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7-10-2006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王星被貶為矮行星
星島日報消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於2006年8月24日正式議決撤銷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把它貶為矮行星后,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各方對此反應不一。
76年前發現冥王星的已故天文學家湯博的遺孀說,她對這項消息感到震驚,但她相信湯博泉下有知,是會理解的。
而占星學家表示,冥王星降格是意料中事,影響不大。一些學生則坦言感到失望,但亦有學生認為今后可以記少一個行星。
已屆93歲高齡的湯博遺孀帕特莉亞在新墨西哥州家中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說:“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后,并沒有心碎,但感到震驚。”
她的丈夫湯博于1930年在亞利桑那州的洛威爾天文觀測站內工作,花了數個月觀察宇宙,發現了冥王星,當時他只有24歲。
他本來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發現太陽系行星的西半球人,其余行星都由東半球人發現的。不過,隨著冥王星被除名,連這個紀錄也要改寫了。
太陽系三級制
根據行星定義決議案,太陽系將分成以下三類:
1.行星(Planet)
★圍繞太陽運行
★質量夠大,能產生足夠引力,克服自身的剛體力,令外形呈現成流體靜力學的平衡形狀,即近乎球體形狀
★能夠清除自身軌道上的其他物體
★代表星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矮行星(Dwarf Planet)
★和行星的首兩項條件相似,但不能清除自身軌道上的其他物體
★不是衛星
★代表星體:冥王星、穀神星、卡戎和齊娜
3.太陽系小天體(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圍太陽運行,但不符合上述兩類的天體
★代表星體:眾多小行星、海王星以外的天體、彗星和其他小星體 |
|
|
|
|
|
|
|
发表于 8-10-2006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好贴阿!!绝对支持.
从你在10个贴里回答,我有理由怀疑你在灌水。
现先给与警告,如再犯将会扣分处置。
dunwan2tellu
[ 本帖最后由 dunwan2tellu 于 8-10-2006 04:5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0-2006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wl_86 于 1-1-2006 05:22 PM 发表
经计算:
汽油的体胀系数是 0.001 1/K
也就是温度升高一度,
油的体积增加0.1%
马来西亚日温差(最高温-最低温)大约10度,
所以最好的添油时间是早上6点(一天里的最低温)
最差的添油时间是下午3点(一天 ...
多跑几十公里,俺听到这句真的很开心。可惜一场欢喜,一场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0-2006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冥王星被貶為矮行星
星島日報消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於2006年8月24日正式議決撤銷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把它貶為矮行星后,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各方對此反應不一。
76年前發現冥王星的已故天文學家湯博的遺孀說,她對這項消息感到震驚,但她相信湯博泉下有知,是會理解的。
而占星學家表示,冥王星降格是意料中事,影響不大。一些學生則坦言感到失望,但亦有學生認為今后可以記少一個行星。
已屆93歲高齡的湯博遺孀帕特莉亞在新墨西哥州家中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說:“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后,并沒有心碎,但感到震驚。”
她的丈夫湯博于1930年在亞利桑那州的洛威爾天文觀測站內工作,花了數個月觀察宇宙,發現了冥王星,當時他只有24歲。
他本來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發現太陽系行星的西半球人,其余行星都由東半球人發現的。不過,隨著冥王星被除名,連這個紀錄也要改寫了。
太陽系三級制
根據行星定義決議案,太陽系將分成以下三類:
1.行星(Planet)
★圍繞太陽運行
★質量夠大,能產生足夠引力,克服自身的剛體力,令外形呈現成流體靜力學的平衡形狀,即近乎球體形狀
★能夠清除自身軌道上的其他物體
★代表星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矮行星(Dwarf Planet)
★和行星的首兩項條件相似,但不能清除自身軌道上的其他物體
★不是衛星
★代表星體:冥王星、穀神星、卡戎和齊娜
3.太陽系小天體(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
★圍太陽運行,但不符合上述兩類的天體
★代表星體:眾多小行星、海王星以外的天體、彗星和其他小星體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0-2006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際消除貧困日
共同努力,擺脫貧困
孟加拉國北部城市朗布爾附近的眾多水災災民等待救援物資。在自然災害頻繁的孟加拉國,很多人都在最基本的生存線上掙扎。 (新華社)
10月1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14個國際消除貧困日,2006年的主題是“共同努力擺脫貧困”。
為引起國際社會對貧困問題的重視,動員各國採取具體扶貧行動,宣傳和促進全世界的消除貧困工作,1992年12月22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1995年3月,聯合國社會發展世界首腦會議確定1996年為“國際消除貧困年”;同年12月,聯大又將1997年至2006年確定為第一個“國際消除貧困十年”。
貧困問題是當今世介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聯合國發佈的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仍有8.54億人長期遭受貧困和營養不良之苦;有超過10億的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1美元;每年有560萬兒童死於與貧困有關的疾病。同時,世界各地還有11億多城鄉居民喝不上清潔的飲用水,更有26億人連基本的衛生設施都沒有。
貧困是“無聲的危機”,不僅嚴重阻礙了貧窮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也是當前地區衝突不斷、恐怖主義蔓延和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的重要根源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為消除貧困作出積極努力。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一致透過了“千年發展目標”,承諾到2015年將世界極端貧困人口和饑餓人口減半。2006年7月,聯合國公佈的《千年發展目標2006年報告》指出,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國際社會在消除貧困和改善飲用水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為了消滅貧困,必須增加在糧食生產方面的投資,保持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此外,應該給農村地區的兒童提供上學的機會,並改善當地婦女的生活條件。
2006年是“國際消除貧困十年”的最後一年,也是推動千年目標實現的關鍵一年。雖然,近年來全世界在脫貧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各國在減少貧困人口、改善衛生條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遠。聯合國希望透過紀念2006年的國際消除貧困日,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採取切實措施將承諾化為現實,如期實現千年發展目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1-2006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記故事
李斯諫逐客
楚國人李斯只身前往秦國求取功名富貴。丞相呂不韋認為李斯很有才學,將他推荐給秦王,李斯得到了游說秦王的機會。
李斯對秦王說︰“大王,如今周王室衰微,而秦國日漸強大,其他六國如同秦的郡縣一般。以秦國的強盛,再加上大王的英明,統一天下如秋風掃落葉一樣容易,望大王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本來就野心勃勃的秦王嬴政,聽了李斯的話很受鼓舞,馬上任命他為長史,為秦王出謀划策。
依据李斯的建議,秦王派遣有謀略的說客,帶著大量的黃金、寶玉到各國去游說,用豐厚的禮物拉攏各國的知名人士,不願被收買的就派刺客把他們殺掉。同時又施展離間計,使各國君臣相互猜忌,然后派遣大軍前去攻打。李斯因此而被任命為客卿。
廢除驅逐客卿
這時,韓國人鄭國來到秦國從事間諜活動,他勸說秦國興修水利,以便大量耗費秦國的人力和物力,使秦國無力東進。但這個陰謀很快被發覺了。秦國的宗室大臣們便借題發揮,說來自各國的客卿不可能全心全意為秦國效力,請求秦王把他們一律驅逐出境。李斯是楚國人,自然也在被驅逐之列。于是李斯寫了一封情文并茂的秦章給秦王,懇切地勸秦王不要把所有的客卿都驅逐出境。在秦章中,李斯寫道︰“驅逐客卿只能是資助敵國而削弱了自己,這樣下去,希望國家不發生危機是絕不可能的!”秦王嬴政看了這篇奏章,深受震動,于是他廢除了驅逐客卿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職,而且更加信任他了。在李斯的輔佐下,秦王終于在20年后一統天下,建立了秦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1-2006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姓氏一覽
「姓」源於母系社會
「姓氏」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姓源於母系社會,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媯,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的結果,這只能在父權家長制確立時才有可能。因此,當我們讀到「黃帝軒轅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薑姓」時,可以明白,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原分屬兩個按母系血緣關係組織起來的部落或部落聯盟,一姓薑,一姓姬,而他們又分別擁有表示自己父權家長制首領的氏稱;列山,軒轅。姓和氏有嚴格區別又同時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權制已讓位於父權制,但母系社會的影響還存在,這種影響一直到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消亡。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本來收集411個經贈補到504個姓,其中單因姓444個,複姓60個。
中國的「百家姓」順序如下: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褚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尤 許 何 呂 施 張 孔 曹 嚴 華 金 魏 陶 薑
戚 謝 鄒 喻 柏 水 竇 章 雲 蘇 潘 葛 奚 範 彭 郎
魯 韋 昌 馬 苗 鳳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鮑 史 唐
費 廉 岑 薛 雷 賀 倪 湯 滕 殷 羅 畢 郝 鄔 安 常
樂 於 時 傅 皮 卞 齊 康 伍 餘 元 蔔 顧 孟 平 黃
和 穆 蕭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貝 明 臧
計 伏 成 戴 談 宋 茅 龐 熊 紀 舒 屈 項 祝 董 梁
杜 阮 藍 閔 席 季 麻 強 賈 路 婁 危 江 童 顏 郭
梅 盛 林 刁 鍾 徐 邱 駱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淩 霍
虞 萬 支 柯 昝 管 盧 莫 柯 房 裘 繆 幹 解 應 宗
丁 宣 賁 鄧 鬱 單 杭 洪 包 諸 左 石 崔 吉 鈕 龔
程 嵇 邢 滑 裴 陸 榮 翁 荀 羊 于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儲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烏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穀 車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宮
甯 仇 欒 暴 甘 鈄 曆 戎 祖 武 符 劉 景 詹 束 龍
葉 幸 司 韶 郜 黎 薊 溥 印 宿 白 懷 蒲 邰 從 鄂
索 鹹 籍 賴 卓 藺 屠 蒙 池 喬 陽 鬱 胥 能 蒼 雙
聞 莘 党 翟 譚 貢 勞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壽 通 邊 扈 燕 冀 浦 尚 農
溫 別 莊 晏 柴 瞿 閻 充 慕 連 茹 習 宦 艾 魚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終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滿 弘
匡 國 文 寇 廣 祿 闕 東 歐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師 鞏 厙 聶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闞 那 簡 饒 空
曾 毋 沙 乜 養 鞠 須 豐 巢 關 蒯 相 查 後 荊 紅
遊 竺 權 逮 盍 益 桓 公 萬俟 司馬 上官 歐陽 夏侯 諸葛 聞人 東方
赫連 皇甫 尉遲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陽 淳于 單於 太叔 申屠 公孫 仲孫 軒轅 令狐
徐離 宇文 長孫 慕容 司徒 司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6 09: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糖尿病日
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源起
世界糖尿病日為什麼定在每年的11月14日這一天呢?
這是因為11月14日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加拿大糖尿病專家班亭的生日,是他第一個把胰島素用於糖尿病患兒,挽救了這個患兒的生命。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把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在這一天廣泛開展糖尿病宣傳、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動國際糖尿病防治事業的開展。
患者增多 威脅健康
糖尿病現已成為全世界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在發達國家被列為繼心血管疾病及腫瘤之後的第3大疾病。
由於國人過於依賴藥物治療、嗜糖如命、飲食不當及缺乏運動,是造成我國糖尿病得病率高居世界榜首的主要原因。
衛生部長拿督斯裡蔡細歷醫生指出,我國每100萬人口裡,有500名糖尿病患接受治療。目前有1萬3千名糖尿病患接受治療。
「我國每年增加1千500名糖尿病患,這種情況令人擔心。」
蔡細歷今日出席「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推介禮後,在記者會上這麼說。
他指出,大部分國人患病時過於依賴藥物治療,他們並沒有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起居。同時,國人也缺乏運動。
另外,他指出,國人嗜糖如命,平均每名國人的食糖量是每日125克,與標準每日50克,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柔州衛生及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拿督哈麗瑪致詞時指出,根據一項報告指出,30歲以上的國人,有80%沒有運動,20%的國人過於肥胖,30%患有高血壓,有8.3%患有糖尿病。同時,希望屬於患病率高的國人(如有家族病歷,家族遺傳等),每兩年做一次健康檢查。
居世界首 嗜糖如命
令人擔憂的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人們的平均體重也隨之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呈攀升之勢。糖尿病患者不但在成年人中增長,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肥胖的兒童。我國兒童肥胖已達到流行水平,並使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發生率上升。兒童患糖尿病後的危害比成人更大,很容易在青壯年就出現併發症。
由肥胖問題引起
在長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可高達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肥胖與Ⅱ型糖尿病密切相關,在任何種族、任何性別中均存在,尤其是腹型肥胖與Ⅱ型糖尿病的關係更為密切,而中國人多為腹型肥胖。
糖尿病的發生率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些發展中國家,30歲以下的人群中有30%-35%是超重和肥胖。在40歲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約有70%-80%的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經肥胖了。在Ⅱ型糖尿病人中,多達80%的人是超重或肥胖者。
所以,當男性腰圍超過85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時,就應當關心自己的肥胖及血糖狀況了。而且,發生肥胖的時間越長,患糖尿病的機會就越大。
專家警告,亞洲的糖尿病大流行災難日益嚴重,區內各國的衛生機構有可能因此面臨崩潰的一天。
與歐洲比 女性體脂高
《柳葉刀》期刊上的研究報告指出,醫療界開始關注的是,亞洲人是否具有易得糖尿病和肥胖的基因。
研究發現,如果把年齡、性別、體脂相當的亞洲人和歐洲人相比,亞洲人,尤其是女性的體脂比較高,她們的體脂多數囤積在腹部。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亞洲好些人的體質指數(body-mass index)在25以上,這使得他們得乙型糖尿病和心臟血管疾病的幾率很高。25這個指數是一貫用來劃分人體是否肥胖的界線。
報告說,亞洲各地政府應該展開緊急計劃,著重處理人們超重和缺乏運動的問題。
「他們依舊迫切需要加強民眾的體質,因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迅速蔓延將會消耗龐大的保健資源。」
按照定義,甲型糖尿病是基因問題造成的,乙型糖尿病的成因則是飲食不健康和缺乏運動所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1-2006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貓的眼睛為什麼會一日三變
貓的眼睛,不僅早、晚不一樣,而且中午的時候,與早晚也不一樣。
貓的眼睛,為甚麼會一日三變?我們只要仔細研究它的眼球的構造,道理就知道啦。
原來,貓的眼球瞳孔很大,而且瞳孔『擴約肌』的收縮能力也特別強。人類如果視太陽以後,瞳孔雖會縮小,但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縮小了。因此,時間長了,眼睛會感到不舒服。如果在過分昏暗的地方多看了些時間,也會感到頭昏眼花。可是,貓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卻能很好地適應:在中午強烈的陽光照射條件下,其瞳孔可以縮得很小,像一條線那樣;在夜晚昏暗的條件下,瞳孔可開放得滿月那樣圓大;在早晨中等強度光線照射下,瞳孔會形成棗核般樣子。由於它的瞳孔比人具有更大的收縮能力,所以對光線的反應比人靈敏。這樣,盡管光線過強或過弱的條件下,貓照樣能看清東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06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識孫中山
認識孫中山
孫中山
孫中山原名為孫文(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是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總理,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人;孫文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讚揚孫氏「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革命先行者」。在中國大陸也有人稱他為「現代中國之父」。
孫中山 博學多聞
1883年,17歲的孫中山。
孫中山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厚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兩名畢業生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準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併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乾亨行」。2月20日,孫中山先生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 ▌思 想 ▌ ▍ ▎
孫中山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4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似是受到達爾文進化論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複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畫。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天下為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1-2006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識孫中山
孫中山 革命起義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雲為會辦(當時稱為伯理璽德天,即 President),孫為秘書。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先生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徵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洩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
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2],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為國際事件。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啟超等保皇派。
1900年庚子拳亂引來八國聯軍,孫中山藉機聯繫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個清廷陷阱。而後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幹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當地日本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發動起義(稱惠州三州田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後得舊金山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纔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是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一萬五千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赴南洋後,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會總部。1907年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1907年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十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經越南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孫中山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才再踏足中國國土。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矗立於北京中山公園內孫中山塑像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週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在危難中奮擊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鹹起響應。
次數 時間 革命經過
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5年 孫中山率領鄭士良、陸皓東等人,準備襲取廣州。但是事機洩漏,清政府展開搜捕,陸皓東被捕犧牲。
惠州起義 1907年 10月8日,孫中山命鄭士良等人於惠州三洲田發動起義。
潮州黃岡起義 1907年 五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
七女湖起義 1907年 六月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
安慶起義 1907年 七月六日,光復會的徐錫麟在安徽安慶起義。
防城起義 1907年 九月命王和順起義於欽州王光山。
鎮南關起義 1907年 十二月命黃明堂起義鎮南關,並親臨指揮。
欽州、廉州起義 1908年 三月二十七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
河口起義 1908年 四月命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
廣州新軍起義 1910年 二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四月趙聲、黃興等人在廣州領導起義。後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於黃花崗。
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先生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孫中山與國民黨
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兇。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孫中山晚年於書房攝。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國民黨聯俄容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同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病逝.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3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
遺書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他在三份遺囑上簽署。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政治遺囑。
他當日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三個遺囑文件上簽名。 |
|
|
|
|
|
|
|
发表于 26-11-2006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機電池長生不老的秘密 是不是真的 我拿新機 電池拿去試 會不會立刻買多粒電池... 誰試過??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2006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記故事
韓信拜將
韓信曾先后投靠過項梁、項羽,但一直都默默無聞。后來他又轉投劉邦,但還是得不到重視。
韓信曾和蕭何多次談話,蕭何對韓信的才能十分敬佩,多次向劉邦舉荐他,但劉邦只讓他做了個管糧食的官。韓信覺得自己在劉邦手下難有出頭之日,便在一天夜裡逃走了。
逃兵韓信
蕭何聽說后,來不及向劉邦報告,就連夜騎快馬前去追趕韓信。
三天后,蕭何回來見劉邦。劉邦又生氣又高興,問蕭何︰“丞相怎么跑了?”蕭何回答︰“我怎么能逃跑呢?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你去追誰呀?”劉邦追問。蕭何回答說是去追韓信,劉邦生氣地說︰“一個微不足道的韓信,值得你這樣做嗎?”蕭何說︰“大王,韓信並不是平常的軍官,像他這樣的人,天下沒有誰能同他相比。大王假如只想做漢中王,當然不必用他;假如想得到天下,除了韓信,就再也沒有可以與您商量軍國大事的人了。”
劉邦說︰“既然你這么說,我就讓他做個將軍吧。”蕭何搖搖頭,說︰“就是讓他做將軍,他也一定不肯留下。”“那就讓他做大將軍吧!”蕭何連忙說︰“大王真是英明!”
于是,劉邦要把韓信立即叫來,任命他為大將軍。蕭何勸阻他說︰“大王如果真心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就應選個良辰吉日,舉行隆重的拜大將儀式。”劉邦答應了。
劉邦舉行拜將儀式后對韓信說︰“丞相多次推荐將軍,將軍一定有好計策,請將軍指教。”
天下大元帥
韓信謙虛了幾句,就問劉邦︰“大王,您和項王相比,誰更勇敢、強悍、仁厚呢?”劉邦沉默了一會兒,說︰“項王各方面都比我強。”韓信接下去說︰“項王確實很威武,但他卻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士,這是有勇無謀。他對人恭敬慈愛,可是到應封賞有功的人的時候,他卻總捨不得,這就是一種淺薄的見識了。另外,項王背棄了先入關中的人為王的約定,引起諸侯將領的不滿,他還活埋廿多萬秦軍將士,百姓對他也不滿。但您卻與關中百性約法三章,深得民心,如果大王現在發兵東進,關中地區只要發一張布告就可以收復了。”劉邦越聽越高興,后悔沒早點發現這個人才。
從此,韓信就指揮將士,操練兵馬,東征項羽的條件漸漸成熟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06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向口臭說再見?
找到造成口臭真正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根本之“道”。另外,平常要常常注重口腔衛生,才不會一開口就讓人“嚇一跳”。
●氣味芬芳小魔法:
1.經常保持口腔清潔
吃過東西以後,使用能夠消除氣味的牙膏,清洗牙齒與口腔。
2.含仁丹或含有茶葉素的消臭劑等。
3.咀嚼5~6顆綠茶葉後漱口。亦可咀嚼綠茶液後漱口。
4.喝海帶芽湯、味噌湯,或是嚼花生。
5.如果是酒臭,則喝柿泥汁。
6.牙結石積存也會引起口臭,因此必須定期到牙科去除牙結石。
●氣味芬芳小魔葉:
1.可常食用:
花椒、香椒子葉〈直接吃、或涼拌味噌〉、紫蘇葉、紫蘇果穗、橘子、檸檬等。對於因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口臭有效。
2.可嚼生葉:
釣樟、芹菜、薄荷、樟、龍腦菊、生茶葉等。
3.用煎液漱口:
桃葉、枇杷葉吃草葉、忍冬葉、筋骨草、豬籠草的全草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06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發生的原因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06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記故事
背水一戰
韓信當上大將后,帶兵東下井陘口,攻打趙國。
韓信帶領大軍,在距離井陘口30里的地方扎下營寨,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水邊擺開陣勢。兩軍大戰了許久,韓信等人假裝失敗,向水邊陣地撤退。趙軍全部出動,在后面追趕。而韓信派出的2000輕騎則趁機飛快地沖進趙營,拔掉趙軍旗幟,插上漢軍旗幟!
置之死地而后生
趙軍看到滿營都是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佔領營寨,頓時秩序大亂。漢軍乘勢進攻,大敗趙軍,將領們紛紛向韓信祝賀,然后說︰“兵法上最忌諱背面靠水,而現在將軍命令我軍背水擺陣,這是什么道理呢?”
韓信說︰“這不正是運用了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嗎?”將領們都欽佩地說︰“將軍的用兵之術,我們的確無法相比!”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06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
冬至由來
天文學家將圓天分為360度,作為一年時間的分配,自春分起,將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各放在90度的位置上,所以冬至是以陽曆而論,每年的冬至約在12月22或23日。農民曆解釋冬至的自然現象:「斗指戊,斯時因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也最長。」
冬至這一天,對北半球的我們來說,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所以斜射角度最大,日照最不足,太陽東偏南(篇離角度最大)升起,當天正午的太陽的高度角最低約約只有48度,所以白天最短,晚上最長;所以也叫「最長的一夜」。過了這一天,太陽直射位置慢慢往北移(往赤道方向),白天就慢慢地變長起來,太陽高度角也逐漸變大。所以在時序的轉進中,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冬至這一天,冬至成為重要的節日,民間稱為「冬節」。
冬節周代已有,自漢以來,冬節更為隆重「唐書」載:「元正,歲之始;冬至,陽之復,二節並重。」唐代以與新年並重,所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到了宋代民間更為熱烈慶祝,杭州市區休假三日來歡度冬節。
冬至的傳說
河南地區流傳著這麼一則有關冬至的傳說:
何南南陽有個名醫叫做張仲景,醫術十分高明。不管是什麼樣的疑難雜症,只要經過張仲景的治療,都可以迅速痊癒。人們都尊稱他是個醫聖。
張仲景原本在長沙做官,告老還鄉後回到河南老家。還鄉的時候,正是酷寒的嚴冬。他走到白河岸邊,發覺河面都凍成了冰。來來往往為生計奔忙的鄉親們,穿著單薄的衣服,面黃肌瘦,連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看了,心中著實感到不忍。
等他一回到家,登門求醫的人接踵而至。門前車馬雜沓,全是鄉裡官宦富豪人家。張仲景從早忙到晚,可是心 中仍記掛著那些凍傷耳朵的窮鄉親們。到了冬至那一天,他就把家中的工作交給弟子們,自己到南陽東關的一 塊空地上搭起醫棚,給窮人捨藥治療凍傷。藥方的名字 叫做「祛寒嬌耳湯」。
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裡熬煮 ,等煮熟後,將羊肉及藥材撈起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再下鍋煮熟。來乞藥的人們,每人都給一大碗湯,兩雙嬌耳。大家吃了祛寒嬌耳湯後,只覺得渾身溫暖,兩耳發熱。張仲景一直捨藥到年三十,終於把鄉親們的耳朵全治好了。
張仲景捨「祛寒嬌耳湯」的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為了紀念他為人們治病的恩德,每到冬至這一天,人們都要 包嬌耳吃。「嬌耳」又稱「餃兒」,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吃的餃子。傳說吃了冬至餃子,包管耳朵不會凍傷。
相關習俗
(一)敬神明
冬節一早,煮甜湯圓,先在大廳敬供神明與祖先。
(二)拜祖先和祭祖
中午時備酒菜,先祭祖先,然後全家聚餐,歡度冬節。冬至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廟」的就要合族舉行祭祀典禮,稱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後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三)吃甜圓仔添歲
祭祀神明、祖先完畢一家人吃圓仔,全家團圓而食,叫做「添歲」,即古所謂「亞歲」。清代「重修鳳山縣志」記載:「十一日冬至,家作米丸,祀祖先,禮神畢,卑幼賀尊長者,節略如元旦。」
民間在冬節前一、二天,家家戶戶開始磨粉,在節前夕全家大小一起來搓湯圓,有紅的,也有白的,小朋友們則用米粉塑造的家飼如雞、狗、豬等等,俗稱「做雞母狗仔。」
(四)餉耗
在鄉下祭拜結束後,會將湯糰黏一、二個在門戶器物之上,即所謂「餉耗」。高拱乾修「臺灣府誌」中的記錄有「門扉器物,各黏一丸,謂之餉耗。」這雖是清代的習俗,但卻仍存留在我們民間的社會裡。
(五)補冬
在王詩琅所編艋胛歲時記中有關「補冬」的記載如下:「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龍眼乾肉)和糯米、糖炊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現代人到冬天常見街上有「紅面蕃鴨」、「薑母鴨」和各式各樣的「羊肉爐」(土羊肉或洋羊肉,臺灣式或外國式的)。不就是以前家中冬天的補品,一般人繁忙,沒時間燉煮,方便大家進補啊!這些補品都是較烈(熱)的食品,不宜吃太多,會造成流鼻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7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史記故事
長樂宮歸天
韓信被貶為准陰侯后,整日悶悶不樂。
這一天,陳豨被任命為巨鹿郡的郡守,來向韓信辭行。韓信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隨從人員,說︰“你要去鎮守的地方,是國家屯聚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皇上親信寵臣。如果有人告你反叛,皇上一定不會相信,但如果有很多人告你造反,皇上一定會火冒三丈,親自帶兵去攻打你。”韓信停頓了一下,又說︰“假如你起兵后,皇上統兵去討伐你,我在京城裡起兵配合,你就可以取得天下了!”
陳豨一直以來都很了解韓信的才能,很相信他的計謀,就說︰“我一定遵奉您的指示。”
幾年后,陳豨果然造反了,劉邦親自帶兵去平亂。韓信假托有病沒有跟隨出征,他暗地裡派人送信給陳豨說︰“你盡管發兵,我在這裡協助你。”
韓信和家將們準備在黑夜裡采取行動。不料,韓信的一個門客向呂后告發了他。
呂后想立即把韓信召來,捉捕定罪,但又擔心他的黨羽太多,不肯就犯,于是便和蕭何一起商議。蕭何建議說︰“太后不妨派一個人,假裝是從皇上那裡回來的,就說陳豨已被捉住處死,然后通知百官進宮慶賀。那時,您就可以輕鬆地捉住韓信了。”呂后決定采納蕭何的建議。
蕭何親自去告訴韓信,欺騙韓信說︰“你雖然生病,但這是天下的喜事,你還是進宮慶賀比較好。”
韓信來到宮中,呂后立即命令預先埋伏好的武士把韓信綁了起來,就在長樂宮的鍾室將他斬首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7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歷史上的今天
周恩來逝世 (1976-01-08)
1976年1月8日,前中共黨魁之一,周恩來病逝。
簡介
周恩來(1898~1976)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1949~1976)。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淮安。1917年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后赴日本求學。1919年回國,9月入南開大學,在五四運動中成為天津學生界的領導人。1920年去法國勤工儉學。
1924年秋回國后,曾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第一軍副黨代表等職,并先后任中共廣東區委員會委員長、常委兼軍事部長。1931年后,歷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6年12月,當時駐在陝西西安的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由于反對蔣介石拒絕抵抗日本侵略而集中全力反共,發動了武力拘禁蔣介石的西安事變。周恩來任中共全權代表與秦邦憲、葉劍英等去西安同蔣介石談判,和張、楊一起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促使團結抗日局面在中國出現。
抗日戰爭期間,周恩來代表中共長期在重慶及國民黨控制的其他地區做統一戰線工作,努力團結各方面主張抗日救國的力量,并先后領導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堅持國共合作,積極團結民主黨派、進步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國際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對日投降的危險。抗日戰爭勝利后,為制止內戰他率中共代表團同國民黨談判。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一直任政府總理,曾兼任外交部長,并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他擔負著處理黨和國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務。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頭几個五年計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組織實施的。他主張經濟建設必須積極穩妥,綜合平衡。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這次會議解決了印度支那問題,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撾、柬埔寨三國的獨立獲得國際承認。他代表中國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與國間關系的准則。1955年在亞非29國淮安故居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萬隆會議上主張和平共處,反對殖民主義,提倡求同存異、協商一致。他先后訪問過歐、亞、非几十個國家,接待過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和友好人士,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同林彪、江青集團的破壞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斗爭。在非常困難的處境中為使黨和國家還能進行許多必要的工作,為盡量減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損失,為保護大批黨內外干部作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他為實現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和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貢獻。
1972年患膀胱癌后,仍然堅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在中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朮現代化的號召。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周恩來在20年代與鄧穎超結婚,無子女。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7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