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8-9-2006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让我学了很多!!!
如果我有问题可否mail你呢???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egan 有没有必要做假帐?
凡事必有其动机,如果说 Megan 可能会做假帐,那么就要探讨其动机和可能性。
假帐有两种,一种是做低,一种是做高。10 个老板里面,10 个都想做低帐,动机也很明显。如果说,Megan 也做低帐,那么,它的实际盈利就比较高了。这个相信大家不会有什么兴趣探讨。
如果是做高帐,那么我们要探讨,做高给谁看?
- 投资者?以目前的本益比,他没必要这么做。只有亏损或本益比超高的公司,才有如此做的动机。
- 银行?银行注重信誉和可抵押的资产,多过盈利的额度。当然,银行也关注是否有亏损。Venture capital 就比较注重盈利的潜能。Megan 成立十多年,在什么时候需要做假帐给银行看呢? 在收购 MJC 之前,其负债率是很低的。
- 政府?嫌税收给得少吗?
- Supplier?可能。他们给 Megan 的 term 有多长?
- 顾客?给顾客看从他们身上赚很多钱,嫌顾客杀价少吗?
- 员工?嫌加薪,给 bonus 太少吗?员工只要看到没有亏钱就安心了,看到赚大钱就要分一杯羹了。
- 同行?也许。
- 交易所?如果要上市,或转板,可能。Megan 转板也过了几年了。
- 做高帐炒高股价?近期他的股价只有被炒低没有被炒高。
那么假如 Megan 没有做假帐,为何他的 PE 可以这么低?难道真的没有大户投资者发掘吗?这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在股市中发生亏损,虽然有很多理由,但是有一项最严重,也是让许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把过多资金投入单一股票,这些错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在交易前,并没有为自己建立一种永久经营事业的哲学 (business philosophy),不管
是职业或业余,也不管对自己分析有多大信心.
(1)保障资本= 不要发生重大亏损,为了继续经营下去,不要承担过度风险.
(2)及时止损= 发现公司已变质,别犹疑,卖出 !这是最困难,承认过去错误.
(3)不要贪图小利=如果股价上升是公司内正面因素关系, 继续持有, 贪小利的人,不会有大成就.
(4)不可孤注一掷=无论是多么好理由.
(5)股票,资金分配比例=即时99%分析正确,也会造成亏损.
(6)追求超越市场回报=投资唯一目地是赚钱
以上几点是组合风险回报管理主要考量,再回顾前辈女儿组合,让大家独立思考吧 !
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看法,给多点时间,让市场去证明 !
[ 本帖最后由 lionyau 于 8-9-2006 11:26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egan 有没有必要做假帐?
有可能會做假帐,以通常來講,當一間公司要面對債物和資金周轉出問題時來講,外人不可能先知道,唯有內政部的重要人物才會知道,那下來公司會出附加股而證券行不凖許那就不成功了,找bank惜錢,那是可以講完完不能,原因你一和bank惜錢來周轉,那你的公司的財務就報光了,可能每一家bank也會知道,所以megan不可能和bank去惜錢來周轉,那就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賣掉手上的股份,先套利資金,之後在賣新機器,加重負債的帐目,而使股價往下跌,越底越好,之後他也可以惜用外人親戚,來幫他暗里收票,資金當然是他當時所高價賣出的股票,之後再已3份一的價錢回收股票,那別人也不會講他,而他本身也沒有害處,反而得了 3份2的資金,之後再從另一個國家下手,反收購回公司,而現在megan股價底,那會怕給人收購,外頭的人想收購,但是股權沒法到 51%的,原因外頭的股票也是他們親人所屬的股票,所以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沒可能的事也會有可能發生在megan里,只是時間和他是不是要給它上而已,一來股價底,這就對他本身有利而無害,想想看就好了,公司每年的盈利大升,而公司的股價又下跌到這樣子,也就有理由和股東們講,公司這幾年不能給你們利息了,而這麼的盈利就會轉變成私人和公司的內政部里的人手上,想想吧。
戰埸就是玩把戲,megan要不要上升,也就是要看他們如何玩了,如果他沒人情來講的話,那就是講 megan就是一張沒用的一個木頭人而已,他可以一把火燒了,死無葬身之地,而把所有的資金轉去另一間公司,從新來過,如果他是有情人,那就等待時間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8-9-2006 12:04 PM 发表
Megan 有没有必要做假帐?
有可能會做假帐,以通常來講,當一間公司要面對債物和資金周轉出問題時來講,外人不可能先知道,唯有內政部的重要人物才會知道,那下來公司會出附加股而證券行不凖許那就不成功了,找b ...
如果假账越做越大
三年内会有分晓
如果没做假账,不买机器
三年内开番不难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cyng 于 8-9-2006 12:13 PM 发表
如果假账越做越大
三年内会有分晓
如果没做假账,不买机器
三年内开番不难
如果没做假账,不买机器
三年内开番不难
原帖由 khokhokho 于 6-9-2006 11:05 AM 发表
QUOTE:
[quote]原帖由 dias1 于 5-9-2006 10:57 PM 发表
AIR ASIA, 也不见得赚大钱;2006 的 EPS & NTA 跟 2005 比起来; 没什么大分别. 很多小股东不幸变了大螃蟹....
购买那么多飞机, 不晓得钱那里来??...最后还是益了大股东吧??!
資產和沒資產的負債是不一樣的, 談談AIR ASIA和MEGAN同病相憐
好多人都覺得公司負債多,就不看好這公司的未來前程,我之前也和你一樣,也是覺得AIR ASIA為何要一下只買這麼多新飛機,一下就欠下這麼多負債,但是當我看了MEGAN的論文時,這時,我的想法又是去到另一邊的天空了,而我們看到這間公司前途就是負債,看不到未來,而資深的前輩者卻看到未來是前途一方光明,為何呢?
資產和沒資產的負債是不一樣的,如果AIR ASIA現在一直赚钱,盈利一直往上升,如果一直只守住那幾隻飛機而不去UPDATE新飛機的話,等它有一天,公司盈利一下就下跌後,這時才講去UPDATE賣新飛機的話,問你一下,如果你本是BANK的老板,你會惜錢給它去開展賣新飛機嗎,現在是最好時機,馬來西亞還沒開放市埸天空,赚钱的機會一大堆,只是看你敢不敢做而已,就像MEGAN一樣,如果當時它也是一樣守住那幾架老機器到現在也不UPDATE 新的機器的話,可以講它本身更本以無法和外地發展,如等到現在去和BANK惜錢,你講講看,有那一家現在敢惜錢給MEGAN了,現在它已經有了新機器,而且一直生產賣出國外,所以有資產和沒資產,一個是看的到東西存在,另一個是沒資產,而又看不到的東西,所以AIR ASIA的資產就是賣回來的新飛機,但是重點就是在管理員,以前MAS可以講是一個大,但是為何到現在負債了,就是所赚的錢給人不知轉去私人口袋了,到現在空空如是,所以AIR ASIA赚錢,也明白這道理,前車之鑑有MAS最好的惜鏡,所以管理這方面,就是要看是誰在打理了。
如果也是像MAS那樣管理公司的話,那就是講有盈利也是等於沒盈利,原因呢,就是沒利息給小股東
[/quote]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06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owtk 于 4-9-2006 11:49 PM 发表
前辈有没有考略megan的大股东Yeo跟其他股东的关系如何?谢谢。
根据2005的年报,Megan共有6名董事,其中3位是执行董事,另外3位是非执行董事。
(1位华人,5位马来人)
非执行董事是挂名而已,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执行董事手上。
3位执行董事里,有1位是退休的将军,他只持有0.52%的股权,所以真正的决策人只剩下2位,那就是:
1.执行董事主席:62岁的吉兰丹马来人,Dato Mohd Adam(8.88%的股权),
2.执行董事:35岁的新加坡华人,Yeo Wee Siong(11.12%的股权)。
(奇怪,Megan并没有董事经理这个职位,其实YEO应该是董事经理了)
两位决策人的背景全然不同,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融洽的在一起工作。
那么他们的关系如何呢?
我尝试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年轻的新加坡人应该有很强的优越感。。。而出生在吉兰丹小镇的马来拿督应该比较谦卑。。。
(想象力不必太丰富,考虑到这里就可以了)
截至2006年8月,Dato Mohd Adam的股权已经下降到4.66%, 而YEO的股权还是一样。
Megan说,Dato Mohd Adam的股权下降是因为被银行Force Selling。
(很奇怪,连董事主席也会被Force Selling)
2006年8月29日,Megan又委任了一位执行董事,那就是Alice Kuek Ai-Lee,46岁的新加坡人。(她是新加坡MJC的CEO)
MJC是Megan的子公司,也是YEO亲手创立的公司,2004年被Megan收购。
2006年7月20日,Megan的一位非执行董事Mohammed Rashdan辞职了。
Megan说,Mohammed Rashdan辞职是因为他本身的商业咨询公司已经被Megan委任为商业顾问。
(因为利益冲突,所以必须辞职)
根据最新的发展,现在Megan的董事局共有2位新加坡华人和4位马来人。
(执行董事是2位新加坡华人和2位马来人)
那么,Megan是否有权力斗争呢?
如果有,那也应该是温顺的。。。
董事局里面,马来董事减少了(股权也减少了),而新加坡华人董事增加了(股权却没有增加)。
刚好想到这问题。。。
如果公司被发现做假账,是谁需要负责任?
应该是执行董事吧,非执行董事的责任比较小。
(刚刚从新加坡来的女董事,难道她就不怕背黑锅?还是,她本来就是黑了? )
如果新加坡华人在马来西亚做假账,你说马来西亚政府会从轻发落吗?
考虑了这问题,你还会担心Megan做假账吗?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se.8k 于 7-9-2006 11:59 PM 发表
你担忧的事情早已经发生了,但是Megan还是继续的成长,营业额成长,盈利也成长。
2004年它的营业额是905m,税前盈利是68m (赚幅7.5%)
2005年它的营业额是1035m,税前盈利是87m (赚幅8.4%)
其实割喉 ...
Hi KLSE.8k前辈,不知道你晓得Capitalization这东西吗?这也就是说,当我们买机器时,所用的开销包括利息支出都可以被资本化。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出现在income statement的开销, 可是却放在Asset里(Balance Sheet)。所以,EBITDA并不是很好的指标。Net Income 也需要拿来剪掉被资本化的利息。
结论:EBITDA和Net Income 并不能够做准。
[ 本帖最后由 jackphang 于 8-9-2006 02:06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06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phang 于 8-9-2006 02:04 PM 发表
Hi KLSE.8k前辈,不知道你晓得Capitalization这东西吗?这也就是说,当我们买机器时,所用的开销包括利息支出都可以被资本化。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出现在income statement的开销, 可是却放在Asset里(Balance Sh ...
Revenue has increased by RM130 million or 14% from RM905 million to RM1,035 million. The increase was driven primarily by the higher contribution from its optical media storage products mainly Digital Versatile Disc-Recordables (DVD-R).
Correspondingly, EBITDA and Profit Before Tax have increased from RM210 million to RM250 million and RM69 million to RM87 million respectively. EBITDA margin has improved from 23% in FYE 2005 to 24% in FYE 2006.
以上的文告已经详细的说明:
2004年的EBITDA是210m(或23%)
2005年的EBITDA是250m(或24%)
我指的是“税前盈利”(Profit Before Tax), 不是EBITDA。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揽 MEGAN 债务大蓝图
过去的数据,可以慢慢从图里看。
我们不妨看看最新的 2006Q4 的资产负债表。
x x x
Current liabilitis 里面最大数目的是 Short term borrowings = RM290,294,000
不过,乐观的朋友可以用 Current assets 里面的以下三项来对冲。绰绰有余。
1. Trade receivables = 319,001,000
2. Other receivables,deposits & prepayments = 243,760,000
3. Cash and bank balances = 49,829,000
-----------------------------------------------------------
TOTAL = RM 612,590,000
那么,真正的负债只剩下 Long term borrowings。
最新 Long term borrowings = RM 548,375,000
这个 RM 548,375,000 到底要用几年的时间来还?
以今年 2006 的 Net Profit = RM 60,234,000 来看,须要用 9.10 年来还清。
(注:548,375,000/60,234,000 = 9.10)
假设 Depreciation 调低成 10% 后,接下来 2007 年每季可以净赚 RM 24,000,000
那么 2007 年净利则可以达到 RM 96,000,000 (RM 24,000,000 x 4 = RM 96,000,000)
以 2007 的 Net Profit = RM 96,000,000 来看,须要用 5.71 年来还清。
(注:548,375,000/96,000,000 = 5.71)
乐观的话,可以把负债再扣除 Net current assets 的正数,然后再除。
再保守的话,可以把短期负债加进去,然后再除。
我认为,
负债难清,则行同困兽。
负债可清,则风起云涌。
和所有在资本系统运作的企业一样,净利将扮演着首号角色。
[ 本帖最后由 os 于 8-9-2006 08:3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9-2006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se.8k 于 8-9-2006 01:03 PM 发表
根据2005的年报,Megan共有6名董事,其中3位是执行董事,另外3位是非执行董事。
(1位华人,5位马来人)
非执行董事是挂名而已,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执行董事手上。
3位执行董事里,有1位是退休的将军, ...
我的考略是Yeo很有可能想增加他在megan的执权,所以压低股价以私自购入。最终把 megan 变成传统的新加坡公司。
想请问前辈,万一megan在大马除牌,而专攻新加坡股市,对我们会有何影响?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MEGAN最大的资金是在它的机器上,那么这一些机器可以使用多久?
以我目前工作的公司来谈,它在五年前放很多的金钱去购买机器,因为以前的机器当必须生产新的产品的时候必须报废而另外购买新的机器。
现在我们的公司新购买的机器是可以永远使用,即使新的产品也只是需要更换一些小零件和更换某些编制程序则可以,这个大投资决定它今天的大成功。
那MEGAN。。。。?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一点,以前我的公司(在使用旧的机器)要完成一个产品需要十分钟,如今使用的新机器完成一个产品只须几秒。
那MEGAN投资那么多的金钱在它的机器是:
1)新的机器和旧的机器生产力的差别是如何?
2)或新的机器可以生产更高级的产品?
3)成本的控制有没有每年改进?
我觉得这三个因素可以影响它的净利和前途。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0: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se.8k 于 8-9-2006 03:41 PM 发表
Revenue has increased by RM130 million or 14% from RM905 million to RM1,035 million. The increase was driven primarily by the higher contribution from its optical media storage products mainly ...
问:关于Other receivables, deposits & prepayments这项目,请问它是什么?
答:deposits & prepayments这项目主要是因为公司订购新的机器。
(她没有回答什么是Other receivables)
Other receivables 是目前最大的问号
大大认为呢?
要杀死MEGAN 两亿就够了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poh 于 9-9-2006 01:24 AM 发表
还一点,以前我的公司(在使用旧的机器)要完成一个产品需要十分钟,如今使用的新机器完成一个产品只须几秒。
那MEGAN投资那么多的金钱在它的机器是:
1)新的机器和旧的机器生产力的差别是如何?
2)或新 ...
不错,
还有,机器的维修费会随着机器老久而逐年增加,可能对净利产生副作用,除非你再来多一次的CAPEX.没有办法,要成长就需要牺牲现有的盈利,以期达到往后的盈利。
[ 本帖最后由 jackphang 于 9-9-2006 10:49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owtk 于 8-9-2006 11:40 PM 发表
我的考略是Yeo很有可能想增加他在megan的执权,所以压低股价以私自购入。最终把 megan 变成传统的新加坡公司。
想请问前辈,万一megan在大马除牌,而专攻新加坡股市,对我们会有何影响?谢谢。
还不曾见过有大股东私有化DEBT高于数倍ASSET的公司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se.8k 于 8-9-2006 03:41 PM 发表
Revenue has increased by RM130 million or 14% from RM905 million to RM1,035 million. The increase was driven primarily by the higher contribution from its optical media storage products mainly ...
EBT 也是没有考虑到利息开销等,因为利息开销是可以被capitalized。
如果Asset再来一个impairment loss(不排除管理层使用这招来减少影响)的话....
当然,从现有的境况来看,只要营业额继续成长,ROE一直维持在15%以上,我看Megan还有所作为。
我还记得klse.8k的选股原则是ROE15%以上,希望Megan可以再恢复ROE15%以上。 |
|
|
|
|
|
|
|
发表于 9-9-2006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cyng 于 9-9-2006 10:46 AM 发表
Other receivables 是目前最大的问号
大大认为呢?
要杀死MEGAN 两亿就够了
安!那就要問他如何去買megan的股份了,最多只是拉下股票而已,要收購好像有一些問題,51%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9-2006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cyng 于 9-9-2006 10:46 AM 发表
Other receivables 是目前最大的问号
大大认为呢?
要杀死MEGAN 两亿就够了
Other rec ...
Megan刚刚公布最新的Audited Account,针对Other receivables,里面已经有详细的说明,我简单的转述如下:
第33页7.1和7.3项目:
Other receivables的详情如下:
213.61m是购买新机器的定金。
22.84m是借给附属公司的钱。
7.31m是附属公司拖欠的商业款项。
总数合计:243.76m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