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11-2015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11-2015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11-2015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戏吧,希望多消灭些土耳其支持的东突恐怖分子.gif)
|
|
|
|
|
|
|
|
发表于 29-11-2015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15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羅斯好像把東伊運的辦公室炸了
|
|
|
|
|
|
|
|
发表于 2-12-2015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5-12-2015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2-2015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12-2015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12-2015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google有个超低温量子计算实验室。
洛马也在研究基于量子计算的产品。
不过量子计算八字还没一撇,距离真正实现还早着呢。
欧洲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并名列榜首。
据了解,中科大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项工作打破了国际学术界从1997年以来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2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对该成果进行了重点推介。
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报道 俄媒称,中国学者使用一块金刚石建成世界上首台量子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提取获得被编码的信息,而普通的计算机要完成这一工作则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
据俄罗斯卫星网12月11日报道,以杜教授为首的中国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小组建立了一个新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用相应的方式退出体系结构。比起普通二进制计算机,这一系统使得能够进行更为大量的计算。通常,这种系统都需要带有气候检测的特别装备实验室,而这一新模型却能够在普通的房屋内也能够安全存放。其量子计算能够在普通室温的条件下工作,这是借助于金刚石中少量的氮来完成的。
报道称,这一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量子计算机能够用于商业用途。他们可以处理庞大容量的信息,并以比传统计算机更快的速度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就在两三年前,量子计算机被认为是大多数学者遥远的梦想。因大量的技术问题,很多人认为,在计算机能够投入应用之前,建造这一计算机则需要十年。
报道称,一些在量子机械基础上所研制出为特别计算所使用的系统首先是被美国一些公司所发明出来的,如其中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
|
|
|
|
|
|
|
发表于 13-12-2015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12-2015 06: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12-2015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12-2015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2-2015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買嗎?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15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5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魇蝴蝶 于 24-12-2015 01:58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5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3日消息,由浙江大学牵头的联合研究小组,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支持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芯片——“达尔文”芯片。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
借鉴大脑神经网络结构与工作原理,创造出更省电、高效、智能的计算系统,这是计算机学家的梦想。脉冲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离散神经脉冲进行信息处理的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相比,其在结构与原理上都更加接近生物神经系统。
这款名为“达尔文”的芯片面积为25平方毫米,比1元硬币还小很多。“达尔文”研发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浙江大学博士生沈君成说,这一跨学科团队研发的芯片就像一个简化的动物大脑:上面集成了2048个用硅材料制成的仿生神经元,可支持超过400万个神经突触和15个不同的突触延迟。这款芯片的工作方式也非常接近动物的大脑:它从外界接收并积累刺激,产生脉冲——一种电信号——来传递和处理信息。从原理上看,动物脑,包括人脑,正是这样工作的。
“达尔文”芯片有望应用于智能硬件、机器人、神经信号处理、脑机融合系统等众多领域。它可作为脉冲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高效的硬件运行载体,帮助建立特定功能的类脑智能系统;同时,由于芯片直接以脉冲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与处理,与生物神经网络更加接近,有利于与生物神经网络对接,构建脑机融合系统,也有利于直接解析来自生物脑的脉冲神经信息。
据悉,新芯片目前最多可支持2048个神经元、400多万个神经突触及15个不同的突触延迟。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小组还开发了两个利用该芯片的应用演示:数字手写体识别和脑电波解码。
研究参与者潘纲教授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达尔文芯片以头戴式脑电波采集设备捕获的脑电信号作为输入,可实时、准确地识别出用户的运动想象意图,即分辨出用户是在想“左”还是“右”,并将结果传输给电脑,从而控制电脑屏幕上一个篮球的移动方向。 |
|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5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2-2015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