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大中华文化学会-第3届博大新春POST MORTEM观后感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1-4-2007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LH 于 11-4-2007 12:21 PM 发表
我是学敲击的,其他的乐器都没天分,博学不精,再说教古筝的思欣和彩君都不错,就算懂也没必要和她们抢生意。
她们的男友会找我算账。 
我有加入棋艺组噢。。。第三年也没什么精力分给中华,毕竟不能背 ...
彩君是我的古筝老师 , 她真得很好哦。 很用心教, 又很厉害。。她的脾气是超好的。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7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yhq 于 11-4-2007 10:58 PM 发表
彩君是我的古筝老师 , 她真得很好哦。 很用心教, 又很厉害。。她的脾气是超好的。
她是我在二华的故交,很适合当老师。><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7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skphantom 于 11-4-2007 10:44 PM 发表
想要我们白白帮你顶帖?门都没有~还有也邀请这里的一些有识之士到华山坐坐。
谁要我们帮忙顶帖?华山论剑?在下只学过刀和棍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7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kskphantom 的帖子
强制性取消?
更博华比起来,待遇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7 1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亮帅 的帖子
对,对!
历史以证明体制改革是不行,反观体制外的改革全世界都有成功的例子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7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5 Ecor1 的帖子
当然,世事无绝对,今天马来西亚,甚至大学的改变除了是在体制外,也需要体制内的配合,否则就算体制外可以施加压力,体制内无动于衷也是没有功效的。
所以,在体制外改革者,要有能力与意愿成为承担改革体制的人,而不是打着改革的旗号,为自己谋名取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4-2007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4-2007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gohsiewpoh 的帖子
请问你能公布执委名单吗?
博大中华文化学会执委由谁选?学生有没自主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4-2007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届的学会中央领导层刚在三个星期前的中央改选中成立起来......
是由学会十个小组组长及第一届的中央领导层投票选出的......
至于领导层名单层名单,在我手头上没有,也许过后会有人贴上来吧!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高教部部长在国会上提出,文化性质团体可以在大学成立,并鼓励这些学会开放给各族同胞参加。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是高教部突然开窍,突然认为这些团体不会破坏种族关系!还是会认为,是中华文化学会高层的努力,和校方协商或商讨出来的结果!但却没有人会认为是博华注册运动筹委的功劳(最起码这里没有),因为他们只是在搞破坏?
我可以大大声地讲,对所有人讲:“今天如果没有博华注册运动筹委半年以来的付出,全国国立大专不会这么快有文化学会可以注册到!”我这样讲不是要自吹自擂,只是觉得全体筹委长久以来的斗争,最后换来的却是如此残酷的结局,有一点点失望而已,想起孙伯伯说过:“革命还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从最早期,向校方申请注册时校方回应说:“单一语言和单一种族的团体,会破坏种族关系。”      
(难道中华文化学会不是?)
到今天,高教部承认文化团体应该在校园内存在,这些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或许也没有人会在意当中的过程!不过没有关系,因为历史会记载一切,记载曾经有人付出过,努力过,开拓校园里办活动的空间。
难道我们需要告诉别人,我们在做着东西?包括和校方接洽,我们见了校园的各组织,寻求全国大专的学生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在旧楼维持两个星期的宣传活动,呈交备忘录给高教部,和高教部官员的讨论会,五十多个非政府组织及华团的联署签名支持,五千两百一十八个学生及社会人士的签名(都是一个一个签回来的),到处去做签名运动,说服国会议员在国会上提问,还有在咖啡店遇见高教部长后当面的提问,等等
这些事,能够在没有努力下完成的吗?还是付出一点点就能够达到?
所谓共存共荣,只是一些人睁眼说瞎话而已。你们认为,今天中华文化学会可以表明立场说华文学会也应该同时存在吗?(只是表明立场而已,并没有要求行动)如果可以的话,请用行动说服我!如果做不到的话,请别提“共荣”。
在学生代表理事会的会议上,提出如何对付及打压博华注册的时候,请你告诉我,你们(华裔学生代表)并没有参与在内。只是要求没有参与而已,并没有要求你们发出反对的声音。你们有做到吗?如果没有(凭良心),那就不要讲“共存”。
或许我们没有合作的机会,不过不知你们是否有帮博华宣传,包括不要参加非法组织,或博大华裔生被迫参加非法组织的言论(第二届新春大汇演手册),甚至禁止你们的会员参加我们的活动,包括支持开放校园空间的签名运动(签名而已啦)。如果有,那“共存共荣”到底是什么意思?
最后想引用马丁尼纽慕拉牧师(Pastor Mantion Niemoller)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在德国,他们开始对付共产党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后来他们对付犹太人,我也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对付工运者,我也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运者。后来他们对付天主教徒,我还是没有出声,因为我是基督新教徒。最后他们对付我,这时已经没有人剩下为我出声了…”
(以上纯粹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任何团体发言)
[ 本帖最后由 小松拓野 于 16-4-2007 08:2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irway 于 15-4-2007 12:20 AM 发表
第二届的学会中央领导层刚在三个星期前的中央改选中成立起来......
是由学会十个小组组长及第一届的中央领导层投票选出的......
至于领导层名单层名单,在我手头上没有,也许过后会有人贴上来吧!
领导层不是应该由会员选出来的吗?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立文化学会有政治隐议程
YEOH CHEONG EE
07年4月14日 中午12:43 调整字体大小:
我认为这次的“高教部允许成立文化学会”可看做是“变相打压”,其背后的政治隐议程是不可忽视的!
众所周知,各国立大学的华文学会由于走“亲学生”的路线,向来与校方唱反调,并多次针对校方行政弊端提出批判。因此校方欲打压前者势力的动机已是昭然若揭了。
当然,这次校方使用的“软手段”无疑会令许多不了解状况的大专生认为校方愿意振兴各族群的文化,断定那是校园民主的成果。但这种假象瞒骗不了那些辛苦筹办活动却不断遭校方或予以拒绝或予以打压的华文学会成员。
如果校方有意“促进各族群文化交流”的话,为何不先承认华文学会的地位?难道是这些学会的资历不足吗?难道是缺乏会员吗?难道校方着种厚此薄彼的政策就叫公平吗?看看博大学华文学会,就连生活营都要在校外主办,只因身份不受承认!这难道是校方的诚意吗?
所以我认为这次高教部的举动实属“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正用意不外为扶植以“亲校方”为主的蓝派学生领袖,让他们入主该“文化学会”,以此借机来削弱走“亲学生”路线的华文学会。
这可从高教部允许各源流文化学会的成立,但却仍把承认华文学会以及其他原有语文学会地位的“球”踢回给校方的此一举动看出。既然高教部有能力允许文化学会的成立,又为何不能承认既有语文学会的存在呢?
简而言之,高教部的“司马昭之心”虽然还未路人皆知,但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却很肯定并非真心诚意想“促进各源流大专生的团结”,而是欲以此来打击既有的语文学会,达到边缘化后者的目的,再进一步肃清任何对校方政策有异议的学生领袖及学会!各位大专子弟可要明查呀!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人家活动宣传的楼,别这样踩场吧~
要谈过来华山谈谈。吾愿奉陪~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
“革命还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这句话好像不是毛叔叔说的吧?
我记得是孙老前辈的名言。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skphantom 于 16-4-2007 07:58 PM 发表
补充一点,
“革命还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这句话好像不是毛叔叔说的吧?
我记得是孙老前辈的名言。
paiseh,改好了!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7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松拓野 于 16-4-2007 08:28 PM 发表
paiseh,改好了!
我已经在华山哪里回复你了。请去看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07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allo,大家好,离开一段时间应付考试,回来这里中华的贴子已跌到第三页了.
哈哈......
考试大家都辛苦了,大家要加倍努力,考完后才有愉快的心情去筹备活动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07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2 小松拓野 的帖子
你好,
谢谢你给大家的一番话,我们绝对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及批评,正如组织文化之一"开放态度",
学会聆听其他人的批评及建议,组织才能继续的改进.也如之前我一直说的,往后请继续监督
我们,若中华有不对之处,你可以毫不犹豫给予领导层建议,让他们反省及改善.
学会一路走来,可说是"问心无愧",依然朝着拟定的方向及目标前进......
也许你可以多深入了解中华的运作及中心思想,若你坚持认为中华的成立并非那么单纯的话.....
老实说,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够让时间去证明吧!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airway 于 22-4-2007 12:1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4-2007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 kskphantom 的帖子
正确的,我们正是要在体制内,逐步逐步的改变校方那已经根深蒂固的偏见.
但是,不能硬来;我们的方法是得到校方信任及信心,然后再积极的开拓活动空间.
[ 本帖最后由 airway 于 22-4-2007 12:1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3-4-2007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8 airway 的帖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上两个星期高教部终于公布了文化学会可以在国立大专里成立。但却没有讲明语言学会是否可以成立,只是把球又踢回给校方,让校方决定。有人会把这个决定,说成是高教部的开明政策,也有人认为是马接补选所带来的糖果效应。无论如何,大专的成立学会指南还是抱着琵琶半遮面,始终还是无法完成,最终成立学会的权利还是落回校方手里。
在这个事件上,我们可以往几个层次去看。第一:“为什么,高教部只讲明文化学会可以注册?”华文学会在国立大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包括马大和理大华文学会都是注册团体,同时博大华文学会虽然在未注册的情况底下也办了十七年的活动。但在此前提下,这些学会不就被逼列为文化学会,或就得加入文化学会来办活动?一个成立了几十年的华文学会,最后却被几岁大的文化学会所收纳,酱不是很可笑吗?
如果有留意学生运动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校方至九八年“烈火莫熄”的学生运动崛起后,就有意要收篇校园的学生组织,以达到没有反对声音的出现。校方的行动包括了,要夺回学生的自主权,完全掌控学生的结社自由,而当时的学生代表理事会就是最好的管道,因为掌控了学生代表理事会,就如掌控了核武一样.他们也开始派出了一些属于他们特定的学生来竞选学生代表理事会,前者被称为蓝派,同时也提供了不少金钱的援助于蓝派代表。就这样,原本属于学生之间的竞选,变成了今天的校方和学生阵线的对抗。
而在这几年,文化学会的出现也是校方为了架空华文学会的行动之一,其他行动包括抹黑更不需要讲,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听过华文学会负面的消息。也许有人会质疑我这一个讲法,因为一旦我的言论被证实的话,那就是说明他们只是校方的一颗棋子,被人摆布了都不知道,或者是心甘情愿被摆布。但请理性听我讲下去。中华文化学会的崛起,实在存在太多疑点,很难让人不去质疑它出现的目的。1。短短在几年内,大马国立大专同时出现同样性质的中华文化学会。2。他们都是以承办灯笼节,与新春为主。3。都是由蓝派学生代表所组成。4。同时得到校方的大力资助。5。都跟校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些会是巧合吗?
我想要说的是:“校园内的学生组织,不应该被校方所操控,以达到个人的利益不过却疏忽了大专的学术自由,结社自由。”可能我这样讲,已经有人说我是反对党,反政府,反什么什么的。不过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我今天反对的是制度上的不公平,以及我们被剥夺的权利。今天,国大法律系的学生联合谴责国大校方在保安上的疏忽,甚至要求校方承认错误及做出赔赏,这些举动难道就被称为反对党反校方?无可否认的,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都发生过大学生推翻暴政的例子。但为何今天,马来西亚的大学生却不敢提出校方在制度上的偏差,甚至会抱着事不关己,己不劳心得态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和在中学读书有什么分别啊?大学生?只是没有穿校服而已!
最后,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有我们的权利,不要为了小小的利益而放弃原本属于我们的权利,也不要为了要在校园内办活动,而违背了或牺牲其他人的权利!希望中华文化学会,有一天能够有自己的自主权,而不是活在别人的影子底下!校园是应该拥有更多属于学生的团体,酱校园才是多姿多彩的!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绝对会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利!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