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tvalc

海底隧道~槟城郎你们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9-2012 05: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9-2012 09: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_s_k_9 发表于 25-9-2012 01:55 PM
你其實是在反海底隧道?反E&O?還是在反林冠英?

他在反資本主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喜欢说做么不建MRT,而建隧的,请用脑想一想。

建收费大道,建收费隧道,个个发展商都非常兴趣,为什么?因为风险低,回酬高。
几时看过有私人界自动提出要以自己的私人财力建MRT的?我想一个都没有。
都是政府出钱建,世界各国都是这样。

你去问大马十大首富,甚至世界十大首富,有兴趣在马来西亚出钱建MRT并经营MRT吗?他们还没那么傻。
十之八九年年亏本的玩意儿,更不要说想拿回成本,他们会干?
经营MRT,想要达到每天能cover 回operating cost都十分困难,是要天天政府贴钱很多年的。

既然是由政府出钱,那么,钱当然是由中央政府出,州政府那来这种财力?
中央不出,在这里鬼叫说什么“做么林冠英不建MRT”有鬼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槟城建地下隧道直达到北海对槟城和外州的人民都是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中央政府反对是因为没有机会A钱和拿到管理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12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冠英:敦林大道属联邦 申请加宽3年才获批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凌晨十二时二十一分



(槟岛西南区27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说,敦林苍祐大道(峇都蛮区段)行人天桥下的道路加宽计划,只不过是一项短短5个月便能完成的工程,皆因那是联邦道路,申请批准居然要拖到3年。他说,由于敦林大道属联邦道路,提升路段必须得到马来西亚大道局(LLM)的同意。

他续称,即使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FMM)和槟城自由工业区公司联合会(Frepenca)支持加宽计划并致函联邦政府要求批准 ,但还是拖了很久才能成事。

林冠英昨晚在贵都酒店与槟州工业界代表对话期间,提到交通系统课题时,如是说道。

“所以,一得到中央批准,州政府即刻委托私人界进行加宽,因为私人界的效率很快,如果等中央做,不知道还要等到何年何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8-9-2012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要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2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 不怎么想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0-2012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要,也不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12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大桥Perai-Penang Island; 第二大桥Bukit Tambun-Penang Island; 海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12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底隧道 要   要   要

码头 / 货柜港口   要   要   要

必须发展
   要不没有收入
      

阿马的功夫和
技巧还蛮好用的呢
本帖最后由 sawadee 于 5-10-2012 10:1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13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需要,不然北海人去槟城要绕tmd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13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iki了一下,香港的才3.2亿港币,马来西亚海底隧道如果公开招标,相信会比第二大桥的45亿便宜啦。


概要
海底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隧道全長1.86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車速限制70公里。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於奇力島,位於港島東區。因工程關係該島已與香港島連接。北端出入口位於紅磡灣填海區。收費廣場位於紅磡灣出口,共有16個收費亭,其中10個為人手收費亭,2個為專利巴士專用的快易通自動繳費亭,而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線行車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其次為東區海底隧道。其雙線雙程行車的舊式設計,使隧道的行車流量早於通車10年後已經飽和,往港島方向幾乎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尤其是早上8時至10時)都會出現交通擠塞。因此,除隧道收費外,由1984年6月1日起,當局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冀減低流量,但成效甚微,後來政府決定在1986至1989下半年期間建設東區海底隧道以分流部分車輛以減輕壓力。該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專營權將在2016年8月1日屆滿,交還香港特區政府管理。
紅隧九龍入口位於港鐵紅磡站旁,由於東鐵綫西鐵綫不能直接過海,不少乘客會在港鐵紅磡站下車,前往紅隧收費廣場的巴士站再轉乘過海巴士,特別在早上上班時間,過海隧道巴士站經常擠滿乘客,排隊上車的人龍有時更長至連接港鐵紅磡站的天橋。為此,巴士公司由1991年6月19日起,開辦在早上繁忙時間由紅隧收費廣場前往上環301號線以疏導乘客。

本帖最后由 shower999 于 27-2-2013 10:3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ower999 发表于 27-2-2013 10:27 PM
wiki了一下,香港的才3.2亿港币,马来西亚海底隧道如果公开招标,相信会比第二大桥的45亿便宜啦。

这一些应该是在港督的行政和监管下进行和完工的吧?且不论时市成本是多少,品管,施工和流程应该是以当时世上数一数二的SOP来进行的吧?从概念到实现,其内容和重点和意义和议程,也跟我们现在谈的这个不能相提并论吧?
你如果拿第二大桥的案例对照的话,JKSB和两个主要承包商的风风雨雨,你可能就会对我国的project management的各方面信心指数保持“有所保留”的态度了。。。海面上的,从筹备到合约到开工,都差点考倒不少人和闹出笑话了(我方),还来一个要求更高(长期来说),一丝一毫偏差都会代价损失惨重和人命关天直至往后几十年的。。。汗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_s_k_9 发表于 28-2-2013 12:44 PM
这一些应该是在港督的行政和监管下进行和完工的吧?且不论时市成本是多少,品管,施工和流程应该是以当时 ...

起来做么 岛塞的话 还不是一样塞 起再多桥也没用

话说 这里比较安全 我怕 还是这里好
本帖最后由 baby31 于 28-2-2013 02:0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_s_k_9 发表于 28-2-2013 12:44 PM
这一些应该是在港督的行政和监管下进行和完工的吧?且不论时市成本是多少,品管,施工和流程应该是以当时 ...

香港3.2亿仅供参考。

希望马来西亚的工程通过公开招标,能够达到便宜又好的效果。

毕竟IJM老板管有缘说过,我国的某些公司其实实力强大,价廉物美,只是政府贪污腐败,把工程独揽,再廉价的二次,三次承包给Contractor。

所以只要公开招标,严厉管制,即使收费,最后人民受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2-2013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aby31 发表于 28-2-2013 01:37 PM
起来做么 岛塞的话 还不是一样塞 起再多桥也没用

弹丸之地,没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却用起两岸三通的口号了。。。佩服佩服!

你又不是第一次遇到神枪手,身经百战百毒不侵鸟啦。。。
本帖最后由 baby31 于 28-2-2013 02:0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ower999 发表于 28-2-2013 01:39 PM
香港3.2亿仅供参考。

希望马来西亚的工程通过公开招标,能够达到便宜又好的效果。

倒是可以以别些较次要和较低预算的工程开始的,用不着一来就往心脏操刀。。。吃力不讨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_s_k_9 发表于 28-2-2013 01:56 PM
弹丸之地,没有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却用起两岸三通的口号了。。。佩服佩服!

你又不是第一次遇到神枪 ...

塞车 问题 除非那些热门道路得到加宽 或 有更好的方案 不然很难解决的

是不第一次遇到的 只不过 有点莫名其妙 所以 我情愿不要进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2013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aby31 发表于 28-2-2013 02:06 PM
塞车 问题 除非那些热门道路得到加宽 或 有更好的方案 不然很难解决的

是不第一次遇到的 只不过 有点莫 ...

不说80年代和之前,90年代以后,我真的有走过不塞的城市道路, ~ 1997后.。。好好走,连KL都顺畅到爽到不得鸟。。。车辆的总数没少到(今天该是倍增了吧),不过很多都停在二手车行和各银行的私人停车场。。。

那件事该告一段落了啦(没有人再去撩起火头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6-2024 12:33 AM , Processed in 0.08758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