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領導新加坡52年,被一些人稱為“政壇巫師”,讚譽其獨到的政治眼光。
李光耀生前與中國五代領導人均有交往。自1976年首次訪問中國至今的39年間,李光耀共訪華33次,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都有會晤。對於中國的發展,李光耀曾經數次作出“預言”,部份更已被驗證。 預言1: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對抗終將佔上風
李光耀稱中美兩國爭奪亞太地區主導權的競爭已經開始。 中國將把美國趕出12海里的領海至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屆時,中國將成為區域大國,必要時也會展現力量。
預言2:中美並不是美蘇的零和遊戲關係 很多人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要防堵中國。可是李光耀認為,中國不是蘇聯,因為中國過去苦了這麼多個世紀,志在國家的利益,而不是改變世界。 預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 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預測中國經濟將超越日本,而中國並沒有讓他等到2030年。日本2010年名義GDP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約3.13萬億港元),中國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預言4:戰後出生日本人若掌權,日本或自行發展軍力 在日本戰後出生的一代人於15至20年後掌權時,日本中斷與美國盟約而自行發展軍力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時至今日,似乎李光耀的預言正在應驗中。安倍推動集體自衛權是日本脫離和平憲法的第一步,日本右翼政客也希望擺脫美國的束縛。 預言5:阿穆爾河灣地區將重新住滿中國人 俄羅斯並沒有有效的讓烏拉爾以東地區的經濟和人口增長,在遠東閑置了大量的土地。李光耀認為俄羅斯如果不在遠東地區採取措施,該地區將成為中國的“原材料附庸”。目前至少有20萬中國人生活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未來將有更多。 預言6:印度會成為軍事大國,但經濟不會繁榮 2005年,李光耀曾認為印度在未來將超越中國,但是4年後他明確對記者說:“我收回之前對印度的樂觀判斷。”他批評印度“尚空談,少實幹”。基礎建設落後,語言不統一及種姓制度也都制約了印度的能量。 預言7:兩岸統一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當被問到台灣有調查顯示,支持獨立比要統一的人更多。 李光耀直言這毫無意義,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美國則不是。假如台海出現戰事,即使中國在第一戰打輸,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 預言8:習近平應該屬於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2007年11月訪華時同習近平的首度會面,給李光耀留下深刻的印象。李曾表示,習近平的大氣讓我印象深刻。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徹,但又絲毫不炫耀才識。他給人的感覺很莊重。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我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1969年到陝西插隊,一步步往上奮鬥,從未有過牢騷或怨言。我想,他應該屬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預言9:中國未來“很難預測” 習近平未來將採取甚麼政策,李光耀罕見表示“很難預測”。就國內的挑戰而言,中國正處於關鍵時期,習近平將會集中精力處理這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會有怎樣的外部突發事件擺在他的面前。一旦發生嚴重的不測,計劃必定要受影響。 “不過我相信,他能處變不驚、妥善應對。習近平很有影響力,我相信他能領導好中國共產黨,他的軍隊背景又使他在軍中同樣很有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