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akumi

华语与粤语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6-2009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opcorn的英美區別
英式英語pop的o發“哦”音
而美式發音比較像“啊”,但又不完全像,因爲沒有張大口
介於“啊”和“哦”之間

美式英語corn的r,發音時一定要把嘴巴扭一扭,Boston地區例外
英國人嘴巴不扭

華人除了th,發其他濁音也有困難,通常都把它們都發成不送氣的清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6-2009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就不能有他們自己一套標準?

崇洋媚外到連‘標準音’都要跟別人未免太過火了?

似某些人那樣似哈巴狗唯北京是從就不得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6-6-2009 01:11 PM 发表 字典音同實際讀音是有差距的。。。。。

確實是有差距,不然美國東南西北腔,怎麽卻只有一個音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满楼 于 6-6-2009 01:32 PM 发表 唉.....懒得跟你说下去了..... 典型的辩...辩...辩...,辩到自己“赢”了为止....希望在pkucn你不是这副德行吧,很那个一下叻......直接告诉你吧...英式的 pop 是 pɔp 而美式是 pɑ:p还有美式英语的 ...

pɑp才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01 于 6-6-2009 02:11 PM 发表

pɑp才對吧?


这是使用的音标符号的问题......
如果用DJ音标的话 是 英[pɔp]  /  美[pɑ: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6-2009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通用IPA麽?這樣比較容易討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6-2009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上所用的音标都是IPA -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满楼 于 6-6-2009 03:14 PM 发表 这是使用的音标符号的问题......如果用DJ音标的话 是 英[pɔp]  /  美[pɑ:p]

“:”不是用來表示長元音的嗎?
pop是短元音
爲什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09 09: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你們的符號我電腦顯示不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01 于 7-6-2009 08:21 AM 发表

“:”不是用來表示長元音的嗎?
pop是短元音
爲什麽有“:”?


你说的对,pop 的元音 o 是单元音,而 ɑ: 是双元音,我想他们是尽量使用最接近的IPA符号来代替那个音吧...

英式和美式英语发音最大的分别就在他们的元音.... 例如 eight 的元音 [ei],在英式发音是双元音(diphthong),而美式发音是单元音(monopht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满楼 于 6-6-2009 12:24 PM 发表


家先生,不要逃避.....
你说得出 'popcorn' 在新加坡式英语,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什么分别......
那我就相信你真的用新式英语和新加坡人交谈,用英式英语和英国人交谈,以及用美式英语和美国人交谈.......
. ...


不需跟它争论,它自欺欺人,目中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3: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術貴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是沒有意義的

建議大家要提升語言學水平的話,可以多上北大中文論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7-6-2009 03:50 PM 发表
學術貴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是沒有意義的

建議大家要提升語言學水平的話,可以多上北大中文論壇


又是这个论坛,整天逼我们去那里......
把你在那里的用户名讲出来,我到那里去把那里的那些有学识水准的人引来这里瞧一瞧你的真面目!
让他们见识一下伟大的中华文化也会培养出如此的败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6-2009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ow do u define “敗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5-6-2009 18:33 发表


這個八成沒有讀過漢語音韻史就來炮的



不好意思,這是聲韻學老師說的。我不知道魏晉時期的詩是否用客家話來念比較好,但我很肯定,唐詩用閩語來念比較好,因爲當時唐朝建都在長安,所用語言是河洛的方言,而承繼這一語系的,便是後來的福建一帶的閩語,這是被很多大學教授所承認的看法。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唐朝當時並沒有規定使用統一的語言,這表示,很多詩人作詩,很多時候是按照自己家鄉的方言來押韻,不一定按照正規官方的語音為准。所以,對本人之前把唐詩一律說成是用閩語來念最好的言辭,感到歉意,爲此再作修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5-6-2009 18:33 发表


這個八成沒有讀過漢語音韻史就來炮的



還有,若覺得本論說有問題,歡迎提出來討論,畢竟本人所接觸的資訊未必一定符合事實。但是,可以不要只有批判詞彙而沒有討論,不認同可否舉出一些自身的看法,説明爲何本輪說有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6-2009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满楼 于 6-6-2009 13:32 发表


我讨厌新加坡式英语不是因为他们不标准,而是他们的自以为是,明明自己不对,却以为自己完全正确....
希望你不会染上他们这种恶习才好....




這樣說不太好,語言是約定俗成的,並沒有一定要以什麽地方的語音為准,只要當地社會能夠溝通,語言的目的(即溝通)便達成,甚至可以發展成自身的語法、用詞,好比馬來西亞的華文不必然完全和中國普通話或台灣的國語一樣。不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09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非汉人 于 9-6-2009 08:57 PM 发表



不好意思,這是聲韻學老師說的。我不知道魏晉時期的詩是否用客家話來念比較好,但我很肯定,唐詩用閩語來念比較好,因爲當時唐朝建都在長安,所用語言是河洛的方言,而承繼這一語系的,便是後來的福建一帶的閩語


唐詩押韻的確按照一套系統,但不是河洛方言,而是一套‘折衷南北,論斷古今’搞出來的音韻體系: 《切韻》

而目前最能同 《切韻》 對應上的,不是閩語而是粵語 (這個結論是有統計數據作爲後盾的)


閩語傳承中古河洛方言。。。。這個不大可能,當時的福建已經開發得很好,並不是蠻荒之地,就算收留大量的河洛移民,也不至於把整個中古閩語都改變掉,這也是大學教授都認同的看法

老實説,閩語繼承中古河洛音一說的確曾經有人提出過,但學界一直都沒有接受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唐朝當時並沒有規定使用統一的語言,這表示,很多詩人作詩,很多時候是按照自己家鄉的方言來押韻,不一定按照正規官方的語音為准。所以,對本人之前把唐詩一律說成是用閩語來念最好的言辭,感到歉意,爲此再作修正。


詩人是否用家鄉方言押韻這個很難辨駁

不過就統計而言,80%以上的唐詩押韻都是合乎官方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9-6-2009 23:21 发表
唐詩押韻的確按照一套系統,但不是河洛方言,而是一套‘折衷南北,論斷古今’搞出來的音韻體系: 《切韻》

而目前最能同 《切韻》 對應上的,不是閩語而是粵語 (這個結論是有統計數據作爲後盾的)


閩語傳承中古河洛方言。。。。這個不大可能,當時的福建已經開發得很好,並不是蠻荒之地,就算收留大量的河洛移民,也不至於把整個中古閩語都改變掉,這也是大學教授都認同的看法

老實説,閩語繼承中古河洛音一說的確曾經有人提出過,但學界一直都沒有接受




《切韻》的編寫年代是在隋朝(我的資料是這麽寫),所收集的韻,當為隋朝之前的聲與韻,但唐朝律詩的鼎盛時期還要晚個幾十年。魏晉南北朝的音韻應該不能等同後來的唐韻,不是嗎?不然語言怎麽發展?

沒錯,中古時期福建有所發展,(以下皆為教授所言)但第一次安史之亂,導致大量的漢人南遷,到了湖北、江西、浙江一帶,第二次安史之亂,第二批移民又出現,把第一批趕到江西、福建、廣東一帶,在那裏形成一塊語言區域,並與當地語言參雜,形成現在閩話的前身。

在臺灣,主張閩語繼承中古河洛音的老師教授,佔一大票,學界怎麽定位我不知道,我只說我所知道或接受到的訊息。

還請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09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非汉人 于 10-6-2009 12:11 AM 发表




《切韻》的編寫年代是在隋朝(我的資料是這麽寫),所收集的韻,當為隋朝之前的聲與韻,但唐朝律詩的鼎盛時期還要晚個幾十年。魏晉南北朝的音韻應該不能等同後來的唐韻,不是嗎?不然語言怎麽發展?

沒錯 ...


唐朝繼承了 《切韻》, 把一些韻部合併,大體離 《切韻》 不遠

其實你要了解語音史的問題,只要讀讀王liK的 《漢語語音史》 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6-2024 01:45 PM , Processed in 0.0907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