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龟化(保险,基金,遗嘱)-asset bloat of funds(基金资产膨胀)#1121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30-1-2011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马克的代理这么直接打广告,不先来分享呢?
你们这样怎么对的起马克,怎么对的起KL Mutual?!
如果板主的email没答案,我可要爆料!(希望我代理看不到~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11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5-2-2011 12:09 PM 编辑
定期定額賺、單筆賠怎麼辦
全球股市在經過一波強勁反彈之後,最近,很多基金投資人面臨「定期定額已經賺錢、單筆投資卻還賠錢」的情況。
一位投資人寫信來問我,該如何處理。他的情況是,投資某一檔礦業(美元計價)基金,其中,單筆投資部分目前是虧41.08%,但定期定額部分則已獲利19.03%。他問我:應該贖回單筆投資,轉而加碼做定額?還是把單筆投資繼續放著,等解套?
我相信,目前很多人都遇到類似情況。這故事給我們的第一個發現,應該是「定期定額投資真的比單筆容易!」事實上,同期間、同一檔基金是不可能出現單筆報酬率不好,但定期定額好的情況,績效會有差異,大多在於買入的點有沒有分散而造成目前的狀況,只是從這個case正好可以告訴大家,定期定額投資會比單筆投資來得容易。
在這邊要釐清一個觀念,大家不要覺得單筆投資報酬率是負的、定期定額的投資報酬率是正的,就覺得這檔基金或市場有問題,這跟基金本身或市場沒關係,有關係的是投資的方式。此外,有些投資人經常會執著是不是要把單筆砍掉,然後再作定期定額,這樣是不對的,要知道為什麼單筆投資會不好,那是因為總是買在高點,所以才會勸大家沒有把握不要買單筆,這是方法的問題,不是標的的問題。
回到上面的問題,如果你是「定期定額賺錢、單筆賠錢」的情況,要怎麼做?這要觀察市場的後勢,只要後勢看好,報酬率就會一起好。如果你投資的市場未來趨勢是往上,或是非常看好的市場,我認為你現在把單筆投資認賠贖回,然後另外再去做定期定額投資,這樣的邏輯似乎不合理。如果這檔基金的趨勢是往下,那麼這樣的處理是對的,因為你把單筆賣了再去定期定額,就可以愈買愈低;但若市場的趨勢往上,你卻把單筆賣了再做定期定額,那不是愈買愈高嗎?
我想現在全球各個市場的基本面都是往上的,只是有排名的問題,如果你投資的那個市場基本面排名較後面,你可能會想砍了去買前段班,這樣一來會漲比較快,但如果投資的市場排名較前面,你就不該賣掉,這樣才符合邏輯。
舉個例子,今年大家覺得最弱的市場是歐洲,這一點從經濟成長率 (GDP)的表現就能略窺一二。IMF(國際貨幣基金)估計歐元區今年的經濟成長率是負4.8%,明年仍在負0.3%,不過,雖然大家較不看好歐洲市場明年的表現,也不代表它不會漲,因為歐洲今年負更多,相較於今年還是有成長。
有些人想先處理歐洲基金,但認賠歐洲基金之前要了解一個原則,我相信現在持有歐洲基金的投資人大多數是賠錢,那你就要去做更積極的投資,這樣才可以把歐洲賠的錢快速的cover(補)過來;如果你認賠了之後什麼都沒做,那不如放著等它慢慢漲回來,都還不會賠那麼多。歐洲市場也會上來,只是沒有其他市場那麼好,差別在於各個市場上揚的速度不同而已,至於要不要捨棄速度慢一點的,去買速度快一點的市場,那是抉擇問題。
另外一點就是關於定期定額投資的部分,有些人報酬率已達到2成,甚至30%到40%,這樣究竟要不要獲利出場。現在的情況是大家都覺得市場會往上,但人終究是會擔心,因此如果你先設一個停利點,紀律性的執行獲利,我覺得也對。這樣的投資模式是,只要到一個獲利滿足點就贖回,然後再繼續投資,持續性地這樣做,也不會賠錢,頂多就是少賺,這樣是最簡單的,如果你不懂趨勢且原本是這樣執行的人,那就繼續做吧!
至於定期定額的停利點要設在哪邊?我會建議大家要「隨市場、隨基金、隨個人」。因為不同市場、不同基金會有不同的合理報酬率,再加上個人的期待,所以以這3個因素訂出報酬率,總不能很保守的基金卻訂了30%報酬率,那可能永遠也等不到。
若以新興市場及成熟市場來區隔,建議新興市場1年平均報酬率可訂在12%~15%,成熟市場1年平均報酬率可訂在8%~10%。必須提醒大家的是,由於定期定額是隨時都可進場,扣款起始點會影響報酬率訂定。假設你在2007年金融風暴發生前6個月的高點開始扣款,那麼報酬率可能要訂稍微低一些,反之,若是從金融風暴後的低點起扣,那麼就可稍微樂觀看待報酬率。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662&p=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11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今年執行停利了嗎?
又到了歲末年終,依慣例,建議大家回顧一下今年基金投資的狀況,從今年所犯的錯誤中記取教訓,好讓來年的投資能更的投資能更投資能更進步。
首先,我要問大家的問題是:「你今年執行停利了嗎?」我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都沒有停利,報酬率又回到原點,許多人在上波高檔時就是忘了做停利這個動作,因此與獲利擦身而過。相反的,持續在做停利的人,今年獲利應該不會太差,這也是我不斷提醒大家,市場漲多之後,一定會拉回整理的原因,所以,檢視今年投資,第一就是先問自己是否做了停利的動作。
有不少投資人執行停利贖回基金後,看到基金淨值又往上漲,心中會感到很難過。這邊我要告訴大家,真的不需要這樣子,賺錢本身就是件快樂的事情,況且你這麼做目的是「控制風險」,所以,千萬不要因此而感到難過。
再來,就是要盤點手中的基金情況,看看你是否過度投資。我常聽到投資人買了一堆基金,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其實這些基金同質性很高,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一檔東歐基金、一檔能源基金,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投資了兩檔,但其實有部分重疊,因為東歐基金中,能源占了30%以上。
會出現上述這種情況,都是因為聽了某檔基金好,就追逐該檔基金,不僅沒有檢視自己的基金投資內容,也沒有仔細看看這檔基金的持股內容。如果你是這樣的投資人,接下來一定得搞清楚自己究竟買了些什麼基金。
今年全球股票市場普遍表現不錯,但若往前看,大家得要特別小心。這麼提醒的原因是2011年世界各國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幅度可能會很有限,股市會約提前半年反映,所以,如果預期2011年的經濟成長不會優於2010年,那麼,明年下半年股市表現應該也不會太好。
這個道理很簡單,今年各國股市百花齊放,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聯手花大筆銀子砸錢救市,造就明年的高經濟成長率,但是,明年各國政府還有這麼多子彈嗎?我認為很難,所以明年要觀察三大重點:(1)各國GDP成長率、(2)消費支出是否增加、(3)原物料飆漲引發的通膨問題。
今年各國政府的救市措施是一時止血,讓大型公司不至於倒閉,然後以時間換空間,尋求體質上的改善或等待接手,但這僅止於大公司而已,很多美國的中小型企業等不到政府援助就倒了,歐美的經濟情況沒有大家想像中這麼好,失去政府後盾後,就必須看民間消費支出是否能有效支撐。
但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只需問你自己即可,「你的消費支出增加了嗎?」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歐美各國的情況也是一樣,很多人擔心經濟二次衰退出現,所以還是抑制消費。要解決這個問題要靠降低失業率,目前美國失業率屢往上攀高,台灣的數字往上攀高,台灣的數字高,台灣的數字也在6%高檔徘徊,這個問題只有靠景氣逐步好轉、企業徵人提高後,才能帶動民間消費回溫。
最後則是要留意原物料飆漲引發的通膨,由於低利率的環境使得熱錢四處尋找投資標的,造就原物料大漲。但是,按目前情況觀察,低利率環境仍會維持一段時間,所以原油價格短期內下不來,是否會出現通膨,進而引發二次衰退?大家必須特別留意。
其實,各國經濟情況現在都是「驚驚走」,雖然大家預期明年上半年各國GDP表現會很亮眼,但是這項因素在股市可能已經反映大半以上,明年股市很難再出現像今年這麼大的漲幅,因此,明年的資金布局一定要很小心,從來沒有人說二次衰退不會出現,所以,手中一定要留有現金,這個動作是大家一輩子都必須注意的事情。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 ... hp?id=38576&p=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11 1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乘新年小休, 看看自己的基金回酬, 如果有 13% 以上的profit, 该是时候 lock profit 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11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定期定額的四情況教戰
到了年底,有不少學生問我說,很多新興市場的股市都已經漲過金融海嘯前高點了,如果2011年還想定期定額投資新興市場股市,如何制訂投資策略才會贏?
在回答這類問題前,我要先提醒大家,股市既然已經來到相對高點,代表明年投資風險相對會增加,市場波動會更劇烈,所以一定要更謹慎,切記必須適時停利,以確保戰果。至於要如何執行,可細分成以下4種情況討論:
情況1》原先已加碼定期定額投資的人,可以維持加碼扣款的動作到明年。
今年在《Smart智富》月刊9月號時,我就建議大家,可以趁新興市場還熱的時候,以定期定額加碼或是增加每月扣款次數兩種方式操作。如果當時有這樣做的人,就算你投資的股市,行情已經回到金融海嘯前的高點,你還是可以繼續扣款、不要停。
主要有2個理由:第1、根據最近公布的許多研究報告顯示,明年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仍會呈現穩定成長,成長動能比美國、歐洲和日本都要來得強,因為有經濟基本面支撐,新興市場股市可望繼續走強。第2、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實施規模高達6,000億美元的第2次量化寬鬆政策,因此到明年6月這個政策終止前,你可以預見,美國政府釋出的龐大資金將在市場上四處流竄,這將使得新興市場股市明年上半年資金動能不虞匱乏。
這些有加碼的投資人,現在應該是持續獲利中,把戰線延長到明年,對他們來說,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且只要堅持到達停利點就一定出場的紀律,一定能鎖住戰果。
情況2》如果你8月沒有加碼定期定額,現在就不用加碼了,維持原來的定期定額扣款就好。
道理很簡單,如果4個月前你沒有加碼,表示你對投資市場有疑慮,你可能是擔心資金不夠,也可能是
害怕行情會拉回修正。可是這段時間下來,股市已比當時漲更多,這時才加碼,風險當然會更高,因此建議不要為了多賺一點錢去冒這種追高的風險。
情況3》如果你一定要現在才加碼投資的人,建議一定要慎選市場。
我會建議,用金融海嘯當作一個分界點,挑選金融海嘯後,經濟基本面變好,但是股市表現卻還沒回到海嘯前高點的國家來投資。這並不是說,股市漲多的國家未來行情就不會再漲了,已經走強的市場,行情還是有可能再創新高。但我主要從風險的角度看,投資基本面好、漲幅落後的國家,相對而言被套牢的機率比較低,買起來比較安心。此外,如果覺得單一國家風險太高,也可以透過區域型基金來布局投資
情況4》現在才開始定期定額的投資人,千萬不能心急,也不要想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看見投資成果,要耐心等待下一波景氣高點。
萬一開始扣款後,不幸遇到市場連跌幾個月,績效開始變成負數後,千萬別抱怨說:為什麼定期定額投資還是會賠錢?如果是這樣,心態就不對了。因為定期定額投資方式雖然簡單容易,但要有長期投資體認,加上正確操作方式以及有紀律地執行。
最後要再次提醒投資人,如果你已經達到或是接近停利點了,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請確實做好停利這件事,因為明年的趨勢雖然市場普遍還是向上,但股市免不了會震盪修正,而且通常漲最多的市場,接下來,有可能就是跌最凶的市場。
另外有人問,如果停利,到底該贖回本金、還是只贖獲利就好呢?基本上我認為,不管是贖回本金還是獲利,都是屬於部分贖回的一種,而且這些都是投資賺來的錢,就看你自己怎麼去定義。
我常開玩笑說,少賺總比套牢好,停利贖回其實並不困難,只要填張單子就可以做到。困難的是,你可能無法面對贖回之後股市又繼續上漲的情況,很多人反而因此耽誤了贖回的時機,結果得不償失。其實,市場瞬息萬變,每天去追逐那些資訊既費時又費力,不如嚴守「持續定期定額」、以及「確實停利」2大原則,就不用太過擔心市場行情的變化了。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 ... hp?id=41911&p=2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11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2-2011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11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8-2-2011 11:56 AM 编辑
回复 767# AK-
找数据和算数据可能是你的强项, 但你真的很粗心,你已经第3次犯错了。。。如果你是帮我打理基金的,相信我会流汗,因为你看东西不够全面, 简单的表面东西,很多你都没有留心去看。。。就很快下定论了。。。。。投资不像保险那样简单。。。
都讲是 nav 了,那里可以一开始就用 nav 来算?
为什么还要在 问题一直打转?
那个时候的service charge 是 6.5% 那里可以用nav 来算? 0.8585* 6.5% =0.0558
0.8585-0.0558=0.8027(nav)。 那个时候client 是 每个单位用0.8585买回来
distribution 后, 扣除所又有费用当天全部value 当然变成nav 了。。。 |
|
|
|
|
|
|
|
发表于 6-2-2011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2-2011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11 1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6-2-2011 02:10 PM 编辑
回复 769# AK-
' 我们都知道performance chat的total return是还未扣除服务费,但却包括distribution reinvest'
之前我已经讲了fund perfomance chart 有 盲点。
请问有没用任何资料显示出 官网如何算 回酬?
1) 官方如何知道,client 是 用 epf 买 Service charge 3%还是 5。5%
2) distribution 后 全部算回 nav, 如果client 用 epf 和cash 买,请问官方如何分别?
这个client 是用 epf 买的 service charge 3%!!!!!!!!!!!!!!!!!!
现在我们知道官方有官方的算法, 就当一个参考就好。 何必去花时间去了精神, 算官方和cam如何相差?算到后又如何, 最后我还是要靠 cams !!!!!!!!!!!!!!!!!!!!!!!!!!!!!
我只想知道一件事,就是 如果client 买,卖, 他的资料和cams 有出入吗?
我用cams 算回酬就好了, 何必知道清楚details 知道官方的细节!知道后又如何?
好笑下, 为什么一直去想官方如何去算回酬而不是去想如何让我的和client 的投资maximum the profit!!!!!!!!!!!
以前的数据只可以当参考, 看了就算了。。。因为我们都知道,以前的数据只可以参考。
以前马币对美金是fix 死
以前仙股可以上到百元
以前rm2.50 可以买到public bank....
以前没有这么多 investor 在market 还有基金在market
但是现在呢?我会算数据, 我会投资和我会帮client 赚钱是两回事!!!!!!!!!!!!!!!!!!!!!!!!!!!
因为我绝对认为我去了解接下来的market 趋势,比我花时间如何去算, 更实际!!!!!!!!!!!!!!!!!!!!
在我的立场,我只相信cams记录的回酬。。。不要一直浪费时间钻牛角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2-2011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6-2-2011 11:57 AM 编辑
回复 770# AK-
除了 service charge 还有 yearly 的 anual management fees 1.5%-1.7%. 有时候, fund manager 可以调高 yearly management fees, annual report 那里有写了。。。
如果一开始没用清楚的算到servcie charge, 最后如果有keep track 到 management fees, 又如何? 一点点% 影响到后面的算法了。。
我给的资料, 抱歉,amount 和单位我不方便给出来, 但after distribution 后, 全部nav 我都放出来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2-2011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 如何投资?
1)股市起来还会在起吗? 如果相对要一笔钱进基金还是, 面对的风险会很高, 还是以Monthly top up 为主, 把钱分两笔, 一份放在bond , 一份equity fund 里面。 牛市中还是找些平稳的蓝筹股基金吧。。
2)外国基金, 留意外汇关系,
3) 短期看淡中国基金,pm 的基金在 高峰期推出。。
如果你认为基金是长期投资的,我认同但也要留意, 做review, 单年基金的回酬。停利止损。
4) sukuk bond 3年满期了, 相信今政府年又会推出新的sukuk bond 如果 对 5% 回酬没意见,可以准备一些钱
5)现在银行的利息,慢慢升息, 相对bond 的利息就会下调,fd 的风险就没有bond 这么高。 |
|
|
|
|
|
|
|
发表于 7-2-2011 07: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71# kteng7739
1)不是在钻牛角尖。。而是要确定消息与资讯的可靠性。。
2)本身自己也在观察市场,正努力学习中。。。 |
|
|
|
|
|
|
|
发表于 7-2-2011 09: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我没有cams,不然我也想研究一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2-2011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保險4大話術陷阱
今年以來,大多數投資人都面臨財富瞬間縮水的巨大危機,在整體投資市場信心疲弱的情況之下,消費者尋求保本投資工具的需求急速地增加,讓保守型保險商品連帶熱賣,其中在銀行通路最搶手的莫過於利率變動型商品(以下簡稱為利變商品,包括利變年金、利變壽險及萬能壽險);而在壽險業務員和保險經紀人等傳統業務通路方面,則是以分紅保單最為熱銷。
保守型商品主要賣點,除了保本,還能賺取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報酬,像是分紅保單的分紅利率和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都是決定保單報酬率的重要因素,但是部分銷售人員為了讓這類商品更具吸引力,以動人的銷售話術、誇大的報酬率來打動客戶,消費者若無法識別真正的報酬率,很可能會產生誤解,買了不符自己需要的保單。
《Smart智富》月刊特別為讀者整理出4大不良銷售話術,幫你正確解讀保單的價值。
銷售話術陷阱1 誇大保單投資報酬率
這張分紅保單預定利率2.5%,加上分紅利率4.25%,收益率高達6.75%,這麼棒的商品要到哪找!
破解》把預定利率加上分紅利率視為該張保單的投資報酬率,錯!正確答案是:預定利率必須先扣除保單成本,分紅也不是保證給付,且收益並非全部分配給保戶。
台灣人壽泰佳通訊處區經理陳雅瑜指出,市場上不乏有保險業務員用這種方式誤導消費者,把保單的投資報酬率愈加愈高,甚至還會有「集體彙繳件每年可享2%折扣,10年就賺了20%!」等誇張說法。試想,如果分紅保單這麼好賺,那誰還要承受風險去買積極性的投資工具?
首先,分紅保單的預定利率並不等於投資報酬率,因為保戶所繳的保費,要先扣除行政成本和保險成本之後,才能依預定利率計算投資報酬率。其次,分紅是不保證給付的,況且分紅保單的投資收益當中只有70%分給保戶,因此將預定利率加上分紅利率解釋成該保單的投資報酬率,絕對是錯誤的說法。
銷售話術陷阱2 保證商品絕不賠錢
分紅保單(或利變商品)是保本商品,能保證你永遠不賠錢!
破解》要考慮費用率高低和閉鎖期間長短,如果是短時間內會動用的資金,用來購買這類商品恐怕不能保本。
分紅保單因為有預定利率的最低保證,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下限規定不得為負值,所以這類商品在某種程度上都算是穩健保本的商品。
但富邦人壽商品行銷部經理洪瑞霙提醒保戶,若保戶於前幾年解約,則無法保本,因為保險相關管銷費用通常都在前幾年收取,此時,保單價值準備金扣除解約費用後的金額,通常小於所繳保費。
中國人壽商品發展部資深協理洪祝瑞則表示,要知道利變商品有沒有保本,除了看宣告利率外,還要看附加費用率高低,以及出場時有沒有解約費用,費用是多少。比方說,客戶繳了100萬的保費,先扣除3%的附加費用,剩下的97萬再依宣告利率滾息,若宣告利率也是3%,那麼到了第1年末才接近保本。
相較於利變商品的費用透明化,要搞懂分紅保單的各項費用就要看清商品建議書了,當中會列出各年度應繳保費、保障額度、可領的生存金、每個年度末的解約金以及預期可領到的紅利等數字,要知道分紅保單何時可拿回本金,就要看哪一個年度末的解約金高於所繳保費,否則在此之前解約就是虧錢的,尤其是很在意保本的客戶,更要留意這些數字。
【沒錢繳保費,還能繼續分紅嗎?】
消費者在買分紅保單時,應該要有「不保證分紅」的基本觀念,並且有2種情況是分不到紅的,一是未滿開始分紅年度;一是保險公司無紅可分。
一般「分期繳」的分紅保單,第1年度因有費差損,通常要等到第2保單週年度開始才可參與分紅;躉繳型分紅保單因保單價值準備金高,第1保單週年度就可參與分紅。當保戶面臨繳不出保費的情況時,如果只是暫時性的,可以先用「保費自動墊繳」或「保單貸款」,等於是付一些利息讓保障繼續有效,也就能繼續分紅。如果沒錢繳費的期間可能比較長,可以選擇「減額繳清」,也就是將保額縮減,但未來就不需要再繳錢,而且還是可以依所剩的保單價值準備金分紅。最後一個選項是「展期定期保險」,也就是維持原有的保額,但契約有效期間從終身變為定期保險,而保戶在決定展期之後就不能分紅了。
銷售話術陷阱3 分紅保單一定能抗通膨
我們公司的分紅利率高達5%,打敗通貨膨脹率,買分紅保單抗通膨就對了!
破解》透過分紅保單增加保額,才能真正抗通膨,而非只看分紅利率大於通貨膨脹率。
分紅保單透過分紅機制,可以加強抗通膨的效果,但是消費者必須清楚了解分紅是不確定的,所以真正能抗通膨的是保額遞增的功能,而不只是單純的分紅多寡而已。
洪瑞霙以每年保額3%複利增值為例子,投保保額為100萬元的分紅保單,30年後當年度保額可達約276萬元,隨著保險金額的持續累積,可以有效避免保戶未來因通貨膨脹,而導致保險金額受到侵蝕的風險。
分紅保單的商品設計可分為平準型(保額固定)和增額型(保額可複利遞增)終身壽險。洪祝瑞指出,增額型保單可抗通膨,只是保費也較貴,不過因為每年可能發放紅利,所以即使買的是平準型分紅保單,也可以利用每年拿到的紅利購買增額繳清,這樣同樣是把保額墊高,達到增額抗通膨的作用。
銷售話術陷阱4 隱藏須扣除的附加費用
這張利變年金的宣告利率3.6%,等於保證每年有3.6%的報酬率,當然比放定存來得有利!
破解》宣告利率≠實際報酬率!所繳保費要先扣除附加費用後,才依宣告利率計算利息;如果在一定期間內解約也是會產生費用。
宣告利率比定存利率高,不表示報酬率就一定比定存高;選宣告利率最高的商品,也不一定能賺最多利息,這還要看附加費用收取的多寡,因為保費是扣除費用後再以宣告利率計算利息。
洪瑞霙說明,以40歲男性投保利變年金、躉繳100萬元為例,假設年宣告利率維持3.34%不變,保費投入時先扣除附加費用1%,則10年後可領回137.5萬元,換算年化報酬率3.24%。但若於前3年解約則需再扣除解約費用。
洪祝瑞提醒,保險商品適合用在中長期的理財規畫,原因是前幾年保單取得的成本相對比較高,提前出場會產生損失。因為股市不好而湧入保守型商品,如果只是準備短期的資金停泊,一旦市場好轉就要回到股市,那麼在1~2年內出場就會產生較高的解約費。
【保險公司投資虧損,保戶風險也提高!】
買分紅保單或利變商品等於是投資保險公司,因為分紅利率與宣告利率的高低,均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營績效。然而今年不少保險公司受全球景氣衰退拖累導致投資虧損,消費者如今一窩蜂買進這類商品,會不會也有賠錢之虞?
富邦人壽商品行銷部經理洪瑞霙說明,分紅及利變商品,與投資型商品最大不同在於投資風險由保險公司負擔,保戶不須承擔公司營運不佳而產生虧損的風險,因為就算發生虧損,保戶頂多是沒有保單紅利可領(分紅保單)或宣告利率不佳(利變商品),並不影響公司提供基本保障的權利。
不過,洪祝瑞認為,消費者若有意購買這類商品,確實要留意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狀況,例如有的公司投資在不動產或股票的資金部位過高,其資金運用收益率和市場連動性就很大,對利變商品和分紅保單這種保守型商品來說,當市場狀況不好、保險公司投資有虧損的時候,保戶所承擔的風險(領不到紅利或宣告利率不佳)也會相對提高。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 ... hp?id=34507&p=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9-2-2011 11:12 AM 编辑
印尼央行证实已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6.75%
这个就是为什么印尼股市下调的关系,也影响了印尼基金表现
利息上, 影响还债能力,还有储蓄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自然灾害将重创经济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韦恩•斯万(Wayne Swan)周二警告称,昆士兰州洪灾和随后的气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使该国经济陷入萎缩。当日公布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商业景气恶化。
斯万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The Australian)采访时表示,自然灾害无庸置疑会对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当季不排除经济负增长的可能。《澳大利亚人报》周二发表了这篇采访稿。
截至去年9月份的财政年度,澳大利亚经济增长了2.7%。如果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将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
澳洲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周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受昆士兰州洪灾影响,澳大利亚1月份商业景气大幅下滑,达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弱水平。
1月份商业景气指数由去年12月份的+6降至-6,商业信心指数从-3回升至+4。昆士兰州商业景气与信心指数均大幅下挫。
http://cn.wsj.com/gb/20110208/bas162503.asp
大概多一个月吧,澳洲的股市才会插氺吧。有买澳洲基金的,如果有赚不如lock profit。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9-2-2011 12:33 PM 编辑
巴西钱景佳,
巴西得到了 2016 奥运主办权, 2014年世界杯 基金经理全部睡觉。。。。。。。。。巴西已经摆脱病危国家接近10多年, 现在布局为增长趋势带来丰富报酬刚好是时候。。。
1994, 当届巴西总统豪赌当年世界杯,赢得巴西改革, 20年后 拿北京奥运来做借镜吧。
90年代,投资巴西基金带来了清盘的下场, 其实基金也要cut lost, 只是大马基金公司放不下面子。。。。。。。
最近一直接触台湾的blog 和台湾书籍, 改变了我的看法, 原来 台湾 有 10%的人 是靠基金致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顿炒股巨亏,叹言“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算不准人类的疯狂”
大名鼎鼎的牛顿就曾做过一个疯狂的股民。1711年,为攫取蕴藏在南美东部海岸的 巨大财富,有着英国政府背景的英国南海公司成立,并发行了最早的一批股票。当时人人都看好南海公司,其股票价格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英镑左右,很 快增值,涨幅惊人。这时候牛顿恰巧获得了一笔款子,加上他个人的一些积蓄,看到如此利好消息,就在当年4月份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 他的股票就涨起来了,仅仅两个月左右,比较谨慎的牛顿把这些股票卖掉后,竟然赚了7000英镑!
但是刚刚卖掉股票,牛顿就后悔了,因为到了7月,股票价格达到了1000英 镑,几乎增值了8倍。经过“认真”的考虑,牛顿决定加大投入。然而此时的南海公司已经出现了经营困境,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脱钩严重,此前的6月 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对南海公司等公司进行限制。没过多久,南海股票一落千丈,到了12月份最终跌为约124英镑,南海公司总资产严重缩水。 许多投资人血本无归,牛顿也未及脱身,亏了2万英镑!这笔钱对于牛顿无疑是一笔巨款,牛顿曾做过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年薪也不过2000英 镑。事后,牛顿感到自己枉为科学界名流,竟然测不准股市的走向,感慨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投资不是单项的看数据就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