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羽球消息]#2385 张宁忆与张海丽恩恩怨怨 “不想混冠军”显一姐风范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3-10-2007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羽奥运冠军星光熠熠 黄金搭档品不同人生(图)
2007年10月13日07:14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汀苑
张宁:国羽常青树坚守到08
张宁是和叶钊颖同期的羽毛球国手,自1994年就已经开始代表中国出战尤伯杯。张宁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2003年世锦赛才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女单冠军。你认为张宁的奥运前景如何?

国羽常青树
张宁身材高大,打法更富攻击性和杀伤力,自世锦赛和奥运会夺冠后一直保持着世界顶尖水平,排名稳居世界前二,是女子羽坛的一棵常青树,在今年的苏迪曼杯中仍是国羽女单的NO.1,是李永波手中最值得信赖的大姐大,她和谢杏芳组成的双保险将在美女的奥运会上承担起为国羽夺金的大任。
张宁在雅典奥运会之前就已经结婚,丈夫是国羽的教练员于洋。做了太太的张宁,现过的仍是日复一日与羽毛球相伴的简单生活。对此张宁解释:“之前都是这样过来的,从没搞过一次特殊。现在也只是举行了一个仪式,每年和于洋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最多两三个月。”雅典奥运会后,有人劝张宁见好就收,但她却选择了坚守,为了家门口的奥运会继续奋斗。张宁也曾描绘出一幅美妙画卷:好好享受二人生活,像每一对平凡的夫妻那样恩爱,最好是能抱上一对龙凤胎。
如今功成名就的张宁不仅是国羽的一姐还是一名教练员,也许明年奥运会之后张宁就会像很多退役运动员一样拿起教鞭开启自己的另一段人生之旅。
[ 本帖最后由 hihaboy 于 13-10-2007 08:0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7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羽奥运冠军星光熠熠 黄金搭档品不同人生(图)
2007年10月13日07:14
张军/高崚: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2000年张军和高崚在悉尼夺得了混双金牌,那时的她们才刚刚起步,四年后他们在雅典再度携手卫冕成功,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黄金搭档。然而天才没有不散的宴席,如今张军已经退役,而高崚的搭档也已经变成了更为年轻的郑波。送上你对张军、高崚的祝福

张军高凌混双绝配
高崚是国羽出了名的大笑姑婆,这个湖北女孩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和江南女子的秀气。高崚6岁时进入武汉体育馆业余体育学校开始羽毛球训练,1989年10岁,考进了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专打羽毛球,1997年2月进入国家队。曾和前国手陈宏有过轰轰烈烈的恋爱史,然而正当所有人都对这对佳偶送上祝福的时候他们却闪电般的分手了。经过了这段感情波折高崚迅速成熟了,如今已经成了国羽女双与混双的绝对王牌。除了技术、身体、性格的原因,高崚能够这么成功,最主要的一点还在于对事业不懈的追求。她也有低潮,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她都能够坚持下来,她认定了,她就不会放弃。
高崚的搭档张军也是一位出色的双打选手,尽管身体素质一般,但是细腻的技术和出色的大局观让他很快脱颖而出。张军1986年进入苏州市体校,1991年进入江苏省体工队,1996年进入国家二队,后进入国家一队。张军的技术特点是后场攻击力强,劈杀力量过人,不足之处是战术上缺乏灵活性。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军状态下滑,2007年宣布退役,进入国羽女双教练组,开始了自己的教练员生涯。

张军与妻子胡妮
张军和花样游泳选手胡妮相恋9年,2006年底他们结束了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值得一提的是胡妮的伴娘是一代蛙后罗雪娟。胡妮退役后,在南京体院继续读本科课程,今年已经毕业。尽管新婚之后就一直两地分居,但是胡妮没有什么怨言,有空余时间就会去北京看望张军,与他团聚。现在张军已经退役而胡妮也也已经毕业,两人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她们相信自己的爱情结晶会非常具有体育天赋,能够像张军一样夺取奥运金牌。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7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日服装手机喜好一个不能少 揭开明星幕后秘密
2007年10月12日19:51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陈书佳 搜狐体育讯 “好运北京”2007国际羽毛球邀请赛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的测试,可以说也是对媒体采访能力的考验。在对手并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媒体集中了更多的精力在明星身上。
生日、服装、手机、幸运色……这些看似远离赛场的问题,却展现出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明星。
林丹:我的生日将在决赛场
这是林丹对于“怎样度过生日”的回答。作为本次比赛的头号明星,林丹也是在本次比赛期间过生日的唯一运动员。10月14日,林丹将度过自己24岁本命年的生日。
鲍春来:送林丹的生日礼物是秘密
这是鲍春来(鲍春来新闻,鲍春来说吧)对林丹生日送什么礼物的回答。14日是林丹的生日,鲍春来说一定会祝贺他,至于会不会送礼物,他说是个秘密。北工大以蓝色为基调的赛场,很是讨小鲍的喜欢,他主动“交代”蓝色是自己的幸运色。这样启发了媒体探索更多他身上更多的“隐私”,在12日男单1/4决赛结束后,鲍春来还被负责媒体宣传的志愿者被问到“是否想家”、“为什么会想家”的问题,鲍春来如实“交代”之后,我们又知道了他“很想家,因为想爸爸做的家乡菜”。
张宁:衣服和头饰都是经过精心搭配的
这是张宁(张宁新闻,张宁说吧)关于服装问题的回答。张宁是比赛场上为数不多坚持穿着裙装参加比赛的选手之一,对于比赛服,张宁一点都不马虎,上衣与裙装要搭配,甚至连头饰都必须与上衣的颜色保持一致。
谢杏芳:这已经是相同的第三个手机
这是谢杏芳(谢杏芳新闻,谢杏芳说吧)对喜欢什么牌子手机的回答。谢杏芳对某个品牌的手机情有独钟,就算是遗失了,也会买一个与上一个款式一模一样的。她还透露,之前喜欢白色的,但是因为国内停产了,所以现在改成黑色的了。(搜狐体育 陈书佳)
(责任编辑:邓鑫鑫)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7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羽拒绝吹捧不愿被封梦之队 奥运冲金面临四难题
2007年10月13日09:58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 邹晔
今天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300天的日子。正在北京工业大学征战“好运北京”羽毛球测试赛的中国羽毛球队,奥运备战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但在谈到300天后的奥运前景时,总教练李永波特意关照媒体,希望外界不要把中国羽毛球队与乒乓、跳水等“梦之队”相提并论,并诙谐地说:“如果媒体再把羽毛球称作‘梦之队’,那么我们就会变成一支做梦的时候都想拿冠军的队伍。”
奥运冲金四大难
北京奥运会,将是李永波第六次踏进奥运会的比赛场馆。李永波表示,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羽毛球奥运场馆。“以往的羽毛球奥运场馆在灯光、色彩、场地规模等方面都会有不足,而我们现在的这个场馆无论从场地的灯光照明、气流控制还是颜色,都结合了羽毛球比赛的特点,是专门设计的非常专业的羽毛球场馆。”
5月1日开始的奥运积分赛,至今已过去5个月。李永波表示,几站公开赛包括世锦赛,中国队的备战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和预期有一些差距,但是总体说来还是满意的。
针对目前中国队的备战情况,李永波认为,中国羽毛球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四点。第一中国队的对手增多,实力更强。第二竞争对手的增多、队内竞争激烈导致队员受伤。第三是21分制带来的偶然性。第四则是为顺应积分规则放弃了正常训练,而“以赛带练”的后果是无法保证队员稳定的状态。
李永波特别解释说:“国外选手对于奥运会的重视程度的确很高,投入程度也比以前要大得多,所以我们的对手也相应地多了很多,这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像中国队抱着尽可能多拿积分、尽量拿满参赛名额的目的进行比赛,国外选手会非常有针对性在某些比赛中发力,对于连续作战的中国队队员来说,这是一个冲击。 ”
但李永波也告诫队员,应当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奥运积分赛,切忌急于求成。“其实伤病情况多,很大程度上跟2008年奥运会是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有关,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届在北京,在中国家门口举办的比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有人面对奥运会这个问题,都是铆足了一股劲儿地投入训练比赛,而这种有些急于求成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些伤病。”
对此,李永波再次强调,现在距离2008年4月30日奥运积分最后截止日期还有22站比赛,将取其中最好的10站积分,作为奥运积分。“所以说国家队还有很多机会争取更高的积分,而现在看7个月之后的结果也还为时过早。”
不愿被封梦之队
虽然同时坐拥汤姆斯杯、尤伯杯、苏迪曼杯三大世界团体冠军,今年的世锦赛上也收获三金,但李永波拒绝媒体将中国羽毛球队称为“梦之队”。他半开玩笑地说,“梦之队”对于羽毛球队来说,就是“做梦都想拿冠军的队伍”。
在回答完记者关于中国队备战情况的问题后,李永波主动向在场媒体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要求。他希望中国媒体不要把羽毛球与乒乓球、跳水等中国的优势项目相比,“如果说中国的乒乓球、跳水都是‘梦之队’的话,我们只能是一支‘做梦想拿奥运金牌的队伍’。”
“因为奥运会羽毛球项目只有五金,夺金的空间小,不像有的项目有十多枚金牌,还可以去争。再就是我们的优势没有那么明显,总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也会给运动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大家都把我们羽毛球队当作中国的优势队伍之一,与跳水、乒乓球等队伍并列称为‘梦之队’,但我想说,优势队伍中各个队伍还是不一样的,不能相提并论,我们不是‘梦之队’,我们只能在做梦的时候才能拿到冠军。”李永波的一席话,令大家在意外之余,也领略到他的执教风格与魅力。
李永波最后补充说:“在北京奥运会上,羽毛球项目只有五块金牌,我们的空间很小,但压力很大。所以希望大家多给我们一些空间,毕竟我们不像跳水以及乒乓球那样有着绝对的优势。”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7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我的生日,刚刚到房间收拾完东西,我们是早上6点多到的武汉,没有想到这里的房间里就有电脑,住的也不错,早知道自己就不用把电脑大老远拎过来了....今年的生日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度过的,呵呵我也不打算过,先把比赛打好再说,就是感觉自己有大了一岁,又多了一份责任和压力,今天早上起来看到了朋友昨天晚上给我发的短信息,祝福我生日快乐,自己心理特别开心还有就是感动!!!原以为只有爸爸妈妈还记得我的生日,呵呵.我写完准备去睡会觉,因为下午和晚上要训练,生日的事情就不过了,现在也没有心情,因为比赛就在眼前,这次收到大家的祝福是我很大的收获呵呵....这样急着赶来写这篇日记就是为了感谢大家记得我的生日,感谢大家对我的祝福,我会努力的,等我比赛完了取得好成绩就是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哈哈还有要谢谢爸爸妈妈,在19年的今天是他们给了我生命,哈哈一个伟大的日子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7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波:儿子的希望在2016年 他为什么选择羽毛球
2007年10月14日04:30 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记者王际凯报道:就在六城会羽毛球赛即将开战的时候,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昨日也抵达江城,参加六城会羽毛球的竞赛会议。其儿子李根目前正在参加“好运北京”的羽毛球赛事,李永波说,儿子的希望在2016年奥运会上。
提起自己的儿子,李永波也是一脸的笑容,他说:“他学打球2年多,不到3年。为什么喜欢羽毛球?原因很简单,就是喜欢!”
据李永波介绍,李根目前主攻混双和男双,巧合的是,李永波昔日正是一名优秀的男双选手。李永波告诉记者:“儿子正好参加了‘好运北京’羽毛球赛,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他打比赛,现在,我在他面前要扮演很多个角色,首先我是他的父亲,其次还是他的教练,虽然在队里他也有自己的教练。我们两个人互相都很尊重对方,我尊重他对羽毛球的想法以及一个学羽毛球人的心态,教练和父亲的转换有很多,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平等的,有着共同点。”
此外,李永波对儿子还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儿子能够参加2016年的奥运会,也就是8年以后他24岁,正好是黄金时期,能拿金牌那就更加完美了。儿子喜欢羽毛球,我们家长都是支持他的,无论以后如何我们都支持他的选择。”李永波说。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7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波祝福林丹生日 称“羽毛球不会无缘奥运”
2007年10月14日07:32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讯(记者 赵俊伟)身着牛仔套装的李永波一如以往的潇洒与闲适,但他显然不是一个闲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副主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的李永波昨天从北京赶来,为的是参加六城会羽毛球比赛的竞赛会议,今天上午就将离开武汉回到北京,继续观看“好运北京”羽毛球赛。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李永波不仅谈了羽毛球,还谈了正在打羽毛球的儿子李根。
“儿子的希望在2016
奥运会”
“他学打球不到3年,为什么喜欢羽毛球?原因很简单,就是喜欢!”李永波这样说自己的儿子李根。目前15岁的李根已经长到了1米8的个头,属于国家少年队,由于之前打的比赛都是低级别的比赛,父亲很少现场指导和观看,李根目前主攻为混双和男双。
李永波笑着告诉记者,李根正在参加“好运北京”羽毛球赛,“这是我第一次看他打比赛,当然他还很小,我来武汉前还没有时间通过录像给他讲解分析比赛,我在他面前说真的是要扮演多面角色的,首先我是他的父亲,其次才是他的教练,总的来说我们父子相处得很好。我总结出个原则,我们两个人互相都很尊重对方,我们的交流是平等的,这有着共同点。”
让李永波感到高兴的还有是因为其对儿子有一个梦,“我希望儿子能够参加2016年的奥运会,也就是8年以后他24岁,正好是黄金时期,能拿金牌那就更加完美了。儿子喜欢羽毛球,我们家长都是支持他的,无论以后如何我们都支持他的选择。”
“希望林丹早日成熟”
李根8年后才24岁,而李永波的得意弟子林丹今天刚好就是24岁了,“超级丹”今天将会在赛场上度过自己24岁的生日。
“我明天会去北京现场观看林丹的比赛,赛后还会参加一个关于他生日的小活动,我认为明天就24岁的林丹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时期,我祝愿他一年比一年成熟。北京奥运会林丹面对的对手很多不仅仅是陶菲克,还有李宗伟等等,只有更加成熟才会有所提高和取得好的成绩。”
“羽毛球不会从奥运会上消失”
说到奥运会,不得不提世界羽联高层最近的内讧,有消息甚至说羽毛球可能无缘2016奥运会,对此李永波回应道:“羽毛球在奥运会项目中是很有观众的,这样备受人们欢迎的项目是不会被请出奥运会大家庭的,这个我可以保证,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毕竟世界上羽毛球是有很多人喜爱的运动。”
此外,李永波还提到21分制对中国队的影响,“明年的北京奥运会是首次采用21分赛制,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影响,但大家都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在摸索阶段,我们也在认识和熟悉中。”
“六城会羽毛球赛是世界级水准”
此外,在六城会竞赛会议中,李永波对武汉市作为东道主承办六城会羽毛球赛的组织接待工作给予肯定和认可,“我认为六城会羽毛球比赛是国家队青年选手和各个城市之间选手的一次交流机会,本届城运会有陈金、卢兰、蒋燕皎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参赛,可以说是具有世界高水平水准的赛事,希望优秀运动员获得更多的比赛经验。湖北作为羽毛球人才输出的一个大省,出了很多有名的运动员,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湖北省有自己的优势和经验。”
发布会
陈金:其他选手很有实力
本报讯(记者 赵俊伟)六城会羽毛球比赛将于10月14日至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警官学院警体馆举行,昨天上午,六城会羽毛球比赛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目前男单世界排名第三的选手陈金出席。
发布会上,武汉队球员文凯和南京队球员陈金作为运动员代表出席,文凯表示:“作为东道主,我们在比赛中会有些压力,但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会力争在比赛中打出最好水平,为武汉争光。”
作为南京市代表队的队员,陈金面对即将开始的比赛这样说道:“我将尽力打好比赛,为代表队尽自己的一分力。我虽然击败过陶菲克,但是参加城运会的选手都十分有实力,就算没有拿到男单金牌我也不会感到有失败感,我认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像龚伟杰等队员都是很棒的选手!” (责任编辑:汀苑)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7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亚雯整个星期都睡不着 谢中博猛夸搭档漂亮
2007年10月14日14:05
北京时间10月14日,“好运北京”奥运羽毛球测试赛进行到最后一天,在混合双打决赛中,张亚雯和谢中博(Qzone)以21比15和21比9战胜高崚(Qzone)和郑波, 赢得了比赛。赛后到达混采区的张亚雯地表示,今天的比赛赢得比想象的轻松。刚刚获得澳门公开赛冠军的张亚雯和谢中博这几天一直都表示 ,自己的状态比以前好了很多,配合也比以前更默契。
对于奥运冠军组合是不是因为伤病原因才输给了他们,张亚雯笑着说:“应该不是伤病的原因,如果说到伤病,我和谢中博应该是全队伤病最 多的。”
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张亚雯不但换了新发型,身上也瘦了好多,她自己也说:“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星期一直睡不好,晚上总是睡不着,确实 瘦了很多。”
对于夺冠,谢中博说在升起国旗的那个时候,心中确实有点奥运会的感觉。“如果这就是奥运会那就好了。”能够战胜高崚和郑波,他认为主 要原因就是和搭档配合默契:“我和搭档的交流沟通是我们制胜的法宝,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而且我们是老乡,所以沟通起来很容易。 ”而对于能赢得比赛,他认为主要是自己在战术上成功抑制了郑波。
对于张亚雯,谢中博也是连连夸奖道:“她拼劲很足,也非常漂亮。”在发布会上,当记者让他谈一下比赛的感受时,他笑着说:“谢谢亚雯 ,在场上打得不顺时,全靠亚雯支持。”身边的亚雯马上做了个鬼脸,在背后拍了他一下。能感觉出,生活中的两人也应该是很好的朋友,场 上场下都很有默契。(甲由)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7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输球高崚笑言自己还年轻 体力可以我就打三项
2007年10月14日14:23
北京时间10月14日,“好运北京”奥运羽毛球测试赛进行到最后一天,在混合双打决赛中,张亚雯和谢中博(Qzone)以21比15和21比9战胜高崚(Qzone)和郑波,赢得了比赛。而对本次测试赛,奥运会冠军高崚完全是以测试场馆作为目的,对输赢并没有看得很重要。
赛后,高崚一脸轻松,笑着说:“我觉得今天的比赛就是世锦赛的重演,主要是郑波在打球,而球道我面前我就打一下,没有球我就看郑波打。”
在本次测试赛,高崚只参加了一项混双,对于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不小而体力下降时,她笑着说:“我挺年轻的啊,我哪里老了? 前一段时间,是因为女双积分掉下来了,所以我才主攻女双。这次比赛主要是适应场馆。我们还是要为以后的积分赛多做准备。女双和混双我 都会打,如果体力可以的话,你再给我个女单,我来打三项好了!哈哈!”性情爽直的高崚总会让气氛很活跃。
而对于今天比赛本身,郑波觉得主要是对手战术安排的好,“我今天并没有不重视比赛,也不是体力原因,主要是对手今天战术运用得好,我 没有适应战术,打得不够耐心。”(甲由) |
|
|
|
|
|
|
|
发表于 14-10-2007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鲍春来拒绝透露生日礼物 自认不敢与李永波比歌
2007年10月14日20:44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何烃烃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14日,“好运北京”2007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决出了男子单打的金牌。林丹以2:0战胜了鲍春来,在自己生日之时圆了自己的冠军心愿。
在昨晚的男单半决赛后,鲍春来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将会身穿蓝色幸运球服,赢得最后的胜利,但自己在今天决赛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已经第14次败在林丹手下,可是鲍春来看起来心情并没受到太大影响。在新闻发布会前,不知从哪儿混入了一名小球迷,端着相机对着鲍春来一阵猛拍。正在喝水的鲍春来发现后,还很合作地朝小球迷微笑,并摆出造型供他拍照。
谈到自己今天的比赛,鲍春来表示:“我的发挥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要求,还算比较满吧!林丹是我的好队友,一位强劲的对手,我觉得只有发挥出我自己应有的水平,才是对林丹最大的尊重,这也是给他最好的生日礼物。”其实除此之外,细心的鲍春来还是给林丹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只不过他一再表示这个礼物只有林丹一人知道,不能对外公布。
在谈到接下来的计划时,鲍春来说:“前段时间因为有伤病又有长时间的比赛,因此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后面一些超级比赛积分很多,所以还是先把积分弄上去,为08奥运会做准备。我希望明天奥运会的男单决赛,也会像今天这样,都是中国人对中国人。”对于将会参加的丹麦和法国公开赛,鲍春来很是充满期待:“还没去过巴黎呢!”
众所周知,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的歌艺了得,鲍春来也是出了名的“麦霸”。当有记者提问,到底哪个的歌唱得更好时,鲍春来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笑着回答:“毫无疑问,肯定是我们教练唱得比较好了。”(搜狐体育 何烃烃)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羽毛球广东力量强盛 粤人在京生活很好全力备战 国家队广东籍球员朱晶晶、谢杏芳、张洁雯、杨维和付海峰(从左至右)。 广东队后勤人员平日里用来煲汤的汤煲不下6个。 宋姐在给杨维和张洁雯盛汤。 付海峰吃着嘴里的,瞧着烧烤盘上的。 杨维(左)/张洁雯喝着“价值千元”的老火靓汤。 伍佰强与羽毛球国家队广东籍球员在一起。
[ 本帖最后由 hihaboy 于 15-10-2007 08:43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波:女单攻坚老将伤病 女双组合仍扑朔迷离
2007年10月15日10:47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马向菲 邹大鹏
羽毛球一直被视为中国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夺金项目,中国军团的奥运之路将如何演绎,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好运北京”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了中国羽毛球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提到世锦赛以来,女单一些老将的成绩不太理想,可能是训练的主导思想有些偏差。队里如何总结和具体改进?
李永波(以下简称“李”):训练的主导思想肯定是出了一些问题,但更关键的是伤病问题,想要解决训练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伤病问题。如果伤病得不到解决,训练就得不到保障;没有训练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谈到自信心问题,这是一个连带关系。目前,针对老队员的伤病问题,我们首先由医疗小组确定伤病情况,然后请专家拿出康复计划,这只是第一步。只有这一步走好了,才有可能谈到提高训练水平。训练水平提高自然就会提高比赛成绩,面对2008的信心也就增加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个人的伤病情况,然后找专家拿出解决办法。队里将请国内几个知名的康复专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授课,并随队训练一段时间,制定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记:女双组合的参赛选手是否已经确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李:女双组合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确定究竟由哪对选手参加奥运会比赛。这个实际上不是由教练组决定,而是运动员要靠实力说话。现在的组合也不一定稳定不变。女双有9名主力备战,其中6名将获得组对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也就是说,9个人将组成4对女双,而最终代表中国队参赛的只有3对,其中任何一对都有可能被淘汰,就算是高崚/黄穗,现在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参加奥运会。
目前,中国女双谁跟谁配对组合并不重要,即便是打乱重新组合,可能依然是现在的水平。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夺得奥运会冠军。9名选手到底谁最强,如何组合,还要看接下来的比赛,看哪些运动员把能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看得更重,看谁更能在平时的训练和针对每一个对手的比赛中鞭策自己。如杨维/张洁雯虽然拿到世锦赛冠军,但通过比赛来看,她们还没有达到要求。每一个队员都有机会,不排除现在还要重新组合,如于洋和赵婷婷,还要配对组合观察一段时间。
记:这样更改配对是否会影响运动员个人的奥运积分?
李:我们有过详细统计,从现在开始到(明年)4月30日还有10多个大赛,比赛的次数足够,我们会有详细的计划来安排。
记:二队赴秦皇岛训练一年对羽毛球队备战奥运有何影响?
李: 二队离开北京基地赴秦皇岛基地训练,主要是为一队备战奥运,是利弊同在的选择。利主要是一线队员的后勤保障、训练条件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而二队封闭集训一年,也可以让队员和教练集中精力搞好训练,特别是训练场地可以得到保障。在北京基地,二队首先要为一队让路,只有20多片场地,但却有100名运动员训练,场地是超负荷使用,二队的训练时间等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秦皇岛基地有20多块场地只供二队使用,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握机会,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
弊在于二队走了,训练人数也减少了,这会影响训练的氛围。不过,我们每个阶段都会从二队抽调一部分人来一队训练,加强队内练习。女单、女双还会定期征调二队队员回一队作为陪练。
记:目前北京基地一队的具体备战人数有多少,训练计划是否会因场地得到保障而调整?
李:目前,一队的人数是43个人,其中男、女单和女双各10个,混双13个人,我们还将补充一些陪练人员,最终达到50人左右的规模。训练计划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但随着场地利用空间增多,将在原有的技术训练之外,增加多球训练和专项训练。(完)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运北京赛林丹金牌庆生 煽情场面大丹道心声
2007年10月15日11:33 燕赵都市报
林丹(Qzone)金牌庆生日
本报讯 “比赛要打,生日也要过”,这是林丹还在淘汰赛上的承诺,果不其然,昨天的羽毛球国际邀请赛男单决赛,面对队友鲍春来(Qzone),林丹用2:0捍卫了生日礼物———金牌。
由于两人彼此非常熟悉,因此比赛非常精彩,每一分都争夺得非常激烈。虽然鲍春来最终输掉了比赛,但还是给林丹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比赛开始后,双方比分交替上升,平局场面不断。不过,终究鲍春来在关键时刻失误过多,被林丹拉开比分差距先拔头筹。
第二局,林丹继续发挥高水平,而鲍春来则失误频频,最终林丹以21:14锁定胜局,也为自己的24岁生日赢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至此,本次邀请赛落幕,中国选手包揽了五个单项的冠亚军。除林丹外,其他项目的冠军分别为:女单谢杏芳(Qzone)、女双魏轶力/张亚雯,男双蔡赟(Qzone)/付海峰(Qzone),混双张亚雯/谢中博(Qzone)。
“煽情”生日宴
本报讯 14日是“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羽毛球邀请赛的最后一天,也是林丹的24岁生日,这天,林丹收到了全场几千名观众的祝福。
男单决赛结束后,林丹并没有马上离场。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10名志愿者手持鲜花跑入赛场,此时全场数千人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林丹的生日很浪漫很煽情。
夺得冠军后,林丹被问及最多的不是比赛,而是他的生日。“我的好朋友都给我送了生日礼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家人健康、平安。”林丹说。
本次比赛结束之后,林丹将启程参加丹麦公开赛,这也是08奥运积分赛。“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明年奥运会多争取积分,使参加奥运会比赛的中国选手能多一个就是一个。”
亚军朱琳自感满意
本报讯 虽然0:2输给谢杏芳,只获得了亚军,但作为一名迅速成长的新星,女单三号朱琳还是非常满意自己在决赛中的表现。
同谢杏芳的对决,新科世锦赛冠军朱琳发挥出了正常水平,给谢杏芳造成了极大压力。可惜的是,朱琳都是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翻盘。
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朱琳依然认可自己的表现。“决赛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比赛中也发挥比较正常,只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以及临场的经验上还需要加强。”
国际网联巡回赛 添田豪男单夺冠
本报讯 昨天,“好运北京”国际网联巡回赛男单比赛落幕,头号种子、日本选手添田豪以2:0力克二号种子、希腊选手马扎拉基斯问鼎。
添田豪本次比赛保持全胜纪录。赛后他表示,比赛中有些紧张,而且连续作战使他感到很疲惫,所幸的是,在决赛中他并没有犯错误。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赛国羽感受奥运气氛 国旗升起犹如08来临
2007年10月15日13:27 中国体育报
10月14日,为期五天的“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在北京工业大学结束,五个单项的冠军各有所属。由于本次比赛是奥运测试赛,因此选手们在经历一番测试后均表示收获很大,尤其听到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升起时,真有一种奥运会来了的感觉。
谢中博(Qzone)和张亚雯在混双决赛中2比0击败了高崚(Qzone)/郑波,颁奖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奏响时,两人都很激动,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奥运会颁奖仪式上。他们说:“如果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我们也能这样就好了。”
高崚是羽毛球队中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本次比赛,她因伤只参加了混双项目的比赛,决赛中输给谢中博/张亚雯,获得亚军。她说,此次她和郑波参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场地,因此不会太在意结果。
与高崚“重视适应,不重结果”的做法不同,谢杏芳(Qzone)要求自己适应场地和比赛结果都看重。她说,这里是北京奥运会羽毛球比赛场馆,尽管在北京,但也没有多少机会能够在这里比赛,因此这次很想在这块场地上打好比赛。再就是,考虑到决赛中的对手是世界冠军朱琳,谢杏芳很重视,她说:“平时与朱琳打训练赛时,我有时会感觉有些吃力,从这场比赛来看,我们两人的对抗还是很激烈的。”
当冠军到手,谢杏芳表示,她在此次奥运测试赛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提前适应了奥运会的程序,包括进入赛场前接受安检和等待入场等都需要等待,这使她意识到奥运会时自己要耐心些。
林丹(Qzone)则觉得自己几天来一直感受着浓郁的奥运气氛,这种气氛让他很亢奋。他说,虽然在24岁生日这一天拿到一个冠军,但与感受奥运气氛、适应奥运场地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认为,这种真切的奥运感受将会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奥运备战很有帮助。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亚雯短发新造型亮相 坦言自己看起来就像18岁
2007年10月12日21:29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陈书佳
搜狐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12日,“好运北京”2007国际羽毛球邀请赛结束了女双八强战,头号种子张亚雯/魏轶力以2比0战胜姚帼君/王男,晋级半决赛。
一头短发的张亚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张亚雯一直留着长发,比赛的时候总是梳个马尾巴。据说,留长发张妈妈的要求,因为张妈妈觉得短头发没有女人味。张亚雯说,头发是在澳门赛之前剪的。剪了头发之后,张亚雯和谢中博搭档,夺得了澳门赛的混双冠军,这也是两人今年获得的第一个冠军头衔。用张亚雯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大突破”。剪掉头发就夺得冠军,这倒是应了“从头再来”的说法,应该说是一个好兆头。
张亚雯对自己的新造型是否满意呢?她并没有从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反正别人都说好,那我就觉得好了,不过人家都说我看起来像18岁。”张亚雯表示,短头发方便了不少,比赛的时候用一个夹子别住前面的头发就行了,不用像以前那样麻烦。
在本次比赛中兼项了参加了女双和混双的比赛,并且都进入了四强,张亚雯将在13日出战这两个单项的半决赛。(搜狐体育 陈书佳) |
|
|
|
|
|
|
|
发表于 15-10-2007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宁比赛服越穿越花哨 老大姐爆独家“穿衣经”
因为伤病,张宁缺席了前不久的澳门公开赛,在国际羽联最新出炉的世界排名上,张宁被澳门赛夺冠的谢杏芳超越,名列第二。但久经沙场的张宁有自己的理解。“我不太喜欢第一的感觉,雅典那时候我就不是头号种子,没什么压力,所以最后赢得了比赛。排名的事情,我不太在意。”她反而更愿意谈谈她的穿衣经。“现在,人们不仅仅只关注比赛的技术,同时,也越来越注意比赛的服装。”张宁说,“每次比赛之前,我穿的衣服都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现在,我的队友看到我的头饰,就会知道我今天比赛服装的颜色,因为每次都会将它们精心地搭配起来。”经常注意张宁比赛的球迷就会发现,为了搭配服装,张宁准备了黄色、紫色、粉色等多套发带和发夹,场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李永波表示,目前中国女单最大的问题就是伤病。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队成立了医疗小组,并由专家拿出她们的康复计划。“现在,我们正在针对她们的伤病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伤病、加强体能、加强力量的康复计划。一方面,我们找专家为她们治病;另一方面,我们准备请几位国内的康复专家为教练和队员讲课,然后请他们跟队一段时间,制定出更有效的康复方法和手段。”李永波说,“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能谈到解决训练问题,而训练问题只要一解决,她们的训练水平上来了,实力恢复了,成绩一提高,她们的信心就回来了。”
对于今天与张宁的半决赛,朱琳自信地表示:“不管身体情况如何,还是要拿出很强的求胜欲望。因为后几站公开赛的积分都很高,目前这个时期对我来说很关键。”教练组和媒体,都期待着朱琳将如何用“实力说话”。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07 07: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崚成首位接受境外媒体单独采访十七大代表
2007年10月15日22:40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网站
火凤网(湖北新闻联播) 10月14日,来自湖北的十七大代表高崚(Qzone)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接受了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尾崎实的采访,成为全国第一个单独接受境外媒体采访的十七大代表。
尾崎实对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和方法很关注,对高崚给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所定的目标很也非常关心。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的高崚认为,现在中国运动员的吃、住、行以及训练条件越来越好,有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自己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备战奥运,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比赛。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07 09: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亚雯"还原"好运接踵来 世界第一成功归位迎接奥运
2007年10月16日02:05 重庆晚报
引子 北工大的奥运无风场馆,带给张亚雯和她搭档的竟是密不透风的防守和进攻。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张亚雯将极可能代表中国羽毛球队在这个场地上参加混双和女双两个项目的角逐;而离奥运会还有十个月,她却已经提前在这个场地上捧起了混双和女双两座冠军奖杯。这次羽毛球测试赛,尽管国际上的对手都没有来,但在竞争更激烈的内部对抗中,张亚雯和搭档却在两个项目中分别战胜了最强大的对手。当国旗两次为张亚雯升起的时候,她自己也承认:“当时已经有了奥运会的感觉……”
蜕变———“小不点”还原记
电视镜头上的张亚雯,距离三个月前出现在记者眼前那个“小胖娃”的确有了天壤之别。长发剪短了,圆脸已经变得瘦削,难怪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搭档谢中博也一再夸奖张亚雯变漂亮了。改变的不只是形象,还有比赛中更为轻快灵活的步伐和身手。在击败郑波/高崚的混双决赛中,张亚雯的发挥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谢中博在赛后也不敢贪功:“在第一局最困难的时候,还是全靠亚雯帮我顶住了!”
其实在去年的亚运会前,张亚雯就“发福”了,甚至胖到连李永波都“看不下去”,每次一见到她第一句话就是:“你赶紧给我减下去。”倒不是因为张亚雯贪嘴,而是从亚运会前开始,张亚雯身上不断的伤病让她陷入了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状态。记得在7月成都大师赛输球后,张亚雯就一再向记者抱怨:“现在身体状况的确比以前差多了,跑不开,打起来很辛苦。”
或许正是大师赛和世锦赛的接连失利刺激了张亚雯,过去一个多月,她练得的确很苦。“这段时间我的训练量很大,奥运积分必须要拿的,现在一点都不能偷懒了。”张亚雯说。而在过去一个星期,尽管张亚雯和谢中博在澳门公开赛上拿到了时隔一年的第一个混双冠军,但这段时间对她来说却是苦并快乐着。“不知怎么回事,晚上老是睡不着。”第一次在奥运场馆比赛,张亚雯的期待可想而知,而失眠正是因为压力。尽管对手都是队友,但谁都想成为这个场地上的第一个成功者。张亚雯就在失眠和比赛的双重压力下消瘦了下去,瘦了好几斤,但同时收获的却是两个冠军。瘦得很开心,过去的“小不点”总算还原了,“人瘦了精神头就上来了,现在感觉状态真不错。”记者 范天亮
复仇———“世界第一”归位记
几对实力较高的印马选手都没有,看起来只是场队内对抗,但重要的却是,张亚雯和搭档是在一路击败了队内最主要竞争对手之后站到了两个冠军的位置上。在奥运赛场上捧起的这两个冠军,分量其实很重。
最令张亚雯兴奋的是,她和谢中博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击败了在亚运会后抢走了他们在国内乃至世界混双头把交椅的队友郑波/高崚。尽管是队友,郑高组合却是张谢组合在过去近一年来心头最大的一个“结”。从亚运会决赛开始,张亚雯/谢中博在与郑波/高崚的三次正式比赛直接对抗中无一胜绩,一度到手的混双世界第一的排名,也正是在这样的颓势下交给了郑高组合。不过这次,张谢组合却赢得很有说服力,21比15和21比9,的比分让郑高组合输得无话可说。尽管在赛后,还有记者怀疑这个比分的真实性:“是不是头号种子因为伤病因素输给你们?”这次,张亚雯可以掷地有声的回击外界的质疑:“若说伤病,我和谢中博应该是整个国家队伤病最多的一对组合了。”女双决赛以2比0击败黄穗/赵婷婷,张亚雯/魏轶力这对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终于在过去几个大赛相继失手后找回了第一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半决赛中再次击败了雅典奥运会冠军组合杨维/张洁雯,这场半决赛的胜利,含金量几乎等同于这个冠军。
经历了相当长一段低迷之后,张亚雯终于在混双、女双项目上同时爆发再次令人侧目。在奥运场馆开了个好头,接下来的十个月的确更有盼头了。昨天下午,刚刚赢得两个冠军的张亚雯依然坚持了训练,而且从电话里的疲惫声音可以感觉到训练的强度。“没有办法,接下来还有丹麦和法国的比赛,再累也得练,必须保持状态。”张亚雯又在QQ签名上为自己定下了近期的调子———又累了,坚持!“现在谁都不敢休息,别说奥运会冠军了,能不能参加都是一个问号。”张亚雯说。中国羽毛球队的竞争的确残酷,就在测试赛后,李永波接受采访时还提到了奥运人选的问题,他表示,即使目前整体实力最强、配对最稳定的女双项目,每一个对手都有参加不了奥运会的可能。在奥运赛场取得的双冠只是备战奥运的开始,张亚雯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要想在奥运会上也在这里拿到金牌,我还要更加努力。”
记者 范天亮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07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波:让儿子主攻双打 这小子和我当年一样
2007年10月15日05:11
来源:荆楚网-体育周报
荆楚网消息(体育周报)昨天上午,六城会羽毛球决赛在湖北警官学院拉开帷幕,国家乒羽中心副主任、中国羽毛球队主教练李永波,来汉参加了本次比赛的竞委会会议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尽管参加本届城运会羽毛球决赛的运动员均为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新生力量,但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国家队好手。以南京代表队为例,他们几乎倾其所有,派出由国家一线队选手陈金、卢兰、蒋燕皎领军的强大兵团,而在不久前结束的澳门公开赛上一举战胜印尼名将陶菲克夺冠的陈金更是成为男单诸强中的最大热门。
对这样的参赛人员构成,李永波并没有感到惊讶:“这次的比赛绝对是"世界级"的,本来城运会就是北京奥运会前的一次重要练兵和选拔。”
不久前有报道说,国际羽联高层内讧,有可能使羽球项目无缘2016奥运会,对此李永波回应道:“羽毛球运动在全世界都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项目是不会被请出奥运大家庭的,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这个我可以向大家保证。”
说完爱徒,李永波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爱子李根身上。15岁的李根如今身高已达一米八,在国家少年队主攻混双和男双,而目前进行的“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也是他正式参加的第一项大型比赛。“主攻双打项目是我替他挑的,因为他12岁才开始练球,双打比较适合他。”李永波曾与湖北球员田秉毅搭档夺得过多次世界冠军,身为专业教练的他自然希望儿子承此衣钵。“因为今天赶来武汉,我也没时间给他分析讲解一下比赛。”说到这里,李永波笑了笑,“不过这小子和我当年一样,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对待这个宝贝独子,李永波的角色既是父亲又是教练。“他打羽毛球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我并没有过多地干预他的选择。”但李永波对儿子也有着自己的期望和梦想,“希望李根能参加2016年奥运会,那时候他正好也24岁,能拿金牌那就更加完美了。”本报记者王慧芳 |
|
|
|
|
|
|
|
发表于 16-10-2007 0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永波:女单攻坚老将伤病 女双组合仍扑朔迷离
2007年10月15日10:47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马向菲 邹大鹏
羽毛球一直被视为中国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点夺金项目,中国军团的奥运之路将如何演绎,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好运北京”国际羽毛球邀请赛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了中国羽毛球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一些情况。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提到世锦赛以来,女单一些老将的成绩不太理想,可能是训练的主导思想有些偏差。队里如何总结和具体改进?
李永波(以下简称“李”):训练的主导思想肯定是出了一些问题,但更关键的是伤病问题,想要解决训练问题,就必须先解决伤病问题。如果伤病得不到解决,训练就得不到保障;没有训练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谈到自信心问题,这是一个连带关系。目前,针对老队员的伤病问题,我们首先由医疗小组确定伤病情况,然后请专家拿出康复计划,这只是第一步。只有这一步走好了,才有可能谈到提高训练水平。训练水平提高自然就会提高比赛成绩,面对2008的信心也就增加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确定每个人的伤病情况,然后找专家拿出解决办法。队里将请国内几个知名的康复专家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授课,并随队训练一段时间,制定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记:女双组合的参赛选手是否已经确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李:女双组合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确定究竟由哪对选手参加奥运会比赛。这个实际上不是由教练组决定,而是运动员要靠实力说话。现在的组合也不一定稳定不变。女双有9名主力备战,其中6名将获得组对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也就是说,9个人将组成4对女双,而最终代表中国队参赛的只有3对,其中任何一对都有可能被淘汰,就算是高崚/黄穗,现在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参加奥运会。
目前,中国女双谁跟谁配对组合并不重要,即便是打乱重新组合,可能依然是现在的水平。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夺得奥运会冠军。9名选手到底谁最强,如何组合,还要看接下来的比赛,看哪些运动员把能参加奥运会夺取金牌看得更重,看谁更能在平时的训练和针对每一个对手的比赛中鞭策自己。如杨维/张洁雯虽然拿到世锦赛冠军,但通过比赛来看,她们还没有达到要求。每一个队员都有机会,不排除现在还要重新组合,如于洋和赵婷婷,还要配对组合观察一段时间。
记:这样更改配对是否会影响运动员个人的奥运积分?
李:我们有过详细统计,从现在开始到(明年)4月30日还有10多个大赛,比赛的次数足够,我们会有详细的计划来安排。
记:二队赴秦皇岛训练一年对羽毛球队备战奥运有何影响?
李: 二队离开北京基地赴秦皇岛基地训练,主要是为一队备战奥运,是利弊同在的选择。利主要是一线队员的后勤保障、训练条件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而二队封闭集训一年,也可以让队员和教练集中精力搞好训练,特别是训练场地可以得到保障。在北京基地,二队首先要为一队让路,只有20多片场地,但却有100名运动员训练,场地是超负荷使用,二队的训练时间等各方面都得不到保障。秦皇岛基地有20多块场地只供二队使用,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握机会,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
弊在于二队走了,训练人数也减少了,这会影响训练的氛围。不过,我们每个阶段都会从二队抽调一部分人来一队训练,加强队内练习。女单、女双还会定期征调二队队员回一队作为陪练。
记:目前北京基地一队的具体备战人数有多少,训练计划是否会因场地得到保障而调整?
李:目前,一队的人数是43个人,其中男、女单和女双各10个,混双13个人,我们还将补充一些陪练人员,最终达到50人左右的规模。训练计划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但随着场地利用空间增多,将在原有的技术训练之外,增加多球训练和专项训练。(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