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58|回复: 64

回复另一个主题: 降息对企业有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1-2008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09:16 AM 发表


打岔第三点。

那天在 pavillion 闲着,去 times 拿了本 the age of turbulence 来随便翻翻。没有心买,只是知道这本书,他是为自己的政策平反而写的。好奇为何他主张税减和减息。有一章叫 the downturn,猜应 ...


嗯。。我其实有拿过来看看的,但是翻了翻,觉得不划算,没买了。。哈哈哈!
他是market man 来的。。我觉得他那么资深,肯定有他的厉害之处。。但是,他的方略真的好蛇。。
以他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他的政策对老百姓日后的深远影响性。。
我想他早就知道,只是那个时候,他要糊口,只好牺牲一些来换取一些。。
再说,危机爆发的时候,他拼命说东说西,就是不认。。但是到了人家翻回旧账,查他的政策,他看到严重的结果,而且没什么退路,才只好认了。。。就好像 Dr. chua 的光碟案一样嘛。。。一来就是不认,后来证据出来了,只好认了以谋后路。。你看,现在又是好汉一条。。厉害!厉害!

可能我主观的认定,但是也是我个人的事了,我觉得他出书就是要赚钱嘛!!!!
但是,我就是不给他赚。。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8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较同意武兄的见解。
降息是国家的财政政策,个人与公司当然得重新调整策略应对;是否要增加或减少贷款应视个别情况,生意有得做才投资,贷款也得要回酬能还得起利息后有利可图才借。这关系到公司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如要说政府降息会使公司倒闭可能性增加,也只是那些竞争力与适应性较差的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个脚印。。。
终于有帖子吸引到武大上来了。。。
手不要这么快止痒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看越乱,其实是分开两方面来看

银行观点
如果银行年利息是从6%降去3%(以一百万贷款计算)
意思是银行贷款利息所得从6万缩减到3万。
如果银行要赚回同样盈利6万,就必须贷款两百万才会得到同样盈利。

借款人观点
如果借款人的年利息是从6%降去3%(以一百万贷款计算)
意思是借款人利息付出从6万缩减到3万。
借款人利息节省了3万,如果借款人可以承担利息最高是6万。
那借款人可以借到两百万,但只须承担利息是6万。跟之前以6%利息计算是12万,如今省了六万。那对谁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过路客 的帖子

xxx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
第一,这种降息刺激经济的方法,给了企业松懈性,人最不要得的就是松懈心态.松懈心态基本上是灭亡之本.
因为这导致企业无法思考,他的商业结构是否合理.
xxx


是我的话我会这么写。。。

首先,如果国家银行将OPR定为0%,那银行加上自己的2%的profit margin,因此借出去的贷款的利息就是2%的情况下:
第一,这种降息方法是为了减少借贷成本,松动货币,释放出更多流动性以刺激经济。企业可能会在不考虑本身的商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因为容易借钱而借钱,造成自己将来的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8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oollly 于 27-11-2008 09:35 AM 发表
本来那个贴的写法是属于唯物辩证风格.这是种比较高级的思考方式.
一些理论需要一些数学证明它的严谨性,或者理论缺陷.

马来西亚人在长期特定制度培育/控制下,普遍上缺乏自由,广泛思考的特征.

(最后,调节利息,本质上就是中央银行家承认经济出了问题的一种表演.在总体违约升高情况下,降息再多,都不可能抵消违约损失,银行一定要调高利息.降息最大的害处在于,他告诉企业家,个人,调节利息可以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不管是升息还是降息,只要这个决定是中央决策的,涉及利息的,都是pro-cycle的,也就是他们会制造动荡,而不是缓和动荡.


嘻嘻。。我的天。。怎么就不让我跑。。
再写一些。。
我不是很认同。。我知道唯物辩证。。但是不确定里面必须存在什么的前提,才能运用这个原理。。
但是人是生的。。很多时候,一些经济原理或者数学原理,也是经过从人,事,物,从大自然中启发而来。。
例如。。以前的那些阿拉伯,从观察天象或者其他自然现象,才慢慢发展出数学。。例如,牛顿从苹果跌下来,才研究地心引力,才有那套数学formula...
如果连这些日常东西都不加进去,就用数学做一个assumption..那么就是本末倒置,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算哪门子的高级思考方式。。
要算高级思考方式,应该参考 mckinsey 那套。。。

第二个quote 的,我也有些不认同。。对啊,调节利息很多时候是问题出现后才做出来的表演。。
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国的case, 其实是问题还没出现,而是慢慢浮现。。加上银行的信心问题。。
所以,Zeti 都说真正的考验是明年的第二,第三季。。
但是,他们是先看长远,去预防。。去减少冲击和动荡。。他们是提早做show..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银行信心不足。。这就像美国一样,信心不足,大家一窝熟。。
所以我觉得,holly 兄说制造动荡是对的,但是现在我国的case 就另外说法了。。我就觉得央行在缓和动荡,提早做东西,减少将来的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1-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09:48 AM 发表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这一句开始,已经看不懂了。但我不敢请教。上次请 hoollly 兄解释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只淡淡说了一句,“楼上的,那个要比较长篇的解释”大概这样,就 ...


我的了解是 存款利息0% 贷款利息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09:50 AM 发表
Robert kiyosaki 他就曾经说他写了一些很多人想看的,而且容易明白的,所以赚钱了,红了!但是那位访问他的记者,也有出书,但是就没有赚到啦,因为他是写给自己看!!哈哈哈!!!
所以,看出发点,加上需要写比较草根阶级的客观性。。。


难怪......

thomas friedman 那本《世界是平的》,虽然只是把 peter drucker 更多年前的预测,给平民化了,却多了一份亲切感。所以,虽然 peter drucker 很红,但 thomas friedman ,更加爆红。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7-11-2008 09:53 AM 发表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

这句我想了想后可以明白。hoollly兄的意思应该是说OPR是0%,那银行加上自己的profit margin,因此借出去的贷款的利息就是2%的情况下。。。


生意兄,你领悟力真强。

这一句,

“第一,这种降息刺激经济的方法,给了企业松懈性,”

那,为何降息能给企业松懈性呢?

有时候,降息是一种不得已的货币政策。现在即使如此,因为我国通膨高企,如果非必要情况,国行不可能随便宣布降息。

企业能因此而“松懈性”地赚钱吗?

生意兄,要不要把整个重复再说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8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过路客 的帖子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

这句我想了想后可以明白。hoollly兄的意思应该是说OPR是0%,那银行加上自己的profit margin,因此借出去的贷款的利息就是2%的情况下。。。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27-11-2008 09: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r.Business 于 27-11-2008 09:40 AM 发表
老实说,我一直以来不是很看得懂hoollly兄的看法,希望hoollly兄再白话一点,谢谢。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

这一句开始,已经看不懂了。但我不敢请教。

上次请 hoollly 兄解释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只淡淡说了一句,“楼上的,那个要比较长篇的解释”大概这样,就没了。

觉得自己资质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hoollly 的帖子

老实说,我一直以来不是很看得懂hoollly兄的看法,希望hoollly兄再白话一点,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那个贴的写法是属于唯物辩证风格.这是种比较高级的思考方式.
一些理论需要一些数学证明它的严谨性,或者理论缺陷.

马来西亚人在长期特定制度培育/控制下,普遍上缺乏自由,广泛思考的特征.

降息降低企业利息成本,降低贷款成本,是人都知道.
这种是人都知道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研究太多.

我们来看看:
首先,如果利息去到0,那么银行利息只有2%情况下.
第一,这种降息刺激经济的方法,给了企业松懈性,人最不要得的就是松懈心态.松懈心态基本上是灭亡之本.
因为这导致企业无法思考,他的商业结构是否合理.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息太低,那么中小企业很难借到款.相反银行热衷于借贷给大型企业,尽管大型企业奄奄一息.
(参考日本.)
为什么?
第二,因为对于部分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利息太低,导致他们可以大量借贷运作,由于利息成本太低,他们的售价可以压去成本线.
长远来说,打压了中小企业的自然增长,把整个社会推去依靠利息和贷款的社会.
第三,对于奄奄一息的企业来说,低利息,导致他们延长他们的错误,而错误的延长,会导致未来更大数额的贷款违约.
就好象信用卡那样,一开始30%,再到25%,然后到18%,然后最后整合了贷款,变成10%.
从30%到10%,信用卡债务人,不是越欠越少,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欠越多,生活越来越紧张.
第四,利息的下降,一定导致国债利息的下降.
国债利息的下降,会反过来合理化股票,各种商业债券的低回酬是合理的.
这会导致整体资本市场回报弱化.就好象过去的的股票那样,赚大钱也不派息,还拿50%去发工资,剩余的钱去包销私人飞机费用.
因为他们认为反正国债利息都是接近0,我给1%的分红,是很好心了.

(最后,调节利息,本质上就是中央银行家承认经济出了问题的一种表演.在总体违约升高情况下,降息再多,都不可能抵消违约损失,银行一定要调高利息.降息最大的害处在于,他告诉企业家,个人,调节利息可以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不管是升息还是降息,只要这个决定是中央决策的,涉及利息的,都是pro-cycle的,也就是他们会制造动荡,而不是缓和动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09:18 AM 发表
再说,逍遥派掌门人的祖训是,弟子们一定要胸怀豁达,潇洒走一回,天地任逍遥,多自由自在呢。。嘻嘻!
所以,小弟必须遵从掌门祖训的!哈哈哈!


武兄,你不要噻我了。如果能加入你的逍遥派,即使从扫地、服侍、打杂的佣人做起,已经是小弟三生修来的福气咯。

自从 klse.8k,chinchai 前辈,糊涂兄,武兄你,还有一干人等(很多没写),不发贴后,少了很多学习机会。你们都是内功深厚的高手。

当然,现在论坛依然有很多能人。

但,有一部分,以修炼外功为主。部分高手的功夫太深奥,小弟看不懂。

如果能够让你继续发帖,小弟随时准备几箱止痒粉为您送上。

你不要怕手痒。

写完后,涂一层,精神舒爽、舒筋活络!

[ 本帖最后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09: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8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男 于 27-11-2008 01:47 AM 发表

论坛需要的是交流-讨论-学习。。。高手其实很多的说--他也不过是高一二个档次而已啦

50步100步的故事


对。。对。。
我也从其他高手的贴,学到很多东西的。。
不需要把我捧到太高, 我只是草根堆里的一支杂草。。狂风暴雨都打我不死。。哈哈哈哈!

我写的时候是直直来的,你,那位楼主或者其他网友看不过眼,不爽,就在这里骂骂,不要放在心上,笑笑就好。。哈哈!因为我是没什么所谓的,只怕你们自己气到自己,那就不好了!哈哈哈哈!

原帖由 过路客 于 27-11-2008 08:06 AM 发表


来,手拿来,帮你放点痒粉。(太早收工了!)


哇老。。等下我痒到不行就够力了。。哈哈哈!
好啦,老大,你就放过我,等下我兴致来,又乱吹水,等下其他网友又跟着来,等下又说是我鼓吹的不良文化,污染这里优质讨论气氛,等下又抛出什么朋党文化,那么我就罪该万死咯。。。见过鬼都怕黑了。。哈哈哈哈!!!

我是小小草而已。。想吹就吹咯。。还是大大的贴好啊,AAA grade 的! 能够启发广大的网友。。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再说,逍遥派掌门人的祖训是,弟子们一定要胸怀豁达,潇洒走一回,天地任逍遥,多自由自在呢。。嘻嘻!
所以,小弟必须遵从掌门祖训的!哈哈哈!

再见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9: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ukh1 于 27-11-2008 12:34 AM 发表
第三,早几年前就说他,alan greenspan 就是一条蛇。
他厉害的地方就是挖另一个陷阱来补之前的洞。奇怪就是外面的人只看到他搞定了问题,就赞他。但是原来后面他是制造另一堆屎来盖其他的屎。看啦,最后他自己本来还不是站出来认错了。这条水讲话,都要好好消化,才看要不要信。哈哈!


打岔第三点。

那天在 pavillion 闲着,去 times 拿了本 the age of turbulence 来随便翻翻。没有心买,只是知道这本书,他是为自己的政策平反而写的。好奇为何他主张税减和减息。有一章叫 the downturn,猜应该是这个了。

不知道是他太会讲,还是自己太过容易相信人,竟然有点同情他。觉得他当时做得没错。如果政府钱多了,不税减,一定发生更多亏款。

虽然只是匆匆翻阅二十来页(后来赶着离开),但已经觉得他是个伸张正义的人。只能说,当时他真不知道情况有多严重。并非他故意挖另一个洞来盖掉自己的洞。

现在,对人提起是这样说,“greenspan 当年的政策”,不是“greenspan 当年的失误”。因为有点同情他了。

有空不妨你也拿来翻翻,看看会不会对他也有一点改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8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cforum2.cari.com.my/viewt ... &extra=page%3D2

THE BUBBLE THAT BROKE THE WORLD

http://www.financialsense.com/editorials/fekete/2003/0627.html

根据以上这篇文章,格老任期间把利息从二十(一九八零年)降到一巴仙(二零零三年),是因为害怕国债泡沫被刺破。

但降低利息会增加资本需求(看以下的例子),其实是对企业有害的。

-----------------------------------------------------------------------------------------------------------------------------------------------------------------

在年利6%的环境下,要生产60,000的收入需要1000,000的资本。

换句话说: 在年利6%的环境下,60,000的资本值是1000,000

那当年利降低到3%,那60,000的资本值就会提升一倍到2000,000了

一个企业里的支出(如薪金,水电,租金,税务等)都需要有一定对比的资本来应对,而这对比是和年利作反向的。

比如:

在年利6%的环境下,一个企业要支付60,000的开销。而这笔开销这需要1000,000的资本(用来生产60,000的收入)来支付

那么根据以上资本值的算法,当年利降低到3%时,该企业要支付60,000的开销就需要2000,000的资本了。

-----------------------------------------------------------------------------------------------------------------------------------------------------------------

面对资本需求的增加,又来不及筹资(一般减息都是在经济衰退时出现,而银行往往又是在这个时候收伞的),企业唯有选择:

1。减低开销(减薪,裁员等)

2。关门大吉!


那前天国行宣布降息,是好还是坏呢?

(其实我本人还是很难接受这个逻辑。还请各位大大指点!)


阅读了以上的文章,我有些看不过眼,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手又痒了。
我感到懊恼的地方就是,怎么还是那么多人被数字所迷惑,钻那么多牛角尖干嘛呢?我之前认识一个朋友,专科出身,也是热爱往数字里钻。我看在眼里,有时候嘴巴痒,就点两句。但是好像都点不通。那么按照我的性格,我是不会再多说的。一两年后,这位朋友进入了生意的世界,经历了社会的磨练,才慢慢走出来。也好,也好,自己领悟的总比别人多花口水。为什么我看到他身上这些改变呢?因为他不再那么斤斤计较,不再算那些“吉林数”。
我从以前到现在都是秉持着同样的看法。越是在数字上钻牛角的人啊,都是希望他的成果是做给人家看的。如果一个人是数学家,财经家等等(吃粮的那种)都有这样的心态。但是,所以生意,生意,就是生的啊。 生意就是一种艺术!数学才是一种科学!
那么企业老板看数字吗?看帐目吗?我说,肯定是会看的。但是老板都是花少时间去看简化的数字,找出问题。但是,他们花比较多时间去思考,去想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身体力行的去执行认定的解决方案。哪有想数学家那么去钻牛角尖呢!
言归正传,上面文章里,都是利用数字从前面来看。 我说啊,这根本是本末倒置!数字/帐目应该是做了生意后,才出现的。那么,这些后来才出现的数字/帐目只是用来检验生意的健康程度。看了这些数字,老板知道生意的具体境况,再做出调整或则方略。
我的妈啊!什么叫降息会增加资本需求??!!!
Come on…希望以后那些在金字塔里钻研的数学家,都出去外面跑跑,多看看草根生意人的心态啊!
第一,什么情况才会刺激资本需求呢?
当然是觉得生意有的做,能够扩大生产效率来减低成本,或者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享有经济规模或者其他好康的因素。当有这样的引诱,才能刺激企业家/生意佬对资本的需求啊。难道,因为降息了,借贷成本减少了,就能够刺激他们对资本的需求吗?看看小日本就好啦!他们都曾经降息到零利率,但是经济还是软趴趴。
所以,哪有因为6%年利率降到3%年利率,为了维持同样的60千的收入就刺激到把资本需求增加到2百万的!
Come on, 用数学程式来算,我老朱说你对。但是放到生意,sorry la, don’t make sense at all!!! 如果我是老板,我的financial controller 告诉我这样的算法,我肯定请他走。经济不好的时候,我的成本如果是60千,当然是想办法砍成本啦!哪有叫老板去增加资本到2百万,赚60千去cover 我的60千成本!我赚条毛啊!那么辛苦干嘛呢?不如把2百万放定期,摇摇脚收息不是更好吗?
如果你说,用1百万资本在利率6% 的时候,赚60千,那么现在利率降到3%,为了维持60千预设的盈利目标,那么需要把资本增加到2百万,或许还可以考虑!这是投资方面的!如果是用在企业里,一点都不逻辑!

所以,文章里面用的“比如”不太逻辑!!
结论: 里面的假设错了!加上,资本的需求的前提是生意有的做,然后商家不够资本或者需要发展生意才去增加/借 资本回来。另一种情况是商人面对现金流问题,需要额外资本来周转并且他们相信生意还可以做,只是需要守!而不是那种数学用来做前提的!
第二,国行降息
宏观经济课本多数都说降息可以逼百姓把钱从定期拿出来,因为回酬不划算。或者是借贷成本低了,可以去借钱来发展生意或者借来消费。总的来说,就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把资金存入 低风险的地方,降息就是另一种调控工具来增加资金在市场的流动性。
但是,我国有这个问题吗?你每天看报纸,很多银行总裁或者国行的新闻都再说马来西亚ample liquidity, 意味着我国的流动资金是足够的!
我看啊,国行在抓那些银行的心理。因为银行现在是怕死一点啦。虽然他们一直再说没有收伞,并且跟国行开会是还保证一定会继续放贷,促进经济。他们是说的对,没有错啊,但是他们却在放贷时,收紧了放贷条款。他奶奶。神也是他,鬼也是他。最近出炉的数据也说明了他们减少放贷了。
追究根底,还不是因为银行怕借出去的,收不回来,怕中NPL. 这就是信心问题。 资金流动性是没问题,只是银行的信心不够而已!
降低过夜借贷率,就是降低成本。但是这样不够嘛。所以国行就下降法定储备金。我看报纸的数据是,降低储备金50个基点,如果银行有100块在手,因为这50 基点,他们就多出3百多快在手(不要问我怎么算,我也懒惰去钻牛角的!)。银行也不是笨的!多余的钱在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成本,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些钱转换成带来收入的工具。
国行是看在眼里,但是人家口头答应了,在情在理银行也没错。所以只好出法子来谷那班银行家了!
第三,早几年前就说他,alan greenspan 就是一条蛇。
他厉害的地方就是挖另一个陷阱来补之前的洞。奇怪就是外面的人只看到他搞定了问题,就赞他。但是原来后面他是制造另一堆屎来盖其他的屎。看啦,最后他自己本来还不是站出来认错了。这条水讲话,都要好好消化,才看要不要信。哈哈!

最后的话,
我的用意并不是要讽刺那位楼主。只是希望不要只看数字,而忘了另外一面。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数字钻牛角尖,除非你真的靠这些数字找吃,那也无话可说咯!就好像煮菜嘛,用简单的材料,简单的工具,就能做出好吃的食物啦!那些高级酒楼的各式花样,也只不过吸引你叹为观止,然后觉得很高级,但是你付出的也是高代价!划算吗?值得吗?见仁见智了!另外,我用词方面是生活化一点的了,改不了!如有什么得罪,心里不舒服,就见谅了,笑笑就好!

好了,手止痒了。。收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8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真的是你写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合拼两个楼的说

---------------------------------------------

其实武大。。。从没有到有这个过层中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的--在没有的时候需要管道寻找-或者别人指点-更重要的是性格上的关键--所以为什么教授只适合留在学校里--丢他出来他会傻掉--您也不必太在意

经历的过程也因人而异的说--简单的例子是有些人大学都谈了3-4次恋爱--有些就知道四方帽是他大学宗旨精神。。。结果空窗那段黄金少年。。。但是时局中也没有水绝对对错的说--出来时遇到国家战争被征去战死沙场作了青头鬼--还是留下妻儿后半生坎坷。。。没个准谁比谁更惨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ukh1 的帖子

高手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蚂蚁小弟 于 27-11-2008 01:43 AM 发表
高手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论坛需要的是交流-讨论-学习。。。高手其实很多的说--他也不过是高一二个档次而已啦

50步100步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06:17 PM , Processed in 0.07311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