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62|回复: 0

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5-2004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出处】暨南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4~10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03
【标题】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标题注释】本文根据1998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的演讲整理成文,后在香港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宣读过。先后听取过一些同行专家意见,作过修改。
【 作 者】李如龙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闽粤方言的文化特征的异同:1.方言的内部差异和代表点方言;2.方言与古今共同语的关系;3.方言的运用和方言间的接触;4.方言演变的类型和整合的模式。
【关 键 词】闽粤方言/文化特征
【 正 文】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是忠实地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通行在一定地域的方言则是各种地域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研究方言既应该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展示该方言的语音的词汇的和语法的特征;也应该联系该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其文化特征。
  什么是方言的文化特征?经过多年的思考,我认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所谓的“内外关系上的特点”,包括在一个方言区里的各种小方言之间是差异很大或相当一致?有没有权威性方言起规范作用;方言与共同语之间关系如何?共同语是否普及,方言是否受到共同语的重大影响?在与周边方言相处中谁者是强势的谁者是弱势的,强者对弱者如何扩展其地盘,施加其影响?所谓古今流变中的特点包括:方言的形成叠加着多少历史层次,那一个层次是决定性的?方言定型之后演变速度是快是慢?历史上的共同语对它施加影响是大是小?有无其他民族的语言渗入?在演变模式上有什么特点?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方言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因而,它不是方言内部的结构特征,而是方言外部的文化特征。
  不同的方言之间,既有明显的方言差异(结构特征),也一定有不同文化差异(外部特征)。比较研究方言的文化特征,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存的方言共时系统的形成的历史背景,而且对我们了解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很大的启发。
  本文从四个方面就闽粤两大方言的文化特征的异同作一番比较,借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之机,就正于诸位方家。
      一、关于方言的内部差异和代表点方言
  同一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差异甚大,甚至没有明显的有代表性的中心方言:有的差异甚小,有高威信代表点方言,并对各地方言发挥很大的影响。前者是离心型方言,后者是向心型方言。在这一点上,闽粤方言就有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粤方言内部差异是比较小的,即使在有明显方言差异的地区,例如粤西的高雷地区和桂南的钦廉地区,代表点方言广州话也可以通行无阻。不仅如此,在香港,虽然百余年间沦为殖民地;在吉隆坡和旧金山,虽然远隔重洋,那里所通行的粤语竟比广东省内的一些地方的粤语更加接近广州话,甚至于一般的别方言区的人都难以辨别。像这样高度集中的向心型方言在汉语方言中是任何方言所无法比拟的。在闽方言之中虽然有些二级方言区也可称为向心型方言,福州话在闽东可通行十几个县,厦门话通行于闽南20多个县和台湾省全岛,汕头话在粤东10几个县市,海口(文昌)话在海南全省,海康话在雷州各县市也都通行无阻。而在闽北和闽中,建瓯话和永安话通行就有些免强了。至于各小区之间,不但没有形成共通的代表性方言,各方言之间还相差甚大,大多并不能通话。在闽语可以说是二级区多为向心的,少数也离心;整个闽语的一级区应该说是离心的,换句话说是大分散小集中。
  闽粤方言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从地理环境说,粤方言分布的中心地带珠江三角洲是平坦的河网地带,在省外和国外的分布也大多集中于市镇(如南宁、北海、香港、澳门、吉隆坡、旧金山),各粤语区之间交通较为便利,人民之间历来彼此交往频繁,更重要的是南粤商品经济早在一千年前就十分发达,商业流通正是方言沟通和混化的润滑剂。广州是一千多年的都城,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南大门,广州话在粤语区内的权威地位是自然形成的。而在闽语所分布的地区,虽然也有平坦的闽江、晋江、九龙江等出海口,但彼此相距遥远,没有联成一片,这几闽语区历来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3个省5个州),其余各区多半是崎岖的丘陵地,向来交通不便。泉州、漳州、厦门和汕头也曾有贸易港口,由于兴衰历变,并未形成稳定的大型的商业中心。省城福州虽然历史悠久,政治经济的力量都有限,显得鞭长莫及,未能成为全区的中心方言。
      二、关于与古今共同语的关系
  在闽语区,方言和共同语素有双语并用的传统。各地闽语多数的字都有文白异读。白读是方言固有的读音(说话音);文读则是早期共同语的读音(读书音——也就是读书时模仿得不准的正音)。从以下例字福州话和厦门话的文白读就不难看出,文读音是接近于《广韵》系统的中古音的。
  附图


  近代社会以来,闽语区逐渐出现了普通话和方言的双语制。雍正年间,鉴于闽粤官员说话别人听不懂,曾有诏令要求闽粤两省设立正音书院教习正音,后来在福建就陆续出版了一些推广官话的读本,例如蔡伯龙的《官音汇解》、张锡捷的《官音便览》、黄绍武的《闽音正读表》,连一些地方韵书如《汇音妙语》和《十五音》也收入了一些“正音”。辛亥革命以后,福建所办的新学堂至少在闽南地区识字教育都是用注音符号拼注“国音”,然后用方音“解说”的,因而脱盲后的青少年大体上都能免强听懂普通话。在西部山区,由于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本地方言又格外分歧,有时一个县内就有几种不能通话的小方言,为了交际的需要,最近的半个世纪之内,都先后推广了普通话。在大田、尤溪、将乐等县先后创造了突出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受到中央的表彰。
  而在粤语地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可以说是方言为体,共同语为用。在口语方面,真正在普通百姓之中推广普通话还是近二十年间的事。由于识字教的是方音,连知书识理的文化人都只能用方音读书而很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书面语方面,不论是纯粹的方言口语或是参杂着文言成分和书面语的混合文体,都可以书写成文。早先的木鱼书、通俗小说和现代香港报章的副刊、广告都是这类方言书面语。而且共同语书写的书面语,由于识字是经过方音,用方音去阅读也便可以理解。这就是粤式的方音为本,言文同音而异词,文白夹用,雅俗共赏。换言之,在粤语区,说话用粤音,读书也用粤音,在书面语可用的语文也可用方言,还可夹用文言成分。文言、白话、方言三语共一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有明显的进步,社会上则因大量外省打工者的涌入,促使了普通话的逐渐普及。
  由此可见,共同语对方言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在书面语方面的标准、规范的地位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方言区只有作用力大小、作用方式不同的差异。
  从闽粤方言的这方面差异也可以看出两地的历史和文化心态的诸多不同。
  闽语的形成主要是汉人四次移民潮叠加的结果,第一次是汉末东吴人移居闽北闽东;第二次是东晋南迁时辗转入闽;第三次是初唐陈政、陈元光的平定闽西、闽南;第四次是唐末王审知的据闽、治闽。头两次时代久远,批量较小,在闽中分布面也较窄;后两次批量大、分布广、影响更大。这两次移民的主体虽然也是避乱南下的农民,但是多为加入行伍的兵卒,后来在闽中掌权落籍了(陈元光是漳州刺史,王审知是闽王,其所部后来都在福建各地安家落户)因此形成了浓重的正统思想。虽然远处东南海陬,关山阻隔,无复北顾,总是以“中原贵胄”、“华夏传人”而引为自豪,不论传到多少代还是忘不了中原老家的郡望,盖起房子便在大门口写明“某某衍派”的堂号。宋以后,闽中文教渐兴,士子应举十分热衷,取得功名者不在少数,于是一些文化汇萃的古城往往自称“海滨邹鲁”。这种注重故土的血缘、地缘的“根”的意识至今不衰。许多后来移居台湾乃至东南亚的闽裔,至今还记得自己是“陇西李”、“颖川陈”或“燕山黄”。这种“根”的意识对于注重学习主流的“官话”和“正音”,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闽语区所以素有方言与共同语双语并用的传统,乃根植于这种崇正意识之中。
  粤语的形成一般是追溯到秦始皇的50万戍卒入粤。这个数字显然是为了壮大声势而夸大了的。即使发兵时不下十万,渡长江、过湘桂而入粤,北人不适南方水土,又要历经攻战,能够到达南粤的兵士,为数一定不太多。一番征战之后,留下来的汉人还是要与南越人和平相处。因而赵佗上书中央时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汉唐之后直至五代十国的南汉,中原汉人也陆续有入住粤中的。唐开元间张九龄开凿梅岭新路时,粤北韶州人口只有6千多户,到了天宝年间增至3万多户。和粤方言形成关系最大的最近一次大批量的汉人移民该是两宋之交经由南雄珠玑巷入住珠江三角洲。这些人应有北宋之前先在粤北定居的老移民,也有因宋室南迁而流离南下的新移民,不论是新的老的,其口音都不会去《广韵》系统太远,所以那时所定型的粤语的音系才那么接近广韵音系。时至今日,定居在珠江三角洲的各个大姓的族谱,几乎没有例外地追述了南宋初年迁自珠玑巷的历史。从珠江三角洲出发远涉重洋发迹之后的“广府人”都没有忘记珠玑巷。近些年来,到那里寻根访古,扶助故地经济建设之举越加频繁和盛大。在这一点上,正史、谱牒的记载,口碑的流传,民心的记忆和语言的印记,完全是可以相互论证的。这样的移民史造成的文化传统是随遇而安,面向实际,落地生根,图谋发展。在珠江三角洲立足之后,粤人利用大好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发展农业,经营商业,逐渐地又走出伶仃洋,四海为家,把生意做到五大洲。新的天地如此富饶,外面的世界如此生动,他们自然是无复北顾了。用祖传的方言说话,用同一套现成的读音读书识字,比起学习另一套共同语,显然要简便些,这是十分符合“讲求实际”的要求的。
      三、关于方言的运用和方言间的接触
  闽粤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方言的接触中的表现有不少共同的特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闽粤方言的运用,不但有口语的交际,而且有舞台艺术的加工。粤语是向心型方言,粤曲和粤剧在粤语区各地都很受欢迎。闽语各小区之间差异较大,几乎所有沿海各小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文艺。闽东方言有闽剧、评话、@①唱,莆仙话区有莆仙戏,闽南话区有南曲清唱、锦歌清唱、梨园味高甲戏、芗剧、潮剧等戏曲,雷州有雷剧,海南有琼剧。这些地方戏曲、清唱、说书等大体上是明清以来随着近代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大量的地方文艺形式从说到唱都在为方言口语进行艺术加工,深为本地人所喜闻乐见。应该说,这些艺术语言对方言口语发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和闽语区相比,粤语的书面语加工更为广泛,这主要是因为粤语区形成了完整的书写体系。只要是粤语的音,或本字或俗字,或者用同音字、借用字,都可以找到方块字来写。有些常用的俗字,书写定型,在社会上已被普遍接受。因此,用粤语写的读物便可以在社会上通行。从30年代以来,所谓的“木鱼书”,韵文有说唱文学,散文则有历史故事、时事评论,曾经在穗港两个都市盛行。此外,在民间也常可见到粤语书写的告示、便条和广告。在香港,至今各大报刊都还有用粤语写作的副刊杂文。普通话、粤语和文言乃至英语杂而用之的市井小说还在大规模地出版发行。闽语区的书面语在明末清初曾有过一批地方戏的脚本,(如《荔镜记》等)民初有过针贬时弊的杂文(如《畅所欲言》),三、四十年代有不少在家庭妇女中流行的小唱本(如英台三伯、雪梅思君等),后来就销声匿迹了。在这一点上,吴语和闽语情况相近。明清以来,吴语区也曾有过《山歌》、《九尾鱼》、《海上花》等韵文和散文著作并流传通俗读物,后来由于共同语的普及,这类读物也逐渐衰歇了。
  方言间的接触是历来就有的,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复杂化了,人们交往多了,方言之间的较量就更加剧烈了。在与外方言接触时的表现,闽粤方言也是有同有异的。
  闽语也算是强势方言了,明清以来闽南话散播到浙南沿海的苍南、玉环、洞头,苏南的宜兴,赣东的上饶,赣南的蟠龙,粤北的连县,珠江三角洲的中山,以及广西玉林、平南等地,多则数十万人,少则数千人、几百人。在其他方言的包围之中,他们还能保留自己的母语成为方言岛。在东南亚的菲律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各国,“福建话”(实则闽南话)一直是当地华裔之间的共通语。这是由于到东南亚定居的华人之中,年代最早、人数最多的正是闽南人。大大小小的移民群体能够强化地保留自己的母语,在这一点上,闽语和粤语是十分类似的。
  相对而言,粤语是比闽语更为强势的方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广东全省乃至广西的部分地区,粤语成了区域共通语。广东的闽语区、客语区和北部土语区,近数十年来,人们竟相学习粤语,至少在县、市、镇的人口密集地区,尤其是在商业服务行业中,粤语大体上都能通行无阻。
  第二,在某些城市,粤语甚至有取代原有方言的趋势,例如韶关城区原是韶州土话的地盘,如今市面上主要通行粤语,能说土话的人只是为数不多的老人了;在湛江市区,原有的雷州话也不那么时髦了,“白话”则有喧宾夺主之势。
  第三,在华裔比较集中的新马地区,近几十年间,闽南话的共通语地位正在悄悄地让给粤语。许多以闽语、客话为母语的人,都已经学会“白话”,而以白话为母语的人则不再学习闽语了。这个转变发生于最近的五十年,究其原因,首先应该提到的是,50年代以来,香港出版了大量的粤语书报,录制了大量的粤语歌曲录音带和粤语电影片,这些大众传播物在新马一带影响很大,应该说它们为推广粤语立下了汗马功劳。
  粤语在方言接触中的这种强势,主要来自粤人的商业运作。从唐宋的市舶司到明清的“十三行”,广州历来就有对外贸易的传统和经验,近代以来通过港澳,更与国外建立诸多商业联系。在内地,“广货”、“广州店”成了百货店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突飞猛进,并与港澳的经营构成系统,自然影响更大了。应该说,粤语在诸多周边方言中的强势地位,今后还会持续下去。不过也应该指出,这种强势,出了广东省,便只有在广西有一定的表现,在湘、赣、闽、琼的周边省区就已经不大起作用了。至于在官话区,除了酒吧歌厅里的几句粤语歌曲,相声小品里几句模仿得并不太像的“白话”,其他方面并没有多少影响。(有些新创语词的影响另当别论)在同一个省里,有相同的经济政策,共同的新闻传播媒介,彼此的交往也多,这就提供了形成区域共通语的可能性,离开了省域,情况就很不相同了。对于粤语的扩大影响,也不能一味加以夸张,不加分析地说什么“普通话南下和粤语北上”是不合适的。
      四、关于方言演变的类型和整合的模式
  从历时演变的速度分,方言有稳固型和变异型之别,稳固型方言的结构系统不容易受共同语或强势方言的影响,因而变化就比较慢;变异型方言则容易发生变化。但是任何方言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有不同历史层次的成分的叠置,如何把几个不同时代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特点整合成一个共时的结构体系,不同的方言则有不同的模式。稳固型的方言不容易接受外来影响,因而结构体系就比较单纯,拿语音说,和古音类的对应比较整齐;反之,容易接受外来影响的变异型方言,就往往呈现驳杂的系统,和古音类的对应就往往不大整齐。
  闽粤方言都是稳固型的方言。从一些零星的记录可以看出,“歌豪不分”从宋代到现在,在闽语已有近千年历史。像“父亲”称“郎罢”,“闽人呼儿曰囝”,这是唐代就有的方言词。晚唐泉州和尚所编的《祖堂集》的不少句子至今还同现代泉州话十分相近。如果说粤语的语音是两宋间定型的话,这一千年间的变异也是很少的,难怪有人戏说“广韵”者,粤音之韵也。从五口通商之后,教会所编的广州话、厦门话、福州话、潮州话的各种词典看,不论字音或词汇都还是大体上没有大的变化。这是闽粤语的稳固性的相同的一面。闽粤语的稳固性也有一些不同的表现:粤语是内部相当一致的大面积稳固,闽语则是有些小区较为稳固,某些小区则还有较多的变异。例如闽东、闽南是稳固的,闽中、闽北是变异的。在闽北方言,入声字的塞音韵尾已经全部脱落了。而同是声韵调都相当稳固的方言,闽南出现了轻声和普遍的变调,闽东则变声变韵变调兼而有之,在多音连读的音变方面的表现说完全是变异型的了。
  就整合的方式说,闽粤方言则有较大的差别。
  粤方言的语音显然是单纯型的,与《广韵》系统的对应相当整齐,字音的异读和多音词的连音变读也很少;词汇系统则比较复杂,既有不少古代南越语的底层,又有相当数量近代的英语借词。闽方言的语音系统多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历史层次,既有上古音的留存,也有近代以来的变异,不同历史层次的语音往往用文白异读、别义异读的方式来整合,使之共居在同一系统中。至于近代以来多音词大量增加后带来的连音变读,在闽语中则既有最保守的,如闽北方言没有任何音变;也有最多变的,如闽东方言的变声、变韵、变调。
  闽粤方言之所以是稳固型的,看来主要是因为它们远离官话区,定型后的内部结构又与官话有较大差别,所以不容易接受官话的影响。至于周边方言,相对都是弱势的,也缺乏对它们的影响力。在整合的模式方面,闽粤语之间的差异则是两个方言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论历史,粤语比闽语更长,为什么上古音的留存反倒比闽语少?正如上文所述,可能是因为两宋时期入粤的人数批量大,文化高,影响深,而且时间集中,正如大浪淘沙,这个时期的语言把前代旧音都覆盖了。又由于是向心型方言,代表点方言影响巨大,内部的不同整合方式就比较少,而词汇之所以驳杂,则与上文所述的“随遇而安、讲求实际”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在闽语区,既是大区离心、小区向心,在演变的速度和整合的方式上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形,而正如上文所述,由于重视正统,尊重共同语,普遍存在更多的文白读,这便成了闽语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范俊军
【参考文献】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作的左半部右加尺

载自: 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fpage=1&tid=21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5-2024 06:09 AM , Processed in 0.05274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