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是真正的三法印/ 三特相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1-9-2011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法印
大乘论师根据佛经,著论厘清佛法。经过时间和辩论的考验流传下来。您看都不看就主观地说是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0-9-2011 08:09 AM 
三法印做了这样的解释--本人没有搞佛牌, 只是不反对而已。。。只是不反对而已不表示就一定是赞同-不反对是因为其中必然有着可取的一些关键。。。毕竟南传佛教到了泰国后入乡随俗-其普及性和当地散落各地的不同族群【寮族-高棉族-暹罗族。。。】--佛牌圣物原先的形成关键是让信徒们不必山高水远-长途跋涉【山地居多--村落散落偏远--交通不发达】-可以带着信物在家里供奉或者说早晚进行诵经之类的皈依佛教形式【这和北传恭请佛像回家供养或者民间其他比如道教神像的形成在民间散播近似】。。。而民间传出了所谓佛牌圣物出现的传奇力量后才促使后期的佛牌圣物添加上了神迹色彩
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弟子-众人本身并没有义务为世俗人民崇拜神秘力量和迷信等负责的说--只能说世俗人【包括所有人-北传-大乘-其他宗教信仰者等等】多寄宿与心安-依靠--至于高深莫测的佛教文论--普罗大众没几个的说【也不见得学习了-深入了会解脱或者快乐】
像这里的大家不都在执着吗??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印果然是‘能’人,把大乘菩萨道说成提婆达多说、罪恶等,越描越黑。
不过这正好符合魔的意愿,因为 ...
Svaha 发表于 11-9-2011 07:59 PM 
你的这帖回复--字字攻击性和偏激性--敢问这就是北传所谓大乘所赋予你的觉悟吗??
乌龟笑鳖没有毛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又何必费时费力和 三法印 这种无聊的 “高人” 争论呢?他自己永远不要去见证,只会等别人来见证。我看 ...
独立人士 发表于 11-9-2011 03:28 PM 
你不也高人般的在回复帖子吗??所谓见证--我也等着你往生了再复活回来谈见证的说--所谓见证--凡人有生之年的所谓见证不过自爽自爱自恋而已-虚无缥缈-不切实际--这点若泥足深陷北传所谓大乘精髓的应该很清楚吧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帖回复--字字攻击性和偏激性--敢问这就是北传所谓大乘所赋予你的觉悟吗??
乌龟笑鳖没有 ...
风起云涌 发表于 11-9-2011 08:46 PM  原来维护佛法是攻击性和偏激性,诽谤就不是。
黑变白,白变黑,螃蟹走路边说话。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维护佛法是攻击性和偏激性,诽谤就不是。
黑变白,白变黑,螃蟹走路边说话。
Svaha 发表于 11-9-2011 08:53 PM 
你的原来在于你的先入为主和个人判断--至少所谓诽谤需要被确定是否【法律上需要控辩双方等待裁决】--而攻击性和偏激性确实昭然若现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原来在于你的先入为主和个人判断--至少所谓诽谤需要被确定是否【法律上需要控辩双方等待裁决】--而攻 ...
风起云涌 发表于 11-9-2011 09:08 PM  有人还搞不清状况。。。把谤法会变成法律上需要控辩双方等待裁决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还搞不清状况。。。把谤法会变成法律上需要控辩双方等待裁决问题。。。
Svaha 发表于 11-9-2011 09:29 PM 
看来你也搞不清楚状况了--你的两个帖子回复都不一样的字句--立场不一的说--一下子说诽谤--一下子说谤法
你确实很骑墙的说--唉。。。北传的就出这样的孩子吗??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我不是什么佛弟子,只是信徒!是回教信徒,是基督信徒,也是天主信徒!我不分教派!只要是正派我 ...
独立人士 发表于 11-9-2011 09:59 PM 
欧--果然高人--在你还没有坚定立场前就可以随便回个帖子说人家~~你们又何必费时费力和 三法印 这种无聊的 “高人” 争论呢?他自己永远不要去见证,只会等别人来见证。我看他是要等科学家出来承认说修正统的佛法才能使到众生解脱。
果然不是普通的东东的说。。。果然犀利。。。究竟是谁无聊了还真的是需要多点人来证实下的说--确实够无聊的一堆回复【至少我认为是】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1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歡樂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關漢卿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顺势
南传证果循十六智阶。修智慧禅观都依这个。难道您有不修智慧禅而能证果的方法?
菩萨道修 ...
一实相印 发表于 10-9-2011 08:21 AM 
佛陀的教导本来就是戒、定、慧。
定就是四禅定。智慧禅依据的却是不需四禅定而得慧。依据的也是其中之一还有争议性的经文。还有一点你要了解,智慧禅只是代表南传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不是南传的全部。如果你看南传只看到这些而已。我觉得你真的是孤陋寡闻了。
你要在经中找一个系统化的解脱方法吗?Anapanasati Sutta MN11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这方法也是佛陀本身用来觉悟的方法。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118.than.html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确定你真的了解?
Svaha 发表于 9-9-2011 02:36 PM 
看你前面的帖,我很确定你不了解。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2-9-2011 04:52 PM 编辑
回复 154# Svaha
容许我问你一个问题。这即身成佛的‘佛’是什么定义的佛?因为禅宗也有见性成佛,是见了性(大乘初地 - 不退转)就必定能成佛(二阿增祗劫后)。日莲的即身成佛或许是天台宗六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吧?
对的,基本上是依天台宗六即佛之教化,至于是哪六即的佛?是依各修者的层度而说的。
传教大师(最澄上人,日本佛教天台宗和台密的创始人)云:[一念三千即自受用身],
依天台宗的教义,观行一念三千法门最高的层度是自受用身的佛界,
所以在日莲系的内圈是视日莲与法华曼茶罗的境智冥合时,为自受用身的心界。
【四身】 [出成唯识论]
一。 自性身(svabhavika-kaya)自性身着。即法身(dharma-kaya)(自性身即法身 = 自性法身-svabhavika-dharma-kaya)也。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湛然常寂。具足无边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也。
二。 自受用身自受用身者。即自报身也。谓诸如来内智湛然。照真法界。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三。 他受用身他受用身者。为他机所感而现此身。即他报身也。谓诸如来由平等智。为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他受用大乘法乐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 变化身(naimanika-kaya)变化身者。谓无而忽有。名为变化。即应身也。谓诸如来随顺机宜。变现此身也。
【境智】
境与智之并称。境即所观之境界,智即能观之智慧。境智合一即称境智冥合。四念处卷四(大四六?五七八上):‘如是境智,无二无异。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法华经玄义卷二上、卷三上、法华经文句卷二上、摩诃止观卷三上、天台四教仪]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也搞不清楚状况了--你的两个帖子回复都不一样的字句--立场不一的说--一下子说诽谤--一下子说谤法
...
风起云涌 发表于 11-9-2011 09:58 PM  再一次证明有人搞不清状况,不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或猴急没读完,就急着说是什么司法的‘诽谤’。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vaha
对的,基本上是依天台宗六即佛之教化,至于是哪六即的佛?是依各修者的层度而说的。 ...
清池 发表于 12-9-2011 11:49 AM  对的,的确是依各修者的层度。
但是在佛法时代不可能是究竟即佛,所以最高只能是分证即佛的九地菩萨吧。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前面的帖,我很确定你不了解。
顺势 发表于 12-9-2011 09:32 AM  你最了解(自以为)。。。so,你的理解是阿姜查是叫人不要读阿比达摩?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我离题先--今天中秋节--祝福大家中秋佳节愉快--喝茶-赏月-吃月饼--话家常。。。
稍后再来跟进各位大大的维伦 |
|
|
|
|
|
|
|
发表于 12-9-2011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大坛主列席--各位也太抬举了--再次祝福大家中秋佳节愉快 |
|
|
|
|
|
|
|
发表于 13-9-2011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1# 顺势
十六智阶就是从戒定慧开出的七清净中来的。
所以您的系统修法得先得四禅才能生慧?
但您提的安般守意经说的就是智慧禅观。里面有说一定要先有四禅吗?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