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9-2025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定是会动到其他人的蛋糕的。我们纵观历史,欧美国家崛起都是通过野蛮掠夺杀戮各种反人类行为完成原始积累的。反而是中国的崛起最为和平。。大马这样体量的国家,政策上本就不该与中国正面对抗。。。而是应该在自身上下功夫,比如国家主导培养更多STEM人才,加强研发投入,培育本土创新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形成共同贸易立场,通过集体谈判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组织。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棕油加工,橡胶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中国也是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的,而且起点可比大马低太多太多了!人口多,没教育就是累赘,机会放在眼前也不知道如何拾取。大马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适合本国的就拿来用。而不是在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崛起之时只看危机,一味的挑战对抗。危中也是有机遇的,就看你自己能否接住了。。。做任何事都是要顺势而为。。。你如果看不清楚局势,那必定是会失败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9-2025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7-9-2025 03:07 PM 编辑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定是会动到其他人的蛋糕的。我们纵观历史,欧美国家崛起都是通过野蛮掠夺杀戮各种反人类行为完成原始积累的。反而是中国的崛起最为和平。
在世界大战之前,本来就帝国主义时代是属于政治正确。中国的版图这么大,不也是自己在帝国主义时代打出来的?其实大家都是要扩大自己的帝国的,不过是刚好别人比较强大,自己是打输的那个而已。
在今天很多国家,比如北欧,瑞士等,也是和平崛起的。同时,其实我们更必须承认,今天世界工业化,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国引领和扶持的。
可以看到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进来帮忙工业化,然后这些国家成功工业化后,就去其他国家投资和进行国际分工,也购买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品。亚洲的工业国有从日本,到四小龙,到四小虎,到中国,越南,印度等。
简单来说,就是从被投资国,也变成投资国,工业产品出口者,也变成工业产品进口者,造一个产品,把产业链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上。
这个是正向循环,大家一起工业化,大家一起分享利润,大家一起富有。
亚洲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等也是自己发达后,投资他国,国际分工,带动其他国家一起工业化。
但唯一没有这样做的,是中国。
中国严格控制外汇,不投资其他国家,只出口工业完成品,不进口工业完成品,把产业链全包了,不分工到其他友好国家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好处你全占,但你却不愿意分享。
大马这样体量的国家,政策上本就不该与中国正面对抗。。。而是应该在自身上下功夫,比如国家主导培养更多STEM人才,加强研发投入,培育本土创新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 你不觉得这些所谓的努力在中国廉价倾销的面前,都是白费力气吗?
巨额投入研发投,造出了一个新产品,明天就被中国抄袭,以半价不到的价格满世界倾销。欧美人才很多,研发经费更多,结果产品一推出,过几天,满街都是中国高仿品,价格一半不到,这些只会帮中国做嫁衣而已,发展中国家也不是没有努力,但是基本都是面对中国货倾销,只能也跟着打价格战,为了砍成本,不得不削减各种研发费用,人才薪资也只能降低,这样哪来的多余资金去搞研发和高薪养人才?
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比如棕油加工,橡胶等传统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中国正在大力收购棕油和橡胶等天然资源,就是要这些国家把产业停留在“贱卖资源”的那个阶段。和一带一路那些国家比如非洲等的待遇是一样的。如果他们进行产业升级,就犯了大忌。
中国也是从一穷二白发展起来的,而且起点可比大马低太多太多了! 1950年代一开始就有苏联的重点扶持,各种重工业的基础在那个时候打好的。至于后来自己和苏联和其他国家闹不合,那也是自己选择的。后来中美蜜月期后,
人口多,没教育就是累赘,机会放在眼前也不知道如何拾取。大马可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适合本国的就拿来用。而不是在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崛起之时只看危机,一味的挑战对抗。危中也是有机遇的,就看你自己能否接住了。。。做任何事都是要顺势而为。。。你如果看不清楚局势,那必定是会失败的。
目前根本就看不出有那个方法,可以让发展中国家在面对中国货低价倾销的时候,还可以若无其事的茁壮发展工业的。而且中国不只是工业上竞争,甚至是全方位的打击,连各种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比如互联网,软件,设计,游戏,云计算,人工智能,医疗,生物技术,物流运输等,只要市场上任何产品/服务热卖,马上就有一大堆中国企业涌进来做,价格低,品质也不错。简单来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所以,如果你真的有实际可行的策略来保住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免受中国货廉价顷销的具体策略,不妨提出来,不然,所谓的什么危中有机,还是什么顺势而为,都是空话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28-9-2025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上述有太多不符合实情,我就不 一 一 例举反驳了。
随便说几个,
比如,“不投资其他国家,只出口工业完成品,不进口工业完成品”
实际中国对外投资占全世界12%,长达十多年霸占全球前三。已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没有相关工业完成品的数据可查,但作为世界工厂,又基本完成
工业化的国家怎么可能会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呢??这就好比大马也不会大量进口橡胶商品是吧~
比如 “所谓的努力在中国廉价倾销的面前,都是白费力气”
中国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都高于本国售价,比如最近正受到欧美制裁的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在海外售价都远远高于本国。
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也都是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贸易准则。更是一些,比如全球绿能产业,风电和光伏,归功于中国的创新设计和制造,大大降低了全球的平均成本。
中国的物美价廉来自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规模效应。而非恶意压低价格这么简单的解释来曲解~
|
|
|
|
|
|
|
|
发表于 28-9-2025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uaceng讲的都是骗人的东西,1, 工业的本质就是要多量生产,价钱管理,所以年轻一代都不会想做厂工而是找office shopping centre 钻, 除非做老爸的天天跟你说,儿子啊,以后你和子孙世世代代做厂工就好。
2, 在价钱管理的马来西亚,除了tuaceng这种最喜欢为外劳出力找工作那种,为了保住工厂而养更多外劳?不是要优先保住本地人的职位吗,本地人不做厂工的话难道要供养菩萨酱供着不做工?那你还不如换其他行业来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8-9-2025 04:19 PM 编辑
看来你不明白我指的是什么。本人给更明确的解释。
这个主题是关于工业的,所以本人指的是关于工业/制造业方面的投资。
比如,欧美日,他们去投资其他国家的工业,盖工厂,引进技术,引进机器,培训工人,然后,购买这些国家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还有通过国际分工,把部分产业链放到发展中国家上,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后,各国都分享到利润,然后各国人民的就业率都有提升。
我们来看中国的做法不同在那里。中国的投资有各样,但是有个缺陷,就是偏偏不投资工业。一带一路,不过是投资什么矿场,还是农业贸易,还是运输,还是基建。简单来说,目的就是把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停留到“贱卖天然资源”的阶段。然后投资运输,港口,铁路,和公路等,其实是方便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运到中国,然后方便中国把工业产品倾销到发展中国家里。久而久之,这些一带一路国家就沦落成为中国的资源输出国,直到资源挖完为止。
总结,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日本,中国,越南,印度之所以工业化,主要是欧美日韩等国家来投资建设。
中国投资非洲,中亚,中东等国家,基本都是想要取走这些国家的天然资源,同时遏制他们进行工业化,防止他们变成中国的竞争者。
中国出口的产品绝大多数都高于本国售价,比如最近正受到欧美制裁的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在海外售价都远远高于本国。
这些不过表示了,中国国内发生更严重的廉价倾销。
你应该知道新三样(电动车,电池,光伏)根本大多数是无利可图,大多数企业都是亏本卖,几乎完全靠政府补贴生存的。
简单来说,就是国内外,都一起廉价倾销,不过中国国内的补贴更多,才让国内的价格比国外高而已。中国国内的恶性竞争,叫做“内卷”。甚至政府都出面要求这些企业停止内卷呢!
而且,其实很多产品,在国外也是很便宜的,比如中国产的苹果手机,在美国就卖得比中国便宜。
除此之外,请你去看那些网购平台,那些衣食住行的生活各种工业产品,从玩具,文具,家私,电器,电子产品,工具,塑料产品,服装等等,它们的价格,那种几块钱的都有。发展中国家那里有办法竞争?
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也都是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贸易准则。
其实属于违背WTO市场经济的承诺了,主要有两个:
1)企业以自己的能力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公平竞争。
2)中国和贸易国互相在贸易的领域上一样的开放。
第一个是:外国的企业,是普通民企,而中国的企业,是包装成企业的国家。中国企业有无限的国家力量在支持,无限的政府资金投入,银行无限支持,土地审批,工厂建设,各种退税,补贴,原料的价格补贴,然后各种违反劳动法,安全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等。
第二个是:非关税壁垒,比如大量行业如电信,运输等行业不开放给外国企业,各种市场准入的限制,外国产品的销售有更多的税,政府和国企的购买,以国货优先等,比如汽车行业,则是外国车企强制合资,来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
简单来说,中国企业就是延续着计划经济的国家,扮成一个企业和市场经济外国竞争,同时中国国内市场有各种法律壁垒,让外国产品/服务,不能和中国国货公平的竞争。所以,在2016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期限已到,却大量国家拒绝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地位,就是这个原因。
更是一些,比如全球绿能产业,风电和光伏,归功于中国的创新设计和制造,大大降低了全球的平均成本。
这些企业,是属于长期面对亏损,然后靠政府的补贴来生存的。这就是为何它们的售价,比成本还要低!一个正常的商业活动,是售价高于成本价的。尤其是光伏,把价格抛售到连政府都找它们出来要求它们停止内卷和恶意抛价的行为。
中国的物美价廉来自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规模效应。而非恶意压低价格这么简单的解释来曲解~
应该这样说,同时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规模效应,也有恶意倾销。
无论如何,结论就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要发展工业,基本上,在中国货大量倾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得起的。中国可以有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但是到底发展中国家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业化进程免受中国货的冲击,这点,到现在,中国基本还是不愿意走类似国际分工,还是进来投资工业等共赢的合作模式,所以,看来,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行保护主义,来保住自己拿脆弱的工业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25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uaceng 于 28-9-2025 04:21 PM 编辑
你这是要国家放弃工业的说法,这是把国家送上绝路的做法呢!
1, 工业的本质就是要多量生产,价钱管理,所以年轻一代都不会想做厂工而是找office shopping centre 钻, 除非做老爸的天天跟你说,儿子啊,以后你和子孙世世代代做厂工就好。
哈,首先,亚洲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那个不是工业很发达的国家?
而且,连欧美等发达国家,现在都在搞“再工业化”,“工业4.0”,产业升级等等,偏偏就你说什么不应该去工厂,而是去office吹aircon,去搞“去工业化”,人家发达国家的elon musk都24小时睡工厂,你要去tesla厂做,你的资格都未必进得去呢!
2, 在价钱管理的马来西亚,除了tuaceng这种最喜欢为外劳出力找工作那种,为了保住工厂而养更多外劳?不是要优先保住本地人的职位吗,本地人不做厂工的话难道要供养菩萨酱供着不做工?那你还不如换其他行业来做
太搞笑了,工厂之所以大量请外劳,基本是为了和中国货打价格战导致的。本人多次写文,说本地企业,本来多是本地员工,然后面对中国货的倾销,不得不换成廉价外劳代替本地员工!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保住本地工厂免受中国货的廉价倾销,恶意竞争,然后就不需要为了打价格战,削减成本而把本地员工换成外劳。也有更多的成本去培养本地人才,和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本地员工薪水,本地员工收入多了,又反过来购买自己工厂的产品,于是自己工厂利润多了,又有钱去提高本地员工的薪水,形成正循环!
|
|
|
|
|
|
|
|
发表于 29-9-2025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骗,继续骗,看谁傻到给你忽悠
政府有津贴的工业才是国家需要的工业,看军工钢铁这种,要搞这些不止跟中国对抗,是跟全世界有津贴的美国和欧洲日本韩国同时对抗
不是这些政府津贴的就不是必要的工业
不是必要的工业请更多外劳来跟中国对抗是竞争的问题了,工业的本质就是量多便宜,假如你听tuaceng的保护主义就是守住自己的三分地,tuaceng的无上算法是我守住自己的地但是你必须开你的6分地给他随便用。 自己的3分地又这么小又没多大市场,所以就是把自己限制在没钱赚又没发展的空间下慢慢苟活,就是tuaceng提倡的最终结果,最重要的是拉倒自己时顺便拉到中国, 这就是美国和台湾自以为比别人都聪明的算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25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有津贴的工业才是国家需要的工业,看军工钢铁这种,要搞这些不止跟中国对抗,是跟全世界有津贴的美国和欧洲日本韩国同时对抗
不是这些政府津贴的就不是必要的工业
好笑了,请问这些国家需要的工业,被政府津贴后,面对中国货廉价倾销,给你再多一倍的津贴,你打得过中国货吗?
你去找一个你所谓的国家需要的制造业,然后里面那个工业完成品是中国做不出来的?
高科技电子与半导体(半导体组件、微电子)
精密机械与仪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测量设备)
医药与生物科技(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
高附加值化工(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
电动车及新能源产业(锂电池、太阳能组件)
出口导向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饮料)
创新/工业升级项目:工业4.0、自动化、智能制造等
看看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这些基本中国产都是在市面上称霸的,基本上,发展中国家只能是节节败退。这些呢,还是在西方外企的技术和资金扶持下的情况呢!现在西方外企开始搞工业化回流,以及越南印度墨西哥等争夺外企投资,失去了外国的光环,只能靠自己了。而这个时候,就是最脆弱的时候!
又不见欧美日本土生产的工业产品这样?他们可是出名的量少还贵呢!
你中国要搞产能过剩,廉价倾销是你的事,不等于别人认同你。
假如你听tuaceng的保护主义就是守住自己的三分地,tuaceng的无上算法是我守住自己的地但是你必须开你的6分地给他随便用。 自己的3分地又这么小又没多大市场,所以就是把自己限制在没钱赚又没发展的空间下慢慢苟活,就是tuaceng提倡的最终结果 错,中国学欧美进来建工厂,引进技术,引进机器,提供培训,同时进行国际分工,把部分中国的产业链分摊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做!然后市场则是出口到全世界!
所以你说的什么没赚钱又没市场的和当年欧美进来扶持工业化的例子,根本就于事实不符!
你忘了国家一开始工业化,就是欧美企业这样子带动扶持日本,日本扶持四小龙,四小龙扶持四小虎,后来中国崛起了,就把四小虎的份额抢走了。
最重要的是拉倒自己时顺便拉到中国, 这就是美国和台湾自以为比别人都聪明的算盘
这样下去,世界其他工业国为了保护自己,就会自己重新打造另一个经济圈,在这个经济圈里,大家互相购买各自的工业产品,大家进行国际分工,没有廉价倾销,价格虽高,但利润也跟着提高,可以提高员工的薪水,同时可以产业升级!
中国一直通过扩大产能来降低成本,员工薪水多年不涨,一旦各国进行工业化,保护自己的产业,减少购买中国货,中国就真的会被拉暴呢!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就是因为产能过剩,这样玩完的。
|
|
|
|
|
|
|
|
发表于 29-9-2025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欺欺人,以前美国商家从马来西亚退出就是因为成本高了,今天希望围攻中国就骗说要自搞经济圈,故意不提的是谁是新经济圈的老大,然后特兰普已经很清晰的告诉大家了,就是美国。今天你要税服别人还是等你美国欧盟和台湾一起退出中国市场吧。或许那时我们“可以”“考虑”要不要另组经济圈,先把你们的份额吃到手再说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25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笑,人家欧美是拿钱进来投资你,给你工作机会,然后给你技术,然后又买你的产品。你所谓的工业份额,是一开始其他发达国家自己切下来分给你的呢!
日本,和四小龙,也是被人家扶持后,又去扶持四小虎等其他国家的。
如果说你中国只愿意被别人扶持,拿好处,然后搞廉价倾销又去抢夺其他国家的饭碗,不和其他国家一起共赢,你觉得你这样说好意思吗?
今天你要税服别人还是等你美国欧盟和台湾一起退出中国市场吧。 这里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被中国廉价倾销冲击,可不是说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本身的工业能力其实还是够强硬的。
如果中国还是一样不改,那么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提高自己的保护主义,来保住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而还会和其他国家另组经济圈,把中国孤立在外!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