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erryyaw

- 众神详文及我的图片分享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08: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二十三日張桓侯大帝




桓侯大帝、三國蜀名將也。張大帝字益德、亦作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縣)與劉備(昭烈皇帝)、關羽(關聖帝君)桃園三結義,勇猛善戰,劉備當陽之敗,飛以二十騎立長板坡拒追兵,敵不敢進,故號 「 萬人敵 」 。劉備下江南,飛為宜都太守,定益州,升車騎將軍,封西鄉侯。生平敬重君子,而不恤部屬,嗜好鞭打健兒,暴而無恩。關羽戰死麥城,劉備興兵報仇,臨出發前,飛遭部將張達、范疆所害,卒於建安二十六年(公元二二一年)六月間,謚桓侯。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一六一四年)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故稱張飛為伏魔副將,鸞門尊為張桓侯大帝。農曆八月廿三日為其誕辰。

張桓侯被害,頭顱遭拋入長江,為四川雲陽漁民撈起,安葬於對岸江邊,並建廟奉祀,正殿大門橫立 「 江上風清 」 匾額,今為遊三峽之觀光名勝景點。惟三峽水庫完成時,此廟將淹沒江水中。

桓侯常為後世目為粗人,其義釋斷頭將軍嚴顏,及以禮示之馬超,服其對先生無禮,實為大智之表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7-2007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广泽尊王的,我要补充。

身份既有文武之分。

文圣王是一般乔脚端坐的。

而武圣王呢,就有战袍,一手领着腰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10-7-2007 09:18 AM 发表
有关广泽尊王的,我要补充。

身份既有文武之分。

文圣王是一般乔脚端坐的。

而武圣王呢,就有战袍,一手领着腰带的。

汉兄,有照片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7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上面的图片(第2图=武)(第3图=文)提醒我的你去研究看看

[ 本帖最后由 无名汉 于 10-7-2007 09:2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10-7-2007 09:20 AM 发表
你上面的图片(第2图=武)(第3图=文)提醒我的你去研究看看

谢谢指引!
那天我也才知道有老婆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二十四日南鯤鯓萬善爺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之五府千歲(李府、池府、吳府、朱府、范府五王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一七年)二月動工興建,佔地二十餘甲,廟貌頗宏偉,古蹟尤多。

萬善爺為此廟之 「 囝仔神 」 又稱 「 囝仔公 」 ,亦為最主要配祀神祇之一。

萬善爺奉祀於 「 萬善堂 」 ,在此廟 「 娘媽殿 」 (奉祀註生娘娘)後左行之 「 萬壽公園 」 內,園中林木青翠,奇石嶙峋,並有萬善爺池邊牧牛的塑像,栩栩如生。

萬善爺本是一位牧童,時常牧牛於?榔山上,後因病去世,即葬於此山。據傳:嘉慶年間,信眾決定奉祀五王千歲、遷建廟宇於?榔山時,竟引發了萬善爺一場土地之爭。五王千歲表示已用錢埋於此地,而萬善爺則稱早已插針於土中,兩相爭執,孰先孰後,孰是孰非,難以定論,雙方竟展開大戰,神兵鬼將鏖戰,激烈無比,引得日夜無光,陰風淒慘,雞犬不寧,附近北桄榔庄居民,在數月內全部走避,頓成廢墟。嗣經赤山觀世音菩薩出面調解,雙方訂下 「 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有福應同享,神界莫相爭。 」 之盟,一場鬼哭神嚎戰爭就此平息,而囝仔公萬善爺亦列為代天府配祀之一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二十七日至聖孔子先師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聖誕

大成至聖先師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曲阜人(今山東省曲阜縣),生於周靈王廿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 八月廿七日 申時,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享壽七十三歲。父名叔梁紇、為成湯後裔,母名顏徵在,禱於尼丘(亦名尼山,在曲阜東南)遂孕,生孔子,生時頭上圩頂,故名曰: 「 丘 」 ,字仲尼。三歲喪父,年十九,娶宋升官氏,年二十始為吏,生子曰 「 鯉 」 。廿一歲為田之小吏,廿二歲開始教書。三十四歲適周,問禮於老聃,問官於郯子,學樂於萇弘,習琴於師襄。五十一歲為中都宰,進為司空司寇,五十六歲攝宰相職,三月而魯國大治。後週遊列國十三年,年六十八返魯,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弟子三千,身通六藝七十二人。

先師設教杏壇,仁義並重,因材施教,誨人不倦,貫徹忠恕之道,闡發中華民族精神之中心思想,舉世尊崇為 「 萬世師表 」 ,謂其教為 「 孔教 」 ,其道為 「 孔道 」; 鸞門奉為 「 儒教教主 」 ,尊曰 「 聖教 」 。歷代君王均有褒封,並列為國家隆重祭典,及立廟奉祀,如今,孔學遍佈全球,崇奉孔子為聖人。


祭孔大典






[ 本帖最后由 jerryyaw 于 12-7-2007 01: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農曆八月廿七日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萬壽

至聖先師:百代儒宗之先師,舉世尊崇為「萬世師表」,謂其教為孔教,謂其道為孔道,鸞門奉為儒教之教主,尊其教日聖教。先師集前聖之大成,述而不作,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闡揚儒家學術思想,為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孕育生機,是大政治家、大學術家、大教育家,非一般之宗教家所可比擬。先師之道大,雖未見用當世,然聖德貫蓋群倫,萬邦欽仰,四海咸服,是聖之時者。

先師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曲阜人(今山東省曲阜縣),生於周靈王廿一年(公元前五五一) 八月廿七日 申時,卒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 二月十一日 午時,享壽七十三歲。唐開元廿七年追諡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加諡「玄聖文宣王」,五年改諡「至聖文宣王」,元大德十一年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明嘉靖九年釐正?典,始為木主,題稱「至聖先師孔子神位」,清順治二年定文廟,諡號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十四年改稱「至聖先師孔子」。?記中庸孔子天下至聖,至聖之號本此。民國後仍之。

先師乃成湯後裔。當周武王滅紂後,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朝歌,成王繼位,武庚作亂,周公東征討平之,改紂王之兄「微子」(?)為成湯後裔,國號日宋,八傳至孔父嘉(即先師之六世?,孔子嘉之子孫,始依東周慣例,以孔為姓),嘉生「木金父」,父生「睪夷」,夷生「防叔」,因避「華氏」亂,從宋逃魯,定居典阜,叔生「伯夏」,夏生「梁紇」,即先師之父也。叔梁紇娶魯之施氏,生九女,無子,其妾生孟皮,有足疾;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季曰徵在,妻之,?於尼丘(亦日尼山。在山東省曲阜縣東南連泗水鄒縣界)遂孕,而生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名曰丘,字仲尼。三歲喪父。幼尊項橐為師。為兒戲,常陳俎豆,設?容,及長,家雖貧,恭慎逾常。年十九,娶宋升官氏。年二十,始為委吏,生子曰鯉。廿一為乘田(主田之小吏,六畜芻牧)。廿二開始教書,廿四,生母顏氏卒。三十四歲適周,問?於老聃,學琴於師襄,問官郯子,訪樂於萇弘。五十一歲為中都宰,進為司空司寇,五十六兼攝宰相職,凡三個月而魯國大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之後週遊列國,輾轉主?適晉,之宋反魯,曾蒙桓魋,困於陳蔡之間,且因狀類「陽虎」,險送性命,先師身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惟道大,未能見用,退而設教杏壇,剛詩書、訂?樂、贊周易、作春秋,西狩見麟而絕筆。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據傳說:聖母顏氏?於尼山,一日夢仙女奉北方黑帝命降諭曰:不久將生聖子,當擇空桑為產地(空桑亦名空竇,位曲阜縣南女陵山),並賜玉尺一柄,上鑴「水晶之子,繼衰周而素王」,遂孕。生時,有麟吐玉書於闕里,先師生於異貌,頂似唐堯,顙似虞舜,項類?陶,眉類子產,手握天文,足履度字,耳為垂珠庭,坐如龍蹲,立如鳳時,就之如日,望之如雲,胸有五字-制作定世符。

先師設教杏壇,仁義並重,文武兼備,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實施「文行忠信」四教,陶治「仁智勇」三達德,貫徹忠恕之道,闡發中華民族精神之中心思想。

奉?先師長逝後,次年魯哀公始於曲阜闕里舊宅立廟奉?,漢仍之。隋始命卅縣學,皆以春秋仲月釋奠,唐玄宗始設孔子座像,顏子配則立侍。爾後,歷代輒有修建,天下諸郡均有孔子廟,春秋二祭,永為典列。

民國元年,仍以夏正 八月廿七日 為聖誕,舉行祭孔,廿三年改以國曆八月廿七日為孔子誕辰,卅二年明令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四十一年八月十八日  總統明令公佈:「以孔子誕辰為夏正 八月廿七日 ,換算國曆應為 九月二十八日 ,所請孔子誕辰及教師節,改為國曆 九月二十八日 等情,應准予明令公佈施行,此令。」從此,孔子誕辰及教師節,遂由國曆「 八月二十七日 」改訂為國曆「 九月二十八日 」。

我國?孔,一代比一代隆重,孔子學說亦遠播異域,宋時,遼與西夏、高麗均崇?孔子。安南(越南)亦李朝聖宗(一○五四-一○七二)時期建立文廟奉?。

廟墓:「孔子廟簡稱孔廟。春秋時,魯哀公初立孔子廟於曲阜闕里,後世因藏孔子之衣冠及琴車車書等,孔子之有廟始此。北魏時,因漢時嘗封孔子為宣尼公,故又稱「宣尼廟」。北齊時各地邵學皆於坊內立「孔顏廟」,於是孔子廟遍及於北齊之外郡;唐貞觀時,詔各州縣皆立孔子廟,於是孔子廟乃遍及全國。唐季封孔子為文宣王,故又稱「文宣王廟」。自明永樂以來,又稱文廟。民國三年,?制?規定從最古之稱為孔子廟。廟中正殿為孔子像,左右列四配十哲先賢像,其弟子及歷代大儒之?記者,均分別東西兩廡。歲時致祭,典?隆重。自古諸侯卿相及地方官長,至必先行謁廟,然後從政。」

先師墓園,世稱「孔林」,在曲阜縣北,墓地樹以各種異樹,相傳先師弟子自其鄉攜樹來值,因名孔林,林廣十餘里。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其哀,或復留,惟子頁盧於家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里,世世相傳以歲時奉?孔子家,而諸侯亦講?鄉飲大射於孔子家。孔子冢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高皇帝過魯,以太牢?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皇覽曰:孔子冢去城一里,冢坐百畝,冢南北廣十步,東南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前以瓴甓為?壇,方六尺,與地平。

儒門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索隱:「孔子家語亦有七十七人,惟文翁孔廟圖作七十二人」。但實際上,先弟子列入孔子廟配從?者八十人,其中復聖顏子、宗聖曾子,列東西配享?,萊蕪侯曾點(曾子之父)、?國公顏繇(顏回之父)列入崇聖?配?,又歷代先賢先儒列入從?者九十七人,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師弟子:

費國公閔子騫。 鄆國公冉子伯牛。 薛國公冉子仲弓。

齊國公宰子我。 黎國公端木子貢。 徐國公冉子有。

衛國公仲子路。 吳國公言子游。 魏國公卜子夏。

平陰侯有子有。

陳國公顓孫子張。計十一人列入東西哲從?,合徽國朱公子晦庵謂為十二哲。明世宗嘉靖九年,去公、侯封號,改稱先賢某子。

金卿侯澹臺滅明。 單父侯宓不齊。 任城侯原憲。

高密侯公冶長。 汝陽侯南宮适。 北海侯公哲哀。

萊蕪侯曾點。 ?國公顏繇。 須昌侯商瞿。

共城侯高柴。 平興侯漆雕開。 睢陽侯司馬耕。

益都侯樊須。 鉅野侯公西赤。 東阿侯巫馬施。

千乘侯梁鱣。 陽穀侯顏辛。 臨沂侯冉孺。

上蔡侯曹卹。 沐陽侯伯虔。 枝江侯公孫龍。

諸門侯冉季。 即墨侯公?句茲。 鄄城侯秦?。

濮陽侯漆雕哆。 雷澤侯顏高。 高遠侯漆雕徒父。

上邽侯壤駟赤。 鄒平侯商澤。 成紀侯石作觸。

當陽侯任不齊。 牟平侯公良孺。 膠東侯后處。

鉅平侯公夏首。 濟陽侯奚容蒧。 梁父侯公肩定。

富陽侯顏?。 聊城侯鄡單。 淦陽侯句井疆。

初鄉侯罕父黑。 馮翌侯秦商。 宛句侯顏之僕。

厭次侯榮旂。 武城侯縣成。 南華侯左人郢。

沂源侯燕伋。 咰山侯鄭國。 華亭侯秦非。

照濮侯施之常。 濟陰侯顏噲。 博昌侯步叔乘。

樂平侯原亢。 建城侯樂欬。 昨城侯廉傑。

轉平侯叔仲噲。 堂邑侯顏何。 林慮侯狄黑。

高堂侯邽巽。 鄆成侯孔忠。 臨朐侯公西輿如。

徐成侯公西藏。 陽平侯琴張。 文登侯申棖。

南頓侯陳亢。

縣亶。秦冉。蘧瑗。計六十五賢列入東西廡從?。(史記有公伯寮、申黨二人,未列?,而無琴張、申棖、陳亢三人。但論語有琴張、陳亢二人。)以上六十五賢,亦改稱先賢某子。

歷代先賢先儒:

周 -左丘明。公羊高。穀梁赤。樂正克。萬 章。公孫丑。公明儀。公都子。公孫僑。林 放。牧 皮。

六國-毛亨。

漢 -伏 勝。高堂生。戴 聖。長 萇。孔安國。劉 向。鄭 眾。杜子春。馬 融。盧 植。鄭康成。服子?。何 休。后 蒼。董仲舒。許 ?。

三國-諸葛亮。王 肅。王輔嗣。許 謙。

晉 -杜 預。范 ?。

隋 -王 通。

唐 -陸 贄。韓 愈。

宋 -周敦頤。程 顥。張 載。程 頤。張 栻。呂?謙。邵 雍。司馬光。胡安國。蔡 沈。真德秀。胡 瑗。歐陽修。陸九淵。李 侗。楊 時。魏了翁。文天祥。謝良佐。范仲淹。王 柏。吳 澄。李 綱。黃 榦。尹 焞。何 基。陸秀夫。游 酢。陳 淳。韓 琦。

元 -王守仁。胡居仁。黃道周。方孝儒。羅從彥。羅欽順。呂 ?。蔡 清。曹 端。薛 瑄。劉 德。劉宗周。陳獻章。孫奇逢。顧憲成。高攀龍。馮從吾。

清 -呂 坤。張履祥。湯 斌。顧炎武。李 顒。陸瀧其。陸世儀。顏 元。陸瀧某。李 塨。

計九十七人列入東西廡從?,惟進退不一。

四配:先賢顏繇、曾點、孔鯉、孟孫氏、孟皮等五人。

兩廡:先儒程泂、朱松、蔡元定、周輕成、張迪等五人。



孔聖父?聖王 聖紀(農曆 九月九日 )

?聖王叔梁紇公:至聖先師孔子之父,曰叔梁紇,春秋魯人,為鄹邑(今山東省曲阜縣東南鄹城)大夫,身長十尺,武力絕倫。娶魯之施氏,生九女,無子,其妾生孟皮,有足疾,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季曰「徵在」,妻之,?於尼山而生孔子。孔子生三歲,叔梁紇卒,葬於防山(兗州曲阜縣東二十五里),兗州泗水縣五十里處,尼丘山東址有「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其歷代褒封:

宋仁宗封叔梁紇為「齊國公」,

元朝加封「?聖王」,

明嘉靖改封為「?聖?」為「崇聖?」,諭封先師五代王爵,即肇聖王木金公(太高?)、裕聖王?父公(高?)、詒聖王防父公(曾?)、昌聖王伯夏公(?)、?聖王叔梁紇公(考),入?奉?,享春秋二祭,於?典開始前,先行上祭。

  

亞聖孟子 聖紀( 農曆二月二日 )

亞聖孟夫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戰國前期鄒(山東省鄒縣)人,生於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三九○),死於周赧王十年(公元前三○五)。父激公宜,母仉氏(仉音掌)。夫子受業於子思之門(子思,姓孔名伋,孔夫子之孫),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後世尊為「亞聖」。據傳:「孟子生時,母承夢神乘白雲自泰山來,母凝?良久,忽片雲墜而寤,里巷皆見有五色祥雲覆孟氏居(孟譜)。孟夫子繼承孔夫子之道,成為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散文家,對我國哲學文學貢獻甚大,端賴於「孟母三遷之教」之功。

  

復聖顏夫子 聖紀( 農曆九月十一日 )

復聖顏夫子:儒門四聖之一,姓顏,名回,字子淵,亦稱顏淵,春秋魯人。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不遷怒,不貳過;貧居陋巷,簞食瓢飲,而不改其樂,德行第一,孔子稱其賢,年廿九,髮盡白,卅二而卒,孔子慟哭,世稱復聖,入孔子廟左配??。釋家尊稱顏回為「光淨菩薩」,又稱「月光菩薩」,道家尊為「明晨侍郎三晨司真」。

  

述聖子思夫子 聖紀

述聖子思夫子,儒門四聖之一,至聖先師孔子之孫,名伋,字子思。受學於曾子,嘗為魯繆公師,繼孔子之傳,作子思二十三篇,後世稱為述聖,入孔子廟左配??。



孔廟管理 規則

釋奠:「祭孔」稱「釋奠」,表示尊孔之意。辭海:「釋奠-設饌爵以祭先聖先師也。?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注:「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陳祥道曰:「釋奠有牲幣,有合樂,有獻酬。」按舊時以仲春、仲秋之上丁日,祭奠先聖先師,即沿古釋奠之制也。」

自漢高皇帝二度過魯,以太牢?孔子,歷代各地相沿舉行釋奠,迄今已閱二千一百七千餘年。早期釋奠,或春,或秋,或冬,或四時(則每年一次、二次、或三次、四次),代有不同,主其祭,天子親辛,或命太子或太嘗,或遣使,或由國子監行之;??大小不同,牲用太牢或小牢,瘞薶(音同易埋)則牲玉並之,舞則文舞-雲門、大咸、大磬、大夏等,其六佾(音同意),左籥(音同越)右羽,樂則軒懸或太常,器用悉依上公,儀節各有千秋。迨明太?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定制每歲仲春、秋上丁遣官,行三獻之?;丞相初獻,翰林學士亞獻,國子祭酒終獻;十五年,頒釋奠儀注。憲宗成化十二年(公元一四七六),增孔子廟樂為八佾,籩(音同邊)豆各十二。世宗嘉靖九年(公元一五三○)釐正?典,去孔子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屏撤塑像,春秋祭?悉遵明初舊制十籩十豆,天下各學八籩八豆,樂止六佾。清初仍沿用明制,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六)升孔子為大?(玉帛牲牷),?部議大?典?二十三條,籩豆各十二,樂舞用八佾,春秋丁祭。民國以後,各地祭孔仍沿用清制(但於夏正 八月廿七日 舉行,廿三年改於國曆八月廿七日舉行,四十一年改於國曆九月廿八日舉行),民國五十七年,專家學者奉總統手諭,從事孔廟雅樂,祭孔樂器、舞蹈、服裝製作等重加研究與改革,接近口制,恢復古有?樂。

本省祭孔溯自明鄭時期,臺南文廟落成之際,入清後,仍沿用明制,雍正間,稍有改易,清末,日據時代,及至光復仍沿舊典(光復後,革除跪拜之?),樂舞,則仍用六佾。

按現行釋茵儀節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等六?,舞用六佾(則三十六人佾生舞),樂用昭平(迎神)、宣平(初獻)、秩平(亞獻)、?平(終獻)、懿平(徹僎)、德平(送神)等六章,或用咸和、寧和、安和、景和等四曲。

回回敬?孔聖:堅瓠首集:「回回教門不佛,不祭神,不拜屍,所尊敬者惟天,天之外最敬孔聖。其言曰:僧言佛子在西空,道說蓬萊住海東,惟有孔聖真實事,眼前無日不春風。」

孔子為佛:海嶽志林:「元章寫高麗經,以孔為佛,顏淵為菩薩。」(元章-米芾,又稱米南宮,宋襄陽人)

儒童菩薩:玉芝堂談會:「釋氏,稱孔子即儒童菩薩,顏子即光淨菩薩,見破邪論。法行經:孔子光淨菩薩,顏子月光菩薩。溧水縣南七十五里,相傳有儒童寺,本孔子?,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適楚,經此,南唐改曰儒童寺,故唐杜嗣先,有吉祥御宇儒童衍教之說。李義山文:儒童菩薩,始作仲尼金栗如來,方為摩詰。張文成什迦像碑:儒童毓慶,闕里生嘆 鳳之 君。摩訶降跡,苦縣誕猶龍之彥。楊?孔子廟碑;淨光童子,來游震旦之郊,乾象明靈,俯下??之國。真靈位業圖:謂孔子為太極上真君,頻子為明晨侍郎三晨司真。神仙感遇傳:唐宰相韓滉,廉問浙西不軌之志,時有商李順,泊舟京口,風飄一山下詣一宮闕,臺閣華麗,入門數重,有人自簾中出,以一書授之曰:寓金陵韓公。贊者引出門,送之舟所,問此何處,何人致書,曰此東海廣桑山也,是魯國宣父仲尼得道,真官理於此山,韓公,即仲由也。既歸,詣韓公,公發書,古文九字,訪之識古文者,曰此孔宣父之書,乃夏禹科斗文,文曰:告韓滉,謹臣節,勿妄動。韓自是恭謹,克始終焉。據此言之,則吾夫子又不佛而仙矣。」

孔子無鬚:眉公?碎錄:「孔子無鬚。孔叢子:『子思告 齊 君,先君生無鬚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今像多鬚誤」。按現行孔子畫像,塑像有鬚,皆本於唐代名畫家吳道子之畫,吳道子據何而將先師尊容畫鬚,令人費解。孔叢子二十篇,乃孔鮒所著,其言自當不謬。(孔鮒,字子魚,孔子九世孫,秦始皇召為魯 國文通 君)

梁山伯?英臺讀書處:茶香室三鈔:「明張岱夢憶云:『至曲阜謁孔廟,宮牆上有樓聳出,扁曰:梁山伯?英臺讀書處,駭異之。』按孔廟有此誠大奇,未知今尚然否。」

一般寺廟不得稱為孔廟:查本省各地民間建立奉?孔子之廟宇甚多,大都屬於宗教性質,其建築既不合規格,?儀亦多參差,甚至廟宇內將孔子塑像與其他神像並列,若不予分別勢必與政府所建孔廟混淆不清,頃電奉內政部核示,該等廟宇不得用孔廟或孔子廟為名稱。(臺灣省政府民政府551121民甲字第二五○八六號代電見55年冬字44期公報)

  

至聖先師孔子歷代褒封

封典:先師設教杏壇,仁義並重,文武兼備,因材施教,誨人不倦,實施「文行忠信」四教,陶治「仁智勇」三達德,貫徹忠恕之道,闡發中華民族精神之中心思想。

卒後,魯襄公尊為尼父,之後,歷代均有褒封,茲列誌於後:

漢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元年)封褒成宣尼公。

漢和帝永元間(公元八九-一○五)封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壬申(公元四九二)封文宣尼父。

後周宣帝大象二年庚子(公元五八○)封鄒國公。

隋文帝開皇五年(公元五八五)封宣師尼父。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丁亥(公元六三七)封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丁卯(公元六六六)封太師。

唐武則天皇帝天授元年庚寅(公元六九○)封隆道公。

唐玄宗開元廿七年已卯(公元七四一)追諡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公元一○○八)加諡玄聖文宣王。五年改諡至聖文宣王。

元武宗大德十一年丁未(公元一三○七)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世宗嘉靖九年庚寅(公元一五三○)稱號至聖先師孔子。

清世?順治二年乙酉(公元一六四五)諡號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十四年復明舊稱-至聖先師孔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一日南斗星君





南斗星君有謂即南極老人,南極大帝,或謂即南極仙翁。考其源流,三者各異。蓋南斗星位在南方,為六星組成,形似鬥,故曰南斗。史記大觀書注: [ 南斗六星,在南也。 ] 星經謂: [ 南斗六星,主天子壽命,亦雲主宰相爵祿之位。 ] 楊炯渾天賦謂: [ 南斗主爵祿,東壁主文章。 ]

南斗六星曰天府、天相、天梁、天同、天樞、天機。凡人將生之時,上帝希赤精子,轉發紫微,再令南斗注明玉冊,方能生生之時,上帝希赤精子,轉發紫微,再令南斗注明玉冊,方能生心,即將年月時書於玉冊,發于冥王,令十殿冥君施行,會有小兒因地一哭之時,魂由是而入焉,不論何人富貴貧賤,皆有定數,邵子言:一飲一酌,莫非前定,誠不謬也,惟道德仁義則全任人之自修耳。

南極星又稱壽星,老人星,南極老人星,南極老人。史記封禪書索隱謂: [ 壽星,蓋南極老人星也,祀之以祈福壽 ] ,後漢書天文志亦謂: [ 老人星曰南極 ] ,史記天官書又謂: [ 狼比有大星,曰南極老人。 ] 正義謂: [ 老人一得在孤南,亦曰南極,為人主之壽命延長之應。 ] 李白詩: [ 衡山蒼蒼八紫冥,下看南極老人星。 ] 杜甫亦有詩: [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

民間將南斗星與南極星視為一個,而作為壽星崇拜,其實南斗有六星,主祿壽,南極則一星,主福壽,至於南極仙翁,既非南斗星,亦非南極星。似乎另有所指,據道書雲:

南極仙翁姓王,諱名改生,字易度,是太虛世紀,孟商初啟,天開運行,天元尚冥運三暉時,有長生司命君(南極仙翁)誕生于東林,廣昌城,長樂鄉,年僅十四歲,棄世離俗,心慕神仙,一次恰遇紫府華先生,傳授陰陽補養,削死修生,三五變煉,七九複神,道禦中必胎息等方術,享壽四百歲,隱居奚岩,並拜詣



[ 本帖最后由 jerryyaw 于 12-7-2007 01:4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九日琉璃光佛



琉璃光佛:即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藥師。藥師?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琉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乃至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藥師琉璃光如來

藥師琉璃光如來,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信奉。梵言稱謂「佩殺紫野虞嚕吠女囉也薩薛他多」,華言譯作「藥師琉璃光如來」或「大醫王佛」。衪在須彌山東方建立一個世界,其淨土名稱為「東方淨琉璃世界」或稱「琉璃光土」。其佛為拯救一切眾生的疾苦,發十二大誓願,令諸眾生所求皆得,也使一切眾生能夠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為「藥師佛」,則名為「大醫王佛」。供奉此佛的目地,在于醫治百病,謀現世的利益。我國古今上下。貴至帝王,下至一般民眾,都十分信仰。如一朝得病臥,束手無策時,則多求願于藥師佛。故世間供奉藥師佛的藥師堂到處皆有,世俗 農曆九月三十日 為藥師佛聖誕之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7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九日斗母元君




副将 - 天佑


斗母元君


副将 - 天蓬


北斗星君, 斗母元君, 南斗星君


斗母元君:又稱九皇斗母元君。玉匣記:「九月九日,斗母元君聖誕。」略歷失考,據說,梨園伶人,於是日舉行九皇會,茹素謹奉斗經。


制祭消災解厄

宗教信仰的目的,是要讓信徒獲得心中的力量,尤其有許多善男信女,常在遭到某些無明的困難之後,便會意志消沉迷茫,事事不如意,難免會遭受到意外災厄。

一般寺廟都會替信徒消災解厄,在訂期時間內在神佛前舉行儀式,為信眾禱祝後除去災厄霉運,並在神佛前安奉消災解厄燈,可化解不吉利的鎖事及凶星,保佑諸事順利平安。

拜斗的科儀源流

拜斗是我國的道教獨有為人消災祈福,延命保壽而設的法會科儀,成為民間最普遍常見的祭儀。拜斗的淵源甚早,起源於漢代張道陵天師,北斗經記載「永漢元年正月初七日太上老君昇玉階座授張天師北斗延生祕訣」始知斗為天樞。斗乃指星斗,天上群體星辰皆屬斗部,為人之十二元神來源與歸宿,則是生命根源之象徵,人的魂魄都是受於斗極調魂魄 ! 之宰,故人羽化歸宿亦稱為星沉元斗,斗亦是人的本命元神,民間信仰中又有「南斗延壽,北斗解厄」的說法。

拜斗的要義與目的

拜斗是極為神聖玄奧之祭禮,拜斗是朝拜自己的本命元辰,使元神光彩趨吉 凶,祭儀須禮請德高望重的道長主持。一般寺廟每逢主神聖誕或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日,每逢南、北斗星君下降及圓明道姥天尊(斗母)聖誕,或在新廟慶成齋醮時,都會啟建祈安禮斗植福法會。主要目的在於誦經禮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拜斗植福合家平安。參加拜斗,先將全家丁口姓名生辰向主辦寺廟登記,以便登錄疏文,拜斗期間一心誠敬, 備鮮果到禮斗會場參拜亦可。人人至誠祈之,得以賜福晉祿全家平安。

禮斗法會由來及意義

世間的一切生命,均例屬斗宮,星辰運轉,年歲行運,皆屬星宿所主宰,仰賴星光並照以護體,歸依仁德扶持以健身,若有善男信女誠心禮斗,發願行善,自然轉禍為福,去災厄為禎祥。依道書太清玉冊記載:「中斗有三星,主保命」「西斗有四星,主護身」「東斗有五星,主計算」「南斗有六星,主延壽」「北斗有七星,主解厄賜福」,顯示道教的天庭,眾先諸神各有所司協調繞轄三界十方。天人常用的交流感應方式亦是「禮斗」傳說中的孔明諸亮借東風,陳靖姑祈雨都是經由「禮斗」而奏效的,因此世人乃以「禮斗」的科儀方式來祈求「延壽賜福」。禮斗道場中的「斗」要有所顯示,陰陽、四象、五行、八卦、順天、行氣的象徵。按「斗」之意義係指星斗,天上群星皆屬斗部,人之十二元神所宿,則生命根源之象徵。各斗首之斗燈,則代表 求延壽植福驅邪保安,斗首種類則位各以喜好或從事行業之需要而定。斗首者實乃深受神明所庇佑,必會發福生財、生意事業發展、工廠興隆、五穀豐收、六畜興旺、大吉大利、萬事如意、合家平安順利。

啟點光明燈要義

安奉啟點光明燈,在一般寺廟的廟務工作是對廣大的信眾,市一項非常重要的年度例行祈安法事,點光明燈最大的意義,在於祈福保平安。光明燈大部份型式為寶蓋蓮花座,最上方供奉鎮殿主神的聖尊,週圍為安奉光明燈善男信女的姓名,尚有壁型蓮花座光明燈,功能均同祈神 庇護。祈求光明順利、元神光彩、事業順、學業上進、萬事如意平安。

安奉文昌智慧功名燈

文昌智慧顯億萬千種之神異,飛鸞開化救劫,功存乎儒道釋教,功德難量,神威莫測,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錄職貢舉真君,談經演教消劫行化,種善果於詩書之圃,培桂根於陰 之田,自雷杼炳靈於鳳山,至如意儲祥於 ,正人心,必本於篤親之孝,壽國脈,必先於致主之忠。文昌金闕上相,檢校太師混元內輔,三清上宰大都督府,管天地水三界獄事,判桂祿嗣籍上仙,編修飛仙列籍,掌混元造化冊。文昌渡人主宰,掌五湖四海河源,註祿定籍治事顯道,扶善濟苦消劫行化,育嗣天下聰明日益,開愚性以聰明,啟迷心以穎悟,廣佈孝友文章之化,襄贊功名祿秩之權,文武科場闈內,判金榜於天宮,衡玉籍於桂香寶殿,五行秉德匡扶文運。安奉文昌智慧功名燈,保佑信眾、讀書學子,增進智慧,學業進步、考運順利、功成名就。

安奉財神燈要義

財神爺則有文財神爺、武財神爺、福德明王正神財神爺、五路增福財神爺、利市納珍仙官及招財進寶使者等,統尊稱為「財神爺」。士農工商安奉財神燈「財星拱照、財源廣進」,神光炫耀普照,財寶受賜福綿長。天賜利祿財富,當知博施惠饋蒼生。定承「財神蔭佑,五路進財」。

綜觀以上拜斗、安太歲、點光明燈、點財神燈、點智慧功名燈或樂捐的緣金,妥託交給廟方,而后廟方聚集大家的錢,美年固定做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或急難救濟等 工作,等於替大家作了善事,因此無形中所得到的功德,都會回報在大家的身上,所謂「因果循迴、善有善報」,由於您們的誠心熱衷奉獻,人間才會更溫暖,宗教的慧命也才會無限的延續,真是「功德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7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2 jerryyaw 的帖子

最後一張照片 斗母多出了 2双手  斗姆 是 4面 3眼 4双手

同時南北斗 也不對  南斗是火宮 注生 面是青色或黑色 北斗水神
注死是老人   在"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內有说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7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an55 于 10-7-2007 02:01 PM 发表
最後一張照片 斗母多出了 2双手  斗姆 是 4面 3眼 4双手

同時南北斗 也不對  南斗是火宮 注生 面是青色或黑色 北斗水神
注死是老人   在"太上說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內有说起

经过我查阅后,发现楼主放出来的全是对的,没有错!
南斗是老人因为是注生,所以是老人的形象,延寿!
北斗是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7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敢说绝对不可以如此说。

南都注生,北斗注死。都是民间说的。

既然北斗注死,为何要拜?难道就是如此盲目的?

你们农历九月初九整个九天都受戒持斋利斗。
跟你们说,当时你们正在的是
拜北斗九皇大帝,南斗星君,以及众星之母,斗母娘娘也

《太上玄龄北斗本命延生真經 》知道么?

请大家不要再把什么“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宣传,那是一种误导。

语气似乎太重,多多包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07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名汉 于 10-7-2007 08:22 PM 发表
我敢说绝对不可以如此说。

南都注生,北斗注死。都是民间说的。

既然北斗注死,为何要拜?难道就是如此盲目的?

你们农历九月初九整个九天都受戒持斋利斗。
跟你们说,当时你们正在的是
拜北斗九 ...




你的見識很广  九皇大帝 就是道教礼斗 朝拜"北斗九皇" 同時要誦经  1."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  2."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妙经 " 3."先天神后斗姆元尊大道九皇眞经" 4."移星轉斗科仪" 5."顺星解厄科仪"
還要 點 "本命元辰燈"   

我知道就是 這些  請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7-2007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九日 九皇大帝诞



农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

解说:

九皇信仰原是北斗信仰,是中国人传统中最古老的星辰崇拜。

九皇大帝是指与玉帝同一品位的先天大神“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以及北斗七星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由於中国人观北斗的历史可远溯到公元前30世纪至40世纪,因此中国人观察中的古北斗星座有九星;後来遂产生北斗星座七明二暗,除七星外另有辅星与弼星二颗暗星的说法。反後来道教则解说,这二颗暗星其实是勾陈与紫微二星的分气。

每年农历九月,在马来西亚各地流行的九皇大帝庙会及吃素风气,其实源自中国汉代以来道教教徒举行礼斗集会的习俗。九皇诞包括了集体礼斗、拜斗的活动,这是北斗崇祀习俗的南移。

北斗信仰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星辰崇拜。又由於北斗在中国的天际,是一座每天转动一圈的星座,人们也根据北斗一圈的转动,分出它一天有12个转动阶段,创造了观北斗认识12个时辰的时间测量法。

人们还发现到,北斗斗柄会根据1年中很多不同阶段的时日,指向天际不同的方向;每当黄昏群星出现时,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向,都会落在一定的方位,而天上的群星,却也根据斗柄在不同季节所指方向不同,出现移形变位。

所以,人们又根据北斗斗柄的方向转动,发现斗柄有24种方向可指,於是人们便有了“24山”的中式罗盘。

而每一次斗柄在一段时间内指向一方,地上就会出现一次气候变化,影响农耕;於是古人便得出一种看法,以为斗柄所指的方向指令24节气气候变化,造成春、夏、秋、冬之别。

所以,古人有一句成语“斗转星移”,用以形容时间的流逝与世事变化。

古人在夜间,是以北斗指示方向。北斗的斗子上最外2颗星,联成直线,延长到四倍之处有1颗星,无论北斗如何绕它转动,它都兀然不动。这颗星就是永远在正北方的北极星。

所以,不论时辰和季节可以用北斗找方向;不知时辰和季节,也可以看北斗推知时辰和季节。人们可以根据北斗找北极星的方位,只要发现北方就能认清八方;人们又根据季节的认识,按北斗的斗柄指方去测知地面的正确方位。

在以农立国又地广人稀的中国大陆,观察北斗在天上的变化,可以“指示”了人们认识气候变化与交通方向,成为农业及交通最高及最标准指标。

每当北斗一变化,天上的星象、地上的阴阳及气候和人间的情况也会改变。所以,人们便以为北斗管理星辰气候,也影响人的福寿命,并由此变化各种以北斗九星名义演变的风水命理学。人们逐相信崇拜北斗,可以作为消灾解难、增福添寿的方法。

根据道教的北斗经典,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九是北斗九皇诞,连续9日,不断的礼拜北斗诸星,可以令人间消灾延寿、福禄兼至。

神话:

1)据道教的《北斗本生经》所说明的九皇大帝来历,是个神明的化身故事。

经内说,龙汉时代的国王有1位皇妃紫光夫人,在过去世曾经发愿要生下圣子“辅估乾坤”。有一天,这一位王妃在金莲花池沐浴,受到感应,生下了莲花九苞,化为九子,便是九皇。

2)根据《本命延生经》的教义,元始天尊之阴气化生斗姆。斗姆的梵气又化生了九皇。因此,九皇实为先天之大神。

凡是侍奉九皇,必尊九皇之母,凡侍奉九皇之斗母的地点都称为“斗母殿”或“斗母宫”,但是,却不常以“九皇大帝”为正式庙称。

3)民间对九皇大帝的来历,则另有拟人化的传说,以为他们是抗暴或保皇失败而被杀的义士,或说是被官府斩杀的海上势力领袖。

南洋各地,其中有些九皇神庙,迎神的仪式是在海边迎海水回祭坛,又有的人庆典期间又手缠白带或手披麻带,仿如带孝。

有关传说之流行,可能与早期会党有关。早年的会党曾借九皇诞掩护,进行结社和举行仪式;九皇醮仪包括了超渡忠魂仪式,会党可能亦乘此机会纪念原为海上反暴义师的先烈,遂造成传说的出现。

习俗:

1)九皇诞是一个信众一年一度集体持素的日子。各人在这9日内持素的日子长短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持素者都必须讲究身口意三净才是合乎规矩。

讲究的作法,更要求煮食素菜的锅具和所用的杯盘都不曾染上荤腥。

2)凡是举行九皇诞的地区,必定立起称为“高灯嵩”的竹嵩。竹嵩的材料去枝留尾,上挂九灯。立灯嵩有两层意义:

(一)它是用来为天上的神明指路,让神明知道某处举行庆典和醮仪,相约前来同庆共欢。

(二)道教以“北斗灯仪”消灾迎祥。它代表灯仪的简化与形式化。

过去,竖灯登嵩是在地上挖洞,洞内藏着含有吉祥寓意的物件,包括铁钉(出丁)、钱币(生财)、木炭(旺盛)、五谷或豆类(丰收),现在,由於一般都是在柏油路上立嵩,因此竹嵩都是下加脚架立起,也不讲究埋藏吉祥物。有些地方的神庙则仅在坛内燃起九灯。

3)农历九月的最初几天,其实也正好是其他数位神明的神诞,例如:九月一日即是中国南方流行的哪吒神诞。

因此,按民间庙宇的每逢九皇神诞,就会出现不同的神明下乩,同到坛前办事与庆贺,使到九皇诞成为颇多神明跳乩集会之日;所以,名为九皇诞,却又是其他神明的童身带领信徒行仪和表演过火、下锅的盛日。

到了第九日九皇回天之夜,亦有各路神明的神銮及乩童护送九皇的绕境游行,非常热闹。

4)福建人喜以“爷”尊称神明,亦因而俗称北斗九皇为“九皇爷”。另外,福建漳州也俗称其地区性质的保护神为“王爷”。

村姓“王爷”既是瘟神,又兼有一村一族家族祖先神的身份。人们害怕传染疾病之际,又认掌管疾病的神明为祖先和村落的保护神,是一种心理慰藉。

虽然“皇爷”不同於“王爷”,各村王爷姓氏也不同,但是,九皇灯仪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最後一晚祈求驱瘟,因此本地的九皇祭,便出现了像中国送瘟之祭的送船出海,或甚至在海上烧船的仪式。

久之,对信仰认识不周详的人们也把九皇诞穿插“送王船”仪式当成送“皇船”。

意义:

中国人流传了许多称赞北斗的诗词,而道教的信仰中,又认为北斗能护国保民,转移命运。

由於天上的北斗的变化,可以作为人间变化的“指示标志”,因此自古以来它的现象被视为主宰国运,又被认为关系每个人自身的命运。人们更以包公和狄青等系列 的传奇人物,比喻作北斗星群中的其中一星转世,或者把其他民族英雄比喻为北斗星,这一星辰信仰,是中华民族在宗教信仰上的民族意象。

1)九皇诞辰能流行,其实代表了人们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承继,以及代表每个人对自己一生转凶为吉,年年都抱着希望。

由於北斗掌管人间命运,因此,向北斗祈祷是一种盼望改命转运之道。虽然位处中国大陆南方的大马已经不能看见北斗星群,但是这一信仰却随着人们的文化心态和信仰传统渡海南来、发扬更广。

2)连续9日间,整个社会中有许多个人实行了不杀生、持素以及净口和清心寡欲的行为。

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生理健康的调节,也是一种心理自我控制的训练,更是一个人向主宰个人命运的北斗九皇自我反省和忏悔的日子。其实,这种风俗协助了个人在一年结束之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实践简朴生活,利用宗教仪式提升心灵、洗心革面。

如果只是持素,但不曾有口和意之改变,当日也不体验简朴生活,则是把信仰实践得不完全了。

3)各区庙会的举行,以及社会许多家庭及个人参与集体行为,形成了有助社会集体自觉本族宗教文化存在;以及认同本族宗教文化的活动。这也起着一种有助社区经济的调节作用。

4)送神时举行神明的绕境游行是民俗活动,也是说明神明所位处的社区的“范围界线”以及代表“净化”社区的意愿。

游行队伍的神明到达每处都必与路经地方的庙坛互相招呼和敬香,其实是以仪式去显示与巩固不同社区与人群联系,是一种象徵行为。

活动:

1)九皇诞其实可以从宗教活动的层次进一步提升其宗教的价值内涵,人们可以藉各地的盛典,举办宗教讲座,说明斋戒与修身养性的意义。

2)通过解说北斗九皇信仰的来源,说明华人崇拜北斗的原由,以及说明与北斗诸星有关的神话和传说,有助宣扬民族意识,也有利宣扬道教传统中良好的价值观。

认同於九皇大帝信仰的原由与意义,可以取得哺育信徒民族意识的功效。

3)应当多多鼓励各地庙宇组织起来,借助九皇庆典期间人人一心向善的气氛,组织各种关怀社会的活动,发挥九皇醮仪所宣扬的修己渡人精神。

[ 本帖最后由 jerryyaw 于 20-7-2007 02: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7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九日中壇元帥





通時大將蓮花化身中壇李元帥

中壇元帥李哪吒,頭挽雙髻,胸空紅肚兜,手提紫焰蛇牙寶,腳踏金霞風火輪,貂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

封建演義說他是靈珠子轉世,周武伐紂時為薑子牙的先行官,乃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子。因其母懷孕三年才生,生時為一肉毯,李靖大驚,視為妖孽,以劍砍之,突然跳出一個小男孩,遍體紅色,面如傅粉,手套金鐲,肚圍紅綾,蒙太乙救苦天尊收為徒弟,賜名哪吒。

七歲時身長七尺,沐浴於九灣河,將東海龍子打死,抽其龍筋,又射死骷髏山白骨洞石磯娘娘的門人,李靖大怒,又逢龍王與兵問罪,天尊密援哪吒解圍,乃刀砍肩膀,自剖肚腹,剔腸刳骨,以還父母,於是散了三魂七魄,魄無所歸,魂所附,隨風飄蕩,回到乾元山,天尊吩咐他,託夢母親,造哪吒行宮,受香煙三載,方能再立人間,從此四方居民俱來進香,祈福禳災,無不靈應。



直到有一天,李靖得知哪吒被人立為神,一怒之下,揚鞭粉碎其金身,哪吒無奈,回金光洞哭訴天尊,天尊乃將哪吒蓮花化身,並賜火尖槍、風火輪、混元綾、乾坤圈、金磚。于叩謝師父後,逕找李靖報仇,逼得李靖奔逃無門,幸蒙燃燈道人羲賜黃玉玲瓏塔,使他們父子和好如初,此亦正是李靖得封托塔天王之由也。後李家父子四人,俱肉身成聖。

與周聖將,減紂前鋒,金光洞裏煉金光;玉虛奉降陳塘,左執金圈右執尖槍,足踏兩輪,曰火曰風,驅妖減怪斬魔王,親歷一千七百浩劫而圓道果,破盡三萬八千惡陣,永鎮天宮,一蕊蓮花化成莊嚴妙相,十方世界,廣濟救苦慈航,玄功深奧,變化無窮,達地升天,轉眼中臨敵無戄,威武堂堂,大忠大李,至勇至剛,安民謢國,中壇元帥,八臂勇哪吒,忠勇天尊。

西遊記描述哪吒為:總角繞遮腮,披毛未蓋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誠為天上騏驎子,果是煙霞彩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身帶六般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今受玉皇金口詔,?封海會號三壇。

正是:八臂哪吒勇太子,蒙差來下界,斬妖寶劍鋒芒快,火砍刀狠鬼神愁,縛妖索子如飛蟒,降妖大杵似狼頭,火輪掣烘烘豔,往往來來滾琇毯……苦爭數合無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變,百千萬億照頭丟……諕得各洞妖王都閉戶,遍山鬼怪盡藏頭,神兵怒氣雲慘慘,天丁?喊人人怕,發猛兩家齊門勇,不知那個剛強那個柔。

中壇元帥自雲:吾乃乾元山上靈珠神,降下凡救萬民,三年六月始出世,神仙氣魄異常人,手套降魔鐲,腰圍混天綾,異香遍地,天籟吹笛,重陽佳節,太子降生,雙親見我喜猶驚,疑我是妖精,不知吾是上界降魔星,七歲時發震天箭,能開乾坤弓,白雲山上射妖童,九曲河內戰魚龍,神通一展壓倒水晶宮,聚眾門打敖廣,驚天動地,烈烈轟轟,殺身刻骨報爹娘,大仁大義,至孝至忠,翠屏山威靈顯赫,陳塘城霖雨蒼生



既為人又為神,蓮花丈六現金身,吾師賜我金槍風火輪,五湖四海盡知聞,號召雷霆將,指揮六甲軍。

玉虛奉命臨黃土,與周減紂作先鋒,誅昏王,保明皇,遣吾上天界,立即到天堂,遺吾入水府,大海斬蛟龍,遣吾下冥都,頃刻見閻王。遣吾救旱者,霖雨遍十方,遣吾救病者,妙藥降龍宮,遣吾收妖怪,妖怪望風降,南天猛將,威武堂堂,親歷一千七百惡戰,奠定周室,殺盡十萬八千魔鬼,重返天宮。

玉皇知吾臨戄,赤膽丹衷,令吾鎮守南天門上,稽查下界過與功,善則賜福,惡則降殃,不偏不倚,至正至公。……:

吾生為將,七歲名揚,商紂殘虐,慘殺忠良,諸候盡叛,舉戈向,周武當與,八百祚長,濬智之王,國運宜昌,西歧起義,仁佈四方,朝野回應,效命沙場,太公為帥,韜略深通,金鞭一指,凜凜威風,運籌惟握,善算陰陽,大小士卒,個個精忠,爭先恐後,誓減虎狼,戰無不克,城不詩攻,獨夫束手,悚戄恐惶,邪教魔怪,四出倡狂,濫施邪術,肇禍造殃,滔天罪孽,自作自當,惡貫充滿,觸怒上蒼,三教聖賢,共泛慈航,降臨黃土,掃淨妖風,披毛之類,無處可藏,或走或死,或作或亡,淫亂之主,死於火中,商社已革,宇宙無光,萬家萬業,天下為公。道不拾遺,夜無賊蹝,天開化日,民頌甘棠,吾命使命已完,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永立廟堂,回天繳旨,奉侍玉皇,幽爾眾生,聽吾說法,深入經藏。……

中壇元帥,廣大神通,與國減紂建奇功,無邊果證住天宮,消災救劫,呵護十方,一年四季降禎祥 。

或謂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磐石,手持法委,大噉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間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投胎於



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金吒,次子木吒,帥第三胎。

因浴于東海,戰殺九龍,老龍無奈何而哀告玉帝,帥知之,截戰於天門之下,而石磯與兵,帥取父壇降魔杵與戰而戮之。父怒,帥遂割刻骨還其父母,而抱真靈救全於太乙救苦天尊,天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為骨,藕為肉,系為脛,葉為依而生之,授以法輪密旨,親授木長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轉鬥,嚇一聲天頹地塌,琇球丟起,山崩海裂,故諸魔若牛魔王、獅子魔王、大象魔王、馬頭魔王、吞世界魔王、鬼子母魔王、九頭魔王、多利魔子、番天魔王、五百夜叉,七十二火鴉,盡為所降,以至於擊赤猴降孽龍,蓋魔有盡而帥之神通廣大,變化無窮,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天帥之領袖,永鎮天門也。

[ 本帖最后由 jerryyaw 于 11-7-2007 11:0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7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初九日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


副将 - 牛头


副将 - 马面



酆都大帝,道家尊酆都北陰大帝、又稱北陰大帝、北太帝君。陶宏景「真靈位業圖」中,並將道教真靈分為七級,第七級為酆都北陰大帝、乃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而一替,到期改任。大地所轄曰:「羅酆地獄」(俗稱酆都地獄),分設內外六宮,處理冥事。山上為外宮,洞中為內宮,第一宮名紂絕陰天宮;以次東行,第二宮名泰煞諒事宗天宮;第三宮名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宮為恬照罪氣天宮;第五宮為宗靈七非天宮;第六宮為敢司連宛屢天宮;皆鬼神之宮也。

酆都大帝為酆都鬼域之最高神祇,自宋代以還,歷代都在酆都按陰曹地府設想,修建了一整套建築,除十殿閻羅殿外,尚有供應幽靈之「路引」,普天之下必備此引,方能到酆都地府轉世升天。並有明朝「蜀獻王」所建之「奈河橋」(又稱通天橋),橋下有血河池;從玉皇殿上行有一座漆黑山門,橫匾上有「鬼門關」;在二仙樓東側,有深不可見之「五雲洞」,傳說是陰曹地府之入口;此外,尚有「登天梯」、「望鄉臺」、「孽鏡臺」等陰森恐怖,皆由「酆都大帝」掌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7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十三日孟婆尊神

孟婆娘娘、雙稱孟婆神。 [ 玉曆至寶鈔 ] 、 [ 至曆之緣起 ] 記載:孟婆神,生於前漢,幼讀儒書,壯育佛經。凡有過去之事不思,未來之事不想,在世勸人戒殺食素。年至八十一歲,鶴髮童顏,終身未嫁,只知姓孟,人稱 [ 孟婆奶奶 ] ,八仙修真,直至後漢,不知所終。

閻王經載:各類生命死後,皆須接受閻羅王審判,不論是否要受刑,最後必、押解至第十殿付與轉輪王,判定投胎何處。而投胎前,須先至孟婆娘妨的 [ 驅忘台 ] ,飲下 [ 迷魂湯 ] (又名孟婆湯),使其忘掉前世一切恩恩怨怨,始許轉世為人。

傳說 [ 孟婆湯 ] 的起源,系在後漢時,有人能知前世因果,妄認前世眷屬,行智術洩露天機,玉帝遂敕命侍,並製成 [ 迷魂湯 ] ,強令轉世鬼魂飲下,使其忘卻前生之事。

[ 迷魂湯 ] 以俗世藥物合成似酒之湯,分甘、苦、辛、酸、鹹五味,如鬼魂抗拒不飲,地獄鬼卒即用 刀絆雙腳 ,以鋼管抵刺喉嚨,鬼魂只得忍痛飲盡。因之,今世之人皆忘前世之事矣!



孟婆

据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

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

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忘台。

在《阎王经》中说,鬼魂在各殿受过刑罚后,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后转押至第十殿,交付给转轮王。

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这里来准备投生的鬼魂,都会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饮迷汤,让鬼魂们忘却前生。

相传孟婆汤的做法,先取在十殿判定要发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采自俗世的药材,调合成如酒一般的汤,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种口味。

凡是预备投生的鬼魂都得饮下孟婆的迷魂汤,如有刁钻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脚底下立刻就会出现钩刀绊住双脚,并有尖锐铜管刺穿喉咙,强迫性的灌下,没有任何鬼魂可以幸免。

孟婆在阴间开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庄。在清人沈起风的《谐锋》卷八中有一关于孟婆庄的故事:

葛生不喝迷魂汤得返生

从前有一歌妓叫兰蕊,她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玉蕊。玉蕊和葛生相恋至深,但因为葛生很穷,娶不起玉蕊,后来兰蕊因病而死,葛生则因无力与玉蕊相守一生而殉情。

葛生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罗王看他死得无辜,就判他投生为人。葛生闻令后,便准备再去投生。

葛生一个人呆呆地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攀满萝藤的棚子底下。只见好几百个男男女女,争先恐后的抢那付瓢杓,急急忙忙的向炉头舀水来喝。

葛生因为走累了,觉得口干,便也想上前去饮用那瓢里的水。这时,有一女子从棚子后面走出来,葛生仔细一看,竟然是兰蕊。

兰蕊问他为何来此,葛生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兰蕊知道后,便轻轻地对葛生附耳说道:

“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孟婆庄吗?还好今天孟婆去给寇夫人祝寿,命我暂时掌管瓢杓。要是你和那些人一样,也喝了这瓢里的迷魂汤,你就返生无路了。”

葛生一听,不禁感到庆幸。后来,在兰蕊的指点下,葛生寻得旧路,重返人世。

孟婆庄上喝茶美女相伴

另外,在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解》的“孟婆汤”中,也有一段关于鬼魂被灌迷魂汤的描写:

人死之后,首先经过的是孟婆庄。众役卒押送鬼魂从孟婆庄的墙外走过,至阎王殿去接受审问。判定后,则将生前旦L录入转回册中。凡是被判转世投胎的鬼魂,就再从孟婆庄走回去。

孟婆庄的门口有一个老婆婆站在那儿招呼来者,步上阶梯,进入里面。

庄内全是雕梁画栋、朱栏石砌;屋内,触目皆是精致华丽的粮],有珠玉做成的帘子,厅中还瞻F一面玉雕的大桌子。

待来者入屋后,老婆婆便叫出三个女孩子来,这三个女孩子分别是孟姜、孟庸与孟戈。三人都穿着红色的裙子和垂着绿袖的上衣,个个如花似玉、貌赛天仙,而且轻声细语地呼唤郎君,还以手拂净席子请来者坐下。

来者坐下后,丫鬟便送上茶水。三个美女环伺在侧,皆以纤纤玉指亲奉送茶,玉环叮叮脆响,阵阵奇香袭人,在如此情境中,实在很难拒绝不喝。

才一接过茶杯,便觉目眩神驰,轻辍一口,只觉清凉无比,其能解渴,不禁一饮而尽。喝到底忽见有一匙左右的浊泥在杯底沉着,待抬眼一看,发现原本貌美迷人的美女和老婆婆都成为僵立的骷禳C

走出门外一看,原先的雕梁画栋尽成朽木,如置身荒郊野外,并忘却生前一切事物。

就在惊慌失措、痛苦不已的当头,忽然大哭堕地,成了一个甚么都不知道的小婴孩

* 对不起,找了很久还是没照片!

[ 本帖最后由 jerryyaw 于 11-7-2007 11:2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2-2024 12:39 AM , Processed in 0.13766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