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aron_mlk

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坏人、坏事,都是因为前世的业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9-2022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kia2012 发表于 6-9-2022 09:02 PM
既然扫尘除垢”本来就包含了四圣谛八圣道,
那請你教我一句扫尘除垢如何斷三結証初果就好,不用証四果! ...


  阿含經故事選(共106則,紙本742頁) 莊春江 編著 (不同意被抄襲或營利性引用)

094.朱利槃特的成就
  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郊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天,尊者槃特責備弟弟朱利槃特說:
  「如果你連戒律都記不住,乾脆還俗回家去好了!」
  朱利槃特被責備得很傷心,站在給孤獨園的祇園精舍門外哭泣。
  佛陀知道了,就到精舍門外安慰他:
  「比丘!你為什麼站在這裡哭呢?」
  「世尊!我哥哥把我趕出來了,他說我連戒律都記不住,要我還俗去,不要再住這裡。」
  佛陀安慰他說:
  「比丘!不要怕,是我成就了無上等正覺,不是你哥哥。」
  於是,佛陀牽著朱利槃特的手,把他帶回精舍內,親自教導他。
  佛陀教導他認「除垢」二字,結果,常常記得「除」字,就忘了「垢」字,記得「垢」字,又忘了「除」字。
  朱利槃特就這樣努力了好多天,才將「除垢」這兩個字記住。記住以後,開始能思考「除」是什麼意思?「垢」又是什麼意思?然後知道:「垢」就是「灰土瓦石」之類的髒東西,「除」就是「清除乾淨」的意思。
   接著,他又想:
  「世尊為何要教我這兩個字呢?我應當好好想一想。」
  於是,他想到自己也有塵垢,如果將「除垢」用在自己身上,那麼,執著煩惱的「縛結」就是「垢」,而「智慧」就是「除」,他想:我應當以智慧來掃除執著煩惱。
  接著,尊者朱利槃特繼續思惟:五盛陰是如何聚集,又是如何敗散的,也就是思惟色、受、想、行、識,及色、受、想、行、識之「集」與「滅」。
  就這五盛陰的思惟中,尊者朱利槃特捨離了欲貪、無明與煩惱,證得了解脫,如實知「我的生死已到了盡頭,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該作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有下一生了」的解脫之智,尊者朱利槃特成為阿羅漢了。
  成為阿羅漢後,尊者朱利槃特來見佛陀,向佛陀報告說:
  「世尊!我現在已有瞭解『除垢』二字的智慧了。」
  「比丘!你怎樣解釋這兩個字?」
  「世尊!『除』好比智慧,『垢』好比煩惱的『結』。」
  「比丘!太好了!就像你說的,『除』好比智慧,『垢』好比煩惱的『結』。」
  於是,尊者朱利槃特說了一段偈頌,表達他的感想:
  「背誦世尊教的這兩字,就已經足夠了。
   智慧能除所有煩惱結,不必再用別的。」
  佛陀聽了,印證他說:
  「比丘!確實如你所說,以智慧,而不必再用別的。」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壹阿含第二0品第一二經》。
  二、尊者朱利槃特,又譯作周梨槃特、周利槃陀迦、注荼半託迦、周利般兔、朱利滿臺,意譯為小路邊生,乃因其母原為王舍城長者之女,與男奴私奔而流浪他鄉,後於路邊產下二子,故都以路生(槃特)為名,哥哥叫大路生(摩訶槃特)或直接稱路生(槃特),弟弟叫小路生(朱利槃特)。哥哥生性聰穎,通達書算、技藝、唱誦、婆羅門典籍,而弟弟生性愚鈍,記憶力極差,因此又被謔稱為「愚路」。(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一五一五、二六九二頁)
  三、被大家公認生性愚鈍的尊者朱利槃特,他的證得阿羅漢果,實在具有指標意義,展現了阿羅漢聖者根性的多樣性。印順法師就說:「聲聞的證得初果與四果,是極不一致的。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槃陀伽。年齡極老的如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頂年輕的,如七歲沙彌均頭。阿難從佛極久,還沒有證羅漢;而舍利弗、憍陳如們,不過幾天就成了羅漢。而且,證得須陀洹以後,有現身進修即得阿羅漢的,也有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後,停頓不前的。但生死已有限量,究竟解脫是不成問題了。證果的情形不一,大抵基於根性利鈍,及信道──深信三寶而努力求其實現的精誠程度而定。」(《佛法概論》第二五七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9-2022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lakia2012 于 6-9-2022 07:13 AM 编辑

原來這樣就能斷三結証初果!
若思維就能夠了知五蘊的集滅,

佛陀何必教四念處,培育正念如實知見當下五蘊的現象!

難怪你學佛那麽多年無法成就!
不用怕,還可以和素還真,手牽手一起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22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kia2012 发表于 6-9-2022 11:10 PM
原來這樣就能斷三結証初果!
若思維就能夠了知五蘊的集滅,

我們應當審查自己的五蘊,而不是猜度別人的。


不審查自己的人,是不會證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6-9-2022 07:35 AM
我們應當審查自己的五蘊,而不是猜度別人的。


只靠一句“扫尘除垢”就修成阿罗汉!

憑這句話,你能成就,才怪!

任何見法的人都不會說這種鬼話!
這是大妄語,謗佛謗法謗僧!
你不和素還真手牽手,還真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5: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usupapaya 发表于 6-9-2022 08:26 PM
不论什么根都要先修戒,先修定慧是不可能做到的,没有定也不可能先有慧,直接修慧就会出现如禅宗那样想直 ...

无论南北藏传,戒、定、慧都是根本的。


正信佛子都离不开戒律,无戒的人往往不知惭愧,更不可能得定与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lakia2012 于 15-9-2022 12:36 AM 编辑
白布飘扬 发表于 6-9-2022 01:07 PM
无论南北藏传,戒、定、慧都是根本的。

无论南北藏传,戒、定、慧是根本?
只有八正道才能完成戒定慧!
有些宗派八正道都丟了,他們要如何修戒定慧?
根本?根本就是笑話!

戒定慧是相依,沒有定慧,你要如何持戒!
任何佛教修行人都知道,沒有正念,正見,正思維,持好戒是根本不可能!
可你這個版竟然不知道,還開貼教人修行啊!年度笑話!

素還真自稱正信佛教徒,他知惭愧嗎?
一個沒有正見的人,如何有戒,如何知惭愧?就像你這個版主咯!
只靠一句“扫尘除垢”就修成阿罗汉,完全是錯誤的!
你都不承認錯誤,所以一個邪見又不知惭愧的人要如何成就!

佛教法音的版主,還真是個笑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7-9-2022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kia2012 发表于 7-9-2022 11:48 AM
无论南北藏传,戒、定、慧是根本?
只有八正道才能完成戒定慧!
有些宗派八正道都丟了,他們要如何修戒定 ...

有正见的人都知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八正道,也明白所有一切业处都不离四念处之范畴。


有禁戒取邪见之人只知文字游戏,不知道与非道,连自己的贪嗔痴都无法应付,还想指摘他人,他无法染污他人,只能染污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6-9-2022 09:39 PM
有正见的人都知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八正道,也明白所有一切业处都不离四念处之范畴。

有正见的人都知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八正道,也明白所有一切业处都不离四念处之范畴。
爲何你學了那麽多年佛還不能成就?這絕對值得這裏的人去思考的問題!


你也就只會東凑凑,西凑凑來掩飾你的無知!
如果批評你就是貪嗔癡作怪,可是批評你,我的心很平靜,請問何來貪嗔癡生起?
難怪你學了那麽多年佛都不能成就,連貪嗔癡的定義都不明白,還想糾正人,多可笑!


禁戒取?
若我是玩文字游戲,你叫素還真來玩看看!
任何見法的人都不會犯禁戒取,因爲知道除了八正道,沒有其他修行滅苦的方法!
我一直說八正道,你説我不知道!
你是不是很好笑!
你已經開始語無倫次了!
問你跟那位出家人學習,你不敢說,畏畏縮縮!
你比素還真還更加不懺不悔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9-2022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7-9-2022 04:46 PM 编辑
lalakia2012 发表于 7-9-2022 02:35 PM
有正见的人都知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八正道,也明白所有一切业处都不离四念处之范畴。
爲何你 ...

一個人有没有成就,自己都能知道,不必告诉他人,也不必等别人来告诉自己。

为什么呢?

因为,有正知见的人,都會知道,没有其他人能染污自己,只有自己能染污自己,同樣的,沒有其他人能清淨自己,只有自己能清淨自己。

修習四念處的人,應當知道,五蘊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所有的身體感官、內心感受、念頭、情緒,都是不斷變化,不可把握的,因此,心如果對任何一項產生執取,它就會衍生出生出各種的憂悲苦惱,讓自己的心不能平靜。

因此,有正知見的人,他不會對身體與內心的任何變化產生執取,也不會對外在任何的事物、包括別人的話語、別人的想法產生任何執取,因此,他能安住于寂靜。

有這樣知見的人,他知道,只有自己執取,才會心生憂悲苦惱,而不是別人的緣故,所以,他不會對別人的行為產生任何的敵意。

能如實觀察身體與內心的人,他應明白到,無論是過去的種種感受與念頭,現在的種種感受與念頭,仍至將來的種種感受與念頭,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包括了自己的身體的習慣、身體的條件反射、內心習慣、思緒、念頭、與反應,都是過去業的積累,因此,他不再執取這些習慣性出現的東西,也不會再去造新的執取、新的業,相反,他將安於不染著、樂於捨下一切有為之法,將自己安頓於寂靜之中。

能安頓於寂靜之人,他不需要別人的讚歎、肯定或否定,因為他自己能知道,自己的心已經安頓下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7-9-2022 05:46 PM 编辑

能安於寂靜的人,他不再對其他人有任何敵意,
相反,他將樂於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了協助其他有緣之人了知自己的苦惱,
也樂於見到其他人善業增長、善法成就,而不會有任何比較之心,
無論其他人的行為或決定如何,他也不會執著,因為他明白眾人都有自身的因緣業力,不可強求。

因此,能安於寂靜的人,他慈、悲、喜、捨自然具足。

能安於寂靜的人,他只有覺得能帶來善法之利益時,才會繼續去進行,而不會停留在任何無意義的紛爭中。

就如法句經之教:

汝若自默然,如一破銅鑼,已得涅槃路;於汝無諍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lakia2012 于 7-9-2022 02:30 AM 编辑
白布飘扬 发表于 7-9-2022 12:37 AM
一個人有没有成就,自己都能知道,不必告诉他人,也不必等别人来告诉自己。

为什么呢?

初果二果的人也有正知見,若有正知見就沒有執取,爲何初果二果還要輪回?
如實知見,説的是當下,你還過去和未來!
難怪你學了那麽多年佛,還是無法成就!
這叫自作自受!


原來是收集他人的苦!
你很認同哦!


原來你在暗示自己是阿羅漢!
一個不懂苦集的阿羅漢?
除非未証說証,大妄語者!
佛教法音版主果然是個極品!
難怪能這麽語無倫次!
我現在都發覺素還真比你好多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7-9-2022 07:35 PM 编辑
lalakia2012 发表于 7-9-2022 05:59 PM
初果二果的人也有正知見,若有正知見就沒有執取,爲何初果二果還要輪回?
如實知見,説的是當下,你還過去 ...


初果、二果雖斷了三結,但是還未能全面掌握正念之善巧,未能善巧平穩五根、未能不忘失地看待慢心之生起,所以還有七結。

摩訶拘絺羅曾問舍利弗,關於未證果和已證得四雙八輩如何繼續修習,舍利弗說告訴摩訶拘絺羅,每一個階段都應該繼續觀察、思維無常、苦、無我等等,直至進一歩成就更高果位。既使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也已經習於觀察、思維無常、苦、無我等等,而安住於寂靜。

所以,佛子無論有無證果,有學都應繼續思維四聖諦,阿羅漢也會繼續思維四聖諦。

愿你安樂。


相關經典: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5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7-9-2022 03:34 AM
初果、二果雖斷了三結,但是還未能全面掌握正念之善巧,未能善巧平穩五根、未能不忘失地看待慢心之生起, ...

你假厲害的面具已破,
而且還犯下大妄語!
一路好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alakia2012 发表于 7-9-2022 08:06 PM
你假厲害的面具已破,
而且還犯下大妄語!
一路好走!

可是我什麽也沒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9-2022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雕蟲小計。顯露無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9-2022 05: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布飘扬 发表于 7-9-2022 05:07 AM
无论南北藏传,戒、定、慧都是根本的。



没有定不可能有慧,没有先修慧之说,禅宗的参破和南传一些人搞的内观速成法就是想筑空中楼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9-2022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布飘扬 于 9-9-2022 03:33 PM 编辑
susupapaya 发表于 8-9-2022 05:14 PM
没有定不可能有慧,没有先修慧之说,禅宗的参破和南传一些人搞的内观速成法就是想筑空中楼阁 ...

是的,無定者無慧,無慧者無定。


戒、定、慧是同時修學的,不能只取一邊。

慧起則定生,定生則慧具,只是多數人在「信、念、精進、定、慧」五根不平衡,有的多有的少,所以需要不同的法門業處來引導。


內觀也需要達到近行定,禪宗也修定,不是無定,所以不存在無定修慧之說。

有少數的利根者能在聞法時生定而證慧,但畢竟這是過去累世波羅蜜圓滿才可能出現的,可遇不可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7-2025 10:49 PM , Processed in 0.1166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