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 2015年11月30日
人类减少吃肉可以救地球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international/gn45635010485148
巴黎气候峰会召开前,週日在香港一批环保活跃人士上街游行,呼吁不要吃肉以减缓全球暖化,其中一人扮成奶牛。畜牧业被指是温室效应的一大元凶。(图取自法新社)联合国气候峰会正在法国巴黎进行,各国商討如何减碳来延缓地球温度升高趋势。通常大家把焦点放在节约能源、少开车等方法,但有一项关键却停留在灰色地带,那就是减少吃肉。台湾《苹果日报》报导,畜牧业者养牲口早就被指是温室效应的一大元凶,为饲养牛羊要製造肥料、种植牧草,都会释放二氧化碳,而牛羊胃肠道內发酵和排泄物会產生甲烷,所生產的温室气体,大约佔全球温室气体总量15%,跟全球所有汽车排放总量差不多。 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最近提出《要改气候、也要改变饮食》的报告,提出少吃肉类对减碳的重要性,如果各国不愿同步努力减少吃肉,几乎不可能达成减缓地球升温的目標。 报告说,美国是「吃肉大户」,在全球排名数一数二,平均每人、每天消耗250公克肉品,等於每天吃一片8盎司牛排。欧洲、南美虽略输美国,但也没少吃多少,印度是少肉国度,平均每天、每人所吃的肉不到10公克。 全球吃肉速度加快 工业化国家的肉品消耗量普遍较高。富裕与饮食有极大关联,在经济新兴国家,隨著所得增高,肉品消耗量也快速成长。隨著人口增加和饮食习惯改变,在2050年时,全球肉品消耗量將比现在增加多达75%。 但各国对於少吃肉的努力仍不足。截至今年10月,在提出减碳规划的120国当中,仅21国提出会减少畜牧业排碳,没有任何国家承诺要少吃肉来减碳。 各国政府不提少吃肉,或是由於担忧这是个不討喜的概念:政府若连个人饮食喜好都要管,恐会失民心。而社会大眾对吃肉不环保的认识不足,也少有舆论施压要求政府致力於此。 即便如此,正在巴黎进行的气候峰会,各国將协商的宣言会努力减缓地球升温趋势,会议期间,各国可望针对减少肉品食用的议见缩小歧异,各国也可能提出更经济实惠的减肉策略。 全面政策改革订价 报导认为,要减少吃肉,各国政府应制订全面性的政策,在公家机关带头先改变伙食,减少餐点肉量,而加重蔬果比重,此举有助支持健康饮食的供应商。肉品价格方面也要改革,以鼓励民眾改变饮食习惯。 政府插手劝民眾少吃肉,人民会买单吗?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4国所作民调显示,只要社会大眾能理解更改饮食言之有理,且体认其迫切重要,他们就能接受政府的干预。换言之,只要政府和媒体阐明必须改变饮食少吃肉的原因,大眾会慢慢接受曾经排斥过的政策。 要人民减少抽烟、饮酒均是如此。因各方宣导、配合政府加重税赋让烟酒变贵,现代民眾已深知烟酒对健康有害,也愈来愈接受烟酒禁令了。因此要人民改变饮食习惯,少点吃肉,並没有如政客们担心的难如登天,一步一脚印,也许便能改善气候和全球人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