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1-8-2007 09: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1 笨陈 , #1003 yeuhong 的帖子
三寶
From InfoSoka
所謂三寶是指在勤勵佛道修行上,應該尊敬、供養的「佛」、「法」、「僧」的三寶。「佛寶」是指領悟宇宙實相,生命因果理法,並且兼備了主師親三德的佛法大導師的佛。所謂「法寶」是佛所領悟而說的教法。「僧寶」是指正確地修學、傳持佛的教導。對於眾生來說,這三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存在,故此稱之為「寶」。而歸依佛、法、僧三寶是佛道修行的基本。
佛教亦因應時機而有各種的教導,而所立三寶亦不同。例如正法時代初次宣弘的小乘教,就以小乘的釋尊為佛寶,以小乘經典為法寶,以迦葉、阿難等為僧寶。在像法時代,以法華經的教主釋尊為佛寶,以一念三千的法理為法寶,以觀音、藥王(以及再誕的天台、南岳)為僧寶。
但是在末法,則應建立「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所謂「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就是以開顯久遠元初本地的日蓮大聖人的佛法為基本的三寶。
末法的三寶,即是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那就是:
佛寶——日蓮大聖人 法寶——本門本尊(南無妙法蓮華經) 僧寶——日興上人
如果概括地說末法三寶,所謂「末法的佛寶」就是久遠元初自受用身的日蓮大聖人。大聖人是久遠元初妙法的所持教主,對於末法的一切眾生具備著主師親的三德。在末法出現的大聖人忍受過無數大難,為一切眾生建立了大御本尊。那尊貴又大慈大悲的樣相,正是末法的佛寶了。
其次「末法的法寶」是指本佛日蓮大聖人所圖顯的三大秘法之御本尊。大聖人所圖顯的曼荼羅御本尊,是大聖人將其體現一念三千之法的生命,原原本本圖顯為御本尊,這是以南無妙法蓮華經作為末法弘通的法體所顯現之當體。
至於「末法的僧寶」就是正確地將大聖人正法傳持過來的日興上人。
取自http://www.infosoka.net/wiki/index.php/%E4%B8%89%E5%AF%B6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釋尊佛法與日蓮大聖人
佛教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三大宗教之一。談到佛教,自然不能不說到佛陀,一說到佛陀,大家的思緒都會不期然地指向於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於印度的釋尊。
釋尊是佛教的創立者,出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今尼泊爾南部)的釋迦族。他族姓喬達摩,原名悉達多。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族的聖者)、世尊或我們慣稱的釋尊。至於佛教一般尊稱他為「佛」或「佛陀」(Buddha),意思為「覺悟者」或「達到覺悟的人」。
由於古代印度文化沒有重視歷史和計算時間的曆法傳統,因此無論歷史事件以至人物的存在時間,都只能憑藉推斷而得。釋尊的生卒年限也不例外,透過不同的推算方式,起碼出現七種說法,但在學術界較為一致的,是釋尊在世共渡過八十年的光陰。
釋尊以王子之尊誕生於迦毗羅衛的帝王之家,父親名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釋尊誕生七日,母親便去世了,由姨母撫養成人。釋尊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雙全。十七歲娶妻,後生下一子。然而,安逸舒適的生活並沒有能耗蝕他感性的心靈,他一直在思索人生。在得到了所謂「四門遊觀」(遊歷國家四處城門而見到生老病死)的經歷後,他痛感生命的無常,終於在十九歲時(一說二十九歲)離家出走,跑進深林中剃髮求道。
初時,釋尊以當時流行的苦行作為求道的踏腳石,但經過了六年苦行,除了學會坐禪而變得飢瘦如柴之外,便一無所得。在認識到苦行並不能使人得到徹底的解脫後,便放棄苦行,先到尼連禪河洗澡,上岸後接受了一位牧女獻上的乳粥,以飽滿的精神坐在一棵畢波羅樹(後被稱為菩提樹)之下坐禪思維,經過七日七夜而達到覺悟。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成道」或「成佛」。
自此,釋尊就以「佛陀」即覺者的身份,將他所領悟到的「法」,以當時交通環境所能達到的距離廣布開去,在當時印度的婆羅門教和各種沙門學派之外而創立了佛教教團。後來傳播範圍逐漸擴大,在釋尊死後又隨著時代的發展,從最初的原始佛教發展成部派佛教,又從小乘中發展出大乘佛教。大約到了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從印度國內傳播至國外,時至今日,終於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
那麼所謂佛陀領悟的「法」,究竟是甚麼呢?從內容而言,那是包括了釋尊一生所說,而在他去世後由弟子結集而成的八萬四千法藏。所謂八萬四千只是一個概括的數字。其實,佛的教說之所以結集成那麼龐大數量的經典,主要的原因在於釋尊逝世後,弟子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達釋尊的教說。不同的弟子各自以不同的個性取向,以自己最為深刻的教說作為整個佛法的重點,於是經典的數量便不斷增多,而教說取向的分歧亦導至了派別的分立。
釋尊指出人的痛苦根源主要在於「無明」(即對人生道理的無知),是以提出了四諦、八正道這揭示人生苦惱的根本原因,以及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徑;更透過十二因緣來解明生命的因果理法和實相。
毫無疑問,釋尊的洞察是創造性的,在他之前,從沒有人或學說能對生命以及人生有這樣透徹的分析。可是,能透過這樣的智解而達至解脫(即像釋尊一樣成佛)的人,卻沒有能在弟子中出現,基於他們對師匠的渴仰,便把目標鎖定在止於成為師匠次一級的覺悟者(即阿羅漢)而滿足。因此,弟子各自按自己的個性取向,或專注於坐禪、或致力於嚴守戒律、或用功於因明之學(佛教邏輯學),各以所側重的釋尊教說的部份來作為佛教的主體。
至於從精神方面看,既然釋尊以解決人生的痛苦作為出發點,佛法的最終歸結亦自然離不開人的解脫上。問題是以怎樣的方法,使人認清生命的本質,然後達至成佛的幸福境涯。既然釋尊是以人的立場而悟達成佛,那麼使眾生都能夠成佛,自然是佛法的最終目的,脫離了眾生成佛的希望與實踐的話,佛法便永遠流於觀念論。時至今日,佛教被人視為膜拜偶像、祈福求祐、出家避世的宗教,這與佛教原本精神的失墜有著很大的關係。
其實,在釋尊說法的生涯中,為了適應眾生的機根而曾經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進行說法。直至公元六世紀中期,中國的天台大師才綜合釋尊的教說,以五時八教的判釋釐定釋尊一代所說教法的高下深淺,從而明確釋尊在入滅前八年說法的法華涅槃時,以及期間說出的《法華經》才是釋尊最終極和正確的教導。
在距今七百多年的公元一二二二年,日蓮大聖人出生於日本。不同於釋尊高貴的出身,他是以平民百姓兒子的身份而出現於世。他在十二歲時被送進清澄寺學習,於十六歲出家,其間,已立志要成為日本第一的智者,並不斷往來鎌倉及京都等政治及學術文化中心地,遍訪各大寺院,讀盡所有經論。直至到三十二歲領悟並指出「南無妙法蓮華經」才是救渡末法眾生的唯一正法。此後,日蓮大聖人以不自惜身命的氣魄,將他所領悟到的《法華經》文底獨一本門的妙法廣布開去。
日蓮大聖人從他對《法華經》文底的智解以及身讀《法華經》的布教實踐,處處配合了釋尊有關末法「《法華經》行者」的未來記,實證了自己作為末法本佛的立場。為了末法眾生的幸福與成佛,圖顯了一閻浮提總與的大御本尊(意即給與一切眾生用以作為信仰根本的妙法當體),達成了自己的出世本懷。
日蓮大聖人在他的御書(論文和書信)裡教導弟子,在大聖人當世已進入的末法時代的眾生,是「本未有善」的眾生,是與釋尊歷劫修行的佛法無緣的眾生,只有受持御本尊、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的題目,實踐妙法廣布,才能達至每一個人一生成佛的目標,這也是佛法之所以存在的基本精神。
日蓮大聖人入滅後,除了日興上人繼續秉持著大聖人佛法的精神外,其餘的弟子無法瞭解到大聖人境涯的偉大,紛紛退墮,以作為佛教中的一宗一派為滿足,最後,以至連原先秉承日興上人一脈的日蓮正宗僧侶,也違背了大聖人和日興上人不畏強權的精神,向權力者屈服而容認謗法,最後更因為制度及法主的腐敗墮落,背棄了廣宣流布的精神。時至今日,真正秉持日蓮大聖人、日興上人以及佛教救渡眾生的精神並付諸實踐而努力的,只有創價學會。
事實上,日蓮大聖人的佛法理念,在宗門教學的歪曲影響及傳統佛教既定概念的判別下,一直以來都備受誤解。不少批評者將大聖人的佛法視為背離釋尊佛法的外道,其實,大聖人從來沒有否定釋尊在佛教史上的地位。日蓮大聖人的悟達,無論如何都是從讀盡釋尊八萬四千法藏之後而獲得,並不是來自於甚麼神秘的體驗或神跡。更進一步而言,日蓮大聖人在他的御書裡不斷強調的,是應該怎樣正確地理解釋尊的佛法,只有正確而全面地理解釋尊的教法,才能明白到《法華經》所說的永遠生命觀才是釋尊悟達的究極,而由此而推演的諸法實相以及一念三千,以至三大秘法的法門,才能夠為眾生的成佛示現明確的道路。
面向廿一世紀,一個以資訊發達,進一步開啟人類封閉心靈為指向的世紀,人類對周遭的事物,對生存的環境,對歷史文化以至宗教哲學,必將有著嶄新而愈益正確的理解角度,可以預期,廿一世紀將會是一個多元開放的世紀,而創價學會作為秉持正確的佛法精神,為人類幸福而努力實踐的團體,將會日益得到正確的評價,也會繼續每日每日地發揮無限的力量。
http://www.infosoka.net/wiki/index.php/%E9%87%8B%E5%B0%8A%E4%BD%9B%E6%B3%95%E8%88%87%E6%97%A5%E8%93%AE%E5%A4%A7%E8%81%96%E4%BA%BA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5 网络侠客 的帖子
算了吧,侠客兄。一些自认为正信的团体认定了你是外道,不管你怎样解释,你永远都是外道。何必浪费唇舌呢?
习惯就好。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毛 于 31-8-2007 10:37 AM 发表 
算了吧,侠客兄。一些自认为正信的团体认定了你是外道,不管你怎样解释,你永远都是外道。何必浪费唇舌呢?
习惯就好。
我深信通过对话,误解能溶化。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佛性,只要通过对话的方式,不屈不饶的是能使误解者明目。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31-8-2007 10:43 AM 发表 
我深信通过对话,误解能溶化。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佛性,只要通过对话的方式,不屈不饶的是能使误解者明目。
有人不放弃“我才是最正信的”的理念。讲什么都是浪费时间的,我坚信“行得正,站得正”,迟早不需理会那些人承不承认.....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毛 于 31-8-2007 10:48 AM 发表 
有人不放弃“我才是最正信的”的理念。讲什么都是浪费时间的,我坚信“行得正,站得正”,迟早不需理会那些人承不承认.....
我无法控制他人的思想,更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论
对于那些误解,我是尽我能力去解说。
至于承认不承认的问题,只要不影响他人,对我来说那是OK的。
我是认为,自己的主观思想是不能套在每个人的头上。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7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uhong 于 30-8-2007 02:17 PM 发表 
为何不认同???他不只是佛光山的,他也一直为许许多多的众生弘法.
星云大师是佛光山的开山宗长,佛光山派下的精神导师。
依住持三宝来看(佛经里哪里有那么多三宝的分类的),星云大师是僧人,所以属于“僧”的一员。
佛光山的信徒,不分僧信,归信的是十方三世的三宝,不是一佛一经一僧。
如果说大师是佛光山信徒归信的三宝中,属于僧的一员,那么这是对的。
如果指大师是佛光山信徒归信的唯一僧宝,那么这显然违反佛陀立下的三归,也违背大师的意愿。
“皈依僧,众中尊”,这个“众”字不能忽略,不是指一个人,或某个派某个团体的信徒。
什么净宗三宝,这些都是后世人提出的。 |
|
|
|
|
|
|
|
发表于 1-9-2007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31-8-2007 05:52 PM 发表 
星云大师是佛光山的开山宗长,佛光山派下的精神导师。
依住持三宝来看(佛经里哪里有那么多三宝的分类的),星云大师是僧人,所以属于“僧”的一员。
佛光山的信徒,不分僧信,归信的是十方三世的三宝, ...
那么我想我可以这样说,对于僧宝,我们是依归于“正直舍方便”的僧宝。 |
|
|
|
|
|
|
|
发表于 1-9-2007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2007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2007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毛 于 31-8-2007 10:37 AM 发表 
算了吧,侠客兄。一些自认为正信的团体认定了你是外道,不管你怎样解释,你永远都是外道。何必浪费唇舌呢?
习惯就好。
我也觉得不需要理会“自认为正信的团体”的承认与否。
创价学会在国际190多个国家有超过2千万会员,受到联合国的肯定与赞扬。
就连很多国家和知名高等学府也发奖项和荣誉给会长和学会。时常邀请会长去演说。
单单会长-池田大作 就拿了超过200个的荣誉市民,荣誉博士,奖项等等。
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先生到日本时还特地拜访了池田大作先生。
几个月前,新加坡政府还把新品种的花朵以会长夫人的名字命名,还发行了邮票。
我个人在想,到底是谁需要谁人的肯定和承认呢?
[ 本帖最后由 gene258 于 2-9-2007 01:2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毛 于 31-8-2007 10:48 AM 发表 
有人不放弃“我才是最正信的”的理念。讲什么都是浪费时间的,我坚信“行得正,站得正”,迟早不需理会那些人承不承认.....
正不正信,不是你我说了算,经过三法印的印证才说吧.
过不了三法印,就不是"正信的佛法".
你要和佛教沾上边,当然要经过印证,不然请自认为正信的某某宗教.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网络侠客 于 31-8-2007 09:04 AM 发表 
但是在末法,則應建立「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所謂「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就是以開顯久遠元初本地的日蓮大聖人的佛法為基本的三寶。
末法的三寶,即是法華經文底下種的三寶,那就是:
佛寶——日蓮大聖人 法寶——本門本尊(南無妙法蓮華經) 僧寶——日興上人
原来三宝还会跟着时代而有所改变.
请问日莲大圣人成佛了吗? 世尊说下一尊佛是弥勒佛耶.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7 笨陈 的帖子
释尊也没说其他人在未来成佛,那么这是不是代表
「众生成佛」是骗人的呢?
因为,以你的说法,只有特定人才可以成佛!
这种说法符合佛法所述的“慈悲”吗?
可悲啊!可悲!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9 笨陈 的帖子
日莲大圣人已经成佛。
你不正面回答或反驳我之前的提问,是不是认同我的说法呢?
1. 《法华经》云:「于我灭度后 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 决定无有疑」。而你质问
请问日莲大圣人成佛了吗? 世尊说下一尊佛是弥勒佛耶.
对于你的质问,是不是在否定《法华经》所说的众生皆成佛呢?否则怎么「下一尊佛是弥勒佛」呢?
2. 假如「下一尊佛是弥勒佛」。那么现在世界上的大德们岂不是白修了吗?还是你认为他们都修不到家?
3. 如你所说这般,成佛的必须是特定的人,或由释尊受记的人。那么你为什么还习佛法?你学佛法是为了什么?
4. 再如侠客兄说的,假如真的弥勒佛出现于世,你会承认他吗?你怎么认得?你会不会说他是冒牌的呢?
四个问题,请教!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1 moon_boy 的帖子
赞同!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2 小凯子 的帖子
《法华经》云:「于我灭度后 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 决定无有疑」。而你质问
于佛道者,非成佛也,乃在佛之道路上,成佛觉悟的一念三千境界还有很远
假如你有留意道可道说的一番话
贵会认为此生幸福就是成佛
那么小狗此生幸福可否算成佛?
原闻指教 |
|
|
|
|
|
|
|
发表于 3-9-2007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23 moon_boy 的帖子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你可否回答我,狗会有幸福的感觉吗?你有什么数据证明?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