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岁岁平安

佛教基本知识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3: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8、在家人禁欲有无过患?

答:有。因为佛教并不要求在家男女断除情欲,盲目禁欲,反而会带来诸多过患:

(1)、对未婚者而言,禁欲的观念往往影响他们交友、择偶、婚配。不少学佛青年,在出家、结婚、独身的抉择上,举棋难定,不知不觉便成了大龄男女,往往错过了恋爱结婚的良机。

(2)、禁欲影响家庭和睦,有可能导致一方婚外情。对一般学佛之人,只要守五戒之淫戒,能不邪淫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否则会成障碍。作为一个居士,结婚之后有夫妻生活,这是正常的。不必因“学佛”而禁欲。更不可因禁欲的缘故,导致一方婚外情,而使家庭破裂。

(3)、禁欲有可能引发身心疾病。人若没有情欲,当然无须刻意培养,但若欲望已经产生,且是一种合理的需求,则应随缘满足它、疏导它,并在它的过程中思惟缘起;重点是不要压抑,更非放纵。有智慧,就能让我们心理平衡;定慧兼修,才能得到真正解脱。

结论:在家人对待性欲的合理态度应该是——随缘而不执着。

9、问:我学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这大概是因为你只顾自己“修行”,而忘记了身边的人。

修行是什么?就是修正错误,努力行善。通过修行,提升心性,得智慧,具大慈悲心、博爱心。如果越修越冷漠,则是偏离了方向。

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应该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不能因自我修行,而淡漠了他人。

修行要成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

就智慧资粮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定、慧的修持来积累,而福德资粮的积累,却必须以众生为助缘而获得。佛经中说两种资粮,如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黑屋子里,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萨行的六度中,要求我们通过对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戒清净,能在人群中修忍辱,来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

对此,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修行人与众生的关系,成就佛果与利益众生的关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花果。”本着这一理念,修行绝不是无视身边众生的存在,它必须是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修行的前提,这才是大乘佛子的正确修行宗旨。

事实上,佛菩萨都是悲心深重,度众心切,最有人情味的博爱者,绝不是薄情寡义,只求自我解脱的自了汉。

10、问: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他则冷淡对待,当如何面对此事?

答:你可试着用下面三个原则去实践:

(1)、假使能改变环境和别人的话,那就改变环境及别人来契合我们!如果环境无法改变,那就只好训练自己以适应外缘──这是第一个原则。

(2)、人非草木,每个人都有情。所以不管别人对待我们怎样,仍当用原来的爱心继续善待他们,继续善待他们也许不见得有效,但至少比恶意对待会有效一点。毕竟,我们不能鼓励离婚与外遇。——这是第二个原则。

(3)、第三个原则,不妨藉着各种兴趣,以疏导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比方听音乐、爬山、运动、旅游等等。总之,在没有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之下,将自己的情欲予以合情、合理、合法的发挥,以疏导化解婚姻烦恼。

【疑难篇】

1、夫妻是冤家吗?

答:民间信仰所谓的“夫妻是冤家”,并不是佛教的观念。

“夫妻是冤家”这种观念并不正确,因为他们把爱变成占有。当一方占有的心非常强,两个人就会产生磨擦。磨擦之后,爱就变成恨,因恨而猜疑、嫉妒,然后互相地怨来怨去,结果变成怨偶。其实,只要有一方愿意调整冤家、怨偶的观念,就可以避免婚姻破裂。

弥补的方法是,既然爱他就要为对方奉献,多一些付出、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尊重,让对方知道他有一个这么好的配偶,那么,他怎么舍得和你离婚?即使对方有外遇,你也要原谅;纵然他实在不象话,你也不要得理不饶人。

经过努力之后,如果对方已经不可能回头了,那就放弃。即使分开也不要说是冤家,要好聚好散。当自己已尽了最大努力,而无法挽回时,便不再觉得是遗憾,对子女也可以交代了。

2、佛教反对一夜情吗?

答:当然反对。因为“一夜情”,会产生众多的后遗症:

(1)、患病风险。“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的心态,总觉得一次偷情不会出什么事。由于“一夜情”的发生,常常带有偶然性,因此这“一次”就很可能沾染性病甚至艾滋病。

(2)、怀孕可能。“偶尔一次”并非那么轻松简单,不设防的结果是不受道德、法律保护。

(3)、心理阴霾。“一夜情”在某些人心目中,被畸形定位成值得炫耀的个人魅力,似乎任何道德规范,都如同禁锢人性的桎梏,“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而实际上,这种不可能坦然进行的性关系,在彼此心理上,多多少少会留下如同偷窃者一样的烙印。激情过后,除了担心可能怀孕、患病、被他人知晓外,如何面对现在或未来的伴侣,这段不合法的性经历,该深深掩埋还是从容道出,总归是潜藏心头的一块巨石。“我好后悔”,这是当事者经常事后才发出的叹息。

(4)、一夜情对女孩的伤害很大

一定要守住纯洁之身。现代社会,崇尚男女平等,许多女孩希望和男人一样,追求快乐而盲目开放,以为自己也可以享乐、玩弄男人,以为自己和男人一样平起平坐了。其实,大自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身心两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很难达到一样平等,以佛法而言:虽然佛性平等,但因果并不平等。

因此,开放享乐对女孩的伤害很大——

● 肉体伤害。根据联合国“生殖权和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指出,每10个接受危险堕胎的女人中,就有1至5人患上并发症,如脓毒、大出血、不育症、心理创伤,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此外,生理结构的差异导致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得艾滋病、性病。

●心灵染污。当女人把第一次给了一个人,她会在心里隐隐认定,“我是他的”。对女人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份情,因为她给出的是今生的“唯一”,以后即使再有其它男人,也永远无法与他相提并论。她会拿丈夫与以前的男人比较。不开心了或吵架了,就会想到以前的男人。据统计,有过超过两个男人以后,结婚后红杏出墙的机会极大,这样还有什么幸福的婚姻呢?

● 男人的鄙视。男人永远有处女情结。男人在乎也好,不在乎也好,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是处女,他对你的投入会大打折扣。女人的处男情结总是相对弱一些,这也许是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传统赋予的差别吧。

● 因果报应。因“一夜情”属于邪淫行为,因此必将在今生或来世,承担因果报应。其主要后果有:婚姻不幸福;身心不安;家中多口舌之争;人际关系差等等。并且它易使人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出于家庭幸福、身心健康和未来果报的考虑,一定要远离“一夜情”,切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

3、如何对待色情的诱惑?

答: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不能并重兼顾的今日,我们的社会充满着贪暴力与色情。此二者有时相连存在,有时各别发生。二者相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难防。因此,今暂舍“暴力”而谈“色情”。

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会有色欲。问题出在色欲若不受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犹如其他各种欲望不控制,便易引生许多烦恼或罪恶一样。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生存在今天的环境中,控制色欲大为不易。色情的画面镜头随时会映入我们的眼睛、脑海中,扰乱我们的思想情绪,减低我们读书、听课、工作与睡眠的效率,最糟的是破坏我们的健康,甚至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对治之法:

白骨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X光摄影机,将人体透视成为一具骨架。经常如此,色心自可渐次淡去。

不净观:设想自己的眼睛变成大型放大镜、透视镜或显微镜,看到人体皮肤上沾满汗垢、细菌、微生虫,更看到包裹在表皮下的脑髓、五脏、大小肠、膀胱、血肉、筋骨、耳垢、鼻屎、大小便,无一处香洁美好,自然不起非非之想。

佛教为了防止色情诱惑而提出以“九想”来排斥“六欲”,六欲是指男性对女性肤色、形貌、仪态、语言、细滑、人相六方面的欲望;“九想”是膨胀想(想象人是膨胀的尸体)、青瘀想(想象人是遍体青瘀)、坏想(想象人是坏烂的尸体)、血涂想(想象人体血肉涂糊)、脓烂想(想象人体浓烂腐臭)、嘬想(想象死后鸟兽来嘬咬尸体)、散想(想象被嘬咬尸骨散乱)、骨想(想象人是一堆白骨)、烧想(想象人死后火化成骨灰)。有了这“九想”,男女就成了极其丑陋不堪的东西,情欲自然就会消失。

无常观:心想一切美色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暂有还无,所谓“花无百日好”、“色衰则爱弛”。美色不是永恒的价值,犹如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价值;心灵的真、善、美才是永恒的价值。

亲属观:看到一切色情的场面、画面与镜头,心想假使这些人是我的兄弟姐妹,或是我的子女、父母亲,我当作何感想?是否觉得羞惭?是否尚有淫欲之想?

心灵观: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他有仁、义、礼、智等四端,如果一个人整天心中尽是饮食男女之想,此人与禽兽何异?经常如此观察自心,其心自可日趋净化。

西方谚语云:“美只是一层皮。”皮下的血肉筋骨令人不忍卒睹,皮下那颗无形的污染与清净交杂的心,事实上不如想象中那般可爱。一般来说,暴露色相的人不是心灵低俗,便是为生活所迫;前者可鄙,而后者可怜。有了这层了解,人还会为色相所迷吗?

佛家将邪淫戒视为修身第一戒。古人说:“色是杀身之斧。”孔子也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因此,自古相传“万恶淫为首”。为了健康、品德、学业、事业、前途、幸福着想,我们应该淡泊色欲,做到孔子所说的“贤贤易色”(尊崇贤德,便不在意外形是否美貌)。

古语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今天女权伸张的社会,何尝不可说:“淑女难过俊男关。”过美人关者乃为真英雄,如关云长是也;过俊男关者乃为真淑女。而真正的淑女不会搔首弄姿,抛媚眼,或矫揉造作,表现“有气质”状,使假英雄颠三倒四,魂不守舍。

色欲是人的原始本能,也是生命力的表现,控制它的方法不在防堵或压抑,而在于转化或升华。佛家说:“火焰化红莲。”就是把欲望转为的意思。东西方有许多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保持独身,但是他们不但不苦闷,反而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也有许多男女僧侣、道者,他们作为人格清高的模范,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大多获得而高寿。足见色欲的享受并非人生的第一义。要使生活真正过得多彩多姿,当知饮食男女之外,尚有人生“向上一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找“三陪小姐”是犯邪淫戒吗?

答:是犯邪淫戒。

“三陪小姐”是中国大陆特有称呼,这里所指的“三陪小姐”是出卖肉体的妓女、应召女郎。

佛陀时代的印度,嫖妓是合法的。为了使嫖妓仅限于性交易的范围内,而不发生任何感情纠葛或矛盾。因此,居士的戒律里规定,嫖妓不按值给钱,犯邪淫戒的根本罪。嫖妓按值给钱,不犯戒。

但为了使佛教戒律同世间法律以及社会道德不相违背,佛陀规定了随方毗尼,以适应各个地方不同的世间法律和社会道德。譬如,现时中国大陆的法律规定,嫖妓是犯法的行为。那么,现时在中国大陆,在家居士去嫖妓就是犯邪淫戒的。嫖妓的坏处,不用多说,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道德,医学卫生的实证已经有详细的说明与宣传,可以自己去看。

出家修行人的别解脱戒是梵行戒,断五欲。在家居士的五戒是呵五欲,在家居士的八关斋戒是梵行戒,是断淫欲的。要出欲界,邪淫必须要断除,连正淫也要断除。不但正淫要断除,连欲界天神的性行为(诸如男女间拥抱,握手,微笑乃至相视)都要断除。所以,很多老修行的眼根都收摄得非常好。如果连色欲都不能断除的话,尚不能出欲界,更不要说从三界中得到解脱了。在《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里有:“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即贪嗔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所以,在家佛弟子应该向上进取,而不应该去做嫖妓这样戕身败德的事情。

再说去嫖妓的时候,能保证不犯邪淫戒的根本罪和支分罪吗?即使说,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小心不犯。与其在容易失足堕落的险处战战兢兢,何不走严持净戒,洁身自爱的光明坦途呢?

找“小姐”(妓女)的报应或明或隐,当事人常图一时风流快意,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嫖妓有八怕:一怕艾滋病;二怕性病;三怕愧对老婆;四怕愧对良心;五怕警察;六怕报应;七怕敲诈;八怕偷拍。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要时刻提醒自己,树立起坚强的心理防线,彻底杜绝找“小姐”念头,坚决抵制妓女的诱惑。

如果你经常去找“三陪小姐”,你的家庭就不可能和睦,你可能因此而无法专心自己的事业,其结果必然是——你的事业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会从此开始萎缩,最后葬送了美满的家庭、大好的事业,与人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有智者又何必自讨寻烦恼、花钱买霉气呢?!

5、未婚男女如果淫欲心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

答:淫欲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非一朝一夕就能净化断除,必须非常的用功,才能达非常的成果。

但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情欲境界现前,的确难调难伏。疏导、对冶淫欲的法门甚多,今就以佛法常提的几项,供诸位实践:

(一)、未婚男女,不要阅览色情书刊、网站,不要观看色情录影、三级片,不要涉足色情娱乐场所。《老子》曰:“不见可欲,令民心不乱”,凡夫的特点,是五根随五境 转,但只要眼不见,则心不乱。

(二)、进入结婚年龄的青年,可考虑寻找志同道合异性组成家庭;

(三)、已婚者,应加强道德修养,不要甘做淫欲的奴隶。应正观诸法无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缘起,缘起必缘灭无常故;淫欲之心亦缘起,心与境结合,产生相应,淫心便起,是名缘起。正心观淫心,淫心即起即灭,瞬眼生瞬眼灭,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丝毫不可得,诸法毕竟空故,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观。

以佛法常提的几项,如:不净观、骷髅观、父母兄弟姊妹观、淫欲无常观等,这些法门因人而异,根机不同,用法则不同,契机则宜。

(四)、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吃得清淡,以素食为佳;

(五)、多进行健康的户外锻练,如散步、郊游、登山、游泳,或读书、练字画等,渐渐可减轻、排遣淫欲烦恼。

6、我已受过五戒、菩萨戒,但淫欲之心仍常生起,如何是好?

答:淫欲是人类最难游过的爱河,乃无量劫来所共依共命之处,难割难舍又难断,如胶如漆又如丝!

但对于在家人而言,淫欲亦有正当(正淫)的,非正当(邪淫)的,不能一概而论。

正淫时,男女双方不得非支、非时、非处、非量、非理 而行淫,如用佛法对照的结果,证明自己确实淫心较重,再对冶不迟。对于中青年而言,不可过分强调禁欲或断欲。

如确实淫欲之心过重,可用数息观、骷髅观、不净观、坐禅、念佛、礼佛、诵经、礼忏等对治,如无法产生效果,难调难伏,没关系!法无定法,应机则宜,再换个方式,暂时出去外面散散心,往郊外风兜风,往山水处游荡,欲心会逐渐转移作用!

尽量避免色情绮语,避免看听色情书或影片、音乐,避免激起欲心之欲乐。凡夫定力不够,易被境所转,所以修行初步阶段,不应接近色欲之境,因为转境不易,反而易被外境所转。

欲火燃烧渐渐消逝后,应该再接再厉,或念佛、礼佛、诵经、参禅悟道,到一定阶段,自然“云开雾散”,得轻安与自在,不再被淫欲心所拘缚。

7、看黄情影片、阅览色情网站算不算犯戒?

答:佛教戒律对此虽无规定,但仍属被禁止的行为,因为此类行为,容易成为邪淫犯戒等的助缘。

佛陀时代,科技不发达,故没有这类现象,所以戒律对此无明确规定。从现实看,黄情影片、色情网站容易刺激人的不正当情欲,带来诸多过患,故对信教徒而言,应被禁止。对非信教徒而言,则属于道德范畴,应自律自警,不予提倡。

男女均有性方面的需要,但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大异。男的易受视觉刺激,眼见女性胴体、明星照片、画册、色情电影,便易刺激性欲,马上索求性满足。有人因此而藉色情媒体来增进性亢奋,这也就是为什么色情刊物、电影、电脑网络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是男子的原因,而不法商人每年可从中盈取巨大利益。

嗜好色情画报、电影,是会“上瘾”的,并愈看愈受吸引,因之要求的色情成分及程度,会越来越深,同时也易拿电影中少女美好的身段,与生儿育女后的妻子(稍后更成人老珠黄的“老妻”)比较,从而对妻子的体态相貌失望生厌,甚至拥抱对方时仍会幻想片中女郎,妨碍对妻子的欣悦喜爱,如此无情无爱的夫妻关系,破坏力极大,后果严重。

男子喜好黄色书报、影片一旦上瘾,则婚后仍会如此。尤其是妻子月经及怀孕期,远行外出时,便会求取视线快感,视觉满足,养成习惯,不易戒除。

另外,此类行为也易影响家里儿女的健康成长,大人的行为易被未成人效仿,未收藏好的色情影片、书籍等也易遗害家人、小孩,其后患无穷。

按佛法教诫——色情、意淫、纵欲,皆归属罪过恶行,会使人堕入轮回而难超拔。在中国文化背景及传统中,视性事为夫妻闺房私隐,对**感受更是绝口不提,甚至夫妻二人之间,亦难以启齿(特别是女方)。因此,只行“周公之礼”、“尽夫妻之仪”。至于鱼水之欢,交翅之乐,只是小说剧集中事,意淫之乐罢了。事实上,在已婚的夫妇间,实不该如此。为了家庭幸福与稳定,希望各位自觉杜绝此类行为。

8、佛教徒可以未婚同居吗?

答:不可以。

“试婚”的心态,在“性开放”及婚姻家庭大受冲击的时下风气中,非常流行,尤其是欧美离婚率偏高,个人主义高涨,崇尚享乐寻欢,加上传统价值观及道德失效的情形,“试婚”、未婚同居的情形就非常普遍了。未婚同居者的理由一般是住在一起方便、愉快、自由、前卫,可以互相照顾,且属于个人隐私。

若同居的动机是性欲满足,有性无爱,有欲无情,只求享受,贪享淫欲,只是暂时连结,不会长期委身,这种“分期多偶”作风,不会带来男女双方的心灵满足和稳定。朝秦暮楚,离散频密的生活方式,会带来空虚、漂浮、失意、孤伶等感觉。

譬如女方有孕,某方为病毒带菌者,如梅毒、淋病、爱滋病等,所形成的是社会问题:即未婚妈妈、非法子女、堕胎杀人、疾病传播等,绝不简单。试婚者事后不易相信对方可靠,日后成婚亦不易委身守约,并可能从此便失去婚姻家庭的相互信任——他想:她若能与我今时胡来,怎知日后她不会与别人再来一趟。

所谓“好则聚,不好则散”,这种思想,把婚姻当做儿戏,把婚姻制度推翻,结果多数是悲剧收场,吃亏的还是女人。

选择同居,你要明白你不仅失去了法律之伞的庇护,作为信徒,也失去了佛法三宝与护法天神的庇护,并将导致今生及后世的婚姻,皆不幸福。这就是因果报应,希望各位自爱自重。

9、同性恋符合佛教教义吗?

答:不符合。

佛教教导并期望教徒,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因为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它必须符合社会法律、道德,以及大众心理认同与否,同性恋非两性结合,违反自然规律和道德行为规范。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云:“(邪淫包括)一切男及不男,属自属他皆不应行。除产门外,所有余分,皆名非支。……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同性恋、同性婚姻,违反现在社会的共识及大众心理认同,其理由如下:

(1)、性应发生于男女两性,而非同性之间;

(2)、婚姻是介于男女之间的建制;

(3)、婚姻的主要目的在于生育,婚姻是为了确保人类的传宗接代;

(4)、同性恋违反社会传统道德,及几乎所有的宗教教义;

(5)、同性伴侣组成的家庭,不适于抚养孩子;

(6)、同性婚姻未经试验证明可行。

对于在家的佛教徒来说,最起码的要求应守“五戒”,其中第三条是有关性行为的。同性恋以及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违背了第三条戒规(邪淫戒)。

佛教明禁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同性恋被严格禁止出家,已出家者摈出(驱出),可参见《四分律》。

佛教教导说杜绝此类行为,会使人们从焦虑和尴尬中摆脱出来,这些都是由社会的抵触情绪和担心被惩罚的想法造成的。同性恋也应被归于这一类行为当中。

另外,同性恋也易感染艾滋病等。在中国大陆,最早发现的经性传播的艾滋病感染者,是一名男同性恋者(1989年)。 1996年调查,北京艾滋病感染者中, 48%是男同性接触者。1998年调查发现,在已监测过的男同性接触者中,2.5%已感染了艾滋病,这一数字在2001年已高达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7 03: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佛教徒可以使用“性保健品”吗?

答:不可以。严格地讲,使用性保健品仍属“邪淫”的一种,只不过是“自淫”而非“淫他”,故属中、下品邪淫,果报略轻。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云:“(邪淫)属自属他皆不应行。……如是皆名欲邪行罪。”

依太虚大师的对《优婆塞戒经》解释,只要是自己的身体敏感部为让别人抚摸,或是去抚摸别人,包括用器具在内,都算是违戒,失一分优婆塞(少一份资格),若违犯全部的戒律,称为臭优婆塞,死尸优婆塞,于佛法中不能得利,详见《优婆塞戒经》。(优婆塞:即在家受持五戒的男居士)

11、问:学佛后对男女之欲越来越淡。因此与丈夫分房而睡,这样如法吗?

答:不如法。

学佛后,对男女之间的欲望越来越淡,这是学佛进步的表现,值得肯定。但切要注意,这个阶段最容易引发家庭问题,故应妥善处理好学佛与夫妻生活。

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女性,特别是步入中年的学佛女性,一般在信仰的作用下,往往会单方面采取分房、分床之举,从而引发家庭矛盾。学佛女性既然有家庭,理应配合丈夫,共同维持幸福的家庭伦理,不违天伦之道,如之作为,亦有违背佛陀制定的在家戒之本意。

佛教的居士戒律有五戒、在家菩萨戒,戒律规定:在家夫妻可行正淫,不可邪淫。换句话说:正式夫妇可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正淫),只要求戒除邪淫(非法夫妻不得淫)。由此可见佛陀深明世间法,顾及在家人凡夫性情,学佛弟子可正淫,不可邪淫,这足以保障夫妇人伦,避婚外情之过患。

若丈夫欲求房事,而妻子却严守梵行,不与其随缘行夫妻生活,而易招丈夫之反感、嗔恨,甚至进而谤佛、谤法、谤僧,这就违反在家学佛初衷,也是与佛法相背之行。故学佛居士不要轻易分房而睡。如有此举,应征得对方同意。

在家人不可模仿出家戒法,因为一旦学之,则有如此不僧不俗之相。当然,如年龄大、或身有疾病的,则另当别论。

12、婚姻失败后,如何修行?

答:在大多数情况下,婚姻失败是两个人的结果和责任。如果婚姻失败,是因为你希望责任愈少愈好,以便有更多的自由,那是错误的态度。

婚姻失败且无法挽回,就要学会随缘与放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就不要沉溺在回忆和对与错的纠缠中,要尽快走出婚姻的阴影。

修行,能帮助你逐渐学到不再受情绪和感情的搅动,但生活中的其它方式:如工作、家庭生活、与同事的关系等,也都是修行的潜在资源。把那些责任当作修行而承担下来,才是智慧之举。

“勿忘世间苦人多”——多参加一些社会慈善救济活动,如助学助贫,救灾济难,在行善积德中贡献爱心,转化自我(小我)的苦恼与烦恼。

13、我是个佛教徒,目前面临离婚,该怎么办?

答:首先,你要认识到: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离婚是件很不好的事情;

其次,你要反省一下,婚姻是否还有救,能够挽回的婚姻,一定要力图挽回;

第三,如因对方具以下因素,如:对自己生命构成重大危害、变态性虐待等,可考虑离婚;

第四、离婚的目的不是为了再婚。多一次婚姻,多一层因果,弄不好便陷溺在轮回中,求出无期。有的佛教徒不止一次、两次的离婚、再婚,其社会形象甚差,被教内外人士非议耻笑,希当事者深思。

14、如何处理感情失恋?

答:不用处理,用冷静地面对,能挽回就挽回,不能挽回就由它去吧。

当然,如果是初恋或感情非常执着的人来说,可能非常困难。对爱得死去活的人来说,失恋犹如世界末日,当事人往往有不想活了的冲动。但真到了世界末日了吗?您只要看看社会,看看历史,或认真读读佛经,你就会明白这是人的愚痴执著!你爱他(她)什么呢?他(她)也是凡夫,早上也会大便,会口臭,会有贪心,会有邪念,凡人都有贪、嗔、痴的嘛!

恋爱时许多人头脑傻傻的,差不多都以为我爱的人,犹如天使一般,不会大便、流鼻涕、说脏话、渴望性欲、虚荣、金钱等。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们的妄想,完全是子乌虚有的。

我们的“心”是无常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几年后,我们还维持一样的想法?你怎么知道以后没有更好的呢?你若认为她(他)是最好、最美的,十年后你还会这样想吗?你怎么不认为因缘中,还会出现个更好的?

记住:多参加社会活动、宗教活动,你会找到更好的!去旅游一下!离开现在的环境,扫除你的杂念。因为任何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都可能变成我们觉悟人生的因缘。

15、女居士被人非礼,是否犯了邪淫戒?

答:女居士被人非礼,不犯邪淫戒。

因为淫戒有开缘(变通):若为怨家所逼,被人非礼而身不受乐者,则判为未犯邪淫戒。

16、夫妻生活中存在邪淫吗?

答:存在。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与夫妻以外的第三者有性关系,属于邪淫;与合法的妻子(或丈夫)的性生活,则完全不存在邪淫的问题。但从佛法的观点看,夫妻之间仍然可能发生邪淫的问题。

如《大智度论》卷十三云:“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女心不乐,强以非理,故名邪淫。”因此,夫妻间有下列行为者,可视为邪淫:

(1)、非处:既不按人道行房,而是于口道、小便道、大便道行淫;

(2)、非器:如使用“性保健品”、催情药物等;

(3)、非时:父母死亡忌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学佛受五戒居士还应在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最好还能做到:子女成年之时,即行节欲,子女婚嫁之后,即行禁欲。

(4)、非地:不得卧室之外处行淫;尤其不可在寺庙、教堂、野外、公共场所等处行淫。

夫妻间的邪淫,在性质上较一般的邪淫有所不同,果报也较轻,应属邪淫的中、下品。但仍应引起警惕,避免触犯。

17、如何面对叛逆的青少年?

答:由于现在社会环境复杂,青少年不听话、叛逆人数日益增长。叛逆的青少年问题包括如:暴力、帮派、色情、同居、吸毒等。

有叛逆小孩的父母,他们通常很痛苦,不知如何是好。青少年所以会接受暴力、色情、同居、吸毒等,主要是由于社会给他们的关怀不够,家庭给他们的温暖不够,再加上学校教育对他们使不上力,他们便产生逆反、怨恨心理,另辟一条麻醉自己和发泄情绪的路来,并用这种叛逆的方式来反抗社会、破坏社会。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社会既不能接受他们,也不能够适应他们,他们就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的团体。因为成群结队,感觉到人多势众时,就会天不怕地不怕,做出暴乱犯法的事来了。

每一个有了儿女的父母,对于子女的心向及个性的发展,必须经常关怀疏导,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并诱导他们健康地成长。在学校方面,对于心理异常、行为乖张的学生,应取得家长的合作,给予特别的辅导。社会上对于失去家长照顾及学校教育的青少年,也当共同设法,或用法令的规定、或以特殊教育的收容观护,以期收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功效。

(1)单亲家庭:随着离婚率的增长,单亲子女问题日益突出,要从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降低离婚率,孩子父母动辄离婚,这是家庭的问题根源所在,对于佛教已婚居士来说,更是不能够轻易离婚的。不得已离了婚的父母,仍要和孩子好好相处,让孩子获得尽可能充分的亲情,社会、学校也要积极配合,使孩子不致家庭的阴影而走上歧途。

(2)、同居、吸毒问题:青少年同居吸毒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父母,不在这些孩子。因为孩子吸毒多半是内心觉得空虚、好奇、有压力。在坏朋友的影响下,就染上了毒隐。

如果孩子吸毒了,最该反省的就是父母,父母不能因此责备孩子,反而要自己承认错误,对不起孩子,因为是父母的疏忽,没有给孩子需要的爱及照顾,所以小孩染上毒隐。这时父母就要赶紧弥补,了解他吸毒的原因,帮助孩子戒毒,责备、打骂都没有用。

(3)、自杀问题:年轻人血气方刚,人生的经验不足、历练不够,比较欠缺理性的考虑,一时的冲动就去自杀了。我们必须了解青少年自杀的背景和原因,才能防止事情的发生。

社会的价值观是以成年人的价质观为准绳,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成年人,给他们一个又一个框框,让他们觉得“应该在这些框框中才对,不在框框内便是错的”。可是,小孩子的想法并非如此,小孩觉得受到压迫、控制、操纵,失去自己独立自主立场时,他们觉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意义的。

现代的中国父母,多半以为宗教信仰是孩子们长大以后的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但这是不对的,宗教能够指引孩子走上正途,对不好的诱惑会有抵抗力,内心不再空虚。这样宗教对小孩而言,就像是成长的营养剂,应该由小时起就要吸收,不能等到长大再接触。父母应带孩子到寺院、教堂,让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孩子对抗诱惑。

要从小开始,就指导孩子具有宗教的观念、宗教的信仰。宗教信仰可以引导他们知道有因有果;现在做什么,将来会如何如何;这一生不报,将来还会有果报;人从小到老的过程就是因果的过程。

把这些道理、观念灌输给小孩子,他们就会有安全感,知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信仰佛菩萨就能逢凶化吉;当然,还要靠自己的诚恳、自己的努力,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走正直诚信之路。

如果能够这么做的话,青少年的叛逆问题才能减少。

后 记

《佛法与婚姻》一书,从构思到完成,前后历时半年。

婚姻家庭问题及家庭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普遍问题,世界各大宗教及社会研究机构,都在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其研究专著、论文层出不穷,相应社会救助机构日益增多,尤其以基督教、天主教等走在前列,为解决新时代的家庭问题积极努力,得到社会普遍好评。

尽管佛教相对滞后,但海外如台湾、香港等佛教团体,仍发表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文章,并为解决婚姻、家庭问题开设了专门机构,如:台北市佛教观音热线协会等,专门帮助解决婚姻矛盾、感情冲突;并提供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

本书写作期间,参考了大陆及海外佛教大德、学者的有关著述。如倓虚、印顺、圣严、星云、净空法师、那兰陀长老、达摩难陀法师、益西彭措堪布、济群法师等,以及南怀瑾、陈兵、游祥洲、吕应钟教授、李远松居士等的有关著述。在此,谨向诸位作者表示感谢。对其著作的引述,有的注明了出处;有的则只因借鉴了部分观点、材料,故未注明出处,不当之处,望体察为感。

按作者初衷,本书主要针对城乡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的中青年,全书具备资料性、通俗性、实用性三个特点;是否达到初衷,只有留待读者评论了。

最后,谨祝诸位读者——家庭和睦、福慧增上、六时吉祥!

释了幻 合十

二○○四年四月于静思书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8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要找的-所谓本尊-法器-密宗等词汇出现在这楼--今晚的心灵鸡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2-2008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宗 于 14-2-2008 06:04 PM 发表
原来我要找的-所谓本尊-法器-密宗等词汇出现在这楼--今晚的心灵鸡汤


希望你慢慢看,慢慢吸收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08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岁岁平安 于 14-2-2008 11:22 PM 发表


希望你慢慢看,慢慢吸收哦~

每页都很长的文献--一天只看一帖的说--慢慢咀嚼中--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5-2-2008 03: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宗 于 15-2-2008 03:18 AM 发表

每页都很长的文献--一天只看一帖的说--慢慢咀嚼中--晚安


晚安~。。。。。。快点去睡觉休息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3-2008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佛的基本認識》
莊春江 編著  
目 次:

自  序
第一章 佛法的特質
  
第一節 佛陀之所以為佛陀
  
第二節 緣起法下的三法印與空
  
第三節 佛法是理性的宗教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節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第二節 無我下的輪迴
  
第三節 業力的形成與展現
  
第四節 人身難得

第三章 流傳人間的佛法
  
第一節 佛陀的初轉法輪-- 四聖諦與八正道
  
第二節 佛教經律論的成立
  
第三節 佛教思想史概觀

第四章 認識自我
  
第一節 人與人性的剖析
  
第二節 我們的認識發展過程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節 六根律儀
  
第二節 對治與調伏
  
第三節 專注與覺察

第六章 聖者之流

第七章 大乘菩薩行
  
第一節 菩薩行與大乘佛教的開展
  
第二節 偉大的菩薩行

第八章 歸依與受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与宗教都不是万能的
作者:达之

        科学在某些方面,确实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要比宗教更精致,因为不管宗教还是科学,其实都不必神秘化和绝对化,都是人类的共业和大趋势,也就是社会的合力的结果、表现。在具体问题上,人类发展了几千年,当今的科学当然不可与几千年前的宗教同日而语。但是,在根本性问题上,人类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几乎是不可解决的(生命和宇宙的究竟谜底),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文明的进步、科技的意义也是有限的。在具体的科学技术层面,也许人类认识和解决问题更精致,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就不一定。比如思考人类终极问题的宗教模式(以及哲学模式),相比于科学模式,其实总体上是殊途同归、各有长短。而且科学模式在终极层面上,其实也是类似于宗教模式的。比如理论物理学(尤其是关于宇宙起源和归宿的方面)的最终假设,还是与宗教模式一样,难以全面验证(宗教与科学都可以部分验证)。科学强调验证,但终极假设是无法验证的。科学模式建立在一系列细致复杂的逻辑和分析基础上(其实中间可能包括某些逻辑空白、漏洞和悖论,所以还需要修改、发展),这比之宗教模式要优越。但宗教模式建立在人类思维冥想的极致与人体潜能的最大利用和开发上,这也是其特长。这是不能贬低和否定的。

        比如,对于人体的研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无论是其基础生理解剖的理论与技术,还是其尖端生物工程的理论与技术,虽然有其独特而高超的效用,但是,其研究的手段是局限于用物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与改造。一则,离开对这些物质工具的依赖,科学就寸步难行,其文明架构就会崩溃,因此现代科学技术有很脆弱的一面,比如一场战争或其他灾难就足以从根本上毁灭之;二则,现代科技研究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工程,是蚂蚁搬谷子式的群体信息交流和组合的研究结果,离开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就大打折扣,甚至就会停滞萎缩;三则,科学研究的范围即使深入到微分子的层次,从实质上看还是不能超越人体粗重身心的部分。相对而言,古老的传统的宗教方面的某些方法,利用单个的(几乎是恒定的)人体,作为完整灵活的生命体本身的质素直接开发人体的潜能,则没有上述三方面的局限,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进行,这在了解和探索人体的奥妙方面,也不失为一种更加诱人的途径,其探索的范围,比之于生理、生物技术,可能也更加深入。科学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借助外在的物质工具,把人的感官(六根)放大、延伸而已。难以超出六根,即使红外线、超声波,也最终要回到六根上。而宗教修行冥想和禅定等,则有可能超出感官(六根)。

        又如,佛教的宇宙观,源于其以禅定为中心的宗教实践,是在禅定中冥想与体悟的结果。其方法论不是借助于外在的物质工具,而是借助于人体本身的潜能,是从调节人的自身身心入手,通过清净身心而获得证悟,其三界六道的宇宙图景,用科学是解释不了,也否定不了的。当然,佛教的宇宙图景相对现代科学,显得比较粗略,远不及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世界的总体图像所进行的系统而具体的描述,原因如上所述,人类历史(共业、合力)终究又发展了几千年。

    要特别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是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感情的复杂混合。某种意义上,人的感性、感情层面的东西更起决定性作用。例如,西方近代以来,即使在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西方近代的哲学、文艺,却是以非理性主义思潮反其道而行之。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不管怎样,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受非理性的情感、信念等因素的影响是远超过受理性、理智因素的支配的。

    而且,严格说,宗教,不是非理性的,应称之为超理性的,宗教是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感情、现实与超现实、对此生的思考与超越(即对前生后世的思考)的一种比较完美的结合。这不仅不是其落后于科学的地方,反而是超出科学的地方。当然,这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一种深沉广博的宗教感情(并利用人体先天生命本质的功能),辅之以严谨踏实的科学理念(以及人类历史长期积累的信息成果),也许是人类最佳的认识模式。

        换言之,对于现实生活,科学能够很好地解释的,不妨按照科学。科学无能为力、鞭长莫及的(如前生来世,复杂的命运、诸法实相等),如不虞之灾、吞舟是漏、含玉而生等社会现象,更不用说生死之谜、宇宙之谜等自然现象,你不能仅仅用偶然性、必然性,实在性等来解释的,因为那不够,很不够,不管理性还是情感,都不够,只能把它延伸至前生后世和无穷广阔的时空,才能有比较完满的解释(虽然,如果仅仅从现世看,可能也显得比较虚幻)。

        科学与宗教最大的差异之一,在于宗教中的前世、后世、三世因果报应的问题,这是科学所无法涉及的问题。确实,任何宗教之信仰都有来世信仰的内容。因为,归根到底,只有把眼光放至无穷广阔的宇宙时空中去看待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才谈得上是一种宗教理念和宗教情感。三世因果,乃是宇宙生命现象纷繁复杂的根源之所在。如果因果报应仅限于此生此世,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就不可能有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此即所谓“众生之业报不可思议”之理。当然,希望一切都要在此世算得清清楚楚,也就是,都要在此世了结,用佛教的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一切都是现世报。这当然是一种愿望,但把问题简单化了,那样的话,人间的一切恶事将消遁无余,因为,如果这样,谁还愿意造恶呀,谁还敢造恶呀,那么,人间就是天堂了。用康德哲学的话说,就是有德者必有福,就是至善。那确实是一种理想,可以追求之。但是,纷繁复杂的现实,并不是你想得这么简单。宇宙生命的游戏,也不是你要求的这么容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就要披开纷繁复杂的现实,去了解更深的原因,这就是三世因果的根据。

        确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用前世、后世的宗教解释,这是个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问题,是不符合科学的。也就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信仰问题、信念问题,既包括人类思维所及的一些理性思考,也包括人类思维所不及的更多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

        如果现世、科学能够解释,你尽管相信现世、科学(佛教并不否认现世、科学,有一部分确实能够用现世、科学解释);如果现世、科学解释不了,你又不相信前世、后世的宗教解释,请问,你信什么?你还能怎么解释?至于前世后世的道德说教和劝化意义,在此就不必多说了。因此,不信来生者,只会陷入虚无主义、断灭论。说透了,如果现世不能解释,而又不信前世、后世,那此人就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断灭论者,佛教认为最不可救药的就是这些人。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没得说,前世、后世都是虚幻的,现世抢到手里才是实在的、唯一真实的。人类历史上的罪大恶极的人和事,绝大多数都源于这种观点。

        当然,学术上的无神论、唯物论可以讨论,可以象有神论、唯心论一样,是一家之言(谁也没有什么特权,都不能自以为等同真理)。但是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唯物主义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其实质是一种断灭论,现世论,是一种享乐主义,庸俗的物质主义,认为人死一切都无,因此,在这样的观念熏陶下,一些人认为只要在生有权有势,有金钱美女,做什么都不怕,哪怕死后洪水滔天。已经死去的嗜血暴君就是如此。现在的贪官污吏也是如此。

        不管是科学还是宗教,不管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想要以某一种宗教信仰也好、某种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也好、某种科学万能的价值观念也好,想要以某种单一符号系统来统御人类的思想行为,是很不现实的,有时侯也是很危险的,是有害无益的。我们需要提倡的,是重视并发掘人类一切文化遗产和文化成果中的优秀成分。特别是那些对改善今日世界之普遍的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有所裨益的文化遗产,我们更不能否定和丢失。无论如何,对于人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满足,即使再加上探索宇宙的好奇心的满足,都是远远不够的。精神上、道德上的信仰,永远是人生的归宿与支柱,只是,这种信仰不应当是政治上的盲目迷信或者思想上的强迫灌输。近代以来,由于工业文明在全球的逐渐盛行,人类文明出现了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逐渐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后工业文明时代。不管是工业文明还是后工业文明,其价值观的基础是西方文化中世俗的科学技术和人文哲学观念。应当说,世俗的科学技术在增进人类的福利、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扩展人类的见识范围等方面,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世俗的人文哲学观念,在冲破那些禁锢人性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盲目崇拜与迷信等不合理的旧价值观念,在传播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人权等新价值观念方面,也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这一股世俗文化盛行的潮流中,也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具体来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次大战后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失业的苦闷;人们普遍面临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身心的过度紧张与疲劳;全球范围普遍的腐化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爱滋病等新的世纪绝症的出现与流行;走私、毒品、卖淫、偷盗、抢劫、诈骗等诸多犯罪现象的猖獗;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人口爆炸、核战争的威胁;以及由信仰危机而来的普遍的心灵空虚和娱乐泛滥,等等,给人类文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层阴影,也使得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质量大打折扣。这些问题,当然不是任何一副灵丹妙药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的。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恢复人类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确实是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提出的,人类文明如果向穷究物质、征服自然的外向途径发展,则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是当今西方科技文明面临诸多危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应当是由外求转向内求,以改善人类身心素质、挖掘人类生命自身的潜能为方向,由修心、修身而实现自身生命的变革,使人类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环境,并最终将现实人间变成净土乐园。作者认为,这不仅是一切宗教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也应当是人类文明所追求的最高理念与最终归宿。

        总之,科学与宗教都不是万能的,这毋庸多说。我们要纠正的偏见是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确实,二者是有差别、短长,但这并不妨害二者互相补充。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片面地将二者对立起来,主要是出于某种政治意识形态考虑的结果,是不符合事实的,对于整个社会,是有害无益的。

原文可见達之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劫海刹尘,唯心所现:略论佛教时空观的特点
作者:达之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佛教的宇宙时空观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佛教的宇宙时空观,源于其以禅定为中心的宗教实践,是在禅定中冥想与体悟的结果。其方法论不是借助于外在的物质工具,而是借助于人体本身的潜能,是从调节人的自身身心入手,通过清净身心而获得证悟。也就是说,佛教的方法论是主张通过认识与改造自身,而达到认识与改造世界,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这就决定了佛教的宇宙观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与人的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相对于现代科学技术所展现的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的图像,佛教的宇宙观亦有自己的殊胜超卓之处。其一,它有着鲜明的宗教体验性质和出世间色彩,通过禅定中的冥想等,可以超出六根的限制,从而使其观察的范围达到人类肉眼所不能见的物质宇宙。其二,它坚持以人类身心为中心,强调身心一如、色心不二,从而使其对宇宙万象的看法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其三,它将世间出世间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一幅三界六道升沉轮回的世间景象,而且展现了十方净土与唯心净土等种种庄严美妙的出世间佛国景象。其四,它从宏观着眼,在展现了一幅博大的宏观宇宙时空图景的同时,将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紧密联系起来,把佛教的宇宙时空观和生命观结合起来,揭示了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的深刻真理。

下面具体从时空观的角度来说,来简要分析一下佛教时空观的五大特点:

佛教时空观的第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其根本特点,就是:它阐述了一种宏观的时空无限观。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种宏观时空观,超越了古代人类狭隘的生存空间和短暂的生命期限,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扩展到广袤无垠的茫茫星空和悠远无穷的时间长河。相对于现代科学在时空尺度上的精微准确的数字化描写,几千年前的古人只能以譬喻言之。不管怎样,在对实质问题的认识上,这是异曲同工的。《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佛经中,对宇宙宏观时空、无限时空的表达往往是以譬喻的方式进行。佛教的宏观时空观常以“劫海”“刹尘”来形容时间之久远和宇宙空间及其物质现象之无穷广大。一方面,佛教的宏观时空观在时间上提出了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时间无限观。佛经中常常形容时间之悠长为芥子劫、磐石劫、阿僧祗劫、劫海等。【注1】另一方面,佛教的宏观时空观在空间上也提出了包含有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的无限广阔的空间无限观。佛经中常常形容遍布宇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如微尘一样多,称之为“刹尘”,或将其比喻为恒河的沙子一样多,称之为“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

佛教时空观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阐述了一种多层次的宇宙时空结构观。佛教通过其三千大千世界说和华藏海世界说等等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种多层次的宇宙时空结构。

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或者是在宗教禅定中所见之另一种场态下的宇宙与生命的景象乃至真相,或者是混合了一些古代神话传说的成分,或者是具有一些象征的寓意(如密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观念来解读。此外,对于佛教中的某些数量单位,我们也不能拘泥于数字本身。【注2】

佛教认为,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环绕其周围的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以及日月诸天,合为一个单位,即一个日月系统,称为一世界。用现代天文学的眼光来看,一个世界大约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佛教认为,合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三千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换言之,一小千世界包含一千个世界;一中千世界包含一百万个世界;一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佛教认为,一个大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的领域,故又称一佛土。宇宙间存在无量无数的佛土。也就是说,宇宙并不仅仅是一个大千世界,而是由无数个大千世界所构成。佛经中经常将一个大千世界比喻为无边无际的宇宙太空中的一粒尘沙。用现代天文学的眼光来看,一个大千世界大约相当于一个银河系。而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中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还有很多,目前已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十亿个以上。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星系理论及其观测结果,与佛教的宇宙观不谋而合。

佛教这种多层次的宇宙时空结构观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除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表述,佛教还有莲华藏世界等其他一些宇宙结构模式的表述,莲华藏世界又称华藏世界、华藏界,即《华严经》所说的华藏庄严世界海。《华严经·华藏世界品》对此世界有详细描述,谓此世界为须弥山微尘数之风轮所持,其最上之风轮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莲华(莲花),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中。其内之大地皆由金刚所成,清净平坦,有世界海微尘数之庄严。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的周围有四天下,及微尘数之香水河,诸河中间之地,悉以妙宝庄严。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种,一一世界种中复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注3】

总之,佛教这种多层次的多样性的宇宙时空结构的无限宇宙观,不仅具有高超的思想境界与认识水平,而且也被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的观测与理论所部分证实。

佛教时空观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它阐述了一种与事物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的四维时空观。这也是佛教在时空问题上的相对性观点的第一方面的体现。某种意义上,现代物理学的时空相对论观点和佛教的时空相对性观点有相通之处。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都不是独立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四维空间或称四维时空,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提出,时空与实体是不能分的,没有脱离实体的抽象的绝对的时间和空间。【注4】

佛教时空观的成住坏空说所阐述的时间不是一种单向的抽象的一维时间,而是一种与事物的发展变化、与事物的因果相续紧密联系的四维时空。这种四维时空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始无终而又循环反复的时间怪圈,在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时间无限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反复和循环宇宙观。当然,这种因果循环和轮回,不是封闭式的简单重复。

佛教的宏观时间观通常将劫分为小劫、中劫、大劫,以及成劫、住劫、坏劫、空劫等。从人寿八万岁起,每一百年减一岁,如此减至人寿十岁,称为减劫;再从人寿十岁起,每一百年增一岁,如此增至八万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称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合八十小劫(亦即四中劫)为一大劫。有人据此粗略计算出,一小劫大约相当于1600万年,一中劫大约相当于3.2亿年,一大劫大约相当于 12.8亿年。佛教认为,一大劫所包含的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也就是将一个世界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分为成立、持续、毁坏、空虚、再成立、再持续、再毁坏、再空虚等不断生灭循环的四个阶段,如此因果相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注5】

佛教在提出大千世界生生灭灭,不断循环着成立与破坏之四个阶段,即成、住、坏、空四劫的同时,阐述了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注6】的轮回中,也是不断呈现出四种生命形态即四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如此轮回转世。【注7】

与上述说法相应,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不论是器世间诸法即日月星空山河大地草木等,还是有情众生即具有情识的生命体本身,始终都处于生灭变迁的过程中,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注8】

佛教时空观的第四个特点,就是:它阐述了一种重重无尽、圆融含摄的时空观。这既是佛教在时空问题上的相对性观点的第二方面的体现,也是佛教的时空观超越世间经验的一个重要观点。在《华严经》等经典中,释迦牟尼佛阐发了重重无尽的如帝释网互相交涉的“微尘映世界、瞬间含永远”的思想,也就是圆融含摄的时空观。【注9】

佛教这种圆融含摄的时空观将时间的长和短融会贯通,将空间的广和狭融会贯通,将宏观与微观、无限与有限融会贯通,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宇宙时空的奥秘。所谓“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注10】所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等,皆为佛教经论中的名句。【注11】所谓“毛孔收刹海”、“芥子纳须弥”等,亦为佛典中常见之譬喻。同时,诸佛的神通,也能以一身示现百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河沙身。【注12】又如,在《维摩经》中,记载了一方丈室容大千世界等奇异情形。【注13】等等。

佛教时空观的第五个特点,就是:它阐述了一种万法唯心的时空观,即时空及一切现象皆唯心所现的时空相对性观点。这既是佛教在时空问题上的相对性观点的第三方面的体现或者说是集中体现,也是佛教将时空观和生命观相互贯通的一个比较独特而深刻的重要观点。

佛教认为,宇宙时空(及一切现象)都是与作为生命主体的众生之心不可分的,所谓三界唯识,万法唯心。

佛教认为,宇宙的奥秘、生死的奥秘与心识的奥秘,是不可分的,所谓“生死唯一真心现”,即指无论是生死还是涅槃、无论是众生还是诸佛,都是唯一真心的显现,都是空、无我,如梦如幻,体性没有差别,所不同者,乃是众生与诸佛的迷与觉。众生之所以轮回生死,就在于对自己本具之真心的迷昧,这种迷昧,即是根本无明、无始无明。一旦众生明觉自己这种本来清净、不生不灭的真心,就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成就佛果。佛教大乘唯识宗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所谓“万法唯心”、 “三界唯识”。唯识宗认为,宇宙万有皆为 宇宙万有皆为心识动摇所变现之影像,身心内外,一切物质、非物质,无一不是心识所变现。【注14】

另外,佛教认为,众生之业报有正报与依报之分。【注15】就正报而言,由于众生之善恶业因的不同而感得不同的业果,从而形成三界六道众生种种不同的生命体,由于这些生命体在形态、机能特别是感情、意识状态方面的差别,从而使得不同的生命体所感受的主客观世界的差别,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正是宇宙之无限纷纭复杂、无限丰富多彩的根本之所在。就依报而言,一方面,因为众生的善恶业因有种种共同点,所以,众生的生存环境也有共同之处。如,山河大地等宏观生存环境,即为许多同类或不同类的众生共同受用之果报,系由许多同类或不同类的众生之共业所招感,故又称为共业、共报。另一方面,因为众生的善恶业因有种种差别,也就是别业、别报。所以,即使是同类众生,其依报所得具体的生存环境也有相应的种种差别。如,同样是人类,人与人之间的生存环境、机缘遭遇等千差万别,有的人的生存环境舒适、优美,有的人的生存环境恶劣、难受,等等。至于不同时空尺度的生命形态,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等等,其生存环境则更有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道理,秽土和净土,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说凡圣同居的秽土是众生心识中染的因素居多所变现、感应而成,那么,净土则无疑是觉悟了的众生清净的心识所变现、感应而成。

还是回到佛教的时空观,联系佛教的时空观来看待万法唯心、业报差别。《华严经·世界成就品》云:“始从一念终成劫,悉依众生心想生”。如,天道的时间与人道的时间并非同一尺度:四王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五十年;忉利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夜摩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二百年;兜率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四百年;化乐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八百年;他化自在天之一日,相当于人间一千六百年;等等。正如中国古语所云:“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注16】

与此相应的,佛教对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生命体的寿命,也有惊人的描写。至于各种生命形态生存时限的长短,也千差万别,短则须臾之间,长则历劫之久,最长的寿命为三界之巅非想非非想处天,寿长达八万大劫(一大劫约为12.8亿年)之久。至于佛菩萨的寿命之长则更不可思议。【注17】同理,三界六道种种不同的众生,其分别所见之空间领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注18】此外,由佛经中对天人、佛菩萨身体的描述,也可见一斑。佛经中对天人、佛菩萨身体的描述,动辄几由旬、几十由旬乃至百千万亿由旬(一由旬一般认为约为数公里或一二十公里)。而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同样也大得惊人。【注19】附带一说,不同时空、不同世界,众生或诸佛的数量也是相差巨大的。虽然佛经动辄以恒河沙、阿僧祗、无量无边等数量单位来比喻或述说人数众多,但是,佛经中也说了一些很少的乃至单个的人数。总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不同世界的差异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注20】

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同一现象,在不同的众生看来也大不相同(因众生之心识、六根各各不同)。如,《顺正理论》卷53云:“天见宝庄严,人见为清水,鱼见为窟宅,鬼见为脓血”。这就是万法唯心、三界唯识的根本所在。

与此密切相关的,还有佛教所谓的唯心净土观,认为净土乃唯心所变,存在于众生心中。唯识宗认为,万法皆由心识所变现,一切不同的国土为佛、凡夫各各心之所变。就如来所变之土而言,如来心无漏,故土亦无漏,所变为净土。就凡夫所变之土而言,凡夫心有漏,故土亦有漏,所变为秽土。天台宗认为,当下之一念具足三千世间之诸法性相,佛界乃至地狱界之依止皆本具于此一念心中,故净土非存在于心外。【注21】

正因为万法唯心,不同的众生,生活在差别巨大的不同时空中,众生与诸佛菩萨的境界更是有天渊之别。所以,佛经甚至记载诸佛菩萨超越时空而大显神通的事,如《维摩经》云:维摩诘甚至在三昧定中,现神通力,象陶匠抟取陶泥一样,以手断取其他世界,放到娑婆世界来。【注22】此正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做空花佛事”也!

总之,佛教这种万法唯心的时空观,也即时空及一切现象乃唯心所现的相对性观点,其最殊胜之处,是将佛教的时空观与宇宙观、生命观紧密结合,在上述宏观无限的时空观、多层次的时空观、四维时空观、圆融含摄的时空观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宇宙时空的奥秘与本质。

结论:

佛教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缘起性空”。【注23】佛教认为,不论心法还是色法,一切万法皆是虚幻不实的,都是由因缘生起,而无固定不变之实体。【注24】如果考虑到宇宙时空的无限性、多样性、交涉性、相对性等等,或从宇宙和生命的究竟奥秘、无底之迷来看,或从生命的转换、轮回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生命的永恒性、变异性、阶段性、短暂性等等的奇妙融汇,用哲学语言,就是连续性和间断性、实在性和虚无性的矛盾统一,即《心经》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这种生命的无尽轮回、善恶苦乐的枢机,则只能归结为众生的神识、心识,即前面所谓的“万法唯心”、“色心不二”。因此,一切外在的表象的物质的东西,如色身的大和小、寿命的长和短,层次的高和低、时空的久暂和广狭,等等这些,其实都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根本的还是生与死的无尽轮回与究竟解脱,是众生身语意的垢与净、迷与悟,是三世因果的异熟、熏习、转依。这是才是秽土和净土、众生和诸佛的根本差异所在,正所谓众生狗苟蝇营,诸佛游戏神通,正所谓天堂地狱,一念之间,净土秽土,唯心所变。当然,如果更究竟地,从佛教“众生平等、众生即佛”的大彻大悟的境界来看,从佛教的根本教义“缘起性空”(“缘起”的宇宙生成论、“性空”的宇宙本体论)来看,那么,万法平等、性相皆空。那就正如古德所云:“生死涅槃,恍如昨梦;菩提烦恼,等似空花。”也就是《圆觉经》所云: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

这样,由佛教宏观无限的多层次的宇宙时空观,到时空一体、圆融含摄、唯心所现的时空相对性观点,不仅揭示了宇宙时空的奥秘与本质,也最终揭示出众生平等、凡圣一如、缘起性空、万法皆空的宇宙生命的究竟实相。

因此,如果在全面深入地了解佛教时空观的基础上来看佛教教义和佛教理想,来看芸芸众生,来看佛国净土,那么,佛国净土就是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宇宙时空中“聚沙成塔”而成,佛国净土和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秽土)一样,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唯心所变,这也是理解佛国净土的秘钥。佛教的时空观,其实与现代科学知识并不矛盾,甚至非常的融洽。总之,不要把佛教教义和佛教理想迷信化、神秘化和虚幻化。至于在真实修行、亲证实悟基础上对佛国净土的真实信仰、感应乃至往生,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2008年5月11日晚至12日早初稿     2008年5月24日修改

附:本人相关文章(见达之的博客)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xdz123.showchannel.0.html
〈佛教对宏观宇宙的阐述——佛教的宇宙结构论与时空观〉
〈佛经对宇宙无限时空的表达〉
〈超出你的想像的外星人——佛经与外星人〉
〈科学与宗教都不是万能的〉
《略谈生死轮回与缘起性空》
《略论宗教的特征和佛教的特色》
《聚沙成塔,唯心所变,是解读佛国净土的秘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1】所谓芥子劫,即以芥子之数量比喻劫期之悠长。《杂阿含经》卷34载:有一由旬(一由旬约合今之七、八公里)方广之城,其内充满芥子,称芥子城。有一长寿之人,每百年来取一芥子,纵然他将城中芥子取尽,劫数亦尚未满。

所谓磐石劫,即以磐石比喻劫期之悠长。《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载:有一方八百里之磐石,天女以其细滑无比的天衣,每百年轻拂磐石一次,直至磐石被消磨尽,乃为一大劫。

所谓阿僧祇劫,意即无量劫。阿僧祇,意为无量、无数、无央数,据称一阿僧祇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百亿为兆)。佛经常说菩萨修行至成佛所须经历的时间有三阿僧祇劫之长。

所谓劫海,即《华严经》以大海之水量比喻劫数之多。

【注 2】如,所谓须弥山,意译作妙高山,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佛教沿用之,将它作为世界的中心。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星系的中心,并不一定实有其物,正如我们说地球围绕地轴自转,而地轴并非实物一样。又如,佛经中常见的八万四千,只是一个表示数量极多之形容词。也可以略说成八万。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光明,八万四千由旬等,都是形容很多很多的意思,并非实数。再如,佛教所说的龙宫、南天铁塔,以及西方净土、莲华藏世界等等,虽然与科学观察的现象或宇宙模式不同,但是,其层次、结构并不是虚构的,有一些禅定修行者,一些能够亲证“上人法”(即超人间的体验)的修行者,对诸如此类的境界能够体证之,史上不乏记载。如陈健民上师对于南天铁塔的定中亲见一段(参见《佛教禅定》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1版P7)。

【注 3】《华严经·华藏世界品》说,此世界系毗卢遮那佛于过去发愿修菩萨行所成就之清净庄严世界。其中写道:“此世界海大地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此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此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如天帝网分布而住”。“此一一世界种中,一切世界依种种庄严住,递相接连成世界网,于华藏庄严世界海,种种差别周遍建立”。

【注4】爱因斯坦在其著作《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中说:“我要指出,空间—时间未必能被看作是一种可以离开物理实在的实际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物理客体不是在空间之中,而是这些客体有着空间的广延。因此,‘空虚空间’这个概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参见赵中立、许良英编《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版P39

【注5】所谓成劫,即世界(包括器世间和有情世间)产生、成立的阶段,其间包括二十小劫,最初一小劫形成器世间,以后十九小劫形成有情世间。

所谓住劫,即世界持续、安住的阶段,其间也包括二十小劫,在每一小劫的减劫时,会发生刀兵灾(战争、凶杀)、疾疫灾(疾病流行)、饥馑灾(旱灾引起饥荒),称为小三灾。

所谓坏劫,即世界毁坏、灭亡的阶段,其间也包括二十小劫,前十九小劫毁坏有情世间,最后一小劫毁坏器世间。有情世间的毁坏,从地狱开始,逐渐上升至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最后一小劫,会发生火灾(劫火猛燃,毁坏欲界至色界初禅天)、水灾(劫水汹涌,毁坏至色界二禅天)、风灾(劫风浩荡,毁坏至色界三禅天),称为大三灾。

所谓空劫,即世界空没、虚无的阶段,历时也有二十小劫,此时,世界已经毁灭殆尽,日月星辰隐没,在一片冥冥之中,唯色界第四禅天及无色界尚存。

在这空旷一片的宇宙荒漠中,由于有情众生业之增上力的缘故,于空间生起微细之风,并次第生成风轮、水轮、金轮,渐成山河、大地、日月,以及欲界、色界诸天等器世间;然后,自色界诸天直至无间地狱,诸有情众生渐次下生、堕落,逐渐形成有情世间。这样,世界再次经历成、住、坏、空的演变过程,如此因果相续,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注6】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清净美妙。无色界,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

六道,即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去处,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被称作三恶道。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外,其余五道皆属于欲界。六道与三界的概念是互相重合的,通常称三界六道。

【注7】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在不断的生死轮回过程中,也反复呈现出四种状态,即:中有(死后至再生之间的存在)、生有(脱离中有、托胎之初刹那的存在)、本有(出生后至死亡之间的存在)、死有(临终之刹那的存在)。

【注8】以有情众生之一期生命而言,生相,指一念托胎,十月满足,而生此身。住相,指出胎以后,住于世间。异相,指红颜不再,年老体衰。灭相,指业尽命终,身亦坏灭。


【注9】如,华严宗的“十玄门”: 又叫“十玄缘起”,分别是:

(1)               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切现象同时相应,同时具足圆满,宇宙是万物和谐共存的一大缘起。此门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其余九门都是此门的分别展开。

(2)               广狭自在无碍门:空间广狭之对立矛盾正可为相即相入的媒介,极大之事物与极小之事物可互相包容,自在无碍。

(3)               一多相容不二门:一能容多,多能容一,而一一法又有各自体相差别,即指个别事物与一切其它事物既能相容,又各自不同。

(4)               诸法相即自在门:有关现象之体,一与一切互为空、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两者相互融摄而自在无碍。

(5)               隐密显了俱成门:一法摄一切法,是一法显而一切法隐;一切法摄一法,是一切法显而一法隐。隐显二门,同时成就。

(6)               微细相容安立门:大小事物相入相容,微观事物既为宏观事物所容,也能包含宏观事物,且微观事物之间也彼此相容,安然并立又分明显现。

(7)               因陀罗网法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映现,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的宝珠之网)中宝珠与宝珠之间交相辉映,珠珠各现一切珠影。

(8)               讬事显法生解门:深妙之理可以讬卑近之事法加以彰显,所讬之事与所显之理无别无二。

(9)               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一一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称九世,此九世亦唯摄入一念,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此十世虽有时间之间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时与法不相离。

(10)           主伴圆明具德门:缘起之诸现象,随举其一则便为主,其它一切现象即为伴。如此互为主伴,任何一事物都圆满具足一切功德。

又,佛教有“一尘法界”之说,虽是一极小之微尘,但如果以智眼观之,则知其中包含着全宇宙(法界),因此称之为一尘法界。有如西谚所谓“一粒沙中见世界”。

【注10】《楞严经》卷4云:“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注11】见李通玄《华严合论》。

【注 12】《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又,《华严经·十地品》云:“所谓一劫入阿僧祗劫,阿僧祗劫入一劫;有数劫入无数劫,无数劫入有数劫;一念入劫,劫入一念;劫入非劫,非劫入劫;有佛劫入无佛劫,无佛劫入有佛劫;过去未来劫入现在劫,现在劫入过去未来劫;过去劫入未来劫,未来劫入过去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如是等皆如实知”。又,《华严经》卷17云:“妙世界即是粗世界,粗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广世界即是狭世界,狭世界即是广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

此外,如《仁王护国经》也云:“时佛为王现五不思议神变,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无量佛土入一毛孔土,一毛孔土入无量佛土;无量须弥、无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众生身,入地水火风身。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世界不可思议”。又如《无量义经》云:“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

【注 13】《维摩经·不思议品》云:“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萤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6-200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注14】《楞严经》卷1云:“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为妙明真心中物”。《五苦章句经》云:“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华严经》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随心造业不思议,一切刹海斯成立”。《大乘起信论》云: “以心生则种种法生,以心灭则种种法灭”。

【注15】所谓正报,即由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之果报正体,通俗地说,就是生命体本身(其核心是众生的心识)。如:感得人道之果报,则变为人身;感得阿修罗道之果报,则变为阿修罗身;感得天道之果报,则变为天人身;感得畜生道之果报,则变为畜生身;感得饿鬼道之果报,则变为饿鬼身;感得地狱道之果报,则变为地狱身。

所谓依报,即依于正报而受用相应之生存环境的果报,如:受人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人间的种种生存环境;受阿修罗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阿修罗的种种生存环境;受天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天人的种种生存环境;受畜生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畜生的种种生存环境;受饿鬼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饿鬼的种种生存环境;受地狱道之正报者,则有与之相应的地狱的种种生存环境。

【注16】《华严经·寿量品》云:“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佛子。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于离垢世界法幢佛刹。为一日一夜。离垢世界一劫。于善灯世界师子佛刹。为一日一夜。善灯世界一劫。于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刹。为一日一夜。妙光明世界一劫。于难超过世界法光明莲华开敷佛刹为一日一夜。难超过世界一劫。于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刹。为一日一夜。庄严慧世界一劫。于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维摩经·不思议品》云: “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注 17】《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佛陀连说三次“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然后乃说:“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紧接着《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又再三说 “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末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如果以为佛经对于如来寿量的描写,仅仅是一种浪漫想象或文学夸张的话,那是对佛经的误读。这种庞大的境界和宏观的眼界,如果没有对宇宙实相的亲证和体验,是想象不出的。其实,数量上的无限夸张,仅仅是对于实相的一种权宜方便的表达,数量本身是远远形容不了实相的,所以佛经有时也常反过来说(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但最终,这些都不够,所谓动念即乖,开口即错。所以,佛经也经常用不可思议来表达那种难以表达的境界。宇宙宏大之实相,既然不可思议,不可表达,既然以什么样的具体数量都远远不足以表达其毫厘,那么,如果要勉强表达,只能是,或有时用辨证的思维来表达,如〈金刚经〉所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或有时观其为空而表达,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或如〈心经〉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

【注18】《楞伽经》云:“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楞严经》卷2云:“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方寸。”

【注 19】例如,梵辅天人,身高一由旬,光音天人,身高八由旬,少净天人,身高十六由旬,无想天人,身高500由旬,善现天人,身长八千由旬、色究竟天人,身高一万六千由旬。又如有的菩萨身高四万二千由旬,有的佛身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等等,不一而足。又比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更是不可思议,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注 20】《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云:“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等眷属者,况复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况复亿万眷属,况复千万、百万、乃至一万,况复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况复单己、乐远离行,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注21】禅宗以《维摩经》之心净土净说为根据,强调即心即佛,认为自心清净,即是净土。《维摩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亦净。……今土虽净,汝者不能见之,何也?智慧眼未开也”。《维摩经》中说,娑婆世界即是常寂光净土,只是众生心不净,所见此土即秽恶不净,佛心清净,所见此土则是无量功德清净庄严。具体而言,《法华经》中之灵山净土、《密严经》中之密严净土、《华严经》中之莲华藏世界等,皆以心净土净说为本。正因如此,佛教有一种观点认为净土不仅在三界之外,也在三界之中,或者与三界是相即同体的,如《宝箧经》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又如《华严经》卷17云:“秽世界即是净世界,净世界即是秽世界”。

【注22】《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载:维摩诘“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维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无异。”,又,《维摩经·不思议品》亦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在,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注 23】在宇宙生成论上,佛教总的看法是“缘起”,即宇宙万有皆由因缘聚合而起、由因缘离散而灭。具体到生命(佛教的生命限于有情众生)的造作,则由于生命具有心识,因而处于被动性(业力)和能动性(心力)的相互作用中,其缘起也就体现为心因物缘、内因外缘、远因近缘、前因今缘、主因辅缘等等。小乘佛教提出的业感缘起论,大乘瑜伽行派提出的赖耶缘起论,《大乘起信论》提出的真如缘起论,大乘华严宗提出的法界缘起论,以及密宗提出的六大缘起论等。上述诸种缘起论,除六大缘起论将一切万法归之于大日如来法身的显现之外,其它诸缘起论,则将一切万法的本原归之于众生业力的感招、众生阿赖耶识中所含业种的变现,或者归之于遍及一切万法的真如、真心、法界、如来藏心的显现。换言之,在缘起的过程与作用上,诸缘起论皆强调众生之心识的主体作用。至于在宇宙本体论上,佛教总的看法可以概括为“性空”,也就是“万法皆空”、“真空妙有”的观点。从根本上说,佛教是一种空无自性论。

【注24】虽然自实践、人们的思想行为之方法而言,佛教非常强调心之主体性,所谓“万法唯心”、“一切世间皆由心造”等,故每被看作唯心论。其实,佛教既非唯物论,亦非唯心论,佛教提出“色心不二、心物不二”,既超越了唯物或唯心的一元论的片面,也超越了色(物质)与心(精神)的二元对立。《密宗要诀钞》云:“一切色心,即是一体,心必具色,色必具心”。同时,还提出心物相互转化,即一方面认为心随境迁,另一方面认为境随心转。特别是佛教的自在所生色,认为定中意识可以直接改变甚至制造物质,即所谓“心能转物”。《楞严经》卷1云:“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佛教的物质观还有假色与实色之分。佛教所谓的色不仅包含了五根、五境等相对独立于意识的物质要素,而且包含了法处所摄色,即意识攀缘的对境。其中,自在所生色通于假实。这样,将佛教的物质观引向了一个更高、更深、更广的境界。

2008年5月11日晚至12日早初稿     2008年5月24日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11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5-2024 10:27 PM , Processed in 0.0730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