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三法印

耆那教,一位佛教徒必需了解的的宗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0-2010 1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的四果也是要积累不同的前世的修为。
难道每一次回来世间都要从新开始吗? 你自己没有道理了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1:18 AM



    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0-2010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清池


   
佛教的解脱是有不同极别的,有共法和不共法,声闻法的解脱只是自救


只会乱说又拿不出经典的根椐,
只可说:夏虫不可语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12:02 PM 编辑

回新新网友

都说了嘛,小乘声闻道只是出世法,所以要远离离九众生居处,

大乘菩萨道是出世法和入世法,是要有勇气走进民众度他们的,有如佛陀自己的行为
人不弘法。法是不能自弘的,所以弘法人和法是共尊的。

这两种法的极别不一样,不能混为一淡
金子和铜子那能相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新新网友

都说了嘛,小乘声闻道只是出世法,所以要远离离九众生居处,

大乘菩萨道是出世法和入世法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1:46 AM


什么是佛说的九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新新网友

都说了嘛,小乘声闻道只是出世法,所以要远离离九众生居处,

大乘菩萨道是出世法和入世法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1:46 AM


声闻道,若是没弘法度众,那么佛法怎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闻道,若是没弘法度众,那么佛法怎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山野草夫 发表于 26-10-2010 11:56 AM


或许他连佛陀传都没有搞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6-10-2010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佛说的九种人?

佛陀在小乘声闻道时,有说分人种,因为那是在教粗法,

但佛陀到了在大乘菩萨道时的教法,就说每个人都有佛性能成佛,是要去度每一种人,没有分别,是平等大法。连提婆達多都要救,都能成佛,还有什么人不能救呢?这救人的过程就是佛的作用,就成了佛的分身了。知道吗?成佛不是只坐在那儿不动,等人们来供养,那不是真佛,是佛像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眾生居
出處: 漢譯阿含經辭典,莊春江編(1.4版)
解釋: 另譯作「九有情居、九眾生居處、九居、九止」,眾生居住的九個地方,欲界的「人與天」算一處,色界的「梵天、光音天、遍淨天、無想天」四處,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處。
http://glossary.buddhistdoor.com ... E%E7%94%9F%E5%B1%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0-2010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12:27 PM 编辑
有共法和不共法,声闻法的解脱只是自救-的根椐,
南传佛教之特色,就部派、典籍、学说、实践等四方面略述如下:(一)就部派言,保有上座系统中和法藏部相类之面目。惟其上座部学说实非纯粹正宗,印度佛教史家遂视之为上座部之别传,常以‘分别说’一称加以区别。从南方七部毗昙中‘论事’一书,可知南传佛教主张:(1)过去未来法无体,(2)并非一切都实有,(3)四谛可以顿得现观,(4)一定没有‘中有’,(5)阿罗汉不退,(6)无真实之补特伽罗。(二)就典籍言,有七部论书,依序即指:法集、分别、界、人施设、双、发趣、论事。除论事之外,余皆相传为佛说。又此等论书大体即由‘舍利弗毗昙’各分发展变化而成。(三)就学说言,有:(1)心性本净说,主张从离染心得解脱。(2)佛道不共说,声闻等始于厌离,佛始于悲,故其发展不同。(3)佛陀观,系以历史上之释迦牟尼佛为主,并非如大众部叙述理想化之佛陀。然佛陀为超越之存在,故不止于今生,早已于过去历劫积集菩萨行,具足三十二相、十八种不共法,教化一切众生。(四)就实践言,南传佛教有一套组织完备之说法,其有关之论书,先有优波底沙注释之解脱道论,继有觉音尊者之清净道论。清净道依戒定慧三学之次序,而以定学为中心,从十遍处(特别是从地遍处)入手,能达到四种禅定。十遍处以外,尚有十不净观、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食厌观和界差别观,合为四十种业处,随学者性格不同,业处各有所适。此等学法实与北方以遍处等作禅定之功德看待者大异其趣。[略论南方上座部佛学(吕澄)、南传佛教史序(净海)]
佛光大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12:22 PM 编辑
声闻道,若是没弘法度众,那么佛法怎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1。只在南亚小地方有成功流传
2。没有积极往南亚外弘传,连今经典的外语翻译也是近代英国学者开始的
3。只重出家人方能成道,在家人多是从是供养,有女身不能成道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01:06 PM 编辑

回新新网友
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只有愚痴的人才会问这问题。觉悟者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经的意思不是你所说的。
所以说 涅盘 / 如来 也是属不生不灭之体 , 即没有生,所以就没有灭。
更不是龙树所说的,
龙树说涅盘: "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因为,照经中所说的,有这样的问题,有这样的结论者都非觉悟者。世尊不会这么说的。

The question: 'Does the Buddha exist after His death or not', is not a new question. The same question was put to the Buddha during His lifetime.
(Anuradha Sutta - Samyutta Nikaya.)
The above dialogue between the Buddha and Anuradha may not be satisfactory to many, since it does not satisfy the inquiring mind of the people. Truth is such that it does not give satisfaction to the emotion and intellect. Truth happens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for man to comprehend. It can only be fully comprehended by Insight. Buddhahood is nothing but the embodiment of all the great virtues and supreme enlightenment. That is why Buddhas who could enlighten others are very rare in this world.

新新网友,你对这经的理解不对
这是说,在南传声闻教,在这经,佛陀不把成佛的境界讲的很清楚给他的声闻第子听,而至到大程方等经才把这成佛的境界讲的比较清楚给他的菩萨第子。
所以在这声闻教的皆段,学生只要知佛是要教无常苦的真理,和如何在声闻皆段作自身的解脱而已。
[ 'Well and good, Anuradha. Formerly and now also I expound and point out only the truth of Suffering and cessation of Suffering.' ]
在这个皆段, 佛陀没有把他自生成佛的境界(如来/涅磐/佛性/真如)全讲得更清楚,如何达到那佛的境界,为何要度众生,在他前世是如何行菩萨方能成佛的。。。

当然不是你所谓的“只有愚痴的人才会问这问题“- 因为学佛就是要知其目标,成佛。 那就要知成佛(如来/涅磐)到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树进一步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又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涅盘亦空.



清池 发表于 25-10-2010 01:13 PM

龙树的空性思想不能与佛陀的法相提并论。

宇宙万物的真实相不是“空”亦不是"非空"。

龙树的空性思想是属顽空断见,不是"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你所谓的“只有愚痴的人才会问这问题“- 因为学佛就是要知其目标,成佛。 那就要知成佛(如来/涅磐)到底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新新网友

The question: 'Does the Buddha exist after His death or not', is not a new question.  ...

The above dialogue between the Buddha and Anuradha may not be satisfactory to many, since it does not satisfy the inquiring mind of the people. Truth is such that it does not give satisfaction to the emotion and intellect. Truth happens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for man to comprehend. It can only be fully comprehended by Insight. Buddhahood is nothing but the embodiment of all the great virtues and supreme enlightenment. That is why Buddhas who could enlighten others are very rare in this world.

[ 'Well and good, Anuradha. Formerly and now also I expound and point out only the truth of Suffering and cessation of Suffering.'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2:42 PM



看来你只会引经,没有去了解里面所讲的是什么。看清楚我放大给你看的字吧。然后再看回我之前的帖。

你说我理解经有问题,请问,前面的经那一段说“这是说,在南传声闻教,在这经,佛陀不把成佛的境界讲的很清楚给他的声闻第子听,而至到大程方等经才把这成佛的境界讲的比较清楚给他的菩萨第子。”?

如果你要引用那一段经文,就确确实实的去了解那经所讲的。不要胡乱加入你的东西。

你开始时要用[(南传的经中 SN 44.6)]来证明什么?现在你又说这经没有讲清楚?朋友!诚实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树的空性思想不能与佛陀的法相提并论。
宇宙万物的真实相不是“空”亦不是"非空"。


那问你,在你打这些文字之前,你的思维是在你身上的那儿?
打完这些文字之后,你的思维又是在你身上的那儿?
是不是那只是幻觉,不是真实呢?
若只是幻觉那你能成为实物呢?(如我们在做真实传达交换思想辨论)
若只是幻觉那你为何要动怒?
你的怒气,在之前和之后,到底在那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你所谓的“只有愚痴的人才会问这问题“- 因为学佛就是要知其目标,成佛。 那就要知成佛(如来/涅磐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01:06 PM



    再放上来一次。

"For one who loves form, who is fond of form, who cherishes form, who does not know or see, as it actually is present, the cessation of form, there occurs the thought, 'The Tathagata exists after death' or 'The Tathagata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or 'The Tathagata both exists and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or 'The Tathagata neither exists nor does not exist after death.'

没有觉悟的人都还是愚痴者,因为贪、噌、痴都还没有破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0-2010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01:49 PM 编辑

你的思维,你的情感, 在之前和之后 -就是在‘空’的阶段。
‘空’不是指没有,不是指幻象/不真实。而是指在还没激发的潜力

你不能说那是没有的,因为它是能激发为实物的
所以龙树是以很客改观的了解宇宙实相
他是观到了宇宙实相 - 激发为实物 和 还没激发的潜力 的"中道"。
也可说是以从 假相 和 潜性 的"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小乘声闻道时,有说分人种,因为那是在教粗法,

但佛陀到了在大乘菩萨道时的教法,就说每个人都 ...
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11:59 AM



    如果你不知道我的问题是什么,就说你不知道嘛!

九种人,一是凡夫,另外八种是四道四果。

在这轮回里,不管你是天神还是地狱众生,都可分为这九种。

请问菩萨是属于那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6-10-2010 01:40 PM 编辑
九种人,一是凡夫,另外八种是四道四果。

这是不大对的,因南传只说众生在五道
那也就是说圣果之众 (佛,圣人,阿罗汉)都在这五道内。
从历史角度来看,在古印度时,佛陀,他的圣第子,阿罗汉,好人,恶人 ,凡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同样的时间空间的。

佛陀,他是 大阿罗汉 也是大菩萨, 他也和众生(好人,恶人 ,凡人)生活在一个同样的时间空间的。

因为你学的是别教,他把各五道分别讲,你就以为各道是个别时间空间, 不是这样的
你看动物,凡人,圣人还不是生生活在一个同样的时空。 这称为十界互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0-2010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新网友 于 26-10-2010 01:41 PM 编辑
这是不大对的,因南传只说众生在五道
那也就是说圣果之众 (佛,圣人,阿罗汉)都在这五道内。
从历史角度来看,在古印度时,佛陀,他的圣第子,阿罗汉,好人,恶人 ,凡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同样的时间空间的。

佛陀,他是 大阿罗汉 也是大菩萨, 他也和众生(好人,恶人 ,凡人)生活在一个同样的时间空间的。

因为你学的是别教,他把各五道分别讲,你就以为各道是个别时间空间, 不是这样的清池 发表于 26-10-2010 01:33 PM


本来就是如此嘛!入涅盘的阿罗汉才不在轮回中。

我那里有讲各道是个别空间,时间?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1-2025 03:05 AM , Processed in 0.10616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