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唔留手

丹道派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3-2009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marttiger33 于 14-3-2009 11:11 AM 发表
就是这句话,
就是修我们自己的元神师尊,就是灵山.


应该是一样,元神,灵山,本来面目,无知,无我心,无他心,空空洞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3-2009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14-3-2009 10:00 AM 发表
末炼还丹莫隐山,山中前后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



铅是心火,汞是肾水,抽坎男之阳添离女之阴,是易之坎卦和离卦,是让坎之中变阴成坤卦,离之中变阳成乾卦,是后天返先天之道理.世人不知,误认为需要男女双修之房中术,再加上采阴补阳真是胡说八道.男女双修是修我们自身离卦心女和坎卦肾男,和君所见之COCACOLA身材之美女完全没有关系也.

此般至宝当然是家家有,自是时人识不全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7-2010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昆仑


    高人!再讲多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11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家与丹家之分流与讹传
丹家发源最早 , 据宗教经藉而言 , 相传老子在黄帝时化为广成子 , 应世为黄帝师 , 传授丹家心法 , 首传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无为尔识、允执厥中' 十六字真言 , 演而为诸种经论 . 传至周时 , 老子又化为李聃 , 写道德经五千言 , 为丹家祖法 , 历周、秦、汉、晋之间 , 有 '清净经、阴符经、黄庭经' 等 , 包括由 '有为法而造无为法' 等经论 , 降至晋代魏夫人 , 三传开茅山七祖 , 七传至陶宏景 , 丹家至陶宏景传至隋唐间孙思邈后宗派纷起 , 各立门户 , 遂失统一局面 .
经第一代宗师魏华存元君首撰 '黄庭经' , 而创上清派 , 由第二代宗师杨羲 , 第三代宗师许灆 , 第四代宗师许翎 , 第五代宗师葛玄创灵宝派 , 传人郑隐、葛洪 , 第七代宗师陆修静传至陶宏景
今峨嵋临济宗的 '性功与命功' 之修持 , 皆以 '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阴符经、清净经' 的功法和功理来 '炼气修脉' , 峨嵋十二庄的动功即是茅山上清派 '黄庭外景经' , 静功是内丹周天搬运法为 '黄庭内景经' , 清净经和阴符经合为 '清净归一法'

至元明时 , 邱长春 ( 邱祖处机 )开武当派后 , 在元代敕封武当山为五岳之首 , 由于符节统一于武当山 , 但是 '丹法'则仍未统一 .
在明代红丸案起 , 各宗各派 , 于丹法之用 , 邪正互见 , 为儒家佛门所抨击 , 丹家因之一蹶不振 , 明季之后 , 丹法之用于邪道者更多 , 逐为世所诟病。满清初朝 , 重兴佛教 , 密宗突起 , 采用一部分西藏药物 , 如嘛 子等 , 引起佛道二家分岐 , 又因明末遗老 , 顾亭林 , 傅青主等 , 运用丹家法门 , 进行反清复明政治运动 , 自清初至咸丰间 , 迭起林清 , 徐鸿儒等教案 , 乃为满清政府所仇视
继而庚子之乱 , 教案又起 , 丹宗鉴于邪道之狂流 , 正法之将绝 , 遂有诸山会议 , 封法九十年 , 禁止公开授受之传说 , 自庚子迄今 , 即未见有丹家法师讲经说法之道场 .
今成都青羊宫 , 北京白云观之传戒 , 现仅限于丛林之仪轨 , 而无 '心法、丹心' 之传授 , 仅保持其二千年来在外宏法之传统而已 , 各派亦仅单传密授 , 续其法脉于不断 , 以其断续之机 .; 陶宏景后 '医、丹'分流 , 王叔和为医家所宗 , 溯至汉代张仲景造伤寒杂病论 , 包括伤寒论 , 金匮玉函经 , 其伤寒部分 , 即为现时所流传之伤寒论 , 其杂病即为现时通行之金匮也 , 本为 '医、道' 完整之论 , 晋后南传伤寒 , 北传金匮 . 为医家宝典 , 惟已割裂为二 , 唐宋诸家 , 习而言之 , 未能返其完整之原貌 按仲景根据 '丹家'传授之 '内景功夫' , 以造此论 , 故吾人运用其医方治病 , 难获全效 , 盖不明 '内景' 之妙 , 难通于法耳 . 王叔和撰造脉经 , 又失内景精义 , 宋高阳生造脉诀 , 相距益远 , 后世唯根据脉诀脉经 , 为诊治法要 , 其能研究丹家医法之造论基础者 , 已不多见 .唐代太医令王冰 , 注解内经 , 宋代成无已注解伤寒论 , 离古不远 , 尚能不失大体 . 宋后吕广 , 金元四家等 , 各得一见 , 成一家之言 , 为医中杰出人物 . 明清以后 , 即一家精粹 , 亦难得其人 , 以致光大发明之继起人才 , 益形廖落矣 .丹道家释名其法有二
1. 丹者一也 , 以纯阳为本 , 归一为用 , 修持内景功夫 , 内炼气脉 , 以结内丹者 , 不离大道大法 , 故曰丹道家 .
2. 丹家朱也 , 以阳火为本 , 阴质为用 , 所炼丹药 , 属于纯阳 , 名曰外丹 , 炼外丹亦不离大道大法 , 故曰丹道家
世有称为丹灶家 , 盖从采炼外丹 , 立炉安鼎而言 , 曲解为丹灶家耳 .
可知修持 '内景' 以结内丹 , 以籍外丹为助 , 具有各种法门者 , 谓之丹道家 故丹道家以修持内景结自身内丹为主 , 炼外丹为辅 , 以医药度人间苦厄 , 则为修积外功 , 在次第上属次要者也 . 又丹法属 '有部' 的 '小乘法' 故各宗各派 , 不能离此传统次第 . 苟能超其次第者 , 在宗教界而论 , 则为地上菩萨 , 非丹道家小乘法所能望其项背矣 . 然因其立法属于 '有部' , 故具有物质基础 , 所谓祛病延年者 , 皆医药之用 .

一 , 派别纷起 , 其大者以五岳山为代表 , 现在所知者 , 武当派及青城派二派 , 为金莲正宗 , 具备心法药法各种法门 , 较得丹道之全 .
武当派居位最尊 , 为五岳之首 , 其余各派于心法心药 , 性功和命功 , 各有所偏 .小宗派中之修命功者 , 流而为武功 , 炼药物者 , 局限于治伤 , 虽有丹道之名 , 而无其实矣 .
4. 武当派:命功与性功之修持 , 俱甚高明 , 其教下之证得成就者甚多 , 丹药中用于性功尸解坐化之大还丹在元婴未成之前 , 用于转世夺舍移居坐死关之固魄胶 ( 无此胶之助 , 不能成就 , 相当佛家所说之四果徒 , 惟四果徒中无坐死关一门 ) , 各宗派于需要时 , 皆往拜请
又用于命功中 , 武功治伤科之八步回生丹和铁扇散 , 亦着称于各宗派
青城派:性功与命功之修持 , 以专修少阳脉为基本功夫 , 修持有得者 , 长年仅着单衣或夹衣一件寒暑不侵也 , 教下之证得成就者极多 .
丹药以五行丹为各宗派所景仰的 , 外功上 , 用毒龙丹 , 有二十四候之传授 , 是为精到 , 其法是根据一百二十种病 , 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 分为二十四候以统撮之 , 盖其作用 , 因人身之病 , 不能离天地阴阳气机的 '升、降、开、合' 之作用 , 合乎其疾之气机者 , 必能有益无损 .例如春生时 , 阳陷于阴者 , 其阳亦必因之有升 , 以升药从其性而治之 , 其效大彰 , 虽阴虚火炎者 , 投以此药 , 则从其性而发越之 , 亦可无害也 , 故其门下以之治病者 , 皆能有功 .
6. 华山派:武当派传自华山 , 因邱祖故 , 符节之传 , 归于武当 , 故其内容及修炼法诀 , 与武当派完全相同 , 药物中以松针不老丹为最 , 非他派所能及 , 盖得地利与遍山皆松之利耳 , 炼气士之坐茅蓬者 , 皆往请为服饵 , 其次为各种花露 ,亦着着称于各派 .

a. 按松针为初坐茅蓬者 , 辟谷时必要之服饵 , 于清明春分间炼之 , 共炼七次( 一般只炼三次 ) , 法以初生松针 , 用水鼎配合桑柴灰炼之 , 先将松针内之血水炼出 , 再将余味炼尽 , 至秧黄甘淡为度 .
b. 按松针得木火之精, 为纯阳之物 , 以阴中之阳为大用 , 又能耐寒 , 三冬不凋 , 色青中空 , 而炼出之汁 其红如血 , 将此种阴质炼出后 , 方能以阴中之阳为用 , 在修炼上善伏三尸虫 , 可耐饥渴 , 治病用于内科 , 可通经活血 , 用于痹症 , 可外用内服 , 用于外伤 , 可止血生肌 , 用于服饵 , 可耐饥寒 , 白龙丹青菜汁能解之 .
7 峨嵋派:性功与命功之修持 , 以 '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阴符经、清净经' 的功法和功理来炼修气修脉 .
{盖人天相应 , 依缘于气机 , 气机之生化 , 统摄于二十四候 , 其二十四候不离乎气之为用 , 其应于人身者为脉 , 故经曰脉为气血之先 , 而脉之应于人身者有大会小会之所 , 故内景功夫 , 必须炼修气修脉 , 以调人天气机相应之用 .
8. 太阳宗:太阳宗是丹道家的一个小宗派 , 相传在明末清初的时候 , 在山东创太阳宗 , 江南八侠即其同门 , 其中有南派太极门甘凤池 , 徐灵胎亦出其门 , 人材辈出 . 据故老传说 , 这个宗派是崇祯帝的长平公主独臂尼姑和明朝一些遗老顾亭林 , 傅青主等主持 , 运用丹家法门 , 进行反清复明的政治运动 , 乃为满清政府所仇视
这个宗派最好的方法 , 叫做 '火龙功' , 此功的优点 , 是能够速成 , 又能够限制它只在有病的地方运气 , 单独对生病的部位 , 发生疗效 , 而气不会运到其它地方去 .
其余宗派 :小宗派甚多 , 以金莲正宗之崆峒昆仑二派为代表 , 为此二派之道场 , 衰微日久 , 其功夫及丹药 . 自明亡后 , 三百年来 , 渐次失传 , 自今丹道家中 , 已不易见到此二派之踪迹矣 .
10. 外道旁门:苗强及川滇黔边境之苗猓二族 , 善炼蛊药 , 其使用放蛊之法 ,极为精微 , 能掌握蛊药在人体之潜伏时期 , 自三五天至数月之久 . 其种类有金蚕 , 虾蟆 , 蜈蚣等蛊之别 , 其制炼方法 , 不外自然炉鼎 , 从其符咒感摄法之配合 , 讹传为神通妖术 , 察其蛊药内容之制炼 , 不外乎丹药之作用及范围 , 并非符咒之力也 .
a. 折伤药和刀伤药二种 , 皆盛传于苗疆 , 折伤药名接骨本 , 相当于外用之木藿 , 二者同科而非一类 , 为甚矮之灌木 , 用其皮接骨神效 .
药用人舌 (被人杀死者) 拌于石灰中 , 干后研未用之 , 其功效远胜于武当派之铁扇散 , 唯愈后有一疤痕 , (用关门散, 愈后天衣无缝 )
外道中以房中术欺世惑人 , 曲解采补大药经义 , 有以血肉品炼成壮阳药者 , 有以香药金石品炼制内媚药者 , 据传所炼阳药有五十种之多 .
l丹药之历史观
丹道之历史发展 , 以近代科学上推论之 , 其看法有:
1. 时间上为原始落后之化学药物 , 亦为先进之科学发明
2. 空间上为 '东方哲学与科学合一'运用之产品 , 而从却病延年 , 长生久视 , 丹家修命之法门言之 , 则为小乘法 , 属于 '有部', 盖有物质基础之运用也 又从采炼药物之社会历史进化而观之 , 自简单至复习 , 自粗至精 , 上起三代 , 下至明清 , 发扬进步 , 创造发明 , 其事实之表现 , 实合乎现今科学发展之规律 , 更从治病成效而观之 , 各种丹药 , 各有特效 , 于人身四百零四种病 , 能收立竿见彰之功 , 证得医理药理二者之疗效 .
惟丹药之传授 , 师徒相承 , 密不公开 , 其内容不易为外人了解 , 以致上也者偏为唯心之学说 , 下也者讹为怪诞之神活 , 其不肖份子 , 甚至流为邪道 , 利用丹药 , 害人害己 , 如宋明二代之红丸案 , 丹法蒙污 , 为世诟病 , 非丹药本身之罪也 ,
4. 制炼与使用:着重于在人体全面之配合 , 内外之兼顾 , 内察人体内景之运行 , 外究药物之采择升降 , 其采炼之法 , 首以内景之适应为依据 , 有水中取宝 , 火中取宝等法 , 故丹家之丹药 , 能治疗百病 , 能统括人体内外之生化 , 为道家的 '医理、药物、哲学' 三者互为配合之结晶品 , 与西方之单纯药物 , 头痛医头 , 足痛医足 , 单纯对病家而为用者 , 显有差别 , 此二者之异同也 .良以二者立论体系 , 原属二途 , 观点非一耳 . 评其优劣 , 各有千秋
5. 药物历史之发展 , 采炼之原则 , 治病之效用 , 则其宝贵经验之传统事实 , 可无疑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1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宗丹道五祖:王玄甫

王玄甫姓王,名誠,字玄甫,號東華帝君或紫府少陽君。漢代東海(今山東兗州)人。幼慕真風,白雲上真引之入道,遂居於崑崙山煙霞洞,韜光晦跡,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在人間數百年,殊無衰老之容。後授度門人鍾離權,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濫觴,故被尊為北宗第一祖。

據《金蓮正宗記》載,王玄甫於白雲上真處受青符玉篆、金科靈文、大丹秘訣、周天火候、青龍劍法。後於終南山凝陽洞傳長生真訣、金丹火候、青龍劍法與正陽帝君鍾離權,其後形成鍾呂金丹派。

王玄甫得白雲上真真傳,精修三年,盡得其妙。於是背負雙劍,行俠仗義。欲除惡揚善時,運太極真一之氣,則雙劍騰空飛起,事畢復還。有詩贊曰:「隱隱龍樓靄瑞霞,風流紫府少陽家。昆吾高聳光千丈,初放全真第一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宗丹道五祖:鍾離權

鍾離權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谷子,漢咸陽人。少工文學,尤喜草聖,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後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王玄甫授以至道。乃隱於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髽,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意為「天下第一閑散漢子」。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後列為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正陽祖師授度呂洞賓後,復歷廬山,登三級紅樓冉冉升空。有詩贊曰:「鐵笛曾聞跨虎仙,金丹親向帝君傳。臨行付與純陽子,三級紅樓上碧天。」

著作有《還丹歌》和《破迷正道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宗丹道五祖:呂洞賓

呂洞賓姓呂名巖,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唐河中府永樂縣人氏。幼年已有仙道志,慕清虛恬淡,不好華飾富榮。後赴長安應舉,於一酒肆中遇鍾離祖師,被以黃粱一夢感化,遂歸道門,賜號純陽子。乃潛心修道,弘揚道法。後於鄂州黃鶴樓白日飛昇。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亦為傳說的八仙之一。

思想:
呂洞賓繼承鍾離祖師的金液還丹法,改丹道黃白為內丹修煉。
在呂洞賓內丹學思想中,「道佛雙融」是其顯著特徵。
主張性命雙修。
改劍術為三斷: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

傳承:
呂洞賓師事鍾離權,得金液大丹之功,龍虎金丹秘文。又得大道天遁劍法。其門人劉海蟾、王重陽分別開道教南北兩宗。

著作:
《指玄篇》、《肘後三成篇》、《直指太丹歌》、《敲爻歌》、《靈寶篇》、《百問篇》、《谷神歌》,《太乙金華宗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宗丹道五祖:劉操

    劉海蟾是道教全真道尊為五祖之一。元世祖封為“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加封為“明悟弘道純佑帝君”。

     劉海蟾,生卒年未詳,為五代道士。姓劉,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號海蟾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一說後梁燕地廣陵(今河南息縣)人。

   梁太祖朱溫于開平三年(公元909年),封劉守光為燕王。過了兩年,即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劉守光僭稱燕帝。劉操諫之不聽,遂托疾掛印而去,並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遍遊訪道,后遇呂純陽傳授祕法,乃修真得成仙道,遁跡于終南山、太華山之間。道教全真道奉其為北五祖之一。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十九,稱祂於五代仕燕主劉宗光為相,先遇正陽子點化劉海蟾,辭官尋道,後遇呂純陽,授以丹道,從此,劉海以王重陽、鍾離權、呂洞賓為師,追隨祂們遁跡於''道教全真派祖庭'西安市戶縣終南山下石井鎮阿姑泉歡​​樂谷,在劉海故里修道成仙,今陝西省西安市戶縣曲抱村玉蟾台有唐朝所建劉海廟和老子瓜牛台遺址,大重陽萬壽宮內有劉海蟾詩古碑一通——《十方重陽萬壽宮記》。

    元朝元世祖封劉海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出家後,取道號“海蟾子”,稱為劉海蟾。後來,由這名字又附會上了劉海戲蟾的傳說,劉海遂成為能給人間帶來錢財、子嗣的吉祥神。農曆十二月十四日生,六月十五日上升。

  傳說劉海蟾為丞相時,一日一道人拜謁,自稱正陽子(鍾離權)。向其索要金錢、雞蛋各十枚,在桌上間隔高疊。海蟾驚歎曰:“危哉!”道人曰:“相公生命俱危更甚。”海蟾因此大悟,翌日即從道隱去。海蟾子得呂純陽授以清靜無為,養性修命及金液還丹諸法。後傳門人董凝陽,張紫陽。著有《還金篇》、《黃帝陰符經集解》等。

  明代《列仙全傳》中,劉海蟾曾為八仙之一,到《八仙出處東遊記》時,劉海蟾的位置被張果老替代。又在“上八仙”、“下八仙”之說中,劉海蟾則位列“下八仙”之中。在傳統的年畫《福字圖》裡,劉海蟾與和合二仙、天官、財神、送子麒麟等眾仙合在了一起,以示喜慶吉祥。南宋時,中國南、北割據,劉海蟾與鍾離權、呂洞賓、張伯端四人被稱為道教南宗始祖,從而成為道教信徒們的真仙。

   清代的《通俗編》中說,“劉元英,號海蟾子,廣陵人,仕燕主劉守光為相……海蟾二字號,俗呼海蟾,更言劉海戲蟾。”據傳劉海修道後,道號“海蟾”,連起來就叫作劉海蟾,而後來就漸漸地演變成劉海“戲”金蟾了。金蟾以金為食,劉海捉金蟾時,常用一串金錢為誘餌,相釣金蟾。於是民間就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之說。

   全真道為金代道士王重陽所創,為標榜其道統源遠流長,故又尊王玄甫(東華帝君)、鍾離權、呂嚴(呂洞賓)、劉操(劉海蟾)四人為祖師,合稱「北五祖」。元時,世祖忽必烈封劉海蟾為「海蟾明悟弘道純佑真君」,至元武宗時,又加號為「海蟾純佑帝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宗丹道五祖:王重陽

生平:
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1112-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陝西咸陽劉蔣村人,家富,早年為儒士,金初應武舉試,作過小吏,後因感懷才不遇,辭官歸家,行為狂放,鄉人呼之為「王害風」。金正隆四年(1138年)在甘河鎮(今陝西廣縣境)酒肆(一說屠肆)遇(鍾離權呂洞賓)二仙人,傳授金丹口訣,乃棄妻子入道,在終南山南時村作穴墓居之,名「活死人墓」。後東出潼關,持鐵罐沿途乞化,至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馬鈺、孫不二夫婦築庵事之,庵名「全真」。由是教乃大行。從其受教弟子甚多,凡宗其道者,皆號全真道士。重陽君化行山東、功果圓滿,於大定九年西歸,至汴梁病,次年正月仙去。歸葬故里劉蔣村。至元代全真教大行於天下,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元年(1269年)封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思想:
    理論、修行上持儒(理)、禪(性)、道(命)三教圓融的道德性命之學。「勸人誦《道德清淨經》、《般若心經》及《孝經》,云可以修証。」「凡立會必以三教名之。」
    全真者即全精全氣全神,不使虧污,以臻仙(真)境。修行上反對外丹及符籙驅鬼之術,強調先修明心見性之性功,後修命功。
    要求教徒奉行克己忍辱,清修自苦,不妻素食的苦行生活,從而修身濟世,超凡入聖。

傳承:
王重陽的創立全真道,受教弟子甚眾,最著名者七人: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後世稱「北七真」。

著作:
有《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立教五十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宗丹道祖師:张伯端

张伯端(987年-1082年),字平叔,一名用成或用诚(或谓得道后改名用成),号紫阳,因尊为“紫阳真人”。又人称“悟真先生”。为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天台(今属浙江)人。

张伯端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熙宁二年(1069年),称在成都“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熙宁八年(1075年)作《悟真篇》,为道教南宗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之一。又作《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青华秘文》)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张伯端曾为幕僚。据清朝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张平叔“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陆诜“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陆诜“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悟真篇·序》有:“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张伯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活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

熙宁二年(1069年),张伯端在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潜心修炼。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熙宁八年(1075年),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留手 于 28-1-2012 10:05 PM 编辑



南宗丹道祖師:石泰

生平:
石泰字得之,號杏林,一號翠玄子。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人。以縫紉為業,自稱「素慕真宗,遍游勝境,參傳正法,願以濟世為心」。師從張伯端學習金丹大道,著《還元篇》五言絕句八十一首行世,以詠內丹修煉之術。傳道於薛道光。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仙逝,世壽一百三十七歲。全真道奉為南五祖之一。

著作:
著《還元篇》、五言絕句八十一首行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宗丹道祖師:陳楠

生平:
陳楠字南木,號翠虛。南宋時惠州博羅(今廣東博羅)人,以箍桶為業。自云「道光禪師薛紫賢,付我歸根復命篇」。從毗陵禪師薛道光學習太乙刀圭金丹法訣,後又得景霄大雷琅書於黎姆山神人,遂入道。嘗以雷法符籙驅鬼降魔,濟入利物。又常以符水捻土為人治病,時人稱為「陳泥丸」。宋徽宗政和年間擢舉道錄院事,後歸隱羅浮山。不數年,定居長沙,開創南宗「清修派」。自作詩云:「嘉定壬申(1212年)八月秋,翠虛道人在羅浮……還以金丹火候訣,說與瓊山白玉蟾」。除以道法授白玉蟾外,道門高弟還有鞠九思、沙蟄虛等。

著作:
著有《翠虛篇》、《翠虛妙悟全集》、《羅浮翠虛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宗丹道祖師:白玉蟾

生平:
本姓葛名長庚。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號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時人,祖籍福建閩清,生於瓊州。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於書畫,曾舉童子科。及長,因「任俠殺人,亡命至武夷」。後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相從流浪各地,盡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羅浮山得陳楠付囑。陳楠逝後,白玉蟾游歷於羅浮、武夷、龍虎諸山。時而蓬頭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鎮日酣睡,或長夜獨立,或哭或笑,狀如瘋顛」。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長為弟子。十一年寧宗降御香,玉蟾「為國升座」,主國醮於洪州玉隆宮,後又於九宮山瑞慶宮主國醮。十五年赴臨安,伏闕上書,言天下事,「沮不得上達,因醉執逮京尹,一宿乃釋」,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眾。此後即隱居著述,致力於傳播丹道,正式創建內丹派南宗。卒後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思想:
其道法以宇宙生成論和精、氣、神為其內丹學說的基本理論,摻揉儒家易學、佛教禪學的「知止」說。認為「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與氣常保全。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豈知此精此神氣,根於父母未生前。三者未嘗相返離,結成一塊大無邊。」他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其理論融攝佛家與理學思想。既納《易》學以闡丹法,又稱「聖即仙之道,心即佛之道」,融道教修命之術與佛教養神之方於丹道一爐之中。白玉蟾又兼通大洞法籙,齋醮科儀,尤以神霄雷法著稱。他主張以內煉為基礎,雷法與內丹術相結合。認為雷法與符咒的靈驗與否,主要以行法者的內煉功夫高下而定。而內煉功夫,全賴心之作用。他稱「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且認為符咒召役的神靈實為行法者的精氣所化。

影響:
其內丹學說之風格與張伯端、石泰有所不同。張伯端以頓悟圓通釋內丹還虛,白玉蟾則謂「至道在心,即心是道」,純以禪理入道。又寓內丹於雷法之中,使南宗修持具有「內煉成丹,外用成法」的特點。對五代以後道教的修煉方術有較大影響。他在雲遊途中,先後收留元長、彭耜、陳守默、詹繼瑞等為徒。並且「四方學者,來如牛毛」。打破張伯端至陳楠以來南宗單傳的歷史。復歸武夷止止庵即傳道授法,正式創立金丹派南宗。他還取漢天師「二十四治」法,按「師家曰治,民家曰靖」的傳統,立「靖」為建宗傳法之所。

著作:
《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1]、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派丹道祖師:李道純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

李道纯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並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守中要在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

李道纯通过对先秦以来的易学和老学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兼收并蓄宋代理学和佛教的心性之学,提出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学说。著有《太上升玄消灾护命经注》、《太上大通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中和集》、《三天易髓》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留手 于 29-1-2012 01:34 PM 编辑



東派丹道祖師:陸西星

陆西星(1520年-1606年),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江苏扬州兴化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

少时学儒学,中秀才。后9次乡试未中,弃儒学道,自称吕洞宾授其丹法秘诀。晚年又学佛参禅。

陆西星主修内丹,提倡阴阳双修。著有《方壶外史》、《南华副墨》、《道缘汇录》、《宾翁自记》等。近人考据小說《封神演义》为陆西星作。據說陸西星為籌措女兒出嫁嫁妝費用,方撰寫《封神演义》,不料小說甫上市即大获利市。

陆西星虽然被尊为道教内丹东派祖师,卻未正式出家为道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留手 于 29-1-2012 01:33 PM 编辑



西派丹道祖師:李西月

  李西月(公元1806-1856),清代道士。初名元植,字平泉,入道后更名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四川乐山人。幼而颖悟,从学于李嘉秀之九峰书院,二十岁时成为县学生员。。
  李西月为人仿效道教“东派”的陆西星,虽然继承陆西星、张三丰及全真派的炼养之道,却不受全真、三丰教团的约束,有意自成一家,世称“西派”。
  “西派”的传承字辈为:“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

  李西月善琴,嗜诗酒。后因病至峨嵋疗养,遇道教高人郑朴山,遂拜其为师。据传,曾先后得张三丰、吕洞宾传授内丹要诀。与陆西星一样,李西月也以隐士身份宏阐仙道,也不效出家之行,不倡出家之志,在当时“儒释道”三教归一之论深入社会的环境下,李西月的《仙佛同修说》以“三教外人”的超然姿态说:“今设一大道主任于此,为三教说法曰:夫教者,吾道之三柱,分而为三,合而为一者也。道不能分无变化,道不能合无统宗”。
  李西月集撰有《三丰全书》,此书掺进许多李西月自撰乩降的东西;编辑吕洞宾年谱《海山奇遇》,著有《太上十三经注解》、《三车秘旨》、《道窍谈》、《无根树注解》、《九层炼心》、《后天串述》等。
  (冥纸灰特注:《道教大辞典》载:“西派与东派一样,属于南宗阴阳派,为清修派所反对,道教中不采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派丹道祖師:青城丈人

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意谓张伯瑞曾师事青城丈人。此派论著有《青城秘录》、《大道玄指》。其功法综合南北阴阳与双修的长处,又上肇关尹子,形成以虚无为体、以简要为用、心平实为功的基本特点。由于此派功法习传多为“密符”,“授受均极不易”,故知者甚少。近人萧天石自称得览《青城秘录》、《青城玉房诀》等,了悉其旨归,在其《道家养生学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阐述。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在“清静无为”中突出地讲求心无为,即心性清静无为,反对只知求清静于外,不知求清静于内。因此,心性清静无为,便生有为,心清静无功,便生有功。同时,在静观止念过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与心象,从而与禅宗的参悟法相区别。
  青城丹法的“无为”修持集中体现在历代的口诀上,即“守无致虚”。其中分三个层次:初步入手功夫为“守中致和”;第二步为“了一化万”,第三步为“万化归一,一归虚无”。然而其“诀中诀”久已不传,故修持者通常难以把握见验。青城功法虽采南派阴阳双修法,但仅限于上乘双修法,即男不宽衣,女不解带,“千里神交,万里心通”,相传青城丈人说:“采补之道,非房中采阴补阳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气以补我之气,采天地之精以补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补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续我之命;天地之气不息,则我之气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则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坏,则我命亦不不坏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则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萧天石《道家养生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身不交,神交体不交。因而青城派之双修法可称为“清修中主双修者”。据萧天石介绍,《青城秘录》中对阴阳逆用法、乾坤返还法、大灌顶法、小灌顶法、阖辟天机法、钩提秘术、铸剑九法、三温鼎法、九温鼎法、采摄秘要、火候详指、炼药九诀、龙虎丹法别传、出神还虚指等均有详实阐释。尤其对女子修炼法有详尽论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唔留手 于 29-1-2012 01:36 PM 编辑



伍柳派丹道祖師:伍守陽

伍守阳(1573年-1644年),字端阳,号冲虚子,江西吉安人,全真教龙门派第八代传人,伍柳派创始人。

本为儒生,兼通佛学。曾得曹还阳“仙佛合宗全旨”,又师李泥丸,赵真嵩、王常月,成为清朝初年龙门派的中坚人物。曾隐居王屋山,后传授内丹术给柳华阳。曾遍考仙圣之书,人称其“由儒悟道、因道证果”,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

【完整資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2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豐派丹道祖師:張三豐

张三丰(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本名通,字君實或君寶,中國遼東懿州人(今辽宁阜新)。元季儒者、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元年,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遊寶鷄山中,有三山峰,挺秀倉潤可喜,因號三丰子。亦有因「丰」字和「豐」的簡體字同形而錯稱為「張三豐」。张三丰卒于明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明英宗赐號“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號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张三丰学贯儒释道三教, 包括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人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他的修炼方法主张性命双修,但是又有阴阳双修的论调,为后世房中术所用。张三丰著作有《玄谭全集》、《玄要篇》、《无根树词》等。《道藏辑要》中收录的《张三丰先生全集》还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了重要介绍。

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多同张三丰有联系,武当玄武派、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清道光年间李西月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时最大的道派之一。

张三丰著述丰富,如《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无根树》,被后代收集成《张三丰先生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4-2024 01:34 AM , Processed in 0.0736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