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臨教的難題 
 華小師資問題不獲得合理解決,臨教就會繼續存在下去。臨教是華小不可分隔的分子,臨教所面對的問題,也就是華小的問題。臨教面對的問題不能獲得合理解決,華小將是直接受害者----學生學業受影響,家長則會對華小失去信心。 臨教不能安於現狀,因為他們面對多種不合理待遇。每一位臨教,都在爭取受訓機會,以擺脫年年當臨教的命運。但是,每一年還是有不少臨教被排斥在師訓門外,繼續成為教育界的廉價勞工。 臨教的最大問題是工作不穩定。工作了好些年,還得年年申請,等待聘請書的駕臨,只有在正式收到聘請書後,才能正式到學校報到。這就是說,不管你有多少年的“臨教”經驗,一到年底,當局就會按手續給你派解聘書。下一年,臨教就得按手續進行申請----按正常手續,當局可以在任何時刻解聘臨時僱工,也就是:臨教隨時會因為一封dukacita dimaklumkan的信的光臨而被解僱。此外,這張聘請書往往會遲到或提早收回:開學時遲一個月發,有效日期又只是到十一月,這麼一來,臨教又一前一後失去兩個月薪水了。臨教薪金本來就很低,月入介於三百七十至四百五十之間,這個數目本來就很難應付日常生活的需求;如果再扣除一、二個月的薪金,臨教又怎麼安心教書呢? 臨教的其他待遇也很苛刻。1973年2月24日,彭亨州女臨教分娩時,當局不止拒絕給予有薪假期,還命令有關臨教得在生產前自動停職。同年7月13日。森美蘭兩位女臨教分娩期間被停職。可見,一旦當上臨教,連生兒育女這項文明社會的最基本權利也給剝奪了。 臨教工作不穩定,不能安心教書,直接受害者是學生。當局遲發聘請書或提早發出停職通知,學生就會在年頭或年底沒有老師到班上來上課。臨教一旦由於待遇不好而辭職不幹,首當其衝的是華小。一句話,臨教所面對的難題,最終必然影響華小,所以也應視為華小的難題。 以目前的現況來說,根本沒有可能實現沒有臨教的華小。所以,臨教如果不能安心工作,將對華小學生的學業產生消極作用。尤其重要的是,鄉村的華小,好多是靠臨教的一股熱誠支撐起來的;失去這一批在鄉間默默耕耘的華教功臣,對華文教育是一項大損失。 對於臨教問題,當前急務是:讓所有臨教能獲得正規訓練,以取得合格教師地位。如果當局不能做到這一點就應該給予臨教合理的待遇。當局必須認識到,為華小提供充足和良好的師資,是當局應盡的義務。既然無法提供足夠的合格教師,就有責任設法讓臨教能在合理、公平的環境下工作。當局不應對華小臨教諸多刁難,使臨教----脫離教書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