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8-11-2008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7# upatissa 的帖子
有离开缘起所生的无明,爱染,执取和五取蕴吗?你不能说无明住哪里,五蕴,六根,六尘,器界等等,你甚至不能够讲,当无明,爱染,执取灭时,有个叫“五取蕴“的东西灭了,这些种种的问题都是把苦乐/无法爱染/执取/五取蕴看成非缘起而引生的种种错乱的思想,观点。以大乘佛教唯识学的观点来讲,就是虚妄唯识,因为无明,不知缘起/四谛,而产生种种错误的认识。
-----------------------------------
以大乘佛教唯识学的观点来讲,就是虚妄唯识.
那你谈的五取蕴是虚妄唯识?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到的地球是圆的,
我看到的地球也是圆的,
地球本来就是圆的。
但为什么又会因为地球的问题而起争执呢?
原来你看到地球的一面是亚洲,
而我看到地球的另一面是非洲,
我们看地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哦~原来大家都抓住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是对的,
认为别人看到的是错的,
其实大家并没有完全的对或错。
没有对,是因为只坚持看到的那一面,而否决另一面,
没有错,是因为自己所看到的那一面,是对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可以很全面的去看地球,
那就不会有许多争执和误解了。
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这就要考考大家的智慧了!
共勉~![](static/image/smiley/default/flower.gif)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1# 幻藏 的帖子
: (又是)意識形態 :
立場就是中庸的立場。而,別人用自己的立場,沒有問題,那麽你就用你的立場好了。不過,任何中庸以外的立場,始終沒中庸的立場來得客觀。爲什麽,中庸的立場,就概括了你我他的立場。這,是全面。
而討論,站在立場的方面來看,每個人可以有各自的立場,然而,卻也不去否定他人的立場。更應該的是,去了解爲什麽別人會有這樣的立場。這樣纔有討論,也纔有溝通,也纔有了解。彼此也才能放下身段。討論一旦變成辯論,也不過是另一種意識形態的體現而已。
討論和辯論不能相提並論。辯論帶有正反方,一個人必須堅持自己的看法。
什麽是討論,討論之中帶有接納。這點你必須明白。
一個案子,如果只是辯論,你或許會得到結果。可是,到頭來,是傷了和氣。更有的人,心中不服。因爲,不是每個人的EQ都那麽好的
討論之中,可能會有辯論,但是,這辯論,更貼切的説來,是一種辯證。
溝通又怎麽說呢?阿某在帖子裡回復,可是有的人看了一頭霧水,收不到他的電波。當然啦,現在的technology(科技)那麽發達,你不跟進,怎麽可能收到。有些人就是知道這點,所以換了個有自動調節功能的Antenna(天線)。那麽,他就能明白了啦。你死死用那個舊的天線,自然永遠也收不到訊息啦~
爲什麽?因爲裝水的杯子滿滿的盛著水,何必?
一個人有沒有堅持己見,別人或許看得到,但,沒用。自己看得到纔有用。回復是爲了什麽?爭一口氣?如果回復的時候越來越看不清自己了,是否出了問題?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3# 幻藏 的帖子
::自我行爲創造的意識形態:: (重貼)
這裡再發表一點。就繼續早前的自我,自我在立場上的行爲模式。
這裡的自我,個人也將思想、念頭、活動等概括在内。不用專門術語分類。
然後,覺知,個人把它比喻成類似[本源],也可以是[本體]或[神性]、[佛性]。
討論,當然就包括了接納,大家應該能接受。
而討論的同時,各自持有自己的立場,卻也不會直接否定他人的立場。不過,如果能中立,那會更好。中立會跟沒立場很相近。不過,沒立場不等于墻頭草。一個分不清牆頭草跟中立的人,就時常把他們當成一體來看待。
立場怎麽來的?真要説來,是人類自己分化出來的。就是A的[對],B的[錯]。這些[對]與[錯],看細膩些,就會發現裏面隱藏的高低的分別。也可以算是很微細的一種[權威性]。你沒發掘不是你笨,是因爲被自我欺騙了而已。
小小解釋一下:
A[對]B[錯]就是立場,
立場就是意識形態的表現,
意識形態是爲了得失損益、權威性、身份地位,小一點就是爭一口氣的賭氣行爲
臺灣的政治形態,就是在使用意識形態來去中國化。直接把中國和共產黨划上等號(中國=共產黨)。
[權威性]有用處嗎?有!
從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團體、公司機構再到國家,無所不在。就連教育也無法避免。更何況是現今的宗教體系。只要一個人願意去觀察,就會看見 [權威性]的破壞性怎麽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自我喜歡攀附的其中一個性質。
這種[權威性],如果能被個人的覺知發掘,慢慢的就會對一個人的行爲模式有所改變(形容詞)。間接的,就會越來越傾向中立。覺知,對於現今的人來説,需要進行一定的練習或學習。覺知,並不會通由練習和學習得到,而是[尋回]。當一個人能全然的覺知,他也就能完全的處在當下。
就因爲以上提到的,一個人對宗教還是教育都好,要有所理解,避免過於盲目跟隨,以現在的發展形勢來看的話,宗教其實應該分爲宗教和宗教性。
宗教 近乎 ~ 組織
宗教性 近乎 ~ [本源],另一種比較爲人所知的説法就是向上向善
這麽説來,當一個人知道對方是什麽樣的背景,爲什麽會有今天這樣的行爲時,你還會去憎恨這個人嗎?你會說,是這個人活該,而且是他自己想這麽做的。但是,很多人的思想行爲很多時候是受自我或小我(ego)控制的。因爲他/她的本源被埋葬了,間接被自我和小我所取代。再看細一點,你會發現自我或小我的輸送模式可以追溯到社會成形時或更早時期。社會只不過是在進步中加速了自我或小我的成長!
當你明白這一切時,你就會知道,並不需要愛恨分明,而是實在幫不上忙時,就放手,別執著。連帶把自己也陷下去,造成自我或小我進行強烈的身份認同。 |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1-200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4820 于 18-11-2008 08:54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讨论法执。
如果阿罗汉还有法执,那佛陀为什么会在《大念处经》这样说呢?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者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独立地安住,不执著于世 ...
我在想, 是不是该停止谈论这个题目。
再讨论下去会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6: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8# 尋夢人 的帖子
安啦。真金不怕红炉火,除非你我不要金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三法印 的帖子
火魔要证的是禅那, 还有各种神通~
要以人之躯, 拥有神的力量~
...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0# huoshen2 的帖子
有戒就有定,有定就能练成神通?
对了你想得到什么神通?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执为烦恼障,法执为所知障。生死轮回是因为有無明,爱等烦恼(烦恼障),所以执取五蕴为我,所以就造成轮回。
当我们暸知五取蕴是無常無我,这就破除無明,無明灭,所以爱灭,爱灭则不再执取五蕴为我。所以就斩断轮回。
对外界的不确的认知(所知障)是不会妨礙解脱的。这个理论在部派佛教已经有了,它被称作染污無知和不染污無知。
4。 同样的,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虽然是认为一切法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但证阿罗汉果的圣者有很多。
因为这种认知是不会妨礙解脱的。
如果把法执 = 对外界的不确的认知(所知障)是不会妨礙解脱的, 这一点我赞同.比如一个证罗汉的圣者不一定会懂得天文地理
不过大乘佛教讲法执,还有1个意义,就是对治部派佛教认为有个非缘起的自性.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是非缘起,由于无始以来的阿赖也见,他会不自觉的执取于常乐我见的“法”。实际上很多印度哲学/宗教家都卡在这里.
你要这些人不执取于轮回,现象界,身心(尤其是其那教),都可以,但是偏偏他们就是要执取于某些非缘起的事物,如梵,道,自性,神我。 所以我的看法是,一个相信有个非缘起的“法”的行者,他的内心一定会有执取。
有执取就离不开能取所取,所取的就是“法”,能取的自然离不开五蕴。
所以我才会说,有法执就一定有我执。实际上,原始佛典没有分我执,法执. 只是说,主体(能)对客体(所)产生认识,接触,感受时,如果生起执取,苦就会产生。没有说到执取主体有我 = 我执;执取客体有我 = 法执. 而是说,无论对主体还是客体产生执取,一定离不开我,我所。
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和古印度积聚说是同样思维的,和缘起是不同的。积聚说认为人是由种种的元素组成,所以人不过是元素的组合,人可以是假的,虚幻的,苦,无常的,但是组成人的基本元素,确是常,独立,自主自生,真实的。
部派佛教就是跟着积聚说的思维,才会认为人是由基本的单位(75法)组成,所以是无常无我的,不过组成人的75法是常,独立,自主自生,真实的。
居于这一点,我对支持法执的部派佛教是否证得阿罗汉果是有很大怀疑。
2。 在原始佛教,佛陀有谈到观"我" ,"法"两者。但重点是谈到观五蕴为無常無我。
没错
3。在原始佛教,也有只观五蕴而解脱的,而且很多。如在杂阿含卷二;
舍利弗尊者教導摩訶拘絺羅,观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可以证初果。
然后以同样观五受陰可以证二,三及阿罗汉果。
就算证到阿罗汉,依然可以观五受陰以得到现法乐住。
没错
|
|
|
|
|
|
|
|
发表于 19-11-2008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尋夢人 于 18-11-2008 11:14 P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想, 是不是该停止谈论这个题目。
再讨论下去会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我看得爽爽的时候,你竟然喊stop![](static/image/smiley/default/mad.gif)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尋夢人 的帖子
Kulai的花園區
師兄也是Kulai人?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oshen2 于 19-11-2008 10:14 AM 发表 ![](http://cforum5.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的上帝有的, 都要~
...
人家说上帝能创天地..你怎么修这个?![](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1-2008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19-11-2008 06:55 PM 发表 居于这一点,我对支持法执的部派佛教是否证得阿罗汉果是有很大怀疑。
这句话很够力。。![](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说一切有部主张"法有",是不是有这样的认知就不能解脱?
要暸解这个问题有, 一个关键的思想要掌握的;即是;
有无明才会有轮回,无明就是有"我见",执着有一个真实的"我"。
有部认为一切法是实在的,但并没有执着一切法有"我",
所以这个想法没有无明,即然没有无明,就没有爱取和轮回。
所以有部的修行人只要能观五蕴成就,一样可以解脱证果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