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CD,PLASMA电视讨论专区 ( 暫時關閉 )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4-2-2009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mme 于 23-2-2009 03:33 PM 发表 欧盟大开杀戒!拟封杀等离子平板!8080.net 2009-1-14 13:04:00 作者:明月有消息称,欧盟正在计划一项新节能计划,而这次的主角放在了家用电视上,我们计划出台一项制度来限制功耗过高的电视在欧盟销售,而这 ...
老大,你的资料对吗?
根据我所掌握的正确数据,以Pioneer 42寸Plasma电视来说,其的耗电量只为298瓦(还会随画面荧幕亮暗而向下调,Pioneer的耗电量是较其他牌子远为低的),就算是50寸的PDP-508也不过是366w。
如果是以千瓦计岂不吓死人,一支荧光灯也不过40W。 |
|
|
|
|
|
|
|
发表于 24-2-2009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篇报道是说每年,不是每小时
pioneer的很低叻,panny 50" 都有500w |
|
|
|
|
|
|
|
发表于 25-2-2009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2-2009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t 于 24-2-2009 03:24 PM 发表 其实我对burn ink的造成不是很明白他是说在still image超过20m就可能有burn mark了我这样说不懂对吗still image的话,就是说那个Screen并没有跟新图象,所以一直display一样的东西( 一个frame/s)而如果我们 ... 可以这麽说,最好不要将画面静止超过15分钟。
很多用家爱用中国机,当它播完一出戏,就会回到机身待机画面,而你又睡着了...,这就会造成伤害了。
现在的DVD机当看完之后,也会回到影片目录,这也会......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我的朋友今天忽然找我吃午餐,原来他的P和L牌的等离子电视的面板陆续一个月烧坏了,两台的面板出现多条的白色横线,而且官方技术员建议他换新的电视因为维修的价钱接近买新的电视。对他来说也是好消息因为他想换很久了(两年前买的,看了不久想换液晶电视),就是他的老婆按住他不让他乱来。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买那台液晶电视(因为当初小弟我劝他买液晶电视),想起来当初小弟我的看法是正确的。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0# gimme 的帖子
我不晓得Gimme兄所说的是否真实(因为太不幸了,因为就算是LG Plasma,我几个朋友也摧残它好几年了都没事)。
但在此也顺便说明;我一再强调,Plasma电视是比较适合看戏、看电视和Astro,但Plasma的屏幕是有分等级的,许多人为了便宜而买一些比较不可靠的品牌,就会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还是一句话,我只真正推崇Pioneer Plasma,就算你用任何其他电视来比(无论是LCD或Plasma,甚至Full HD规格),也难以靠近其水准。请大家再深入作比较。
退而求其次的妥协牌子,就是Pana了。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26-2-2009 01:08 AM 发表
我不晓得Gimme兄所说的是否真实(因为太不幸了,因为就算是LG Plasma,我几个朋友也摧残它好几年了都没事)。
但在此也顺便说明;我一再强调,Plasma电视是比较适合看戏、看电视和Astro,但Plasma的屏幕是有分等级的 ...
去年年尾在新加坡某大型电器商场看到商家开PDP LX508播Blu-ray,跟旁边比较其他牌子的full HD LCD都要望其项背。
如果可以的话,叫店员在Kuro plasma开Casino Royale就够了,高下立见。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26-2-2009 01:08 AM 发表
我不晓得Gimme兄所说的是否真实(因为太不幸了,因为就算是LG Plasma,我几个朋友也摧残它好几年了都没事)。
但在此也顺便说明;我一再强调,Plasma电视是比较适合看戏、看电视和Astro,但Plasma的屏幕是有分等级的 ...
小弟我明白edwintey兄的怀疑,也明白您是先锋的代言人(不管推荐那个产品都是先锋品牌)。以上的遭遇,拥有者大部分应该有遇见,所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小弟我是根据多年来的大马市场调查来分析,得来的结果是人民开始懂得如何选择买那种薄型电视了,拥有等离子电视者也想考虑买台液晶电视。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3# gimme 的帖子
对啦,青菜豆腐任人选吃。
东西无绝对,每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欢喜就好。
我不是Pioneer的代言人,我只是“好”产品的代言人。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大液晶面板全面解析(让大家了解)
夏普屏
夏普屏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液晶面板之一,也是目前业界公认的顶级面板,由于是在龟山生产线生产,所以夏普屏也称为“龟山屏”。夏普屏采用CPA技术,意为(Continuous Pinwheel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技术。各液晶分子朝着中心电极呈放射的焰火状排列,由于像素电极上的电场是连续变化的,所以这种广视角模式被称为“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
目前在夏普液晶电视的宣传材料上,经常提到使用了ASV技术,其实这并不是一种面板技术类型,而是一种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的技术,英文全称AdvanceSuperView。夏普将ASV描述为一个排列晶状物质的新方法,而此晶状物质显示起来就象夹在两片薄薄玻璃中的三明治,有效的改进了显示屏的响应速度和可视角。
在8代线投产之前,由于面板产量不足,夏普需要到台湾采购面板来生产液晶电视,虽然现在8代线已经投产,但仍然不会排除继续使用台湾面板。无论是夏普的CPA面板还是台湾面板,都使用ASV技术。如果你想购买夏普屏的产品,一定能够要事先做好调查或者仔细询问专业促销人员。
三星和索尼屏(S-LCD)
三星和索尼合资生产的S-LCD液晶电视,采用的PVA(Patterned VerticalAlignment,垂直取向构型)广视角技术。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在液晶电视时代的地位就相当于显象管电视时代的“珑管”。之后三星又在PVA面板上开发出新型的S-PVA面板。S-PVA的响应时间可达灰阶8ms或更高,同时对比度也有很大提升。 (S-PVA是PVA技术的改良型)
三星液晶面板半像素结构呈鱼鳞状,线条较细。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电视中。
飞利浦屏(LPL)*飞利浦将同面板制造和研发不再有关系了(请看177#)
和夏普、三星两家同属于王者级别的液晶面板。LPL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技术方面采用了IPS(In PlaneSwitching平面控制模式)广视角技术(硬屏),最大卖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液晶电视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S-IPS、AS-IPS是IPS技术的改良型)
LPL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色彩还原准确,价格便宜;不过有黑色纯度不够,有些偏蓝,响应时间较慢和对比度较难提高的缺点。
LPL的面板也非常特殊,整体特征是鱼鳞状的象素,分辨起来比较简单,不过与三星索尼屏不同的是,LPL的鱼鳞状象素较粗,而S-LCD则是很细的。由于象素很小,离远了不容易看到,我们需要将眼睛贴近电视的面板来仔细查看。LPL的屏与三星液晶屏还有一点不同,就是不容易按出梅花指纹,所以LPL屏又是我们俗称的硬屏。
奇美屏(台湾屏)
台湾的奇美面板分为两种,S-MVA(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是一种相对老的技术,目前只有37英寸一种规格在生产,物理分辨率为1920×1080。MVA模式的液晶屏垂直于屏幕,并且每个像素都是由多个这种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组成。
VA extreme屏是奇美新开发的技术,在亮度、对比度、色彩响应速度和可视角度上都有改善。它的特点是42和47英寸的全部为1920×1080分辨率,目前国产42和47英寸FULL HD全高清液晶电视许多都是采用这种面板。
友达屏(台湾屏)
友达面板也分为两种,P-MVA是一种较早的技术,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新开发的AMVA屏,主要为32、37和42英寸三种尺寸,分辨率为1366×768,其显示特点是色彩比较浓郁,目前许多合资品牌也都在使用这种面板。
IPS阿尔法屏(日立/东芝/松下合资)
IPS阿尔法公司生产的面板就叫IPS阿尔法屏。目前颇为流行的IPS广视角技术已经成为了不少新品液晶电视的头号选择,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让观察者在任何时候都只能看见液晶分子的短轴,因此在各个方向上观看的画面不会有太大差别。在IPS的基础上,通过导入人字形电极和双畴模式,改善了特定角度的灰阶逆转现象并进一步拓宽视角,实现了S-IPS(Super IPS)广视角技术。
2011年夏普与索尼联合生产第十代液晶玻璃基板
夏普目前正在大阪府堺市建造全球最大规模的液晶面板工厂,然而由于需求下降,夏普原先预定与索尼公司共同设立运营该工厂的联合生产公司也将推迟一年成立。因2009年以来主力产品液晶电视的价格不断下降,加之日元汇率走高导致业绩进一步恶化,利润也随之减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夏普公司已宣布将关闭两条专门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生产线,生产线关闭后,夏普将裁减380名相关的派遣工;被关闭的两条生产线分别隶属于三重工厂和天理工厂。
[ 本帖最后由 gimme 于 13-3-2009 04:0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kycsh 于 26-2-2009 02:30 AM 发表 去年年尾在新加坡某大型电器商场看到商家开PDP LX508播Blu-ray,跟旁边比较其他牌子的full HD LCD都要望其项背。如果可以的话,叫店员在Kuro plasma开Casino Royale就够了,高下立见。
有真正体会过Pioneer Kuro Plasma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
有口皆碑,无需多费唇舌。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5# gimme 的帖子
这些数据资料我还不晓道得这麽齐全咧。亏你整理得这麽详尽。该准确吧?。
好样的!
谢谢你提供这些讯息。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8月02日 17:33 新浪科技
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同时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征。它从形状和外观看都是一种液体,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决定,这是固体的一种特征。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这又属于液体的特征。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媒体出现在
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80年代,STN(Super Twisted Nematic)-LCD(超扭曲向列)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技术被提出,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TFT(Thin Film Transistor)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和TN技术有所不同的是,TFT的显示采用 “背透式”照射方式,即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的从上至下,而是从下向上,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它也借助液晶分子来传导光线。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反应时间大大提高到80ms左右。因其具有TN LCD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俗称“真彩”。相对于DSTN而言,TFT LCD的主要特点是为每个像素配置一个半导体开关器件,其加工工艺类似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由于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进行连续控制,这样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灰度,这就是TFT色彩较DSTN更为逼真的原因。目前,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厂商的产品都采用TFT真彩LCD。早期的TFT LCD主要用于笔记本制造,尽管在当时TFT相对于DSTN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TFT LCD在响应时间、亮度及可视角度上与传统的CRT显示器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上极低的成品率导致其高昂的价格,使得桌面型的TFT LCD成为遥不可及的尤物。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良品率不断提高,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TFT LCD在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拉近了与传统CRT显示器的差距。比如几年前,TFT LCD的响应时间大都在80ms以下,如今,大多数主流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提高到50ms以下,这些都为LCD走向主流铺平了道路。
LCD的应用市场应该说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就其面板生产能力而言,全世界的LCD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三个主要生产地。亚洲是LCD面板研发及生产制造的中心,而台、日、韩三大产地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
目前主流TFT面板有a-Si(非晶硅薄膜晶体管) TFT技术及LTPS TFT(低温复晶硅)TFT技术。在a-Si方面,台、日、韩各有千秋。日本厂商曾经研制出分辨率高达2560×2048的LCD产品,因此有些公司认为 a-Si TFT技术完全可满足高分辨率的产品需要,但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它还不能满足高速视频影像或动画等的需要。LTPS TFT相对可以节约成本,这对于TFT LCD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日本厂商已经有量产12.1寸LTPS TFT LCD的能力,而台湾已开发完成LTPS组件制造技术与LTPS SXGA面板技术,韩国在这方面缺少专门的设计和研发专家,但像三星等大厂已经推出了LTPS产品,显示出韩国厂商的实力,不过目前LTPS技术尚不成熟,产品集中在小屏幕,而且良品率低,成本优势无从谈起。
与LTPS相比,a-Si无疑是目前TFT LCD的主流。日本公司的a-Si TFT投资策略上几乎都以第三代LCD产品为主,通过制造技术及良品率的改善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日本一直走高端路线,其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由于研发力量有限,台湾的a-Si TFT技术主要来自日本厂商的转让,但由于台湾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价低,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韩国在a-Si方面有着强大的研发实力,比如三星公司就量产了全球第一台24寸a-Si TFT LCD—240T,它的响应时间小于25ms,可以满足一般应用需要;而可视角度达到了160度,使得LCD在传统弱项上不输给CRT。三星240T标志着大屏幕TFT LCD技术走向成熟,也向世人展示了韩国厂商的实力不容置疑。
除了以上两种TFT技术之间的竞争,SED将会成为TFT LCD的强大敌人。但是,SED目前仍属于概念型产品,其技术还存在较大缺陷,短时间内难以进入主流市场,不过假以时日,或许SED会一鸣惊人。
虽然目前LCD已经大幅降价,但相对于CRT仍然价格较高,所以成本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TFT的生产成本与CRT不相上下,但良品率极低造成了TFT面板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如同生产CPU的硅晶元一样,TFT面板也是由一块较大的基板切割而成。而LCD产品还要有大量的晶体管阵列来控制三原色,现在的制造技术很难保证在一大块基板上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晶体管不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晶体管出现问题那么那个晶体管对应的点的对应色彩就会出问题(只能显示某种固定色彩),那么这个点就是通常称的“坏点”。坏点出现的几率于位置是不固定的,所以一块基板很有可能会被浪费很多。目前一般 LCD要求坏点在5个以下,而一些大厂把这个标准缩小到了3个,甚至为0,这就会使良品率降低。而一些小厂则将坏点数扩大,这样一来,成本自然大幅下降,而产品品质随之下降,这也是某些厂商为何可以大幅降低LCD售价的原因之一。
虽然目前有能力生产液晶显示器的厂家不少,但真正有制造TFT面板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ACER作为IT业内知名企业,实力相当雄厚,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生产TFT面板的能力,但与台湾达基关系密切,在技术配合上有一定优势。不过,限于台湾企业的技术实力,ACER LCD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线不够丰富。PHILIPS作为世界知名的显示设备制造厂,其显示器销量在国内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于韩国LG达成同盟,共同研发、制造TFT面板。同样由于技术原因,以及市场定位问题,PHILIPS目前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端,而且在零售市场PHILIPS动作一直不很明显,而且在接受联想订单后,生产能力受到怀疑。三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显示设备研发、制造厂商,在LCD方面投入了较大精力,致力于不断丰富产品线,目前三星产品涵盖了高中低端市场。前文提到三星生产世界第一台24寸LCD,显示了它的技术实力,而三星又将新技术不断融入到各层次产品上,主要以新技术、高品质新技术、高品质迎接市场竞争。
LCD技术仍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台、日、韩三大产地的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它们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着合作,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了LCD向前发展。目前,在a-Si技术方面,日、韩各有千秋,而以三星为首的韩国厂商正在逐步缩小与日本的差距,甚至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了日本,随着日本厂商研究重点的转移,三星等厂商已经逐渐成为主流TFT技术的佼佼者。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只有站在技术阵地的最前沿,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期待着LCD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待着在三星等厂商的不断努力下,LCD终将成为市场主宰者。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 18:40 新浪科技
等离子显示,俗称PDP,也称电浆显示,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密封形成一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当向玻璃板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现出彩色图像。
由于PDP屏幕中发光的等离子管在平面中均匀分布,这样显示图像的中心和边缘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扭曲现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纯平面。另外,由于等离子显示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没有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与显像管显示和液晶显示技术相比,PDP的屏幕越大,图像的景深和保真度越高。除此之外,PDP显示器无扫描线扫描,图像清晰稳定无闪烁,不会导致眼睛疲劳,也无 X射线辐射,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品,是替代传统显像管彩电的理想选择。
时间:2008-08-19 来源: 华宇家电维修网 编辑:丁素华
等离子面板也叫气体放电显示面板,它由数量众多体积很小的玻璃气室组成一个平板,气室中通常充有惰性气体(一般是氙气和氖气的混合体),每三个气室排成一行组成一个像素,其中一个气室内壁涂有红色荧光粉,一个涂有绿色、一个蓝色。在每个气室的上下各有一条横向x和纵向y的电极导线,在驱动电路的控制下,每个气室的X、Y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在惰性气体中放电产生的气体等离子体发射出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这就是等离子电视名称的由来。放电产生的紫外线强度与放电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该像素点的亮度越高。再根据三基色原理组合成想要的亮度和颜色。
等离子面板结构
单个像素发光机理
等离子显示面板由伊利诺州大学的DonaldL.Bitzer和H.GeneSlottow于1964年发明,当时只能显示橙色和绿色,被用于PLATO计算机系统。1983年,IBM推出了一款显示橙色画面的19英寸等离子显示器,型号为3290’informationpanel’,而日本富士通公司于1992年首次推出了21英寸全彩色等离子电视,1997年,先锋开始销售首款民用的等离子电视。
分析:
等离子由于仍然是荧光粉发光,因此它具有CRT一样丰富的色彩表现能力,而不需要阴极射线管和磁力偏转结构,因此不存在体积、球面、几何变形和受地磁干扰等问题。但是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需要放电,电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所以像素尺寸不能做的很小,也就导致了小尺寸等离子分辨率比较难提高,因此高分辨率的等离子在大尺寸上比较容易实现。
2:由于荧光粉是在气室内壁上,因此可视角度受到气室深度的影响,通常为160度,但这个视角与液晶和背投电视的视角不同,在160度之内,等离子颜色和亮度几乎不会有明显变化,而液晶和背投则是从中心区域很窄的角度之外便开始衰减,按照某些厂商的计算方法,在176(+/-88)度的视角上,对比度可能已经降低到10:1。
3:荧光粉在CRT时代就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时间被激发会加速老化,因此长期显示一个亮度的图象会导致所谓的烧屏、烙印等问题,等离子也存在这个问题,由于高温放电,这个现象可能更严重一些,虽然通过点移动法可以避免某个像素长时间处于高亮度,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这个问题。
4:等离子电视大多对比度很高,与液晶不同,按照厂商对比度的计算方法,即最高亮度:最低亮度,等离子峰值亮度高(1200-1500cd/m2)占了很大便宜,但液晶的最大亮度是可以常亮的,等离子则不行,不过对于显示动态图象没有什么问题,但厂商通过设定一个极限的不健康的峰值亮度来计算对比度也是有夸大宣传之嫌,一般认为等离子对比度在3000:1。
5:荧光粉主动发光器件图象主观感受最好,这在CRT显示器上得到印证,但是有可能受到荧光粉的色域范围限制。
6:上图所示的x/y形状电极为一般结构,日立富士通合资厂开发的ALIS为了在小尺寸面板上集成更多的像素,让相邻的两个垂直方向气室共用一个水平电极,交替放电发光,以避免气室体积缩小所引起的电极误放电。
7:气室间的玻璃层和上电极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像素间距大,图象不够明亮的问题。
新技术:
三星等离子将气室设计成6角行,来加大可视角度
LG等离子将上层玻璃替换为一层特制的高硬度薄膜,减少玻璃带来的重影、反光等现象。
[ 本帖最后由 gimme 于 26-2-2009 03:2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立放弃等离子面板生产 将向松下采购
http://www.pjtime.com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8-09-20 作者:叶风
自从先锋退出等离子面板生产后,目前全球等离子面板厂商主要有三星、LG、日立和松下,为了降低成本,近日日立也宣布退出等离子面板生产,该消息来自《日本经济新闻》18日的报道。据悉,松下和日立将在10月底整合式签订等离子显示器业务合作协议。
报道称,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日立将向松下采购等离子玻璃面板,在安装后端模组和显示驱动电路后搭载于日立的等离子电视上。日立希望通过从松下大量采购等离子面板,削减生产成本,同时改善画质和提高电视机性能,以此来改善赤字不断的平板电视业务的收益。同时,松下将把一部分平板电视的组装业务委托给日立(报道说,在捷克和墨西哥,松下将把面板和零件运到日立工厂,由日立负责组装。委托生产的数量有可能达到每年100万台。)。此外,双方还将在技术开发领域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等离子显示面板。
据悉,日立2008财年(2008年4月-2009年3月)的等离子电视产量预计达90万台,其中大部分面板仍将继续取自下属的日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但是,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的40-50寸大屏幕面板将改为从外部采购。日立希望通过从松下大量采购等离子面板,削减生产成本,同时改善画质和提高电视机性能,以此来改善赤字不断的平板电视业务的收益。而对于松下来说,此次合作无异于收获了一个稳定的等离子面板客户。
日立是目前全球排名第四的等离子电视制造商,因为平板电视业务,日立连续三年亏损,并且开始还面临索尼,夏普以及韩国三星,LG电子的激烈竞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本次与松下合作,可以大幅削减成本,提高平板电视领域的竞争力。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认为,日立将逐渐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
不过,针对“日立有意放弃等离子电视市场”的说法,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企划本部本部长卫旭东日前回应称,日立不会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此次转向松下采购等离子面板,是为加强产业链的整合,以求降低成本。实际上,日立仍将在等离子电视屏方面加大投入及研发力度。 |
|
|
|
|
|
|
|
发表于 26-2-2009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26-2-2009 01:15 PM 发表
这些数据资料我还不晓道得这麽齐全咧。亏你整理得这麽详尽。该准确吧?。
好样的!
谢谢你提供这些讯息。
别客气!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
|
|
|
|
|
|
|
发表于 6-3-2009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白痴问题
我家的plasma 是HD ready, 假如以后看FULLHD 的影片可以支持到吗?
荧幕会变小个去吗? 还是会完全没有output?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6-3-200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3-2009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3# mct 的帖子
是不是说有的full hd 的 disk 不能看呢?
不明白哦 |
|
|
|
|
|
|
|
发表于 6-3-2009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D-Ready」(已設有高解析度電視功能)和「HDTV-compatible」(相容高解析度電視訊號)這兩個詞語,已為廣泛的電子廠商所使用;它們表示該電視或者顯示裝置可以透過一種新設計的HDMI訊號介面來接收視訊;而它的目的是在保護版權之下,確保數位信號只是透過這單一介面進行傳輸。HD-Ready的電視並不是一定要能夠顯示1080線的視訊,或者是沒有經過插補的720線全分辨率高清晰度標準,但另一方面,相容高解析度的電視,通常只是一個帶有HDMI介面的標準解像度的電視。因此在使用 HD-Ready的高解析度電視,以及使用HDTV-compatible的高解析度相容的電視時,往往很容易使人混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