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龟化(保险,基金,遗嘱)-asset bloat of funds(基金资产膨胀)#1121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011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11-1-2011 11:28 PM 编辑
回复 660# AK-
pm 的cams 你不是也apply 了吗?NAV也好,distribution, 真正的回酬用那个来算,最准, |
|
|
|
|
|
|
|
发表于 12-1-2011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
pm 的cams 你不是也apply 了吗?NAV也好,distribution, 真正的回酬用那个来算,最准,
kteng7739 发表于 11-1-2011 11:15 PM 
申请了,她说要等约2个星期。passowrd 还没来,应该还要等多1个星期。
你的图很小,看没有东西。它会显示什么?
是以NAV,distribution reinvest & unit split 累积 来计算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011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2# AK-
你可以copy 图来放大看。 cam 算的是真正的回酬, 算了re-invest 全部,unit, service charge 在算出‘真正的回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011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12-1-2011 10:26 AM 编辑
懂得变心基金 亏40%变赚10%【文/吴修辰】Smart智富月刊 2008/03/17
当全球经济版图重新洗牌,好基金也有可能受到拖累,而变成坏基金。这时就要懂得变心,改与新的好基金谈恋爱,才能让基金解套。
19世纪的英国投资银行家罗思财(Nathan Rothschild)说:「在枪炮声中入市,在和平号角响起时离场,」世纪华人首富李嘉诚则说:「当大街上遍地都是鲜血的时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资时机。」
而世界上最能够印证这些话的,应该就是擅长危机入市的股神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过去30年,他缔造的投资报酬率,是S&P500指数的两倍,无疑是全球股市投资情绪大战里,最能洞悉投资人心理的大师。
2月12日,巴菲特突然宣布,将对次级房贷风暴受伤最惨重的3家美国金融公司伸出援手,担保总金额8,000亿美元的市政债券。
2天后,巴菲特旗下波克夏公司揭露去年底持股,大家赫然发现,过去半年,波克夏趁美股回调,不仅大举加码全球第二大食品厂卡夫公司(Kraft)逾1倍,成为最大单一股东,还大量敲进葛兰素药厂的美国存托凭证(ADR)。
不只巴菲特有危机入市的动作。《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在1月17日于自己的雅虎网站专栏里也透露,他趁着次贷风暴发生,美国房地产和股票大跌,已经投入几百万美元买进股票和房地产。
清崎在名为《为什么有钱人更有钱?》的文章中讥评很多记者和散户一样,只会追高。但他投资却只看两样东西:资本利得与现金流。其中,要赚资本利得,关键在「价格」,唯有在股市大跌时,你才能买到「好价格」(great price)。因此,逆势操作,正是有钱人能更有钱的原因。
全球股市进入恐慌区 后续将有一波反弹
当巴菲特、清崎都开始贪婪时,你,还在恐惧吗?不幸的是,按照投资心理学研究,一般投资大众面对股市大跌,通常都会变成鸵鸟,缺乏积极面对的做法,以致愈套愈深。
抱着满手套牢的基金,又缺现金效法有钱人逢低加码摊平,该怎么办?台新银行私人财富管理处经理陈宏璋建议,投资人此时绝不能当「鸵鸟」,放任基金套牢,而是应检视投资组合,积极拟定解套战略,伺机进场「汰弱转强」!
至于布局时机,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点!摊开记录了28年的瑞士信贷全球风险偏好指数(Credit Suisse Global Risk Appetite Index),今年1月23日,指数跌到-4.22,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全球股市进入「恐慌区」,巿场正处于非理性的超跌阶段。当巿场最悲观的时候,往往正是危机入市的最好时机。摩根富林明投信副总经理吴淑婷分析,根据瑞士信贷全球风险偏好指数的历史循环周期,每当指数进入-3以下的恐慌区,后续市场会有约4个月的盘整期,之后,股市会出现一波反弹。
若反弹出现,手上基金却都套牢,该怎么办?看看手中基金绩效,你投资的基金有亏损逾40%吗?如果没有,恭喜你!因为你的解套机会,会比在外商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的王慧雅还高。
抓对转换时机 报酬率差幅高达83.3%
曾经在银行工作过的王慧雅,投资向来谨慎。2005年10月,因看好当时日本政府推动的邮政改革,连续两次单笔买进JF日本小型企业基金,结果两次都是单月获利超过10%以上出场。
尝到甜头,让王慧雅野心更大,2006年1月,将前两次获利连同本金,单笔投资JF日小基金40万日圆(约合新台币11万7,800元)。
没想到,日股在2006年却开始下滑,习惯每一季检视一次自己投资组合的王慧雅,2个月后发现日股基金下跌20%,到了2006年6月报酬率竟然跌到-40%,「我从来没有投资基金赔40%的经验,真的把我吓死了!」王慧雅说。
当下,王慧雅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花500元基金转换费,把弱到不行的JF日小基金卖掉,转买其他强势基金。考虑自己投资组合已有新兴拉美、新兴东欧相关基金,为了分散风险,决定投资与自己资产组合没有重迭的新兴亚洲市场。2006年7月,王慧雅将基金转投资到当时最强势的东协基金,2个月后,原本亏损40%的本金,已回升到只亏20%。考虑东协基金涨幅已大,同年9月,她再花500元基金转换费,将基金转到当时市场最看好的印度。
3个月后,2007年1月,王慧雅的印度基金已将她先前亏损的本金全数赚回,还倒赚10%,让她可以停利出场。
一笔原本赔掉40%的投资,7个月内、历经2次基金转换,最终反而以获利10%出场,一来一往之间,报酬率差幅高达83.3%。
报酬率差幅:
〔40万×(1+10%)〕-〔40万×(1+(-40%)〕/ 40万×(1+(-40%))=83.3%
王慧雅的例子证明,当基金套牢时,就算你手上已没有多余资金可加码,唯有面对恐惧,进行「汰弱转强」,才可能成功解套。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当所有人贪婪时,我恐惧;当所有人恐惧时,我贪婪。」
在套牢时做基金转换,最大目的,就是要将手上原本「亏损的基金」换成一个新的「现金流」,让你的资金能够赚到更高的报酬。因此,勇敢面对自己的亏损基金,一旦确定投资标的属于弱势,一定要找到机会将其转换成强势标的,这就抓住了巴菲特危机入市的精髓,也才能为自己找到解套的机会。
http://tw.myblog.yahoo.com/jw!bq ... 8A--/article?mid=56
cost average 是好,但如果可以灵活止损套利, 让回酬更理想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011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汇 2010( RM) 2009(RM)
澳币 2.8102 2.9670
加币 2.9563 3.2152
hk dollar 0.4046 0.4541
us dollar 3.1480 3.5200
如果在 2009 年投资在外国, 2010,带来了看不见的‘亏损’,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1-2011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留意了关于index fund 的资料,详细的可以看看这里
http://topic.eastmoney.com/indexfund/
指数基金就是指按照某种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证券的基金,其目的在于达到与该指数同样的收益水平,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
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投资,选取某个指数作为模仿对象,按照该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证券市场中全部或部分的证券,目的在于获得与该指数相同的收益水平。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011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011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15-1-2011 05:55 PM 编辑
算来算去一点也不好玩。。 其实有没有想过 service charge 也是一个问题,前面有一个贴官方的回酬90%+, 实际是 70%+, 原因是10+% 去了 management fees,这个就是网上讲的语病, 赚钱,亏钱都要给 management fees, 变现不就是一个'笑话',我要带出的问题是,你要知道你实际赚的钱,还是要知道官方给你看了‘只可以爽的回酬’?
会算和会干,是两回事。实际的回酬最实际。还有我要带出另一个问题就是要为基金适当的‘停利止损’,因为有management fees 的‘存在’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 于 15-1-2011 06:14 PM 编辑
回复 AK-
你拿一年为准 一个case, 就下定伦? 果断。
因为一开始我已经讲了,官方有自 ...
kteng7739 发表于 15-1-2011 01:02 PM 
100个customer data~ 可惜啊。。不能放上来分享。。不然,就可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再者,我有分别显示 一个是扣除服务的回酬率 及未扣除服务费的回酬率。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一定是要看 扣除服务费的回酬。
kteng,我想你应该了解,我都是尽量以仅有的数据来分析。
我没法像你拥有100个顾客的data来计算。
如果可以,当然是希望你能show 详细的资料给我们看嘛。。好让我们更确实的知道,官方的数据是不是有误。
如果是的话,我就要在show顾客资料时,可以提醒这点啊。。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到一本书, 蛮好玩的, 里面讲了很多关于银行如何‘算回酬的’, 原来,放出来的数据是放屁的。。。。 ...
kteng7739 发表于 9-1-2011 01:36 PM 
kteng,能不能给这个顾客投资ittikal的一些资料?因为你原本的图,看不到单位数量。
这个落差很大,所以我想email 去问KL,找答案。
我希望你能提供,这位顾客投资时的日期,NAV价格,及distribution时所得单位数量。
谢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1-2011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eng7739 于 15-1-2011 08:39 PM 编辑
回复 671# AK-
我放的资料,都是单笔投资,没有top up 也没有做switching, 资料也显示其他日期,是distribution,后再invest 的日期,全部的贴投资的日子我不是放出来了吗? 以cam 和chart perfomance 对比, 不然我如何算到差距? 带出 management fees + other service charge 的问题,关于投资数目,还有其他figure, 抱歉。。不方便方出来,迟点你有 cam 了,不然找你那个cfp 的上线帮忙, 给你资料。。。。我觉得你很粗心, 我的两个贴,你没看清楚了,就回贴。。。。。。
官方的资料,是以没有扣management fees 的来算。。。。
一个问题,
我投资了1000,不管有没有servi charge 我给了1000 就是1000,还有, 赚的钱就是卖了基金拿到的钱,才是我的钱,这句话,不对吗?
management fees的问题,让我开始留意要投资index fund,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0个customer data~ 可惜啊。。不能放上来分享。。不然,就可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
AK- 发表于 15-1-2011 06:03 PM 
AK兄,請問你有上了EIQFR嗎?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
1)带出 management fees + other service charge 的问题,
2)官方的资料,是以没有扣management fees 的来算。。。。
kteng7739 发表于 15-1-2011 08:21 PM 
以上这个关键因素,值得探讨。我需要时间找数据研究。
【官方的资料,是以没有扣management fees 的来算】
这点是我不曾想过的。。。
我星期一去问问KL,branch,及上司,看看他们给什么答案。。。 |
|
|
|
|
|
|
|
发表于 15-1-2011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K兄,請問你有上了EIQFR嗎?
hoongsang 发表于 15-1-2011 08:52 PM 
抱歉,那是什么来的?请介绍一下,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1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1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6# hoongsang
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有 cam, 还是以cam 为准,
cam 是以单位* nav,就出来了。 但 chart, 就要拿一个middle point 为准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1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oongsang
所以我还是觉得如果有 cam, 还是以cam 为准,
cam 是以单位* nav,就出来了。 但 ...
kteng7739 发表于 16-1-2011 12:32 AM 
對呀,CAMS的accuracy比較準確。他們爲什麽會以這個形式去計算,就是每個人的投資behaviour不同,例如monthly DDI,或是爽爽top up,所以他們認爲以他們的assumption來計算為標準,但是是不是每個UTC都知道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CAMS,還是我的最愛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1 08: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1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6# hoongsang
我看到一些问题,因为有cams 帮我算了, 没打算去找答案。我之前放有 15% 相差的 itikkal fund 有经历过
1)以前service charge 是 6.5%
2) 以前fund price 有分 buy 和 sell price
3)有经厉7次distribution and reinvest
假如,fund chart 直接以nav 来算,就知道为什么会有差别15%。
还有不要以单一数据盖棺论定。
2005 前,买fund 和 2007 后 买fund, 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用 average cost 也好, lump sum 也好。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