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2-7-2006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笑看人间 于 22-7-2006 01:00 PM 发表
此人若是中文系人,必是中文系害虫一只;
若非中文系者,必是社会毒瘤一个!:@
笑看人间:
无论是发言的sotongjiang,还是贴子所提的方人也,都是和中文系学生站在同一阵线的。“毒虫”、“社会毒瘤”这样恶毒的形容词,应当用来咒骂把中文系带去歪路的决策者,而不是恶意用在同是受害者的同学身上。 |
|
|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6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6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 于 22-7-2006 05:05 PM 发表
笑看人间:
无论是发言的sotongjiang,还是贴子所提的方人也,都是和中文系学生站在同一阵线的。“毒虫”、“社会毒瘤”这样恶毒的形容词,应当用来咒骂把中文系带去歪路的决策者,而不是恶意用在同是受害者 ...
若是受害者,就请给与努力的受害者支持。谢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6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聽説今天的《光明》晚報把這件事情報道出來了,有沒有同學可以把相關内容貼出來?我在《光明》的網站上找不到這條消息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6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終于登出來了
不滿中文課程減少
馬大中文系學生請願
updated:2006-07-23 20:41:06 MYT
■馬來亞大學的中文系赫赫有名,曾培育出無數人才,但如今中文課程減少,引起爭議。(放大)
(八打靈再也訊)逾百名馬大中文系學生集體上書請願,向校方反映不滿中文課程越來越少,目前修讀3年只有15門中文課程,少過畢業所需的20門課程,反而是國語課程多達18門。他們必須選修至少5科國文課才能畢業,令他們置疑馬大中文系學士課程是否符合條件,擔心自己難與其他大專的中文系畢業生競爭。
馬大中文系分為語言文學組及社會文化組,主修語言文學組的學生,在畢業之前必須修滿20門中文課(60個學分)。
不過,2006年度的馬大中文系只提供15門中文課,學生犧牲15個學分來修讀5門以國文為媒介語的課程。
減了5門中文課
本報收到中文系畢業生的來函指出,1999年,馬大中文系的畢業生可修滿20門中文課,2001年開始出現中文課不足的現象,最終減至2006年的15門中文課, 而國文課程則有18門。
據反映,2005年,語言文學組的課程還有16門,2006年關閉了一門《史記》,但新增一門國語課《研究方法》,輔助學生寫論文。不過,中文系畢業論文是以中文書寫。
今年的新生申訴,課程安排第一學期7門課之中,只有2門中文課。他們須選修4門課,被迫選修屬于現代組的國文課。而且,這兩門以中文課程中有一門屬必修課,學生若還要選修華文課,只剩下一個選擇而已。
學生指出,馬大中文系的中文課程數目,目前比其他國立大學中文系至少20多個中文課程,遠遠不及。
上書請願學生
傳遭高層召見
馬大中文系大三學生擔心自己難與其他大專的中文系競爭,聯合大二同學集體上書請願,要求院方正視中文系的課程編排問題。聯署學生超過100人, 此事也在本地網站上引發輿論,結果軒然起波。
據悉,馬大中文系的高層更大發雷霆,召見署名上書的同學。
互聯網上,網友熱烈討論中文系以18門國文課、15門中文課來傳授中華文化,許多中文系在籍學生與畢業生表明,他們對歷史悠久的馬大中文系感到失望。
網友反映,馬大中文系只剩1 5門華文課,比新馬的任何一間高等學府的中文課都來得少,而且中文系研究所必須以國文上課,造成許多研究生對馬大中文系研究所望而止步。
中文系學生5不滿課題
1.馬大規定,中文系學生必須修20門課程才能畢業,但中文系只開15門課,所以學生被逼選修國文課,包括中國文學思想、中國哲學思想、中國歷史等。馬大中文系是新馬中文系當中,中文課最少的中文系,一些學院的兩年中文文憑課程多達49門中文課。
2.畢業所須20門課程已算非常少,系方仍無法安排滿20門中文課,而且課程數目比往年減少。
3.師資增加而中文課減少。年前因修讀博士課程而休假的中文系講師,已經回到文學院執教,中文系也聘請新講師,但中文課不增反減。
4.馬大中文系的《研究方法》課,是修畢業論文的必修課。這門課卻用國文授課,成為用國文來學習研究中文的方法。
5.中文系研究所須以馬來文來寫畢業論文,使中文人才不敢前來報讀,嚴重阻礙中文系研究所的發展。
2006/2007馬大中文系所提供的課程
(第一學期)
各體文、現代漢語語法、文字學、古代小說、現代戲劇唐五代宋詞、古代戲劇
(第二學期)
國學概論、中國文學史、現代文學、古代文選、古代詩歌、哲學文選、馬華文學、專書選讀
國文課(18門)
(第一學期)
Bahasa Cina 1(A)(中文基礎課程一級)
Iktisar Kesusasteraan Cina(中國文學概論)
Kajian Masyarakat Cina(華人社會研究)
Kebudayaan dan Masyarakat Tionghua di Asia Tenggara(東南亞華人社會及文化研究)
Metodologi Penyelidikan Masyarakat Cina(華人社會方法研究)
Bahasa Cina 3(A)(中文基礎課程三級)
Terjemahan Teori dan Amali(翻譯)
Budaya Usahawan Cina(華人企業家的文化)
Falsafah Cina (中國哲學思想史)
Sejarah Cina sebelum kurun 16(中國十六世紀前歷史)
(第二學期)
Iktisar Kebudayaan Cina(中國文化概論)
Bahasa Cina 2(A)(中文基礎課程二)
Agama Cina(中國宗教)
Kajian Pemikiran Sastera Cina(中國文學思想研究)
Bahasa Cina 4 (A)(中文基礎課程四)
Isu-isu Semasa(時事課題)
Islam di China(中國回教)
Politik Masyarakat Cina Malaysia(馬來西亞華人政治)
Abab ke20(二十世紀) (光明日報‧2006/07/23) |
|
|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6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希望在籍的同學能把最新的進展告訴大家~
爲了自己的未來,加油! |
|
|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应该了解到,这将大大减低马大中文系的学生竞争能力。
是时候改革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4-7-2006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貼] 馬大中文系競爭條件在哪?
馬大中文系競爭條件在哪?
updated:2006-07-24 18:27:52 MYT
中學時就向往進入馬大中文系,夢想可以在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的天空遨游。然而,進入馬大中文系以後,才知道中文系部份科目以馬來文教學,主修學生必須選修部份馬來文課以完成畢業學分。根據系主任的解釋,這是大學的政策使然,我們雖然困惑,居於相信師長,我們接受了中文系部份科目以馬來文教學的事實。
畢業之後,通過比我們早畢業的學長口中,才知道我們這幾年的學生所修的中文課數少得可憐。
過去的馬大中文系,和現在一樣分成語言文學組(中文教學,選修學生必須有SPM以上的中文水平)和社會文化組(馬來文教學,供全校學生選修),馬來文課只佔全系所有課數的30%。語言與文學組提供足夠的中文課讓主修學生選修,因此他們沒有因中文課不夠,而必須以馬來文課湊數的困惑。我們十分懊惱,為何當初沒有積極追究原因,也沒有置疑師長們看似合理的解釋。懊惱也是枉然,畢竟已經畢業了。
7月10日,從學弟學妹手中得知今年中文系的課程安排比往年離奇,尤其是中文課和馬來文課的比例失衡,大二大三學生都有不夠中文課選修的難題。今年提供的課程中,中文教學只有區區15門,一位學生必須修完20門課才符合主修要求,那就是說,剩下的5門只能以馬來文教學的課湊合。
第一學期大一︰各體文、現代漢語語法;大二︰文字學、古代小說、現代戲劇(缺1門中文課);大三︰唐五代宋詞、古代戲劇(缺2門中文課)。
第二學期大一︰國學概論、中國文學史;大二︰現代文學、古代文選、古代詩歌(缺1門);大三︰哲學文選、馬華文學、專書選讀(缺1門)。
如果說師資不夠,無法開齊所有中文課,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以馬來文教學的課卻開了18門,不但遠遠超過校方規定的30%,還比中文課多了3門。中文系的講師已經不多,為何系方不先考慮主修同學的需要,卻去開設如此多門馬來文課?
中文系馬來文課多過中文課?
這不能不叫我們置疑︰馬大中文系這到底是怎麼了?中文系不是學中文嗎?為甚麼馬來文課還多過中文課呢?是不是本末倒置了?這些課程是誰設計的?為甚麼會出現這種離譜的現象?
種種的質問得來的都是似是而非的答案,不滿的情緒在學生群中醞釀,有人在某論壇提出了令所有中文系學生震撼的數據︰
1. 與其他大專院校的中文系課程比較,馬大中文系的課程遠遠落後︰
馬大的中文課︰15門;新大的中文課︰50門;南院的中文課︰40門;新院的中文課︰49門
2. 同屬在馬大文學院的印度文系,和中文系一樣,分成語言文學組和社會文化組,可是印度文系以淡米爾文教學的課有22門(中文系中文課只開了15門),主修印度文系的印裔子弟可以完全選修以他們母語教學的課。這證明中文系近來兩任領導者口口聲聲說的“政策問題”是推卸責任的舉措。
他們在任期之內,無視其他大專院校中文系的發展超越馬大,不但沒有發展馬大中文系的長遠計劃,反而把原有的課程修改得不倫不類,語言文學組和社會文化組混合在一起,失去了身為中文系得特色。
3. 今年大三生的反應最激烈,第一學期開設的7門課,竟然只有2門是中文課,其他5門是馬來文課,學生根本無課可選。最叫人費解的是,這個學期的必修課只有一門(原本每個學期各2門),第二學期卻有3門,造成選課的不便,也引起他們的驚惶。
開學第一個星期,大三學生們便已發現問題,陸續向系方反映,卻又得“校方政策”的答覆。學生們最後選擇集體簽名上書中文系的行動,要求增加中文課,並合理安排各學期的課程。
7月20日是新學年選課注冊的最後一天,中文系學生等不到系方採取任何行動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今年第一學期如此可笑的課程安排也就成了定局,可憐中文系學生就在如此環境下繼續他們的學業。
今年課程混亂的局面,凸顯馬大中文系的弱點。畢業後面對社會的競爭,更看到了馬大中文系畢業生的不足,因此開始懷疑當年師長對系問題的種種解釋,多少是真實的?還是他們的自圓其說?沒有人逼他們妥協,他們卻自甘削弱中文系的競爭條件?
身為畢業生,我們也不禁要問,以部長和幾位州議員組成的馬大中文系畢業生協會,是否真的關心母系的發展?除了出錢,他們還做了甚麼?
如今,拉曼大學開設了以中文寫作的中文系碩士班已經開始啟動,博特拉大學中文系籌備以中文書寫的碩士班,也將開始,號稱歷史最悠久的馬大中文系還剩下甚麼優勢?這麼單薄的課程還能夠和別的院校競爭嗎?這不禁讓我們深深嘆息,馬大是不是氣數已盡?馬大中文系到底還能活多久?馬大中文系還有藥可救嗎?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王志‧2006/07/24)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才知道中文系这件事。。。
一口气看完点火灭火的言论,可是不想讲太多。。。
政策是人定的,可是不要忘了,马大中文系的老师不足。。。
就算加多了中文课,老师呢?
中文系气数不会有尽头的一天。。。
只要大家心中那把火还没灭,中文系就永远存在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pygalgal1 于 25-7-2006 02:22 PM 发表
昨天才知道中文系这件事。。。
一口气看完点火灭火的言论,可是不想讲太多。。。
政策是人定的,可是不要忘了,马大中文系的老师不足。。。
就算加多了中文课,老师呢?
中文系气数不会有尽头的一天。。。 ...
中文師資不足就應該再聘人;聘請講師時應該以其專業為考量,缺什麽課就該請
什麽專業的老師,而不是像現在這樣。
多虧大家在這裡和報上“點火”,事情才會閙大,驚動了文學院院長。
這是個轉機,相信再過不久就會有好消息的。
[ 本帖最后由 兰陵嘉应子 于 25-7-2006 04:23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现在很好连媒体也有点大事报导了,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更何况中文系又不像其他科这么热,中文系需要我们华人的支持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聘请新的讲师以便能够开多一些中文课,中文系现有的讲师也都是能够多教一些中文课的。
中文系的老师们的中文不是都掌握得比马来文好吗?
为什么要让他们以马来语来教书?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pygalgal1 于 25-7-2006 02:22 PM 发表
政策是人定的,可是不要忘了,马大中文系的老师不足。。。
就算加多了中文课,老师呢?
其实,马来文与中文教学的课是可以解决的,只是看要不要做而已!
马大文学院其他的系和中文系社会文化组的课有所重叠,比如历史系、东亚系、社会学系(请看课程指南),听说系与系之间课是可以“互借”的,中文系可以将其他系有关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政治的课(马来文教学)“借”过来当作是“配套”。
这样,我们可以保持社会文化组的马来文课数,又可以将大部分师资用在中文课上。
不明白为何中文系为何不那样做?
不明白!
[ 本帖最后由 dati 于 25-7-2006 06:13 PM 编辑 ]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7-2006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文学院院长在收到“报告”之后说了,文学院没有控制中文系开办中文课。就算开办超过20门中文课,也可以!所以,并没有“院方打压”这回事。
因此,中文系是否有希望开齐20门中文课,就要看“系方”的努力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寻找外援的话,中文系和其他系一定要好好合作才行。
按dati建议的方法,除了可以充分利用文学院其他科系的师资,在达到开马来文课的目的之余,还可以让中文系的学生和其他族群的学生多多交流呢!
想一想,在中文系开马来文课却吸引不到其他族群的学生,倒不如和其他系合作好了。
省下来的资源就可以开中文课了。
再者,中文系毕业生协会同意每学期聘请一位客座教授。
好好利用这一个资源的话,怎会不够中文课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要看系高层是否广结善缘了。人缘好,外援来!
[ 本帖最后由 dati 于 26-7-2006 11:03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魏家祥:師資不足不成理由 馬大勿隨意減中文課
魏家祥:師資不足不成理由
馬大勿隨意減中文課
updated:2006-07-25 13:36:37 MYT
(八打靈再也訊)馬青總秘書魏家祥認為,馬大中文系師資不足,不能成為減少中文課程的理由。
他說,有關當局隨意減少馬大中文系必修課,只會影響該校的學術成績。
“大學當局應該好好規劃中文系講師,如果出現師資不足時,應該想辦法尋找替代方法,而不是隨意減少中文系的必修課。”
魏家祥週一(24日)接受《星洲日報》詢問時,針對目前馬大中文系只須修讀3年的15門中文課程,少過畢業所需的20門課程時,如此表示。
“你能想象工程系的學生不能以工程學為主?中文系的學生修讀一大堆與本科無關的科目。有關當局必須要查證及修整,維護馬大學術卓越精神。”
他說,馬大中文系減少中文課程帶來的影響深遠,因為作為大馬最有權威的中文系,畢業生的中文水平影響本地中文的水準。 (星洲日報‧2006/07/25) |
|
|
|
|
|
|
|
|
|
|
发表于 25-7-2006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ti 于 17-7-2006 10:16 AM 发表
同是马大中文系毕业生,为什么前几年毕业的一看就明白?
人家告诉你们,你们的祖屋结构有问题,迟早要失火。
你却说人家无故责难!
唉,自己不学结网,还叫人索性把鱼烧好了,送到跟前来。
要不 ...
我觉得dati误会我的意思了, 不是关系到学不学结网的问题, 而是我觉得听听别人的意见是件好事, 毕竟人类是群体的生命个体。我觉得不需要这麽讲,有时候观点不同不一定就要以那么僵硬的态度来沟通,可以平和一点的, 因为观点不同才有得讨论啊。 |
|
|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6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6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周美芬:中文系課程學分不足
拉低大學學術水平
updated:2006-07-26 12:51:43 MYT
(吉隆坡訊)馬華婦女組署理主席拿汀巴杜卡周美芬表示,馬大中文系學生面對中文課程學分不足的問題,除影響大學的公信力,也將拉低大學的學術水平。
周美芬也是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政務次長,她在國會走廊受詢時表示,中文系應以中文課程為主,但是目前的情況卻是中文課程佔15門,國文18門,名不符其實。
周美芬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她是針對目前馬大中文系只須修讀3年15門中文課程,少過畢業所需的20門課程一事,有感而發。
“現在的重點是中文系應使用中文唸,不然中文系就不像中文系,學生面對中文課程學分不足問題是難以接受的。”
她表示,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的掘起將把中文成為世上重要的語文之一。
她坦言,不清楚馬大中文系院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並表示同情馬大中文系學生的遭遇。 (星洲日報‧2006/07/26)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 ... ;artid=200607252637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