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4-9-2007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4 GiGa_Canon 的帖子
因为有人企图用伯圆送画来就是认同创价教义
对社会有贡献和学术上的认同是两回事
假如伯圆认同的话,基本上他会去跟佛总谈
那么创价就可以被公认是佛教团体
那么此贴可以转去佛教版
问题伯圆是否认同创价解释的法华经里面的意思?
#1074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的顾问,伯圆长老,多次拜访了创价学会。
还送了一副对联
“创立世界和平稳 价在人类永春风”
和一副所绘的《梅花》名画。
还说“各位很重要,要保重。你们出多一分力,这一分力就会温暖一个家庭,温暖社会,利益众生。你们这样做,功德很大。希望创价学会同人保重,才能造福众人。”
这个是对社会贡献,无可否认创价做到赞
至于创价法华教义,伯圆又如何看法呢?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5 moon_boy 的帖子
就凭你这句“这个是对社会贡献,无可否认创价做到赞”。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受不受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承认,我们一点也不在乎。
共勉吧!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陈 于 4-9-2007 12:03 PM 发表 
小凯子说如来十号是名词而已,不足一提.
而我就比较死脑筋,认为具足这十号所形容的自性才是佛.
不是单靠念几句南无妙法莲华经就能成佛,原因何在?
如果是的话,世尊的法华会上的终生全部都成佛了.
当时世尊宣说法华28品的众生包括许多大弟子大阿罗汉未能成佛,世尊还特地在授记品为他们授记,他们于未来多少劫那么久远的时候世才得做佛;创价才修持2品就当体即佛.(品是后人所分)
正法时代的众生根器利还是末法时期众生根器上乘?难道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还不如日莲大圣人?
还有,非常费解的是,佛经的有限期还有分时代的.重法华而轻其他三藏十二部经典是谤法罪,我慢罪.
如果释迦牟尼没有宣说佛法,佛法还是存在,释迦牟尼是发现悟道佛法而证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佛法是不受空间时间所限制.
如果用六贼之一的"意"识感觉幸福就是成佛,那是完全违背了世尊的诸法空相的道理.
个人觉得创价的修行犹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以上是小的灌水之作,胡言乱,请见谅.
很好,谢谢你的回复。
不是单靠念几句南无妙法莲华经就能成佛,原因何在?
如果是的话,世尊的法华会上的终生全部都成佛了.
假设念几句南无妙法莲华经就能成佛的话,那么创价学会鼓吹的是迷信主义。
假设真的如此,小弟何必去参加御书研修会,鼓吹他人自行化他的做好人间革命?
成佛者,非如净土宗所言般,念十句就能往登极乐那么简单。
不过,唱颂南无妙法莲华经的人,是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一念中起三千意当中,提升自身的佛界,尊重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当我们觉醒到生命的尊严高不可犯,并凭着日常的佛道修行,使这份意识更为坚定,我们的行为自然会反映出这个信念,渐渐疏远可能贬低自己和别人人格的行径。
所以我们的方程式就是:人间革命 X 信心 X 学习佛法 = 成佛之道
这就是小弟时常有提到的信行学了。。
当时世尊宣说法华28品的众生包括许多大弟子大阿罗汉未能成佛,世尊还特地在授记品为他们授记,他们于未来多少劫那么久远的时候世才得做佛;创价才修持2品就当体即佛.(品是后人所分)
正法时代的众生根器利还是末法时期众生根器上乘?难道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还不如日莲大圣人?
龙女成佛的故事,你听过吗?
如果听过的话,那么你就懂当时的人已经作佛。。
还有,非常费解的是,佛经的有限期还有分时代的.重法华而轻其他三藏十二部经典是谤法罪,我慢罪.
如果释迦牟尼没有宣说佛法,佛法还是存在,释迦牟尼是发现悟道佛法而证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佛法是不受空间时间所限制.
嗯。。关于这一句的毁谤,我真的要用心去回答你。。
法华经有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当时的情况就是: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然后又言: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再言: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再言:‘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再言:‘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再言: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我不懂你怎样去判断,总之我是敬重你的智慧是不浅的,希望你明白风景与窗口的分别。。
如果用六贼之一的"意"识感觉幸福就是成佛,那是完全违背了世尊的诸法空相的道理.
创价学会提倡的是“绝对的幸福”。感觉上的幸福,那只不过是天界的境界而已。
绝对的幸福,就是在绝对绝境的情况下,依然喜悦地创造跨越难的历史,那种拥有不倒的信心与生命力,那才是绝对的幸福。
那种快乐的感觉,根本就不值得一谈啊。。
个人觉得创价的修行犹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
文不对题的回答你一下
“烦恼即菩提”,说说当然容易,但是实践此过程的难度,非你我想象那么简单啊~
真正喜悦的将烦恼变化为菩提者,就是毫无惹尘埃之身,六根清净之身、心如明镜者。。
[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4-9-2007 08:2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4-9-2007 12:56 PM 发表 
佛在法花中称赞受持法花之余,若能供养声闻比丘,更胜。那么这些声闻比丘,是否已经舍方便?所谓舍方便是什么?
舍弃法花前的经典?站在大乘教的角度,法花是在阿含般若等经之后,花严是在阿含之前。
就佛教的历史发展来看,阿含是最早期的经典,反映原始佛教的状态,而大乘,密乘和阿含里的部分思想是后期佛教徒所开展的(这些我们是否接受,全看个人。我在外国论坛,也看过有SGI 信徒说法花经是由几个作者而成,他是根据梵文本所用的语法做出这样的结论)
况且涅盘经里,佛仍然告诫所有弟子,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如果照天台的判教,这是佛讲法花之后了,迦叶在涅盘经里已经被称为迦叶菩萨了。四念处,戒都是法花之前佛所讲的,是正直,是方便?何不以法花为师?佛是否废除过去所说的一切?
僧宝,原始圣典里是指四双八辈。
后来,大乘教兴起,崇菩萨道,更提出了四圣的概念。。。所以对大乘来说,僧宝应该包括了声闻,菩萨圣人。
关于僧人,佛说就算是破戒僧人,供养他仍然有功德。
对于出家僧人,佛教是指受出家具足戒的才能称为比丘,比丘尼。
日本那些,被称为“僧”的,是否有受具足戒?单是受菩萨戒不能使一个人成为比丘或比丘尼。
在THERAGATHA 里,有位阿罗汉长老毫不保留的批评败坏比丘的行为,认为他们不应着袈裟。然而,这并不代表出家众就不重要了,也不代表所有比丘,比丘尼都是犯戒之僧人。佛在经典里对于“僧”的定义,解释,在家信徒对他们的义务,他们对在家信徒的义务,我们都能找到。后世人提出新的概念,认为“僧”是指这个,那个,只是他个人行使他个人发表言论的自由,并不一定合佛所说。
舍弃法花前的经典?!嗯。。。立正安国论的第一句经文就非法华经的了。。
mahalwin兄,感谢你对创价学会的研究。 我看到你在YOUTUBE和他人研究创价学会呢。。
不过,就如你不接收智者大师的思想,小弟也不接收你的思想。立场,就是如此,我承认我自己对,你承认你自己对,到最后大家也不过在理论上争执而已。。
我不想建议你什么,毕竟你比一些没看过法华经者优秀,相信你也研究过法华经多遍,但是你解经却被小窗子拖着,无法看到真实。这也怨不得你,因为如果把我们的立场对调,可能我也会如此。
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为住,这正是人间革命的一种。
对于僧,我已经说了该说的,也不想多说,如果创价学会不尊重僧宝,就没有智者、最澄在御本尊内,也没有日兴、日目在祈祷文内。。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7 网络侠客 的帖子
非如净土宗所言般,念十句就能往登极乐那么简单。
你错了,临命终十句,不是你想想那么容易
奉劝你不好小看净土宗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4-9-2007 10:25 PM 发表 
非如净土宗所言般,念十句就能往登极乐那么简单。
你错了,临命终十句,不是你想想那么容易
奉劝你不好小看净土宗
“念佛这法,比参禅,比修止观,比修密宗,实在是超也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门,人人都能行, 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准能往生佛国”。 (倓虚法师:《念佛论》)
我没有小看,却是不认同而已。
如果非容易,就没有“人人都能行”之说。。
“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的,只不过是法华经所说的“六难九易”中的易其中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6 小凯子 的帖子
其实我认为佛教一开始就是一个不需要别人认同的宗教。
释尊贵为一个国家的王子,本来享尽荣华富贵,但他还是抛下一切去寻找真理,受尽万苦的去宣宏真理。向每一个不认同他的人说教,受尽攻击和白眼。
日莲,以他的智慧,才干和毅力,如果肯认同,接受,投身其他宗派。
我想他必能得到当时人们的爱戴,
而不是三番四次的受逼害,流放到荒芜的地方,几次都险些被人害死。
创价学会也一样,如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认同军国主义,肯接受军国政府的神符,以示接受神道,
那当时70多岁的第一任会长,牧口常三郎先生也不会被监禁,而死在监狱里。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2 网络侠客 的帖子
“念佛这法,比参禅,比修止观,比修密宗,实在是超也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门,人人都能行, 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准能往生佛国”。 (倓虚法师:《念佛论》)
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研究过金刚,圆觉,般若,才会知道念佛真正要义
人人都能行(念),可未必人人都可以通佛国
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准能往生佛国”,这个是附带条件
容易念,可是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是要看你自己
临命终的意念,绝对胜过你平时的生活意念
临命终靠的是修行功力,只有念佛多年,有了一定的修行,才能通达佛国
这点就如你一念三千南无妙法莲花经的想法有点一样
你不认同是你自己的事,我只想告诉你
你要先了解净土宗,就不要看片面之词(或许不是),
等你研究完法华,再研究其他我说的,不用别人说法,用自己思维
你才能看到真正的净土宗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网络侠客,小凯子和其他会友努力的回答,坦白说我没有耐心。
无论如何,随着父母入信已有二十多年,我为创价学会为荣。
正信与否,不需要所谓佛教徒的承认,你们也更加不需要承认我们。
心平气和的讨论佛法就好,互相学习研究,不要针锋相对。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4 moon_boy 的帖子
moon_boy 可不可以让我了解下是哪一部经典说登极乐,净土论etc...
我在想如果人死后就登极乐,是不是和佛教的轮回论有些“撞”?
(不懂我的问题有问对吗?? )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ene258 于 4-9-2007 10:44 PM 发表 
其实我认为佛教一开始就是一个不需要别人认同的宗教。
释尊贵为一个国家的王子,本来享尽荣华富贵,但他还是抛下一切去寻找真理,受尽万苦的去宣宏真理。向每一个不认同他的人说教,受尽攻击和白眼。
日莲 ...
其实,我们的确是不需要他人认同的,但是因为神气版主被那些增上慢之辈唆动,将本就不在佛教版的帖子移动到这里,让会员们承受如日莲遇到良观般的逼害。。
御书有言: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真的想呈上《立正安国论》给神气版主。。。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7 网络侠客 的帖子
不在佛教版也没关系啦。
其实日莲大圣人一开始创教,到现在也没有认同把其他宗派结合。
就算是牧口先生也坚决反对日本军国政府把日兴开创的日莲正宗同以身延山的日莲宗(五老僧)合併。
 |
|
|
|
|
|
|
|
发表于 4-9-2007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4-9-2007 10:56 PM 发表 
“念佛这法,比参禅,比修止观,比修密宗,实在是超也超近得多了。念佛法门,人人都能行, 也不用把教理弄明白,只要肯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准能往生佛国”。 (倓虚法师:《念佛论》)
只要肯念 ...
还是九易啊。。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这就是六难九易啊。。
[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4-9-2007 11:4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6 gene258 的帖子
很好问题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
你可以去大藏经搜查
我的答案,一念大三千世界里面
不在这个世界,未必没有其他世界
轮回乃业力所致
仗自力了生死法门,虽高深玄妙,欲依此了生死,又不知要经若干劫数。以约
大乘圆教论,五品位尚未能断见惑。初信位方断见惑,便可永无造恶业堕恶道之
虑,然须渐次进修。已证七信,方了生死。初信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议,尚须至七
信位,方了生死。了生死事,岂易言乎。即约小乘藏教论,断见惑即证初果,任
运不会行犯戒事。若不出家,亦娶妻生子,若以威逼令犯邪淫,宁肯舍命,决不
犯戒。初果有进无退,未证初果,则不定。今生修持好极,来生会造大恶业。亦
有前半生好,后半生便坏者。初果尚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证四果。天寿甚
长,不可以年月论。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难也。念佛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
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若生西方,则无
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无论工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
不往生者。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李炳南原著 曾琦云编译
编者按:李炳南是当代有修有证的净宗大德,他培育出来的高僧净空法师正在世
界各地弘扬净土法门。为了续佛慧命,使无数修学净土法门的众生不走入歧途,
后学曾琦云现将李老居士巨著《佛学问答》有关净土部分编译成普通话,贡献给
大家。编译时已将一些重复问题作了适当删减,并结合现时代的情况,在问答中
适当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凡是加入的内容都在下面划线标出。若有疑问,敬请
来信。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须仔细听经或者熟读经注,才能了解明白。因为大千
世界,唯心而造,西方极乐世界,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要弄懂“唯心”二字,
却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恐怕误解,反而出偏。因此,在未弄懂以前,只要坚信佛
语不虚,发愿往生,临终一定得阿弥陀佛接引,从此走出六道轮回,永出生死苦
海。正好象医生开药方,如果你先要弄懂药方的道理,那么抓药就耽误时间了,
怎么能够治好病呢?
2.“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南无”就是皈依、敬礼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尊佛的名字,它的意思
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
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这个问题还必须看《阿弥陀经》才知道根源,如果没有
读经的能力,就可以先看看《初机净业指南》、《歧路指归》(《觉海慈航》)、
《学佛浅说》等小册子。要多看几遍,弄清道理。如果不能了解,就会走向迷信,
很容易退心。
3.修净土的人走哪条路才是捷径?
有四种方法,其中以持名为捷径。念佛四种方法即是实相念佛、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就是念自性本有之佛,即自性天真佛,它要用
般若智慧之光,去照见一切客观存在的现象,它的本性都是空的,天台止观,禅
宗参究向上,都是用这种方法。观想念佛即是依《观无量寿佛经》作十六种观想,
经中有详细说明,读者细研,自然明白。观想念佛,即观佛形像,心常系念。持
名念佛即只念阿弥陀佛名号。实相念佛,着重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向外求,
亲证本有之佛,但凡夫被无量劫来业障所遮蔽,怎么能一时顿悟,亲见本有之佛
呢?故实相念佛一法,一般人不可运用。观想念佛要作十六种观想,并且不能间
断,也非人人都能修学的。观像念佛,必须依靠佛像,像去还无,因成间断。只
有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快,只要念念相继,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即在
其中了,不劳观想,不劳观像,如子忆母,一定能够依靠佛的加持力量,往生西
方,一旦往生,即出轮回,成佛也就不远了。
你说倓虚法师对的,还是印光大师对?
但看片面之词是无法肯定,净土真义要你自己看了才能明白
以我目前所知道的都还是娑婆的净土而已,要看到真正极乐,我还差很远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5-9-2007 12:10 AM 发表 
很好问题
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此名净土三经
你可以去大藏经搜查
我的答案,一念大三千世界里面
不在这个世界,未必没有其他世界
轮回乃业力所致
仗自力了生死法门,虽高深玄妙,欲 ...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4-9-2007 11:39 PM 发表 
还是九易啊。。
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
佛法平等,觉悟的人看来佛说哪一部经典都是平等的
阿含也好,法华也好,般若也好,都是每一部好的经典
我之所以叫你看完法华,后看其他经典就是要让你知道佛法,靠一个经典可以,靠多少个经典都可以
只要您懂得平等,那么你看回法华中的九易,不再是你现在认为的九易了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御書的世界—第6回: 一生成佛(某部分短文)
SGI會長:有關何謂成佛,戶田先生也曾經說過(注5)。
大聖人不僅曾於「開目抄」教示:「當世日本國第一富者,日蓮是也」(御書240頁),也於「諸法實相抄」教說:「雖是流人,猶不勝喜悅!」(御書1431頁)。
試想,一個被流放者,身在這種無論在社會處境,或就自然環境、生活環境來看,皆屬於最惡劣的狀況下,甚至在危及生命之際,仍然敢宣言自己是日本第一富者,這種胸懷是不容低估的。
森中: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曾聆聽池田先生在創價大學演講時談到有關流放一事。
池田先生在那場講話上,一開始便介紹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注6)所說的話。
「有誰曾為流罪而讚美高歌過?身在這種風暴中,卻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陷於被嚴格強制的孤獨裏,卻能把疲憊的精神集中在創新秩序中;這也就是說,有誰能為這種流放、創造命運之力高歌?——自然的韻律總是期待這種緊急狀況發生。嚐過無間地獄滋味的人,才能認清『生』的一切意義,所以說,人要在被拋棄一切的時候,才能得知何謂反撲」。
齊藤:簡單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曾經體驗過所謂流放此無間地獄滋味的人,才能知道人的生命潛力有多雄厚。也唯有此,當事人才有辦法讚美、高歌流罪」。
SGI會長:我認為茨威格這段話,相通於剛才所談到的,大聖人於「開目抄」等處的教示。
就現實而言,大聖人是遭受幕府迫害的流放罪人。況且,當時大聖人的正義之聲,非但是幕府,連日本一般人也無法理解。更何況當時眾多門人紛紛退轉,只留下一小部分的門人繼續跟隨大聖人。雖然這些人一心追隨大聖人,但他們對大聖人的真實人格又能正確理解到什麼程度?這也是難以估計的。
齊藤:換成一般人,要是被放逐的話,必是心生悔恨、挫折,或是怨恨社會,自嘆為什麼不被接受。甚至會喪盡心志地自問,這二十年來的拼鬥,到底為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拯救了幾個人?實際改變了日本嗎?一般人會陷入此絕望不信的深淵亦不足為奇。
活在不朽的普世中之喜悅
SGI會長:不管拜讀任何一篇御書,也未曾見過一句抱怨被處流刑的話。可見大聖人的境界早已超越凡人的心理。
「顯佛未來記」如此教示:
「天台云:『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妙樂云:『智人知起,蛇自識蛇』。日蓮知此道理已二十一年,日有災、月有難,此兩三年間之事,幾至死罪。此年、此月,難保身命於萬一。世人有疑,委細可問弟子。幸哉!一生之內,得消滅無始之謗法。悅哉!得能侍奉未曾見聞之教主釋尊。願、最初導引損我之國主等,向釋尊陳明扶助我之弟子等。向生我之父母等,在其有生之年,進此大善。但、此時,如夢般證得寶塔品之心」(御書531頁)
〈白話〉天台說:「看見雨下得猛,就知道龍之巨大。看到蓮華四處盛開,就知道池塘之深。」妙樂言:「有智慧的人,知道凡事的起因。如同蛇知道自己的習性。」
日蓮因為知道(天地異變乃大法將於末法弘揚的預兆)這個道理(而自開始弘揚大法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日日月月災難競起,這兩三年期間,也已險遭處死。今年、今月也難保身命於萬一。世人啊!如果(對日蓮所言)有疑問,欲知詳情,可問我的弟子。
如果在一生之內可以消滅無始以來的謗法罪障,何其有幸。又得以侍奉未曾見過的教主釋尊,更為可喜。但願能首先引導迫害我的國主們。我將稟報釋尊誰是幫助我的弟子。並在我雙親有生之年,獻給他們此大善(功德)。雖說現在這些心願是如夢般,但我已知曉寶塔品之心。
大聖人以上的表述,皆滿懷歡喜、感謝、慈悲,全是佛界的表徵。
能夠忍受佐渡流罪此最大苦境本身就是偉大境界的表現。何況流放期間,大聖人掛念的不是自己,而是門人。甚至還希望迫害自己的為政者得以幸福,如此包容了一切。這種胸襟早已遠超過只是忍難的層次,顯然是以身在告訴我們人有多偉大。
齊藤:在佐渡的大聖人不但完全摒棄了一切消極的疑問,更排除了脆弱、煩悶,只求美化自己與自我滿足等一切昧著良心的想法,就像把猜疑的冰塊放在正午的驕陽下,飛快地溶解蒸發一樣,大聖人清爽且堂堂地克服了苦難。
SGI會長:相信這種沒有一絲煩惱、迷惘的大境界,正是大聖人在佐渡流刑時的心境。此即佛界生命。
這種心境絕不單是心志的問題,而是透過面對嚴酷現實之後所顯現的「如實知見(毫不掩飾地正視真實)」智慧。
森中:面對現實的大難,一步也不退縮,就像擒伏強敵的大力士。
SGI會長:更偉大的是,大聖人在佐渡悠然地留下了「開顯人本尊之書」的「開目抄」,和「開顯法本尊之書」的「觀心本尊抄」。
大聖人在流放地佐渡,為世人指引了如何救濟末法萬年全人類之道。嚴然為全民眾開闢了成佛之道。
從這種境界來看,即使遭遇再大的難,大聖人的胸中也完全找不到一點足以迷惘、感嘆的餘地。此外,即使再高的強權想迫害大聖人,也絲毫無法損傷佛的偉大境界。
可見大聖人已經與宇宙大的妙法融合為一,並確立了得以向全民眾正確傳達這條廣大無邊喜悅的軌道。這種大歡喜境界本身已非任何普通的充實感所能比擬的。
在這同時,大聖人並教導我們如何步向與他一樣的人生之道。
記得戶田先生曾以令人易懂的「希望」來表現大聖人的境界說:
「回顧從前的偉人,個個都是不畏人生苦難,不屈於狂風巨浪,一直堅守著被凡人視為夢想的希望。不,應該說這些偉人的人生是為貫徹希望而活。
理由是,這些偉人一直以人類幸福為其希望之本,並對希望充滿確信,從不把希望當成滿足欲望與利己的目標。
本佛日蓮大聖人自十六歲起,自從立下欲救濟人類的大願,與悟得宇宙之哲理以來,到三十二歲為止,不斷鑽研及查證對其所持之信念。之後直到六十一歲涅槃之日為止,在天天的生活中未曾稍有背離年輕時的希望和夢想,這種生活態度如同一座莊嚴偉大的宮殿」。
大聖人從年輕時代到入滅之日,始終秉持「偉大希望」不移,這才是真正的佛。
注5.「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大樂事,這種人生不就是佛嗎?看看大聖人的境界如何,縱使即將被斬首,也毫不在意。換成是我們的話,早就驚慌不已。再看看被流放佐渡的時候,不但教導弟子各種事情,同時也寫下開目抄及觀心本尊抄,如果心不安的話,是無法寫出那樣的大論文」(《戶田城聖全集》第2卷)
「成佛的境界是指,絕對的幸福境界。不會被任何事物所侵犯,不畏懼一切,瞬間瞬間的生命,正如清澈的大海,沒有一絲雲彩的虛空。相信大聖人在佐渡流罪時的境界,正是如此境界。」(《戶田城聖全集》第3卷)
注6.【茨威格】:1881~1942年。奧地利出生的詩人、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瑞士投身反戰運動。戰後,不僅著作了《Joseph Fouche》等等傳記小說,同時也撰寫了尖銳評論等等。從納粹德國逃到英國之後,渡往巴西。
[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5-9-2007 12:2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on_boy 于 5-9-2007 12:17 AM 发表 
佛法平等,觉悟的人看来佛说哪一部经典都是平等的
阿含也好,法华也好,般若也好,都是每一部好的经典
我之所以叫你看完法华,后看其他经典就是要让你知道佛法,靠一个经典可以,靠多少个经典都可以
只 ...
当然,如果我拿着石头跑步,肯定知道石头是什么
但是当我丢下石头跑步,我肯定知道跑步为了什么
法华经是释尊所尊为经中之王,承认的人自然承认,不承认的人自然不承认。。
就好比离席的5千人。。
[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5-9-2007 12:2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9-2007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4 网络侠客 的帖子
你还是体会不到
佛法在平等的境界
不过也好,法华有一个好处
见山是山,复不是山,后归为山
等你在看久了一点,就会体会我要告诉你什么了
几乎每一品都可以很有那种无量境界
普门品亦如是
所以祝你找到般若智慧
晚安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