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牌会员 | Credits 2322
引用: 原帖由 lyeyeepei 于 3-6-2008 10:26 PM 发表
如何才算是开放式的呢?
可以给一些意见吗?
我想学一学。。。
个人觉得这个shopping mall做封闭式原因有几
1.air-conditioning的问题啦~要最有效率运作,最好是完全没有air leak,没有heat gain,最理想就是全实墙,lot 10 sungei wang好像是这样吧?。
2.大部分上面提到的shopping centre都在闹市,没有view,又没有fresh air,还不如自己做一个ambience(会让人疯狂消费的ambience)
3.Malaysia真的太晒太热了,就算有骑楼或shading,空气还是很闷热,像前面有提到的the curve,虽然狭长型的建筑利用venturi effect制造通风,又有shading,但像周末人一多……简直想死掉。
我人在中国,其实挺喜欢走那些shopping district(夏天除外),这里很多店大白天都不开灯,不开空调,非常节省能源,但是一样能吸引顾客。如果malaysia这样做要么热死,要么遮阳后暗死,boutique都跟五金店没什么分别。在P road的carrefour对面好像有这样的商业单位,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我那时是傍晚去啦~
要做到“开放”就是要与外界有联系,有几个方式,不一定是说人可以走过去才算:
1)眼睛看到,glazing和外面的view联系。
2)闻到、感受到外面的空气,前提fresh air,应该在genting or cameron highland才会舒服吧。
3)听到,虫鸣鸟叫,但kl应该只有horn的声音吧?
4)身体感受到,譬如冷热的差别,一般就是阳光,冷冰冰的complex里如果能照到一丝(and only一丝)的阳光,那是很舒服的感觉。
本来想用five senses来总结~不过好像没办法“舔”到外界~
在kl or pj,除了阳光和view外,空气、声音都是被污染的,所以可以排除。如果没有记错,Ikano好像还蛮多自然采光……这也是一个很好的approach。然后Thecurve有开放式商业街,midvalley好像有一点,但就是热。1U和suria KLCC有自己花园让消费者可以透透气,我觉得这是目前马来西亚能做到“开放”的最好的办法,但开放的地方一般都没有商店或只是cafeteria,不能算真正意义的开放式商场。
题外话:大一时做了tadao ando的水之教堂(chapel on the water)的建筑分析,当时硬要当时为了把味觉硬挤进去,我说人看到那么优美的景色可能会去尝一尝那水的味道,或许有人会去尝一尝shopping centre里的fountain。记得去武夷山坐竹筏漂流的时候,那里的景色真的太漂亮,水太清澈,我也忍不住喝了很多口……或许有人去the mines坐船也可以尝一尝那里的水。
[
本帖最后由 trekker 于 14-12-2008 03:31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