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4-2009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这里的故事,感觉有点词穷了呢~

故事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另人感动,教育真的是人生一大智慧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4-2009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小薇CT_Girl 的帖子

其实当我看了这些故事以后呢,除了感动之外也很惭愧!

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做的事

所以现在只好一点一点的慢慢做。。。先从对家人说话的语气做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4-2009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钦生 于 7-4-2009 09:15 AM 发表
其实当我看了这些故事以后呢,除了感动之外也很惭愧!

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做的事

所以现在只好一点一点的慢慢做。。。先从对家人说话的语气做起

呵呵,我也是

开始学习跟家人说谢谢,说对不起,说早安

可是有时还是脾气坏坏的,好像家人欠到我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4-2009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敬篇 《事死者 如事生》

“事死者,如事生”。侍奉已故父母的态度,跟在生前的态度,绝对没有两样。父母对我们的期许跟教诲,绝对不会因为父母离去而有所改变,甚至要更加努力才对,要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一位小朋友刚好他的外婆去世了,他们坐在灵车里,他的舅舅端着他外婆的骨灰。在路上比较颠簸,他的舅舅马上就跟开车的人说:“你开慢一点,因为我母亲不习惯坐快车。”

孩子看了也很感动,回到学校就跟老师说:“老师,我舅舅的行为是不是事死者如事生?”

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孩子,孩子是很有悟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09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一开始不明白【事死者 如事生】的意思
看完故事立刻就明白了

大人的榜样很重要
小孩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感受到的悟性也比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4-2009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老公有楼主一半的知识就好了。。。天天叫他讲一篇给我和儿子听。。。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9-4-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ifang 的帖子

其实你不妨自己把故事记下来说给孩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4-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篇 《饭前感恩》

孩子常常把他们所学到的表演出来。有一次,一个孩子的家族聚餐。一说开饭,这个孩子立刻就合掌,口中念念有词。所有长者本来筷子都要夹下去了,看到他这样专注,就都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把眼睛睁开,这些长辈说:“你刚才在做什么?”

他说:“因为饭前我们要感恩。所以,我刚刚在念,感谢父母生我养我育我,感谢老师教我训我,感谢同学陪我一起成长,感谢农夫辛勤的工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这餐饭还没吃,孩子的行为教育了当场所有的大人。当孩子所做出来的行为,能够影响到众人时,他就会感觉到他跟社会息息相关,他也有能力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4-2009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篇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除了自己的父母要爱护,他人的父母要尊敬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引导孩子,要尊敬每一个行业的人。

有个小孩,他的母亲叫他跟门口的保安人员敬礼,说叔叔好!不管怎么说,孩子就是不肯敬礼。

为什么一个孩子才四、五岁,却连给一个长辈鞠躬都不愿意,原因何在?一个小孩子分别心如此重,这是上一辈的人势力,他受到不良的影响。当我们无形中对于收入比较低的人,表现出轻慢的态度时,孩子就在学。

母亲警觉到这一点,所以就站在那里说:“你今天不给叔叔鞠躬,不能回家。”:@

孩子脾气也很倔强,依然不肯敬礼。接着母亲就跟孩子说:“所有的人、所有的大人都在为社会付出,从总理到保安的叔叔。你看,是他们帮助我们守卫家园,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全。而最不需要被尊敬的人是谁?就是你!你对家、对祖国、对社会还不能做出奉献,你还如此傲慢。所以,我们应该要感谢这位叔叔。”:@

孩子终于恭恭敬敬给保安人员敬了礼。母亲抓住这个机会,降伏了孩子的傲慢心。所以,我们应该对各行各业都平等对待,从他们付出的精神中,去引导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4-2009 07: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篇 《感恩是和谐相处之本》

在学校,有位叔叔每天来帮他们换饮用水,水瓶相当重。

有一天,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帮我们每天换水的叔叔很辛苦。”

学生提议:“老师,我们明天是不是应该谢谢这位叔叔?”

老师听了很欢喜就说:“好!我们明天来谢谢这位叔叔。”

第二天,当这位叔叔走进来时,面无表情,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学生一看他走进来,就集体对他说:“叔叔好!”换水的叔叔愣了一下,只是点点头。

以后这位叔叔再换水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说:“谢谢叔叔!您辛苦了。”这位叔叔立刻露出会意的微笑。从此以后,换水的叔叔只要到了这班同学的教室,马上就露出满意的笑容。

所以当我们敬人,人就会尊敬我们;当我们处处感谢他人,人与人就会相处得非常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4-2009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篇 《饭前感恩》令我想起这里有户人家,孩子在用餐前在感恩,但是父亲非常生气破口大骂,因为孩子是在祷告感谢主,不是感谢父母,结果每次看见孩子祷告孩子就会被骂,可是孩子还是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4-2009 1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薇CT_Girl 于 11-4-2009 08:52 AM 发表
感恩篇 《饭前感恩》令我想起这里有户人家,孩子在用餐前在感恩,但是父亲非常生气破口大骂,因为孩子是在祷告感谢主,不是感谢父母,结果每次看见孩子祷告孩子就会被骂,可是孩子还是坚持


其实如果父母不高兴的事最好就不要做了!(如果不会违背道德法律)

所有的教育(宗教或者非宗教)都以孝为先,其实宗教的教义都是提倡孝道的,不过现代很多宗教徒误解了都把父母放在第二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转上来的故事会把孝亲的故事放在最前面了!

[ 本帖最后由 钦生 于 19-4-2009 10:0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4-2009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lz的分享。。

对父母孝顺。。对外人有礼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4-2009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1# xsurfer 的帖子

其实我只是转故事吧了。。。不用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4-2009 07: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篇 《习劳知感恩》

一般的小孩在过生日时,第一个念头会想到什么?想到要去哪里开party,想到能获得多少礼物。我们接受中国文化薰陶的老师,会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孩子。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应该要好好地为父母做些事。

有个小孩回家以后没有要礼物,她对母亲说:“我要亲手做一道菜给妈妈吃。”妈妈当然也很高兴。

这个小女孩一进到厨房,因为身材不高(她是四年级的孩子),就拿了一个板凳站上去。如果我们让孩子做事,他的大脑随时都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他会自己想办法。

站上去以后,把油倒在锅里,油马上溅得很高,所以她立刻拿了一副大手套戴在手上,继续煮菜。因为小黄瓜放下去,油溅得就更高,她怕危险,怕油溅到皮肤上。所以,她又跑到父亲的摩托车上,把安全帽套在脸上,这是名副其实的全副武装,最后终于把那道菜炒好。

当她汗流浃背地把那道菜端出厨房,我相信在那一刹那,她的心境已经转变了。从今以后,她再吃母亲给她煮的每道菜,会不会挑三拣四?不会!她会感谢母亲的付出,所以习劳才知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09 08: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诚信篇 《诚信要从小教》

有一次,有一个孩子把衣架子用坏了,其实衣架子坏了好不好修?用手扳一下就好了。但是他们不懂就很紧张,唯恐被处罚,所以对旁边的同学说:“不要告诉老师。”

其实老师就在旁边,马上走过来,他吓了一跳。

孩子都还小,只要你适时地教导他,他的观念立刻就转变过来。

后来老师跟他说:“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损坏衣架并不严重,不告诉老师才严重,以后你就无法赢得老师对你的信任。:@

所以,有错要勇于承认,“过能改,归于无”。老师接着说,你所犯的错误,能将其改正过来就很好,而且又能学到如何把一个损坏的东西修好。老师要有耐心,和他一起把衣架修好。所以,我们要掌握好机会,孩子可能就由此建立起正确对待错误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4-2009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以孝为先,有了解到你要表达的
如果孩子把台词改一改,他们的父母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呱

感恩篇 《习劳知感恩》,生日的时候,我只想到自己老一岁了,不然就是想着大哥大嫂会送什么给我 看了这篇,我开始在想我生日的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诚信篇 《诚信要从小教》,家里的小瓜不小心把东西弄坏都不敢承认,因为会被鸟到没得起脚哦   看来要想个办法帮助小瓜们建立诚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4-2009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薇CT_Girl 于 13-4-2009 09:09 AM 发表
...诚信篇 《诚信要从小教》,家里的小瓜不小心把东西弄坏都不敢承认,因为会被鸟到没得起脚哦   看来要想个办法帮助小瓜们建立诚信呢。。


其实如果他们做错了我们肯好好的跟他们讲的话他们是不会逃避责任的!

只是常常长辈的严厉处罚又或者放任又没有任何的解释往往让孩子害怕犯错被发现而撒谎,这样的话就会常常因为很小的事情而失去了珍贵的诚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09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诚信篇 《勿轻诺》

有一个小朋友,送给同学一支铅笔,那位同学很高兴,拿了以后把铅笔削一削,就开始写作业。

隔天,那位小朋友就问送给他铅笔的小朋友说:“你今天跟我玩吗?”

小朋友很单纯:“我今天不跟你玩,那你把铅笔还给我。”小孩子就把那支笔还给他。

接着又说:“我要那支没削过的。”那小朋友又拿了一支没削过的。

他说:“不是这一支,要我昨天给你的那一支。”老师看到了这种情形,就赶快过来进行机会教育。

老师告诉送铅笔的小朋友:“凡出言,信为先。你已经把铅笔送给别人了,东西就已经不属于你的,你没有资格再跟人家要回来。”:@

你在未送给他以前就要衡量,你送给别人是否真的愿意?或者你今天要送给人家东西,在答应别人的时候,首先要衡量你的能力是否能做到?假如你的能力不够又答应了别人,到时就一定会失信。而且在答应别人的时候,除了衡量能力,还要再考量到你答应同学是否符合校规?可能学校规定不能这样做,但是你还是答应了同学,那就是不对的。所以,要符合校规,符合国家的法律,要从这些地方去思考。凡是属于正确的行为,我们又有能力做到,才可以答应同学。因此,“勿轻诺”的态度,也是要随时随地的指导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4-2009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习礼篇 《老师教礼貌》

我遇到很多家长,他们都跟我说:“我这个孩子天生就没礼貌,天生就不会向长辈问好。”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当然没有道理,把家长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有个孩子才两岁多,到我们的中心来。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都不跟老师问好。”

我就跟家长说:“假如你觉得孩子从小有礼貌很重要,那今天我们两个配合一下,你就先到外面去,我跟这个孩子沟通一下。”

我就对她的孩子说:“假如今天不跟蔡老师问好,不能回家。”结果他就开始流眼泪,我赶快叫他妈妈离开他的视线,他就开始放声大哭。

我立刻把他抱到房间里去,把门关上,然后我把他放下来说:“今天你如果不问好,决定不能回家。”:@

他看我这样坚定,愈哭声音愈大,这时你不要跟他发脾气,我就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来!你尽量哭,没有人会帮你。”:@

他开始不只是哭,双脚开始在踏地板,这时是要考验我们的耐性,其实他那种哭闹是在探索你的底限到何处。那个孩子就大哭大闹,还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突然间就从他的嘴巴里冒出一句话:“蔡老师再见!”我那时真是快要笑出声来。但这时不能笑出来,要严肃。

我告诉他:“你看,做个听话的孩子,一点都不吃亏,我们所学的东西就要马上做到,要跟长辈问好。”接着我就把这个孩子抱出去,他就跟母亲回去了。

这个孩子第二次再到我们中心来,一看到我就问好,然后走到哪里,眼睛的余光都在看我的态度。为什么教孩子要恩威并济?一定要有威严,孩子才不会造次,才不会目中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12:03 PM , Processed in 0.1313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