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5日讯)第二檳桥启用通车3天,二桥和峇都交湾收费站入口处的交通路况普遍上很流畅,引人詬病的反而是指示牌不足不明確,以及道路衔接系统不完善,令驾车人士感到混淆。
由於二桥是全新道路,不熟悉威南或第一次使用二桥的民眾,將对峇都交湾道路系统毫无概念,这让民眾不晓得如何进入二桥,或离开二桥后如何行走。
据悉,民眾无论在峇都交湾或峇都茅出发,在使用二桥后皆找不到指示牌指引折返出发地点的路线,因此民眾唯有绕道走远路,或非法U转,再度上桥回到出发地点。
由於峇都茅衔接二桥的公路还在提升,二桥通车后,第一批抢先上二桥的车辆大多数用第一大桥折返峇都交湾,原因是二桥两头都没有U转回头路。
为此,本报將教导读者如何从峇都交湾上二桥,以及折返出发地点的路线。 车流量增 二桥无阻塞 第二个工作日即是週二,第二檳桥的车流量有所增加,不过情况依旧通畅,无拥挤或阻塞现象。
全长24公里,傲视东南亚的第二檳桥在通车日桥上出现拥挤车龙,不过在週一及週二的工作日,车流量与首日通车相比明显减少许多。
记者週二上午7时30分至8时45分再次到二桥收费站视察,发现车流量略增,在这段时间內,估计有约60辆轿车使用二桥收费站上桥,而摩多方面也增加不少,倘若加上峇都交湾南北大道收费站直通檳岛的综合式车道使用量,估计在上述时段进入二桥的车辆包括摩多已有200辆。
另外,踏入通车的第三天,仍有不少使用者以为二桥在免费期限內,电子付费车道无栏桿阻扰而闯入,结果被拦在收费站,得倒退后再进入普通车道才可通过。对此,欲使用电子付费车道上桥的使用者,切记要携带一触即通(Touch'n Go)或精明卡(SmartTag),方可顺利通过收费站。(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