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2-8-2006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当然我不应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或者他们完全没有兴趣Bach,可是我觉得马来西亚音乐教育需要一些改革,至少我觉得ABRSM的系统在很大方面上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也是值得正视的)。大家都在忙着学完考试歌,对音乐的认识和热诚都被搅进这考试牢狱里扼杀尽了。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3: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呢?太小声了,不太听到,诶,像是马勒啊!不是,是Barber吗?太好听了!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3:33 AM 发表
这是什么呢?太小声了,不太听到,诶,像是马勒啊!不是,是Barber吗?太好听了!
哈哈,本人怕大师心脏不好,声音小了一点,速度缓慢了一些。。。
搞爵士乐的人,不怕发精神病,就怕心脏有问题。。。哈哈
又是一位大师级人物!一听便知啊~。是Samuel Barber
(Adagio for strings, Op. 11)。
Gustav Mahler
(Symphony No. 5 in C sharp minor: IV. Adagietto)也是一颗定心丸。
[ 本帖最后由 杀汉贼 于 12-8-2006 11:5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Barber的那曲慢板是满有味道的。当然马勒的第五Adagietto也不是盖的(我第一首喜欢上他的东西就是这个,加上其它的慢板,后来才慢慢听他的其他MOvements)。我的心仪版本是Bernard Haitink的版本,和Ricardo Muti的。
马勒其他慢板都很好听(尤其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很好听,也是平静得很。
另外他的第十,虽然没有完成,可是第一乐章是他的手笔,听那个主旋律,有点脱离Tonality的世界,、迎向12 Tone的世界(他虽然不了解Schoenberg的东西,可是他以前辈的身份非常支持Schoenberg,而Schoenberg早期的String Chamber piece Verklate Nacht 有点马勒的影子)
现代爵士之父Charlie Parker到过精神病院,Bebop钢琴手Bud Powell更是饱受精神病的摧残,另外一位非常好的钢琴家Phineas Newborn Jr.也是精神病患者。
别大师大师的叫,还有的学路还长呢!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1:39 AM 发表
如果老师会教Bach的话,Bach的音乐是可以传达出来的。像我以前的钢琴老师,怎么教?就直接叫我弹啦,什么也不讲解,关于Articulations, the usage of pedals, terrace dynamics什么的都没说,完全扼杀了Bach的内涵。就算音乐的背景什么的也没说,这是大体上的问题吧?我和很多马来西亚的同学讨论,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或看法,或听说别人的老师的教法,都觉得很多的学生避免Bach的原因可以归其于老师不懂怎样教。就连我的教授的Observation也是,亚洲地区来的学生很多都会弹Mozart, Beethoven, Chopin, Liszt这些比较Standard的曲目,可是一来到Scarlatti, Bach就束手无策,这是什么问题呢?
听你这么说, 我真的替这些学生难过...walao, articulations、pedalling、dynamics是非常非常basic的要求, 你的老师都置之不理...现在明白了. 其实真正的内涵, 巴哈作品的精华所在都不单单在这几点上, 我很喜欢analyze他的作品(尤其是fugue), 先谈它的构造吧! 我每学新一首曲子, 老师都会要求我找出它的subject、motives来,这真的非常有趣,一个简单的subject竟然有如此多的变化:可以inverted,augmentation, retrograde等,有些double fugue中还能跑出一个不一样subject(新的theme)但却属于1st subject的harmony progression,一直到某处两个subject(theme)一起出现时,真的有够美的(有些作品甚至多出三个subject!像BWV883 fugue no 14 in F#minor BookII)!一个简单的motif,竟可重复出现而不显得单调!有些平平淡淡的subject他也能将它进展成cicle of fifth,真的很够力。练习时,先分别将每个声部学好,了解它,再在将它们combine在一块;或是弹它某个声部,本身唱另一个声部,那么“对位”的架构就很稳。我老师常叫我想象自己在演奏着string quartet/trio而不是在弹钢琴,要模仿它们的音色,以区别之,这样才能很明显地将它的layers分化。她非常重视tone quality, phrasing也很重要,tone的sustaining若不够就看不到整首歌的big picture、phrasing了。其实bach的作品真的很难弹得好,dynamics, expression等这些条件是第一必备的,concertration最重要,记得我考AT时背BACH的P&F,平时练习时都没问题,一到考场就很容易sesat,弹contralpuntual的作品注意力要很强,稍微'神游'一定接不下。Fugue也一样可以弹的很生动很musical的,可是一般人都不会欣赏、不能诠释出来。因此大家都对它产生恐惧感吧…其实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也不容易啦,你所提到的beethoven,我不认为有很多人都可以弹到一定的要求。chopin也是,讲究成熟度(技巧就不用说啦!),这跟内在涵养有很大的关联,pasar auntie或taxi阿公肯定弹不出它的意义出来。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1:48 AM 发表
或者当然我不应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或者他们完全没有兴趣Bach,可是我觉得马来西亚音乐教育需要一些改革,至少我觉得ABRSM的系统在很大方面上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也是值得正视的)。大家都在忙着学完考试歌,对音乐的认识和热诚都被搅进这考试牢狱里扼杀尽了。
赞同!他们只为考试而学吧……意义何在?
死板板地弹考试歌曲。
以前中学的某个音乐老师也有跟我提到。
马来西亚有很多这种例子啦,有些到了diploma level,musicality还是很差,有些只死练,练到完完全全跟CD一样,根本听不出音乐的生命。我的前任钢琴老师(还未读音乐系之前)竟然叫我将bach弹到像harpsichord那样没有明显的dynamics,然后要比较机械化(模仿大键琴)。-_-|||
Glenn Gloud将每个旋律都“唱”起来……这种才是音乐。每个音符我都会形容成一个生命。
所以呀,常碰到那些很目中无人的pianist(因为考到什么grade8、AT了),可是丢一首简单曲子叫她sight read,她说需要练练下才能弹出来。 马来西亚的音乐教育--可悲!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8:43 AM 发表
哈哈,Barber的那曲慢板是满有味道的。当然马勒的第五Adagietto也不是盖的(我第一首喜欢上他的东西就是这个,加上其它的慢板,后来才慢慢听他的其他MOvements)。我的心仪版本是Bernard Haitink的版本,和Ricardo Muti的。
马勒其他慢板都很好听(尤其第二,第四,第六和第七),很好听,也是平静得很。
另外他的第十,虽然没有完成,可是第一乐章是他的手笔,听那个主旋律,有点脱离Tonality的世界,、迎向12 Tone的世界(他虽然不了解Schoenberg的东西,可是他以前辈的身份非常支持Schoenberg,而Schoenberg早期的String Chamber piece Verklate Nacht 有点马勒的影子)
现代爵士之父Charlie Parker到过精神病院,Bebop钢琴手Bud Powell更是饱受精神病的摧残,另外一位非常好的钢琴家Phineas Newborn Jr.也是精神病患者。
别大师大师的叫,还有的学路还长呢!
hehe,不太熟悉马勒,但知道他是个非常出色的指挥家兼作曲家(尤其是交响乐)。以前听他的Symphony 5 Adagio,真的很浪漫飘逸,symphony n6也很不错,刚才看到你的介绍,也去download no10了。满喜欢的,有时不喜欢调性音乐,这种12 Tone音乐很赞。Schnittke的作品听过吗?喜欢他的crashing chord。但Rachmaninoff还是the best of all,他将调性音乐发展至最高峰。
Ravel的piano concerto in G 2nd movement有印象吗?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可以和二位交流……
以后我们去凤凰卫视中文电视台去录《锵锵三人行》吧。哈哈
开玩笑:P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时家长的影响也怂恿这个考试制度的猖狂:为什么隔壁家的阿明Grade 5,我的儿子只有Grade 3????明天就给他报考Grade 6!!!老师也头大。说到来,ABRSM是罪魁祸首!在美国,没有人考ABRSM的(少数的在California有)。ABRSM为谁作了什么贡献?为那些承包商赚钱,为那些到处飞的考官赚大钱(英国人才可以哦!你没有英国地址的话免谈),为Associated Board of Royal School of Music赚大钱(一年的生意额是他们的总开销的一大笔)。不过我不期望这种制度会在一朝一夕结束,至少在家长,老师,学生这三角关系里,很多人学,教,给钱都是为了这张英国(镶金)皇家(镶金)音乐学院(镶金)的一---张----纸!!!!!(很多张啦,如果学Practical和Theory的话,Grade 1到Grade 8的话)
对,Bach的内涵确实是他音乐里的Underlying beauty of mathematical precision,可是我最恨在Theory课里上Analysis,我也讨厌数学。。。Anyway,在弹他的东西时很喜欢那些Subject一个一个像花瓣一样打开,这真的是个小宇宙。
不过关于将Bach弹到像Harpsichord是一个School的想法,尤其是所谓的historical authentic的演奏,所以尽量将Keyboard works弹成像Harpsichord一样。不过也有想法认为既然有钢琴,就应该用钢琴的音色,actions,pedal等等。我是认为后来的这个想法valid,因为如果Bach有钢琴用的话,他绝对会写给钢琴。而且他的Keyboard works并非所谓的单单给Keyboard的,他其实在想这Line是Voice,这个Line是Violin,contrapuntal Line给Violin II,bass就给Gamba就好了。所以像你的老师所说,要想像不同的line给不同的乐器是对的!(你的老师是谁?你在Sedaya吗?是Pei Sian吗?还是Dr Peng?)
马勒的Symphony No. 5 的慢板是Adagietto。Schnittke的作品听过一些,不太有印象,可是有留下记忆的是他的节奏。。。
Ravel 的 2nd Movement当然记得!有学过,很喜欢,有爵士的风味哦!第二乐章非常漂亮,而且就是Ravel的Impressionistic的和弦,Orchestral Texture, Orchestration,Ravel真的是很棒的Orchestrator!当然钢琴部分更是美!(我想将Ravel的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改编成爵士版本,不是完全改编,而是拿些Theme,motives来做一个Ravel的tribute)
我倒是觉得Mahler-Richard Strauss这些将调性音乐发挥到高峰,Rachmaninoff是棒,可是tonality的淋漓尽致,creativity, innovative是从Brahms-Wagner之后由Mahler 和 Richard Strauss接棒。个人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又听马勒的第十,嘿,真好...Bachko,你听的时候中间部分有没有被吓倒?我记得我第一次听这曲目时,中间突然有个部分我被吓倒,因为有个突然间的高潮,而且是那种出现在恐怖片里的非常dissonant的chord,低音铜管在怒吼。。。非常的dramatic!而且我一直都想像他是在描写地狱的情景似的。非常effective的效果。如果你听得版本时25分钟长,那么这个高潮出现在大约17分钟的地方吧。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9:06 PM 发表
当然有时家长的影响也怂恿这个考试制度的猖狂:为什么隔壁家的阿明Grade 5,我的儿子只有Grade 3????明天就给他报考Grade 6!!!老师也头大。说到来,ABRSM是罪魁祸首!在美国,没有人考ABRSM的(少数的在California有)。ABRSM为谁作了什么贡献?为那些承包商赚钱,为那些到处飞的考官赚大钱(英国人才可以哦!你没有英国地址的话免谈),为Associated Board of Royal School of Music赚大钱(一年的生意额是他们的总开销的一大笔)。不过我不期望这种制度会在一朝一夕结束,至少在家长,老师,学生这三角关系里,很多人学,教,给钱都是为了这张英国(镶金)皇家(镶金)音乐学院(镶金)的一---张----纸!!!!!(很多张啦,如果学Practical和Theory的话,Grade 1到Grade 8的话)
对,Bach的内涵确实是他音乐里的Underlying beauty of mathematical precision,可是我最恨在Theory课里上Analysis,我也讨厌数学。。。Anyway,在弹他的东西时很喜欢那些Subject一个一个像花瓣一样打开,这真的是个小宇宙。
不过关于将Bach弹到像Harpsichord是一个School的想法,尤其是所谓的historical authentic的演奏,所以尽量将Keyboard works弹成像Harpsichord一样。不过也有想法认为既然有钢琴,就应该用钢琴的音色,actions,pedal等等。我是认为后来的这个想法valid,因为如果Bach有钢琴用的话,他绝对会写给钢琴。而且他的Keyboard works并非所谓的单单给Keyboard的,他其实在想这Line是Voice,这个Line是Violin,contrapuntal Line给Violin II,bass就给Gamba就好了。所以像你的老师所说,要想像不同的line给不同的乐器是对的!(你的老师是谁?你在Sedaya吗?是Pei Sian吗?还是Dr Peng?)
马勒的Symphony No. 5 的慢板是Adagietto。Schnittke的作品听过一些,不太有印象,可是有留下记忆的是他的节奏。。。
Ravel 的 2nd Movement当然记得!有学过,很喜欢,有爵士的风味哦!第二乐章非常漂亮,而且就是Ravel的Impressionistic的和弦,Orchestral Texture, Orchestration,Ravel真的是很棒的Orchestrator!当然钢琴部分更是美!(我想将Ravel的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改编成爵士版本,不是完全改编,而是拿些Theme,motives来做一个Ravel的tribute)
我倒是觉得Mahler-Richard Strauss这些将调性音乐发挥到高峰,Rachmaninoff是棒,可是tonality的淋漓尽致,creativity, innovative是从Brahms-Wagner之后由Mahler 和 Richard Strauss接棒。个人的看法。
那么外国人一般是考什么board的? 我也听说过ABRSM只有在东南亚一带吃香. 其实说到底, 真正看的根本不是那张纸, 就算有什么FTCL也好, 你去面试(当教师、演奏)都逃不过audition。我就有一位朋友,只有grade8的文凭,但程度已高达LTCL以上的level了。马来西亚比较现实吧。
我的老师是Chee Su Yen。Hehe,本身不太喜欢pei sien的教法,很随便而不深入,Dr P'ng多注重于character、style,忽略了Tone(从CME课和他们的学生演奏得知)。马来西亚95%的老师都不谈tone的,因此学生都无法将音乐“唱”出来。
你的学士文凭是在哪儿修来的?不会也是sedaya吧? |
|
|
|
|
|
|
|
发表于 12-8-2006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theory是万万不能忽视的,我会将之比喻成“内功”,而practical是“剑法”。若能将曲子乐谱看得透彻一点,那演奏家不是更容易溶合在其中吗。Harmony是变化无穷的,每一个tone colour的转变你得必须把它表现出来,若theory的功底不厚就根本察觉出来(比如说弹Debussy的作品)…… Sequence该如何弹?build up的部分该如何去表现它的intensitive?imitation部分怎么将它带出?某些特别的chord要如何弹得meaningful一点?都跟theory息息相关。一个好的演奏家,乐理方面都不会差至哪里。 |
|
|
|
|
|
|
|
发表于 13-8-2006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很少考什么音乐钢琴的试,不过他们注重开音乐会,小小学了两个notes的也参与上台(联合音乐会),所以这是培养上台的经验,我觉得会比较良性一点,当然也有为专门上台而学的学生。。。。学一些很炫的曲子等等。。。也不是很健康。。。
我不是Sedaya的,以前在ICOM拿过课,后来直接到处弹Gigs,就来美国了。所以我的Bacheler是这里的。
我赞成你的说法,关于Theory是内功,Practical是剑法。我是受不了所谓的Theorist的那种将音乐切成一块块来分析,我喜欢比较实际的将所学的运用在音乐上,比如说用4个学期学习four parts writing是我受不了的。然后在讨论Brahms的时候就争论那个音是suspension,不是bVII7 chord!我受不了在古典乐里面的钻牛角尖(or I am ignorance, maybe),所以觉得很多时间浪费在“正名”上面。
Anyway,Theory是重要,可是我觉得整个音乐的流畅性也重要,并不会太过据小节,在钻一个两个音的这个那个。我想that's why 我成为不了古典演奏者,我太随便了。
不过我欣赏古典音乐家的认真。 |
|
|
|
|
|
|
|
发表于 13-8-2006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3-8-2006 01:49 AM 发表
外国人很少考什么音乐钢琴的试,不过他们注重开音乐会,小小学了两个notes的也参与上台(联合音乐会),所以这是培养上台的经验,我觉得会比较良性一点,当然也有为专门上台而学的学生。。。。学一些很炫的曲子等 ...
这 four parts writing 掌握之后,
练习起来真的不一样的感觉,
即使是很难乐曲摆在面前都不再害怕,
因为比较容易看到它的声部走向等等,
相信玩jazz的也一样有用。。。 |
|
|
|
|
|
|
|
发表于 13-8-2006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爵士乐手 于 12-8-2006 08:43 AM 发表
。。。
现代爵士之父Charlie Parker到过精神病院,Bebop钢琴手Bud Powell更是饱受精神病的摧残,另外一位非常好的钢琴家Phineas Newborn Jr.也是精神病患者。
别大师大师的叫,还有的学路还长呢!
哈哈,先要有病才可成大师。这样看来,爵士兄您的学路真的很长长长啊!!!!
本人儒家思想根深蒂固,遇见任何一位高手都称之为大师或先生,请谅解哦~。
不要忘了,孔圣人还要拜7岁儿童为师啊。。。。。
  |
|
|
|
|
|
|
|
发表于 13-8-2006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3-8-2006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酷兽 于 13-8-2006 07:25 AM 发表
这 four parts writing 掌握之后,
练习起来真的不一样的感觉,
即使是很难乐曲摆在面前都不再害怕,
因为比较容易看到它的声部走向等等,
相信玩jazz的也一样有用。。。
Bachko兄,去凤凰卫视台录《锵锵三人行》有人选了! |
|
|
|
|
|
|
|
发表于 5-12-2006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achko 于 12-8-2006 10:22 PM 发表
本身不太喜欢pei sien的教法,很随便而不深入
被我发现了。。。你小心点。。。小心我背后插你一刀。。以后你在学院里没了立足之地。。哇哈哈。。。
竟然批评我的老师。。。开玩笑。。。
她不是随便,而是看学生来教的。我承认她没什么耐心。。。但是需要了解的事。。。因为她生来就那么会弹琴!!所以有时候她不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难题。
但是,她是一名伯乐。一旦遇上一匹千里马,她能够将那学生的潜质完全爆发出来。
对我而言,很多时候她觉得学生应该自己去寻找答案,问题是在 SEDAYA 里,多少的学生会这样做?他们总是等待老师公布答案,否则就会认为老师不公平,不会教。
一首曲子,在上课前就必须学会所有的 NOTES, STRUCTURE, ARTICULATION,DYNAMIC,甚至是自己的初步的演奏风格。那么,她才能扮演老师的角色,慢慢地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
问题时,很多学生,只学好NOTES罢了,其余的则认为是老师应教导他的东西。所以,三年来,他们学到的,就是听从老师的指导,没有自己的想法。
让我再次强调,他们只会弹,不会想。
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两年前的她告诉过我,不要只是练习如何弹,盖上钢琴,拿起谱来看。。现在的我才真正了解她想传达的是什么。。我现在总于明白了当时我们之间的差距,是那么的遥远。。
只是我的想法罢了,若有得罪请莫怪。
[ 本帖最后由 Liszt 于 5-12-2006 11:5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1-2007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知道GETBACKERS第6级,MADOKA拉的拿首曲叫什么?
我不懂叫什么名所以不知到该怎么下载,有谁可以帮忙吗?谢谢
[ 本帖最后由 kaixun 于 6-1-2007 11:31 A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