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aniel82

【道教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7-2012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天師張道陵,是道教创教祖師,又是道教全面傳統的創始人,立教於東漢順帝(公元前122-126)年间,其诞辰是農曆(五月十八日)

今日是7月6號,(農曆五月十八日)是張天師誕辰。张道陵天師被稱為祖天師,為正一派道士所尊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7-2012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的齋戒及醮儀】

齋戒.祭禱之事,在我國古已有之。如《禮記.曲禮篇》:戒齋以告鬼神,《易經系辭》:聖人以此齋戒,《孟子.離婁篇》: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道教崇敬神仙,注重祭祀祈禱,且以神仙稟質清淨高雅.整潔肅穆,故要求祭祀者必須在祭祀之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整潔心.口.身,以示虔誠。齋戒原本是一回事,但後來道教把它分成了兩回事,戒是齋的進一步發揮,帶有強制性,且有固定條文。齋戒與醮壇祭禱,關係密切,齋戒是因醮壇祭禱而設。醮壇祭禱又各有規制,必須如儀進行,稱為醮儀。

  道教三洞經書的十二類中,每洞皆有戒律.威儀.章表,講的便是各種齋戒.醮壇儀式以及祈禱用的章表規式等。道教通常把這些統稱儀範。道教儀範十分繁瑣複雜,如《正一威儀》便規定有一百卅二條,僅其子目便有:法服.入靖.奏請.讀經.演經.事師.奉齋,受戒.懺悔.禮拜.燒香.燃燈.鳴磬.章奏.醮請.法具.食器.器用.居處.臥具.屨履.井泉.用水.飲食.動止.隨行.住觀等廿七大項;五代杜光庭《道門科範大全集》記載有拜章.消災.懺禳.安宅.壇醮.謝罪等七種壇醮威儀;還有《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廿卷,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七卷......。其他戒律.威儀更是繁多
。這裡只能擇要錄舉。

【第一節:齋及齋法】
  何謂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序》說:夫齋者,齊也,齊整三業(註1)。乃為齋也。《呂氏春秋.正月記》:天子乃齋《注》:《論語》日: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自禋潔也。今本《論語.鄉黨》作齊。足見齋作齊解,其來有自。

何謂齊?《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太上太真科經》說:能得一者,心攝三業。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齊即使身口心均清淨,節食除煩,虔誠整肅,專一其心志之意。

  道教十分注重修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引《三天內解經》說:
    夫為學道,莫先乎齋。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降真致真,神與道合居。能修長齋者,則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師遺教,為學不修齋值,冥如夜行不持火燭。此齋值應是學道之首。夫欲啟靈告冥,建立齋值者,宜先散齋,不使宿穢,臭腥消除,飢體消潔,無有玷汙,然後可得入齋。

又《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

    學道不修齋戒,徒勞山林矣。齋者,正以清虛恬靜,謙卑恭敬,戰戰兢兢,如上履冰谷,若對嚴君。
  道教諸經所說的齋法,即齋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一者設供齋,二者節食齋,三者心齋。前兩者是外表口味方面的齋法,後者才是內裡心識方面的齋法。三者之中,心齋最為重要。《說雜齋法》中說:
    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可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淪其心,除嗜欲也,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欲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無嗜無欲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又唯在一志,則口無貪味之謂也。二法表裡相資,故《大戒經》云:夷心靜嘿.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但,如果鄙乎祭祀之教,自謂得心齋之理,則又是怠慢之夫矣。道教齋法,經兩晉南北朝以後,上清.靈寶兩派的推演,逐漸名目繁多,方式雜出。現據《雲笈七籤.齋戒》所載,

擇要列舉:一:六種齋:


第一:上清齋二法:一為絕群獨宴,靜氣遺形,清壇肅侶,依太真儀格。一為心齋,謂疏淪其心,澡雪精神。
第二:靈寶齋六法:金籙齋,救度國王。
         黃籙齋,救世祖宗。
         明真齋,懺悔九幽。
         三元齋,首謝違犯科戒。
         八齋,懺洗宿新之過。
         自然齋,為百姓祈福。
第三:洞神齋,精簡為上,絕塵期靈。
第四:太一齋,以恭肅為首。
第五:指教齋,以清素為貴。
第六:涂炭齋,以勤苦為首。
以上皆為登壇告盟,啟誓玄聖,誦經禮懺,拔度先祖,已躬謝過,禳災致福之齋。

 二:二種齋:

第一:拯遁齋:《本相經》曰:拯道者,謂發心學道,從初至終,念念持齋,心心不退。復有二門,一謂志心,二謂滅心。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滅心者,隨念隨忘,神行不繫,歸心於寂,直至道場。
第二:濟度齋:《本相經》曰:濟度者,謂迴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誠,......歸心啟告,委命至真,內泯六塵,外濟萬境,冥心靜慮,歸神於道,......救濟存亡,拔度災苦。
  三:十二種齋:

第一:金籙齋:《玄門大論》: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兼為師友。
第二:玉籙齋:《玄門大論》:謂正為人民。今此本未行于世
第三:黃籙齋:拯拔地獄罪根,開度九幽七祖。
第四:上清齋:求仙念真,練形隱景。
第五:明真齋:學士自拔億曾萬祖長夜之魂"。
第六:指教齋:請福謝罪,鶯救疾。
第七:涂炭齋:拔罪謝殃,請福度命。
第八:三元齋(註2):學士己身悔罪。
第九:八節齋(註3):學士謝過求仙。《八節齋》謂:凡八節之日,是上天八會大慶之日也。其日諸天大聖尊神上會靈寶玄都玉京上宮,朝慶天真,奉戒持齋,遊行誦經。此日修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為五帝所舉,書名玉曆。
第十:三皇子午齋:輔助帝王,保安國界。

第十一:靖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
第十二:自然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時節。
  四:九食齋法:《玄門大論》說:齋法大略有九:
一者粗食:粗食者,麻麥也。止諸耽嗜。
二者蔬食:蔬食者,菜茹也。棄諸肥腯。
三者節食:節食者,中食也。除煩濁。
四者服精: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其身神體成英帶。
五者服芽:服芽者,五方雲芽也。變為芽。
六者服光: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化為光。
七者服氣:服氣者,六覺之氣,太和四門之妙氣也。化為六氣。
八者服元氣:服元氣者,一切所稟三元之氣.太和之精,在乎太虛也。化為元氣,與天地合為體。
九者胎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為胞胎之元,即清虛降四體之氣,不復關外也。久為童嬰,與道混合為一也。
  此之變化運運改易,不復待捨身而更受身,往來死生也。

  五:雜齋法:

第一:三官齋:即於天地水三官檢校之日修齋。古稱齋為社會,後改稱為齋會。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齋;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齋;十月五日名建生大會齋。三官考核功過,依日齋戒呈章賞會,可祈景福。
第二:六齋月:即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歲.六齋月。上三天帝令太一使者除人十苦八道。
第三:九真齋:即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修齋。
第四:月中三齋日:即每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修齋。
第五:五臘日齋: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初八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修齋祭祖,為五臘日齋。 
第六:十直齋日:即月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修齋。庚申.甲子.八節.太一八神下,司察人過咎,修齋,太一歡悅。

第七:其它雜齋《三洞奉道科》云:

   元旦為獻壽齋。
   七日為延神齋。
   二月八日為芳春齋。
   四月八日為啟夏齋。
   五月五日為續命齋。
   六月六日為清暑齋。
   七月七日為迎秋齋。
   八月一日為逐邪齋。
   九月九日為延壽齋。
   十月一日為成福齋。
   十一月十五日為啟福齋。
   十二月臘日為百福齋。
   二十八日為迎新齋。
   立春為建善齋。
   春分為延福齋。
   立夏為長善齋。
   夏至為朱明齋。
   立秋為遐齡齋。
   秋分為謝罪齋。
   立冬為遵善齋。
   立冬為廣慶齋。
   如此等齋,各具本經儀格。

  道教修齋,首重虔誠整肅,啟聖祈真,必須焚香燃燈。《登真隱訣》謂:香者,天真用滋以通感地祇,緣斯以達信,焚香氣向東南西北直上,則謂天上五帝便依向而至。燃燈有燈儀:《四極明科》謂:立春.春分燃九燈。立夏.夏至燃八燈。立秋.秋分燃六燈。立冬.冬至燃五燈。本命日十二燈。《登真隱訣》謂:真人攝日暉以照明,役月精以朗幽,故燃九光之微燈,晃八方之盡夜。其它修齋之儀還有很多,如叩齒.叩頭.服飾.法器等等。修齋的主觀願望,不外是積德解愆.和神保壽.夷心靜默.內外清虛.身與道合。認為凡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都要修齋。所以誦經.禮懺.祭煉.建醮並一切道場法事,都把修齋視為應當首務之事。


道教在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時便有三元齋會,東晉之葛巢甫倡導靈寶齋法,到南北朝劉宋陸修靜撰《三籙齋法》,五代杜光庭撰《玄門科範大全集》,道教齋法遂基本完成。明《正統道藏》洞玄部戒律類《齋戒錄》與《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內容同,這說明宋以後齋法基本沿襲如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2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学者】

孔德先生,俗名谭大江。武当三丰蓬萊派传人,武当三丰犹龙派太极丹法传人,武当全真龙门派第18代弟子。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丹江口市总支副主委,第四届政协丹江口市常委,2007年9月退休前任《武当》杂志副主编。

十二岁时因父蒙冤入狱而家遭横祸,自此回乡务农二十年。他不仅是做庄稼的一把好手,还干过木匠、漆匠、砌匠、泥瓦匠、脚伕等行当。业余时间则痴情于文学、美术、音乐、民间杂艺等,奠定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冤案得以昭雪,孔德即以特殊人才被当地政府破格提拔,到武当山文管所工作。八十年代初担任《武当》杂志特邀编辑,九十年代初正式调入从事编审研究工作。他不仅在文化艺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成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学者、科技带头人,最重要的,他在武当武术、武当文化特别是道家仙学内丹养生研究及修炼实践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谭大江到武当山文管所工作后,一下子从重体力劳动者转为一个没有任何体力劳动的“干部”,短短几个月,潜在疾病都表现出来。这使他更加意识到气功锻炼的重要和迫切。

他住在紫霄宫大殿外木瓜树旁一间屋子里,办公和住宿一体化。那五年间,他和老道长们相处得很投缘。他帮老道长们抄过很多经卷,渐渐发现经卷里的内容与养生大有关系,经卷中的许多诗句与传统气功的术语也完全相同。后来才知道,传统气功本来就是修道养生的一种入门形式。

那时武当山宫观里虽然只有十几位道士,门派却不少,如朱诚德、王永乾、李诚玉等是龙门派的,阮鹏志是三丰蓬莱派的,毛发顺是白衣派的(属正一道派),吕明道、喇万慧是华山派的,还有茅山正一派的。大江对一些弄不懂的练功问题经常向他们讨教,他们也都毫无保留地给以解答或讨论。这些道长们,所得师授尽管都是真传正传,但他们文化不高或没有文化,所修悟到的东西有局限。他回忆说,如果不是那时与道士们打交道请教过一些问题,那么他对后来钻研丹经道书就没有那么便利和深刻。

大江无意于形式化的崇拜,所以并没有随便拜道长为师。真正的拜师只有一位,那就是1982年武当道协成立时首任会长阮蓬志道长。出于情趣相投,他还与龙门派第18代弟子王永乾结为至交,弟兄相称,直至王羽化。

大江从气功入手,逐渐深入道家内丹术领域,才知道吐纳、导引、存想、行气之类的气功,只是一般的健身祛疾之术,而不是彻底解决人心理生理问题的功夫,也是不能解决生死大事的。只有内丹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气功对于治疗许多疾病确是有效的。当然,气功治病的能力有限,而治疗的范围往往又限定在身体病症的浅层次,深层次的病症则无法治愈。同时也可看到,一般性的气功对理论没有过多过深的阐述,操作比较简单。又加上世上大多数人并非都是危重病人,故而具有可普及性。由于这些特征,所以古代仙学家也常常利用粗浅层次的气功形式教化大众,作为引入仙学的初阶。
大江对此也有切身感受,他在当初练气功的几年里,身体浅层次疾病的消除效果很明显,生理素质也有很大改善。但再往前练下去,就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了。有些人有严重疾病,练功过程中曾有缓解,但最后还是因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导致疾病发作而不得不住医院,或者无力回天而死去;如遇到幻景而不能处理,或以假当真走火入魔,或不知所然心生恐惧,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发生出偏;如人生烦恼仍不得摆脱,精神负担不得放下,遂又会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等。

自1985年到1988年,他多次出席全国和国际性气功学术会议,但同时也步入了仙学内丹养生之门。与气功界接触多了,他逐渐发现气功界拉山头、拉宗派的情况严重,而且造功创功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人故意包装神化自己,利用人人皆可导发的功态现象蒙骗气功爱好者,自封大师,自称神仙,搞得气功界乌烟瘴气,把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气功搞得面目皆非,也把正常健康发展的气功健身运动引向歧路。

为此他写过多篇警示性文章发表,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与警觉。他同时也看到许许多多的气功爱好者由于出偏,走火入魔,弄成精神病,遗患终生;有的则因为走火入魔而自杀。当然,更多的则是学过多年气功,到头来连自己究竟学到什么也根本没弄清。这些惨痛的、昏庸的现象令他深感忧虑,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对气功界不良现象进行拨乱反正,有责任把博大精深的传统仙学向现代人进行介绍,以利造福现代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12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要承担起这一伟大使命谈何容易!因为仙学不仅要具备道学修养,还要有扎实的仙学修为实践。道学可以是纯哲学的,你只要去深入研究,弄通弄懂就行了。而仙学不仅要具备道学修养,最根本的还在于有身心修为的实践成果。没有修为成果,你就只能限于在道学清谈上。有了修为成果,你才具有说教的资格。所以说,你想成为一个仙学家,那就一方面要穷理,另一方面要尽性至命。

90年代初,谭先生通过《武当》杂志发表仙学方面的专栏文章。首先是对古代优秀丹经道书的翻译注解。1995年开始,他又在“仙学之门”专栏开辟小栏目,专门为修炼仙学和气功的爱好者解答疑难。很多受社会某些流行气功误导出偏的气功爱好者,都因他的指导而得以解脱。

谭先生自80年代初步入仙学领域,至今已近三十年。按他的说法,头五年对仙学是充满神秘感和猎奇兴趣,而具体效益则落在气功锻炼上;再五年对仙学已能理智对待,并身体力行,在理论上大致理解,对具体理法仍有许多不理不解;再五年,理论上已经豁然开朗,修为上有了非同寻常的证验;再五年,他多年痼疾消失,生理上的返老还童现象出现。
传统仙学大致分为天元、地元、人元三种法门。人元者,清修之法门;地元者,草木金石外丹烧炼服食之法门;天元者,在地元之基础上摄取日月之精华,炼成有质无形之大丹服食之法门。此“三元”丹法,亦有指人元为阴阳双修,地元为草木金石外丹,天元为清修。虽法门有别,而终极目的则一,都为解决生命的自主与永生。故仙学之“仙”,并非是神仙故事渲染美化的那般神奇美妙,而是一种通过艰苦地身心修炼,而后有可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身心超原质变化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境界。它是一门严谨高深的生命修为科学,例如像清修派的“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九年面壁”,从初步下手到最终成功,其由浅入深的修为过程,每经过一步都有实在的效验。最重实证,不尚空谈。

但仙学的“三元”大体系中,外丹烧炼一道,在历史的演进中,由于药材难办,烧炼火候极难掌握,加上秦汉以来方士的以邪乱正,药物不成而毒死许多人,造成了极坏的名声。故唐宋以后,至明清以来,几乎绝迹。阴阳双修一道,虽确有无上法门,大道正传,却因世之流行有俗家房中淫战之事以及传统的封建伦理之影响,无法公开传播,越隐越密而亦趋式微。只有自身清修一门,不假外物,简单便利,宋元以降,逐渐成为仙学的一条主脉。

中华仙学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知造就过多少仙学大家,而久远地影响着后人。在这些先圣明哲中,谭先生最为推崇的是陈抟、张三丰、黄元吉这些代表性人物。他认为这些人物最大特点就是,上承黄老的大道正脉,不拘门户之见,且能广泛吸收儒家、释家、医家的相关理论为自己所用,使仙学在理论表述上具有最大的兼容性和广泛性,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的一贯表现,树立了又一时代典范。所以这些年谭先生所作的丹经注释工作,大都从陈抟、张三丰、黄元吉的丹经入手。他认为,从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入手,就是抓住了中华仙学的主线。从主线入手,可以触类旁通,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对当代仙学人物,谭先生最推崇的要算陈撄宁先生。他认为,在当代,能以科学精神、鲜明态度为仙学正名、为仙学注解,而不畏一切地捍卫仙学,且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惟陈撄宁一人。陈撄宁先生提出的“仙学箴言”:“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这些观点和态度,谭先生极为赞同。虽然他对陈先生当年极力抨击佛教的某些激烈之辞感到似有偏颇之嫌,但同时也为陈先生所处道教衰微的时代而被迫发出的呐喊表示理解与同情。当然,谭先生所钦佩的内丹养生家还有张义尚先生。

谭先生非常感叹世人对仙学所知甚少,所以往往会由于无知而对仙学发生误解,容易将仙学与迷信相互混淆。他说,仙学对人类的意义太重要了。因为,仙学不仅可以解决人类最正确、最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能从最具体、最细微、最现实的“自我”和“现在”出发,去解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极度的和谐,从而使生命由外部的“太和”进行育养,继而积“和”而变,发生生命的升华和永生。所以说,仙学最有利社会安定团结,仙学最有利自然生态的保护,仙学最有利世界和平。仙学强调的性命双修,既能从心理上解决人生的烦恼,又能从生理上解决人生的衰老困惑。所以说,仙学是一门对人类实施终极关怀的大学问。仙学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命在我不在天”,所以它是真正的无神论。但仙学又强调主观必须服从客观,遵道而行,以道为“不神之神”,所以,以道为神,它又是有神论。不过此乃“阴阳不测为之神”而已。自古以来,正统的仙学门派均提倡“先尽人道,再完仙道”,反对自了,反对孤修,表现出最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价值。仙学对一切邪教和歪理邪学都毫不留情给予鞭挞。

对于仙学的这些特征,谭先生总结出一个《仙学纲领》,并加以倡导。曰:以天人合一的大道哲学为准则;以广采博收的真理通融为胸怀;以唯象唯存的客观态度为前提;以灵通活变的自主精神为动力;以积极乐观的社会责任为进阶;以文明道德的思想情操为素养;以性命双修的自身实践为证验;以文武动静的综合修炼为方法;以人已共渡的操持举动为品德;以长生久视的生命永存为目标;以人类身心的全面升华为理想。

谭先生正在构建新的仙学体系,并建立了武当道家养生网。他愿通过对仙学的传播和弘扬,使更多人接受这一特殊中华文化的沐浴,而受益终生。他有许多著作计划,不仅要对一些重要丹经道书作翻译注解,更有一些道学、仙学的新思路、新理论要阐述。他还认为,对于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尤其是孔子的思想言论,后世人误解太多,几乎掩埋了孔子思想的真面目,很有必要进行“拨乱反正”。他还想花几年时间通读《道藏》和重要的佛学典籍。还想带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仙学门生。但是,他也深知个人力量的有限和遵道而行的不可侥幸性,故愿结交天下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创伟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8-2012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傳貼: 【清净之笔养清静之心】

                                                                   ——浅析中国书法与养生的关系

养生,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 养 ” ,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 “ 生 ” ,即生命、生存、生长之义。由此可见, “ 养生 ” 的目的就是尽量延长生命时限,尽力提升生活质量。 如果说养生是中医的特长所在,那么养心便是中医养生的核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核心。而实际上, “ 气 ” 也是最适合用来表述中医精髓的一个词汇。

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书法能养神,养神能练意,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练习书法,形神共养,使书家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书法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 “ 形为神之宅 ” 。形体的养护在于动,动以养形。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主张: “ 养静为摄生首务 ” 。静以养神,养神则保形。习书法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纯静、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扰动,在追名逐利的风潮面前,甘于清贫,恪守寂寞,使体内阴阳平衡,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延缓细胞的分裂周期。 在书写之时,心静手动,形神合一,心不外驰,专心致志,通过内外的协调作用,使血脉、气路、经络均得到疏通,从而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 一个人要长寿,首先要有健康的躯体,而躯体的健康取决于良好的修养和心态,并做到用心、恒心、耐心、信心和专心,方能健康长寿。因为修身养性是长寿的原动力。

古语有云:“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弘一大师 也 曾经在与一位友人谈及书法的 时候说过, “ 朽人之字所能表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 ” (林子清著《弘一大师新谱》)。所谓平淡、恬静、冲逸之致,这是书家表现在书法上的一种意境。但这种意境却往往与书家的心性修养,与书家淡泊、宁静、虚和的内在气质息息相关。毋庸置疑,这也是一种美,是心灵世界中的内在之美。 书法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 “ 静 ” 的 体悟 ,慢慢矫正愈来愈多的躁动不安的心态。只有培养出美好的心境气质,才能心手相应, 创作 出美妙的书法作品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讲:“内清静者,心不杂念,外清静者,诸尘不染著。” 书法训练除了传承 中国 文化瑰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息调气,修身养性。 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指出: “ 静坐作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 他这里所说的 “ 气 ” 主要是指精神气、灵气,本就兼含精神与物质,能使生理机能调畅,手、腕、臂、身谐调,使呼吸、血液循环、脑神谐调,整个运动过程都在生理、精神谐调一致中进行。

人们常说的气脉、气血、气息,抑或精、气、神,都是人体生命赖以续存的保障机能。就是把气息调养到极其精微、极其美妙的状态上来。明代儒学家陈白沙(字献章)曾在一首诗中言道: “ 时时心气要调停,心气功夫一体成。莫道求心不求气,须教心气两和平(淸 · 黄宗羲《明儒学案》)。 ” 此诗不但指 出了心与气调控的重要性,而且说出了心气调停在于心 的 平和 ,以及 书法 学习 的一个 重要任务与目标。 书法从每一点画内在精微的运笔,到点画本身、结字、布置等,其间轻重快慢的讲究,行笔的起伏、放收,运笔情绪的高潮与低潮;力度上的强与弱,刚与柔;速度上的缓与急,断与续;感情上的紧张与松弛;结体上的复杂与单纯,密集与简练;疏密、虚实、欹侧、聚散、呼应,深浅离合,阴阳义理,到处都充满着万事物理的阴阳互转、得失相倚、中和共存的变化统一规律,合于宇宙生命的物理事由,合于易道、老庄和儒家思想,隐含着先民思维方式的秘密 。

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经统计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还在唐杜甫慨叹人生七十古来稀时,欧阳询就活了 83 岁,虞世南 81 岁,颜真卿被害时 77 岁,柳公权 88 岁。智永 “ 年故百岁乃终 ” 。考察自秦至清的 162 位知名书法家,生卒可考的 133 人中,最高年龄 93 岁,最低年龄 36 岁。其中高龄人 (80 岁 以上 )24 人;中龄人 (70—79 岁 )35 人;低龄人 (60—69 岁 )54 人; 50 岁以下 16 人, 4 人被杀。 133 人的平均寿命为 65 . 7 岁。而根据史料记载平均寿命:西周、秦汉时为 20 岁,唐代 27 岁,宋代 30 岁,清代 33 岁,解放前为 35 岁。两相比较,悬殊极大。按 65 岁以上为长寿人口的划分, 133 人中属长寿人口者有 79 人,占 57 . 2 %。这在古代经济尚不发达、医学还很落后的时 代 书法家有如此高的寿限是极其不易的。这样的事实表明, 书 法与长寿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

古人早已论说: “ 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 ” 清代 周星莲说: “ 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 ” 医家黄匡说: “ 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 ” 欧阳修《试笔》坦言: “ 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来厌,力有不能而止者。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 ” “ 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 …… 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 ” 陆游称他看到林逋书法时说: “ 君复(林逋之字)书法高胜绝人,予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 ” 习书时脑体并用,动静相适,调息养气,调节情绪,优化心境,让人身心愉悦,志气平和,既自娱又养生。

庄子教人体验虚静的自然 — ---- 一种人内在的心灵的自然,而非外在的环境的自然。人通过 “ 心斋 ” 、 “ 坐忘 ” 的体验, “ 致虚极,守静笃 ” 、 “ 同于大通 ” ,进而摆脱 “ 物役 ” ,获得心灵的自由。用心灵的自然,去寻找、发现人自身以外的宇宙的自然,达到 “ 以 人 合天 ” 的逍遥游境界。而临池正能引导人逐渐地获得这种心灵自由的超升境界。因此,虞世南说: “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 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 学者心悟于至道,则书 者 于无为。 ” 临池过程中,通过各种精微的运动变化,集中书写者的注意力,逐渐地引导人内省,弃功利,去名誉,忘形体,澄怀屏虑,心志专一,摒除耳目心思,进行心理直观体验,进入一种心灵的无念的虚静状态。那时的挥毫,已非手运,而是心运。那是一种混沌状态,一切是无,一切又仿佛是有,有与无,已无任何可以捉摸把握的形态,澄澈而空明。这里的心、手、笔的动,是吻合于自然的动,是以心灵的自然去合物的自然;这里的心境,洞透宇宙万物的本质;这里的书写活动,不仅是人的本能的自然活动,而更应是人精神升华、知识灵化了的自然律动。人至虚静,那顿现的 是 自我真 实 也就与宇宙之心融为一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2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修行炼道走火入魔之我见】

祝华英

笔者在武当山紫霄宫道观行医多年,由于武当山是道教圣地、旅游区,故能接触四面八方的香客和游客,因而也间接接触到一些在练功中产生出轻轻重重各种不良反应的患者。他们有的练功导致头昏脑胀,有的导致胸胁胀满,有的导致心慌气短,有的导致神昏头目如朦,有的导致眼、耳、口、鼻、咽喉、牙齿等处充血或发炎疼痛,有的导致烦躁不安彻夜难眠。以上还属练功出偏的轻者,至于“走火入魔”的重者,即导致精神错乱,幻视幻听、妄言妄见、神志不能自控,甚至不怕水、火、力、枪,故能导致练功者投水、自焚、跳楼、自杀等危险的后果。这应引起灵修者们高度的重视。

关于“走火入魔”的情况,据笔者了解:凡属“走火入魔”的患者,多是发生在练功的初期阶段。由于修练的初期,其本身的任督二脉尚未打开,故“小周天”功夫未有通达,因而身体的阴、阳气机还没有取得与“道体道机”的合谐。所以修行炼道者处此阶段定要深明以下的有关问题。

1.人体前面的“任脉”,是属诸阴经之海;而人体背后的“督脉”,是属诸阳经脉的总督之会。所以任督两脉如还未曾获得联系之时,其阴阳二气还处于分离状态而不能相交,处于这种情况下练功,如果不明本身阴、阳气机之顺、逆知识的要领,一旦产生气机流窜就易于岔道,所以在这真气流窜之际,是易于导致“走火入魔”的关键。

2.《丹经》云:“顺行则生男育女,逆行则成佛成仙”。这是说明人体之内“元精”的顺、逆走向。《医经》云:“脑为髓海”。故男女交合,其元精皆由大脑兴奋而下降腰脊,再经肾睾丸和输精管排出,所以男女媾合便能孕育出儿女后代。故言“顺行则生男育女”。然修行炼道之人却是炼肾精化炁而上入脑,故在练功初期必须先练通“督脉上升,任脉下降”,才能阴阳圆通交合,再经逐日逐月逐年长久的还精补脑进修,一直到达功果圆满的境界。故言“逆行则成佛成仙”。因此认为,修道者在初期打坐习静功时,排除杂念并用心目内观,要时常不忘咽吞口中的涎液,便能使前胸部的能量常常保持下降,可称为“气神引精”。经云:“背为阳,腹为阴”。然阳主升,而阴主降,故修道者体前之胸腹部的功能是向下降为顺;体后之背脊部的功能是向上逆行为顺。

再如《医经》云:“圣人面南而立,前为广明,后为太冲……”此乃论述历经多年修道有成的圣人们,其体内的运动机能是连绵不绝而前降后升的。由于人体前面的胸腹部主要是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路线,故称之谓“广明”。从古达今的名医有关脾胃的生理而定论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是言人体之内的脾经有上升的功能便能吸收营养;胃经有下降的功能便能消化食物。然而修道之人的任脉亦是主降,所以人体的前面全是以下降为顺。因人体的背后主要是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路线,故称之谓“太冲”。按足太阳膀胱经乃是蒸腾化气行水之腑,故膀胱经的生理功能是主上升的。然而修道之人的督脉亦是主升,所以修道人的背后全是以上升为要。《医经》又云:“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这更说明了,人体背后的“足太阳膀胱经”是主向上运行的,具有之开放性质,人体前面的“足阳明胃经”是主向下运行的,具有合闭性质,人体两侧的“足少阳胆经”是主左右两侧的转轴之枢纽。综合上述反复证明,修行炼道之人的体前是主降的,体后是主升的,确是从古达今成仙、成佛、成主、成圣之阴阳顺逆运动规律的总法则。

据我所知,凡是修道多年其任督二脉已经开通了的人,是不产生“走火入魔”的,唯在本身的阴、阳、水、火调理得不平衡的情况下,仅仅形成阴阳盛衰的太过或不及的不良反应而已。故在修行炼道初期以及“小周天功夫”还未打开的灵修者应当引起注意,要谨防“走火入魔”。凡是热爱修行炼道的成员,都十分希望本身获得“小周天”通达,如一旦发现身体之内的气机震动,这即是通达“小周天”的功夫的最佳时刻,故灵修者的神志务要安静沉着,并虔诚祈祷神明护佑。据笔者的体察经验,如身体内之气机冲动,修道者的心神应当恬静,才能产生出一种自然而然灵活的有程序的灵机过关,切切莫要使用本人心智意测的思想,否则就是用个人的思维而抗拒了这一自然的灵机。仅需要常咽吞唾液法并配合轻微的意念下沉导引,以促使体前之胸腹部有下降压迫的能量,从而使体内的这一股真机气流去冲开尾闾——命门——玉枕三关。但切切莫要使身体内的这一股真机气流由前面之胸腹部而反冲上头。由于这种反冲的气流机能,轻者可使人致病,重者可使人“走火入魔”,便导致灵修者的精神气机反常而进入了岔道。何谓岔道呢?因为修道之人的初期,其背部的尾闾、命门、玉枕三关未开,一旦产生了真机气流,定要使其从体前下降由尾闾而上升督脉,才是进入到修行的正道。如果灵修者不明白这阴阳顺逆的道理,但在修道的初期又特别地虔诚,而得道心切,故而还会用意念帮助导引致使这一股真机气流进入岔道。勿论是从体后而正当的上冲,或是由体前而不正当的反冲,均可产生出自发的有节律的震动动态,其动态不一而多式多样,甚至不能自控。如这一股气流由体后的尾闾而上升督脉,所产生出的一切现象,均是吉祥现象;如这一股气流从体前的腹胸而上冲头脑,所产生出的一切现象,均是不祥之兆。如果修道者不知这是一股反冲的动机,还自以为是修炼功夫的效应,将会继续坚持打坐练功,致使这一股岔了道的气机运动而逐步地增强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幻视幻听和妄言妄见,从而进入精神错乱不能自控等等“走火入魔”的现象,这便是体前之真机反冲的后果。按《灵枢·经脉篇》论人体前由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过盛而产生病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这便证明人体前的“足阳明胃经”如经气过盛,即易导致精神紊乱而不能自控的种种神志失常状态。

笔者在青年时代便学习修道静坐,而体内陡然产生了真机气流,由于不明身体之内前、后阴阳的升降道理,故不知预防的法则,便使我品尝到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双重滋味,并使我到了“走火入魔”的边沿,但我全靠神志安静沉着,并咬紧牙关多咽吞唾液,才使身体内的真气气流由体后冲开了三关,从而转危为安。

关于练功出偏走火入魔的调治:无论“练功出偏走火入魔”的症状属轻属重,都应该及时纠正,当停止练功,静养休息。据多年以来诊察“走火入魔及练功出偏”之多数患者的动脉现象,均呈现左、右、上、下、阴、阳而不同程度的不平,故必须根据患者脉象的之阴、阳、浮、沉、迟、数、紧、缓、大、小、滑、涩的盛衰现象,给予正当的调治。或采取针灸法,或采推拿按摩点穴法,或采取意念配合呼吸的导引法,或采取能纠正患者体内之阴阳偏差的药物组方,总之,均要能调整患者周身的阴阳平衡而愈。然而察觉到:尚有极少数“走火入魔”的患者,却是外邪入窍而客踞主位,故此类患者的问题又不是用医疗手段所能解决的。

至于“练功出偏走火入魔”完全是灵修者的精神意识在配合本来阴阳经脉的运行中而行错了路线,或者是越超了本来阴阳经脉之正常运行的界限,从而才导致患者的精神紊乱以及阴阳两方的偏激不平,则应及时地将不平的阴阳经脉调理平衡而愈。如果是“走火入魔”历经长年累月而久久未愈者,则是很难治疗的。因为“走火入魔”是人的精神意识合并阴阳经脉的运动而岔入了邪道,在当时如未及时调正便要常行邪道。譬如人之行路而走错了道路,如果发觉得越早则返回正道较速,若是发觉太晚则返回正道就会越远越迟。

因此笔者认为,传授修炼功法的老师不仅要精通于功法,而且要了解人体之内“阴阳十二经脉”的机能机理,并要了解人的先天与后天的顺逆生理以及“奇经八脉”的生理和机理的特性等,才知“走火入魔”的因由,又才能及时采用调整的方法。然最佳的方法是教导修道的学员深明道理,以避免“练功出偏走火入魔”。医经云“上工治未病”即是此义。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28-8-2012 03:1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8-2012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智慧:重积德则无不克】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老子紧接着提出“早服谓之重积德”。君主的德行就是领导国家,领导国家的关键就是保证人民衣食无忧,这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素来“民以食为天”,只有人民衣食无忧,才不会惹事生非。除了民心安定之外,还牵涉到战争的成败,在战争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可见粮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所以统治者要懂得积蓄粮食是稳定国家的基础。作为君主应有高瞻远瞩的视野,对各种事变应有预见的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预测及时筹划出应对的策略。而国家的粮食筹备是否充足,则是检验一个君主德行的重要指标。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老子在此强调积累德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无不克”就是能克服一切、战胜一切的意思。一个国家物质储备富足,人民安定团结,领导者又精于筹划、目光长远,这个国家自然战无不克。这里的战无不克,并非专指战争,还指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不克,他必然高深莫测,人们根本无法揣摸他的深度和极限。

   “有国之母”即雌性,喻指生育万物的大道,也可喻指事物的根本,意思是有了国家作为立身的根本,也就能够获得长久的生存。


    张良年轻时,为韩国报仇,觅得一使大铁椎的壮士,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其副车。因此受到搜捕,便逃往下邳躲藏。张良从容漫步游逛,走到下邳城外的一座桥上,有个老头,身着短衣,走到张良跟前,仿佛故意把他的鞋子掉落桥下,回头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替我把鞋捡回来。”


    张良非常生气,想揍他,看在他年老,才强忍心头怒火,下桥捡回鞋子。老头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既已替他捡回鞋子,便索性长跪下来给他穿鞋。老头大模大样地伸足让他穿好。只笑一笑,径自走了。张良对他的态度大为惊异,不禁以目送他。老头离去约一里路,又走回来,说:“小子还值得我教导。五天后天亮时刻,到这儿来和我见面。”张良对此很感奇怪,便恭敬地跪下来说:“好。”五日后天亮时,张良前去赴约。老头已经先到了,他生气地对张良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呢?”转身离去,说:“五天后早晨再来相会。”


    五日后鸡叫时刻,张良前去。老头又先到了,又生气地对张良说:“怎么又迟到了?”转身离去,说:“五日后见面,你再早些来吧。”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便去。等了一会,老头才来,他高兴地对张良说:“应该这样!”拿出一部书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便可以当皇帝的老师了。十年后功成名就,十三年后小子来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啊。”说完就走了。天亮后张良看他送的那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对此很感惊异,便经常学习研究此书,最后从书中悟出真理,辅佐刘邦做了皇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012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韓湘子渡韓文公】

八仙中韓湘子、本名韓湘、字清夫,係唐代古文大家韓愈(文公)之侄;其人落魄不羈,文公屢次勉之讀書,以求仕進;韓湘曰:「我所學者,非吾叔所知也!」文公追問其意?

湘作詩曰:「青山雲水窟,此地是吾家,長夜流瓊液,凌晨咀絳霞,琴彈碧玉調,爐養白珠砂,寶鼎存金虎,元田養白鴉,一瓢藏世界,三尺斬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有人能學我,同共看仙葩:」

文公曰:「觀你詩意,莫非能奪造化乎?」

湘子曰:「此事甚易,即聚土以盆覆之,良久揭盆視之,花開朵朵,花片上現金字一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文公不能解其意;湘子曰:「事久可驗。不必解釋。」後文公因諫迎佛骨一事,被眨潮州,途中遇雪,馬上搜句未成;俄而見有人冒雪而來,近視之乃韓湘也,詢其地名為「藍關」:文公足成一律云:「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貶朝陽路八千,只為聖朝除弊政,敢將衰老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如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遂與韓湘同宿驛館,作終夜之談,韓湘獻一詩曰:「舉世盡為名利醉,吾今獨向道中醒,他時定見飛昇去,衝破秋空一點青。」又出藥丸一粒奉與文公曰:「服此可禦瘴氣也!」

  韓愈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首,人謂其詩亦如古文,氣勢雄偉,試讀「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貶 朝陽路八千」之句,真如讀古文也;至「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一聯,格調一變,詩意盎然,云為韓湘子渡化韓文公之句,似非虛語。〔摘自墨香齋隨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9-2012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信與迷信】

徒問師:什麽是正信與迷信?
師曰:正信者,先積德立功而後求。
迷信者,不必積德立功,心想只要向神明祈求就可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9-2012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為形氣之根】

形不能長存,能存者氣為之運;

氣不能常運,常運者精為之根。

〔宋〕王希巢:《九天生神章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2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勸善歌

富貴須為善,為善德乃厚,若不積陰功,富貴恐難久,況復行奸邪,天公應譴咎,
一旦勢傾頹,無顏見親友,亦耀未几時,頃刻居人後,更出浪子孫,放蕩歸烏有,
窮身為乞丐,哀求糊其口,令人看前頭,家聲醜不醜,寄話富貴人,早早思回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12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傳貼【拜师时注意事项及礼仪】

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出家,一种就是拜学师,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这是两回事。

出家时(或者刚入道门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这也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全真道冠巾科仪序中,提到“倘有出家时本师未请冠巾,而本师远游他方,或已羽化, 可专拜学师,傍设本师牌位,遵科冠巾,亦无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师与己后取之法名。”可见本师的重要性。

但是,修道是一个很长远的事情,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识需要了解,这就需要学习。一般出家三年后,经得住师父的考察,相当于考试合格,师父会邀请附近宫观的有德行的三、四个,或者七,八个道长,给弟子举行“冠巾”仪式,表明是真的出家人了。然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

这个师傅,就是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这里的“师傅”与教学关联,显然指的是老师。

拜师父如同睁眼投胎,一生只拜一位,先生(老师)可以拜多位。自己的师父(度师)即是自己的亲师父,一生只能是一位。如果日后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后,又跑去拜人家当师父,则会被认为属于不孝,每逢参学参访,冠巾受戒(正一则为传度授箓)之前也是须要征求自己师父同意的。而作为师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师父,那就断不可再收此人为徒弟了,只能收为学生。

以下为道教拜师的注意事项:

1、很多人都在问师父怎么找?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修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

2、现在社会上很多“名师”请大家眼睛放亮点,多数是骗财骗色或没什么水平的。自己先多积善行德吧,有机缘的自会相遇,师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3、道家讲究正统传承法脉,千万不要学那些邪法,不是心志变得更加狂妄就是变得更加贪欲,最终没什么好下场。[正统法脉需经师傅开坛上祈上界并上表入道疏文,有了这个你才会得到师父及祖师爷的承认]。   

4、现在大多数的道观、寺庙里的所谓“高人”其实 都商业化了,有水平的很少。(当然也有一部份高人隐藏其中,不过看个人机缘了)   

5、道家中人也要学到一定的层次后,经他本人所属的道观或师父允许后,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随意可以收的。   

再说一次:要拜明师,自己先多积善行德,有机缘的自会相遇, 师父也要考虑个人的人品、德行才会收的,随便乱收的估计你学不到真东西,又花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12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拜师后如何对待师父

作为一名修道者,他的个人修持包含了各种威仪,如事师、言语、盥栉、饮食、听法、出行、起立、坐卧、作务、沐浴等等威仪。我所要讲的就是事师的威仪。什么是“事师威仪”呢?简单的说就是弟子如何亲近自己师父并建立对师父信心的相关仪范。这是很重要的,对每一个修道者来说这是首先要做到的,也是必须要牢记的。现在我将从古老的道经中节录出各种事师的方法,并用白话的形式来告诉大家事师的重要性。

在没有开始讲说各项事师的方法前,我首先要说的就是师父的重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经云:道者师传。世间一切的得道者皆依靠自己师父的传授而获成就的。往昔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许逊从业于堪姆等等。《三洞众戒文》曰:“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太上道祖历劫度人,亦以师父的身份来教化世人,其《太清宝诰》云:“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这些都说明了师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就是不要把事师的各项仪范当成是某一些师父为了束缚自己的弟子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因为不是这样的。没有师父的教导我们将无法脱离生死的苦海,无法解脱无边的烦恼。没有师父我们甚至连“道”都无法知晓。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恭敬我们的师父。《太公家教》有云:“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各项威仪的制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恭敬我们的师父,同时也在修炼自己。放下自己的高傲、习气,以恭敬心去修学,那是得道的捷径啊。将自己的师父放在头上是我们最好的依靠。

了解了以上的内容,下面将开始讲述各项威仪:

一、当敬师、畏师,不违师教

师父是历代祖师道法的受持者,所有的道法都是有师父而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没有师父就没有了道教的延续。历代的成就者都是经师传后,加以勤练才得以成就的。故当为第一戒。
  
二、旦夕,正其法服,执简朝本师、三师,如父母礼,若同居住,晨昏省觐,和颜悦色。

弟子每天在做早晚功课时,在坛前,应先存想自己的亲教师父;经、籍、度三师,在己面前,稽首礼拜,就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若与师父住在一起的,就应该在清晨和黄昏见师礼拜问安,要和颜悦色,不能大声喧哗。

三、至户当三声咳,不得纵横入。入户当在左边立,师叫坐不得便坐,语至三当坐。

弟子至师处,当咳三声以告知,现今当扣门三声。进门时当恭敬,不能大摇大摆,横冲直撞。进门后当站立在师父的左边,师父叫你坐时应推辞,但师父三次叫坐时当坐,不违师。

四、远师百里,一月一省;二百里,三月;五百里以上,一年。若师有疾病,老劣,他故,不依此限,书疏无限

弟子离师父百里以内的,当每个月拜见师父问讯一次;二百里左右得,应当三个月一次;五百里以内应当半年一次;五百里以上的一年一次。但是师父如果有病、衰老或其他什么事情,就不限与此了。书信得来往没有限制的。

五、省师,皆自斋,粮食所须、香油之属,悉不得损耗于师。

拜见师父得时候,当自备干粮等物,免得用师父的财物,增加师父的负担。现今的生活条件比之古时哟好很多,师父请食当食,但食后当供养师父。如师贫,则不当食,弟子应请师食。

六、弟子以时赏师,衣物药物、几杖巾拂、覆履瓶器、米麦果蔬,供其所须,勿使乏少。

弟子应该经常供养自己的师父,使师父所须没有缺少。

七、若与师住,当为师取藻洗水,当备藻豆、杨枝、皂荚,当为师拂牀席,次当为师襞叠衣服。

弟子在与师父一同居住时,应当每天为师父整理床铺和衣物,师父准备洗澡时应当预备好水和洗浴用具等等。

八、弟子往受经问,当作礼长跪。若解义不得,不应有怨意。

弟子至师处请问经法,应当恭敬作礼,长跪师前问讯。若师不为解义,心中不能生怨恨。当自忏悔,自己用功不足,所问非当,故师不答。

九、弟子与师言,不得高声大语。见师有过失,当于深隐处长跪谏之,不得在人前言师是非丑鄙。

弟子在与师父说话时,不应大声高叫,声音应谦卑和顺,音量中等。弟子见到师父有过失得地方,应该在没人时单独向师父提出自己的意见,不得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师父得是非。

十、弟子不得唤师作道士,皆云家师。不得犯师名讳,若人问不止,下声答之。

弟子不能在人前直呼自己得师父为某某道士,只能说“家师”。应避讳师父得名讳,不能称师名,若人一定要问,当轻声回答。

十一、弟子事师,师年少,弟子年高,弟子皆应恭敬,师与父母等同,不得自恃高贵,轻忽于师,其过不小。

如果弟子得年龄比师父大,不得自恃年高,轻慢师父,《明真科》中有严律,这个过错师很严重的。

十二、弟子事师,师若远行还,弟子皆当随路远近奉迎,不得端坐晏然,待师至,弟子与师同行,不得践师影,慎之。

师父归来,弟子应当迎接,不能端坐,不去迎接,等待师父得到来。弟子在和师父一起同行得时候,应注意不要践踏师父得影子。

十三、师有疾病、灾厄,供侍左右,为功德,烧香礼拜,放生赎命,延年度厄,设斋行道。

师父的身体有疾病、灾厄的时候,弟子应该侍奉在师父的身边,并且要进行礼拜,放生,延年等科仪,为师父建立功德,使师父的身体早日康健。

十四、师亡,持服百日,心丧三年,殡诸山林,几棺布襄,举尸而已。造众福田,思念容止。

师父过世后,弟子应服孝,如待父母。穿丧服百日,守孝三年,既三年内不得有大的喜事,如结婚等。安葬时,弟子应抬棺。弟子在为众生造福,传法行醮时,应思念师父的形容举止。

十五、弟子受师法业,后玄德成就,为人所宗,皆当谦下,存忆本师,勿忘先恩。

弟子学习完毕后,道业成就,受万人敬仰时,提及师父时,应当谦逊卑下,存想意念师父,不忘师父的教导恩德。


以上一十五条,为弟子必行之事,略出于各道经。事师威仪的内容还有很多,弟子如要了解事师威仪的全部内容,当向自己的师父问讯,此处不再一一细述。今作一偈为结尾:

稽首皈命三宝前,恩师功德如日光, 事师威仪当解了,此中益利不可量。
三涂五苦如影随,只有恩师能解脱,无上法业何能成,依师方能得大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2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以担得起“师父”这一称谓呢?为人师者责任之重大。
  昌黎先生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当以传道为先,“道”可大可小,可虚可实。“道”可抽象为做人的道理,也可具体为人生观、价值观。即: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做事,最后才是学做学问。这句看似浅显的话,实际可追溯至《左传》中这样一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授业,是指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传授知识是师父最具体的职责,然而绝非仅此而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一门课背得滚瓜烂熟,讲得天衣无缝,似乎经过时间和经验的积淀,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然而,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则是为师者更重要的任务。
  此外,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和心理“调剂师”,为他们的成长指点迷津。孔子尚且四十而不惑,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在学习、生活、社会认知上存有各种疑惑。面对心智单纯、涉世不深的学生,作为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的师父,应敞开心扉,引导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的挫折,正确地认知社会现实。惑一解,自然就不会有各种极端的行为了。其实,每个师者都是学生的心理辅导站。
  既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爱生如爱子”亦是必然。作为师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有成就、有出息。所寄予的希望越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会越严格。一个好师父,绝不能做事事姑息迁就学生的老好人,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学生也是師者的产品,学生的培养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学生的成就代表了師者的水平。心中无爱,為师对学生的管教就会松懈,学生一旦走出,就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学生成长成材,為师理应负起责任,严爱相济!所謂養不敎,父之過,敎不嚴,師之隋。 本帖最后由 tsetzuu 于 9-9-2012 01:1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9-2012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setzuu 发表于 9-9-2012 02:18 PM
古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以担得起“师父”这一称谓呢?为人师者责任之重大。
  昌黎先生曾言, ...

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行。“這段話,就是要表達一個人做事本來是要由自己所做帶來負責,一切災害與幸福都是自己所招回來,善與惡之報,如影子陪伴著。 ”  是上天告誡所有人,天對待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善惡之報都是由我們自己所造成,是沒有偏幫助誰人。

    國有國規,家有家規,每個宗派都要遵守自己宗派的規條。弟子違反這些條規,要立記功過。若是犯了一點小事,基本上問題不大,作為師傅肯定會原諒,但是羞辱自己的門派,一次又一次犯錯,慢其先生,恚怒師傅,就是犯上彌天大罪,若在以前道教是要這樣,違反師門,是要逐出師門,取消輩分。犯錯反而沒有認錯,也沒有悔過之意,這問題就大。不知自錯,是修道第一病。還有願人有失,毀人成功的心得不能有,柔佛州籌委會們辦慈善晚宴,是以道青名義,是要輔助他們共同成功,不能要別人有失,毀人名譽的,若是,也是違反道德的做法。

修行,不是論名門正派功夫是如何,是要論修為是否達到正確與品德,所以修心是修道者必須的條件。

   “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各有志,各自各有屬於自己的思想,你有你走得路,我有走自己的路,彼此個別是不相同。願你,走你自己所要走得路吧,另請高明的師傅。
   

孔門的棄徒,《冉求》 ,冉求,擅长理财,品行也不是很壞,他至少還尊敬孔子。為何孔子也會棄徒?
http://www.csgyb.com.cn/bencandy.php?fid=136&id=1160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9-9-2012 06:35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2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傳貼】道教祖師【陳摶】

北宋初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

   据《宋史》记载,为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境内人,早年熟读《诗》、《书》、《易》、《礼》等儒学经典,博通百家之言,有济世从政的大志。后唐长兴(930—933年)年间,他应考进士,不中,于是放弃仕途,游历名山,求仙访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来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处),召陈抟入宫,问以炼丹飞升之术,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即炼丹术)乎?”世宗命为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


   相传他常炼功长睡,百余日不起,世称“隐于睡”者。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至京师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甚得太宗宏信,赐号“希夷先生”。


   陈抟好研《周易》,常手不释卷。曾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又作有《先天图》。邵伯温称陈抟《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其思想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据传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著作颇多,但大部份已经佚失。《正统道藏》中收有《阴真君还丹歌注》,题名为陈抟所作。善长书法,所书大四尺,泼墨浓厚。其书多于行书,雄浑有力。据传“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石刻楹联即为其所书。


 著面相學《龟鉴》、《心相篇》等,把中国古代相学引向唯物论的范畴。

 《龟鉴》明言:“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人不可貌相,只要“有天”,人在自然界,只要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财富,“有地”,身处世间,以“道德仁义礼”等的中华民族美德来规范自己。“天地人”三者的协调一致,不妄想,不妄为,这就是人的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他把自然物质的“水火”认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观点,维护了唯物的“天人相应论”。




有句話:“無術不成道”。陳摶祖師創了《紫薇斗數》,瞭解人的命運過程。記載面相學,有句:“相由心生”,讓人知道一個面相是由人心所展現出來的,所以修行人最基本就是要人去修心。面相上產生出來炁,顯示人的吉凶。

以上是祖師流傳下來的經典,還有《無極圖》,是讓後人學習。無量賜福!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1-9-2012 04:5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9-2012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還有李淳風祖師博學,對道教術數貢是很大,這說法并非空玄來風。

李淳风(公元602-670年)是岐州雍(今陕西凤翔)人。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这些,对李淳风一生的学术取向,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旧唐书》本传说李淳风“幼俊爽,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

《旧唐书李淳风传》载:李淳风,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其父李播,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因此,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2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風水祖師】



郭璞

是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郭璞的《山海经注》对远古的地理和异物奇兽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释,也是一部远古神话学和民俗学的重要参考文献,现今辞书多有引用。

我国东晋时代的学者、文学家。字景纯。

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父郭瑗,晋初任建平太守。

西晋末年郭璞预计到家乡战乱将起,于是避地东南。过江后在宣城太守殷幕下任参军,后又从宣城东下,被当时任丹阳太守的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图逆,被害。追赠弘农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及《楚辞》等古籍。郭璞诗文本有数万言,“词赋为中兴之冠”(《晋书·郭璞传》),多数散佚。

今尚存辞赋10篇,较完整的诗18首。

《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晋弘农太守《郭璞集》17卷”。今不存。明张溥辑有《郭弘农集》 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相传从河东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阴阳、天文、五行、卜筮之事。亦有传说郭璞系得青乌子所授。

有传说青乌子即东汉张天师。璞于元帝时会召为‘著作佐郎’,帝崩,璞亦以母丧去职。世传《葬书》、《青囊经》为其遗作。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12 05: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传贴】【正統道藏電子文字資料庫】

太玄部(CH04)

易筮通變

經名:易筮通變。原題臨川道士雷思齊學。三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太玄部。參校版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易類(簡稱四庫本)

【易筮通變卷上】

臨川道士雷思齊學


【卜筮】

  《洪範》之《稽疑》曰: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詩》曰:爾卜爾筮,體無咎言。曰:卜筮偕止,會言近止。《記》之《月令》則曰: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筮,占兆吉凶。宜若龜筮相須為用也。《易·大傳》 曰:探蹟索隱,鉤深致遠,成天下之賽賽者,莫大乎曹龜。又曰:以卜筮者尚其占。則夫《易》宜兼卜筮之用者也。《大誥》曰:寧王遺我大寶龜,紹天明,即命。《金朦》 曰:乃卜三龜,一習吉。於是莫見夫筮。《記》又曰:天子無筮,諸侯有守筮。天子道以筮。於是又莫見夫卜。而《說卦》則曰:昔者聖人之作《易》,幽贊於神明而生曹,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以至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乃獨歸夫筮,而未始及夫卜也。由筮命曹,而曹筮之用著於大衍之數皇詳且備,而龜之卜則莫之一語及也。雖亦#1問見謂龜為卜,曹為筮之說於別出,而愚自童卯習見世之常占擲錢以畫卦爻,云自京房始矣,且賈公彥亦以畫卦之單拆重交之爻謂以錢,復見有假於龜之剖中以布其錢者;又雜於傳記謂卜得某卦之某卦之大凡,且人有常言皇稱卜卦,故亦隨之等視曹龜卜筮為一槃,未嘗以為意也。蓋嘗見《周禮·春官》之屬:大卜掌三兆之法,一日玉兆,二日瓦兆,三日原兆,其經兆之體皆百有二十,其頌皆千有二百,其下有卜師掌開龜兆,龜人掌六龜,以其方色,與體辨之;大卜又掌《三易》之法,一日《連山》,二日《歸藏》,三日《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下有筮人掌《三易》之九筮,以辨吉凶。凡國之大事,先筮而後卜,上春相筮,凡國事共筮,然後知卜之用龜,則以兆其書,兆之體、頌至百有二十、千有二百之多,而《易》之筮用曹,固未始出於六十四卦之外,則卜自卜,筮自筮,未始相為用也。況《洪範》固有龜從、筮從,龜從、筮逆、龜筮共違于人之別,則其卜筮之分校然,其辨白黑未始。若後世說卜筮者,樊然般亂,至若是之甚,心甚異之。由是於《左傳》之類究其成驗,乃判然識卜筮之道。卜者未嘗引《易》之筮,筮者未嘗引龜之卜也。今疏列為徵。

有專卜而不筮者。晉惠公之在梁,梁伯妻之。梁贏孕過期,卜招父與其子卜之。子曰:將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為人臣,女為人妾。名男日圉,女日妾。及圉西質于秦,妾為宦女焉。鄰文公卜遷于繹,史 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鄰子曰:苟利於民,遷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既遷,而鄰子卒。齊侯戒師期,將以伐魯,而有疾,醫 曰:不及秋,將死。魯文公聞之,卜曰:尚無及期。叔仲惠伯令龜,卜楚丘占之,曰:齊侯不及期,非疾也。君亦不聞,今龜有咎。既而,齊懿公弒,文公先薨,惠伯亦卒。楚王與葉公枚卜子良以為令尹,沈尹朱曰:吉,過於其志。葉公 曰:王子而相國,過將何為?它日改卜子國以為令尹。若是四者,見卜之未嘗及於筮卦也。有筮而不卜者。畢萬筮仕於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為土#2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歸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泰伯伐晉,卜徒父筮之,曰:吉,涉河,侯車敗#3。詁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其卦遇《蠱》,其《縣》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夫狐蠱,必其君也。《蠱》之貞,風也;其悔,山也。歲云秋矣,我落其實而取其材,實落材亡,不敗何待?三敗及韓。晉侯逆秦師,戰于韓原,秦獲晉侯以歸。晉侯伐鄭,楚子救鄭,相遇於鄙陵。公筮之,史曰:士悶。卦遇《復》, 曰:南國贓,射其無王,中厥目,國蹴王傷,不敗何待?及戰,呂錡射共王,中目。王曰:天敗楚也,吾不可待。乃宵遲。晉獻公筮嫁伯姬于秦,遇《歸妹》之《睽》。史蘇占之, 曰:不吉。其《縣》曰:士到羊,亦無血也;女承筐,亦無既也。西鄰責言,不可償也。《歸妹》之《睽》,猶無相也。震之離,亦離之震,為雷,為火,為贏敗姬。車說其轅,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于宗丘。《歸妹》之《睽》,寇張之弧#4。姪其從姑,六年其通,逃歸其國,而棄其家。明年,其死於高梁之虛。若是四者,筮則有卦,而無復卜兆辭也。且前之《屯》、《復》、《蠱》三卦,其縣固皆非《周易》之辭。後之《歸妹》之《睽》卦,辭近《周易》,而亦非也。槃可想見,《連山》、《歸藏》之《易》,其筮法同,而縣辭異也。


《正统道藏》有记载:道教是有占卜的,也可占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9-2012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黃帝宅經

經名:黃帝宅經撰人不詳。二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衆術類。

黃帝宅經卷上
 
  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非夫博物明賢,無能悟斯道也。就此五種,其最要者,唯有宅法而真祕術。凡人所居,無不在宅,雖只大小不等,陰陽有殊,縱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惡,大者大說,小者小論,犯者有灾,鎮而禍止,猶樂病之效也。
  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墳墓川岡。並同玆說,上之軍國,次及州郡縣邑,下之村坊署柵,乃至山居,但人所處,皆其例焉。目見耳聞,古制非一

  黃帝二宅經、地典宅經、三元宅經、文王宅經、孔子宅經、宅錦宅撓宅統宅鏡天老宅經、劉根宅經、玄女宅經、司馬天師宅經、淮南子宅經、王微宅經、司最宅經、劉晉平宅經、張子亳宅經、八卦宅經、五兆宅經、玄悟宅經、六十四卦宅經、右盤龍宅經、李淳風宅經、五姓宅經、呂才宅經、飛陰亂伏宅經、子夏金門宅經、刁曇宅經,已上諸經,其皆大同小異,亦皆自言祕妙,互推短長,若不遍求,即用之不足。近來學者,多攻五姓八宅、黃道白方,例皆違犯大經,未兔灾咎。所以人犯修動,致令造者不居,卻毀陰陽而無據效,豈不痛哉。配先賢垂籍,誠勗昭彰,人自冥蒙,日用而不識其象者。日月乾坤,寒暑雄雌,晝夜陰陽等,所以包羅萬象,舉一千從,運變無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陰陽之理也,經之陰者生化物,情之母也;陽者生化物,情之父也。作天地之祖,為孕育之尊,順之則亨,逆之則否何異。公忠受爵,違命變殃者乎。今採諸祕驗,分為二十四路,八卦九宮,配女男之位,宅陰陽之界,考尋休咎,並無出前二宅,此實養生靈之聖法也。

  二十四路者,隨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十二支、乾、艮、坤、巽,共為二十四路是也。

乾將三男震、坎、艮,悉屬於陽位,即從西北乾位之震為陽明矣,坤將三女巽、離、兌悉屬陰之位,即從東南巽角順之戌為陰明矣,是以陽不獨王,以陰為得,陽宅為宜修陰方,陰不獨王,以陽為得,如上說,亦如冬以溫暖為德,夏以涼冷為德,男以女為德,女以男為德之義,易訣云:陰得陽如暑得涼,五姓咸和百事俱昌,所以德位高壯藹密即吉,重陰重陽則凶,陽宅更招東方、北方,陰宅更招西方,南方為重也,是東面為辰南,西面為戌北之位,斜分一條為陰陽之界,凡之陽宅即有陽氣抱陰,陰宅即有陰氣抱陽,陰陽之宅者,即龍也,陽宅龍頭在亥尾在巳,陰宅龍頭在巳尾在亥,其狀在龍者,陰龍青,陽龍赤,各有命坐,切忌犯也,凡從巽向乾,從午向子,從坤向艮,從酉向卯,從戌向辰移,已上移轉及上官所住,不計遠近,悉入陽也,從乾向巽,從子向午,從艮向坤,從卯向酉,從辰向戌移,已上移轉及上宮,悉名入陰,故福德之方,勤依天道,天德、月德、生氣到其位,即修令清潔闊厚,即一家獲安榮華富貴,天之福德者,宅之財命也,財命既壯,何愁不榮,故須勤修,再入陰入踢,是名無氣,三度重入陰陽,謂之無魂,四入,謂之無魄,魂魄既無,即家破逃散子孫絕後也,經云:連犯不止,滅門絕嗣,此之謂也,若一陰陽,往來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設要重往,即須逐道住四十五日、七十五日、往之無咎,仍宜生氣、福德之方始吉,更犯五鬼、絕命、刑禍者,尤不利,訣云:行不得度,不如復故,斯之謂也,又云:其宅乃窮,急翻故宮,宜拆刑禍方舍,却益福德方也,又云:翻宅平墻,可為銷殃,宅之行年不利,或口舌疾病等,即宜翻刑禍添益福德,改移墻壁,即灾消致其大吉昌也,夫辨宅者,皆取移來方位,不以街北、街東為陽,不妨是陽之位作陰宅居之,即吉,街南、街西為陰,不妨作陽宅居之吉,凡移來,不勒遠近,一里、百里、千里、十步,與百步同,又此二宅,修造唯看天道,天德、月德、生氣到,即修之,不遊將軍、太歲、豹尾、黃幡、黑方及音姓,宜忌順陰陽二氣為正,此諸神殺,及五姓、六十甲子,皆從二氣而生,列在方隅,直一年公事,故不為灾,凡諸刑殺在刑禍方者,設天德、月德到,亦須避之,若神殺在宅,福德方即待天德、月德、生氣到其位,便須修之,用功多即善,故不避也,若不明陰陽之氣到其位便須修之用功多即善,故不避也,若不明氣中小數,故不能制其大綱,又云:刑禍之方缺,復荒福德之方連接,長吉也,又云:刑禍方,墻舍位宜狹薄,誡之高壯也,福德方及墻舍人家宜連接壯實也,又云:刑禍之方縮復縮,猶恐灾殃枉相逐,褔德之方拓復拓,子子孫孫受榮樂,刑禍之方戒侵拓也,不得太縮,縮即氣不足,不足則損財祿,福德之方宜戒侵拓也,亦不得太過,太過即戒福會至微,不消厚福所臨也,凡事足太過,所侵拓之數過於本宅,名日太過,又云:宅有五虛,令人貧耗,五實,令人富貴,宅大人少一虛,宅門大內小二虛,墻院不完三虛,井竈不處四虛,宅地多、屋少、庭院廣五虛,宅小人多一實,宅大門小二實,墻院完全三實,宅小六畜多四實,宅水溝東南流五實,又云:宅乃漸昌,勿棄宮堂,不衰莫移,故為受殃,舍居就廣,未必有歡,計只半造,必得壽考,宅不宜廣,又云:其田雖良,薅鋤乃芳,其宅雖善,修移乃昌,宅統之宅墓,以象榮華之源,得利者所作遂心,失利者妄生反心,墓凶宅吉,子孫官祿,墓吉宅凶,子孫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孫榮華,墓宅俱凶,子孫移鄉絕種,先靈譴責,地禍常併,七世亡魂,悲憂受苦,子孫不立,零落他鄉,流轉如蓬,客死河岸,青烏子云:其宅得墓,二神漸護,子孫祿位乃固,得地得墓,龍驤虎步,物業滋川,財集倉庫,子孫忠孝,天神祐助,子夏云:墓有四奇,商角二姓,丙壬乙辛,宮羽徵三姓,甲庚丁癸,得地得宮,刺史王公,朱衣紫綬,世貴名雄,得地失宮,有始無終,先人受苦,子孫當凶,失地得宮,子孫不窮,雖無基業,衣食過充,失地失宮,絕嗣無蹤,行求衣食,客死蒿蓬,子夏玄: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獨信命也。


【正统道藏】是記載道教是有風水。 教導人如何催吉避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1-2025 12:32 PM , Processed in 0.17178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