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心心小孩

认识觀世音菩薩(加了新动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4-2012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4-2012 02:22 AM 编辑


《通议》说:‘此题虽十九字,而独重在首楞严三字而已。......’


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在《涅槃经》中,佛自释如是)大定之总名也。一心之异称。’首楞严之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乃世尊金口所宣,不容疑惑。

大师又曰此即一心之异称。所以首楞严即一心,一心生万法,‘一切无如心真实’(布袋和尚禅语),于是一切事即一切法,即是一心,自然就究竟坚固矣。

古德谓为‘彻法底源,无动无摇’,也正是此义。

又《通议》解释其余十六字曰:‘此一心具有体相用三大义故。一者体大,二者相大,三者用大。’

什么叫做大?‘大者,谓此心体,广博包含,极法界量,大而无外,体绝名言,强名大也。’就是说心的本体,广大无边,包含全法界,除了本身,不更有外部,无法安名,不能描述,勉强叫做大。

‘佛顶’,约喻‘以明相大也’。佛卅二相第一相名为无见顶相。

佛初生时,乳母捧佛注视,看不见佛顶。又佛成道后,东方应持菩萨,欲见到佛顶,他上升了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佛土,仍然看不到佛顶。为什么看不到?

《通议》说得好:‘以此至极无相之顶,以喻广大无外之心,无相而不可以见见,故为相大也。’

佛是至极之圣,顶是人身最尊无上之部。但此顶相不可见,乃以此最尊最上无相之顶相来比喻广大无外的一心。

有相则可见,但此心无相,故不可以见来见到。所以是‘相大’。

此外从‘如来......万行’都表用大。一切诸佛乘此一心以跻(达到)极果,究竟无余,故云了义。

一切菩萨乘此一心到如来地,故云万行。

以此一心具上三义(体大相大用大)故为大定之总名。’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4-2012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4-2012 01:14 AM 编辑


首楞严即一心。以一心为乘,到如来地,圆证极果。


‘若以此一心而照万法,则法法全真。故云一切事究竟坚固。若了一题则全经之旨,思过半矣。’

经中佛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故于经中,二十五圣各各宣说悟入三摩提之法门。

观音自述耳根圆通法门,居二十五人之末,但文殊评选则居二十五圣之首。

至于‘三摩地’我们翻‘三昧’、‘正定’等等。但此经的三摩地,不是普通所说的正定。

一般打坐,修观,如果是正法修行,正的知见,都可以入正定。也叫三摩地。

但是楞严的三摩地超出这些。称为首楞严大定。

大定就没有什么叫出定,没有什么叫入定。大定无出入。

这个大定有两个殊胜之义。

一、圆定。不是一般只是自心不动,而是统摄万法,成一定体。‘日月经天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乃成‘一切事究竟坚固’大定。成与坏,生与灭,无不究竟坚固才是圆定。

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称妙定。所以于心性外,另用工夫所得之定,都不是妙定。

合以上圆妙两义,就是首楞严王三昧,也称首楞严大定。也即是经中所说的‘三摩地’。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4-2012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4-2012 01:36 AM 编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经文中‘尔时观世音菩萨’,就在大势至菩萨说完之后,‘即从座起’,观世音菩萨就站起来。‘顶礼佛足’,恭敬向佛礼拜,‘而白佛言’。
首先他说‘世尊’(这是佛的十号之一。也有人解释为十号的总称。)‘忆念我昔’,‘忆’是记忆,‘念’是思念,‘忆念我昔’就是忆念过去,过去久远啦!是‘无数恒河沙劫’。恒河有多少沙子数不清。而这个时间单位是劫,这个时间之长又是说不清的。说不清多么长的时间,又有无数恒河沙子那么多,这个总时间就久远久远又久远了。

那个时候有一位佛出世了。佛是不断出世的,所以过去的佛是无量的,现在的佛是无量的,未来的佛也是无量的在坐诸位都是未来佛呀。

那时候有出现于世,佛的名号是观世音。佛佛相传,所以古佛是观世音,他的菩萨弟子的名号仍是观世音。

这位观世音菩萨在观世音如来之前,就‘发菩提心’。大士在佛前发了菩提心这正是关键,只有发了心的人,佛才把最殊胜的法来教授于你。

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你要种稻田,必然先有了稻种,因为你真是要种啊,所以才告诉你应该怎么种,怎么培养,一一的告诉你所有的方法。

你手里根本没有稻种,没有种子,只是在空谈那就等一等吧。等你有了种子再说吧。

观世音当年在如来前发了菩提心,彼佛就教我了,就传授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此即‘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底下先解释‘菩提心’与‘闻思修’。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4-2012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4-2012 12:52 AM 编辑


菩提。这是印度话,它的含意就是觉悟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了彻底觉悟的心,也即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的心。愿共一切众生究竟觉悟的心。

这个有三个意思:一个是本觉,一个是始觉,一个是究竟觉。所以三觉一齐圆满才成佛。

本觉就是人人本有的本体,也就称为本心,妙明真心。也就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的法身。这个称为本觉,是人人所本有的。

但你不知,就像自己有颗宝珠藏在衣服里头,你不知道。自己以为是个穷汉,可是无价宝珠在身上,自己不知道。这是本觉。

当你发起一念背尘合觉之心,要恢复本来,以达到究竟觉悟,这就是始觉了。你开始觉悟了。

所以我们如果有了这样的心,精勤去修哇,始觉开始在放光啊,始觉应合乎本觉,如珠放光,其光首先照亮了珠的本体,这就是始觉合本。

以后达于究竟圆满,就是究竟觉。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4-2012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4-2012 01:37 AM 编辑


所以发菩提心哪,就是要发这样一个心。依始觉的智慧,继续发心,勤求究竟觉,即是发菩提心。

可很多人不明白发心的重要,念佛只想求得世间好处,这是非常可惜呀。

大家要知道要往生极乐世界呀,二乘种性的人是不能生啊!

岂但是只求人天福报是不行,若只是想生极乐世界去享受,怕受生死之苦,要出离娑婆,只是一个小乘的心;你只是了自己呀。

如果这个心你不能扩大的话,你就是二乘的种性。《往生论》中世亲菩萨特别讲了,二乘的种性是不能往生的。往生的人都是大乘的种性,都是发了菩提心。

所以《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每一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心和念佛两个要素,少一个都不行。

所以菩提心是心中之王。菩萨要修行,要以此心为先。若不发这个心,你一切的万行都没有根本,就无从建立。

《华严经》有句话很深刻,大家目前很难理解,但应当仰信。慢慢去修持总有一天会懂得的。

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了利他的心,忘了觉悟的心,你就是作善法,也只是作魔的事业。可见菩提心的重要。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12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4-2012 12:40 AM 编辑


《起信论》很多人读过,菩提心就是《起信论》的三心


一个是直心,我们常说直心是道场。大家以为直心只是很直率,没有那么些弯弯曲曲,这个解释很浅。

《起信论》直心正念真如法。

不落二边称为正念,正念中以智慧来观照真如,就是正念真如的直心。

如,就是相如。相如,当然要有彼此两个才能说如。所以他不是一。既然如了,彼此就是一样。一样就不异(异就是两样)。

所以‘如’是既不一又不异。言语就不能及,思想也不能及。

所以不正念真如,这个直心是不容易生起的。直心是大智慧的心。

深心,就是要乐修一切诸善行故。诸善奉行,就是对于世出世间,自觉觉他一切众善都爱乐奉行。

第三个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要拔一切众生的苦,对于一切众生的苦,我们都不分冤亲平等对待给拔除。

所以《起信论》的三心就是菩提心,最为宝贵了。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5-2012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5-2012 01:17 AM 编辑


如过去国王太子,他还是一个小娃娃,还在繦褓之中,还要人抱著,
任何大臣,哪怕是白胡子的开国元勋见到时都要礼拜,是不是?看见太子焉有不礼拜之理呀!就是如此。

初发心的人,你要发了菩提心,那一切二乘种性和以下的都应该向你恭敬。就是如此。佛法之中这是最重要的。

所以《华严经》一百个比喻说明菩提心的重要。

观世音菩萨就是发了菩提心,这个菩提心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心。心跟佛跟众生这三方面没有差别。这也是《华严》的话。

所以后来等观音成道之后,就跟十方诸佛同一慈力,和一切众生同一悲仰。即同于诸佛又同于众生。就是心、佛跟众生,他三个都无差别。发的是这个心,得的果也是这样的果。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5-2012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5-2012 02:17 AM 编辑


‘彼佛教我从闻思修’。


观音大士在佛前发了菩提心,彼佛(观世音佛)就教授了‘闻思修’三慧下手的方法,但此处的三慧不同于通常一般的三慧。

一般的闻思修,闻到了经教的道理,并能理解这就是闻慧。我依著这个道理起了正的思维,这个就是思慧。所闻的都想通了,接受了,理解了,依教奉行这叫作修慧。这是一般所说的闻思修。

但是观世音如来教导观世音菩萨的这个闻思修,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这个闻慧是指耳根的闻性,是你的耳根能闻的本性。

人人都有自性,但是为什么单说闻性,不说别的呢?不说‘知’,不说‘是’,而说闻呢?就因为众生耳根最利。

我们耳根入门,容易明白自己的本心,见自己的本性

此处的闻慧是指从耳根闻性,生出始觉的智慧,不再去驰求耳外的音声,而是返转回来注听自耳能闻的自性。

‘思’也不是一般的思维,而是离开一切想念的,用正的智慧来观察能闻的自性,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有人念佛,问念佛的是谁呀?现在追究一下能闻的是谁呀?这就是思慧。

念念都是返回到自己,即所谓返闻自性。念念返观,始觉合本,发明本来心地的原有风光,这才是修慧。

所以这个闻思修三慧是比一般的大大地深入了一步。

由此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严大定。但是这个定和慧是不二的。

三摩地从修到证,最后寂灭现前,证入圆通,即是‘入三摩地’了。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5-2012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5-2012 01:10 AM 编辑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以上是观音依古佛之教,从浅入深的全部修习过程。也即是从三慧入大定的经过。‘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正是从闻性下手。

‘初’指最初下手之处,‘闻中’就是在闻性之中。

‘入流’,驰求声音叫作出流不听外声返闻自耳的能闻之性叫作入流

‘亡所’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

眼睛看见红花绿叶,这些花叶就是所见,耳朵听到钟鸣鼓响,这音声是所闻,肉味是舌根所尝,孔子听了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忘了舌根的所。

声音无动于衷,是观音最初步的忘所因为耳根能听就叫能闻,能闻的本性叫作闻性。

这是单从耳根说,实际闻性也就是全体自性的作用。

可见一下手用功,就是从本体上,从自性上用功。

这是一个很深入的法门。有的人把它讲浅了。佛经涵义,你深入发挥是好的。如果本是很深的,你讲浅了,就不甚如法了。

观音大士闻性之中‘入流亡所’,就是入了闻性的流,绵密相续没有间断,默照在闻性之中了。

入了这个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记了所闻的声,就叫做‘亡所’。

参究自心,在心光内,注在闻性中,入了流,忘记了所听到声音的尘,故称‘入流亡所’了。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2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2 01:35 AM 编辑


这个地方是非常重要。‘所’字呀,是修行的一个关键。


在本章之前,佛弟子富楼那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就指出,其关键应在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对立,扰乱生尘,引成尘劳烦恼,于是‘起为世界,静成虚空’。

可见清净本然之中,只因‘立’了个‘所’,于是出现山河大地,出现种种众生问题都由于立了所

本经又说: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众生立了所,有了所见、所闻、所知,都有对待,一切成二在这以后就不能而只能想了。

所以立了这个‘所’就是众生入迷的根本。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12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5-2012 12:37 AM 编辑


现在我们要回头,要觉悟,就必须从忘掉这个‘所’开始。


后头更有许多层次的‘所’,一层一层地把这个‘所’忘掉。


第一步是什么呢?先忘掉我们所闻的声音这个尘,把这个‘所’忘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见音声,就分别呀,这个音声是美呀?是丑哇?是噪音哪?是乐音哪?爱听不爱听啊?这是顺我的,是称赞我的。这是批评我的,毁谤我的。于是许多烦恼都来了。

由于所闻的声音,增加你很多烦恼。这个是什么呢?这就是背觉合尘哪!

你本来是佛,本来平等,一切事究竟坚固。现在你就完全违背了,你就被这个声尘所迷惑,而生出无边烦恼,生出无量是非分别。这不正是背觉合尘哪!

那么如果你返闻哪,自心不在这一切音声上头,自心所向者,不是向外,你回呀,回转来,不去听那个声音,而是去用耳根听我的能闻的本性,这就是返闻了嘛!返回来了。

能闻者是谁?这个谁那就是你的闻性,你的主人翁,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你的本来的觉性就是你的本来的妙明真心。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5-2012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5-2012 12:56 AM 编辑


因此这就是背尘合觉的开始。


这是两条道路:你到底是背著觉悟向著外尘,还是背开外尘向著觉悟呢?

观世音菩萨就是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念念内照,于是入于返闻照性之流。于是自己自然离开声尘,也即是忘记了所闻,而‘亡所’

这只是初步功夫的相应,因智光内照,而显定力,这是功夫。声尘自亡,这是效验。

永嘉禅师说:‘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也即是,不能亡所就不能入流,不能入流也就不能亡所。

可见‘入流亡所’是修证圆通的总诀。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12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12 12:30 AM 编辑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楞严说通》解释为:‘前之亡所,且唯亡动。今之既寂,乃是动结已除,静结方显也。既寂之后,加功进力,反闻功夫,展转深切,以至寂静亦亡,则动静二尘,迥然双脱矣。’

这就是说:亡掉了声音,这是亡掉声尘的动相,动相不能妨碍自己,于是解了声尘的动结,但动相一除,马上显出声尘的静相,这是声尘的静结。仍是外尘的结缚,必须继续入流,返观闻性,来解除掉。

所以我们在修行道路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停步不前。当动相消除不能为碍之后,自然出现静相,若留恋这个静相,还是有所著,所以需要更进一步。

不住于静尘,仍是返究能闻静尘者是谁(也即知静的人是谁)?若心住静尘,即是闻静尘,是出流,而不是入流了。

若能返闻自己能闻静尘的闻性,于是静尘也不能为碍。声尘的动静二结,一齐解除。故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2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12 12:59 AM 编辑


憨山大师《通议》中,有极精妙的解释。如下:

‘六根顺流(出流)奔境,故随情造业。今于耳根思修,则不缘外境矣。

入流者,返流也。逆彼业流(业流即指顺流(出流),谓驰向外境声尘,随情动念,造种种业,所以叫做业流),返观闻性,

则不由前尘(当前外境的声尘)所起知见(不为声尘起心动念)而闻性现前,尘境遂空,故曰亡所。这又说明了非入流不能亡所,非亡所不能入流。

下云:‘且未观闻性之前后,以境(指外境)有动静,则听不出声矣。今观闻性寂然。则境(指返观所缘之内境,即闻性)无动静之相。故曰“了然不生”

大师所说的妙谛,一时不易领悟,所以再引证一段唐代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中禅语,来辅助发明。

禅师开示:‘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门,令汝还源。汝还闻鸦鸣鹊噪之声么?’

曰:‘闻。’

曰:‘汝返闻汝闻性,还有许多声么?’

曰:‘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俱不可得。’

曰:‘奇哉!奇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我更问你,你道到这里一切声,一切分别,总不可得。既不可得,当伊么时(彼时),莫是虚空么?’

曰:‘原来不空,明明不昧。’

曰:‘作么生是不空之体?’

曰:‘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

曰:‘此是诸佛诸祖寿命,更莫疑也。’

以上广引古德的心要,只是希望读者,对于观音返闻自性入理之门,有一个正确理解。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12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4# 念弥陀

弥陀兄,恐龙向你请安。

弥陀兄,吃有时;睡有时啊!


好好照顾身体,才能渡化众生呀!

阿弥陀佛。


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012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2012 01:01 AM 编辑

感恩  恐龙大大  发大悲心  利乐诸有情  愿吉祥安康!阿弥陀佛_/\_


《华严经》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点一盏光明灯,给迷途的众生,于慈光照耀下,身心得大安稳!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南无阿弥陀佛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6-2012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6-2012 12:41 AM 编辑


由于目前修行人中多有急于求成的偏见走上歧路。因此介绍二件实际经验,请参考。


(一)圆瑛法师,他是中国佛教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他提到: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从福建到了苏州,参一位大德叫作冶开和尚,学禅。

他就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他连参三年,决心要见本来面目,了此生死大事。

等到他三年之后,二十四岁的时候,闭关打禅七,一心参究,到了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的程度。

一切时一切处,自己的心光就照著这一句话头上。‘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什么是我本来面目?’到了第十天的下午,打了二板香,止静之后,参究间得力,心身忽然空了,身也没有了,心也没有了。

啊,内外都虚融,环境也没有了,入了一种定境。

这个时候的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啊。可是一动欢喜之心,境界就消失了。

底下再一枝香,还想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了,一直都没有了。等到圆满之后考工时,报告了这个情况。

说了之后,冶公老和尚说:‘你以后还想要求得这个定境吗?’他说:‘是呀。’老和尚就警戒他:‘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所以这是很重要的话。吸取前人的经验,免得走错路。

我们修行人不少哇,所谓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

这个话我们要注意呀!天下有多少牛?牛有多少毛?修行者像牛毛那么多,成功的呢,如麒麟的角。

谁见过麒麟?麒麟的角有几个?极言其少。

就是因为修行的道路很长,又多有歧路(岔路),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与开示。你有求,魔就得到机会了。

圆瑛法师谨遵师教,当二十八岁时,在浙江天童,也是打禅七,在第八天晚上,这个清静境界又出现了,比以前更殊胜,其乐也更微妙希有,从此相信宗门真有奇特事,再读《楞严》,以前所不懂的就都懂了。

底下他说,可惜以后我在庙里担任职务,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事业,主持佛教会,以致误了禅功。‘未明白本分上事’。老法师十分谦虚,我们赞叹。他越是真实,我们越赞叹。

现在有的人自夸三关齐破,我们对于他要先打一个问号。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2012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6-2012 01:53 AM 编辑



(二)以前我在广化寺讲《净土资粮》之后,有一位年长的女居士,她面目枯槁,形神憔悴,心神惶恐,精神紧张。
她告诉我说:‘我一生念观世音菩萨,我就想能看见观世音菩萨。等我真的看见观世音菩萨,谁知从此不得了了。我现在简直活不成了。成天眼前都满是怪相,不知有多少都在追著我,围著我。请来多少人坐在自己屋子里,还照旧是看见许多怪相,我白天不能休息,晚晌儿不能睡觉,我简直要死了。’

后来她说有人劝她念大悲咒来对治,问我怎么样?我说:‘你不要念咒来对治,俗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对治的话,这个结就更紧了。’

我就对她说了一则公案:‘有位古德在深山中看上了一个清幽之处,他就造个茅蓬住下来,谁知各地实修的人,闻风而至,很快就搭起了一片茅蓬,成了一个共修的道场,此地本是山精野鬼等居住之地,他们要赶走这些外来户,所以日现怪异,大众十分惊恐,无法静修,纷纷请求迁居,但古德不动。

三年后,一夕晚坐,有一僧说:“现在很安静,一点也不闹了,看来还是老和尚对了。”

这时古德笑著说:“野鬼伎俩千般有尽,老僧不闻不睹无穷。”

于是我对她说:‘您就用这个不闻不睹的方法吧。’

她要求我女儿把古德这两句话写给她,当这个字条送到她的手中时,马上所有一切怪相顿然完全永不再见了。

可见对于瑞象、神通等等的希求心是十分有害的。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6-2012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6-2012 01:20 AM 编辑


所闻‘动静二相’既已‘了然不生’,所修之法,加功渐进,定力加深。

《通议》所说:‘“如是渐增”等者。由境寂灭,复增现行,以所闻声尘既无动静(皆不可得),则此闻根亦泯,故曰“闻所闻尽”。

因为声尘是我们所听到的,咱们能听到的是耳根。现在声尘的动静两结齐消,所剩下的只是能闻的耳根,根也是结。

相对了然不生,就没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内相也随之而同尽。于是‘泯然豁然,无复内外,即根尽之相’(以上是《说通》句)。

于是破了根结,又进一步了。此时先得人空。

‘尽闻不住’,所闻能闻俱尽,就是‘尽闻’但决不半途而返,要一往直前哪。

根尘都没有了,怎么知道的?自己有觉嘛,觉到的。由于智慧嘛,所以能觉。觉照,照到这个根尘俱空。

所以由于能觉,才知道根尘都空了。根尘俱尽唯剩一觉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堕无为深坑,所以‘不住’。

唯当加功再进,透过此关。当能闻与所闻都消除之后,根同尘都一齐迥然脱落,当前出现的是清湛纯一没有边际的境界。

这个境界正是自己所觉到的。既有所觉,必有能觉,能觉即是能观照这个境界的智慧有能觉与所觉,这就又是一层能所。

‘尽闻’能闻与所闻的尽除,破了根结。达到根尘齐泯的境界,能照这个境界的是能觉,属于般若。

住于这个‘尽闻’的境界,还有能觉与所觉,能觉的智所觉的境相对,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对,仍是障碍。不能吝惜此智,都应舍弃,来破除法执。

《通议》说:‘根尘双泯,为尽闻处。而亦不住尽闻之觉,更增观行。根尘既泯,而此观智亦亡,故觉所之觉亦空,此空观智也。’

憨山大师说,尽闻则根尘皆尽,不住则继续进修,所觉的境是根尘齐销,了不可得,所以能觉没有对待随之也空,所以‘觉所觉空’,于是破了觉结。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2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6-2012 01:26 AM 编辑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空与所空又是一层能所。

刚才说‘觉所觉空’,其中的空观智,即是现在‘空觉’中的‘空’字。

‘觉’字呢,就是能觉和所觉。这个觉结空观智解除了。

因有这个空空掉能觉与所觉。觉的结是解开了,但留下空结,还须解除。

能空和所空,宛然仍在。一个能,一个所,又是一个对立。

还要加功进修入流照性。达到‘极圆’。于是不但所空的智境全息灭了,能空的这个空也灭。这就是‘空所空灭’。

打个比方:就像拿木头钻木头来取火,木头钻木头,钻来钻去,一下火出来了,钻的木和被钻的木都烧完了。空所空灭就是这样。

能空的和所空的都灭,两个同时都没有了,‘空所空灭’。这就解了空结证了法空。‘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以上由于‘空所空灭’,破了空结,证了人空与法空,但其中末后的一个‘灭’字,仍是一结。

动、静、根、觉、空、灭是六个结,都是生灭法。

解结次第:第一步动结灭了(破了声尘的动相),静结就出生了。再破了静结,声尘的动静二相都消,只显能闻耳根,于是静灭根生。

耳根之外没有了可作对待的声尘,于是根结也不存在了。根结也破了,此时根尘全脱,唯有照境的觉智,这是根灭觉生。

所觉之境既离根尘,能觉之智仍在,若常对待,仍有能所,此智亦须放舍。

于是能觉与所觉俱空,觉结灭而空结生。‘空所空灭’则空结灭而灭结生矣。

到此若常住灭相之中,被灭相所障,是一种顶堕,正在百尺竿头,更须进步,到此也必须著力去灭除,但不存执著之心,以俟一刹那顷,灭相迥脱本理现前,六结俱解,顿证一心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10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1-2024 09:31 AM , Processed in 0.1721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