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ebastian6129

解决我对LCD的迷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7-2009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会因为要远看才选择不是full HD的电视的。肯远看的都是因为画面够清晰和细节够detailed。电视随着科技的发展是越来越大,解析度也是越来越高。720p被摒弃也是just around的corner。这时争辩720p是不是就够了是没有add value的,没有人是会不追求更好的东西的。即使有也是被硬体(如客厅的大小)或资源受限。
即使是在生活当中,有人要远观画作,花草吗?如果是因为要远看那画画的人就不用花心思来画脸部的表情和object的细节了。我们欣赏花朵不是都趋前去看花瓣的颜色细节和纹理吗?为什么人们看歌台看演唱会都喜欢去最靠近的位子,就是想看得更清楚要更高的解析度。看电视也是如此。一般家庭在决定沙发椅子和电视的距离时都是取决于画面的解析度,而不是够不够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7-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依祈 于 24-7-2009 11:11 AM 发表

VCD 是比 VHS(录影带)还新的科技, 所以 VCD 肯定好过 VHS /quote]这时选择性的quote example - 那么DVD是比VCD还新的科技,它也仍然是肯定好过VCD。bluray是比DVD还新的科技,它也好过DV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9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祈 于 24-7-2009 06:18 PM 发表
您又知道, 24p 是怎麼來的嗎? 電影院是 24fps 放影片, Plasma 沒有殘影, CRT 50Hz 也沒有, 為甚麼偏偏 LCD 就有?r ...
'

我好想参一脚但好懒回复,只是说一点一点,只是分享而已,有错别射我!。。。

当年Plasma电视最大的问题是严重殘影画面,老实说现在最新的型号称可解决殘影问题但是指在FullHD画面,astro和dvd画面无法解决这问题,最新技术的液晶电视好像200hz也无法100%消除殘影,不过不会比plasma电视来的明显。

电影是以每秒24帧数来拍摄的,通过连接支持24P播放的电视机,为您展现丰富的画面胶片感,但只有蓝光影片才能实行24P,所以这功能与双倍速驱动技术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9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mme 于 24-7-2009 07:33 PM 发表
'

我好想参一脚但好懒回复,只是说一点一点,只是分享而已,有错别射我!。。。

当年Plasma电视最大的问题是严重殘影画面,老实说现在最新的型号称可解决殘影问题但是指在FullHD画面,astro和dvd画面无法解决这 ...

不同LEVEL的
ASTRO画面垃圾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9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1108 于 24-7-2009 08:36 PM 发表

不同LEVEL的
ASTRO画面垃圾很多


要真正处理残影的问题就要做到全面(不管什么品质的影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9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1108 于 24-7-2009 06:43 PM 发表
在没有雪花的情况下
有时候VHS比VCD还要清晰
至于你说的实用性
要坐很靠近才能看到1080和720分别
那么那些电视台推出1080 做什么?
鼓励人民近距离看电视?
还是他们的传输流量无限制?


就純以影像來說, VHS 大勝 VCD.
VHS 解析度約為 320x480, 是 Analog 格式
VCD 解析度約為 352x288, 是 Digital 格式, 而且是 MPEG1 壓縮.
Digital 就是有缺點, 要切的很細, 連接起來才會接近 Analog 的柔順.
很多時候看到的錄影帶很差, 是來源的問題, 是播放機的問題, 也是帶子劣化的問題.
同樣的, 當LP類比音樂轉成數位時, 取樣多少最好? CD 是 44.1kHz, SACD 高達 2822.4kHz
又如傳統相機轉成數位相機, 多少 MP 才夠? 當然是越高越好, 再多都不嫌夠
以前我們無法要求太高, 是技術的限制, 只因硬體不夠快.

這兩天因為討論 1080p vs 720p 的問題, 加上人家回覆時斷章取意, 我自己都被搞亂了.
我從頭到尾並沒有說 1080p 不需要, 看不出來, 我要表達的是:
高解析度要配合畫面的尺寸和觀賞距離才能相得益彰
所以不是要坐的很近, 是要在適當的距離內, 就像我引的那張圖,
32寸約六尺內, 42寸約七尺內, 50寸約八尺內...

電視台推出 1080, 因為技術成熟了, 消費者端負擔得起了(好些日本電視台N年前就用1080甚至更高來錄制節目). 現在的電視尺寸更大了, 尤其是投影機更親民了. 480p 當然不能滿足一般人的胃口.
所以不是要鼓勵人民近距離看電視, 是要滿足大電視的需要.

其實日本都在搞 UltraHD (4K2K), 我們的 FullHD 才剛起步.

再重申我的看法:
1. 高解析度要配合畫面的尺寸和觀賞距離才能相得益彰
2. 如果預算不高, 寧願買好一點的 HDReady 也不要買便宜的 FullHD (只是來搶市場)
   因為現在的 FullHD 機種還不夠成熟, 把消費者當實驗品.

如果您的預算寬鬆, Why Not FullHD! 最好是50寸FHD, 怎麼看都爽.

如果還有冒犯到誰, 請接受我的道歉.
我以為大部份人都是抓緊口袋, "金金計較"的.
我是以站在現實面來考量, 必免落入商業迷思(圈套), 把錢花在刀口上.
只是沒想到以純技術的角度, 排除商業和人為的因素來討論.   

看來我是脫離學校太久了, 被殘酷的現實壓得太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Abless + 1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7-2009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祈 于 24-7-2009 11:07 PM 发表
再重申我的看法:
1. 高解析度要配合畫面的尺寸和觀賞距離才能相得益彰
2. 如果預算不高, 寧願買好一點的 HDReady 也不要買便宜的 FullHD (只是來搶市場)
   因為現在的 FullHD 機種還不夠成熟, 把消費者當實驗品.
...


哈!哈!哈!现在新的系列90%都是高清电视了,哪还有高清ready电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7-2009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mme 于 24-7-2009 11:18 PM 发表


哈!哈!哈!现在新的系列90%都是高清电视了,哪还有高清ready电视

有很多大平卖13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7-2009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祈 于 24-7-2009 11:07 PM 发表


就純以影像來說, VHS 大勝 VCD.
VHS 解析度約為 320x480, 是 Analog 格式
VCD 解析度約為 352x288, 是 Digital 格式, 而且是 MPEG1 壓縮.
Digital 就是有缺點, 要切的很細, 連接起來才會接近 Analog 的柔順.
...

Mpeg1的VCD蚊状块状杂讯实在太难看 (N年前用VHS直到电脑录取电视节目的感想)
也是Analog格式的LD,制作得好,也比DVD来得强 (这个主观意见还是公认的?)


原帖由 frankling 于 24-7-2009 06:58 PM 发表
没有人会因为要远看才选择不是full HD的电视的。肯远看的都是因为画面够清晰和细节够detailed。电视随着科技的发展是越来越大,解析度也是越来越高。720p被摒弃也是just around的corner。这时争辩720p是不是就够了是 ...


如果是我,一定会坐在恰好可以辨认每个pixel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 frankling 兄的回答很有意思
沒有人會因為要遠看才選擇不是full HD的電視的
這個我絕對贊成, 前提是沒有其他的限制.
講直接一點, 3K 預算, 你會選擇:
1. 32寸 FullHD, PQ so so, 品質 so so
2. 37寸 HDReady, PQ 中上, 品質中上
其實還可以選
3. 32寸 HDReady, PQ 一級棒, 品質一級棒
4. 42寸 HDReady, PQ so so, , 品質 so so
您怎麼選?
Resolution 只是 PQ 的其中一個因素, 不是全部.

PQ: 畫質 Picture Quality

1080p 初露曙光, 因為技術日漸成熟, 制做成本也日益降低. 有朝一日, 720p 肯定淘汰, 因為不符合成本效益.
(Sorry! 又被商業的思維局限了)

一般家庭在决定沙发椅子和电视的距离时都是取决于画面的解析度,而不是够不够远。

這跟我的認知有所不同.
一般家庭在決定沙發的擺放位置, 跟客廳格局有密切關係.
年紀大一點的(不包括我), 會儘量拉遠電視與沙發的距離(可能怕輻射吧)
不過我也發現, Condo 和排屋的考量又大不相同. Condo 往往受限於格局, 距離都不遠.
曾經有住 Condo 的朋友問我, 電視該買多大. 我說預算夠, 越大越好, 最後他買了37寸, 因為他怕太大.
我也看過幾個朋友, 明明座位有7,8尺遠, 卻只買32寸. 理由是比29寸大一點就好, 或是預算不多, 或是說不常看電視, 所以人各有所好.

眼見為憑, 去年買電視時花了半年時間研究. 跑 Best, HN, SenQ, RoadShow 等不下十幾次.
用 720p 播 BD 和 DVD 已明顯不同, 用 1080p 播 BD 更不在話下.
也有機會看到 1080p 和 720p 並排播 BD, 六尺以內很明顯, 七尺還OK, 八尺以上我真的看不太出來.
4K是我的極限, 最後買了 Pana 的 PV80HM, 享受了快一年, 非常滿意.

最近在物色 NMT, 聽說 frankling 兄 Xtreamer 即將入手, 我也是觀望這台, A.C.Ryan 好像也不賴. Asus 的不知怎樣, WDTV2 都沒有消息 明天要去 KLIAV, 看看有沒有好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mme 于 24-7-2009 07:33 PM 发表
电影是以每秒24帧数来拍摄的,通过连接支持24P播放的电视机,为您展现丰富的画面胶片感,但只有蓝光影片才能实行24P,所以这功能与双倍速驱动技术无关。


問題就在這裡啦!
先說 PAL 25fps:
在50Hz電視上, 每幀圖show兩次, 一秒鐘show 50幀, 等於 25fps x 2, 剛剛好.
在100Hz LCD電視上, 每幀圖show四次, 一秒鐘show 100幀, 等於 25fps x 4, 剛剛好.
在200Hz LCD電視上, 每幀圖show八次, 一秒鐘show 200幀, 等於 25fps x 8, 剛剛好.
那 24p 怎麼辦? 怎麼算都不會變成 100 或 200, 這個我也不會答, 可能是用 Pulldown 吧!
不然去問 Sony 和 LG...
又如果是遇到BD 24p影片就原汁原味播放, TruMotion 或 MotionFlow 就無用武之地, 那 Motion Blur 怎麼辦?

有沒有人有興趣研究, 說說看 Motion Blur 是怎麼造成的? (我不是要解決方法)
到明天晚上還是沒人說, 我再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老是在爭辯這些摸不著邊的數據也是很浪費時間,反正現在吉隆坡正在舉行影音器材展,何不移玉一窺究竟了,睜大眼睛看不就很清楚明白了嗎。

千萬記得要到 Pioneer 的房間去看一看 Pioneer 的 Plasma 電視喔,再去其他的房間比一比。看一看什麼叫做色澤亮麗、暗位豐富、膚色正常標準、影像細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依祈 的帖子

以前我也有在这里说过那只是厂家更主要是为了宣传效果才吹的?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CRT时代用倍频这招却是的确可以改善扫描效果。

对应25FPS,有说24P是加快一些速度达到25FPS重播的?如果真的是这样,无怪很多时候觉得电影中的人物动作举止连贯度都是一个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還拿24P出來說事,真的是吃飽了沒事做。
我就跟你說,24P只是一個限制級的功能,一般都是1080P 60P就是最好的。
爲什麽會跑了一個限制的24P出來,原因就是因為BD影片用的壓制方式是以24P貼數進行,意思就是說24貼,也就是真實影院的貼數,原理是把貼數限制在24P。哪裡跟720P和1080P拉上關係了。
至於其他的,還是算吧,講多無謂的。拉三倒是的慢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uper666 于 25-7-2009 12:48 AM 发表
某人還拿24P出來說事,真的是吃飽了沒事做。
我就跟你說,24P只是一個限制級的功能,一般都是1080P 60P就是最好的。
爲什麽會跑了一個限制的24P出來,原因就是因為BD影片用的壓制方式是以24P貼數進行,意思就是說2 ...


这位大大已经帮我回复了。。。

电影是以每秒24帧数来拍摄的,通过连接支持24P播放的电视机,为您展现丰富的画面胶片感,但只有蓝光影片才能实行24P,所以这功能与双倍速驱动技术无关

[ 本帖最后由 gimme 于 25-7-2009 12: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25-7-2009 12:24 AM 发表
大家老是在爭辯這些摸不著邊的數據也是很浪費時間,反正現在吉隆坡正在舉行影音器材展,何不移玉一窺究竟了,睜大眼睛看不就很清楚明白了嗎。

千萬記得要到 Pioneer 的房間去看一看 Pioneer 的 Plasm ...


先锋还有出Plasma电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7-2009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wintey 于 25-7-2009 12:24 AM 发表
大家老是在爭辯這些摸不著邊的數據也是很浪費時間,反正現在吉隆坡正在舉行影音器材展,何不移玉一窺究竟了,睜大眼睛看不就很清楚明白了嗎。

千萬記得要到 Pioneer 的房間去看一看 Pioneer 的 Plasm ...


是我眼弱还是视源的问题?近看时我察觉有类似touch screen的斑块?
有间示范ROOM用投影机+扩大镜(?还是什么名称?) 放Batman示范片,我好想看出有色差问题,好几次我都拿下眼镜(以为是眼镜问题),当然拿下眼镜后我什么都看不到了(好笨的感觉~|||)
但不是顶级pioneer用carl zeiss镜头那间,蔡司镜的润很舒服

PS:原来  pioneer的Anamorphic Zoom是Schneider 的,眼镜真的是惨了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imme 于 25-7-2009 12:56 AM 发表 先锋还有出Plasma电视?

有啊,只是在馬來西亞它原本有 4 個款式,不過現在 428 已經鐵定不會再來了,所以只有 508XG、KRP-500、KRP600 三個款式在賣,直到明年 3月停產為止。


原帖由 Abless 于 25-7-2009 12:57 AM 发表 是我眼弱还是视源的问题?近看时我察觉有类似touch screen的斑块? 有间示范ROOM用投影机+扩大镜(?还是什么名称?) 放Batman示范片,我好想看出有色差问题,好几次我都拿下眼镜(以为是眼镜问题),当然拿下 ...



坦白說,這次的展覽,我還沒看到一架設定滿意的投影機(JVC DiLA 就很不錯)。
你說的應該是 MCL 的那間,用 Infocus IN83 + Marantz 的廣角擴射鏡片,播放 The Dark Knight,說真的,手頭有這麼好的投影機,居然放出這樣的畫面,真是令人大失所望,調整不夠精準,造成畫面偏局部模糊不清,起初我還以為是對焦不準的問題,但仔細看後又不像,因為它的模糊是偏一邊,而且還是中間模糊,細看不是對焦不準,而是鏡片形成的色散問題。
真是....有這麼好的器材,竟然不好好去研究設定好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依祈 于 24-7-2009 10:46 AM 发表
edwintey 兄不要难过, 我们只是分享自己的知识, 也并非和别人争甚么, 争赢了也没奖品拿.
LCD是"趋势", 很少人能抵抗这股"主流". 就连 Samsung 这种大厂都可以用 "LED TV" 来误导人, 你要如何让老百姓看清真相. 大马 ...


这贴没注意到,那只是个人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电脑界早不知十几年前就开始用上液晶显示器了,它有一定的技术成熟才会发展到现在的液晶电视,而且在那个时候图像处理的专业人士们也纷纷的换上液晶显示器因为它有一定的色彩分色程度专业人士们觉得满意(就好象苹果,我也用快要十年了)。所以數據不一定是绝对,最重要还是自己满意!

所有的厂家已经锁定LED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了,在下半年大家就会看到所有的尺寸的液晶电视用上LED背光源了,到时大家又来讨论一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7-2009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edwintey 的帖子

由于视弱(我真的有这毛病,还有飞蚊症),带上眼镜还有200度左右近视(太清楚眼睛很快会累)。 分辨视频好坏有时是用上感觉之类的。以前有做过图像处理的工作,对图像素质要求还是蛮高的,长期居然还真的可以练得出来(感觉分辨)

单片镜头的天限,色散是避免不了的。(我真的是“感觉”出问题才望那廣角擴射鏡片XD)

展会上的大部分不是锐化过强就是对比度过度,死黑死白一大堆。

orz  前帖我说得原来是JVC DiLA 不是PIONEER (再次撞墙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02:59 AM , Processed in 0.13724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