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014 09: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0-12-2014 11:02 AM 编辑
我不覺得这是华人文化中的最糟糕的弱点。我覺得最糟糕的弱點,是不分國界,宗族,宗教的,那就是人的貪念,人的狂妄,人得執念。你有聼過嗎?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當有了政治,有了宗教,有了金錢制度,人們都陷入 迷茫而不自知 。
當人人把政治,宗教,金錢當作遊戲 ,主權的權柄的時候,也是社會腐敗的時候。
能避開災難,不受時空事物捆綁,保着生命度過它自然的年壽,那就是悟道。
-------------------
这样的悟道,也是最糟糕的悟道。
华人的一般认识,就承认人是不可靠的动物,存在贪欲,情欲 等等。
偏偏儒家就编造性善论。倡导性善论,瞎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史演变结果,这些自然是徒劳的;悲剧连绵;证明自欺欺人而已。
西方,同样也认识,“人是不可靠的动物,天然的存在贪欲,情欲,等等”。
他们倡导“法治论”;想方设法,搞制衡,减轻自然人掌握权柄后,由于天然的种种欲望,出现天然犯罪倾向。不搞任何“自欺欺人论”。
这是非常理性的。有意义的。
这里的评论。没所谓针对谁,或者华人社会的问题,而是悟出华人文化的糟糕的地方。点了出来,就此简单。
而某些人,天然的EQ 过盛,天然的理性IQ 有所缺席,年纪轻,人生阅历有限;过多搅缠于无聊废话中,
自然无法悟出其中道理。
|
|
|
|
|
|
|
|
发表于 20-12-2014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现在这是完全的负面模式(针对中国文化&其他)。 属于极端的一种。 客观不存在。 这是对于你针对课题的状态分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某 。
我發覺到你一直在人性 圈子裏兜圈。重復又重復。
一個道理或一個學説,重要的不是它是不是真理,而是適是不適合套在你身上才重要。
要證明一個學説适不適合,那就要學通,學精。學不通了,出醜聞了,就怪這學説有問題,有沒有搞錯?正如大便不出,就賴地硬?戰爭使人群傷亡,不怪人類的念頭動機,卻怪槍械無情????
我敢說這一切都是人在作祟。不管是西方也好,還是東方,
我們的人性都同樣面對同樣的問題。
人們的貪,人們的怨,人們的恨,人們的妒嫉,人們的色慾,人們的戀權,人們的執念,人們的驕傲等....你不要跟我講這全發生在中國,難道外國一點都沒有?
如果你承認 外國也有這樣的狀況的話,那我請問,這會不會是你所說的法治论或认识论所造成的呢?
若你說不是全部有法治论或认识论的人都是這樣,那爲何你不能說不是所有學道家儒家是华人文化中的最糟糕的弱点?
因爲你一開始就處於偏見狀態。
跟一個偏見的人跟他講他不喜歡的話題時,是不會有共識的,也是0 交流的,一個字都進入不了你的耳朵
何有交流?
若你當真要寫你下的論點反擊我,請你先勇敢回答我上面的問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老實說,我對這傢伙已經沒力氣了,我已投降了.gif)
既然他不認同,就讓他不認同吧。
豬頭,你看了我和他一段長篇大論的解説,你有什麽看法? 有什麽錯誤?交流交流一下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1-12-2014 11:52 AM 编辑
这是你个人的主观观点,个人主观的偏爱,习惯,认识,如此原因达至的解读。
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当然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某个阶段,也有其可取之处,是文明有所贡献之处。
这些,应该让其他人,喜欢怀旧的,去追忆;让他们去自我陶醉。
而这些,不是我个人的选择。
本人认为,把那些,古人因时代的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导致判断失误,认知荒谬,令人误入歧途,隐藏病毒,思想陷阱,等等,晒出来。
或者,比较好。避免重犯。
避免后人,重新堕入那些失误,迷途不返;更祸害一代代后人,让其无法前进。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1-12-2014 01:55 PM 编辑
啊呀,你自己曾经大声否认,任何客观存在的可靠性。连自己的客观存在,也有疑问,也想否定掉的人。
头脑是那么混沌,糊涂。道理是那么明显。
你没感觉,自己可能,被某些学说,不知不觉中,麻痹认知,或误导了吗?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否认我对你的评价也是主观的。。
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当然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某个阶段,也有其可取之处,是文明有所贡献之处。
这些,应该让其他人,喜欢怀旧的,去追忆;让他们去自我陶醉。
而这些,不是我个人的选择。
本人认为,把那些,古人因时代的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导致判断失误,认知荒谬,令人误入歧途,隐藏病毒,思想陷阱,等等,晒出来。
或者,比较好。避免重犯。
避免后人,重新堕入那些失误,迷途不返;更祸害一代代后人,让其无法前进。
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多数人都太过注重表面。 这在现代也是一种诟病。尤其是在这个“背多分”时代。
PS: 现在“漫画儒释道”在大众书局有offer。 建议山林兄买一本来看。
如果我说“科学”也是所谓的“道”之一,你有什么看法。 区别,同化,一念之间。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贱猪头 于 21-12-2014 04:45 PM 编辑
哈哈,最近本猪头为情所困, 发现了“感性的野蛮”。 那种理性无法压抑,或是需要更多认知时间来压抑平衡自己的感性面。 这种“感性”有点像 “婴儿”,不舒服时会大哭大闹。 我们一直以为年纪大了,人成熟了,却没有想到“婴儿”的本质一直都同时存在。
最近我也同时在看漫画儒释道。 看了感觉还蛮容易消化的。 很多解释都简单多了也看到蛮多之前自己花很多时间去看透的道理。
送叶兄一句, “人因 《我》 而为 《主》, 为《客》 需无 《我》”。 当《我》越大的时候,我们就越难看清事物跟自己。 这“我”包括 “你我他大家” 的价值在内。好听的说法叫做“以神的角度去看待万物”。 难听的就像老子说的 “圣人不仁”。 看待事物是可以从第一层次的“客” 抽身成第二层次的客或更远更宽广无限的“客”。 不受自身“我”价值的影响,自然无我。 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个“我”还是会不断地升起的。
再来就是 “入”。 “深入”,“加入”, 一种探测本质专注的“入”。 “入”为 “主”, “主”为“我”。
PS : 这个“入”的说法我还需要一段时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我也有買那本書。
不過若你想看漫畫關於道家的漫畫
我建議你買 蔡志忠 道家思想的漫畫吧
蠻厚的,跟你目前看的一樣厚。價錢40多元吧
儒家,菜根譚,禪說也一樣。
人因 《我》 而为 《主》, 为《客》 需无 《我》”。 当《我》越大的时候,我们就越难看清事物跟自己。 这“我”包括 “你我他大家” 的价值在内。好听的说法叫做“以神的角度去看待万物”。 难听的就像老子说的 “圣人不仁”。 看待事物是可以从第一层次的“客” 抽身成第二层次的客或更远更宽广无限的“客”。 不受自身“我”价值的影响,自然无我。 按照佛家的说法,这个“我”还是会不断地升起的。
我明白你的道理。曾經就有人這麽說一旦人不停地自我自我自我,自然就會出現非我非我非我。才知道道家教導我們 事情要兩面看,才算是智慧。
多謝提點。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只是随机翻看而已。。 蔡志忠以前弟弟有买, “感觉”有一点同时在用人类的价值观在讽刺这样。。 那时其实看了也不是很明白。。 有机会看到我再看看。。
其实两面只是基本价值跟吸引相对存在法则, 有些东西是在这两极里面寻找不到的,因为他们本身不在这个阴阳原理里面“就像水是在什么温度里开始boil的那样”。 有些人只在意好,有些人只看到坏, 有些人两个都衡量, 还有一种就是站在外面看。 后言,里是外,外也是里 “表示是里或是外都不是重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7: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只是随机翻看而已。。 蔡志忠以前弟弟有买, “感觉”有一点同时在用人类的价值观在讽刺这样。。 那时其实看了也不是很明白。。 有机会看到我再看看。。 我說嘛,這是順其自然。一旦條件成熟 ,你就會翻開那本書。
之前就是 條件未成熟,你去看,你就看不明白
現在條件成熟了,你就看懂了,你覺得為什麽會這麽奇妙?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知还不到那个程度吧。。 懂了以后又不削了。。 人一直都这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不覺得那是模模糊糊的事嗎?嘻嘻
其實,我覺得那是人們邁向思想進步的前兆。恭喜你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事只是不说“明”。 可能怕我们年轻时难以接受,可能连自己都不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无法接受所以不让你懂。 模糊只是不明白。 我只是想理清小时候遇到的各种莫名其妙。。 哈哈。。 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意思是說看到鬼嗎?哈哈哈,開玩笑啦
我只知道,童年時就童年過,少年時就少年過,中年時就中年過,老年時就老年過。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时常会有遗憾。。 过不到的就想过完为止才开始执行被认为不应该而应该的下一步。。 应该=理想。。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了一下。。 那本儒释道的也是蔡志忠的。。 哈哈。。 那本道的跟这本的内容不一样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14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时常会有遗憾。。 过不到的就想过完为止才开始执行被认为不应该而应该的下一步。。 应该=理想。 説實在的,我看了半天,我都看不懂你在寫什麽.....
刚刚看了一下。。 那本儒释道的也是蔡志忠的。。 哈哈。。 那本道的跟这本的内容不一样吗??
老實說我還沒有買,也是從大衆書局看到的,我曾有大約翻翻看,不過我有打算來日把它買下。那本好像有完整的老子說,完整的莊子說 和列子,
|
|
|
|
|
|
|
|
发表于 21-12-2014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