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9-2008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08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沧浪澈 的帖子
的确,净土的因缘带来很多佛弟子,
不过,也要凭良心问问自己,在净土团体里头,我们是否曾经告诉过其他新进同修们以下的言论:
“ 末法时期,只有净土成就”。
以上的言论,真的要凭良心问自己,是否应该如此说。 |
|
|
|
|
|
|
|
发表于 27-9-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9-2008 10:40 PM 发表 
的确,净土的因缘带来很多佛弟子,
不过,也要凭良心问问自己,在净土团体里头,我们是否曾经告诉过其他新进同修们以下的言论:
“ 末法时期,只有净土成就”。
以上的言论,真的要凭良心问自己,是否应该如此 ...
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你为了这句话而耿耿于怀,为世间其他法门打抱不平的话,其实你跟他们一般见识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27-9-2008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3# 沧浪澈 的帖子
人的一生很短暂,
能接触佛法的机会更是难得。
如果不把握今生这个学佛机会,实在可怜。
对新进的同修,如果抱着四念处不适合末法时期修的想法,实在是很可惜。
而且,时间久了,要他们回头学习四念处,几乎不可能。
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了。
我的确一般见识,但是,只能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来传达这些讯息。 |
|
|
|
|
|
|
|
发表于 27-9-2008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好几个愿都是要没分别心。却有很多修净土的反而修到脑后去,在制造分别心,我觉得,这样往生净土只会到哪里制造污染,最后净土也变回和往生之前的世界没两样。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973 于 27-9-2008 11:47 PM 发表 
人的一生很短暂,
能接触佛法的机会更是难得。
如果不把握今生这个学佛机会,实在可怜。
对新进的同修,如果抱着四念处不适合末法时期修的想法,实在是很可惜。
而且,时间久了,要他们回头学习四念处, ...
的确人生是可贵的,是短暂的,能珍惜这个机会来成就解脱实在难得;
偏偏实践这种话的人少之又少,我无意指摘任何人的愚昧,
只是说出一种讯息:为世间诸法一般见识的人还是会继续轮回娑婆的。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8-9-2008 12:0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沧浪澈 的帖子
什么情况下,人们会继续轮回?
佛陀苦行的时候,即使身心遭受非常苦的感受,他的心还是平静如水,
为何佛陀到了这种修行境界还是不能解脱?
为何慧解脱的圣人连初禅的力量也没有,也能解脱?
不懂初禅,代表他根本不懂得一心不乱。为何这些不懂禅定的修行人都能解脱?
因为他们的解脱,来自正见。
初果的要求不是要什么禅定,而是对解脱苦的正确认知,
如实了解四圣谛,不放逆地厌离五蕴。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1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7# y973 的帖子
一样米养百样人,所谓解脱的人,其实都是有其共同点的,相信自古以来,各法门也不缺解脱的佼佼者。倒是那些未解脱的人在自己因缘造化中,瞎子摸象般将信将疑地渐进或退转,无论自力还是他力,明了自己去趣向解脱娑婆迷惑就好。
世间固然应该尽量维护正法正见,但是正法正见却也从中逐渐随着无常灭去。人人都说自己是正法正见的时代已经来临,多运用佛教的智慧和戒律去面对世间的迷惑啊!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8# 沧浪澈 的帖子
为何不能抓紧有我和无我?
为何不能说佛陀会往生和不往生?
为何不能说有一个永恒的识在轮回?
为何中道才能解脱苦?
以上的问题,都会有答案,思考他们,会让我们知道佛陀和外道的分别。
瞎子摸象只能形容那些尝试解释圣人的境界,
不能用来形容尝试理解四圣谛的研究。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y973 的帖子
思考佛法是允许的,烦恼佛法却是背道而驰的;
当我们如理思考,也要有其他因缘辅助,比如说明师指导,经典注释,甚至护法指引等等;
只要深信三宝,佛就不是远离我们的,我们也不是孤独无助的。
有些人就是以为佛是自力证悟,完全排除其他助缘;有些人就是以为佛是仰赖他力证悟,完全追求于外在助力。这些都不是符合中道的解脱。
当我们明了一切觉悟都从中道开始,我们就不会拘泥于许多形式色相的差异,执著烦恼许多关于外道和内道的问题。
四圣谛是值得被推崇的,佛教任何法门都如此宣说,但是四圣谛如今也因为世间诸法而众说纷纭了,有些人就拿某世间法来对比四谛而大作文章讨伐,有些人也拿某世间法来契合四谛来大力宣传,无论如何,因缘不可思议,有的人还是能从中趣向解脱,有的人还是继续带着烦恼轮回。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8-9-2008 01:05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 沧浪澈 的帖子
沧浪澈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虽闻增益法,不能得上及,如是之过罪,皆由懈怠心。
生业不修理,不入于道法,如是之过罪,皆由懈怠心。
阿弥陀佛,如是如是.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 沧浪澈 的帖子
闻诸念佛法,不老实念佛,如是之过失,皆由邪见心。
虽闻三昧法,不能证三昧,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念佛不持戒,不入于道法,如是之过罪,皆由邪见心。
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28-9-2008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y973 的帖子
复次,善者其实可以不必一般见识,为世间浑浊诸法是非去意气之争。
诸世间法相百花齐放,与其费心机去教人认清什么才是真色相,
不如身体力行法益,让人们见证善者之成就,以身示范,得利己同时利人。
这才是佛教八正道的本怀。
如果自己身口意修养等方面都不能得到法益,一厢情愿说再多正法正见也是枉然。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28-9-2008 10:25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08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28-9-2008 12:28 AM 发表 
一样米养百样人,所谓解脱的人,其实都是有其共同点的,相信自古以来,各法门也不缺解脱的佼佼者。倒是那些未解脱的人在自己因缘造化中,瞎子摸象般将信将疑地渐进或退转,无论自力还是他力,明了自己去趣向解脱娑婆 ...
了解自己的心念,才懂得自己的需要。譬如现在的感情很脆弱啦,就需要有更大的气魄和雄健的心态;这样一来,你才有办法“择法”,选择正法。得一法就解脱一法,得一法圆满,就超脱一法的束缚,就不会产生贪、嗔、痴、慢、疑的心态,得到圆满,就解脱啦!
其实贪、嗔、痴的解脱还容易了解。慢和疑则最难破。三果罗汉都还有慢心,要到了四果才完全没有慢。
我还是有慢,就是因为择法还没有完全圆满。至于疑呢?如果修行没有圆满而说没有怀疑,那是假的。
提出问题,有不同的意见,那是很正常的。由于对法的了解还不圆满,所以还会有疑,还有无明,还有一点暗;有一点暗就生起一点疑啦!大家有没有进去过黑暗的房子,没有灯,哎呀,不知有没有鬼呢?这就是因暗而有的一种疑,有暗就有疑啦! |
|
|
|
|
|
|
|
发表于 29-9-2008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y973 的帖子
很可惜。你的提问我只看到你的情绪。你在用着俗人的习气来下了判断,认为其他人都无法适应那种极乐世界的生活。远的不说,我们只说出家人好了。出家人的生活一样是苦闷的,那么为何还是有这么多人出家?我们的眼中,那是苦闷,对不对?
你把那种清净的生活比喻为苦闷无聊的,可是,出家的人却认为那才是真生活。
差别在哪里?在于他们尝到了禅悦。 |
|
|
|
|
|
|
|
发表于 29-9-2008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书剑 的帖子
可惜。你也是一样,用着世间的眼光来判断一切。你失去了你以往的锐利观点。 |
|
|
|
|
|
|
|
发表于 29-9-2008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 花生包 的帖子
KAYA包,好久没见你了!!
差别在哪里?在于他们尝到了禅悦。
禅悦为食,天人供养,阿弥陀佛. |
|
|
|
|
|
|
|
发表于 29-9-200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8# 圆宗 的帖子
哈哈,我现在变成了豆沙包。
年尾到了,会有很多佛七开启。你也应该去参加吧!证个一心不乱来玩玩。 |
|
|
|
|
|
|
|
发表于 29-9-2008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花生包 的帖子
几个月前,刚参加中峰三时念佛.
我是学习念佛吧了.如孩子叫妈妈而已.什么功夫都没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