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erryyaw

五方(五营) {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2-2007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tao86 的帖子

轉帖


調營犒軍


兩篇“神軍系列”經于10月24及31日,在本欄刊出,本已不打算再談,豈料讀者文宇君,寫了一封信給《星洲廣場》主編轉交與我,指出道教以壇醮(包括五雷大法、六甲壇)驅除瘟疫,從不見瘟疫用神軍?所以謙虛地要我“賜教”。“賜教”倒是不敢,大家互相交流探討,豈不是一件美好之事嗎?

拙文“神軍系列”中曾提及,神軍最早出現在閩南的王爺信仰中,後來漸漸傳開,成為一般神廟的守護神將。中國粵東一部分客、潮人地區,也受到影響而有神軍信仰。

在我國,福建幫的道教廟宇,幾乎都有供奉神軍──五營軍將。二次大戰後慢慢地,潮、客、粵等廟宇也吸收了這種信仰。我在太平發現客家道派吸收後也自創一套“犒軍”之法事。不過,根據調查,非閩派的其他籍貫道士一般上都不會“犒軍”,甚至不懂得什麼是“神軍”?顯然在他們的道派中,是沒有神軍信仰的。

由此可見,五營軍將是閩南道派特有的產物。既然是福建民間道教的信仰,倘若從正統道教去尋求答案,肯定很難找出結果。同樣的,將5千余卷的《道藏經》翻爛了,可能也見不到片紙只字的記載。

既然是民間道教的產物,要了解它就得從民間下手。文宇君感興趣的話,可到書局購買台灣出版的民間道教書籍,裡面就有好多神軍的記錄。比如程靈凡著《昆侖符法總解》頁352〈調兵用符〉提到:“在古代醫學尚未發達,地方有瘟疫事發生,人們只有抱著一線希望,祈求神明的幻佑,想借著神明的法力將瘟疫驅除。因為在古代中國人認為‘瘟疫’的產生都是邪穢作祟,為了壓抑這些疫鬼,只好請神將來幫忙剿除。”

文宇君附上幾張符籙,謂道教諸派中都不見神軍有符,直到淨明道才見神將符,而神將符用于押煞。

其所附上的符咒,皆不屬五營軍將。五營神軍符也用于鎮煞平安,共5張,分別為東方張將軍、南方蕭將軍、西方劉將軍、北方連將軍、中央李將軍。這些在台灣的道教書中皆可見到。

最後,愿將調營犒軍的程序在此大略說明:


1.祭品菜餚供于桌上,五色紙馬(青、紅、黃、白、黑)供奉于廟外。

2.敲打三通法鼓,即由中軍官(或道士、乩童亦可)主持調營犒軍。其頭系三角巾,腰穿龍鳳裙、赤著雙腳。先搖動帝鐘及拍響奉旨,念動以下咒語,《淨三業》、《中宮咒》、《靈官咒》、《犒軍總咒》等等。

3.中軍官敕“青龍”(清水)、“白虎”(鹽米),以朱筆開光五色紙馬。左手持五枝五色五營旗,頸部掛著法繩,踏出八卦步,念誦《法師奉令》咒。

4.正式調營犒軍,先從東營開始。中軍官手持東營令旗,念動東營咒,配合腳步踏出“文武步”(宗教舞蹈),念完咒語,以杯珓求准,獲准後,再繼續其他南、西、北、中四營。五營全部獲准完成後,這時焚燒金銀紙帛及紙馬,一切始告訖。

咒語中有“收瘟攝毒,驅邪治鬼,保護本境人畜皆安寧”之句,可見神軍主要還是驅除瘟疫,保護人與畜的平安。

明年,我將在太平某間神廟開班教導“調營犒軍”,以讓道教的民間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田野行腳.李永球.05/12/2004

[ 本帖最后由 alan55 于 7-12-2007 07: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008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的农历初二及十六日,我庙都会有搞赏五方军马(小型)。
三样水果,五杯酒,四碗面饭米粉,一桶草,金纸来搞赏,时间是下午四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008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2# 的帖子

請問一下以三样水果,五杯酒,四碗面饭米粉,一桶草,金纸来搞赏是否五營兵馬足用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2008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o86 于 3-1-2008 01:08 AM 发表
請問一下以三样水果,五杯酒,四碗面饭米粉,一桶草,金纸来搞赏是否五營兵馬足用嗎?


这只是每月的小搞赏,而且军马也一点罢了!
大搞赏在座主圣诞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08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回到外婆家,无意间看到两位老理事忙着初二十六的搞将



看看一下,还要搞火锅,烧猪的。看似拜了之后顺便慰劳那些理事吧~

[ 本帖最后由 无名汉 于 4-1-2008 09: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08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五营是向外,应该向食物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2008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an55 于 7-12-2007 01:11 PM 发表
轉帖


調營犒軍


兩篇“神軍系列”經于10月24及31日,在本欄刊出,本已不打算再談,豈料讀者文宇君,寫了一封信給《星洲廣場》主編轉交與我,指出道教以壇醮(包括五雷大法、六甲壇)驅除瘟疫,從不見瘟疫用 ...


你从道教里找寻不到资料是正常的..
因为调遣五营, 犒赏军马是出自闾山大法院的法事..
道教还是引用闾山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08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rryyaw 于 22-1-2008 02:06 PM 发表
为何五营是向外,应该向食物的方向!


哦不知道!不是哦排的!你来槟城,哦就来载你去问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3-2008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八之后头牙祭

赢了议席还可以顺便庆祝+吃头牙=开工
输的呢?吃白斩鸡

大家有请伯公吃头牙么?
五营业要吃饱饱,“资金”也要足够才能好开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08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六甲真人 于 25-1-2008 06:21 PM 发表


你从道教里找寻不到资料是正常的..
因为调遣五营, 犒赏军马是出自闾山大法院的法事..
道教还是引用闾山的东西..


閭山派                                                                                                                                                                                                                                                                                                                        閭山 派 , 是 道 教 在 福 建 、 浙 江 、 江 西 、 廣 東 、 台 灣 等 地 流 行 的 一 個 重 要 流 派 , 因 以 「閭 山 」 為 其 大 本 營 而 得 名 。 相 傳 閭 山 在 閩 江 之 底 , 凡 人 不 能 目 見 , 唯 有 修 行 到 了 高級 階 段 才 能 進 入 江 中 洞 府 。 這 種 說 法 儘 管 顯 得 神 秘 , 但 卻 反 映 了 道 家 主 陰 、 崇 水 觀念 在 該 道 派 中 的 沿 襲 與 發 展 。
閭 山 法 約 於 唐 宋 間 形 成 於 福 建 、 江 西 等 地 。 該教 派 奉 祀 閭 山 九 郎 、 蒙 山 七 郎 、 趙 侯 三 郎 、 張 趙 二 郎 等 為 法 神 , 並 吸 收 道 教 靈 寶 派咒 語 科 儀 , 成 為 南 方 最 重 要 的 教 派 之 一 。
閭 山 派 與 淨 明 忠 孝 道 具 有 共 同 的 神仙 信 仰 淵 源 。 這 兩 個 道 派 都 尊 奉 晉 代 著 名 道 士 許 遜 為 祖 師 ; 同 時 , 它 們 也 都 以 殺 蛇斬 蛟 故 事 相 標 榜 。 所 不 同 的 是 淨 明 忠 孝 道 後 來 比 較 重 視 倫 理 道 德 的 建 樹 , 而 閭 山 派則 朝 著 科 儀 與 法 術 的 方 向 發 展 。
福 建 是 閭 山 派 發 展 的 中 心 , 其 最 重 要 的 原 因是 唐 代 以 來 福 州 民 間 女 神 陳 靖 姑 信 仰 的 擴 大 及 影 響 。 該 道 派 利 用 陳 靖 姑 救 產 扶 嬰 、驅 妖 除 煞 的 傳 說 , 以 宣 揚 法 術 度 人 的 威 力 , 從 而 形 成 了 以 奉 祀 許 真 君 為 教 主 , 以 陳靖 姑 ( 並 有 林 、 李 二 夫 人 ) 為 法 主 的 閭 山 大 奶 夫 人 派 , 各 地 民 間 俗 稱 「 三 奶 派 」 、「 夫 人 教 」 或 「 王 姥 教 」 , 此 為 閭 山 派 的 主 流 。 嗣 後 , 閭 山 派 擴 展 到 浙 南 、 贛 南 、粵 東 北 甚 至 湘 西 等 地 區 。 明 清 以 後 , 隨 移 民 而 傳 到 台 灣 地 區 及 東 南 亞 許 多 國 家 。 絕大 部 分 法 事 是 趨 煞 收 妖 、 除 邪 納 福 ; 道 師 身 穿 神 裙 、 頭 戴 神 額 紅 巾 , 故 人 稱 之 「 紅頭 師 」 。 約 於 宋 代 , 閭 山 派 受 佛 教 瑜 伽 派 的 影 響 , 部 分 地 區 道 壇 吸 收 瑜 伽 法 ( 或 稱靈 山 法 ) , 形 成 了 「 靈 山 法 」 與 「 閭 山 法 」 並 存 於 道 壇 科 儀 之 現 象 , 民 間 稱 之 為 「法 主 公 教 」 。 其 教 派 在 奉 祀 許 真 君 的 同 時 , 突 出 了 宋 代 永 福 巫 法 僧 張 聖 君 的 地 位 ,稱 之 為 「 張 法 主 公 」 , 其 教 法 與 「 三 奶 派 」 只 做 驅 凶 納 吉 的 紅 事 科 法 之 最 大 的 差 別是 兼 做 紅 白 法 事 儀 式 。 道 師 在 喪 事 功 德 道 場 中 穿 海 青 衣 、 戴 青 巾 , 故 有 「 烏 頭 師 」之 稱 。
閭 山 派 的 道 師 職 位 , 一 是 根 據 道 壇 世 襲 師 承 , 一 是 根 據 傳 度 ( 考 法 )儀 式 之 傳 度 師 確 定 。 經 特 定 「 考 法 」 的 授 職 儀 式 之 後 方 能 主 持 社 區 道 壇 的 重 大 醮 儀活 動 。 閩 西 地 區 ( 客 家 地 區 ) 之 高 功 還 有 「 進 郎 位 」 之 舉 , 經 道 門 高 功 或 官 府 、 道會 司 舉 行 儀 式 測 試 認 可 後 , 方 能 進 「 郎 位 」 而 稱 「 郎 」 。 閭 山 派 道 壇 為 世 襲 傳 承 制度 , 在 無 子 嗣 情 況 下 方 可 傳 婿 、 傳 外 甥 。 但 其 壇 號 數 代 相 沿 不 變 , 道 派 師 承 有 著 深厚 的 傳 統 。
閭 山 派 科 儀 範 圍 很 廣 , 除 比 較 統 一 的 正 月 十 五 日 前 的 陳 靖 姑 神 誕慶 醮 及 部 分 地 區 七 月 二 十 三 日 的 張 聖 君 神 誕 慶 典 外 , 其 道 壇 儀 式 主 要 分 幡 科 、 齋 科、 法 科 三 大 類 。 幡 科 是 社 區 祠 廟 中 舉 行 的 公 眾 性 的 祈 禳 儀 式 , 齋 科 是 以 家 庭 度 亡 及佛 寺 慶 典 、 開 光 或 普 渡 等 方 面 為 主 要 內 容 的 儀 式 ; 法 科 是 以 家 庭 為 單 位 的 出 煞 驅 邪、 禳 災 納 吉 的 法 事 儀 式 。 閭 山 派 道 壇 主 要 法 器 有 龍 角 、 師 鈴 、 鈴 刀 、 麻 蛇 、 寶 劍 、朝 板 、 馬 鞭 、 雷 牌 、 戒 尺 、 天 篷 尺 、 法 器 、 神 圖 、 手 爐 、 水 盂 等 , 「 法 主 公 教 」 的道 壇 多 有 木 魚 、 磐 等 法 器 。
目 前 , 隨 著 政 府 對 宗 教 政 策 的 落 實 , 部 分 縣 市 成立 道 教 協 會 , 閭 山 派 道 師 多 數 加 入 該 協 會 , 相 當 一 部 分 閭 山 派 道 壇 在 民 間 社 會 活 動中 得 到 正 常 的 開 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08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統閭山大法院》
http://www.51.idv.tw/w/manual.html


《陈靖姑参拜許真君為師》
http://www.chinataoism.org/showtopic.php?id=974&cate_id=5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8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9-3-2008 09:27 PM 发表
三八之后头牙祭

赢了议席还可以顺便庆祝+吃头牙=开工
输的呢?吃白斩鸡

大家有请伯公吃头牙么?
五营业要吃饱饱,“资金”也要足够才能好开工  

好!可是我家没做头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08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rryyaw 于 17-3-2008 01:12 AM 发表

好!可是我家没做头牙!


因为你还不是时候当头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08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18-3-2008 11:20 PM 发表


因为你还不是时候当头家

可能有一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08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妈祖庙没有五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08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oobanzhu 于 10-3-2008 04:37 PM 发表


閭山派                                                                                                                                                                                                                                                                                                                        閭山 派 , 是 道 教 在 福 建 、 浙 江 、 江 西 、 廣 東 、 台 灣 等 地 流 行 的 一 個 重 要 流 派 , 因 以 「閭 山 」 為 其 大 本 營 而 得 名 。 相 傳  ...


谢谢你,这么宝贵的资料。

罗圆 稽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3-2008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六甲真人 于 10-8-2006 10:43 PM 发表


我的脾气不是不好... 只是个人觉得身为华人是应该
正视自己中华神明的传奇故事...
为什么基督徒和佛教徒对他们圣经和佛经所讲的东西都
认为是真的..
而自己华人或对民间信仰的人则对神明的故事质疑和取笑. ...


对。很多华人洋派的。。等到犯到了才会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08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erryyaw 于 22-3-2008 12:01 AM 发表
为何妈祖庙没有五营?


有顺风耳+千里眼=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4-2008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佩十八班武艺的将军



好多蛇



这些安五营的竹竿如何称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08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9# 无名汉 的帖子

这些竹符,游行时也会用到,用来押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7-2025 05:58 PM , Processed in 0.1134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