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owY

教宗方濟敦促結束「拜金暴政」(68#更新:有钱的教会是老化的教会 应当无偿地宣传福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6-2013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内容
http://www.xiaoxiaoyang.net/?p=2142
称义而非成义(转贴)

行为是反映信心的真实,整本圣经都是因信称义,人只能因信称义,义人产生义行,捉老鼠的狗变不了猫,真正的猫会捉考鼠。与行动相反的声言,是虚假欺骗的。

圣经就是上帝的话,是全人类可以理解的说话,圣经的原意从圣经本身就可以知道;而不需像异教各途径寻求神明去解释经文神明可再定义合约的意思种种不法治不文明的粗暴可怕。

基督教不是异教,圣经就是上帝的话一诺千金,不须上帝下凡去解释经文的意思。基督教不是异教,基督徒不会依著圣经信但原来却不是上帝意思的依据。


康来昌牧师

基督徒要越来越迈向‘成圣’、‘圣洁’、‘成熟’,但我们从不能成义,我们始终是(被)称义。这是圣经,特别是保罗神学的核心,是主流改教家如路德和加尔文与天主教、重洗派、圣洁派、时代主义、新保罗观势不两立之处,而很多人不懂,不认为这有什么好争的。


人在得救前(如约瑟时的法老、照顾但以理、以斯帖的太监、哥尼流、保罗等)、后(所有基督徒),都因着(一般及特别)恩典,有或多或少的美善个性和品德,但这些美善,即使完全出于圣灵的工作、恩典的注入(infused grace),即使是神命令祂儿女一定要有的,却一点不能使人称义:

“求你不要审问仆人;因为在你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诗143:2);“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13:39 );“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罗3:28);“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罗3:24);“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神面前并无可夸”(罗4:2);“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加2:16);“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林前4:4)。

义,完全是因着耶稣基督的工作,因着圣灵使人信耶稣基督的工作而被外加 (imputed) 的,所以断不是信徒‘成义’(made righteous),而是(被神)称义 (declared righteous, justified)。

信徒在见主前,不论(因完全靠主而)结了多少圣灵的果子,不断更多(全凭恩典)荣耀主,这些好行为都丝毫不能使人在神面前称义。因为神要的是完全,而人的行为,总不够完全:“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 (加3:10 )。只有主耶稣是完全的,只有因信披上基督、因信与基督联合,才能被神称为义。他被称为义的同时,仍是罪人,他必须谦卑,时刻求主‘免我的债’;他必定欢喜盼望(罗5:2-5);他能够‘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罗8:13)。

圣经不会矛盾,保罗、雅各与耶稣都一致,行为称义的经文(雅2:24;太25:31-46)是告诉人: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真信心必定‘表现’出行为。但是,是所信的耶稣使信徒称义,不是信徒的行为,即使那些行为是靠主活出的圣洁,是神喜悦的成圣生活,因为不够完全,而神要的义,是完全的,那,只有耶稣有,只有信耶稣才能得着。

orange


本帖最后由 shengwei95 于 10-6-2013 10:5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6-2013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leruya565 发表于 10-6-2013 10:21 PM
教宗必须对无神论者说,主耶稣只救赎信祂的人。

彼得在使徒行传4章12节说只有靠着主耶稣的名才得蒙救赎 ...

阁下对圣经解读的见解颇为独到。

请问阁下是什么教会的? 只是想知道下罢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6-2013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wei95 发表于 10-6-2013 10:50 PM
详细内容
http://www.xiaoxiaoyang.net/?p=2142
称义而非成义(转贴)行为是反映信心的真实,整本圣经都是 ...


感谢分享,这文章对因信称义的见解有他的逻辑,比我之前听到的那些因信称义差太多了。

不论怎样,我还是为haleruya再次不肯读第七楼的文章而感到可惜。。

对了,请问你是什么教会的? 是卫理的吗?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3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 信者, 该当如“孝敬”一般。。。。

孝者,行动也,
敬者,心意也, 两者必须互相的配合,才称为 孝敬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JowY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3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明最速 发表于 10-6-2013 11:02 PM
感谢分享,这文章对因信称义的见解有他的逻辑,比我之前听到的那些因信称义差太多了。

不论怎样,我还 ...

我是卫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6-2013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wei95 发表于 11-6-2013 06:29 PM
我是卫理的。


卫理是个好教会啊,在这么多教会里面我觉得卫理的教导算是最接近圣经教导的,我以前也有到卫理会作礼拜。

长老制的教会好处真的很多,对于读经间的交流也很积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2-6-2013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有钱的教会是老化的教会,应当无偿地宣讲福音



(梵蒂冈电台讯)应当以简朴和无偿的方式宣讲福音。教宗方济各6月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强调了这一思想。他也指出:教会中的贫穷见证使我们避免成为纯粹的事业组织者。他也警惕说,若我们企图构筑一个“有钱的教会”,那么教会将会“老化”,将“失去生命”。

耶稣派遣十二宗徒去宣讲天国时勉励他们说:“你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银、铜钱”(玛十9)。教宗方济各从耶稣的这句话谈起,指出耶稣愿意让福音“以简朴的方式得到宣讲”。教宗说,简朴“为天主圣言的大能让位”,因为宗徒们若不曾“信赖天主圣言”,他们就“可能有不同的做法”。教宗方济各于是指出了耶稣所教导的重点——“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此外教宗还说,一切都是恩宠,“若我们在宣讲福音时把恩宠撇在一边,那么福音也会失去功效”。

教宗说:“福音的宣讲,由无偿和白白得來的救恩奥迹而生,因此我应该把福音白白地分施给他人。从起初便是这样。圣伯多禄宗徒没有银行账户,当他需要纳税时,耶稣派他去海里打鱼,他便在鱼腹中找到纳税的钱币。圣斐理伯宗徒在遇到甘达刻的宝库总管时,他没有打算成立一个机构来支持福传,他只是宣讲,付洗,然后离开”。

教宗继续说,天国“是天主白白恩赐的礼物”。但是从初期基督徒团体开始,人们便受到诱惑,“试图在无偿之外寻找力量”,而事实上“我们的力量正是福音的无偿性”。教宗还说,“教会内常常有这样的诱惑”,使人产生“一些疑惑”,认为“宣讲福音好似改变宗教信仰”。但耶稣“邀请我们去宣讲福音,并非让我们去使人改教”。教宗引用本笃十六世的话强调说:“教会的发展不是因为改变宗教信仰,而是因为吸引人”。“那些白白得到并宣讲这无偿救恩”的人所作的见证,产生了吸引力。

“一切都是恩宠。那么一位门徒在这无偿中生活的标记有哪些呢?”教宗强调了两点:“首先是贫穷。宣讲福音必须走贫穷之路。贫穷的见证是这样的:我没有财富,我的财富便是天主所赐的恩典。天主赏赐的无偿性便是我们的财富!而贫穷使我们免于成为组织者、企业家……当然我们要推进教会的事业,而且有些事业还有点复杂;但从事教会事业应该本着贫穷之心,而非投资或企业家之心”。

教宗然后指出另一个在无偿中生活的标记:“赞美的能力:当一位门徒没有在无偿中生活时,他将失去赞美上主的能力”。其实,赞美上主 “实质上是无偿的,是一个无偿的祈祷。这样的祈祷不祈求什么,只是赞美”。

教宗最后说:“贫穷和赞美上主的能力,是一位门徒在无偿中生活的两个标记。当门徒们想构筑一个有钱的教会,一个不懂无偿赞美的教会时,那么教会将老化,会沦为非政府组织,也会失去生命。让我们在今天向上主祈求恩宠,使我们明白天主赏赐的无偿性,懂得这“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我们也祈求恩宠,使我们藉着这无偿,在宣讲福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E9%9F%B3/ci2-700617

我看这次更正教会把重点放在  [ 但耶稣“邀请我们去宣讲福音,并非让我们去使人改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13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明最速 发表于 12-6-2013 03:57 PM
教宗方济各:有钱的教会是老化的教会,应当无偿地宣讲福音

不错的提醒。我喜欢。

你最后那句是想找人开战?不要这样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6-2013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12-6-2013 05:39 PM
不错的提醒。我喜欢。

你最后那句是想找人开战?不要这样啦


最近给人shoot惯了,有理据的也有,无厘头莫名其妙的也有,习惯就好。

新教派的人比想象中还要aggressive,人之常情吧。就好像这五十年来我深信我是男生,我的gang都认为我们都是男生,突然间你告诉我我可能是个女生,你叫我怎么接受?正常人一听到就先鸟人了,管他有理无理,也不想看清楚是否是别的意思了。就好像拿标题来开刀啊之类的,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实在是深不可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3 0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在公开接见活动中指出:有邪恶存在,但天主更强大;教会要向众人敞开门户



(梵蒂冈电台讯)教会要敞开大门,不论谁都能感到蒙受爱和宽恕,即使遥远的人也能得到爱和尊重。教宗方济各在6月12日主持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传出上述讯息,7万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信友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参加了接见活动,聆听教宗讲授要理。教宗的要理讲授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阐述教会是天主子民的思想为主题。他的讲话实在是一场与广场上的信友们进行的对话,其间不时赢得阵阵鼓掌声。

教宗首先指出,教会不是一个被选中不可渗透的团体,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她向世界敞开门户,以基督的爱为戒律,是接纳、尊重、宽恕、鼓励人的团体。这就是梵二大公会议的神长们在表达教会是“天主的子民”时的用意。教宗接着谈到何为天主的子民说:“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就是说天主本身并不属于任何民族,因为是祂召叫、召唤了我们,邀请我们加入祂的子民。这是不分是谁,向所有人作出的邀请,因为天主的仁爱‘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弟前2:4)。耶稣没有向宗徒们和我们说组成一个排他的团体,一个精英组织。我也愿意向觉得自己远离天主和教会的人,向胆怯或冷淡的人,向认为自己无法再改变的人说:上主也召唤你加入祂的子民,祂以极大的尊重和爱作出这一邀请。”

“爱天主和爱近人”,此处爱是个关键字。教宗阐明,爱并非不结果实的温情主义或含糊不清的东西。爱是承认天主是生命唯一的主,是待他人为真弟兄,克服分裂、竞争、互不了解和利己主义。说到这里,教宗结合现实生活说:“每当我们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机,都会看到在基督信徒之间发生许多战争,可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在天主子民内部有多少战争!在住区、工作岗位由于嫉妒、疑心起了多少战事!在家庭内也如此,多少内部战争啊!我们必须求上主让我们清楚了解爱的戒律。如真兄弟那样彼此相爱是多么美的事啊!是多么美好啊!”

教宗方济各谈的不仅是基督信仰讯息的美好,他也要求跟随基督的人实际走出一步。教宗说:“今天让我们做一件事。也许大家都有令我们好感或反感的人。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同某些人发怒,那么就让我们向上主说:主啊,这个人惹我生气,求你为这个人祈祷。为惹我们生气的人祈祷是在爱的戒律上走出一大步。我们能不能这样做?今天就让我们做这件事!”

爱的戒律不能只支配基督信徒个人的生活,也要宣讲出去。谁跟随基督,他就是世上的盐和酵母,就是光。光也会照亮由邪恶所控制的黑暗现实。教宗发挥这一思想说:“有邪恶存在,魔鬼施展行为。但我愿意高声说:天主更强大!天主更强大!你们相信么?让我们一起说这句话:天主更强大!你们知道为什么天主更强大呢?因为祂是主,是唯一的主宰!”

最后教宗总结这次要理讲授内容,让在场全体信友都感觉到自己是积极参与教会生活的成员。他说:“愿教会成为天主施展仁慈和希望的场所,每个人在那里都能感觉被接纳、被爱、被宽恕,鼓起勇气善度福音的生活。为使他人感到被接纳、被爱、被宽恕及受到激励,教会必须敞开门户,让所有人都能进入。我们则必须走出门户,去宣讲福音。”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E6%88%B7/ci2-700949

这教宗有智慧也有爱德,可惜说的话并不讨所有人喜欢,很多人都睁大眼睛买定爆米花,等待教宗的负面新闻出现。
今天教宗的重点在于,

1,教会是以基督的爱为戒律,是接纳、尊重、宽恕、鼓励人的团体。
2,爱是承认天主是生命唯一的主,是待他人为真弟兄,克服分裂、竞争、互不了解和利己主义。
3,教宗方济各谈的不仅是基督信仰讯息的美好,他也要求跟随基督的人实际走出一步。
4,教宗说:“今天让我们做一件事。也许大家都有令我们好感或反感的人。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同某些人发怒,那么就让我们向上主说:主啊,这个人惹我生气,求你为这个人祈祷。为惹我们生气的人祈祷是在爱的戒律上走出一大步。我们能不能这样做?今天就让我们做这件事!”
5,爱的戒律不能只支配基督信徒个人的生活,也要宣讲出去。
6,“愿教会成为天主施展仁慈和希望的场所,每个人在那里都能感觉被接纳、被爱、被宽恕,鼓起勇气善度福音的生活。为使他人感到被接纳、被爱、被宽恕及受到激励,教会必须敞开门户,让所有人都能进入。我们则必须走出门户,去宣讲福音。”

与主内弟兄们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3 03: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切勿诋毁他人,应遵守温良的法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13日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的小堂主持了当天的弥撒。他在弥撒讲道中劝勉基督徒谨慎评论他人。阿根廷驻意大利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外事人员参加了礼仪,因此教宗在弥撒中用西班牙语讲道。

“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这是耶稣继真福八端和满全法律的教导后勉励门徒们的话。教宗说,耶稣的变革不是中断,而是有连续性的变革,是从种子成长为果实。教宗提醒说,“那些进入基督信仰生活的人并不比其他人优越,而是比别人有更高的要求。”

耶稣在福音中谈到这些高要求,特别谈及“兄弟间的不和”。耶稣说,那些咒骂弟兄的人“该下地狱。”教宗就此指出,如果你心中对弟兄有怒气,就当悔改,就当改变,因为“愤怒是对兄弟的一种伤害”。

教宗还说,“无需请教心理学家便可知道,一个人诋毁他人,是因为他自己无法长高,需要他人比自己矮,从而感觉自己了不起”。这是“一个恶劣的机制”。耶稣简单明了地指出:“你们不要说彼此的坏话,不要相互诋毁”。教宗解释耶稣的话说,“因为我们其实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都走在这通往终点的路上。若友爱的道路行不通,我们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只能是侮辱他人或被他人侮辱。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他的唇舌,他将迷失自我,加音对他弟弟亚伯尔的攻击将在历史中重演”。教宗说,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好,而是说“我们软弱和有罪”。

教宗最后祈愿上主赐予我们恩宠,使我们更加小心自己对他人所说的话,并能使我们的生活相称于这温良、爱、和平的新法律。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E5%BE%8B/ci2-701275

这是昨天的讲道,重点在于,

1。“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
2。“那些进入基督信仰生活的人并不比其他人优越,而是比别人有更高的要求。”
3。“无需请教心理学家便可知道,一个人诋毁他人,是因为他自己无法长高,需要他人比自己矮,从而感觉自己了不起”。
4.耶稣简单明了地指出:“你们不要说彼此的坏话,不要相互诋毁”。教宗解释耶稣的话说,“因为我们其实走在同一条路上,我们都走在这通往终点的路上。若友爱的道路行不通,我们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只能是侮辱他人或被他人侮辱。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他的唇舌,他将迷失自我,加音对他弟弟亚伯尔的攻击将在历史中重演”。

玛窦福音第五章我读过了很多遍,每隔一段时间再翻读总会带给我或惊喜或震撼,提醒了我自己的卑微,也让我对主耶稣更加的向往。我们常提醒自己要爱人如己,我也这么的告诉自己和别人,但这并不代表我的优越,只是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尽力达到这个。很多律法我们说着容易,其实我们都知道要守律法除非凭着主耶稣给我们的力量,否则我们要堕落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祈求主耶稣怜悯我们罪人,让他卑微的仆人在面对诱惑或苦难时能够拒绝一切不义的事,也祈求天主圣神回顾我们,安慰我们那疲累和受了伤的身体和灵魂。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6-2013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明最速 发表于 12-6-2013 06:20 PM
最近给人shoot惯了,有理据的也有,无厘头莫名其妙的也有,习惯就好。

新教派的人比想象中还要agg ...

谢谢你为这个主题不停的更新评论。这个教宗说的话的确都不错,就继续转截分享给大家吧,哈哈。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尽量少以身份(教派etc)为出发点来对话。。不然很没意思的。你才看到几个“新教派”的网友,他们也不能代表谁啦,不就是代表他们自己而已。这板块还ok的咯。。。更恐怖的谩骂板块都有。。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3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中对基督信徒说:你们不要成为假善人和说教者,要有宽宏大量、慷慨大方的心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19日清晨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他在弥撒讲道中重申:基督信仰不是解释戒律的宗教,这样的观念阻碍我们了解天主是喜悦的、宽宏大量的,也阻碍我们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圣座主教部部长马克·奥莱特枢机和秘书长巴尔迪塞里总主教、圣座家庭委员会主席温琴佐·帕利亚总主教和秘书长拉斐特蒙席与教宗共祭。这两个部会的部分工作人员参与了弥撒礼仪。

假善人是当天福音和教宗方济各的道理的主要人物,假善人把天主子民引向死路。 “耶稣对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说,‘你们给人封闭了天国:你们不进去,也不让愿意进去的人进去’。教宗说:这批人是不良善的伦理学家,不知道什么是良善。他们是伦理学家,总是告诉人该当做这个,做那个… 。他们给你填满戒律,自己却没有善行。那些假装崇高、完美的人,其实没有美感。那些没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不怀好意的伦理学者都是假善人,耶稣多次谴责他们。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又说:今天的福音记载耶稣讲述另一类的假善人,就是那些与宗教有关的人。教宗说:“耶稣所谈禁食、祈祷和施舍,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内心皈依的人的三大支柱,这是教会嘱咐我们每人在四旬期特别要做的事。但在这样的路上也有假善人,他们炫耀自己在禁食、施舍和祈祷。我认为,当一个人伪善到达这个地步时,就快要得罪圣神了。这些假善人不知道美,不懂得爱,不知道真理:他们是心胸狭隘、可耻的人。

教宗方济各坦率的说:“我们想到教会中的伪善,它伤害了所有人”。教宗提到福音记载的另一个有关祈祷的“图像”,就是税吏怀着谦逊的心祈祷的图像。路加福音记载说:“那个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教宗指出,这是我们每天应该做的祈祷,承认我们是罪人”,确实有罪过,而非理论。教宗说:这祈祷将帮助我们走一条与伪善相反的道路。教宗提醒说,我们每人都会受到诱惑。“可是我们有来自耶稣基督的恩典:就是喜悦的恩典;宽宏大量、慷慨大方的恩典。伪善不懂得喜悦,不知道什么是慷慨大方,不知道什么是宽宏大量”。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5%BF%83_/ci2-703155

今天的讲道很让基督徒省思,尤其是‘信仰麻木’了的多年信徒。
讲道内容或许会让部分人士不舒服,但却非常有启发性,可以更新对自己信仰的认识。句句都有可读性,实在不知如何简短。

1。假善人是当天福音和教宗方济各的道理的主要人物,假善人把天主子民引向死路。

2。“耶稣对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说,‘你们给人封闭了天国:你们不进去,也不让愿意进去的人进去’。教宗说:这批人是不良善的伦理学家,不知道什么是良善。他们是伦理学家,总是告诉人该当做这个,做那个… 。他们给你填满戒律,自己却没有善行。那些假装崇高、完美的人,其实没有美感。那些没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不怀好意的伦理学者都是假善人,耶稣多次谴责他们。

3。教宗说:“耶稣所谈禁食、祈祷和施舍,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内心皈依的人的三大支柱,这是教会嘱咐我们每人在四旬期特别要做的事。但在这样的路上也有假善人,他们炫耀自己在禁食、施舍和祈祷。我认为,当一个人伪善到达这个地步时,就快要得罪圣神了。这些假善人不知道美,不懂得爱,不知道真理:他们是心胸狭隘、可耻的人。

4。教宗方济各坦率的说:“我们想到教会中的伪善,它伤害了所有人”。  (不止是教友,也伤害了欲接近天主的人的心)

5。路加福音记载说:“那个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教宗指出,这是我们每天应该做的祈祷,承认我们是罪人”,确实有罪过,而非理论。 (只有领悟到自己的渺小,才得以发觉天主的伟大;只有放下自己,才可以看见身边的人)

6。伪善不懂得喜悦,不知道什么是慷慨大方,不知道什么是宽宏大量”。 (伪善者的真正可怜在于他没有一颗天主的心,也没有天主的眼睛,再也没有比这更不幸,更贫穷的了。)

上主,求你垂怜。基督,求你回顾你的羊,好叫我们不成为虚伪的人,拥有一颗真诚及谦卑的心。上主,我们犯错得罪了你,求你启示你的仆人,好让你的仆人看见自己的罪恶,远离死阴幽谷。上主,我们渴求你的水,你的生命,请到我们的心里来。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3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如果我们心中有仇人,我们不能祈求天父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2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表示:诵念《天主经》时,我们必须心平气和地对待弟兄。他还强调,我们所相信的唯一天主圣父离我们“很近”,祂不是无名之神,也不是遥远的“宇宙之神”。

祈祷不是变魔术,而是投向天父的怀抱。教宗方济各以耶稣教给门徒的《天主经》为题展开他的弥撒讲道。他说,耶稣给了我们一个祈祷的建议:“不要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地讲述世俗和虚荣”。教宗也提醒说:“祈祷不是魔幻,没有人用祈祷变魔术”。有人对我说,人们去请“巫师”治病时,巫师会说很多的话。但那是“外邦人”的作法。耶稣教导我们“不要唠唠叨叨地祈祷”,因为“天父知道一切”。

教宗继续说:“我们有一个天父,祂离我们很近,拥抱着我们。让我们把所有的忧虑都交给圣父,他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但他不是我的天父,而是我们的天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生子女。如果我不能作某人的弟兄,我也很难成为这位天父的子女,因为祂是所有人的父亲。如果我与我的弟兄不和,我就不能称祂为‘天父’”。

教宗最后说,宽恕他人“不容易,但是耶稣向我们许下圣神。圣神教导我们如何从内心说出‘天父’,说出‘我们的天父’。让我们在今天祈求圣神教导我们说好‘天父’,能够说出‘我们的天父’,并与我们的仇人和好”。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E7%88%B6/ci2-703458

教宗这次的讲道很有意义,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和天父的关系,天父创造了‘我们’ 而并非 ‘我’,如果我们不能爱自己的弟兄,与我们不爱自己,不爱天主没有分别,我们的心里没有爱,我们只是自以为我们有爱。 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弟兄成为奴隶,我们的弟兄即使得罪了我们,我们也得原谅他,我们应该尊我们的兄弟们为上宾。 就如雨果所说的一句话 : And remember, the truth that once was spoken :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我们若爱上主,欲见上主,就必须爱我们的近人,我们的弟兄,我们地上的弟兄们。

1。教宗继续说:“我们有一个天父,祂离我们很近,拥抱着我们。让我们把所有的忧虑都交给圣父,他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但他不是我的天父,而是我们的天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生子女。如果我不能作某人的弟兄,我也很难成为这位天父的子女,因为祂是所有人的父亲。如果我与我的弟兄不和,我就不能称祂为‘天父’”。

2。教宗最后说,宽恕他人“不容易,但是耶稣向我们许下圣神。圣神教导我们如何从内心说出‘天父’,说出‘我们的天父’。让我们在今天祈求圣神教导我们说好‘天父’,能够说出‘我们的天父’,并与我们的仇人和好”。 (对于圣神,很多人的观念都不同,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种‘附身’ ,但心里有圣神的都知道,圣神是基督所派来安慰我们,给我们勇气及希望,赐给我们良善的心的圣灵,也是连接我们与父和主之间的桥梁。 原谅人不容易,放下仇恨不容易,要冷却我们的愤怒也不容易,但凭着圣神和耶稣基督,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放下仇恨就是解脱自己。主耶稣是多么的有智慧)

关于祈祷,很多人会觉得他虚无飘渺,有些人却觉得他非常灵验,无神论则看我们是种迷信,是乞丐。 天父在我们祈求以前,已经知道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他只给我们所需的,而非我们所要的。 凡事都可行,但未必都有益;凡事都可求,却未必是我们所需,知足则常乐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3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接见出席第38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的与会者:数以百万人死于饥饿实在是件可耻的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20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出席第38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的与会者。他谈到世界的饥饿情况说:“今天全球还有数以百万的人死于饥饿,这实在是件可耻的事”。

教宗一开始便说:你们在这里,在经济危机、许多冲突、气候变化等的艰难背景下,给众多弟兄姐妹一个必要答复:让每人都有日用粮。教宗要求粮农组织重新作出承诺,好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大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但要减少贫富间的差距,也要尊重每个人。教宗警告说:在使用武力、战争、营养不良、人受排斥、基本自由遭侵犯和金融投机面前,人和人性尊严有成为抽象概念的危险。此时金融投机影响食品价格,把粮食看作是任何一种商品,忘记了它们的主要用途。

教宗说,需要阻止那些短视的经济利益和少数人的权力逻辑,他们把全球大部分人排除在外。教宗对联合国粮农组织“为保障更有效、更透明和更公平的管理”所着手进行的改革予以鼓励,并赞扬粮农组织将关注农村家庭作为明年奋斗的目标。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news/ ... E4%BA%8B/ci2-703473

忘记在哪里看过了,说阿富汗战争的花费足以解决全世界的贫穷人,仍然在饥饿中度日没有书读的人几十年的粮食及生活上的需要。这个世界贫穷吗?有多少人吃了不合胃口的食物就丢弃在一旁,享用数十令吉一餐的食物却没吃完丢在垃圾桶里。 浪费食物的人是可耻的,耶稣说过食物的可贵难道不是在于温饱吗? 然而这世上仍有很多人为了家人的三餐而烦恼,为了解决明天的饥饿而卖命,乞讨,偷窃,抢劫。

借着这个信息,我希望弟兄们若看见仍有为生活所需而烦恼的人,能够思考饥饿所带来的痛苦而怜悯别人,施舍别人。我们即使也会面临饥饿,但我们的赏报在天上,这比我们的饱裕更加可贵。有谁知道,当我们以基督之心,作了让人取笑的施舍之时,换来的就是另一个浪子回头?或让看见你的小孩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榜样? 以下分享教会与接待贫穷人的文章。

對窮人的愛

天主祝福照顧貧窮人。

2443 天主祝福照顧貧窮的人,責備不關心他們的人。「求你的,就給他﹔愿向你借貸的,你不要拒絕。」「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耶穌是在一個人怎樣對待貧窮人一事上認出這個人是不是天父所祝福的。當窮苦人得了福音時,這是基督來到了的標志。

愛護貧窮人也是教會傳統作風。

2444 愛護貧窮的人是教會堅定的傳統作風。這種愛護符合真福八端的教訓,符合耶穌自身的貧窮生活及其對窮苦人的關心。愛護貧窮人,救濟有需要的人,也是促使辛勤工作的一個動機。所謂愛護貧窮人,不只是關於物質上的貧窮,文化和宗教上的種種貧乏也包括在內。

愛護貧窮的人,生活節儉、淡泊。

2445 愛護貧窮的人,便不可毫無節制 地貪婪財富,也不可自私自利地使用財富。雅各伯書上說︰「好!你們富有的 人啊,現在哭泣哀號罷!因為你們的災難快來到了。你們的財產腐爛了,你們的金銀生銹了啊,這誘要作控告你們的証據,也要像火一樣吞食你們的肉。你們竟為末日積蓄了財寶!看,工人們收割了你們的庄田,你們卻扣留他們的工資,這工資喊冤、收割工人的呼聲,已進入了萬軍上主的耳中。你們在世上奢華宴樂,養肥了你們的心,等候宰殺的日子。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殺害了他,卻沒有抵抗你們。」

「因正義應付給的東西,不可作為愛德的恩賜去給。」

2446 金口聖若望說得更激烈。他說︰「 不把自己的財富分給貧窮人,好比騙取他們的錢,剝奪他們的生命。我們所有的財產,并不屬於我們,是屬於貧窮人的。」梵二大公會議說得好,「因正義應付給的東西,不可作為愛德的恩賜去給。」聖大額我略也這樣說︰「我們把貧窮所不可缺乏的物品給他們,并不是對他們布施或救濟,你們只不過把屬於他們的東西,還給他們罷了。與其說你們做了一個愛德功夫,不如說你們滿全了一個正義上的義務。」

有形哀矜,也有神哀矜。

2447 哀矜是救助別人肉身和靈魂必要的愛德行為。教導別人,給別人勸告和安慰是神哀矜,寬恕別人和耐心地容忍 別人也是哀矜。給飢餓的人吃,無家可歸的人住,沒有衣著的人穿,探望病人和坐牢的人,殮葬亡者,是形哀矜。對貧窮人做哀矜是兄弟間友愛的主要証據之一,也是天主所喜歡的一種實踐正義的行為。聖經上有許多勸人做哀矜的話︰譬如,「有兩件內衣的,要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應照樣做。」「只要把你們杯盤里面的施捨了,那麼,一切對你們便都潔淨了。」「假設有弟兄或姐妹赤身露體,且缺少日用糧,即使你們中有人給他說︰『你們平安去罷!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卻不給他們身體所必需的,有什麼益處呢?」

貧窮人是教會服務的優先對象。

2448 人類不同形式的困苦,譬如物質方面的貧乏,受不公道的壓迫,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痛,以至死亡,都是人類犯罪 墮落後處於虛弱的自然狀況中需要天主拯救的顯明証據。所以,特別引起基督救主的憐憫。基督自愿忍受困苦,愿意和「弟兄中最小和最軟弱的」打成一片。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受困苦的迫害者是教會愛護的優先對象。教會自從成立以 來,雖然在它的成員中也有許多行為并不忠貞的人,卻一直站在他們的一面, 支持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擺脫貧困。教會藉著不勝枚舉的慈善事業實現了它的貢獻。這樣的慈善事業在任何時代和任何地點仍是必不可少的。

接待貧窮人就是接待耶穌基督。

2449 在舊約聖經中已開始有每五十年赦免債務,放債不收利息和扣留抵押品,把一切出產的十分之一獻於聖殿,當 天付給做工工人的工資和讓窮人收拾田園里的殘穗等等的法律規定。這樣的措施符合申命紀的教訓。申命紀上說︰「既然在這地上總少不了窮人,為此我吩咐你說︰對你地區的困苦貧窮的兄弟,你應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耶穌援引 這句話說︰「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他這樣說并不削弱古代先知所說的「用銀錢購買窮人,以一雙鞋換取貧人」那樣的嚴厲指責﹔卻邀請我們在他的弟兄貧窮人身上認出他的臨在來。有一天聖女羅撒的母親責備她不該把窮人和病人招待到家里來,聖女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我們接待窮人和病人時,我們是在接待耶穌。我們不應該不援助我們的近人,因為我們在我們的弟兄身上侍候耶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13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23-5-2013 05:41 PM
教宗:“行善的无神论者也能得救”
Pope Francis Says Atheists Who Do Good Are Redeemed, Not Just Cath ...

JowY,你支持的“行善得救论”被推翻了。
梵蒂冈澄清:无神论者还是要下地狱

Vatican Confirms Atheists Still Going To Hell, Despite Pope Francis Remarks
Huffington Post UK  |  Posted: 27/05/2013 10:27 BST  |  Updated: 31/05/2013 12:51 BST
TheVaticanhas clarified that atheists will still go to hell if they reject God, after Pope Francis broke with tradition to deliver a homily stating non-believers who do good will be redeemed through Jesus.

The Pope's words made headlines around the world after he gave an unprepared speech in which he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good” as a principle which unites all humanity.

After international media attention, the Vatican attempted clarify how exactlyone gets in to heaven, with Rev. Thomas Rosica, a Vatican spokesman, saying that people who know about the Catholic church “cannot be saved” if they “refuse to enter her or remain in her.”

That is, atheists are still going to hell.

However there was still hope for the sinful among us, as “every man or woman, whatever their situation, can be saved. Even non-Christians can respond to this saving action of the Spirit. No person is excluded from salvation simply because of so-called original sin.”


这是唯一被译成中文的新闻稿:
http://chinese.christianpost.com/article/%E6%A2%B5%E8%92%82%E5%B2%A1%E7%99%BC%E8%A8%80%E4%BA%BA-%E8%A1%8C%E5%96%84%E4%B8%8D%E8%B6%B3%E4%BB%A5%E4%BD%BF%E6%88%91%E5%80%91%E5%BE%97%E6%95%91-14550/ 本帖最后由 shengwei95 于 28-9-2013 07:4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9-2013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wei95 发表于 28-9-2013 07:25 PM
JowY,你支持的“行善得救论”被推翻了。
梵蒂冈澄清:无神论者还是要下地狱

看来教宗很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13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wei95 发表于 28-9-2013 07:25 PM
JowY,你支持的“行善得救论”被推翻了。
梵蒂冈澄清:无神论者还是要下地狱

原来基督徒还是喜欢非信徒下地狱的。
虽然我是天主教徒,但我不曾对其他基督徒说改教。
因为大家都得救了。
反而,很多兄弟讲我们拜偶像和玛丽亚, 不会上天堂。
本帖最后由 leoksting81 于 28-9-2013 11:57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9-2013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28-9-2013 10:01 PM
看来教宗很孤独

目前, 教廷的保守派还是多的。
要等多十年吧, 慢慢开明派会上位的。
毕竟,管理十二亿信徒的教廷可不是简单的。
改变和妥协都是必须的。
人多的地方,必有政治,就算是基督徒家庭。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JowY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13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ksting81 发表于 28-9-2013 11:51 PM
目前, 教廷的保守派还是多的。
要等多十年吧, 慢慢开明派会上位的。
毕竟,管理十二亿信徒的教廷可不 ...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 ... utm_hp_ref=religion

我祝福他们。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秋明最速 + 2 祝福虽然看似没用,但祝福是有力量的。欣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2-2025 12:29 AM , Processed in 0.13636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