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12-2005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S 于 18-12-2005 10:30 PM 发表
你怎么这样来讲话呢.
我已经讲了我会留意的,你做么这样来讲话呢.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5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糊涂 于 19-12-2005 04:55 AM 发表
下文抄自炒股的智慧,说得还蛮有道理的。
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一般股民失败的原因,自然可以归纳出好多条,我这里仅从人性的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看看一般股民在股市当中何以宿命般地会遭遇失 ...
- 而一旦买进的股票跌了,股民便死皮赖脸不肯止损,想像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下跌只是短暂的.
复制代码
我非常喜欢这说法,而且非常同意这个要点。输了就是输了赢了就是赢了...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5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一旦买进的股票跌了,股民便死皮赖脸不肯止损,想像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下跌只是短暂的.
這種說法有他的道理。
我總是覺的股票跌了沒有賣出就是放票的人無法贏到你的錢,你一止损放票的人就開懷大笑了!(狂牛時買的就不一樣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5 10: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仁见智,如果大家的看法都一样,股市又那里会有输赢呢? |
|
|
|
|
|
|
|
发表于 19-12-2005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世代DVD規格大戰--6大片商支持,新力陣營領先
新世代的DVD規格大戰,將會是影響未來10年多媒體影音發展最重要的一場戰役。9月27日,PC產業的軟、硬體霸主微軟與英特爾,正式宣佈加入由東芝(Toshiba)主導的HD-DVD陣營,推廣下個世代的DVD產品;緊接著在10月,原本HDDVD陣營中的兩大電影片商派拉蒙( P a r a m o u n t )與華納(Warner),陸續宣佈除了未來將發行HD-DVD規格的影片之外,也將同時發行由新力所主導的藍光(Blu-ray)規格影片,一時間,新世代DVD規格大戰的情勢,出現了大幅度的轉變。
隨著數位多媒體內容高畫質(high definition,HD)的需求大起,目前美國已有1成家庭擁有HD等級的電視,預估在未來3年內將成長至3成以上。因此,好萊塢電影廠商也著手推出 HD等級的電影,而DVD正是最主要儲存技術。現階段DVD每片容量4.7GB的儲存技術,已難以滿足未來多媒體的儲存需要,這股龐大的多媒體影音需求,吸引全球各科技大廠,紛紛投入下世代DVD規格的研發,希望提供消費者更大的儲存容量,享受畫質更高的多媒體產品。
藍光VS. HD-DVD各擅勝場
這場DVD規格大戰的背後,目前分為兩大陣營:由新力主導的藍光陣營,包括松下(Panasonic)、夏普(Sharp)、戴爾(Dell)、惠普(HP)、蘋果電腦(Apple)、飛利浦(Philip)、湯姆笙( T h o m s o n )、三星( S a m s u n g )、L G 、迪士尼(Disney)、福斯(Fox)、米高梅(MGM)等重要廠商;由東芝主導的HD-DVD陣營,則包括微軟、英特爾、佳能(Canon)、 NEC、三洋(Sanyo)、環球電影(Universal),以及中國的夏新與長虹等重要廠商,尤其微軟與英特爾加入後,近來氣勢大振。
與現有DVD以紅光作為儲存技術相比,兩種新世代的DVD規格,因為以波長更短的藍光為儲存技術,能使儲存的密度大幅提升,儲存容量可大幅提高到50∼100GB,不過在市場推廣初期,生產成本較高。而HD-DVD規格最大的特點,則是儲存方式從既有DVD技術延伸而來,因此生產製造商,不需全面更換生產設備,在市場推廣初期較具成本優勢,單片DVD儲存容量,從現有4.7GB提高至15∼45GB。
「現在討論雙方陣營誰勝出還言之過早,雙方都還在『綁樁腳』與比產品推出速度,」光碟機大廠建興光電儲存事業部總經理龔仁武指出,目前在最終規格尚未底定前,台灣與中國的光碟機與DVD播放機製造廠商仍未大規模投入,初期市場主要仍掌握在日本家電大廠手中。依據過往DVD產品的發展軌跡,主要循著日本廠商掌握初期市場,隨後台灣或大陸的代工廠商進入,以量產能力帶動價格下滑,進而推動全球市場起飛,「若最後是新力藍光陣營勝出,海峽兩岸的代工廠商加入後,就可改變藍光生產價格較高的劣勢。」
攸關未來PC或家電稱霸數位家庭
「對雙方陣營而言,這都是一場昂貴的賭注,」10月17日的美國《商業週刊》指出。著名顧問公司適華庫寶(PWC)表示,2004年美國家用影片市場規模達到166億美元,遠超過電影票房的98億美元,可見出租影片已成為好萊塢片商最大營收來源。若提供新世代DVD規格的電影版本,將可促使消費者選購經典舊片來收藏,帶動營收成長。對科技廠商來說,無論是日本的家電大廠或戴爾、惠普等PC廠商,則可銷售包括DVD播放機、錄影機、大尺寸平面電視等具備新世代DVD規格的產品,創造新的成長動能。
龐大商機也造成雙方陣營僵持不下。今年中,因雙方競爭激烈,松下曾出面邀請新力與東芝進行和解,但由於牽涉上百億美元的權利金商機,最後導致和談破裂,使下半年雙方加速競爭。
不同的加入廠商,也反映出雙方陣營對數位家庭的發展想法不同,」資策會MIC分析師謝佩芬指出。東芝主導的HD-DVD陣營,技術主要從既有的DVD規格延伸而來,加上微軟與英特爾的加入,在既有DVD仍以光碟機為主要硬體產品下,企圖讓PC扮演數位家庭的核心。
而新力主導的藍光陣營,加盟的廠商多為日本、歐洲、韓國的家電大廠,希望以新世代的DVD規格,串起各種數位家庭的影音產品,包括電視、錄放影機、遊戲機,而非由微軟與英特爾獨霸的PC一統客廳。而在多媒體互動的軟體技術上,藍光陣營也拒絕微軟的iHD技術,選擇微軟競爭對手Java的程式。
「新世代DVD規格大戰,使PC產業首度分裂,」《C N e t 》指出。過去,PC產業中合作密切的微軟、英特爾、戴爾、惠普,號稱PC業「四大天王」,但在新世代DVD規格上,卻分別支持立場敵對的陣營。《CNet》分析,加入HD-DVD陣營的微軟和英特爾,希望將PC上作業系統與微處理器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拓展至客廳;而選擇加入藍光陣營的戴爾與惠普,則希望在客廳中找到更多PC以外的成長動能,例如平面電視或DVD播放機。
「明年初,雙方陣營都將推出最有把握的產品來競爭,」謝佩芬指出。新力預計明年春天上市的PlayStation3新世代遊戲機,就將內建具備藍光DVD的功能,而東芝也宣佈明年上半年,將開始在筆記型電腦上推出支援HD-DVD規格的光碟機,企圖在這場競爭中拔得頭籌,「真要看到勝負底定,大概要到2007年,」謝佩芬說。
電影片商成最後勝負關鍵
新力挾遊戲機霸主的優勢,推動DVD藍光規格,目前暫居領先地位。根據研究機構Forrester指出,明年數位家庭的產品中,遊戲機的成長爆發力最強勁,搭著PS3的成長列車,藍光規格的DVD產品成長前景較被看好。
相形之下,已在11月底北美上市的微軟XBOX 360新世代遊戲機,因成本考量只採用既有的DVD規格。由於新力在推廣藍光規格的積極態度與既有優勢,使得原本支持HD-DVD規格的好萊塢廠商華納與派拉蒙,轉而同時支援藍光陣營,使得藍光陣營在目前全球前7大電影廠商中,除了__環球電影之外,已獲其餘6家廠商支持,藍光陣營在遊戲與電影市場上,都暫居領先地位。
「電影片商的支持,是主導這場競爭勝負的關鍵,」多媒體軟體大廠訊連科技總經理張華禎指出。對消費者來說,是因為想看電影才去買播放設備,哪一種規格的電影較多,自然選擇相關規格設備的意願較高。
既有的市場商機壓力,也迫使好萊塢電影大廠選擇以更積極的方式,讓這場原本屬於硬體廠商的大戰,加速底定勝負。根據研究機構Sanford C. Bernstein估計,若這場規格僵局再持續2年,消費者持續觀望不前,將造成全球電影廠商在未來7年內,損失超過160億美元的商機。
「再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比新力更處於危急關頭,更需在這場戰役中勝出,」《商業週刊》形容。過去以技術創新聞名的新力,這幾年經營狀況不佳,所主導的藍光規格,是稱霸數位家庭、重新打造新力榮光的重要機會。新力旗下的電影公司冀望因此受惠,其他相關多媒體硬體產品也可因此成長,而今年剛接任新力執行長的史俊格(Howard Stringer),來自好萊塢電影產業,也扮演拉攏好萊塢電影廠商支援藍光規格的重責大任。
新力不能再犯第三次錯誤
過去20年來,新力曾兩次喪失拿下影音規格主導權的機會。在1980年代的錄影帶規格競賽中,新力推出的Beta(小帶)規格,不僅技術較領先,推廣的速度也較快。但由於收取的權利金較高也較複雜,在態度上傾向封閉應用在本身的產品上,最後造成好萊塢電影公司集體轉向,倒戈到後來態度較為開放、由松下主導的VHS(大帶)規格。而在1990年代DVD規格的爭霸中,東芝則在一開始便聯合電影大廠華納推廣,擊敗新力成為現在的DVD規格。
連續受挫的新力,在這次規格大戰中記取過往教訓,在研發階段便開始積極拉攏好萊塢片商,希望成為最後贏家。「新力對這場戰役的態度是志在必得,因為輸了等於失去未來,」建興光電儲存事業部總經理龔仁武指出。
在這場動員廠商數量堪稱歷年之最的規格大戰中,隨著雙方陣營的產品陸續推出,戰局的熱度持續升高,是數位家庭未來10年內,最關鍵的第一場戰役。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5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 chonghai 的帖子
这位网友,你的想法太丰富了。
MEGAN的股权分布相当散,单一股东的持股没有超过33%,成不了气候。即使持股权增加到了33%,献意价太低,小股东也有DENY OFFER的权力。
收购法令规定,大股东在执行强制性收购以前,必须存进一笔钱足够的钱在银行里。敢问,谁有这门路?EPF?
再说,新加坡上市费用会是多少呢?3M马币?
这相信是谣传。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5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lifornia 于 20-12-2005 09:36 AM 发表
这位网友,你的想法太丰富了。
MEGAN的股权分布相当散,单一股东的持股没有超过33%,成不了气候。即使持股权增加到了33%,献意价太低,小股东也有DENY OFFER的权力。
收购法令规定,大股东在执行强制性收购 ...
$California兄弟。。不错!你非常有经验。。这个要点非常重要- MEGAN的股权分布相当散,单一股东的持股没有超过33%,成不了气候。
复制代码 ..为什么?因为股权分布过于分散,散户很多大户没有理由/不可能推上股价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05 06: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5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5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dadi 的帖子
dadi坛主,
明知道那个是骗人的,你还敢玩?
分分钟都会血本无归的哦~ 小心,小心。
我觉得它的风险甚至比起投机megan-wa还要高。。。。
贪婪不忘保本。共勉之~
祝: Happy New Year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5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tk75 于 31-12-2005 07:21 PM 发表
dadi坛主,
明知道那个是骗人的,你还敢玩?
分分钟都会血本无归的哦~ 小心,小心。
我觉得它的风险甚至比起投机megan-wa还要高。。。。
贪婪不忘保本。共勉之~
祝: Happy New Year
12%pro到底是甚麼來的? 剛才去看了一下,有點像是金字塔遊戲 |
|
|
|
|
|
|
|
发表于 1-1-2006 1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wtk75 的帖子
wtk75兄,新年快乐。
如果本钱已经拿回,在打滚的只是赚到的利润再钱滚钱,而它又是政府难对抗的在美国或海外注册的外国公司,每个月进你的ATM几千块。这是否看起来很完美和很吸引人?这是刚开始的阶段,一但公司被当局关注时或风声紧时公司将结束营业。在尾段进入的会员到时就血本无归。这和本地的SKIM CEPAT KAYA没有两样。但在美国它是否合法我不知道。因为很多在大马不合法的东西在美国别当论谈。DADI兄是一位很理智的小兄弟,我们不必操心。
纯个人意见;本钱已经拿回就没有风险的存在。
注:SKIM CEPAT KAYA在大马是犯法的,请别以身试法.
[ 本帖最后由 Superman 于 1-1-2006 12:5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2006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tk75 于 31-12-2005 07:21 PM 发表
dadi坛主,
明知道那个是骗人的,你还敢玩?
分分钟都会血本无归的哦~ 小心,小心。
我觉得它的风险甚至比起投机megan-wa还要高。。。。
贪婪不忘保本。共勉之~
祝: Happy New Year
风险只要在自己承担的范围里面就好了,
保本之上那回了本钱一切的事情就让他自然吧。
去看看ST别人投资上百千的大有人在
1个月30%的复利。
想想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06 09: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egan第二季的业务报告出炉了。原本不是太想谈业绩报告,因为业绩报告时Unauditted的报告,很多事情也交代得不够清楚,所以做个参考就好。不过看大家说得那么高兴,我也来谈谈。
这个第二季的报告基本上不是很理想。去年同期的Net Profit是RM 29,418mil,今年尽滑落42%至RM 16,926mil。站在投资的立场,我们只需要问问自己,DVD-R, CD-R的前景会被看好吗?对于前景不确定的公司,投资法则就是回避为妙。要不然,连保本都作不到。
另外一个很令人注目的事项时Depreciation折旧。这个在前辈klse.8k的帖有谈到。
klse.8k前辈的帖:Megan 消失了的EPS
大致上,我都赞同阿S和ftchow的说法。这个也是我的会计师和我说的。IRB会给的就是Capital Allowance,而折旧也不是说我们要固定多少就是多少。IRB并不会那么笨。另外注明一下,ftchow应该是有会计背景的,阿S是个生意人吗?
话另外谈,我很多时候都喜欢研究公司的Effective Tax Rate,就是公司要给的Tax比率。我们知道马来西亚的Tax Rate是28%。
如果一间公司的Tax rate是少过28%,那么这就代表公司有Re-investment Allowance。所以抽税少了,而我们更要知道的就是,这个优惠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公司的赚幅会开始少了。(公司被抽税多,赚钱就少了。)
如果公司的Tax Rate是正28%,那么这个则显得公司在会计方面很会作账。如果一间公司的Tax rate是正28%,那么对公司的账号,还是保持客观的态度。
基本上,公司的Tax rate都会稍微超过28%,这些包括了一些不能回扣的消费,Entertainment Cost和一些超出Allowance的支出。我还能接受公司到30%的tax rate。
谈回Megan。Megan在今年这两个Quarter的Tax rate高达38%。所以我们一再能够看到,特意提高折旧,要避税是行不通的。IRB会另外计算给公司的Capital Allowance Claim,再从Tax那儿回扣。去年同期的Tax rate是22%,这个也是因为去年公司有Capital Investment Allowance。
唯一能够解释为什么Megan要特意提高Depreciation折旧,我相信,Megan需要的是现金。短期内,公司现金的支出会比较大,不过往后开看,如果公司的折旧完了,公司就会开始看到现金了。
另外令我注意的依然还是公司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和公司的贷款Financing Cost。不过既然这个是业季报告,所以没清楚的资料,我们也不便瞎猜细节了。 |
|
|
|
|
|
|
|
发表于 3-1-2006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兄弟...还是何兄弟,还是一样的理智。
要谈 depreciation 就一定要谈 capital expenditure, 两者是相对的。
为什么会有EBITDA????
说穿了也不就是 net profit 或 cashflow 难看!!!
哎.....又在马后炮了。嘻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06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condbrother 于 3-1-2006 11:34 AM 发表
何兄弟...还是何兄弟,还是一样的理智。
要谈 depreciation 就一定要谈 capital expenditure, 两者是相对的。
为什么会有EBITDA????
说穿了也不就是 net profit 或 cashflow 难看!!!
哎.....又在 ...
二哥不是在踩我吧?哈哈哈哈!
没办法,刚刚和Auditor吵了一顿,最后还是将Account弄好了。真心痛,赚的钱无端端的就给政府拿3成去。所以看完Account和数字还是理性点好。
话说回来,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是:老板和投资者要看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要知道Megan的老板打些什么算盘,最好还是从老板的角度想和出发。
高ROE是好公司,不过别忘了看看债务,现金流和公司的前景。 |
|
|
|
|
|
|
|
发表于 3-1-2006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教大家一下:
折旧不是没有迁涉到现金的流出嗎?如果不从P/L 的角度去看,而从
CASH FLOW 的角度去看,能看到什麼样的情形呢? |
|
|
|
|
|
|
|
发表于 3-1-2006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色股香,你好!
投资者需要看的是 free cash flow (如果你是 warren buffett迷, 他的用词是 owner earning),其他的都是次要。 |
|
|
|
|
|
|
|
发表于 3-1-2006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uhjiunho,MEGAN的DEPRECIATION高不是"故意"弄出来的,折旧率根本没变。
抱歉我昨天讲到不清楚。
Q DEPRECIATION
5-10 42900
5-7 41800
5-4 36000
5-1 29490
4-10 29380
4-7 22020
4-4 16800
4-1 13600
3-10 14300
ASSET和DEPRECIATION同步增加。
除非你认为老板故意买高价的机器,不然这不是一种故意。
<<<<<<<<<<<<<<<<<
ASSET NET BOOK VALUE=COST -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假如LIFE是5年,那么DEPRECIATION= 20% x COST
所以说RATE不能从BALANCE SHEET找出来,必须检查年报中PPE的NOTE。
假设买进名车200。
COST ACCUMULATE DEPRECIATION BALANCE SHEET (NET BOOK VALUE)
200 40 160
200 80 120
200 120 80
200 160 40
200 199 1
DEPRECIATION 的CHARGED RATE没有变,请去查年报的PPE NOTE。 |
|
|
|
|
|
|
|
发表于 3-1-2006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EBITDA只适合用来看赚副。
跳过CAPEX和INTEREST,有点危险。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