庫收字也以這7000個通用字為限。
如果譯名用字超過通用字的範疇,就會造成諸多不便。如果堅持要用,只有造字。例如“峇”字,本地很多譯名都有,但是電腦和手機字庫裡卻找不到,結果我們使用電腦打字時只好以“巴”來取代。目前有很多含“峇”字的地名,經過電腦打字出來的,都改為“巴”字。
因此為了實用性,地名的生僻字改為通用字是難免的。譯名我們一方面要“名從主人”,以當地人通用的譯名為依據;另一方面如果當地的譯名漢字是生僻字,對電腦和手機使用者不便,有關地名用字就非改為通用字不可,這時就要根據“主聽客便”的原則了。
至於砂勞越的“勞”,有些刊物還要給它加上“月”字旁。其實月字旁的勞字,也是生僻字,電腦和手機裡沒有收錄。既然砂勞越是個音譯詞,用月字旁的勞也和“勞”字同音,我們為甚麼不接受“砂勞越”為規範的譯名呢?
(作者為馬來西亞華語規範理事會副主席)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楊欣儒‧2004/06/18 |
|
|
|
|
|
|
|
发表于 31-7-2004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個原則是“實用性”。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只要我們使用的是漢字,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通用字。所謂通用字是中國在1988年3月25日發佈的7000個漢字,包括2500個常用字和1000個次常用字。現在電腦上中文之星的字庫、一般手機裡的字庫收字也以這7000個通用字為限。
如果譯名用字超過通用字的範疇,就會造成諸多不便。如果堅持要用,只有造字。例如“峇”字,本地很多譯名都有,但是電腦和手機字庫裡卻找不到,結果我們使用電腦打字時只好以“巴”來取代。目前有很多含“峇”字的地名,經過電腦打字出來的,都改為“巴”字。
GB字体 不能等于“现代汉语通用字”,
GB字体只收录6763 汉字 , “现代汉语通用字”收录7000 汉字,
中文之星的字庫只是用GB字体,当然不能100%支持“现代汉语通用字”。
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汉字中,共有408个汉字是GB字体未收录的,
GB字体未收录的常用汉字计用“梿”丶“瞭”丶“啰”等字,全部缺字如下:
乂亶亸伋伾俵俶倓倞倻偲僇僰剅剕剟勍勚匜卻厾唝啰啴喤嗞嘚嘡噀嚄嚚垍垞垟垯垱埼堉堌塃塆塈塮墈墦夬奭姞姽婞婳嫚嫪宬屃峂峣峧崟嵎嵖嵚嶓巉帡幪庤庼廋廙弇彧悢惇愔慥慭扅扊扺抃抔拃拤挦捯揳揾搒摽斝旸旻昉昽晞晢暅曈杧杻柈栒栟梽梾梿棁棨棬棻椑楯榖槚槜橦檵欸殣毐汈汭沄沘沚沨泃泚泜洑洣洨洴洺浉浐浕浡浥涘涢淏湉湜湝湨湲溇溠溦滃滍滘滪滫潏潟潵潽澥澴澼瀌瀍炟烜烝烺焌焜熜熥燊燏牁牂牚犨狉狝猄獴玕玙玚玠玡玥玦珣珰珽琇琎琤琫琯瑀瑄瑢璆璈璘璟璠璪瓘瓻甪畯疍疢疭瘆盉盦眊眬瞭矻砮硁硚碶礌礳祃祎祲祼祾禤秾穄窅窣窸竑筜筼箓簃簉簠糵繄纴纻绤绹罽羑翙翚翯耰耲脧腒膙臑臜芼茀茓茝荙莙菂菼萩葓葖蒟蓂蓇蕰藠蘘蜎螠螣蠋袆袗袪袯裈襕觱訄诐豨赑赟赪跐跶踶蹅蹐蹓蹜蹢蹽蹾轪辀辌辒邽郈郚郿鄌鄘酦醾鋆钘铚铻锜锧锽镃镈镋镚镠镴镵闿阇阘靰靸靺靽靿鞁鞡鞧鞨韂韨颋颙飐飔飗饳饸饹饻馃馉馌骍骎骙鬹魆鱽鱾鲀鲃鲉鲊鲌鲏鲙鲪鲬鲯鲹鲾鳀鳁鳂鳈鳉鳑鳚鳡鳤鸤鸮鸰鸻鸼鹀鹐鹝鹟鹠鹡鹮鹲黇鼒鼩鼫鼱齁齉龁
电脑不支持【峇】字是因没有GBK字体,英文版 Win9x/ME 可使用利方中文系统 ;之外也可升级IE至6.0++版,在安装选项点选安裝简体字体,安装后您的电脑就已有GBK字体,更本不用造字。至于Win2000/XP 它已內附GBK字体,更没问题。
若大马华语规范理事会是以GB字体为标淮,恐怕会造成更多问题!GB字体除了不支持【峇】字外,连我们常用的【梿】及【瞭】字也不支持,故千万不能以GB字体为标淮,若因GB字体不能显示【峇】字就弃用【峇】字,那么【梿】及【瞭】又要如何处理呢?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4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加奴”最适当了
我觉得应该用“丁加奴”,而不是“登嘉楼”。“登嘉楼”只是当地早期的社团或老一辈的当地人使用,近二三十年来,当地新成立的团体都一律使用“丁加奴”了。 |
|
|
|
|
|
|
|
发表于 3-11-2005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
我真的要大叫“tolong"了。
真的好好笑噢!
如果“大山脚 - bukit mertajam”有一天真的译名为 “武吉莫大仁”,
那我真的要吐血身亡了。
哈哈哈哈,笑死人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